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1

针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办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希望通过阐述和分析,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和发展,为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出现的问题;改进办法

我国企业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的是主要原则有三个。第一个原则是生产过程中安全第一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原则;第三个原则是要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的管理原则。我国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遵守上述的三个原则,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的生产管理。现阶段我国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壮大,其根本基础是要保障生产的安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长期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和稳定持续的发展。在生产中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做到的生产安全管理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升级优化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1简要叙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

关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遵守的基本原则。第四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意义。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现阶段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二而进行的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参与生产的人和物都要按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计划进行施工,同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权限对和安全有关联的一切生产事物进行监督和安全指导。

1.2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五点。第一点是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二点是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第三点是要加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第四点是要对企业的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五点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生产工作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者抽查。

1.3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遵守的基本原则。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是:安全第一;生产安全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对安全的管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的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的监督要全民参与;安全生产具有一票否决权。

1.4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意义。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存进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是一种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只有坚持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避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强大的阻碍,同时也会造成社会上的不良反映。更严重一点讲,有可能造成一种社会问题。因此要格外引起重视。

2简要叙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出现的具体问题

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出现的具体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第二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第三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同时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第四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问题一: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我国目前很多的企业在生产安全的管理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安全管理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之间同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络不畅也会为企业带来安全隐患。很多安全生产问题就隐藏在生产之中,只是被生产工作掩盖,这样就无法受到企业的管理重视。

2.2问题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很多的企业都在不断的主抓生产管理,进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没有对安全生产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了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生产防护措施,进而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3问题三: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同时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或在生产旺季,通常会招用一些临时工或派遣工,由于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技术和文化素质较低,致使他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4问题四: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意识不足。由于有些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对企业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致使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3简要叙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改进办法

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改进办法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目标管理。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肃的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四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办法一: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制订目标;重视协商,吸收员工参与,避免由上往下强压;注重实效,强调成果,不满足于过程和行为;重视职工的培训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控制;完善目标的评审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

3.2办法二: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对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求较高,参与者应充分做好准备,熟悉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对照检查要求,认真检查。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外部的环境,单位的内部状况进行制定。

3.3办法三: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肃的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责任制的层面上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存在问题,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重奖重罚(责、权、利联系)。

3.4办法四: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了解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辩识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熟悉岗位职责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

作者:韩本书 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桥梁施工 安全管理 控制

0 引言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是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评价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HSE管理体系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作用。因此HSE管理体系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1 应用

1.1 建立项目安全组织保障体系

安全组织保障体系是保证桥梁工程项目实现安全生产的人力资源保证系统。在建立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又要保证安全管理能够作为一个业务系统从上至下贯穿始终。同时,安全业务管理系统既要与施工生产工作紧密联系,又要相对独立地实施管理,特别是应该尽量减少安全管理人员的收益与施工生产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原则,果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进而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具体讲,项目经理部要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任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用以计划和决策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牵头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决议,检查指导各施工队兼职安全员的工作,处理日常工作。各施工队负责人和兼职安全员要监督、指导好所属全体作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正确运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履行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1.2 安全培训

桥梁建设项目进行HSE培训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般包括通用安全知识,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HSE知识、方法与工具四个部分。

一是对所有进入项目人员进行HSE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他们了解桥梁工程建设中基本的HSE知识,让所有现场人员了解与生产生活及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安全用电、用火常识。

②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③急救及应急处置知识。

④典型案例分析等。

⑤高空作业等15项规章制度。

⑥危害因素分析、识别知识。

⑦安全标志标识。

熟悉本项目HSE管理目标、程序、作业指导书以及管理控制方法和措施,具备HSE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能力。

二是施工人员都要学习HSE管理手册,确定HSE监督的工作重点和关键工序。培训目的是使全体人员对桥梁工程项目的HSE管理有一个全面、一致的认识,以确保严格执行。

二是项目经理部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批培训方法,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项目部制定培训计划、收集培训资料、聘请培训教员、组织集中培训,对参加桥梁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员工掌握本岗位涉及的操作技能、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控制方法、应急处置程序等,考核合格后签发培训HSE上岗证。对临时增加的施工工序,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规程、施工要点培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是聘请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HSE知识、方法与工具培训,通过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国家、行业、企业有关HSE要求,熟悉并能够应用HSE管理方法与工具开展日常HSE管理工作。

