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1
一、精益生产管理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基于信息化的煤炭企业精细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它是煤炭企业在精准安全的投入和建设基础上,进行运作和管理的核心内容。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系统中的运用,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一切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活动。精益生产管理能够对煤炭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要综合利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预测与预防等管理方法,利用工业工程理论,简化生产过程或动作,强化标准化管理,实施现场“6s”管理,进一步优化煤炭企业的生产环节,最终实现煤炭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
二、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因此传统煤炭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 重视煤炭产量,忽视煤炭质量。达一思想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遗留物,它使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小走向衰败。这些煤炭企业的煤质差、产品单一、煤炭加工程度低、原煤生产与煤炭加工脱节,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最终产量越大损失也越大,还失去丁客户和市场。
2 集约化水平低,生产布局不合理。一些矿井投产以后,由于经过多次改造,环节多,系统复杂,生产区域分散,采区走向短,采面单产水平低,接替频繁,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矿井粗放型生产,不能适应集约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布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3 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很多煤炭企业不注重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机械化程度低,笨重的设备与物料使单个人难以完成一项任务,技术的落后使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限制,繁重的体力劳动也限制高效率的生产,同时也造成企业领导不得不使用过量员工,导致机械事故多,工序安排不合理,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的出现。
4 浪费现象严重,生产计划粗略。煤炭企业的形象一直是“大、笨、精”,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粗”。“煤炭企业是经验型管理,不需要精密的计算,一切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思想使煤炭企业的一些工序设计前没有用密的研究调查,工作环节的设计不精细,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生产过程中,不爱护设备,没有节约意识,出现物料的巨大浪费。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生产方式追求“安全高效”,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外延式发展模式,产量受设备能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持续高产是不可能的,自然也就做不到高效。盲目地追求“高产”势必忽视了生产工艺的精益化、物料成本的节约化、生产布局的合理化等细节问题。精益生产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产品成本,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的。
三、煤炭精益生产管理实施
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理论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的实现以及实施需要一定条件作为保证。煤炭精益生产实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生产现场为中心,强化现场管理意识
现场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地方,煤炭企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现场而活动的。管理要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生产工人为主体。以现场为中心,就是各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都要转移到生产现场上来,把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本部门第一位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自己到现场去,了解现场存在的川题,采取实时的措施,以稳定现场生产秩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做到后方服务和职能人员为生产工人提供准时优质服务,保证生产工人分秒不停地创造价值。煤炭生产现场不断变化,每时每刻都会有非正规情况出现,因此更应该时刻关注现场。离开了现场,煤炭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制定的一切方法、措施、规章、制度将会因不符合现场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在煤炭生产中不了解现场就没有发言权。精益生产方式下,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各类人员主动g盼到现场,各科室要为区队生产提供准时优质服务。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领导亲临现场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较强责任心的队伍,就不可能保证精益生产方式得到顺利推广。
2 精细要求自己,增强持续改进的观念
“差不多”的粗糙管理思想造成了煤炭企业的极大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企业失去进取心,安于现状,错失机遇,最终被淘汰。精益生产把一切活动都看成是持续改进的对象,认为任何活动都有改进的可能,因此才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在思维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在于对企业经营目标无止境的尽善尽美的追求。成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废品率、最大眼度的库存,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等。
3 精通职业技术,提高技能素质
传统的煤炭生产中,一个职工被分派到一个固定岗位,可能终生不变;职工没有进取心,掌握技术越多可能分配的工作也越多,不但不奖励,反而由于出错的机会多,受批评的可能性也越多,因此多技能人员少。这是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更为突出。对车间主任(班组长),不仅要求其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在技术上必须是多面手,能够在现场任何一个岗位缺入时有人补上空缺。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工艺、设计,也要懂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求其懂技术。对生产工人,不仅要求其能操作多道工序,而且还要懂产品检验,甚至还要会进行设备维修。不仅是会一个岗位的操作,而且要成为多面手。这样才可能实现生产组织的柔性。
4 精心组织,稳定产量
