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台阶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台阶教案

台阶教案范文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一知识点属于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因此,本知识点应达到“理解”程度。但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不足,本知识点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本知识点,在两次教学过程采取的基本思路都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形成知识。“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这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关键。两次教学都注重“贵在参与、注重过程”,但两次教学的“方法”不同,导致两次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着天壤之别。怎样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才能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堂环境与氛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过程

1.说明

堰桥中学的学生层次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高一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很不重视。“地球运动”知识又是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根本无法启发思维,自主探究知识,发展能力。对此,我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易理解的一些现实例子来引导学生讨论,并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喜欢上地理。

2.案例描述

案例A

师:就某一日而言,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变化。规律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图,思考:

1.图中所示节气,直射点在什么纬度?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如何变化?

3.在图上画出这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画坐标图时,学生有点手足无措。所以两分日的坐标图,由老师来完成;夏至日,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冬至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近一半学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过渡:此图展示了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变化。那么就某一地区而言,全年的正午太阳高度也是不同的。

学生讨论1:无锡(31°N)哪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一天是最小值?一年中如何如何变化?

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来确定无锡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情况。通过此题的讨论,学生学会了看图,发现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讨论2:夏至日,哪些地区和无锡一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夏至日,哪些地区和无锡一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冬至日,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冬至日,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其实有些学生不用讨论就能理解题目,回答问题。讨论的过程主要是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所以最后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任务。

课堂小结:根据以上的结论,师生共同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天内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知识准备: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师:就某一日而言,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变化。规律如何?请大家始终记住一句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观察游戏,角色分配:全班由前往后为由北往南方向(全班正好有7排),第四组为赤道,第二组是北回归线,第六组是南回归线。找个学生做太阳。

演示1:太阳的全年移动轨迹。

学生演示。其余同学都看着乐滋滋地笑。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一年中,太阳和你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点头,表情轻松。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学生思考:1.什么时候,你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也就是太阳离你最近。一年中有几次?是不是90度?

2.什么时候,你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也就是太阳离你最远。一年中有几次?是不是90度?

请北回归线以北同学回答。学生站起来后有点迟疑。请太阳再次演示移动轨迹。该生便顺利回答问题。

全班一起来:夏至日,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请满足条件的同学站起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同学都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

这是哪片地区?请学生归纳,强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夏至日,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请满足条件的同学站起来。这次赤道地区的同学有点分歧,经过简短的讨论,他们决定全部站起来。

这是哪片地区?请学生归纳,强调: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接下来,解决有关冬至日的问题,学生表现得更加果断。说明大家都理解了这些题目。

最后,让学生在讲义上把结论写下来,并完成了2个同步练习,情况良好。

课堂小结:根据以上的结论,师生共同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维度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同案例A)

三、案例反思

这两个案例是我对两届学生的教学实录,都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设计的,但效果却相差很大。

案例A,我是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的一堂常规教学。在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参与,设计了讨论活动,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教学效果不错。但课堂气氛不佳,主要是这种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无法使课堂气氛达到融恰,而且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

案例B的设计也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构建知识,同时我还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是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异常高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充满了快乐,连平时“沉默”的学生也积极地发言。课后很多学生都表示对这堂课的喜欢,有些学生甚至改变了对地理的学习态度,知识检验的结果惊人地好。

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反应的热烈程度及知识的掌握明显可以看出案例B效果好,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符合皮亚杰构建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讲授,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案例B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什么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极值,是用已有的知识同化顺应该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案例B是属于活动型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形成自己的知识。案例A虽是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但很多学生觉得问题较难。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付出大量的有意注意,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无法积极参与学习。而案例B中的每个问题基本属于常识性的,学生只要根据经验就能解决。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无意注意,不需付出大量的意志活动,也就会感觉很轻松,乐于参与学习。教师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一步步深入下去,所以整个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达到,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中来。

