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预算管理 应用研究
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外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企业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预算管理的本质含义就是采用事先规划的原则首先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来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保障企业发展的目的。在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系统能否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资源以便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目前,有许多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仅仅是用会计核算的方式来代替原本靠手工的工作,这样表面信息化的结果便是有许多的数据与数据之间彼此孤立,企业的预算工作不能充分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因而这样的信息化在财务预算管理中仅仅是比较低级的阶段。面对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纵深发展,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于是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预算以此来规划和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面临大量的和财务相关或非相关的信息,在预算管理的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并进行合理有效地分解,从而建立企业战略发展的财务预算指标。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那么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企业财务指标就会缺少有效的整合平台和桥梁联系,这样的结果便是虽然预算编制工作表面上做得很规范,但是当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具体化以后,各个财务预算指标很难科学准确地予以对应。而当建立了信息化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后,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财务或非财务的信息资源都会统一的整合到信息化的平台,达到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宏观目标和具体计划措施的实时、有效对接。于是,在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预算指标之间便建立了可操作的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理论计划与实践执行的统一。
因此,加强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做整体有效的规划,同时提高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预算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化指导可以使企业对经营过程做到及时控制,准确纠正存在的偏差,高效地保障了财务预算指标在实践中的落实。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现状与不足
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具体界限比较模糊,人们往往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重视不足,而预算管理正是管理会计中的核心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管理会计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真正的分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许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预算管理方法。但是真正的具备信息化水平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并没有建立,而已经存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缺乏模式和信息技术上的更新,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处理流程比较封闭
许多企业建立的传统的会计预算信息系统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在这样的预算管理系统中只是简单的将手工的会计预算模式和流程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将传统的账簿改为比较现代的计算机显示器。在这样的预算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系统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环境。传统的手工账面的信息收集仍是企业财务预算体系中的主要信息获取方式,财务人员对于非相关部门的关注较少,在信息收集方面缺乏一定的宏观规划,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并没有与企业的整个经营部门建立有效的对应联系,这样的结果常常是查询其他相关部门的财务信息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本来应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预算却成为企业信息的孤岛,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部门的价值的体现。
2、预算管理中出现松弛现象,影响预算的有效性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各级管理人员的支持与合作,但最终的决策者是企业的高层人员,于是高层管理者对待预算的态度往往决定着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执行的方式。作为预算的制定人员来说他们既是企业预算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制定者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会选择性地制定相对宽松的财务预算标准,常常会夸大或缩小既定的预算水平,这样就会在企业产生预算管理松弛的现象。
预算松弛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财务预算最初的编制过程之中,预算人员通过高估企业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夸大预算中的实际困难,或者在相关的项目申报中以降低预算支出而在项目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来完成既定的预算。这样的做法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的潜力由于过于宽松的预算管理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造成企业大量闲置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无效成本,影响到企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另一方面,由于预算低估的错误,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不小的预算差异,而这种人为的预算差异会使企业决策者难以真正查明预算差异的客观原因,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决策。
3、信息披露滞后,预算管理形式化
对于传统的会计流程来说,企业的财务账户余额都不是当前的即时数据,因为会计工作中对于各部门工作的数据信息采集是在企业经营生产活动后才进行的,相对复杂的数据收集工作所汇总得到的信息便有着严重的滞后性,企业财务部门的报告也只能是定期性的报告,这种信息严重制约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性。对于决策者来说,信息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时效性,没有时效性的信息便失去了信息所具备的参考价值。所以说,以此为基础而制定的企业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作为实际经营活动的指标,这样的财务预算模式也是流于形式而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真正价值。
三、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构想
针对上述信息化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以下构想。
1、增强预算信息获取渠道,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人员来说,预算管理工作能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起到有效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主要取决于相关人员对财务预算信息的获取程度和效力。首先,企业的高层人员要改变传统的忽视预算管理的观念,增强对企业预算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作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负责人不能把预算管理仅仅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而要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财务的预算管理不仅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关也与企业日常中的资金投入、生产运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息息相关,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有着必然的关联性,只有真正将这些相关环节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各种数据作统一的信息化处理,构建信息化的共享平台,才能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科学保障。