产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量效益就无从谈起。要保持矿井稳产高产,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采掘接替工作,接替工作是保证生产的关键,更是实现创水平目标的基础,既要加快掘进速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突出现场管理,抓优质,树精品,杜绝质次工程,努力为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奋斗目标的实现莫定坚实基础。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技术,如超前支护穿柱鞋、支护改革等有效生产工艺,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3)抓好采煤工作面生产设备的配套和配置工作,各生产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全力保证生产单位的设备和技术需求,为保持煤矿的生产规模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创水平目标的实现。
(4)严格岗位现场交接班制度,问题要现场处理,工作交接不清楚人不走,问题处理不彻底人不走,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5)认真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实行工作任务与效益挂钩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为创水平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6)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有效解决矿井安全生产、资源回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大力表彰在科技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性,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为企业科技事业多作贡献。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要加大文护改革的力度,有效改善矿井生产条件,设计出经济、合理、可靠的工作面,研究出适合煤矿生产实际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增加安全生产系数,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桂丽:规范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鄂尔多斯日报,2005-08-19.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逐渐复杂,企业管理已经称得上是一种系统性工程,为了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实现企业的相关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
1.1发达国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经历了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象性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现阶段发达国家企业中普遍采用的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1.2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虽然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大多采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但由于我国企业相对发展落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中还是采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自身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当然,随着我国近年来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进行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相关尝试,这些都直接促进着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发展。
2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由管理组织决策、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安全信息分类、生产H标制定、相关考核、方案传输等内容组成。在完成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规划与决策后,我们就需要对其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与责任制进行相关研究,以此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功能模块,最终完成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其绩效进行测量与监视,对具体运行效果进行优化,并根据相关优化中得到的信息对管理体系的外部进行评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健康、高效运行。
3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具体架构
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功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较为符合我国企业发展实际、组织结构也较为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其具体架构如下:
3.1理论基础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理论基础层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底层。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安全生产理论是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而来的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也使得相关理论体系的存在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理论基础层由基本管理理论与综合管理理论两部分组成。基本管理理论指的是企业安全生产中通用的方法与规则,综合管理理论则是由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法原理、事故学理论等多种理论综合而成,这些理论都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1。
3.2技术实现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实现层是第二层,其发展于第一层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技术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支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层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共享、多种数据分析等功能,并能够以此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功能的正常运转|41。
3.3功能模块与业务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功能模块与业务层是第三层。第三层主要由安全信息中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模块、企业安全检査管理功能模块、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及应急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控制管理功能模块这六大功能模块构成。这些模块的存在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具体服务的支持,是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一家企业是否拥有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是其自身竞争力的重点体现之一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架构模型,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吕鹏 单位:神华煤制油鄂尔多斯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宇,王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探讨m.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丨4(6>:29-31.
