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主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1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很多理论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资本论》,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当今学生的思维模式普遍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再加上目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以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自己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知识,如果政治经济学仍旧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只会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枯燥感,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不完全统计显示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听不懂、没意思,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经济学无用,因此普遍存在政治经济学课堂学生出勤率较低的事实已不足为奇。同时,我们也发现采用案例教学的政治经济学课堂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上去了,在和很多同学课下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的同学都要求老师上课多些案例分析,并且提出期末考试也多出些案例分析的题,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真实能力。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从案例教学的内涵特征着手分析政治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愿能引起每一个政治经济学教师的足够重视,从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而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它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主流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对案例教学法的关注和研究较晚,政治经济学引入案例教学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案例教学则不同于传统教学,它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理念,通过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的演示,让学生透过这些真实案例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当前,案例教学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案例教学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参与的很少。而案例教学又称情境教学,教学过程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案例带学生进入到理论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案例教学活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相长。案例教学中,学生对案例的自主分析和教师对案例的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把握的同时也会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思考。传统教学则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很难做到较好的教学相长。
二、政治经济学应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忽视
案例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并且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案例教学前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过多或一味的追求案例教学,这样做表面上课堂生动形象,但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最终只能得到一些零散经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是不少学生反映的“上课时觉得挺有意思,但下课后就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感觉很失落。一学期下来,回顾时想不起都学了些什么”。因此,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之间的关系,开展案例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不然案例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案例要精选
首先,围绕基本理论精选案例。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建立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不能让学生学习了案例却忽视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毕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才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其次,贴近经济生活精选案例。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结合,因此,案例的选取要紧贴经济生活,精选热点案例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从地域上讲案例的选取最好是本地或国内的、身边的。比如讲到价值规律时就可以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市场水果的价格变化作为案例素材,对这些经济现象,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切身体会,有一定的直观感性认识,更能感受到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性,不会只觉得政治经济学的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1.课余多收集素材
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时时更新,不能一劳永逸。因此,就要在课余多收集与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身边实例、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并围绕教学要求与学生情况把这些素材整理成所需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意听,教学目的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才能好。
2.课前多阅读案例
作为教师,要能保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那么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好案例分析,否则就无法引导、启发学生。虽然很多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教师应尽可能对所有可能的分析方向深思熟虑,以便于解答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的各种疑问。
3.课堂多鼓励引导
在实施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地创造一种良好的讨论氛围,同时借助于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积极引导他们畅所欲言,对学生的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见解不要急于给予否定,致使学生紧张难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于一些发言紧张的学生也要尽力消除他们的紧张状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分析与思考案例,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点评要客观