因此,在信息化平台建立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者在预算管理制定之初要加强对其他部门信息资源情况的获取,在通盘掌握企业各部门运作和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来制定企业的预算。同样,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以及企业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到预算指标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中,加强协作与沟通,共享信息,只有各个相关部门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最优化。
2、合理制定预算,采取激励措施
为了避免产生由于企业预算人员人为原因带来的松弛现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综合各种数据信息对预算工作进行监督,在源头上杜绝财务预算人为差异的存在。一方面对于企业预算的制定人员,企业要加强对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与监督,选拔信息化知识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来担当预算编制和监督工作,并给予预算人员一定预算误差空间,在思想上给予解放。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之下,财务预算者会很珍惜企业领导给予的机会与信任,不断地鞭策自己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在另一方面,企业的相关决策者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采用规章制度的方式来推进企业预算的合理科学的执行。虽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定性分析,各个部门能够自觉执行既定的预算标准,但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根据企业当年的自身资源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一定的变通,对于由于经济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企业预算失衡不能归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相反,对于敬职敬业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予以奖励,以期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做成更好的业绩。
所以说,信息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在源头上制止人为预算差异的产生,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合理的规章制度也可以保障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有利于企业最终规划目标的实现。
3、信息即时,制定动态预算
由于会计流程的局限性,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都是定期的,因此要想企业未来的财务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按照以下的模式来操作:重要信息即时,一般信息定期;同时,组织相关的财务预算人员对本周、本月等相关重要信息做采集和统计甄别,以此来作为企业制定动态预算体系的参考指标。
因此,强化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信息滞后的局面,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收集和即时平台,企业可以构建出动态的财务预算体系,从而使得企业为未来发展规划所制定的预算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通过预算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而构建出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会有益于企业发展规划的合理实施,更是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邹武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2] 郑曦华:关于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现代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3] 桂暾:初探财务管理信息化预算模块实施路径[J].经营管理者,2009(11).
[4] 曾超:企业财务数据中心建设必要性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9(9).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2
预算管理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又被称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相关部门和人员综合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的发展情况等,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和控制,这是电力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事项。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量化公司的经营状况,使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更加规范,各部门的责任也得到落实,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内部的革新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很多电力企业都从自身需求的角度着手,构建了ERP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基建到生产的一体化。但在记录企业会计行为方面,普通的信息系统对于会计记录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使得这样的信息系统在记录会计行为方面不能完全契合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因此,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还有待于完善和优化。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1.预算管理内容有待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一个细化的分支,而是一个预算体系,从内容上看,它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业务、财务预算以及专业决策预算等。现阶段,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财务预算;二是资本性收支预算。而销售预算、现金预算等事项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可以保障企业运行和经营的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绩效考核以及资源整合上。现阶段,资源整合和绩效考核尚属于企业预算管理的难点,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亟待突破的事项。
2.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中心有待明确在电力企业中,预算编制的起点非常重要。在预算编制起点确立的基础上,预算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建立和优化。电力企业相关人员要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一定要对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众多电力企业而言,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相关市场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在各个阶段,企业均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为此,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应相应改变,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使电力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预算编制的流程不够规范在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流程是不容忽视的部分。预算编制流程要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模式相契合;二是要充分考虑相关成本和效率。在预算编制流程方面,一定要遵循“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保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为了更好地遵循以上两项原则,就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严格审批下级上报的预算指标。就这一点而言,充分体现了“集中控制”的原则。这种做法虽然对电力企业有一定益处,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病。比如,它使预算编制周期被延长。由此可见,“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原则是一把双刃剑,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三、改善电力企业预算信息管理模式的策略
1.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在具体预算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开发专门的预算财务软件。同时,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且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便利,使其在需要相关数据时,可以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此外,实现预算差异分析的自动化。一旦其中个别科目发生额与财务核算系统设定额不符,工作人员会收到系统的自动提示。以上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于提升,但其使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得以减轻;同时,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也比以往更好。