随着桥梁建设的进展以及施工条件的变化,项目经理部不定期提出HSE管理、监督和巡视新的要求,结合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培训,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提升了施工人员HSE理念和操作技能。

1.3 风险分析

在桥梁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部HSE管理人员采用风险分析方法对每一个重要工程和工序进行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通过风险分析找出最大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文件审阅及其他各种不安全因素信息收集,再经过整理分析排出与当前工程项目有关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风险消减措施,从而消除HSE隐患,防止HSE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的安全。

通过对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逐步建立路桥企业桥梁施工HSE管理的风险因素清单,逐步积累为建立风险因素数据库打下基础。

1.4 安全过程控制

1.4.1 必须严格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桥梁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要由安全人员、技术人员组织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从施工技术方案选择上保证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在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上就重点突出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该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减少因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安全技术交底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不交底不能开工。

1.4.2 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是桥梁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伴随每道工序的开工,安全控制随之开始,针对每道工序的施工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控制措施,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要从工序、工序衔接、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具体环节制定。也就是说,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要点均应定在相关项目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中。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全面安全管理理念;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应用

煤矿是国家基础能源单位,其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煤矿事故常常会出现,对煤矿产业的稳定、持续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煤矿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在煤矿职工作业过程当中,由于存在很多不安全行为,从而诱发很多煤矿安全事故。煤矿作业环境之中的个体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考虑个体差异,且有效控制个体的行为[1]。此外,还应该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本文着重阐述了煤矿安全管理中如何引入全面安全管理理念,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全面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分析

1.1基本概念

全面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方面,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以管理作为基本手段,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以及降低损失等目标,促使企业安全水平达到最大值,从而为劳动者营造一个积极、安全的良好氛围。所以说,我们可对全面安全管理进行如下定义,以安全为目的,开展相关决策、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活动。根据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内涵,认为全面安全管理就是为企业制定一定阶段的安全目标,由全员、全过程以及全企业参与到其中,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决策、计划以及组织,通过对生产中安全事故进行全过程控制,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的一种安全管理活动[2-3]。煤矿全面安全管理的具体运行思路见下表1所示。具体而言,全面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1全员性全面安全管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所以应该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这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从矿区、班组均务必要成立安全组织,指令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工作的主要职能包括如下内容:安全工作组织实施、指挥、协调以及控制,做到人人参与生产,将全面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融入至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从而形成各司其职的安全管理格局。

1.1.2全程性全面安全管理应该体现在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决策、资源分配以及生产战略执行等。此外,煤矿全面安全管理还牵涉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环境保护、矿山救护等方面的内容,从生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措施的编制审批,开工过程的安全质量检验,到最后竣工等环节,均牵涉到安全管理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全程性”[4]。

1.1.3全方位性全面安全管理的全方位性,主要指的是煤矿、各个部门以及班组、个人,均应该有安全职责以及具体的奖惩考核制度,应该从构建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着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能加以明确,从而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是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唯有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且将其严格的执行,才能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1.1.4连锁性全面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性为连锁性。目前,煤矿安全事故均有一定的连锁性,如常见的亚当斯事故(见下表2所示)。由安全事故的因果连锁性可以得知,煤矿全面安全管理也相对应的具备连锁性。表2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示意表

1.2重要意义

1.2.1全面安全管理属于一种管理模式全面安全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主要是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将预期管理行为加以引导,并予以固化。其重要目标在于能够促使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并形成行为习性,其不但可以纠正不安全的管理行为,且能够促使整体组织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由安全的角度可以看出,全面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施可以使得冒险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下降。

1.2.2全面安全管理能够更加关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全面安全管理理论更加关注的是煤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与安全相关的行为,能够极大的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从具体操作方面来看,当制定的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与管理要求不相符时,甚至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时,实施全面安全管理,能够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5]。同时,煤矿职工极易在心理方面存在自我满足感,尤其是在矿工安全方面并未受到较大的损伤,矿工会对其他操作存在侥幸心理,结果会造成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事件出现。在煤矿工作之中,若对于任何操作工序不具有畏惧感,那么就会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出现。对此,全面安全管理更为关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