案例分析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见解进行点评,问题解决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各种方案各有利弊,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爱好来评价,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他们的正确的或错误的见解都要给予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意见,使他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既锻炼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掌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四)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需要查阅相关的阅读材料,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而体验式案例教学则需要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到实际发生过程,借助于多媒体及电子设备可以缩短有限的时间,更可以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对于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非常重要。因此,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经济现实中的精编案例引入课堂,使案例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快乐学习原本枯燥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训练了他们的思维,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总结
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景或案例展示的过程,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呈现出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特定的功效。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分析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及时的提出讨论问题,同时教师要组织引导好课堂,如果班级人数过多就会加大分析讨论组织的难度,也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因此,政治经济学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注意以上问题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小班教学。
总之,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是要我们一线教师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作用;其次才是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很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注意到案例教学应用于政治经济学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做足准备;同时还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给予提供较好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小班上课等。相信,具备这些条件,案例教学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将会给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2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经济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经济与人力供需等理论,实现教育人、财、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数量、规模与速度的同时,刻意追求教育的质量、效益与适度发展,从教育的粗放发展转向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经济学理论问题: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普雷斯特与特威提出的,该词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一个实际方法。有长远观点(这里是从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影响的意义上来讲)和广阔的视野(这指允许对人、各种行业、地区等产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对所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简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资成本与获取效益之间进行的系统比较。它强调追求成本投资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讨一种有效投资预测的良好方法或准则,以作为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原则。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教育的科学发展与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谋求最大或较大的投资效益。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经费增加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或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应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方向,以期获得可观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依据,教育科学发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说,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成本的内容与种类是非常复杂的。依据王善迈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见下表)。
教育成本还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会把学校土地与设施出租给非教育机构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税成本,就是社会因教育机构免缴税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与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时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效益则是效果与利益的合称,主要是针对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而消费的教育资源所产出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育成果。单位教育成本投资产出的教育成果多、质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说,单位教育成果一样而所费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测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响个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收益差别并不能适当反映出工作者的差异;其三,教育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效益之外,还能产生间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计算一般是基于受过教育的人已全部就业,但事实上的教育失业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尽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依据之一,有利于拟订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或人力发展规划;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与优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成本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的量、质、效等协调发展;四是可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负担的公平原则,达到教育经费支付与开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已将成本效益分析普遍运用于教育科学发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效益测量等方面。