2.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ERP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把企业的管理范围从内部系统有效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像企业的数据、相关流程的指标等均在此范畴。而ERP系统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对数据与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并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充分诠释出来。ERP可以看成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载体,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对企业预算管理是非常有益的。在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的过程中,ERP系统一定要和企业管理中的事项相融合。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增加了新的内容,后者则为前者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将二者相结合有助于相关动态数据的获取,便于财务人员动态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并一改以往事后控制的局面,使预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得到了实现。
四、结语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3
1 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施背景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的手段。随着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与业务程序的逐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的落后成为制约管理推广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数据整理较为困难。数据整理工作是依靠财务人员手工完成的。手工整理数据不但费时、费力,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二是,财务预算执行反馈不及时。执行反馈与实际执行将会有一段时间的延迟,存在产生“超预算”现象的风险。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2011年之前,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依靠手工完成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是,缺乏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量化分析。由于财务预算管理过程是依靠手工完成,很多过程数据没有记录的手段,这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缺乏量化依据。
2 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优势
(1)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业务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会计核算间的数据交互,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间的联系,提升反馈的及时性。
(2)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固化财务预算管理流程,最大限度的减少手工处理过程中例外事件的发生,从而保障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而保证管理数据的稳定、一致。
(3)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数据,为管理提升所需的量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为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4)应用网络技术使得异地审批、移动办公成为可能,打破传统财务预算管理的地域限制,提升管理效率。
3 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做法
3.1 开发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构建数据管理平台
(1)以数据仓库为基础,整合财务预算与核算数据。
数据仓库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体系,它是在原有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筛选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查询工具、报表工具、分析工具等,将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以及外部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和综合的数据中心。中核工程在开发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将业务流程数据、财务预算数据、核算数据,以每项业务编号作为系统的标识构建数据仓库,使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科目体系相互融合,为应用数据资源,改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能创造先决条件。
(2)以工作流引擎为基础,实现经费审批流程。
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中,工作流引擎技术是实现财务预算执行流程的核心。2010年中核工程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预算经费审批权限一览表》,从制度上明确了经费审批流程。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以制度为基础构建了工作流,将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中。规范了业务流程,保障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力实施,通过明确审批权责,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减轻财务的审核压力,强化了专业技能。
(3)应用网络软件系统,实现经费支出的网络流转与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在手工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审批流程的延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在手工管理环境中,一旦遇到审批人员缺席的情况,就会造成审批的延误。而网络环境和信息系统,使得异地审批成为可能,打破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提升审批的效率。
3.2 规范财务帐务处理模式,以业务为源头、预算为指引、核算为终点,建立财务预算与核算紧密联系
应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将会在技术层面为财务预算与会计核算建立固定的联系模式,但是仅仅从技术层面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保障预算业务与会计凭证的一一对应,还必须从规范会计核算出发,通过制度保障数据的对应关系。与会计科目不同,预算科目体系更为贴近业务模式,并且会计科目受到国家以及上级主管单位的规范,并不能自主改变。中核工程根据自身业务特征设计预算科目,不但将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进行对应,还将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模式进一步进行一一对应,建立了以业务为源头、预算为纽带、核算为终点的业务模式,将每项帐务处理模式与业务、预算归属进行联系,在规范了会计核算模式的同时,强化财务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联系。
3.3 以系统应用反馈为依据,不断完善、优化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的变革也代表着管理提升,自2010年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应用推广以来,对于系统应用反馈非常重视。2011年初针对系统应用情况,中核工程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参加网络问卷调查的用户共计622人,向各部门领导发出问卷58份,收到有效回复33份。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85%以上的用户对于系统的操作模式、系统的风格及运行情况表示满意。在调查的同时,各个部门领导及员工对于系统提出很多改善性建议。自此,中核工程将系统的应用反馈常态化,每年都会根据应用反馈,对于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模式进行调整。
3.4 以数据分析为指引,不断探索财务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新举措
(1)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应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后,中核工程通过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的数据分析,不断推出控制成本支出的新举措。例如,在结算飞机票时候,通过与机票机构合作,将集中采购管理应用在飞机票采购中,可以降低机票的平均采购成本。
(2)预算定额标准的调整。
在制定中核工程预算定额标准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中核工程在制定住宿标准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标准的制定策略。标准制定过高起不到成本控制作用,过低也会影响实际的控制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国内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住宿费用差异较大,中核工程统一的住宿标准较为不科学。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中核工程细化了住宿标准,差异化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住宿标准,对于公司的差旅成本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3.5 推广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稳步扩展系统应用范围
中核工程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并未采用“一步到位”的思路,而是先在总部进行应用,待系统的运行模式稳定后,随后逐步向项目现场、分公司推广。2012年底,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由总部扩展到总承包项目现场,不仅实现项目现场的网络预算审批,还加强了总部对于现场的财务监督,同时形成以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现场经费管理模式,随着中核工程总承包业务逐步扩展,该工作模式将会复制应用到新开工项目中。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4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力企业;一体化;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109-01