1.2.3全面安全管理理论还对安全管理的持续性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全面安全管理理论主要倾向于工作中能够观察到的相关动作。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所被关心的行为应该从这些能够观察到的动作开始,主要包括职工完成工作以及各种行为方式等,尤其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习性等,全面安全管理所牵涉的不仅仅是安全行为,还包括管理行为的持续性,这些均在职工的行为方式之中有所反映。一旦煤矿职工的个人行为出现较大的变化,其安全价值观也会随之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安全行为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形成一定的安全管理环境。以煤矿班组为例,当整个班组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之后,那么就会使得整个班组成员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班组团队凝聚力,从整体上促使煤矿安全绩效水平的显著提升。

2煤矿全面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矿开展全面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突出性问题:

2.1监督考核体系未构建完善

煤矿企业的监督以及考核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以及煤矿安全生产,而现阶段大多数煤矿企业对数据统计结果过于重视及关注,管理人员基本上进行突击检查,并未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从而使得管理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员工安全理念与考核结果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煤矿企业认为仅仅通过检查与制度管理,就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此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理念很难确保安全生产,从而对煤矿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6]。此外,对于某些工作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而言,为了可以及时完成相关工作而未完全遵循具体程序的情况经常出现,严重违反了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从而诱发很多方面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工作人员积极性较低

煤矿全面安全管理理念地有效落实的根本出发点为员工,而煤矿全面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地随机抽查,从而使得很多工作人员警惕性不足,未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安全管理人员一般会将工作人员参与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完全忽略了,难以将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加以改善,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活力。大多数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对员工行为加以约束,员工处于被动接受位置,且在员工违反安全生产规定之后,如果不会产生安全事故,那么也就不会承担相应的惩罚,此种情况不能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也很难将全面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实际安全管理过程当中。

2.3未能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般而言,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具有一定的效果,对有效防止矿井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然而,仅仅制定了一套奖惩制度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奖惩制度制定之后,员工往往会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如何有效规避惩罚,尽量受到奖励与鼓舞。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忽略安全管理工作。对此,除了制定奖惩制度之外,还应该构架一套完善的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遵循安全规章制度。

3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如何开展全面安全管理

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全面安全管理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3.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全面安全管理牵涉到煤矿企业的全过程和流程,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运输等程序,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过程中,提高其安全意识水平。不仅要求其做好岗位工作,并督促他人的相关工作,牢树与煤矿企业之间共成长、共荣辱的基本理念,将安全理念摆在首位,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7]。同时,煤矿企业管理层还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并将其纳入实际的目标管理过程中,从而组建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优化安全管理资源,对安全成绩显著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是煤矿企业推行全面管理理念全面落实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3.2构建一套完善的全面安全管理考评制度

煤矿作为全面安全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与对象,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全面安全管理水平,坚持不懈地抓住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切忌搞形式主义以及盲从主义等,应充分地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寻求根源,从源头上抓住安全管理重点,并层层落实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对策为:制定完善的安全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并构建与之对应的相关考评办法,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办法,从而激发员工安全意识。

3.3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和保障体系

在构建煤矿全面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基于煤矿企业的实际现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如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置好[8]:一是处理好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定性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唯有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够将全面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3.4积极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员工的整体素质是全面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还尚未实行统一的煤矿从业人员考核上岗制度,煤矿企业会大量地雇佣无任何安全意识或者安全意识水平低的低学历人员、合同工等,这些新招来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懂全面安全管理的相关流程以及原理等,从而使得很多煤矿企业频频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油田建设;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地扩大,油井投产的数量正在迅速地增长,油田开发的整体范围也呈现扩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油田的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工作量也迅速递增,提高生产与管理的效率则成为当前油田建设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将油田建设所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充分地运用,促进油田建设和开采的现代化操作,就必须要充分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时至今日,数字化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与油田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油田的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企业所投入地人力、物力与财力也都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为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钻研数字化背景下油田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创新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一、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

