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1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市公司开展的《保安全、促生产、助力公司发展》为主题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工作组织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工区安全生产的这个中心,着眼于工区安全生产的工作的健康发展,结合工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此项活动。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组织领导

名誉主任:

主任:

组员:

二、活动时间

自2007年4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结束

三、活动范围

工区所属各个生产班组

四、总体要求

活动的宗旨要以职工立足于本岗位工作为基础,加强职工培训学习为手段,以深化科技创新工作为保障,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此来推动工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健康、规范的向前发展。

五、活动内容

1、强化素质抓好职工培训工作

2007年,工区将结合各个生产班组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展务实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打破以往的笔试的形式,要注重职工的实际动手能力、不能纸上谈兵,将进行多次职工实际工作能力的考试、检修、送电将进行检修工艺、设备的故障查找、分解检修,运行将进行故障判断、分析以及故障的处理

2、因地制宜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首先依照市公司工会的要求,结合工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好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好无违章班组活动,开展好工会成员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要紧紧结合工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活动开展的形式一内容要符合工区安全生生产的实际,不能出现形式主义。

3、求真务实开展好下列工作

(1)、根据工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工区的群监会组织,要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及时的组织各项监督工作,确保安全监督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起来。

(2)、开展好工区的宣传报道工作,特别是春检、安全月、大修改造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好人好事以及在工作当中的精彩的照片。

(3)、组织开展三项活动,工区为每个生产班组制定了安全示范岗的准则,同时建立考核记录,同时对班组无违章、个人无违纪也建立的考核记录及考核内容,工区十分重视当好贤内助、吹好枕边风活动,将给每位职工家属转发一封信和一份协议书,达到人人共同关心工区安全生产的目的。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2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包括两个方面的安全:人身安全。(包括劳动者本人及相关人员)。设备安全。安全生产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员工安全生产的主要职责: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织或有关部门汇报;

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3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矿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由矿安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安委会成员为成员,负责督导活动的开展。矿属各单位也制定了具体的活动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从上到下建立起了监督、监管体系,对活动真正做到了责任明确、逐级管理。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和认识,使广大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会到日常工作中去,形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采取多形式、多样化、全方位宣传教育。

活动期间,各单位、部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全方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广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大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观看交通安全电教光盘,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安全座谈会等活动。全面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工余事件和应急救援等进行了专项培训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将各类事故隐患降为零。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知识

6月15日,在公司安全环保部的支持下,在小花园会议室举办了为期一天的“ 安全标准化”创建培训,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的吕先昌教授对队班组危险预测预控的标准化知识、方法等知识培训,全矿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掌握了应如何开展队班组危险预测预控及标准化创建程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6月16日,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营造和谐平安矿区,邀请易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到矿为全矿干部员工讲授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从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几种常见违法行为的危害;倡导的安全驾驶行为等方面知识,图文并茂地给全矿干部员工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讲解,并播放了“安全出行60法”及“平安才是幸福路”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片。向广大员工发放了交通安全宣传画及《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他学与自学并举并重,让全矿干部员工将交通安全知识牢记于心,镌刻在脑,真正体会了“平安是福”的真理。

6月17日,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提高事故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突发事件所导致的损失。组织了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培训主要从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预案等知识对干部员工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广大干部员工了解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注重过程监督、效果检查

通过大力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积极地投入到了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中去,提升了自身的安全素养。

4、组织、参加安全知识竞赛

6月19日前,矿生产单位组织安全知识竞赛5次,共有415名基层员工参与,从思想上提高了安全意识。

6月20日,在电影院举办了矿“真诚践行五色文化、构建本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了比赛,采掘工区代表队荣获第一名,矿机关代表队荣获第二名,运转工区代表队荣第三名,其余代表队获得鼓励奖。

6月25日,参加了公司在易门会厅举办的“真诚践行五色文化、构建本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我矿取得了团体第二名和一名最佳选手奖的好成绩。

通过安全知识竞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氛围,大大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深植。

5、开展安全座谈会

各单位、部室结合自身特点,查找确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员工对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事故应急处理措施进行讨论。座谈会上,参会人员都积极踊跃的发言,与他人共享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经历。通过此次活动,共有240名员工受到教育,员工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6、开展征集安全文章、合理化建议活动

矿为宣扬安全文化,提高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意识,6月份开展了征集安全文章、合理化建议活动。截止6月29日,共收集安全征文67篇(其中包括中层领导干部的征文27篇),合理化建议58条,活动期间,在矿网站开辟"安全生产月活动专栏”,共刊登各类文章17篇。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班组; 竞赛活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47

[中图分类号] F4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82- 01

1 赛学习,促职工技能素质优化

公司工会本着“始于职工需求,终于职工提升”的人性化理念,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团队长、安全生产、触电急救、医疗保险等多项特色培训和竞赛,组建管理创新、课题攻关、安全保障、服务优质、专业学习5种团队48个,形成了班组成员学专业、比技能、树新风、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 “送教到班组”活动铺开赛学习的“面”。“送教到班组”是公司工会持续开展的班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公司突出培训的目的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素质,制订合理的“差异化”培训计划,解决目前班组成员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如何搞好班组建设、安全知识、优质服务等问题。