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一词,指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规模适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能,那么会产生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产出增加的结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则为规模不经济,其表现有二:一是如果规模过大,引起额外资源的需求,那么会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后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种经济就是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规模太小,单位生产成本因产量低难以降低,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去追求规模的适度性或适当性,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二)教育规模经济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所谓教育规模经济,系指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规模。反之,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当代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条件:
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与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必须同时采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职员工等。这些资源并不因学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则是指资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个单位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个单位而将该项资源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要求人们尽量将学校的规模控制在使教育资源得到100%的利用上,这时生均成本就会下降到最低点,教育的规模经济就达成了。这一是因为即使学校规模再小,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尽管此时投入的资源因使用人数太少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导致资源使用超过100%,那么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2.适当利用教师资源。在适当利用教师资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John Riew在对美国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规模越大,教师越能发挥其专长,任教科目越少;学校规模越小,教师越难发挥其专长,教师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学校的规模适当。学校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这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师生关系的疏远、民主的缺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率降低与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校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之下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有许多启发。首先,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最好拥有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学生数。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要做到规模适当。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务必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以达到最佳学校规模,从而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教育科学发展目标。
三、人力供需理论
(一)人力供需理论的概念
人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是:人为一种资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称为人力;狭义的人力是指各国立法上承认的已达到从事生产劳动年龄的人群,即劳动力。所谓人力供需理论,就是在狭义的范围内研究现实社会中人力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学说。
一方面,人力供应首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增长。其次,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影响劳动力上述情况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资。工资决定个人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到人力的供应量。二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中具有劳动能力与意愿、实际就业及积极谋求就业的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发达国家主要偏重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低。三是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人数。这二者决定了每一年劳动力的供应量与供应的类别。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决定于生产总量、生产要素运用与市场操作等。生产总量通常由GNP来表示,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一定,则生产总量的增减就会产生人力需求总量的增减。人力供需理论要求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务必要考虑人力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考虑影响人力供应与需求的各种因素,以求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论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供求理论是人力供需理论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决策者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教育供求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教育数量、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1.教育供应。所谓教育供应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中外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教育机会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1)资源配置的多寡。一个国家资源的配置一般依据该国发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就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注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国家资源。(2)经济结构的需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影响着这个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即高层人力、中层人力与基层人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轨的时期,对中层与基层的人力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重视在职训练与成人教育。(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教育等级越高,年限越长,教育的单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单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会的提供就要相对减少。(4)师资的供求状况。师资的短缺、师资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教育需求。所谓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而牺牲的其他收入。尽管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国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应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制订教育计划与政策。