1 概述
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深入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中时,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也对现有的管理系统机械进行了改进,采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深化和改革,实现了更加高效的数据整理和信息管理,也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更好的业务沟通,从而达到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就目前的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所建造的信息化网络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由于科目的不统一导致的计算机管理方式也是十分不一致的,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不能够一体化,也就严重的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另外还使得一些资料不能够共享,降低了管理效率。
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逐渐的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以更好的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传统的各种具体化的办公系统和软件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旧更替。从最开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到前期的用电网络营销系统,再到现阶段的各种虚拟专网的应用,都在各个阶段完善了电力系统的管理。而随着电力系统对于综合管理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则成为了又一个重点。
所以在未来的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现阶段的各项具体操作和管理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要实现对不同的功能区域和特长的综合使用,并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目前来看,我国电力系统的网络管理是以中心为主体,辐射到主干和二级网络的形式,所以,要想实现对现有的网络通信的综合管理,就必须要在各个节点上满足该区域的功能和业务需求。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对网络技术的实时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审查,以实现更加可靠的网络信息一体化。
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并且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首先,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相关策划活动还不完善,也就是说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而言,在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策划不足致使信息化不完整,也就是说目前的电力单位和电力企业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因此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容易出新参差不齐的状况。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有关电力企业的管理单位应该积极的机械管理改革,不断的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拼柜啊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的整理和使用。
如果没有统一的计算机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可能是十分多样的,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标准实行不同的管理,这样也就容易导致在信息统计过程中的不规范。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对现阶段的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进行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的管理科,只有实现了数据形式和信息的规范统一,才能有效的开展相关的活动。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实现科学、标准和信息化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电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样也就使得电力企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信息化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在对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商家和技术的选择。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认真的贯彻信息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和方法。
而笔者认为,根据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如果想进一步的实现信息化管理,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和专业的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方案,以更好的指导相关的工作。
2)在大型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相应的资源优势,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行优化。
3)在一些中小型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也就是说要通过一定的规划化的制度的制定来实现对企业的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
4)在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现有的市场形势调整自己的决策和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落后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际。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共同目标
1)实现对电子商务的更好运用。电子商务作为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完成电力单位内部各个机构的信息化体系的综合,完成电力单位运行程序的智能化和不同运用体系的相互融合,有效解决本来在各个机构中各自存在运行的信息化体系间的界线,凭借电子商务的使用推动电力单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还有,针对电力单位内部机构中一些封闭的工作范畴,经过贯彻单位的整合运用,能够把电子商务和那些封闭的工作范畴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能够推动电力单位内部结构各个信息化的体系综合起来。
2)实现对电力企业的更好业务整合。在综合管理两个电力单位使用的不一样的电力信息体系时,肯定要把附属在两个不一样体系中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并且相关体系的运用程式相互连接是综合这些数据资料的重点。
3)实现度电力企业的更好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活动,不仅要减少程序的反复和优化,还要对现有的综合模板的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也就是说根据统一的执行标准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同电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管理一样,共同服务于企业的综合技术管理。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对现阶段的信息一体化进行全面的整合,并根据市场不断的进行细节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为现代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关系;影响;融合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可以说“信息”这个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成败。企业管理的内涵即是对信息进行控制和传递。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企业信息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企业的会计部门,是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部门,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起带头作用。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关系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会计都是其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会计信息更是企业信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成败。而现代电子计算机及会计软件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使得会计电算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会计电算化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会计电算化就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会计软件对公司账务进行电子化操作、分析、利用的现代记账方式,它以电子计算机、会计软件为主要载体,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化。