[2]栩勇,刘继元.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J].建筑安全>2015(8>:63-66.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 设备生产企业 管理
从20世纪中期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逐渐朝着高速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脑运算的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人们依然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足不出户,通晓天下事”了。企业生产管理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公司全体员工资料、生产资料的参数以及公司的规章章程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起电子档案,以便进行管理,电子档案既不会浪费纸有利于环保、又不容易丢失、管理方便,因此电子档案管理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与推广,而作为设备生产企业,我们也应跟随时代的潮流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
一、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档案,对档案的定义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到现在为止至少有上百种定义,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法规型的、辞书型、教科书型、专著型、论文型。国外的几种比较通用的定义如《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任何国家机关或组织,任何私人机构或部门,在自身活动中产生或收到的文件整体,不管其形成日期、形式和制成材料,都是档案”;而美国现代著名档案学者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提出: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的供查考和研究之用,业已藏入或者选出准备藏入某一档案机构的任何公私机构的文件。虽然档案的定义不尽相同,当档案还是必须具备几个要素:形成者、具备参考价值、载体和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198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对设备生产企业来说,企业的技术资料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对企业各个时期的技术资料的汇编成档是很重要的工作。建立起技术资料档案,主要包括各个技术部门的生产技术、研究成果、质量设备等技术活动形成文字、图表、影像等表现形式,建立的文件图纸要保存在企业的档案室,档案室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案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企业档案,以便后来人查阅,通过对比各时期企业的生产技术优劣和发展,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企业领导可根据判断出企业发展的大致趋势从而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1]。
二、传统资料的管理
传统模式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传统技术档案的建立,技术资料的来源基本是现场的手工操作,还有就是通过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形成报表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加以汇总后便可查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档案的建立很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因此这种档案管理出现误差是常事,第二是档案的查询,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基本是用图纸进行的,因此档案管理室存在着大量的图纸,这样查阅人员要想查询某个细节上的东西,查找起来就相当困难,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熟悉程度,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因此传统档案查询相当困难。
三、信息化档案管理
在档案管理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就是说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就是要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转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为了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性能[2]。当然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数据录入工作是必须要进行的一个流程,作为设备生产企业,由于部门多、技术资料复杂、多样,计算机数据的录入工作是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当然这是推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最基本工作,这个环节没做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进展速度。因此在数据录入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这样才能做好数据的录入工作:一是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对核心生产技术资料、参考价值高的可先行录入;二是分级次录入,省时省力;三是分门类别、充分利用原档案。在充分尊重原档案的基础上进行录入,可以把技术资料分成部门和类别来录入,根据各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来把技术资料分成几大部门,又可根据技术特点的相似性可划归类别,这样就加快录入工作的效率。
四、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对设备生产企业来说,档案信息化是很要必要进行的一个工作。我国作为世界主要几个工业生产大国之一,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靠前,但是当期我国工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工业产品正面临着质量低端、附加值低的窘境,因此我们要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这就必然需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系统[3]。另外随着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大量生产设备的老化,设备企业生产故障频发,因此对安全生产、一线操作员工的健康、生产成本方面在客观上也要求企业积极推进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和改善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障了一线操作员工的生命安全。
技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不可忽视。档案载体的转变,技术档案的管理由以前的图纸转变成电子档案,首先企业光在纸张上就已经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其次在查询资料时也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然后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一方面传统图纸资料需要花费物力人力去保管与维护,而电子档案只需要保存在电子计算机的硬盘上就可以了,只要保证好电子计算机的安全性就不会担心技术档案的泄露,这又关系到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再本文讨论范围内;再次档案信息化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传统档案用的图纸使用大量纸张,这样就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般而言作为档案来保存的技术资料图纸的材质比较好,而大家都知道纸张的材质和木材的原料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这些图纸必然会造成大量树木的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实行。
五、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过程,这其中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要把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当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这不但是当前设备生产企业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要求,也是适应当前时代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所房英.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29.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4