总之,教育的供求从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加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教育的供求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养出适合国家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
作者简介:王毓(1963-),男,山东龙口人,研究员,从事教育史与教师教育研究。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3
【关键词】建筑物价值;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全生命周期成本;环境成本
通常在考察建筑物的价值或进行方案优选时,往往更多的注重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和是否能实现其基本使用功能,而没有重视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费用支出和对环境的影响,没有对建筑物的整体价值全面分析。一般认为建筑物的整体价值分析包括它是否能以最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其必须具备的功能,是否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为使建筑物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中找到解决的思路,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外部环境的理论加以分析。
一、理论分析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功能的额外成本,是与其边际收益相比较的,在建筑物的价值分析中,若增加一单位的边际成本能带来大于一单位的边际收益(功能提升),那么即会带来价值的提升(价值=功能/成本,功能增量/成本增量>1,价值提升)。如何才能更好的分析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分两部分进行权衡。
(一)以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全生命周期成本有资金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等。对于后两种成本的影响在后面的分析中会涉及到。这里以建筑物的显形的资金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建造成本+使用成本。下面仅从目前价值分析中容易忽视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考察建造成本的增加能带来使用成本大幅下降来使得建筑物的价值提升
以某一建筑物的墙材选用为例,一是保温墙材,二是普通墙材,使用保温墙材比普通墙材的成本要高10万元,但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取暖能耗每年可节约2万元,以住宅建筑使用期50年计算其使用成本的节约远远超过了建设成本的增加,使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降低,所以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2.在成本略有提升的前提下,考察功能的大幅度提升带来的建筑物增值。
在满足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额外一单位成本的支出,能带来大于额外一单位的收益,也会带来建筑物整体价值的提升。比如,在建筑物中采用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建造,虽然所起的功能可能相同,但成本要偏高,但建筑物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并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污染、处理难题。使得建筑物的环境、社会价值有所提升。
(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对于建筑物来说,它在建造和运行阶段是否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若建筑物的活动带来的不利的影响而又未能对此不利影响付出相应的补偿(有效处理)时,可以认为建筑物的活动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也可把此认为是建筑物未被体现出来的额外成本。
比如,对于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都使得其环境成本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环境、社会价值地下降。
(三)资源的稀缺性
在建筑业中,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的耗用也是非常惊人的。资料统计,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近40%,其中建筑使用能耗占建筑能耗的88%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3倍。在我国现行建筑运行中,北方建筑取暖每年多消耗2000万吨标准煤,直接损失达70多亿,多排放CO2达52万吨。另外,据统计,我国拆除房屋(住宅)的使用年限约在30年左右,而英法等欧洲国家住宅平均拆除年限在80~100年之间。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普通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也即是说,我国的住宅建筑的寿命期仅是其设计使用寿命的60%,那么由此带来的拆、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和大量的建筑垃圾。
二、解决措施
(一)在建筑物的前期决策阶段,从设计角度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环境成本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设计阶段完成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的85%已确定,所以建筑设计是建筑物价值全面提升的决定阶段。从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稀缺资源的使用等综合进行分析,进行节能、节水、节材的设计。
对于节能设计。一是采用新型技术,比如地源热泵技术,它使用一套设备实现了建筑物的供热与空调的两种要求,取消了锅炉房,消除了大气污染,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供热时比直接电热方式、燃油或燃气锅炉方式的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增加的初始投资一般可在3~5年内收回。另一方面建立能源效率的观念。把单纯地抑制需求、减少耗能转变为提高能源效率。对于节水设计。使用节水器具,采用再生水利用系统。对于节材设计。结构形式采用大空间,结构体系向预制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尽量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通过结构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实现多样化的批量生产。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新型保温隔热的轻质墙材,推广工业化集成装修方式。
对于这些设计,一般都会带来初始建造成本的增加,但使用成本的下降足以补偿建造成本的增加,并可带来更大的节约收益,而且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大幅度下降。通过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技术的成熟和绿色设计工具的使用,使得在设计阶段即可决定建筑物整体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取得的效果。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
