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信息化管理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的运动变化更快、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承发包单位单独、分散地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加工,不但工作困难,而且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随着我国建设市场越来越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工程咨询公司和工程造价软件公司也加入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行列。

工程造价信息作为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造价信息系统。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工程造价管理逐渐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国家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定期价格信息以及产业政策,为各地方主管部门、各咨询机构、其他造价编制和审定等单位提供基础数据。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还存在着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系统分类的问题,还无法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另外由于项目前期造价资料以定额计价方法为主,定额项目的划分与清单项目的划分口径不统一,信息的分类、采集、加工处理等标准不一致,没有统一的范式和标准,数据格式与存取方式不一致,造成了前期造价资料不能直接应用于清单应用阶段,不能满足清单计价方法的要求,需要根据要求不断进行调整。

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为了更合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因此一个工程项目的提出要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以及提出者(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或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工程项目策划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以及经济评价,形成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等基本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限额设计,审查概预算文件,形成最终的设计文件。通过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以及项目中标价进行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各阶段都需要采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渗透性强,再加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对企业来说,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增进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各种信息,为工程造价调整及时作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增长的需要,能实时采集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能够提高项目各种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工程企业管理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相辅相成,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三、工程造价信息的开发和推广

在工程承发包市场和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是最灵敏的调节器和指示器,无论是政府工程造价主管部门,还是工程承发包双方,都要通过接受工程造价信息来了解工程建设市场动态,预测工程造价发展,决定政府的工程造价政策和工程承发包价,因此造价主管部门和工程承发包双方都要接受、加工、传递和利用工程造价信息,随着我国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工程价格从政府计划的指令性价格向市场定价转化,而在市场定价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开发的意义更为重要。

广义上说,所有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和控制的过程起作用的资料都可以称为工厂造价信息。例如各种定额资料、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等。但最能体现信息动态性变化特征,并且在工程价格的市场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指数和已完工程信息三类。

建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包括“量”(如主要工程量、人工工日量、材料量、机械台班量等)和“价”,还包括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如工程概况、建设条件等。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开发通用的工程造价资料管理程序,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的编码体系,把同类工程合并在一个数据库文件中,不同类型的工程有不同的数据库文件。有了统一的工程分类和相应的编码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输入工作,从而得到不同层次的具有严格标准和规范的造价资料数据库。

另外要加大企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所以对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核算成本,有着特殊的意义。推广和普及它就必须关注两个方面:首相是让从业人员消除对计算机和项目软件的不信任感,政府要制定信息化标准,广泛地普及信息化技术,让从业人员信任感油然而生,其次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仅要授予他们相关软件的知识,使用他们的技巧,也要教授组织双方人员如何进行相互沟通,同时也可以对软件进行优化,使它们接近使用者的习惯,更易被接受。

在建筑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发生经常性波动的情况下,使得不同时期的工程在“量”与“价”两方面都失去可比性,也给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带来困难。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工程造价指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以合理的方法编制工程造价指数,不仅能够较好的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化幅度,而且可以剔除价格水平变化对造价的影响,正确反映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四、工程造价信息的动态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应适应建设市场的新形势,围绕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加快信息化建设,形成为工程造价信息的动态管理。

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规划,完善建筑行业与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相关的信息化标准,推动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水平,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发展规划方案,制定专人负责。加快有关工程造价软件和网络的发展,可以从工程造价信息网络查询建设工程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造价指标、建设工程政策、工程定额、造价工程师、工程咨询和机构等信息,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字: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新闻宣传 信息化

在目前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新闻宣传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内部报纸、内部电视台、网站信息和手机报。在这四种方式中,内部报纸主要宣传内部新闻、内部电视主要宣传实时信息和深度报道专题、网站主要宣传研究院的形象信息、手机报主要宣传最具时效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新闻。

一、信息化建设作用

信息化是现代管理的一个趋势,通过信息化来解决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而随着研究院的发展和改革,新闻宣传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网络的高速发展,各类信息在网络上相互传递,不仅方便快捷、准确性较高,而且可以实时的互动,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拉近。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信息传播环境,只有通过信息化方式,通过准确、快速、先进的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完成其工作,实现新闻宣传的功能,完成国家、研究院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二、信息化过程