一、煤炭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煤炭企业不断加强自身改革与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是企业保管、收集及整理信息的中心。煤炭企业的档案资料包括地质报告、工艺流程图、设计图、材料参数汇总表等,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任务急而时间少的招标工作中,准确、快速的提供所需的档案资料,对煤炭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煤炭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煤炭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此外,实现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快速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信息检索手段相当落后,企业的大量宝贵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新的档案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信息化已迫在眉睫。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检索及传递速度,由传统的单点传递转变为不受时间及空间制约的全方位无限点传递,有效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促进资源共享及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在生产中的作用
1.有效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能力
最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迅速,且跨区域的发展情形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对煤炭企业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煤炭企业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远程资源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企业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灵活地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增强企业领导者的信息量,对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档案资源信息可以更高效的利用
通过建立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使档案的利用率以及管理决策率得到有效提高。
3.档案的管理质量可以显著提高
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以及实体档案来说,频繁的翻阅会大大影响其质量,缩短其使用寿命。尤其是较为重要的档案资源,借阅困难也限制了它的利用价值。目前,有大量的历史纸质档案资料没有进行电子备份,在一般的企业档案保管条件下,实体档案的储存周期以及寿命都较短。例如在建国初期的煤炭企业档案资料,纸质很脆弱,破坏很严重,因此,尽快实现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
4.实现档案与文件管理的一体化
通过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煤炭企业还可以将文件等进行电子备份、整理并归纳。将各个部门的不同类型文件分类归入档案资源管理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档案与文件的一体化。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档案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省去大量不必要的文件及图像的扫描、挂接工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信息化系统了解各个部门的状态,并及时给于指导,从而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预见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实现档案资源的全文检索
档案资料管理的根本就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时效及应用的广泛程度直接决定其社会价值。相对于传统的手段,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化存储手段更加方便、快捷,更利于实现资源信息的社会价值。开展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以后,可以随时随地的检索查阅各类文件与档案,包括WORD文档,EXCEL文件、CAD图纸、各种格式的图片,甚至是经过扫描和数字化的纸质档案等。通过档案资源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档案资源从“一库”(目录数据库)向“三库”(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以及原文数据库)的转变,把传统的档案室建立成为数字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一旦井下生产的设备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不必再跑到井上的档案室查找资料,直接利用井下计算机登录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就可以快速地通过全文检索、查阅相关档案资料。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井下事故,使企业减少损失。
6.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实现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以后,可以将档案资源管理的日常业务,例如统计、借阅、编研、鉴定等工作全部通过计算机完成。可以快速方便、不受时间地域的制约进行各种统计、打印、分析资料等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冗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的自动化。
三、实现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1.应当使用标准化的档案资源管理软件
档案资源管理软件应满足国家对档案资源管理的要求及规范,且适用于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当前,市场上存在很多此类软件,功能及技术水平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煤炭企业应根据需要配置标准化的档案资料管理软件。
2.保证档案资源信息安全
做好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性,是煤炭企业档案管理需注意的重要问题。档案管理应制定严格的档案、文件保密制度,保证企业的商业机密、档案信息不会外泄。此外,可以对档案管理系统设置防火墙和限制权限等,保证档案的安全。
3.加强档案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
档案资源管理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为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发挥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为煤炭企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5
关键字:生产 管理 , 信息化, 生产计划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guangzhou metro information production plan management and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plan management difference contrast, then drew information production plan of guangzhou metro operation management, level control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k and inform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Guangzhou Metro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of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plan management of contrast, which leads to information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of Guangzhou metro operation, hierarchical control and a serie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work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necessity.
一、引言