1.政府的政策规制
推行绿色建筑、环保建筑,推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建筑,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建设部并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该标准将住宅性能划分为适用、环境、经济、安全和耐久等五个性能。根据打分来全面评价住宅建筑的价值实现程度。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经济激励措施等,应尽快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 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征税和补贴
征税和补贴是应用经济学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原理,税收是大棒,而补贴则是胡萝卜,两者的目的都是调整私人成本使之趋向社会成本。这种方法比规制方法更能促进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征税使污染成本成为企业为维持经营所不得不抵补的成本。因此企业有激励尽可能减轻污染,并设法找到新的、低成本的减轻污染的方法。而对治污设备的税收抵免这种补贴时另外一种提供减轻污染的激励手段。
通过设计手段解决建筑物价值提升的技术支持和实现方法,而政府的宏观干预则为建筑物的价值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实现环境。
三、结论
利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相关原理,分析影响建筑物价值的因素,根据(价值=功能/成本)的公式,分析既定功能下的成本最小化和成本增加能带来功能更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对建筑物价值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一直以来在建筑物评价过程中忽视的环境成本的影响。从设计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综合考虑成本和功能的关系;找出建筑物价值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4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5
摘要:教师在反思自身教学经验、技能、活动及教学观念,评估教学行为的同时,可激起其专业方面的创新意识。集体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更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讨论;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0-01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我校的情况,本着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品牌提升的基础,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的原则,通过“反思性教学”来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形成一支教学有效的“好老师”团队。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师的集体反思,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对比思考,提升对课堂、教材以及知识体系的掌控能力,开展较好的备课组不论是优生率、达标率还是后进生的转化率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进行集体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一条助推教师成长的捷径。对于老教师来说,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从知识编排、难度增删、教法与学法的更新等方面都存在困惑。
如何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怎样在集体教学反思中突破个人教学的局限,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看法。
1.掌握学生认知情况,开展学法指导研究
1.1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通过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确这一节学什么。其次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对这一节的疑点,从而把握听课的主动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另外,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与本节内容有关联的旧知识,提前做好复习准备。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指导学生在课堂如何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指导学生积极地听课、思考、动手、提问和记忆。
1.3 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数学思考。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恰好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等都是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思考的重要内容。
2.结合例题、习题及测试题,进行知识扩展研究
为了更好地扩大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作为老师都会在题目上作一番思考,什么样的题有针对性,什么样的题有技巧性,什么样的题有渗透性……特别是近年来中考、高考命题组关于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提法更是触动数学教师们的神经。怎样在教师层面进行知识扩展呢?
2.1 利用数学史扩充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我国中小学的数学课程改革在引入现代数学的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同时,还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数学史的联系。现在的教材都会在章节末尾进行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介绍,这就是很好的扩展内容。2009年,张红等教师在《课标背景下数学史与教师MPCK的优化案例》一文中讲到数学史对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数学史问题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资源。
2.2 通过研究解题,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罗增儒教授1996年在《数学解题学引论》一文的前言中指出:研究解题“兵法”、讲授解题“兵法”的开拓者是波利亚,他那风靡世界的名著一开“怎样解题”规律研究之先河。作为数学教师,就是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从数学与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对数学解题作一些理论性的总结,正面回答多少年来学生们翘首以望的问题:怎样学会解题?怎样调动乃至创造解题方法?
3.交流个人反思情况,探讨教学策略研究
早在1632年,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时隔360多年,这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反思我们教师每次上课,都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从反思的情况来看,即使一堂课下来,人都觉得疲惫,还是有不少老师认为没有讲到位。说到底这其实就是教学效率问题。所谓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教学策略的探究内容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3.1 研究激起学生认知动因的策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成功的"绝窍"在于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研究组织认知内容的策略。这个问题大而言之涉及课程、教材。小而言之则是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作为教师要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对于教学实践来说,讨论不同阶段结构之间的联系也许比单纯注重结构更有意义。