数字油田可以解释为油田的标准化、数字化与信息化,是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以数据网络交互为主要渠道,包含了硬件、信息、软件以及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油田的概念也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数字油田主要由油田的勘探、开发以及钻采等方面的数字化技术组成。而广义数字油田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数字油田是油田自然状态的数字化信息虚拟体;2、数字油田是数字地球模型在油田的实际应用;3、数字油田是油田应用系统的有效集成体;4、数字油田是企业的数字化模型;5、数字油田是数字化的企业实体,人是数字油田的主要能动者。近些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对于数字化建设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我国诸如长庆、辽河、大庆、塔里木等油田都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数字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战略。而广义数字油田的建设是一个十分系统的复杂工程,因此作为油田企业必须要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狭义数字油田建设,从而满足生产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数字化管理的理论原理

数字化管理的理论依托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大量信息转变为能够度量的数据与数字,再为这些数据适当地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模型,将它们转变为系统的二进制代码,收归于计算机内部,再进行统一地处理。数字化的典型特征是系统性、集成性、智能性以及定量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矩阵式和扁平化的管理。数字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更好的量化管理行为与对象,实现了计划、研发、组织、协调、生产、服务以及创新等职能的的有效管理。因此可以用“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来总结数字数字化管理的应用状态。

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一)油田地面工程电子控制

1、数据管理可以把数据按照具体的工程划分为油水井系统、油气集输系统、注水、供水和污水系统、道路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等不同可自定义的专业层,各层的数据结构都能够依照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地扩充与修改,更可以实现同其他数据库的边界通信,让不同格式的数据都能够顺利地进行参与与应用。能够对不同种类的设施设备实现统一的管理,为查询其预案、竣工资料以及多媒体资料等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2、设备库管理提供对标准地面设施设备库的编辑、支持以及扩充,对设备的型号、规格与材料等专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3、设备标注有着多种灵活、自由的标注。能够根据用户设置把标注自动填充到数据库中,同时还可以保持标注信息和数据库相一致。

4、区域裁剪输出系统可以提供对工程区域的裁剪成图。裁剪图可以进行度多种形式的编辑,同时还可以支持不同的打印输出方式。

5、规划设计有着不同类型的编辑途径,能够依照管线设计规范自动地对多层管线的水平净距、垂直净距以及埋深进行系统地检查。

(二)井场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

保障井场所有生产设施能够正常有序地生产运行是井场数字化管理项目建设的目的之所在,数字化控制与管理主要是针对抽油机电机单相电参数监测、油水井生产数据采集、抽油井远程启停、自动投球、井场集油管线回压采集、注水井远程调配、井场视频实时监视与闯入智能分析、水源井远程启停以及远程语音警示等多种功能的最终实现来运行,继而达到电子巡井、井场生产数据实时采集、风险预警、危害识别、远程控制以及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的目的。

1、预警报警系统自检

数字化管理能够对井场、站场采集的实时数据,系统地建立相应地分析模型,展开多种生产工况自动诊断分析工作,并且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参数优化。利用井和站采集的温度、压力、流量以及液位等不同的具体参数,并通过视频监视系统与可燃气体检测仪,及时地判断运行的异常与对工况影响的具体程度,并能够定时自动巡检网络存在的异常以及设备故障等问题,从而正确地做出预警,提出有效性建议,继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数字化技术的电子值勤功能

在关键的路口和生产区域进行电子路卡的设置,对于过往车辆进行视频拍照,具有提示特殊车辆和识别车牌的功能,并运用软件持续跟踪记录车辆通过装设视频路口的实际情况。电子值勤实现了智能巡护,极大地提高了油田的道路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了油田的安全生产意识。

结 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油田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经营与管理手法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积极研究数字化背景下油田建设与发展的新机制,将数字化技术充分地与岗位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促进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良人才队伍的结构,促进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更好地提高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效率,并最终实现低成本开发、控制用工总量的最终目的,从而推动我国油田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长明.油田区域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J].企业导报.2009.5.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2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产永恒的主题,当前按照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各级组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突出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了过程控制,把铁路安全这一系统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理念,强化了安全意识,优化了安全工作思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管理举措,使安全管理的手段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和富有针对性,坚实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基础。