企业信息管理以企业资源管理为重点,以控制财务成本为目标,通过计划、流程,对企业资源进行平衡利用和优化管理。现代企业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对企业的信息活动和信息的传递进行控制、管理,以建立一个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使得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利用更加合理化、高效率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企业获得信息到输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生产、交换信息,是一个衔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产生有用的知识,用于企业信息管理。
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电算化不同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其最终目的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实时、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投资及决策的需求。通过实时的数据处理及管理控制,随时对各种财务成本的运营情况进行监察,以及时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从而避免事后反映这种传统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弊端,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进一步融合,加快了企业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改变了企业信息的单一生成方式、传递结构,进一步密切了财务工作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联系,有利于企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度。 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下,会计账务的处理速度很慢,而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于信息的需求有一个时间上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大大加速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样,也加快了企业信息处理的速度,使得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快、更新的信息,使企业决策者能够迅速了解企业经济的运营情况,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信息资源及时调整策略。
2.会计电算化使得企业信息管理更加高度集成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相对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时,它需要与其他信息系统保持畅通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应该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需求,而不应局限于提供专门的财务信息,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把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其他内部信息系统融合为一体,使企业信息管理高度集成化,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规模化和集成化。
3.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化。随着当代社会信息的网络化,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自己的网络公司,以扩大贸易渠道,增加贸易商机。而会计电算化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会计核算工作外,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从各种渠道搜集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资料,并根据企业信息需求整合、处理这些资料以形成会计信息,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传递,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进企业经营模式、决策方法,并实时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化大大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力。
4.会计电算化有利于培养信息管理人才。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相融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懂会计、又要懂管理,还要熟悉网络知识,既懂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会计电算化帮助会计人员从烦琐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信息管理上来,增强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增加信息流通的畅通性,从而培养更多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信息管理人才的增多,会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
三、企业信息管理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革新也带来了会计工作方式的革新,会计工作人员突破传统的会计工作,不仅注重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为企业的整体管理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企业信息化在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同时,也革新了信息的单一化生成方式和传递结构,进而密切了财务职能和企业各个环节的联系。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主要有:
1.数据处理对象的变化。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时基于会计要素进行,产生的会计信息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而且这种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模式,提供的价值信息对所有信息使用者都是同一的、综合的、单一的。而企业信息化,要求数据库中存放的信息为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所共享,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各个经济活动部门和业务流程。它存放、处理的数据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数据,并不是按传统的会计要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归并、整合。现代的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资源支撑有:数据库技术、电子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等,这些优势资源使会计电算化体制在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加强,从以日常核算工作为主,发展为向企业的所有管理者提供信息。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系统利用互联网扩展了数据处理的时间、空间范围,方便了实时监控。
2.数据处理程序的变化。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是由财务部门输入数据,其数据处理往往滞后于业务活动的发生。而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数据信息处理的起点由财务部门的凭证输入点向前延伸到企业的各项业务源头,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与业务的发生同时进行的。另外,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是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只要保证输入信息的正确性和计算机的安全维护,一般数据处理是不会有差错的。
3.数据输入方式的变化。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是根据纸质的原始凭证进行数据录入和记账凭证编制的。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不同的是,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基于电子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来自会计部门,还来自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其他的业务部门。由此,会计电算化将会自动产生记账凭证。这一系列会计输入方式的变化,将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数据处理流程、会计信息资料的产生、管理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变革。
4.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变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使得会计信息的生成与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集成的信息处理单元是企业最基本的业务交易事项,所以记账凭证的数量也将大大增多,因此,打印记账凭证也将会付出高成本、高代价。而纸质的原始凭证缺乏或分散在业务源头,再强调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相匹配,会人为地增加工作量。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使会计信息的查询、利用越来越网络化,因此,信息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是基于电子数据,而不是传统的书面资料。
