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1

关键词:区域高校;布局;价值取向;汇聚;分散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包含了某一主体对该事物的基本认识以及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对该事物的价值界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主体因分析视角不同,所凭理论有异,个人主观偏好等诸多原因,往往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与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与布局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命题,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存在着区域高校积聚论和区域高校分散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布局”1。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厘清这两种主流观念,尤其是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探清区域高校布局的基本方向,这对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高校布局研究的两种主流观点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借鉴经济学中规模效益原理以及产业集群理论,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区域高校布局应该集中,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效益,这种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积聚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某一区域内高校间的竞争及服务于各地市人才培养的需要,区域高校的布局应在各地市级城市中有较为均衡的分布,这一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分散论”。

(一)区域高校积聚论

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是借鉴产业集群理论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将其理论内核应用于对区域高校积聚的分析与探讨。比如,复旦大学王庆的博士论文《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以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分配、使用,分析了大学集群的知识放大效应、资源放大效应和时空放大效应,同时对高校分布集中现象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集群的概念,并对大学集群发展作出了相应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认为大学集群现象是提升区域高校办学效益的合理选择2。闻曙明、施琴芬在其论文《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中认为,高等教育集聚作为一种现象已经存在,这主要是源于内在的要求和外在的压力,高校走教育集聚的道路已成趋势,民办高校就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由,认为高等教育集聚是以某一或某几所知名高校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3。

(二)区域高校分散论

区域高校分散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理论,主要是借鉴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区域高校布局进行研究与探讨。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态区域反映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等的区域结构状况。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质和量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的不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教育投入、生态经济效益、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教育的质和量等方面。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呈现梯度状的不平衡性,与区域经济的正相关性,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等三大特征4。这种局部不平衡若达到极限,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保持相对的均衡性,要注重高校在不同区域里的布局。秦苏滨、蔡永飞在其《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期调适》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应注重教育公平,保证广大民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而高等院校的现有布局,使不同地域和不同所有制的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认为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不公平等现象,需要将大学覆盖到所有县市一级地区,并列入县级以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支持5。

二、对两种主流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对于以上关于区域高校布局的两种主流观点,从内容来看,是根本对立的。区域高校积聚论主张区域高校要汇聚在一起,以提高区域内高校整体声誉和影响力,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效益;区域高校分散论主张区域高校要适度分散,促进区域内各地市的相对均衡发展,追求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公平。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这两种观点呢?或者说如何来看待这两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呢?

(一)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

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来源是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产业聚集理论、新竞争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三个阶段。产业聚集理论又包括外部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新竞争理论主要包括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地理的产业集群理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借用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来研究区域高校积聚的原因。

外部经济理论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的产业汇聚,形成了其它地域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经济优势,从而形成产业群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观点的基本原理就是规模经济理论。利用外部经济理论来分析某一区域内高校的汇聚,其原因是在于这一区域内,由于高校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从宏观上来看,较之于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区域,客观上存在着规模效益的优势,因而在这些区域设置高校,除了新设置高校会办学成本较低外,更为重要是,这一区域内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成本降低,办学效益提升,因而导致了高校在这一区域内的积聚。

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指企业在选址时,将集聚区与非集聚区作为两种选择方案,主要看集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如果收益高于成本,就会选择集聚,如果收益低于成本,就会选择分散。同时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分为两种类型,即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通过实证分析,集聚区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或节约成本,因而形成了某些产业企业的集聚。借鉴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将某一高校的选址分为多种选择方案,包括高校集聚区和高校分散区,然后对影响高校集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最后分析高校集聚的原因6。

2.区域高校积聚论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将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移植到区域高校布局的分析,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高校在某一地域内汇聚,并非办学成本降低。

从我国高校布局的现状及汇聚情形来看,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某一个省域,高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而地市级城市高校数量很少,这是一种客观现实。从客观上讲,新建一所高校,其在省会城市的办学成本一般来说,要比地市级城市的办学成本要高。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所高校的办学成本主要在于两部分:一是新建一所高校的建设成本,二是建成后的运行成本。从这两部分的成本来看,在相同规模的情形下,在省会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要高于在地市一级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因为无论是购地成本,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无论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也比地市级城市要高,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运行成本要比地市级城市要高。因此,如果单纯以经济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高校的汇聚现象,其理由并不充分。

第二,区域高校汇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虽然有其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产业集群现象,是一种区域经济或产业经济的客观现实,是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是符合现实的。区域高校汇聚现象,是一种区域高等教育的客观实在,是教育学领域的一种现象,虽然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原由,但绝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理由,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选择的结果,如果完全以一种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二)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