一、多角度认识和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1.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来不得半点马虎、松懈和麻痹,如果说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洞,事故隐患就将有所抬头,甚至就会发生。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职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实际作业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落实作业标准,努力实现“要好”向“我要干好”的方向转变,形成至上而下都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对待,上下同心,遵章守纪,确保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2.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铁路运输系统都要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当做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逐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熟知、掌握好本单位的风险点、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只有这样,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抓好安全风险管理,各单位要从源头上深挖风险因素的隐患,从过程控制中卡控好每一个作业环节和风险因素。对过去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进行细致的排查和梳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防范、卡控措施,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为主要切入点,加强对风险要素的控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安全管理的范围之内。

3.从纵向角度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所谓从纵向角度开展,就是管理机构按照从上而下的机构设置来把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基层单位要坚定不移的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其次,加强对“风险管理过程控制”。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和作业程序,加强对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素的卡控。

4.从横向角度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所谓从横向角度开展,就是从管理人员到现场作业人员全员把握好“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基层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盛部长提出的“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安全要求,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全体职工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作业标准,落实自控、互控、他控的“三控”要求,把风险因素控制在作业安全的范围内,减少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干扰。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现场“风险点”的检查力度,上车看车,下车看站,加强作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同时对问题较严重的部门、处所和环节的管理人员及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帮促进行整改。工作要具体到全体干部职工,各级管理者对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关键时段等的作业要加强管理,必要时候亲自上岗把关,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二、把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1.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思想上将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将开展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意义灌输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恪尽职守,切实提高安全责任心,将安全理念装进心中。同时结合分公司实际,认真开展以“严管厚爱”为主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不能有任何纰漏。7·23动车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风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点,才能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切实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让人民满意,让国家放心。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安全问题不过夜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三、实施科学培训,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加强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根植于职工思想深处;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充分认识本职岗位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提高安全风险的识别、研判、控制、应急处置能力及其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要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有序。

1.注重“安全第一,教育先导”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放在职工培训的首要位置,讲清违章违纪行为给行车安全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与职工算“政治账”、“经济账”,教育职工时刻牢记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和个人的“饭碗工程”,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全体职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职工岗位作业的全过程。

2.注重“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针对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两个层面,重点围绕:“如何洞察风险、如何预见风险、如何消除风险”,突出相关岗位安全风险防范的培训。其中对班组长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方法和应急处置组织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作业层人员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和应急处置方法掌握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

3.注重“按需施教、注重能力”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紧紧围绕各岗位安全生产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培训需求,有区别、有重点地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入脑入心的教育培训活动,做到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培训中必须注重职工实际能力的提高,切实做到在安全风险面前会识别、会研判、会处理。

4.注重“深入持久、反复培训”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贯穿于所有职工培训活动之中,确立终身培训的观念,定期和及时地反复组织专题培训,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巩固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让职工始终明确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项点、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技能。

5.注重“有机融合、注重实用”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必须与现有职工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使全体职工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知识与现有安全教育知识的关系,注重针对性,不能与现有安全教育相割裂,不得另起炉灶、脱离实际,避免形式化、复杂化和教条化。

6.注重“因材施教,区别施教”的原则。要以各单位运输生产一线职工为主体,实训提高标准化作业能力;要以与运输安全关联密切的岗位人员为重点,实训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要突出新职、转岗、晋升等岗位变化人员的岗前补强性培训,实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注重加强班组长人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实训提高安全风险实施和组织能力。

四、结合实际,培以致用

1.实行普及性培训。主要是让职工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管理流程、事故树分析、风险防范和控制流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要抓好铁道部《关于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业务系统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培训,提高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2.实行应用性培训。主要是抓好各单位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安全风险控制表》、《安全风险控制卡》中相关安全风险项点和防控措施及“安全风险数据库”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要做到“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与职工岗位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灌输“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理念,对班组长人员要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掌握风险起源,明确风险等级,提高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防控措施落实质量;对作业层人员要强化本岗位相关的安全风险项点识别、防控措施掌握和作业标准、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

3.实行标准化作业培训。主要是做到经过培训使职工熟练掌握岗位作业标准,人身安全、作业安全、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安全等相关规章制度要“牢记于心”,加强基本规章的学习与培训,侧重于业务素质和作业标准方面的“补强短板”;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使职工真正做到立足本岗、“严守于行”,要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要求,不断强化训练“执标习惯”,最大限度减少职工作业脱标行为,有效“纠正陋习”。