3.让学生体验成功,发展自我。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也就是说教育并不是只有知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向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完整的“人”。但现在“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多数学生自卑、自我缺失,而消极的自我正是人格不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消失的心理原因。一般而言,学习过程成功多于失败的孩子是自信的,相反学习过程失败多于成功的孩子往往是自卑的。造成失败或成功有一个主要原因,即教学知识点太多了,要求太高,在宏观上必然造成失败增加。案例A中提出的问题是属于专业性很强、难度较大的,很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会感到无从入手,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影响自信心。但案例B中的问题多是直接的、简单的,一般学生多能很好地解答,产生成功的愉悦。我在教学中也会有意地请那些平时较内向的同学来发言,并给予他们激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家清主编.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澄,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台阶教案范文2

首先,两岸出版交流平台逐年增多。从1988年被称为“破冰之旅”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展览举行,到如今,两岸已经拥有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大陆书展、海峡两岸出版高层论坛、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坛、海峡27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多项交流平台。这些平台,也为两岸业界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其次,图书进出口逐年增长,数据显目。近年来,不管是台湾销售大陆图书,还是大陆销售台湾图书,一直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每年平均以两位数增长,今年大陆出口台湾图书出口可达2亿多人民币,进口可达 6000多万人民币。

第三,版权贸易成为两岸业界合作的重头戏。据统计,2007年,大陆从台湾引进版权892种,对台湾输出版权630种。从1998年到2008年的11年间,大陆共引进台湾版权17219项,输往台湾版权6290项。大陆每年的版权输出中,对台湾的输出量占第一位;大陆每年的版权引进中,从台湾引进量占第三位,仅排在英、美这两大版权输出地之后。而且两岸图书版权交易,台湾购买大陆版权的增幅超过大陆购买台湾的版权增幅。

第四,两岸出版合作已实际操盘阶段。由于政策原因,两岸的出版合作一度受到阻碍,如今,通过两岸业者的不断努力,合作已成遍地开花之势,内容合作、资金合作、人才合作成为两岸业者开拓华文图书市场的重要途径。

内容合作方面,台湾业者利用各自的优势以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参与大陆的出版。现在北京就有近400家由台湾出版人掌控的图书原创作室与出版社合作参与大陆图书的出版。此外两岸合作共享资源,人才,技术,通路,市场优势,合作出版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图书。如2010年3月,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于北京达成共识,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编纂一本两岸常用词汇词典,用3到5年的时间编纂《中华语文大词典》,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中华语文云技术数据库。随着两岸电子书的崛起,共用的文字语言、共享的文化传统更成为两岸数字出版大交流、大合作的基础。大陆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入口网站“起点中文网”,就于今年与台湾城邦原创合作成立台湾分站,并向城邦输出约12000部VIP作家的签约作品。当然,内容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图书业者,而是读者。

资金合作,即两岸业者通过合资,在大陆或台湾建立图书策划、发行、运营、零售等机构。比如,5月31日,被誉为台北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就筹备注资大陆,将大陆的首家门市店选定在苏州金鸡湖东畔,预计2014年开幕。而7月26日,北京新经典也与台湾业者合作,成立台湾新经典文化出版社,成为首次在台湾地区投资成立出版公司的大陆出版企业。

台阶教案范文3

关键词:C网交易;割接指挥平台;IT系统

中图分类号:T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27-02

实施全业务经营,成为世界级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全面融合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为客户提供应用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周到、网络更加安全的综合信息服务,是中国电信期盼已久的梦想。2008年,中国迎来了电信行业重组的重大变革,为合理调整分配资源、克服重复建设和良性竞争失衡问题,保证构建通信和谐社会和通信产业链可持续发展,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了《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C网交易将把中国电信带入全业务运营时代,为中国电信实施转型战略注入渴望已久的移动元素。