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经近150年,经过萌芽发展期、缓慢停滞期、高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稳定成熟期,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已经开通地铁,许多其它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广州地铁发展伴随着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稳固扎实的前进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广州地铁的生产管理工作也正在加快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实施的步伐,全方位发展,以此与发达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接轨。
二、信息化管理概念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的生产力,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强大的管理功能,领先的开发技术,建设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统一管理模式。
三、广州地铁的生产计划管理概况:
(一)广州地铁生产管理概况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以及地铁线网的逐步扩大延伸,公司需要着力探索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公司未来发展壮大之路。
(二)广州地铁生产计划管理分类
广州地铁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以生产管理体系的形式体现,总体对运营业务、经营(或资源)业务、房地产业务的执行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
生产管理是对生产计划的管理,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计划的制定、执行、分析、调整、总结、优化等过程的把控,以计划为主线落实相关生产管理工作。生产计划分为三类:
一类计划:是指总部层面对安全生产、经营指标实现或对地铁形象产生直接影响的计划或政府指令性计划。
二类计划:是指总部层面对安全生产、经营活动起到改善作用的计划。
三类计划:是指各部门自行制定的计划或总部层面计划的各类计划。
(三)广州地铁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广州地铁生产管理工作按照高度集中、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生产管理工作,生产任务的落实以各单位对口业务负责的原则,生产计划的编制按照工班分部部门中心总部逐级审核上报,统一由总部业务归口部门报总部领导审核并下发,总部业务归部门逐级跟进计划执行情况,生产计划的整个报批流程通过人工操作。
(四)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
目前,广州地铁通过市场调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正在进行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项目的实施,通过借助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实现运营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用信息系统为广州地铁一、二、三类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跟踪、统计提供信息化支撑。
通过预先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更新完成情况及调整情况,实现计划的完成率、月度及季度的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方便领导以及各部门对日常工作的各个过程进行审批把控,及时发现进度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改进,提高各部门的反映速度,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缩短交流的时间,确保总体运营工作顺利开展。
四、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和原有生产计划管理的差别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总结下来,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囊括以下几点:
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
决策程序不科学
管理职位过于看重资力和技术能力
管理以物为主
人力资源的浪费
生产效率低
生产计划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立足点高
以业务为导向,实用性强
强化重点,兼顾其他
强调均匀发展,分步实施
解决存在的问题迅速有效
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逐步统一标准
信息共享及时有效
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更能调动公司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可获资源,以实现公司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一切活动。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直将管理简单的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完全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会导致公司管理运营效率低下。
五、广州地铁实现信息化生产管理的必然条件
广州地铁生产管理中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实施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化管理室企业未来管理的必行趋势,要真正实现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就要重新梳理创新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全员创新型管理。
这种创新分两部分,一是从企业决策者角度上,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甚至生产者,都应成为创新者。现代化企业管理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2,信息共享管理
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近二十年来国际跨国公司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把企业各项信息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普遍覆盖。这就使员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而不再走层层管理,分级下达之路.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
3 .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
广州地铁的质量管理最终输出就是为乘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信息化计划管理要改变质量管理理念,不单单为乘客提供出行的服务,而要充分利用计划体系的管理,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进行及时检测,将注意力集中到乘客价值和全面的质量管理,降低列车的晚点率,提高乘客乘车环境,为乘客提供资源服务等等手段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4.增强软管理。
这是几乎过去所有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或不重视的地方.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十分重视软管理,都具有独特的公司文化,通过塑造企业环境、楷模人物、公司价值观、厂风和文化网等,在公司全体人员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信息化管理所涵盖的不同转变方式和灵活多变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说,信息化管理囊括了这一上几点!所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而信息化会逐步成为各企业内部今后首选的管理模式!
六、广州地铁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广州地铁管理方法和模式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决策层长期探索的课题。