3.4 研究利用认知结果的策略。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还有一类问题是,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不够,以造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如何通过教学,特别是教学反馈来克服这个问题,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总之,教师的集体反思,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对比思考,提升对课堂、教材以及知识体系的掌控能力,让教师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都置身于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中,实现教师自身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6
鉴于谷歌图书馆计划主要涉及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本文将主要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对谷歌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进行分析。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分析谷歌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需要首先了解合理使用制度的法经济学基础。一般认为,合理使用制度在法经济学上的正当性在于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存在失灵,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无法达成许可协议,这时便可以适用合理使用制度,让社会公众免费使用作品。而市场失灵最为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为交易成本过高和正外部性无法有效地内部化。合理使用制度的交易成本理论由美国戈登(Gordon)教授系统阐述。戈登教授认为,著作权法构建了知识产品自由流转的市场,但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市场的完善。当市场存在失灵时,使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交易就可能无从发生。在市场失灵的多种情形中,戈登教授最为强调交易成本。他认为,当交易成本超过参加交易方预期的纯收益时,这种交易成本就可能阻止资源使用方面理想的转移。〔7〕亦即,著作权交易成本过高会导致合意的谈判无法进行,某些交易不会发生。既然著作权许可难以发生,不如适用合理使用制度,让社会公众免费使用作品。此时,合理使用乃是克服著作权市场失灵的工具。例如,在美国Sony案中,公众利用Sony录像机在家庭中录制节目以便观看,著作权人认为公众的这种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戈登教授却指出,为录制电视节目与著作权人协商获取许可的交易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大于交易的潜在所得,因此,一个家庭录制节目许可证的市场并不存在,认定公众录制节目的行为是合理使用具有正当性。〔8〕换言之,由于交易成本过高,社会公众不可能在录制节目之前通过与著作权人的协商获得许可,即便认定此种行为为侵权行为,著作权人也无法获得任何收益,不如直接认定为合理使用。这种理念在1975年美国Williams&Wilkins案中也有深刻体现。此案中,被告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医药图书馆未经原告许可复制原告出版的医疗期刊中的文章,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但法院最终认定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医药图书馆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不负侵权责任〔9〕,其主要理由即在于当时特定文章的授权机制尚未建立,若要求每一个使用人在复制医疗期刊定文章时需取得授权,则交易成本太高,因此在不影响著作权人其他市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认定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医药图书馆的复制行为构成合理使用。但是,交易成本过高并非意味着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一定是合理使用,判断某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还需参酌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因为,假如某种使用被判定为合理使用后,公众的免费使用行为造成著作权人市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著作权人的创作积极性就会锐减,作品的产出就会大幅下降,最终损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据此,合理使用在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适用需要符合三项条件:(1)被告无法以适当的方式在市场上购得其所欲为的使用;(2)将该使用的控制权转移给被告将有利于公共利益;(3)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不会因为该使用未经授权而受到重大损失。〔10〕具体言之,第一项条件指使用者欲以某种方式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是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其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第二项条件和第三项条件是指使用人的使用需要增进公共利益,并且不严重损害著作权人创作的积极性。可见,这是在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进行利益平衡,确定某种使用被判定为合理使用后会得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亦即,社会利益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得以维持,两相对比,社会整体达至经济效率的最大化。除了交易成本,外部性的内部化也是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重要考量因素。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成为负外部性;如果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11〕在某种情形下,行为人的某一行为有可能产生正外部性,但是,如果行为人无法得到行为所产生的全部利益,其可能就不愿意从事该项行为,导致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无法发生。“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12〕从著作权市场来看,“某些作品的使用会产生分散而广泛的、无法内部化的外部利益。”〔13〕授权机制有可能定价过高,造成正外部性无法有效内部化的市场失灵。亦即,“某一能产生极大的外部利益的特定的使用不能够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交易中内部化,从而产生市场失灵。”〔14〕举例而言,基于课堂教学、学术科研、免费表演、新闻转载而对作品的使用,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分散而广泛的外部利益。教师利用作品进行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学者利用作品进行科研,繁荣学术文化;艺术家免费表演作品,培养公众情操;媒体转载新闻,推进信息传播。但是,当这些行为产生外部利益之时,从事这些行为的教师、学者、免费表演艺术家和新闻媒介并不会收获由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所有外部利益。如果这些使用需要获得著作权人授权,那么使用人就可能将无法获得的外部利益排除在交易的预期获利之外,导致其不愿意或者无法负担著作权人开出的授权使用费,使对社会有利的作品使用行为无法发生。可见,对所有的作品使用行为都实行授权许可,将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具有巨大外部利益的作品使用行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基于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免费表演、时事新闻转载等目的对著作权人作品进行少量的复制或者传播,在没有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市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用合理使用制度,以便充分释放这些行为所能产生的外部利益。