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1
教育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逐渐的完善,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初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者,所以初中的教育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要不断的重视初中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历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一、引言
学习历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它可以让传统的历史优秀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所以对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历史的学习有好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有好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没有学习自主性,所以这些都成为阻碍初中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因素。关于初中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学习,得到正确的方法对策。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制约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是教师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水平。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会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往往都是自己在讲台上不断的讲课,从来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摆在了被动的地位,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角色对换,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学生对于历史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就是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学习,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当学校创造出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的时候,学生就会在这种优良的氛围熏陶之下开展自主的学习,所以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下才能顺利的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课本知识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学生提高自己学习能力,拓展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对课本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被动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从来不会自己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此他们得到的知识都是被迫的学习,从来无法真正的应用到自己的身上。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就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出发,首先就是课本,课本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历史课本的版本和内容,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历史课本,另外就是教师的影响,教师应改变让学生被动的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思路,可以在课下和课上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预习,去自主的了解学即将进行的历史课程,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属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挑战权威的能力
首先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独立思考,一个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来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样的结果是最真实的,同样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学生最有益的,因为学生在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可以使他的思维更加灵活,使他更好的运用自己之前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从而把这些历史知识更好的为自己所用,所以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同时很好的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水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学生要独立思考外还要学会和敢于质疑并挑战权威学术思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学生要用挑战权威的勇敢的精神去学习历史知识,历史里面有好多的理论知识,里面也有好多已经被专家等权威人士认证的历史结论,但是历史结论也就不一定全部就是正确的,所以学生要学会去质疑挑战权威,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敢的精神。综上所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五、结束语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重要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同样国外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也有好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历史故事,所以对于历史方面的探索是众多优秀学生应该去发掘的事情,但是是否可以很好的学习国内外的各种历史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学生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学习历史学科的时候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因为的教育现实情况和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甚至有些农村偏远地区根本没有设置历史学科,所以对于初中历史学科学习的自主能力的培养现在面临着众多的现实问题,依然需要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总结并制定出正确的对策,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作者:姚丽华 单位:长春市第七十中学
参考文献:
[1]赵建刚.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4,(12):116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2
1.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环节。虽是老生常谈,但做好这三步,确实是至关重要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另外,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课上应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多同学开始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胆怯而不能积极举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惰于思考和回答了。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所以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要持之以恒。
2.要学会使用好课本。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知识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在学习历史、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知识时,应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诵记忆,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时可以尝试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这对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让学生敢于质疑。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一些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判断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有关参考资料、练习题、教师的结论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等。通过这些做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3
【摘 要】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
关键词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初中学生正处于发现自我、从幼稚走向自觉的时期,是独立性、自信心、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最佳养成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能养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针对学生学习历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一、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常把历史课当成故事会,认为精彩就听,无味就不听。听过之后了解一些故事情节就自以为理解了历史,极少有学生自主地、自愿地学习历史。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没有,考试时强烈要求教师划重点,而不愿自主复习。他们往往只了解每一个孤立事件的片鳞半爪,历史发展的线索却不知所云。
2.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原本充满智慧的历史学科产生了怀疑,认为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会成为他们的又一个沉重的负担。兴趣虽非智力因素,不属于人的认知系统,但它们对认知活动却起指导、调解、强化作用,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心理条件。
3.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虽然历史课程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是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
4.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既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作为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符合了学生的需要。
二、针对初中历史学习存在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上作一些改革,让学生喜欢历史,然后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创设和谐、民主,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探究学习的喜悦。首先倡导民主平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来看待,保护他们的童真、童心、童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其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问题情景就是借助提问来创设情景。可以说,课堂提问和情景的创设一旦巧妙结合,往往能够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境界之中,打开思维之门,张开想像的翅膀,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景来集中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兴趣、欲望。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成功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历史教科书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材内容的展开,语言文字的表达,插图、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力求有利于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特别是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宽松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氛围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必须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出发,适应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4、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过程调控、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深,也最容易形成能力。
5.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尊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失败教育只能使教育失败,成功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4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四、打破“权威”的信仰,树立“信仰”的权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当仁,不让于师”,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200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多达几百处的缺陷和错误,这些大多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发现的。即使是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制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体现了学生的历史考据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1、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2、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5
【关键词】历史学习;困难;合作学习
一、前言