以“班组长训练营”活动强化赛学习的“点”。公司工会将班组长队伍建设将作为强化赛学习的“点”,不遗余力地开展了班组长素质提升和竞赛活动。每年专门组织生产、营销、农电等各专业的班组长开展专题培训、比武和竞赛。

2 赛安全,促生产平稳有序进行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生命线,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把好这道关,公司工会将常规竞赛与重点工作密切结合,在广大班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赛安全活动。

日常竞赛抓规范。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管现场”的安全工作理念,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宗旨,逐级签订 “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三不伤害保证书”的签订,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夯实管理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技术责任制和检修质量追溯制,推行状态检修,通过“春检手册”、“危险因素控制卡”等手段,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防范,注重作业前危险因素分析,强化春检工作的危险点、危险人,超前控制,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强化现场人员安全职责到位,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使日常竞赛活动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重点竞赛抓提高。公司工会及专业部门结合 “春检”、“过夏六防”、“迎峰度夏”、“秋、冬检”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惜生命、保平安、促和谐”竞赛,“三比三提高”竞赛、“安康杯”竞赛及“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等多种活动,并且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有表彰。活动中,公司领导、公司工会及专业部门都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和督促。竞赛后,组织总结表彰大会,竞赛优胜班组在大会上做经验汇报。通过赛安全活动的开展,班组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岗位操作规程和流程执行到位,班组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提醒,积极主动开展自查与互查活动已蔚然成风,有效地杜绝了违章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赛创新,促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进入21世纪,电力体制自身的改革,电力行业面临的市场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和全体职工都提出了新课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分公司清醒认识到,创新才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原动力。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拧紧班组创新这根弦,在班组中开展了“合理化建议”、“QC小组活动”、“五小创新”、修旧利废及降本增效等班组创新竞赛活动。分公司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20年来,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万余条,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万元;“QC小组活动”使班组生产和管理从最细小的环节产生微小转变和点滴进步,经过多年的逐步积累,班组基础管理的面貌焕然一新;“五小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起班组职工的智慧和班组之间的友好竞争,2010年以来,班组申报创新成果8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0余万元;通过开展班组修旧利废及降本增效活动,节约资金50余万元。“基于GIS的输电线路实时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获得华北电网公司优秀科技成果奖,1名职工获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二等奖,公司“220 kV昔阳变电站35 kV开关柜五防锁完善”等3项班组创新成果被晋中市授予“五小创新成果奖”。创新给职工带来了物质和精神激励,给班组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前进的不竭动力。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5

摘 要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既是油田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油田工会工作保持活力和生机的源泉。当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正在大庆油田蓬勃开展,但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发展不平衡、参与不广泛、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关键词 群众性经济技术 创新活动 思考

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油田发展的需要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从政治上讲,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从经济上讲,是增强油田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百年油田创建的有效手段。

一是有利于提高员工技术素质。石油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创建百年油田、实现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把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员工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技术本领的热情,并在全体员工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使广大员工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

二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大庆油田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保持浓厚的创新意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就是要鼓励员工创新,从而推动油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庆油田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三是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如何使员工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深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就是要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民主管理中来,增强员工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有效地将油田生产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形成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庆油田蓬勃开展,这对于激发员工的首创精神,提高行业创新意识,推动油田经济技术进步,增强油田竞争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有些油田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是员工参与不广泛。经济技术创新的本质应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全员参与是经济技术创新的活力所在。但在实践中,往往把经济技术创新看成“精英”活动,而不是“群众”活动,只是少数单位、少数人员参加。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除少数基层技术人员和部分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外,普通员工参与的人数较少。正是由于全员参与不够,致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缺少广度和深度。

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首先,对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奖励偏低。一个获奖合理化建议无论成效大小,一般也只有几百元奖励;员工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比赛夺冠者的奖励仅两、三千元,员工创造发明的价值与奖励价值相差甚远。其次,分配机制不灵活。一个创新成果获奖,在奖励分配时却出现“数人分享”的怪现象,难以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第三,缺少成果推广机制。往往成果出来后,发一个表彰通报,就结束了,而成果的推广应用环节却无人过问,以至创新成果的价值不能得到真正体现,挫伤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活动开展不经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本应是一种经常性、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有的单位实施起来却是时断时续,难以持之以恒。甚至一些单位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平时不组织、不发动、不布置,上级来工作检查和考核时才突击设计一个所谓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只见“活动”,不管成效,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健全机制。

四是成果评价不规范。目前,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革新等成果的评价,没有建立客观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成果评价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多,往往使参与者觉得评价有失“公正”。如合理化建议评比,多是由各方面专业人员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共同为所有合理化建议打分,由于评价小组成员专业不一,对不属本专业内的合理化建议只能凭印象打分,造成评价不准确,从而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三、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建议

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应立足于“创”,着眼于“新”。工会组织要紧紧抓住油田生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目的,掀起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热潮,增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宣传,增强员工技术创新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宣传。要以当前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增强广大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适应新形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是立足岗位,选准创新活动切入点。要把油田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切入点,使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油田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员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油田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题,组织员工开展以降本增效、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油田排忧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员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油田生产管理。