广东C网交易IT系统割接是涉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集团、省、市公司三级,几十个单位(分支机构)参与的大团队协同攻关项目,需同时对双方三级、二十多套、近百个IT系统、数十个网元及多业务平台进行数据迁移、割接和上线。与其他兄弟省公司相比,广东公司的割接工作还需要考虑深圳联通核心系统独立建设、电信核心系统分散部署、澳门一卡双号业务支撑、C网新网元同步割接等特殊情况,而且双模卡、集团IVPN、智能网预付费等复杂业务的用户数远远超过各兄弟省份,IT系统承接工作的实施难度在业界罕见,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割接指挥平台割接指令,展现整个割接过程的组织,架构,进程等信息,并能够动态的实现各模块之间的切换,实现与各个地方割接系统的实时交互,为系统割接指挥提供直观化和实时化的支持。

一、设计方案

根据需求,割接指挥平台主要的功能模块:割接指挥,组织架构,IT架构和花絮。

(一)割接指挥

割接指挥主要包括割接指挥的总体流程及18个系统的割接流程。割接流程是一个按时间纬度生成的割接需要完成的关键点,关键指令组成的流程图,可以动态反映出整个割接系统大体的执行状况,并且可以查看各个割接系统的详细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还可以根据割接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启动,暂停和继续相应的进程,如图1所示:

割接指挥模块主要功能是启动一级割接指令,控制总体割接流程及18个系统的割接流程能按照时序严格执行,当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暂停按钮,停止所有的割接进程及割接指令,当故障排除时,可通过继续按钮,重新恢复所有的割接进程及割接指令的执行。

在割接流程图上,每个节点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状态。蓝色的节点,表示该环节已经执行完成;红色的节点,并不时的闪动,表示该环节正在进行中;紫色的节点,表示该环节处于暂停状态;橙色的节点,表示该环节还未开始执行。通过割接流程图,可以直观的展现割接的关键点,关键指令的执行状态。割接指挥模块还可以监控割接指令的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

(二)组织架构

整个割接涉及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集团、省、市公司三级,几十个单位(分支机构)参与,因此整个项目的管控,问题解决及进度控制等非常重要。组织架构模块主要功能是展现项目的组织架构,及电信、联通IT系统割接联合工作组和割接联合实施团队。运用割接指挥平台,可以清晰的掌握割接的整个组织。

(三)IT架构

广东公司C网承接IT割接涉及电信和联通双方22套IT系统。其中,电信方包括业务受理与开通、计费帐务、客户服务和运营保障领域的18套IT系统,如省/市CRM系统、专业计费系统、省/市计费帐务系统、在线计费系统(OCS)、省/市10000号系统、统一充值平台等;联通方主要包括业务受理与开通和计费帐务领域的4个系统,主要是综合营帐系统和联机指令系统。割接后整个IT支撑体系将支撑后付费、预付费共232万用户;语音、数据、增值等1919项产品/业务;3256个后/预付费套餐。C网承接期全业务运营IT支撑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C网承接期全业务运营IT支撑体系重要业务场景的模拟,包括预付费开户,后付费开户,增值业务开户,预付费实时计费和后付费准实时计费五个主要场景从业务受理到服务开通,到计费结算整个动态流转过程。

(四)花絮

花絮主要播放短片,显示相片。由后台表配置具体的播放列表及播放顺序。

二、实现效果

整个割接运用割接指挥系统来一级割接指令,共21条,包括12条预备指令及9条正式指令。11月27日晚上9:00,启动了第一条预备指令。

11月30日20时,广东C网交易IT系统割接启动仪式开始,随着陈德兴总经理与乔建葆总经理宣布项目割接正式开始,利用割接指挥平台,第一道割接指令随即发出,割接工作按照预定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

运用割接指挥平台,监控到:12月1日凌晨00:00完成预付费网元切换,暂停原专业计费采集,同步话单文件后重启采集;4:00完成联通增量数据导入并更新电信生产系统,并完成系统接口切换;5:00全省各营业前台进行全网业务测试验证,12月1日早8:00割接全面完成。

台阶教案范文4

1 资料

2010年1~11月来自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374例,包括RA 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196例,RA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4],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均符合国际相应的诊断标准。健康人血清80例。