4.实行应急处置培训。要做到定期化、常态化地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活动,把应急处置培训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常态工作,作为职工技术业务的本能。通过反复演练,使职工对相关应急预案、非正常应急处置和故障处理的有关流程 “牢记于心”;要在演练中找问题,针对问题抓好补强培训,保证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始终达到“流程掌握准、规章依据准、用语使用准、环节操作准”的“四准”要求。

5.实行新安全知识培训。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新工艺之前,必须认真抓好对作业人员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培训,保证相关岗位人员做到理论知识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实作技能操作熟练、流程准确。并要做好“四新”知识投入后人员掌握情况的跟踪指导,及时做好补强培训。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井下掘进;安全隐患;巷道支护;煤炭开采;煤矿事故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10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煤矿的生产过程越来越规范,煤矿事故出现事故的概率也越来越低,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分析其具体的原因,首要的因素是缺乏完善的煤矿巷道支护技术,没有针对性地对煤矿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没有真正地实现煤矿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所以参考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过程,在和国内外的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安全管理w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的结论。

1 煤矿井下掘进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和矿井下掘进技术安全生产风险息息相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设备原因

比如说未能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来采购设备,也有可能是没有定期地对其进行维护,未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或者设备的空间不能达到正常作业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在设备风险原因的范畴之内。

1.2 环境原因

矿井附近的安全隐患或者不利的地质条件,比如说地热、岩石层与粉尘等因素。

1.3 人员原因

人员的安全隐患涵盖了工作人员的不安全的操作,例如操作工人的操作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或者在面对危险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指挥手段或者保持危险的状态,典型的有酒后上岗、病后上岗,更有甚者会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

1.4 管理原因

包含不完善的岗位机制,未能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或者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又或者是安全措施的实施不满足要求。

煤矿掘进中,因为人为的要素而造成的一些安全事故。由于人的因素时常导致事故隐患,因此必须抓住人为这个关键进行事故隐患排查,要以人为本,加强管理者和工人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其安全责任心,并落实责任制,通过学习使用新设备、新技术,让所有员工都能认知事故隐患,并能有效处理事故隐患,最终达到降低事故的目的。

充分发挥国务院165次常务会议精神及省市县认清目前煤矿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参考“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方针,进一步掌握风险预警的意义,做到长治久安,保证生产的安全。在具体的各个环节,保持“煤矿事故可防可控”的观念,设置专门的机构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与问题,最终带来定时的安全状态体系。与此同时,定时或者不定时地开展培训活动,对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进行专题讨论,确保这些方面不会出现隐患,最终达到排除事故隐患的目的。

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其实指的是风险的辨别、管理以及避免的整个过程,它的准确性是和我们煤矿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根据手段的不同,它可以被分成三种,分别是定性、定量以及二者结合。目前最基本的几种方法分别是安全检查表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其中层次分析法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以下是对几种方法对比的情况,争取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选择最好的方法。

作为一种局部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适合于数次安检的过程。按照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综合评价整体区域的安全隐患情况,针对施工区域的风险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作为目前最完整有效的风险分析手段之一,事故树分析法的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概率确定的繁琐性。

模糊评价是一种通过模糊数学进行判断的基本手段,确定事物的状态,即综合考虑该事物可能受到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判断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部分,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整体状态进行判断。将这种手段使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分析上,按照原因的不同进行划分,最终对煤矿整体的生产安全状态进行整体的评判。除此之外,安全检查表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到一起的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如此一来,它不但符合区域的评价情况,同时也符合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安全检查表是目前最基本最可靠的安全系统分析手段。出于找到不稳定原因与不文明原因的目的,提前剖析检查的对象,让整体系统涵盖了很多个系统,表达子系统的不安全原因,通过比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认真分析,然后汇编成册,避免出现漏查的情况,这就是安全检查表法的基本概念。然而这种简单的定性分析手段可能会出现等同对待以及主次不分明的情况,急需我们去解决。

而层次分析法(AHP)则是严格的按照顺序来划分风险等级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科学合理性为煤矿生产体系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无限的益处。它的存在让全部煤矿生产体系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评价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加以运用。