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五个过程,即项目提出,确认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使用五个过程。

1、项目提出

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相应信息化建设的观点。主要的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这个项目的建设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项目的提出,就可以大致的清楚,这个项目的大致方向,对行业内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项目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系统详细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解决将要构造的系统如何完成需求分析阶段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设计阶段主要就是将软件需求阶段产生的系统模型转换成为软件设计模型的过程。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以用户为主导,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为辅。

3、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是指各类软件开发人员根据项目的设计,通过各种技术实现需求中所提出的功能,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平台等原因的限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就需要各方人员进行详细的协调,以减少最小的改动量,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三、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将采用B/S(浏览器/客户端)架构进行开发,在B/S结构中,MVC是京东的架构模式。MVC的三层架构模式:即数据展示层-请求控制层-业务处理层。MVC架构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模型-视图-控制器"。MVC应用程序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Event(事件)导致Controller改变Model或View,或者同时改变两者。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Models的数据或者属性,所有依赖的View都会自动更新。类似的,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View,View会从潜在的Model中获取数据来刷新自己。数据展示层主要用于客户端数据的生成,例如表单,数据的输入输出等。请求控制层则用于接收从客户端发来的用户请求,请求控制层接收到请求后会按照用户的指示去调用相应的业务处理层接口进行处理,当业务处理层返回信息后再根据相应的配置返回到客户端。业务处理层只主要负责用户业务逻辑的处理,接收到业务处理请求后,业务处理层会调用相应的接口,并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操作,操作完毕后关闭数据库连接将数据返回到请求控制层。这种结构对日后项目的和扩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三层架构流程如图2.4所示:

四、新闻宣传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新闻宣传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对的信息进行管理,主要的功能有信息、删除信息、人员管理、模块管理等内容。具体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文主要有8个功能模块,分别是人员管理、日志管理、信息管理、查询历史信息管理、删除信息管理、信息类型管理、类型管理和系统管理。

1、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管理员进行管理,主要有添加管理员、删除管理员、修改管理员密码等功能。通过对人员的管理,可以使更多的人员来管理系统。

2、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主要是记录人员对系统的操作,例如登陆系统、信息、删除信息等,每一步操作都要记录到数据库中。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日志跟踪到引起错误的原因,从而降低了系统的风险。

3、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的管理,在管理中,要确定信息的类型、的时间、的对象、是否需要确认等内容。

4、查询历史信息

查询历史信息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对历史的信息进行查询。查询条件主要有时间、关键字、类型等。

总结:本文主要对新闻宣传信息化建设做了研究,首先对信息建设对新闻宣传的作用做了说明,然后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做了总结,第三部分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对系统的架构做了设计,包括了架构的模式和开发的模式。最后,根据新闻宣传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并对主要的功能模块做了说明。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说明,可以确定新闻宣传系统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胡光辉.建筑行业电子政务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王洪强.建筑行业政府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张建平,向东平,郭建锋.高校信息化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J].施工技术,2010,(2).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

一、推进档案自动化,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随着我国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工作都在力求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档案工作也不例外。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而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二、推进档案自动化,必须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三、推进档案自动化,必须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教育。

档案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各类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大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的应用。为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档案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同时还要精通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具备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为达到这一标准,一方面对在职人员有计划组织进修、培训,通过举办档案业务、电脑培训班,组织实地参观等方式,使档案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不断提高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吸纳众多的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人才,组成优化的群体结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档案队伍。

四、推进档案自动化,必须提高管理水平。

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及时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

五、推进档案自动化,必须努力探索新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目前,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工程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

加快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近些年来,信息化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国有企业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发展大势。在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的条件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困难重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进程。

一、国有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成本的现实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国有企业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龙头企业,推进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或者管理理念,替代传统的的财务管理模式,简化流程,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国有企业生存带来了压力,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稳固经济地位,就必须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客观要求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有效途径。国有企业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坚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1]。