2 实验方法

2.1 RF-IgA、RF-IgG、RF-IgM检测 采用ELISA方法检测,由美国ORGENIEC有限公司生产提供。RF-IgA、RF-IgG、RF-IgM值>20 U/ml为阳性。

2.2 AKA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以角质层出现线状、板层状的典型荧光染色判为阳性。

2.3 抗CCP抗体检测 采用ELISA方法检测,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检测结果>5 U/ml为阳性。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3 结果

3.1 各组样本中抗CCP、RF、AKA阳性率见表1。

3.2 抗CCP抗体、AKA和RF对RA诊断的比较 见表2。抗CCP抗体、AKA及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67.35%和98.55%;AKA 29.59%和99.28%;RF 83.67%和65.58%。 抗- CCP在用于诊断RA时分别与AKA和RF比较,敏感性显著高于AKA( P<0.05),低于RF,但未达到统计学水平。抗-CCP特异性与AKA相当,但显著高于RF( P<0.05)。抗-CCP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其次是 AKA,显著高于RF(P<0.05)。抗-CCP的阴性预测值为89.47%,与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AKA。

3.3 抗CCP、AKA、RF联合指标与抗CCP诊断RA的比较 抗CCP与抗CCP和AKA二联指标相比,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略有提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水平。抗CCP与抗CCP、AKA和RF三联指标相比,诊断RA的敏感性显著提高(P

<0.05),由67.35%提高到83.67%,特异性有降低,三联合指标特异性为87.80%,见表 3。

4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59%,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因而RA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始适合的治疗对控制该病的病情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RA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RF检测。RF是最早应用于RA临床诊断的自身抗体。但因为RF在其他的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甚至健康人血清中也存在一定的阳性率,所以RF阳性用于诊断RA的特异度较差,且发病早期阳性率低,这些缺点较大限制 RF在RA诊断中的应用。

抗AK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抗食管上皮角质层的自身抗体,本研究中抗AKA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29.59%,而其检测的特异性99.28%,可作为RA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及辅助实验诊断项目,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5]。

抗CCP-抗体是RA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是RA早期诊断较好的指标,也是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RA的灵敏指标[6],本研究中抗CC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为67.35%,其检测阳性率很高,因此,将抗-CCP抗体检测用于RA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RF、AKA和抗-CCP可以作为RA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各指标各有其优缺点,可以互为补充,不同方式联合检测均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而以3种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最高,对RA的早期诊断和尽早治疗、改善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Vincent C,Simom M,Sebbang M,et al.Immunoblotting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to human epidermis filaggrin:a new diagnostic tes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1998,25:838.

[2] Saraux A,Berthelot JM,Chales G,et al.Value of laboratory test in early predic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2002,47:155.

[3] Menard HA,Lapointe E,Rochdi MA,et al.Insights into rheumatoid arthritis derived from the sa immune system.Arthritis Res,2000,2:429.

[4] Arn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 1988,31:315-24.

台阶教案范文5

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变成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无疑成为新式课堂的载体.“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课堂中的活动线索、课后复习反思的辅助,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学案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学案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给老师用的,学案是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用的,在学案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学生动手填写的部分.学案和教案的区别主要在目的、性质、角色、表达等方面,具体来说:教案的目的是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是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教案的性质以教师为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的性质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开放性;从角色来看,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从表达形式来看,教案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我认为从教案到学案,那是教学上质的飞跃,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却彻底变换了.

三、学案的编写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它的内容一般为学习课题、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测评,学案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目标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挑战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和评价性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案设计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从教材的理解到练习题的设计和学生的反思小结都应以目标的达成为宗旨.学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探究的方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启动、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学案设计的时候应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问题,以引导学生自组学习、探究.学案要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旧知识,开展丰富的联想,构建较为明晰的个人意义,要有利于学生开展对知识的研究,经历抽象概括、归纳猜想、实验验证、演绎证明等过程,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的内心的体验去学习数学.

3.渐进性原则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深入.

4.挑战性原则学案设计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引导学生去深入地研读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发现能力.