5.会计信息处理组织的变化。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组织,从内部会根据工作的内容不同而进行划分,并安排专门的会计工作者进行数据处理。现代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把许多由会计工作者分工完成的内容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的组织形式和会计数据处理的人员安排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会计电算化系统将融入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企业内部的传统部门界限、数据处理的职能分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一体化。
四、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融合中的障碍
首先,目前而言,运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单位,只解决了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上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就全面的企业信息管理一体化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所以,并不能使会计核算与信息管理资源达到网络共享的程度。一些企业一方面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另一方面也开发网络信息平台,遗憾的是,从运行的开始,二者就是相分离的,没有联系的,企业并没有将二者结合、统一起来,从而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这样既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次,现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版本和种类的多样化,使得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应用平台与系统开发之间的互不兼容,使得整个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化。目前,大多数单位采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单机版软件,这与企业信息管理一体化的进展是相脱节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网络化管理,但是没有同整个信息管理平台衔接起来,使得信息一体化的发展更加困难。
再次,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融合面临的另一问题是安全性问题。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使资源共享更为方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垃圾信息、垃圾文件充斥着整个网络,当然让人更为害怕的是网络黑客非法访问和企业数据被窃取。安全性问题成为会计网络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会计信息占整个企业信息的70%,由此可知,会计信息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它关系着整个企业发展的成败,不能随意泄露。同时,网络信息资源虽然充足,但是许多虚假信息也同样迷惑着企业,如果不能确保所获取资源的真实性,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
然后,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对相关会计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不仅熟知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懂管理;不仅懂会计电算化,还要熟悉会计网络技术;一方面有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还要有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来说,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者不能适应这方面的要求,使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体化进程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培养专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各个信息交流环节存在着障碍。很多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信息在信息管理、传递中没有很好地实现与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交流、沟通,产生了一些“信息孤岛”。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信息只能在一个部门内部流通,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不能为企业所用。
五、如何更好地实现二者的融合
首先,采用适合本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克服应用平台与系统开发之间的不兼容性,使整个系统的工作简单化、统一化。同时,还应该从软件、硬件设施上完善自己,克服单机版软件带来的与企业信息管理相脱节的问题。
把会计核算工作的网络化同整个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起来,也可以解决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其次,努力构建全面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架构和方案。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不仅要解决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把会计电算化系统同开发网络信息平台结合起来,使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信息与网络资源信息整合,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体化。
再次,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不管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达到了怎样高的水平,如果其产生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传递、沟通,就是没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企业在完备软硬件的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在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很好的传递,以发挥它的价值,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然后,时时注意安全性问题。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该采用特殊的软件,一方面既可以自动检索,防止输入错误的数据,还要有自动恢复的功能,在出现特殊操作问题时,可以通过系统恢复数据信息。另外,不间断地对计算机进行特殊的安全保护、维护工作,在防止计算机自身出现问题的同时,还要防护外在的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的危害,以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从事信息管理。既能达到处理业务能力的要求,又能在信息管理工作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结论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进入到了现代企业信息管理体系中,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系统地、持续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管理思想来实现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不仅是会计学自身发展与改革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永斌.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4(1IB):72-73.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云计算 财务管理会计 信息化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其是一种新的数据计算与处理模式。云计算中,云的概念比较广泛,主要指互联网中的上群处理计算机群组,并且每个计算机群组包含了数以万计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云计算的根本在于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且实现数据的远程交换与处理。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将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会计工作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与计算,并且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快捷的信息管理服务。企事业单位日常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财会信息不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中,企事业单位的日常信息化管理得以更容易的实现,并且对于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低,非常适合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1 云计算对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效益方面的影响