正外部性市场失灵情况下适用合理使用制度,也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2)由于著作权人定价的原因,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实现(3)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不会因为这些使用未经授权而受到重大损失。具体言之,第一、二项条件是指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会极大地增进社会福利。然而,由于著作权人定价机制的存在,使用者可能不愿意或无法负担使用费,造成使用者不使用作品,社会福利面临着受损的危险。这时,在符合第三项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合理使用制度,亦即,该使用被判定为合理使用后,不会造成著作权人市场利益的重大损失,进而严重减损其创作诱因。无疑,在著作权人创作诱因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作品的产量会锐减,公共利益会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损失会超过因该使用行为被判定为合理使用时所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福利。综上,合理使用制度适用的法经济学基础在于交易成本过高和正外部性无法有效地内部化。关于谷歌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同样要运用合理使用的法经济学理论,分析谷歌使用他人作品的这一市场是否存在上述市场失灵,是否需要合理使用制度的介入。
谷歌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
对谷歌图书馆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进行法经济学分析,首先需要了解谷歌图书馆对作品的哪些使用有侵权嫌疑。谷歌图书馆对作品的显示方式根据著作权状况的不同分为四类:一是年代久远,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二是虽有著作权,但得到著作权人授权的作品;三是未获著作权人授权,或无从联系著作权人的作品;四是著作权人通知谷歌,明确表示不愿意被纳入谷歌图书馆的作品。前两类作品谷歌提供完整预览(FullBookView),使用者可以自由搜索、阅览。对于第三类作品,谷歌提供有限预览(LimitedView),即只能让使用者预览某部作品包括关键字在内的数页内容。对于著作权明确申明权利的第四类作品,谷歌不提供预览(NoPreviewAvailable),只显示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图书的基本信息。〔15〕可见,谷歌涉嫌侵权的行为与第三类作品密切相关。谷歌在没有获得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对第三类作品进行了扫描并存入其服务器,在使用者进行检索时展示图书中与关键字相符的少量内容,这显然涉及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谷歌的展示行为只涉及作品片段,社会公众无从阅读和下载整本图书,谷歌的展示行为很难被认定为侵权。因此,分析谷歌是否构成侵权主要是看其未经许可全文复制他人图书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前文已述,分析某种作品使用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主要是考察对作品的使用能否顺利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亦即,著作权人的该种许可市场是否运转正常。如果存在交易成本过高或者正外部性无法有效内部化的市场失灵,在参酌著作权人市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用合理使用制度。以交易成本为视角分析谷歌对他人图书进行复制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关键是看这种复制是否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换言之,著作权市场上关于搜索引擎公司复制他人作品,以便利于搜索的许可市场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就目前著作权市场的发展状况而言,上述许可市场根本不存在。这是因为,谷歌全文扫描图书的行为与侵权盗版者复制他人图书的行为截然不同。谷歌作为搜索引擎公司,全文扫描他人作品的目的在于为公众搜索图书提供便利,公众只需将某部作品的任一关键字键入谷歌的搜索引擎,即可获得该书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公众却无法阅读和下载该书的全文。可见,谷歌复制图书内容的目的不在于非法出售,与著作权人争夺市场,而在于为公众搜索提供便利。然而,以便利搜索为目的扫描他人图书的作品使用方式并未纳入著作权人构建的许可市场范围。换言之,著作权人构建的著作权许可市场,主要是许可他人印刷、出版、销售、广播作品等,著作权人并未建立起针对搜索引擎公司为搜索便利而扫描他人作品的许可市场。谷歌这种对作品的使用方式,不在著作权人传统的授权范围之内,也不在著作权人的预期获利之内。甚至可以说,著作权人压根就没有打算开拓出针对搜索引擎公司的市场。另一方面,谷歌构建数字图书馆,涉及数亿本图书,著作权人数量庞大,著作权状况错综复杂。在著作权人并未构建针对搜索引擎公司为搜索便利而扫描图书的许可市场的情况下,如果要求谷歌扫描任何图书都需要经过许可,那么谷歌将逐一核实、联系作品的著作权人,与著作权人谈判获得许可,这将花费巨额的交易成本。更何况,大量的作品属于“孤儿作品”(OrphanWorks),著作权状况不明朗,获得个别许可极为困难,进行著作权交易的成本极高。如果严格要求谷歌在事前获得许可,则大量的图书都将被迫排除在数字图书馆之外。由此可见,在谷歌图书馆事件中,一方面著作权人并未构建为搜索便利而复制作品的许可市场,另一方面这一许可市场运作的成本又过于高昂。显然,谷歌为搜索的便利而扫描他人图书的市场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的市场失灵。那么,谷歌的行为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呢?前文已述,交易成本过高时适用合理使用制度需要符合三项条件。除了交易成本过高外,还需要考虑某行为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后其对公共利益和著作权人创作诱因的影响。就谷歌的行为而言,其既有利于公共利益,又不会对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造成影响。其一,谷歌复制图书的行为显然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个信息量庞大的搜索型数据库,谷歌图书馆的作用在于搜索图书信息,而非取代原作市场。谷歌图书馆使公众能够了解图书的作者和出版信息,获悉其在哪里能够借阅或者购买。就此而言,谷歌的复制行为并非是对原作简单的复制和销售,它是一种对作品的新的使用,是构建搜索型数据库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这种使用不仅有利于社会公众获得资讯,而且有利于孤儿作品的利用,使大量绝版图书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因此,谷歌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其二,谷歌复制图书的行为不会损害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前文已述,谷歌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构建搜索型数据库,而非取代原作市场。在谷歌所提供的搜索和预览服务中,除非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社会公众无法在线整本阅读或者下载图书。谷歌图书馆的预览方式也是随机显示作品的少量片段,根本无法进行完整阅读。可见,谷歌对他人作品的使用完全不会影响到作品著作权人的原有市场利益,不会对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构成损害。在此情况下,谷歌扫描他人图书并提供搜索结果的行为显然宜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它既跟著作权人已有的市场毫无冲突,又极大地增进了公众福利。除了交易成本,正外部性的内部化也是判断谷歌扫描他人图书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的重要因素。前文已述,某些使用人对作品的使用会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是,由于使用人要考虑其自身获利,如果授权费用不合理,使用者将可能不愿意或无法负担许可费,不再使用某些作品,造成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作品使用行为无法实现,最终损害社会利益。具体到谷歌图书馆,谷歌对图书的扫描有利于公众搜索图书信息,并使大量绝版图书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传承人类文化,显然将发挥巨大的正外部性。但是,如果认定谷歌为搜索便利而扫描作品的行为是典型的复制,要求谷歌在事前获得许可,则谷歌将被迫与数以亿计的图书权利人商谈著作权许可事宜。由于不同图书的著作权人分散于世界各地,数量庞大,主体复杂,不仅找寻、联系和与著作权人谈判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而且难以避免很多著作权人将会不顾其作品的实际市场价格而漫天要价。