(二)确保信息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利润。财务管理信息化,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的陈旧模式,各项财务数据规范有序地进行处理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把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完善改进措施,增强管理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掌握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实现了网上支付的结算方式,省去了开支票、付现金等环节,不但进一步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资金周转频率,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还有效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三)提升资金利用率的现实需要。在库存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远程控制,帮助管理者全面详细掌握企业财务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资金利用率有效提升。同时,在企业采购、结算、支付等活动中,利用网络支付方式进行,能够整合资金,也能够起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作用。

(四)增加资源共享、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现实需要。国有企业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财务数据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工作协调性,降低信息流通成本,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总体而言,国有企业没有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引起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不够,推广和宣传工作还不到位,没有营造推进信息化的外部环境,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没有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未做到与时俱进。

(二)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出于管理者意识薄弱或者自身利益的原因,国有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失真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信息失真[2]。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财务管理各环节,甚至影响到企业高层决策,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国有企业不解决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推进信息化就如同空谈,不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三)财务管理软件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多样需求。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以先进的管理软件作为支撑。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水平不高,我国比较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软件开发人才,所以,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多为通用性质的,根本无法完全满足不同国企发展的需求,加之国际上几款常用的先进软件价格高昂,给国有企业造成极大的成本压力,难以广泛应用,因此,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的大难题。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现代化的管理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我国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没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体制机制无法建立完善,严重制约了信息化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地位,加大宣传力度。国有企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切实加强宣传,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要注重应用,切实利用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3]。同时,要建立完善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为财务管理信息化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二)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管。针对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信息的监督和惩罚,形成强大的震慑,避免发生财务信息失真现象。同时,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分析财务信息,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信息失真。

(三)加快软件开发,增强技术能力。加快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构建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研发出易操作、价格低,能够满足各项管理工作需求的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四)建立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一套运行高效、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走向高水平的阶梯。国有企业要注重建立完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健康运行、长远发展。同时,要在建立完善管理体系过程中,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还要加强相关安全防范,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吕聿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1(08).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应用技术的起点高,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我省还专门在南方数码公司定制了数据采集与加工软件。在数据成果验收后,为保障数据成果的现势性,数据将按季度更新,这样从数据采集与加工、上报,必须采用计算机管理。这对我们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局域网。当然局域网最好与外网物理隔离,有自己专门的服务器,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每个科室都应配备电脑与局域网连接,能够数据共享。

2、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必须是按照信息化标准要求搜集整理出来的,可以电脑是别的数字化资料,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料,即使是所有的硬件设备准备齐全,也是等米下锅更谈不上应用了,即使是资金充足,短时间内也难以将资料准备齐全。将国土资源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资料搜集整理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化资料,不仅工作量大,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及资金、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的难度。

3、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首先,硬件、软件的维护人员要求,虽然此项工作可以由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来做。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供应商来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多数由于人为操作方面的问题,严格地说不属于售后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大系统,局域网内的电脑也是几十台以上,计算机硬件、软件出问题也是正常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一些操作中的小问题,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是可以处理的,这样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耽误工作,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维护人员,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维护,保障设备、软件正常运行。

其次,要求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都要懂得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信息化管理,大多数操作都需要操作电脑来进行,不了解基本的电脑操作将寸步难行。不仅一线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要懂得操作电脑,而且领导也要能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审批、检查工作。

第三十所有国土管理工作人员都要了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法规、规程与程序,至少要了解本职的工作程序。管理软件的设计都与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程序是一致的,如土地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操作步骤与土地登记流程一致,虽然程序允许操作员自行设计流程,但是还是要符合必要的流程,管理系统才认可。了解国土资源管理流程,就明白一项工作已做到什么阶段,该由哪一个部门处理,就不会束手无策了,可以在数据库中轻易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将自己处理的工作转交到应该得到资料的部门,最大限度地的发挥数据共享地优点。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1、领导重视是关键。

信息化是逐步深入与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配置。不断加大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力度,坚持对专业激素人员继续教育,建立科学的激励、奖励、竞争机制,造就国土资源行业的信息化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应用主导、力求成效。

处理好“建”与“用”的关系。从急用的部分开始建设,重点突破地籍管理部分。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我们这样不发达地区,各项工作相比发达地区都比较落后,设备、技术、基础数据、资金等各项备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可能一下子就不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了。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加快建设进度,问题及时解决,不足之处及时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以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突破口,以应用需求为主导,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融为一体。在国土资源信息建设进程中,采取以数据库建设先行的做法,进而从管理系统建设着手,搭建政务办公平台,挂接各种业务应用模块,根据功能能的需要不断扩展数据库,以应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应需求引导系统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可以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完善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3、加强数据库建设。