3 煤矿井下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系统

3.1 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造成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系统出现不安全的事故也许要在很多指标的共同作用之下,不能仅仅依靠单个的指标来进行判断,这样容易引起超限的情况出现。因此在评价指标系统创建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相互之间要可以沟通串联起来,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

科学性原则:科学合理的系统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定量加定性原则:在进行指标设计阶段,定量和定性相互的配合会让整个安全风险的评价更加健全,可操作性也就随之得到了提升。

可操作性原则:首先是要有清楚的设计指标;其次是要有长久的使用指标系统,同时还要不断扩充行业技术水平。

3.2 创建指标体系

具体包含六大指标体系,分别是技术设备风险体系、环境风险体系、人员风险体系、管理风险体系、煤矿固有风险体系以及事故及职业危害风险体系。这些都是建立在存在风险的基础之上的。

4 煤矿井下掘进技术预警机制

煤矿的安全预警控制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日常监测煤矿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对其进行监测之后要实现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然后确保信息正确无误地被工作人员接收,使工作人员前期先掌握事情的动态,预先清理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其保持常态。煤矿安全的预警体系主要的作用是起到协调管理的作用,从微观角度考虑,计算机体系存在差异性的风险,而纵向上则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前预防风险。

4.1 预警的定义和意义

将我国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作为理论依据,将其和现代化的各类工具结合起来,获取各种数据的状态,然后评估、分析、控制矿产的安全生产活动,进而得出不同的安全预警信号。

可靠的煤矿风险预警的系统,既包括管理层面也包括技术层面,创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环节以及手段等。按照共同的识别指标来显示出煤矿生产时的不良预兆,针对也许要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同时纠正已经出现的事故。

4.2 选择预警手段

总而言之,综合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判别分析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供大家选择。

4.3 创建预警系统

预警技术的存在意义深远,它不仅可以对事故和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而且对于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十分有益。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对风险预警技术进行探讨显然十分必要。通过比较分析,以下四种风险预警指标系统至关重要:

4.3.1 人力的预警系统。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人力投入以及工资等,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同时风险的高低也会受到职员素质高低的影响。除此之外,人力的多少以及工资水平的高低也十分关键。工资过低会导致员工丧失工作积极性,而过多的人力投入又会带来额外的经营风险。

4.3.2 工作效率与人力投入的预报。机器操作的程度越高煤矿运转得越迅速,如此一来,事故发生的概念越小。当前,科技化的时期机器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确保机器运行稳定的状态,保障煤矿开采的生产安全。

4.3.3 管理效率的预警。重平时的安全预警是安全管理体系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对安全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安全管理主要着重于以下三点上面,首先就是健全的程度;其次就是制度偏差的概率;最后是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4.3.4 环境预警。风险预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矿井工作的环境,其中涵盖了矿井内的温度和风度的测定,同时也要及时地监测粉尘浓度与巷道最小行人宽高度。 4.4 创建安全预警

因为我国的自然条件相对比较繁杂,煤矿的规模大小各不相同,而且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的形式,并存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再加上就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煤矿的开采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目前大部分煤矿的开采还不能达到要求,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依然在不停的给我们敲响警钟。可以说这一高危行业在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尽可能地确保煤矿事故不出现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于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做好矿井安全风险这一复杂的工作十分不易,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同时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的运用必须在完善的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下进行,所以一个健全的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的一般程序和机制至关重要。文章最后就煤矿风险预警的层次进行了划分,为我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程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包括风险监测系统、风险信息识别系统、风险预警指标系统、风险应对系统。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创建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保障,希望我国煤矿业的开采过程更加安全、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康。

5 结语

对于矿井的开拓与掘进来说,必须按照掘进速度的具体地质条件来科学的选择煤矿掘进技术。对于矿井工作来说,具体的安全隐患和技术措施十分关键,而且随着掘进位置的不断变化,这种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本文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安全隐患和技术措施,为矿井工作的安全、可靠以及节能经济买了一份关键的保险。

参考文献

[1] 童军士,李树杰.试论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

[2] 郑增荣.地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3] 卞全林.ZPF127矿用高压喷雾降尘装置的研发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