生产计划信息化,从一个角度上看,一是要重视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从资源角度,深刻认识到信息也是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本身在资源中的位置应该体现在企业迅速发展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上,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被提到更靠前的位置;三是,要切实学会驾驭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这个手段;四是信息化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延伸;五是,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手段,信息化的过过程,从侧面而言也就是业务流程的一个优化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业务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能够显现出来,这个意义上看,信息化也是不得不让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广州地铁信息化管理历程中的一项新的尝试,在推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不断进行完善,提升管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快与员工的接受程度要匹配培训,不能硬性的改变固有的操作模式,循序渐进的渗透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生产管理
1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
1.1公司简介
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专业从事铸造机械生产的机械制造公司。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多,产品构成复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1.2信息化建设阶段
I2007年公司组建了局域网,引进了OA(Office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OA系统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短信、邮件、公告通知等。促进了内部交流,弥补了电话沟通的不足。(2)工作流。工作流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流程的处理效率,不必各个部门拿着单子签字,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3)公共事务。用于一些简单的计划事件和计划提醒,方便各部门了解计划事件的进度;资源、会议、车辆管理等;(4)人力资源。包括个人考勤和一些考核功能。(5)信息交流。包括讨论区、网络会议、聊天室、公共文件柜等。OA系统让企业的各部门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3信息化建设阶段
IIOA系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例如,不能用来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产品数据、生产进度、库存等等;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交流不顺畅;OA系统虽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但是其数据处理能力却很弱。为此,2009年公司尝试建立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和分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公司要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计划管理。用于管理企业的生产计划及调整。(2)生产进度管理。用于车间台账的数据管理、生产进度的显示。(3)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管理。用于产品数据管理,包括产品组成,即BOM、自制件(包括工艺路线)、外购件、外协件的信息管理。(4)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用于管理与订单有关的数据,包括交货期、项目经理等等。(5)库存管理。用于库存数据的管理,包括毛坯库、半成品库、五金库、辅料库、钢材库等等。(6)物流管理。对与企业生产有关的物流进行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件等的购买和领取信息;车间毛坯、半成品的入库、出库信息。(7)提供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产品的采购数据、工时统计等等。
2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2.1公司组织结构和设备情况
我公司组织结构包括总经理部、研究所、销售处、生产处、供应处、服务处、运输处、公司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和八个生产分厂,组织结构图如图1。设备情况:目前有加工设备200多台加工设备,从七八十年代的普通设备到近期的各类数控加工中心,均为独立运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部门及车间均有局域网覆盖。
2.2设计目标
生产管理系统从生产上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解决生产中的各部门信息不通的问题。解决生产进度共享问题;解决与生产有关的产品信息问题;解决库存、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2.3实施过程
(1)网络构建。将各分厂未联网的节点和各个库房都连接到局域网下,实现企业局域网络全覆盖。(2)数据流。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如图2。(3)实施步骤。系统实施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是产品信息转换即BOM管理先行;其次是生产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方便车间做账及取消手抄作业票,减少车间工作量;再次是物流和库存管理实施。
2.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BOM建立由于我公司是典型的铸造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其“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和多种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产品数据量大,管理复杂,产品数据信息一度成为了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信息便是产品信息,即BOM和物料编码。之前的产品信息由设计部门下发到生产部门是用晒图纸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因此,将图纸类BOM转换成电子版BOM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公司决定由生产部门负责并由专人管理BOM的转换问题,新产品研发后,产品BOM便与图纸同时下发到生产部门,电子版BOM给车间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方便,不必利用手抄领料单,作业票等单据,大大减少了车间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2)物料编码有了BOM,就必须有物料编码,才能更好的体现产品的组成。我公司的BOM分为自制件、外购件和外协件。对于自制件,一直延续着图号的编码方式,但是近年来,由于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新产品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的编码规则会产生物料编码重复的现象;对于外购件,包括标准件、机械、电气、辅料等等,如果使用物料自带的编码,既没有规则,也不符合物料编码的唯一性要求。对于物料编码,我们最初是希望通过一些规则来编码,使得通过编码即可轻松辨别物料。在我们咨询了编码领域的专家后,决定将自然数作为物料编码的编码,将物料编码定义为9位自然数,用首位数字区分自制件和外购件,在外购件中用第二位数字区分类别,其余部分按顺序编码,成功解决了物料编码的难题。
2.5经验和体会
(1)通过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2)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信息化建设,并预留出未来的发展空间。(3)企业信息化需要多个软件才能处理好企业的各种数据,各个软件之间要留有数据库接口,可以互通互联,避免信息的重复、互相不通和信息孤岛的形成。(4)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单纯的购买各种各样的软件,软件只是工具,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必须从自身下手,在规范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使用软件才能使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6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物流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智能化。(2)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出厂的主要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达到事前预防。(3)通过改造车间现有设备和购买先进的数控中心,利用网络技术采集设备信息,实现设备管理的目的。
3未来数字化工厂规划
2017年,保定维尔铸机公司将实施“脱市进郊”整体搬迁,届时将在新厂区规划建立数字化工厂。实现“离散型智能制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敏,崔剑,叶范波.数字化工厂建模、实施与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