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国土资源数据规模庞大、时空性强、具有多个空间和时间尺度。客观真实、上下一致、及时更新的国土资源数据是落实最严格国土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强化国土资源监管的信息基础。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以各主题数据作为相应主题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附属的源数据分散、封闭、垄断的管理模式,满足不了国土资源数据大规模即时共享的要求,必须建立全新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模式。利用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等大型数据采集项目的契机,建立国土资源相关数据库:将有关测绘、土地、地矿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进行集中存储,建立及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和地矿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对以往国土资源管理生成的数据库资料按标准化整理,形成能够诶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化资料,不断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收集与整理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资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有数据基础,数据库才能运行,才能在此基础上管理,才能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

4、注重技术培训,夯实信息化建设发展基础。

对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自己的维护队伍,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与业务水平,为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信息化工程的关键。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人才队伍,就难以与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市国土资源业务培训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保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也要在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建立相应制度,形成人人学业务,人人钻业务的风气,这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动力。通过培训要达到工作人员基本上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报件和发邮件等一些基本操作,对国土资源流程熟悉,不仅要掌握本职业务,其他科室的业务也要了解。

推进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原则;策略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房地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压力与挑战。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新房地产管理模式,提高房地产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房地产管理运作效率,增强房地产管理决策应变能力,实现房地产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房地产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推进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主管部门为了更加快捷、更为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广泛地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国房地产管理始终采用人工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呈现出繁荣、高速的发展态势,各房地产资源分布分散,规模持续增大,使用变更更加频繁,与此同时,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广大群众对房地产管理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必然难以适应这一发展形势。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最为先进的成果,在房地产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更加便捷的技术手段和载体来推动房地产管理,全面整合现有房地产信息资源,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和透明,提高房地产管理效率和效能,是实现房地产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转型,促进房地产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是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幅度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几率,提高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但受国情、行业特点、硬件环境等多种因素限制,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以下亟待改进的不足:

1.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信息化意识淡薄也严重阻碍了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领导决策层仍将工作重心放在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对信息化的优势及建设的艰巨性缺乏深入了解,对信息化建设实践缺乏战略性部署,导致建设工作始终处于效率低下状态;另一方面,大部分房地产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简单的“一个指令、一个动作”,更不用说会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2.信息化建设孤岛现象

“孤岛”,即呈现分散状、相互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网络。“孤岛”现象是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要经历但更应跨越的过程。一方面,各地区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覆盖全国的房地产管理信息平台。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各级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也为构建覆盖全国的房地产管理平台设置了重重障碍;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部门,如银行、税务、审计等,之间尚未形成较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信息交换不及时、质量也不高,不利于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人才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随着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既具备房地产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但我国房地产管理部门人事编制紧张,各单位技术人员相对缺乏,房地产管理工作又十分繁杂,导致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建设速度缓慢。

三、推进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点行业。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改进:

1.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

强化意识是信息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百姓民生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又是实现房地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房地产管理效能,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如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服务建设,等等,这是一项艰苦、漫长的工作,广大房地产管理部门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增强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乐于为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

良好环境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一方面,要加强软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包括社会舆论、房地产管理制度等。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房地产管理制度建设,以《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法律为依据,制定并完善房地产管理业务内容、流程、时限等制度体系,在全社会营造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舆论;另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房地产管理信息的计算机设施设备及计算机软件。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购买必备的计算机设施设备,联合科技企业开发适合房地产管理的软件。

3.加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信息化建设的人力保障。一是,提高人才聘用的门槛。对于相关人员,要考察他们的相关资质,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予以聘用;二是,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鼓励他们继续参加学习培训,聘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三是,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通过合理的奖惩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也为房地产管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在房地产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房地产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并完善房地产管理,是我国房地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人,要深入探究房地产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为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宁.信息技术革命与创业组织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王小燕.加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J].商业时代,2005(08).

[3]任书芳.浅议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信息源建设[J].时代经济,20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