企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管理成本包括设备成本、人力成本等多项成本,而云计算服务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事业单位运营成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云计算的应用,以较低的运营成本,实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企事业单位在开展财会管理工作中,采用云计算的方式,可以将以往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硬件建设费用进行免除,只需要云服务提供商来支付在线服务费用,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云计算服务。应用云计算服务,使得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并且云服务商可以提供相对更加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免除了企事业单位后续自行购置相关设备以及维护的费用,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管理成本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从而企事业单位自身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事业单位更好的实现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2 云计算对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管理形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的企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使得云计算应用成为了现代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云计算的应用,为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移动办公的可能,并且通过数据的分布存储与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相应速度,解决了数据存储等一系列的问题,将企事业单位财会会计管理信息处理的需求进行整合,并且通过网络为媒介,让企事业单位用户更好的将工作精力集中在业务上,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云计算只需要用户通过浏览器,与云服务商的软件进行对接。云服务的提供商为财会信息人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服务,整体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灵活,移动办公等管理方式在云计算的条件下,成为了可能。云计算不仅仅可以应用于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更可以将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将财务、决策管理、办公、采购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通信交流水平,实现了信息实时交互,将企事业单位信息在线协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协调程度与效率。
3 目前在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中应用云计算所面临的问题
云计算的应用,体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一种整合计算思想的体现。云计算业务的开展,将资源进行整合,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廉价的技术服务。但是,云计算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其中对于资源的整合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专业内容。云计算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也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其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对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并且部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自身技术水平还存在一些限制,整体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由于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于云计算的了解不足,在选择云计算运营商时,主要选择运营时间较长,并且用户范围较大的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较大的研发力量,其资金投入与风险都相对较高。我国国内的云计算服务商,自身由于技术水平以及推广水平的限制,使得与国外知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中处于较大的劣势。国内的云计算服务商,自身云计算服务正在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户资源作为支撑,其资金、技术的发展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就更谈不上长期发展。
其次,国内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形式较为单一,并且整体信息化软件功能较为初级,难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多样化的信息建设需求。我国云计算服务商的云服务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云服务的提供商业主要应用于单一的财务管理层面,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日常财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是单一的财会管理工作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进行财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忽视企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信息化是不可行的。因此,目前云计算服务面需要进一步的拓宽,需要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信息化。
最后,云计算服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完全安全的,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具备相对的安全,而不具备绝对的安全性。云计算中的安全风险,是云计算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阻力。云计算模式的采用,使得不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都存储在一个服务器群当中,一旦服务器群发生数据泄露与损坏、丢失等情况,就会造成企事业单位严重的损失,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打击,要想真正的实现云计算的大范围推广,就必须要针对于云计算服务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4 基于云计算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第一,加强对国内云计算服务商建设水平。由于国内云计算发展起步较晚,并且国内云计算服务商自身资金投入水平较低,科研水平还有待发展。政府可以与有关部门相结合,建立合理的行业整合策略,将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等多方面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整体云计算服务发展的难度进行降低,降低开发风险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且通过建设示范工程、软件园区等,鼓励云计算厂商进行自主的技术研发,通过加强对整体云计算技术的资源投入,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内云计算技术的整体发展。
第二,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多样化。云计算服务的多样化是云计算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通过提高自身服务的多样性,更好的适应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云计算的研发过程,要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的联系,并且要以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的需求为核心,将现阶段财会管理中的局限进行改进,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功能,实现信息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等多样化的财务信息服务,并且将企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企事业单位全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另外,云计算工作还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可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企事业单位个性化的财务管理需求,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第三,提高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保证财会信息的安全是保证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云计算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各种安全技术的应用,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对于云计算服务商的选择上,要注重审查云计算服务商的资质,并且保证服务商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与资格。最后,完善云计算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要想真正的提高云计算的应用水平,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云计算服务市场的规范化提供有效的政策基础。
5 结束语
云计算是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云计算服务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事业单位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了深刻的融合,是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云计算的发展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市场、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云计算必将与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相融合,成为实现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闫宏.张敏达.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7(10).
[2]赵军.浅谈现代企事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