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1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导图;新课;复习课;探究课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出并创立的。思维导图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思维逻辑顺序图,将一切能够联想到的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它以新颖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融合,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接受和整理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教师目标明确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清晰、简洁地绘制思维导图。

一、细化探究新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新课授课学习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思维导图在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提炼出了重难点,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要点内容的逻辑,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在对高中物理新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形成自己的理解。面对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围绕在关键词周围进行探索和深化。这些关键词对于学生的探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可以直击要点,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准确地了解基础知识。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阅读和探究,并给学生一些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发作用力、内容、理解、平衡力等,让学生围绕着这些关键词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探究。学生在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深入地思考,不断地扩展想象力,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把相关的知识够融入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促进自己思维的不断完善和完整,从而实现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夯实,为学生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知识网络图,明确知识联系进行复习课授课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绘制知识网络图,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都联系起来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以往的知识时,学生可能会感觉到知识太多纷繁而复杂,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恐惧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理顺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就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从一个关键词展开,向着知识的纵深方向探究。

例如在复习《相互作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指导学生以相互作用为关键词,围绕着力的合成与分解、重力、摩擦力、弹力为要点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解。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索会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张密集的知识网。学生在探究中会由点到面的进行扩展,不断地进行分析,从而细化到知识的内部,提炼出物理知识的精华,把关键词通过语言或者是图画的形式展现在知识网络图中。在想到力的合成与分解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合力和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等等。想到矢量相加的法则,学生又会想到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多边形定则……在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不断地拓展开来,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促进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的知识都会被学生绘制到一张思维导图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顺知识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可以把知识点通过几个思维导图就可以概括出来了,实现了学生把书“读薄”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清楚的认识和判断。

三、教师促学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进行探究课讨论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思维导图的绘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个性的舞台,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和绘制。每一个学生可以负责一个方面,让学生在关键词的引导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促进学生把相关的知识都进行整理和归纳,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增加学生的探究热情。思维导图从一个简单的词汇或图片展开,使学生可以顺着这个思路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慢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促进了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对于知识的全面认识。思维导图的出现方便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总结,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能力,他们很擅长搜集信息和资料,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例如在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搜集有关功、功率、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功能定理、动能定理、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等方面的信息,促进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探究和套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总之,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在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可以更快地进步和提高。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可以在绘制的过程中张开自己想象力的翅膀,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可以产生“我要学”“主动学”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渠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2

关键词:思维导图;自发学习;发挥联想

送走高2012届的毕业生,我接着担任了四川省新课改之后的首届高三的地理教学工作。最初还是用以前的经验进行教学,什么新课改的理念全抛在了脑后,直到学生在成都市“一诊”考试中的成绩远没有预想中的好时,我才注意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理解迁移,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然后我迅速调整了教学思路,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将英国东尼・博赞和巴利・博赞合著的《思维导图》一书中的主要方法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复习时也让学生看这些图,学生反映效果很好。之后,在成都市的“二诊”“三诊”考试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

1.准备材料

材料中最重要的就是用于给思维导图作色的彩色笔,然后是铅笔、橡皮擦和纸张较好的笔记本。

2.找准主题和关键词

找出将需要制作图的主题,提取该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黄河下游流量逐渐减小的原因”这个题目的主题是河流,关键词是降水、下渗和用水等。

3.回忆情景

回忆和知识相关的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是通过电视等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场景,然后将这些场景与需要作图的知识联系起来。

4.独立作图

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将回忆的场景描绘出来。

5.标出关键词

在图上适合的位置标注上关键词,方便自己在今后的复习中看见图中的关键词就能联想到整个知识要点。

6.相互交流

先以各小组为单位,组内学生轮流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展示自己的成果。再在班上展示各小组的优秀成果,教师再根据情况作点评。

7.修改图

结合班上其他同学的制作,对自己的图作修改。

8.上色

用彩色笔给不同的事物上色。

二、制作思维导图的规则

1.突出主题

图1和图2是学生制作的两幅图,图1的知识点是“某地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图中缺乏“棉花”这个主题,这些要点就是散的,学生很难将图上的这些条件与棉花联系起来,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不便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将图中土壤面积扩大,在土壤上再画一大片棉花,就会使主题突出,效果截然不同。

图2主题就很突出,但由于没有标注关键词,之后复习时,学生就可能会不知道当初作图的意图,需要再次重新思考而浪费时间。

2.发挥联想

“联想是改善记忆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脑使用的一个整合工具,目的是让我们的生理体验产生意义,这是人脑记忆和理解的关键。”如在作图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时,可以先联想成都这个城市的区位因素,然后再作图,今后看见城市的区位,就联系到成都这个城市和自己所作的图,这样的记忆就会深刻、持久。这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练习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美观清晰