三是运用载体,搭建技术创新活动平台。运用有效载体,搭建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创新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全员创新格局。在基础管理上,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打造以劳动竞赛为载体的班组建设平台。在安全生产上,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在员工队伍建设上,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和员工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等活动,把蕴藏在广大员工中的巨大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推动油田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范文6

关键词:班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吴志宇(1985-),男,广西梧州人,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助理工程师。(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84-02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机体,班组是企业生产前沿阵地,是各项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而班组成员则每时每刻都可能接触到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危险。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人员的安全潜意识,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化,创建良好的、有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规范班组成员的生产行为,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和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管理相结合

1.与日常安全活动相结合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其目的与企业的安全活动是一致的,它除了有自身的制度外,还应与企业的安全活动同步。电力企业中的常态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两票三制、安全分析会、班前班后会、安全风险体系建设、班级规范化建设、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安规考试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传统的安全文化建设方式内涵丰富,新时期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提炼和优化,从而形成先进、实用的班组安全文化。[1]

2.与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一线队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范围,同时要延伸到一线工作现场。而现场安全管理可以分为人员行为安全管理和设备风险管控。现场工作中,作业表单执行、工作票办理、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工器具设备使用等工作行为规范化管理,以及现场设备风险的辨识、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处理等设备风险管控制度,都应融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去。

二、形成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制度

1.建立班组安全学习制度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应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定期结合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学习和讨论工作方案、企业制度、案例分析等方法,使人员能够对安全进行思考、分享和交流。同时,定期以口头或试卷的形式对班组成员进行考核,使班员产生安全生产的强制意识。通过松紧结合的安全学习制度,不断深化人员安全文化理念,提升安全文化素质。

2.建设共享型班组

班组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来进行班员技能技术的总结和培训,即“每日一招,每旬一技能,每月一考核,每季一总结”。具体实施方法为:

(1)每日一招。由班员根据自身工作技能的总结或对工作的领悟,向班组贡献“一招”。

(2)每旬一技能。班组针对设备、常用工器具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材料编制或现场授课。

(3)每月一考核。结合当月完善的制度规范、培训计划及知识要点,在“每日一招”及“每旬一技能”中挑选相对重要的内容作为考核题目,或者通过事故演练、反事故演习来验证班组成员对制度标准的掌握程度。

(4)每季一总结。总结当季岗位技能培训情况,制度标准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检验建设成果,创新思路,丰富培训方式,完善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和下季度学习计划。

班组培训的新方法,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共享、交流和掌握,除了有助于加速班组成员技能的提升,也有助于形成共享型班组的文化氛围。

3.建立“四不三鼓励两表扬一追究”安全信息自愿报告系统

(1)“四不”——不记名,不批评,不追,不处罚。

(2)“三鼓励”——鼓励对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鼓励主动报告说真话,鼓励提出具体防范和整改措施。

(3)“两表扬”——对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并纠正的人员给予表扬,对主动报告说真话的人员给予表扬。

(4)“一追究”——对不安全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而造成不良影响,隐瞒不报却被上级获知的,一经查实给予追究。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在于,使班员之间能够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训,敢于说真话,敢于主动暴露自身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防范整改的措施,找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企业人员、电网和设备的安全水平,为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分析安全形势提供更为充分、准确的信息。

4.发挥班组安全员的作用

班组安全员是生产第一线的安全监督者,是班组长安全工作上的参谋助手,也是生产的直接参加者。[2]不仅要传达落实安全制度,而且要协助班组长组织好班组安全生产,对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批评的同时,也要对安全方面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和鼓励。在参与组织工作的同时,灵活多变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活动,如:一事一训、师徒帮带、现场会、交流会、班前班后会等,从而提高班组成员整体安全技术水平。

5.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合理化大家谈活动

班组内开展“我为班组安全献一策”活动,广泛征集班组安全合理化建议,将优秀建议层层推荐上报,由上级部门统一进行评比,对符合班组安全管理的优秀合理化建议由企业层面推广实施,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上台阶。

三、对班组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

班组由于生产任务重,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多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不实干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学习活动不够严格;对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依然保持旧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不出事,无需尽心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因此,要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最前沿的生产一线抓起,从三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1.建立牢固的班组思想文化

作为电力企业,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效益,每一个电力职工都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班组思想文化也就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地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力求实效,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通过思想教育,使班组成员自身形成明确的安全思维和安全习惯。

2.建立长效的班组管理文化

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文化,一要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二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自,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三是要帮助解决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遇到的困难,加大对班组安全装备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四是要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服务,把学习培训重心向一线倾斜,重点抓好一线员工技能学习培训,为一线员工技能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3.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组文化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电力企业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改善工作环境、维护职工健康放在首位。

四、结语

班组安全文化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能够形成一种讲到工作就会想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对工作中的安全措施逐一落实的习惯,那么工作中的安全系数就会有较大的提升。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培育,同时要讲究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实施上要立足于规范化、实用性,通过持续不断进行改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中发展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