历史这一门课程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一直作为规定科目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因为当前升学考试对于历史的重视和历史占有比重相对偏低,同时由于历史教学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其他的科目。因此,历史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善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认识到历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二、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和效果的提升总是需要从以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的体现上来获得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等的确定。因此,我们将总结出来的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教学问题进行陈述,以便在历史教学改进方面提供合适的方向和为合作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控制存在困难
对于历史教学工作,营造和控制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氛围营造不到位,使得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大,对于历史知识了解的意识因为稍显枯燥的知识更加失去兴趣;另外,即使组织学习合作小组,组织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展开讨论,但是通常对于气氛的把握和控制不到位,使得学生们参与历史知识讨论的时候,讨论知识的主体容易偏离课堂,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讨论效果,有时甚至因为学生们在参与知识讨论时,可能会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激烈的争吵等。而以上阐述的情况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都是具有非常消极的作用影响[1]。
2、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太积极
历史学科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于历史知识展开的讨论,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巩固。但是由于个别同学因为知识的储备量以及当众发言的表达能力稍微表现强势,因此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科合作小组学习方面,鉴于个人表现力过强,因此承担了合作学习中过多的工作,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合作学习小组的锻炼没有任何作用[2]。
3、缺乏合作意识
历史学科知识学习和合作小组的组建,除了对于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相互合作解决事情的合作意识,但是当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合作意识非常薄弱和缺乏,交流时,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等,这样则非常不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3]。
三、科学有效实施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确立
小组成员的确立对于合作学习小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合作小组学习的成员确立时,需要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学生男女性别、学生性格表现方面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同一组内的成员,则要展现出彼此不同的方面,对于不同组的组员,则需要小组与小组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使得每个小组都具有学习能力出众、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不同侧重的同学存在,在组内合作的同时和不同组成员实行竞争机制,使小组成员在竞争中,和同组成员一起合作,进步学习成长[4]。
2、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和定位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无论是对于课堂讨论还是课外实践,都需要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充分科学的合作完成任务。由此,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则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落实工作责任在个人的方式,能有效降低任务完成的实践,并且能够使每个小组成员对于自己承担的责任清晰明了,避免在小组内部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由此,在小组成员组成设置时,一般会根据承担的角色和工作的需要分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记时员等几个组成角色。组长主要是负责在课内和课外的活动当中,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和进行实践活动,需要其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记录员主要负责整理小组成员对于此次论题展开的观点进行记述、整理,需要其具有相当的文字记录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发言人主要是负责小组讨论结束时的总结发言,或者是对外展开小组竞争时,主要的观点陈述和表达,因此要求发言人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记时员主要负责对小组讨论时,掌控整个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进行时间记录,控制小组讨论会[5]。
3、正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每次在小组讨论结果后,针对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点评,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等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其中比较出彩的地方或者是比较出彩的个人进行赞扬性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合作小组学习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对于其中出现偏差比较大或者是表现非常不好的地方,要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小组成员在之后的合作学习讨论中,更容易把握讨论的总体方向和细节方面的处理,是合作小组学习达到更加优良的效果,促进学生改正错误和学习[6]。
4、调动学生积极性
历史学科的知识教学本身因为其知识具有一定的记述性的性质,使得历史知识更倾向于课本体系知识,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枯燥;另外因为历史的沉淀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学生们很难从现实世界里寻找到历史书本阐述中的情景,对于历史书籍中阐述的观点理解相对于其他科知识,显得更加抽象和空洞,因此,要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的营造,都需要历史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使用更多新奇、不一样的方式来进行历史教学。对于历史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了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培养学生文明交流合作意识
在合作小组的学习和交流中,因为学生都是青春年纪的同学,对于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因为观点不一致而产生争吵、口角等情况,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和学习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文明交流的合作意识。
四、结束语
历史课本一直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接受的知识,其本意在于使现在的学生们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史等有一定的了解,建立起学生们居安思危的积极进取学习的意识。但是历史课本通常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陈腐气息和历史老师的气质,使得历史课在学生当中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建立合作小组学习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才是真正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玉学.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初探[j].学周刊C版,2010(2)
[2]陈秋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人文视角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
[3]胡凯,蒋阳飞.基于生命关怀的高校现代德育模式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9(08)
[4]陈天智.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利与弊[j].学园,2013(35)
初中历史学习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223-01
由于中考中历史所占比重不大,并且许多历史教师在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不够重视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造成当前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历史学习。而在实际生活中,历史学习对一个人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法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一、强调历史学习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更有价值的历史学习体验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及技能,更是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最终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平时的历史教学,加强对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二、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到更形象的历史
在初中时期,学生理论上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却感觉学生缺乏相关学习动力,甚至有不少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感觉到厌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部分可以归纳到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这一点。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历史教学手段的创新呢?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1、采取适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到历史原貌,使学生有一个更加形象、具体的历史认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幻灯片、投影、电视等多媒体手段。这样子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更加轻松地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所以能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手段的创新,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
2、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也可以如此的轻松有趣。首先笔者列举一些常见的活动形式。比如,组织同学们开展历史辩论会,开展历史大讲堂,进行相关历史主题的研讨会,参加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考察本地的历史遗址,编演历史剧,编辑历史题材的报刊或者板报。通过此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学习主体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全方位系统地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无穷魅力,体会到历史的独特韵味,最后培养起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拓展历史教学的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更全面的历史
在此,笔者粗略地把身边常见的教学资源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平时经常接触得比较多的书本教学资源;一种是较为特殊的音乐、影视教学资源;最后一种则是教学中利用得最少的现实生活资源。
1、首先来谈谈书本教学资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很善于利用课本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但是不论是关于书本资源挖掘的深度或者是其广度,我们所做的都远远不够的。下面笔者就到底应该如何挖掘书本资源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应尽可能地运用地图册、彩图、历史挂图等形象化得教学资源。这样子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容易被理解。如在上《帝国主义狂潮》这一课时,指导学生们观察教科书上的《时局图》。
2、音乐影视资源。音乐可以调动人的情感,安抚人们的心灵。并且音乐以及影视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如近现代中国产生的《南泥湾》、《松花江上》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此类教学资源。这样子的教学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是可以让学生们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最后达到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目标。
3、现实生活资源。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多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焦点事件,从时展出发,努力做到以相关历史知识去阐发这个事件的内涵,并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个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地解剖。如以前一段媒体上很热门的关于争夺“100周年纪念地”这一事件为例,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最后让学生自己做出判断。通过此类方法,学生不仅能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对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当今重大事件的分析能力,更是可以让自己尝试去独立思考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培养起知识历史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最终完成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