“大脑更易于接受和记忆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制作的图片越美观,大脑越喜欢,记忆越深刻。自己创作出来的图如果是线条优美,结构协调,就会使自己感受到作图的愉快,学习的轻松,记忆的持久。

4.突出个性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思维导图应该反映出我们这些独特大脑里面非同一般的思想网络和思维模式。”不同学生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思维导图必须要由学生自己创作,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制作出的才是适宜自己理解记忆的图。

三、制作思维导图的误区

1.没有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益处,认为制图花时间较多,没有用心去作。

2.不能持之以恒地作下去。

3.作图时没有耐心,作图不细致,图像不美观。

4.完全临摹别人的图,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

5.后期复习时,头脑中没有浮现出作过的思维导图及相应的场景。

四、思维导图的益处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作图中学习地理知识,不再是记忆那些枯燥无味的汉字,而是那些自己喜欢的美图,这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利于学生自发学习

为了要制作一幅合格的思维导图,学生会先主动去找这部分知识的关键点,其实这就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将厚书读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训练了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消化新知识的能力,画图之后学生看到关键词时想不起整个知识的内容,这就检验出学生在最初找的关键词不对,学生就会回过头来再分析,从而加深印象。其实这个关键词就是在考试过程中老师强调的“得分点”。有了这些训练,学生在考试时的审题答题轻松多了。要作好一幅图,学生自己还必须要主动发挥联想,这就使得学生自发地将知识迁移,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

3.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框架图,只是比框架图更形象,更易于学生记忆,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层次更分明的整体。经常训练学生画图、复习图,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考试中就能顺利地从题干发散开去,打开思路,分析问题。

4.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思维导图”的制作是学生自愿的,其过程充满着乐趣。学生在回顾作过的“思维导图”时,大脑中浮现的就不会是枯燥的教材中的文字,笔记本上的要点,而是一幅幅美观的图片,一幕幕经历过的情景,这能够解决学生记不牢、记忆不持久、苦于记忆的问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轻松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77-04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历史只要多背就能得高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发现高考历史题看起来容易,但考生要得高分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历史主观题很大一部分是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历史演进线索和历史逻辑关系对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和把握,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当前不少考生只是死记硬背单个的知识点,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历史认知结构,导致答题时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即知识与思维“脱离”,从而得分不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应“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能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如何使历史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这是高中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明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在制图过程中必须思考,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思维导图优势所在,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优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利用新课思维导图,梳理主干知识

新课思维导图即每学完一节新课的内容,教师都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核心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第四课“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之一。为帮助学生轻松过关,新课讲授完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一张图浓缩了教材7页书的内容,简单明了,形象直观。从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敏锐地发现启蒙运经历了由对人政治的启蒙到对人思想的启蒙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发现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是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每一代人又把自己继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传给后代;每次的思想剧变都会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武器,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

二、构建专题性(主题式)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的纵向联系

专题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以某个专题作为切入点,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着手,以时间为主线,整合一个方面或一类内容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认知结构图,进而理解历史本质、掌握发展规律。一个专题讲完后,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张本专题的思维导图,当作一次作业上交。大多数学生的导图往往知识漏洞多,结构不合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的联系,教师批改时应明确指出其思维错误部分,促使其整改。批改完后可进行展示交流:既展示教师的导图,也展示画得较好的学生的导图,鼓励学生创新。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们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通过此图,我们就把这一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主干突出、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的思维导图,效果明显优于用笔列提纲的方式。之后引导学生对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思考,学生不难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到开始探索与苏联模式不同的道路再到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建设道路不同的原因,这样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增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另外,构建专题性思维导图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整合同一类内容,构建主题式思维导图。如围绕高中历史教学的长效热点之一“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我们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

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黄宗羲提出的“民主”思想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近代中国无法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阶段性思维导图,挖掘历史的横向联系

阶段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以一个阶段为切入点,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着手,注重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阶段性知识思维导图。如19世纪中期是西方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这些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三个模块中都有涉及,在学习完三本必修模块相应的内容之后,就很有必要构建如图4所示的“19世纪中期东西方历史比较”的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的梳理建构,把不同模块间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之“形散神不散”,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树立整体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对当时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理性地分析。如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方式(军事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思想渗透、政治控制等);分析19世纪中期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逐步实现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了世界殖民体系);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变化的特点(受西方影响明显、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四、善用习题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答题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材料问题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让学生完整地写出答案,时间紧迫;不动笔,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真实解决程度,思维导图则能展示师生解题的思维路径。在复习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时,笔者以2010年高考福建卷第38题为例。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1912-1937年)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此题第一小问不难,第二小问考查阐述和解释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针对第二小问,笔者给学生3分钟时间画出答题的思维导图,之后根据巡堂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抽取典型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并请学生本人说明其思维流程,再运用全班的集体智慧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使学生明白问题所在。最后笔者边讲解边板书,引导学生找关键词界定问题(工业发展但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下滑原因),并以此为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思维发散(发散出阻碍近代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原因),逐步画出如图5的思维导图。