面对亿万著作权人开出的极度不统一的许可条件,谷歌将很难满足所有著作权人的要求。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谷歌将被迫不使用某些人的作品,这对构建图书资料齐全、信息完整的数字图书馆十分不利,最终损害的也是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可见,谷歌的行为能够极大增进公益,但是大量不同的付费请求将会阻止谷歌有效率地使用他人作品,市场会失去有效调节作品资源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析,谷歌扫描他人作品的行为仅为搜索之便利,没有发行、出版和在网络上传播他人图书,不会与著作权人的原有市场形成竞争,损害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因此,谷歌的行为不会损害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因此,在正外部性无法有效内部化的市场失灵下,谷歌的扫描行为宜认定为合理使用。这样可以将谷歌扫描行为的正外部性完全释放,使更多的书籍信息纳入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便利社会公众进行检索,造福于人类社会。综上,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谷歌扫描他人图书的行为面临着著作权市场上交易成本过高和正外部性难以有效地内部化的难题。如果一味地要求谷歌在扫描他人书籍之前获得许可,则大量书籍将被排除在谷歌数字图书馆之外,谷歌建立全球性书籍资料库的愿望也将难以实现。将谷歌的行为认定为合理使用,不仅不会对著作权人的创作诱因造成损害,并且有利于社会公众检索图书信息,有利于各种营利或者非营利主体打消侵权顾虑,积极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建设搜索型数据库,更加方便公众检索信息。
谷歌的启示:中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谷歌图书馆事件对中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前文已析,谷歌为搜索便利扫描他人图书的行为应当属于合理使用。然而,以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为参照,谷歌的行为却很可能被认定为侵权。因为,中国著作权法涉及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过于僵化,未明确规定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为搜索之便利扫描他人图书是否是合理使用,也缺乏判定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造成立法与社会实践发展相脱节。中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是“穷尽式列举”,即在第22条集中规定了属于合理使用的12种具体类型。除此之外,没有判断某种作品使用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因此原则上说,凡是第22条未列出的作品使用行为,都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著作权法》第22条列举了属于合理使用的12种情形,其中与图书馆复制相关的规定是:“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随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规定:“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据此,中国著作权法并未明确规定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为搜索之便利扫描他人图书的行为是合理使用。著作权法针对图书馆复制的合理使用仅仅针对图书馆为陈列和保存版本的需要,而且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件,规定复制的对象只能是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明显高价购买的作品。如果严格适用上述规定,则谷歌图书馆的扫描行为很可能被判定为违法。未来网络时代,中国如果有图书馆或者搜索引擎公司为了建构作品的搜索数据库而扫描作品,也将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这显然不利于释放搜索引擎技术的能量,鼓励图书馆和搜索引擎公司致力于建设搜索型数据库,方便社会公众搜索图书信息。与此相对的是,许多国家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虽然并未明确为搜索便利而扫描他人图书的性质,但是均规定了判断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增强了立法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美国版权法第107条规定,在判断某种作品的使用是否为合理使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使用行为的目的和性质,包括该种使用行为是否具有营利性质或是为非营利性教育的目的;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使用的质量和其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使用结果对被利用的作品潜在市场或者价值的影响。〔16〕美国版权法合理使用的弹性立法模式,使得司法能够更从容面对技术变迁引发的著作权难题。就谷歌的行为而言,虽然美国的法院并未做出判决,而是通过和解的方式结案,但是参酌美国版权法107条规定的合理使用弹性条款,谷歌的行为也很可能被法院认定为合理使用,这在与谷歌图书馆案相类似的Kelly案和Perfect10案中就得以充分体现。在Kelly一案中,图片搜索引擎公司Arriba为构建其图片搜索型数据库,采用“拇指缩图”(thumbnail)技术,将网络上的图片以缩图的形式存储在其服务器中。当使用者搜索时,图片会以缩图的形式出现。著作权人认为其构成侵权,将其诉至法院。〔17〕但是,法院利用版权法107条弹性条款,认定被告的使用行为构成合理使用。法院认为,被告使用他人作品的目的并非直接用以促销其网站,或直接加以销售牟利,而是作为其图片搜索型数据库的一部分。由于该行为只是扫描并显示照片的缩略图,不会替代原告照片的销售,消费者还是会去原告网站购买照片,因此不会对原告照片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故被告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无独有偶,在后续Perfect10一案中,法院再次利用版权法107条认定搜索引擎公司构成合理使用。此案中,谷歌为构建起图片搜索型数据库,将网络上的照片以缩略图的形式复制并存储在其服务器中,供用户搜索时显示,著作权人认为谷歌构成侵权,将其诉至法院。〔18〕法院认为,谷歌扫描照片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搜索引擎,而不是与著作权人争夺照片销售市场,同时,谷歌复制照片是为构建搜索型数据库所必须,其仅在搜索结果中显示缩略图,不会对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造成影响,因此谷歌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可见,无论著作权法是否明确规定了某种具体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都有必要规定判断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它能使法院妥善处理立法所未能预料和规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克服立法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弊端,使法律的包容性和可预测性更强。我国著作权法在进行修订时,实有必要增加合理使用判断的弹性条款。同时,针对谷歌图书馆事件引发的著作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也有必要在合理使用条款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为构建搜索型数据库全文扫描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具体而言,我国著作权法修订时可在第22条增设第十三项,规定:为构建搜索型数据库,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可以扫描他人作品,存放在其服务器上,供用户查询和搜索。但不得向用户提供作品全文,不得用于除查询和搜索之外的其他用途。同时,著作权法可以增设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作为第23条,规定如下:作品的利用是否符合合理使用的情形,应参酌一切情况,尤应注意下列事项:一、使用行为的目的和性质,包括该种使用行为是否具有营利性的性质或是为非营利性教育的目的;二、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三、使用的质量和其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四、使用结果对被利用的作品潜在市场或者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