5.指导性原则由于学案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是连接“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6.评价性原则学生在学案的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地予以评价,而且对有些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是在相互评价中完成的.除了以上原则,我个人觉得在学案编写时还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1)使学生学习有路.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预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2)使学生学习有劲.“学案”的编写应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勇气.(3)使学生学习有法.学案要尽量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思考等学习方法.

四、学案的使用

由于“学案”的编写还不是很完善,并且教学时课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使用时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1.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之“疑”,巧用“导”术,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解释疑团,从而扫清预习障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内容,但“学案”中问题不一定全部解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针对“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台阶教案范文6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课堂问题设计的一些看法。

一、 设问关键,带动全篇

在执教课文《一面》时,我曾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1.本文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

2.对人物主要采取了哪些描写?

3.为什么我能在“历尽艰苦”,的情况下依然能咬紧牙关?

方案二:

1.请概述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茫茫人海中,会有很多人与我们有“一面”之缘。大多数人会随时间流逝而淡忘,而文中的鲁迅先生与作者仅有一面之交,却留下深刻印象,原因何在?

分析:方案一,问题多而繁杂。问题1、2、3的思考性不强。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把这几个问题安排在一节课中,学生没有充分时间思考,很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方案二问题设计切入点巧妙,打破常规,用一个关键问题几乎将课文所有内容串联起来。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能否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提问不应是讲课过程中教师心血来潮的行为,也不应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活跃的手段。设计问题关键,才能提纲挈领。

二、 提问巧妙,激活思维

《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课文授课多次,下面展示一下先后设计的两个方案。

方案一: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简介钱学森的主要经历。

3.钱学森归国遇到了哪些险阻?

4.他最后是怎样回到祖国的?

方案二:

1.阅读课文,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2.看标题:《始终眷恋着祖国》,你认为哪个词该重读,为什么?

分析: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介绍钱学森在美国的突出成就和爱国精神。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方案一的设计平淡,不能激活学生思维;方案二让学生自由发挥,易激发学生的兴致。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因势利导,巧妙过渡到对主题的探究上去。

三、提问新颖,点燃热情。

下面以《台阶》一课做示例,方案一是第一轮教学设计的教案,方案二是参加教学比赛设计的方案,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方案一:

1.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如何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你觉得父亲辛劳一生为了建造这七级台阶值得吗?

方案二:

1.自由朗读课文,用简练语言概述故事的情节。

2.父亲为什么要修筑新台阶?

3.我来导演,请你来做一回导演,为《台阶》中的父亲拍摄一组表现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镜头,你会抓住什么样的细节,选取什么样的画面呢?

4.“博客论坛”:话说父亲

分析:好奇心人皆有之。同样的问题“旧调重弹”,学生定会感到乏味。同样的知识点,如果变换形式,与潮流热点接轨,使之新颖奇特,自然激活学生的思维。显然,第二种方案对于同样的知识点采取“我来导演”的形式,“博客论坛”的页面使整个课堂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教师要注意力求提问形式新颖别致、富有新意。

四、提问妥当,符合认知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还必须考虑学生水平和接受能力,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嫩绿的牙儿》一课,我曾看过如下两个设计:

方案一:

1.学过《嫩绿的芽儿》请仿照作者的思路变换角度做想象练习。

2.诗中嫩绿的芽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现在请你变换角度,假如你是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你会想到什么?

方案二:

1.学了《嫩绿的芽儿》后,我们仿照作者的思路变换角度做想象练习,我先来做个示范。

师:我想那些嫩绿的芽会对我说:“我并不柔弱!我需要一方领空,我会长成大树。”

生:我想花儿会对我说:“我要绽放!我的事业就是为人类带来芬香,尽管我的生命是短暂的,但至少我曾经灿烂过!”

分析:显然方案一的提问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学生刚入初中,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学生容易茫然,使课堂陷入沉闷;而方案二老师的示范很好地给了学生引领,让学生找到切入点。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还要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才不会出现问而不知的现象。

上一篇劝学教案

下一篇剪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