图5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目睹解题的整个思路,把握答案的来龙去脉,又能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辩证地分析“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不盲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79页)

通过善用习题思维导图,学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被强化,错误的过程被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高考突出考核思维能力,就是要把考生的注意力从死背知识点引导到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历史知识为生活服务。所以,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潜心钻研,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思维工具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沈君飚.例说知识结构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2(7)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4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5

关键词:师生关系;互动;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只是教师利用板书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告诉学生,学生将重点记下来,经常出现学生不听课课下借笔记的情况,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较差。新时期对高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有效地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自身教学角色的变化。新课改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保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辅导者。认识到自身教学角色的变化之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自身独有的性格特点,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需要教师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把学生仅仅当成是接受教育的人,而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尊重他们、善待他们。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也不能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不管学生答案正确与否,都要感谢他们并鼓励他们。为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认真了解当代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在与学生聊天时有话题可聊。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有一定的心理特性的,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地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利用心理学更好地解读高中生群体,拉近双方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立足教材,挖掘教材

在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教师要注重深入地挖掘课本中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在引申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社会中出现的读经热、国学热等现象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这些现象思考儒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儒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儒学是怎样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的?然后将内容引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在思考后,进行小组探究学习,讨论汉武帝确定儒学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给社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历史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国学热、读经热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在当代社会提倡儒学有哪些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听一听学生的答案,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确定较为合适的答案。通过将现实生活的热点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认识,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互动。

三、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为了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寻找机会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的历史积累情况和学习情况。因为高中历史的知识较为繁琐,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单元为例,这单元介绍了、、等内容,体现了我国争取民主独立的不易和艰难,这单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梳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这单元的内容,询问学生这单元的关键内容有哪些,将这些关键内容作为树木本身,其他的内容作为树干。在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上课本,采用梳理过程中随机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新的时期,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寻找机会与学生互动,构建高中历史互动课堂。

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师生共同开发教学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材中只是对的背景、内容、过程及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很多问题都没介绍清楚。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疑问?你们有想要了解的内容吗?通过询问学生,了解学生的疑问,并就学生的疑问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将学生看法中的重点记下来,然后将学生的意见整理、提炼,师生共同确定问题的答案。通过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疑问,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新条件下的高中课程教学,教师要注重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立足于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设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范文6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执行,作为基础教育最后一阶段的高中教育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从教材的编写到课程的标准都有了较大调整,随之变化的是教育观念、教师角色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构建者等多个角色。因此,这为高中课堂教育一线的历史老师提出了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新要求,从而使其探索出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达到不断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历史使命的目的。为此,笔者谈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认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基础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就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但这只是应试教育下的片面的、狭隘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以往,将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缺失、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人格。因此,提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的历史教学应当给学生以思想、给学生以眼界、给学生以胸怀、给学生以情感、给学生以"文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要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实际就是设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操作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新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重点点拨;第三阶段:学习成果展示、进行汇报交流;第四阶段:进行课堂小结、提升拓展能力。

(一)创设新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每次新课的导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要讲的内容,深入挖掘与所讲内容有关的素材,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情景、以直观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情景、实物史料情景、角色扮演体验情景等找准切入口,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图片甚至是音乐,但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互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重点点拨

教师创设情境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做铺垫的,目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分为四个过程:深入学习-自主思考-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随后教师将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难点疑点进行重点点拨。大部分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解决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如果通过这两种方式学生都无法解决,就需要教师重点的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学习成果展示、进行汇报交流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三阶段就是让学生将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出来。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多媒体演示、小组演讲、情境模拟、提交论文等。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是辩论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另外,教师要对汇报结果进行点评,不仅仅是对错的点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用激励、赞扬的语言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拓能力,达到师生的和谐互动。

(四)进行课堂小结、提升拓展能力

第四阶段也是在一堂历史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对本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课堂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导学案当中的合作探究题目,师生一起探讨,拓展提升。其次,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掌握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处于大变革当中。高中历史教师也应深入的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核心理念,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尽快转变模式,科学地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不断优化的同时,达到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人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斌.新课程背景下"自学、精讲、以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