区域高校分散论的主要理由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区域高校分散,有利于实现接受教育机会的权利和机会均等,一所大学聚集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知识高地,有利于提升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和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地方建立一所大学,将集中起一批专门从事学习研究的群体,其作为消费者,将带动所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引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高等学校作为区域内的知识高地,具有成为发展增长极的优势和实力,可以影响和辐射整个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提升整个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中心5。

2.区域高校分散论存在的问题。

对于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首先,某一区域内高校是否集中,与高等教育公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并不相关联。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权利的均等程度,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依然存在教育不平等的问题,虽然不同省份高校在招生指标上有一定的自,但大体还是受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对于省域以下的各地、市、州而言,不存在哪所高校在某一地区分配多少指标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受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因付不起学费和生活费而影响到入学的问题。

其次,对于高校在不同地区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增长,这是不言而自明的问题。当下高校的培养规模都较大,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有高校所在的城市,会因为有这批教师和学生的消费,而带动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并且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或者说是不符合高校布局研究这一前提的。因为对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它是一个多方案的选择,即是把某一所高校设置在原来没有高校或者高校数量很少的地区,还是将它设置在原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其它一些地区,应该是多种方案比较后的一种选择,并不是某一高校在某地区设置前与设置后,对某一地区经济的影响。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某一省域内)设置,还是在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置,其在不同城市布局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这是需要去分析或用实证的方法去探讨的事情。可能存在这样的现实,那就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布局,其经济效益比非发达地区要高一些,这可以借鉴高校集聚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三,对于高校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形成经济发展极或增长极,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取决于该地区原有的资源禀赋状况。虽然高校对于某一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极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某一地区经济增长极能否形成,在当前人才流动的情形下,该产业的形成,并不依赖于本地区高校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更多的是依赖本国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因为刚刚设立的高校往往并不能支撑该地区某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

基于以上对区域高校两种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或者说都有其比较牵强和不合逻辑之处。那么,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呢?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区域高校布局积聚或分散作为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并不是单一目标,而应该是多元目标的组合,既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与分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把区域高等教育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只有结合这三大目标综合考量而形成的决策方案,才可能是科学、合理的正确选择。

(一)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有效结合

区域内高校的布局,首先需要考虑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问题,而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便是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的效率的合理结合。对于教育的公平与教育的效率,历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一般会损害教育效率,而在追求教育效率的前提下,往往会损害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悖论,同样也适用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特殊的情形。对于这种两难的选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某一省域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时期,往往将教育效率放在第一位,而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二位,而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一位,而牺牲一部分的教育发展效率。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或者说从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方针来看,当下更多的是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而非高等教育的效率。因此,区域高校在布局的价值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教育公平,同时兼顾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形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区域内高等学校的有序分工与合作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理)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它地区进口所需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7。那么,区域高等教育是否也存在劳动地域分工的问题呢?这里面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可行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分工的可行性。要实现劳动的地域分工,关键在于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是地域分工的基本,这种差异性也成为地域分工的动力。我国各省域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等教育极为发达,而、青海、海南、贵州、宁夏等地高等教育较为落后,即便是在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即省会城市往往集中了本省域内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一般的地市级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高校的数量,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上,客观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劣势。

二是可能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可能性。由于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同一省域内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省域内实行高等教育的互补完全可能。生物学界有一个著名的“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群落中的每个物种都有一个相对位置即生态位,一个物种只有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高等教育系统也相当于一个“生态群落”,每所大学也都有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的“生态位”。只有找准这个生态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学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说,高等教育发育越完善,竞争越激烈,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重要性也越突出。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更要实现自身的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层次:“985工程”高校和研究生院高校要将自身的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上,尽可能不办或者少办专业学位,以便腾出更多的精力培养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研究生;其他部属院校和省属骨干高校要将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少数特色学科适当举办一些专业学位;对于具有一定研究生培养实力,学科有一定特色的一般地方院校,其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应该定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前两个层次要充分体现高水平、精英性;后一个层次要体现实用性、行业性和特色性。某一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工,客观上讲,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自然形成,但我国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在管理体制上有高度的行政主导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决心,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政府主导或引导的方式,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合理有序分工。

(三)形成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除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外,还要放眼于高等教育外部系统,着眼于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服务于区域社会大系统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系统应尽的社会职责。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尤为重要的是,区域高等教育系统要支撑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校在某一区域内的设置,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世界许多地区经济发展史上都有过先例。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置和发展,对于当地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建成了美国的硅谷,对于美国在电子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进美国电子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区域内高校的设置与布局,要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服务于本地区具有战略作用的支柱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某一省域内的地、市、州要按照本省域的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某一支柱产业,那么,可以有目的性地在这一支柱产业所在地、市、州设置高校,并且所设置的高校要重点建设和发展能够支撑这一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为该地区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客观上来讲,地、市、州城市往往在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困难,而在本地区设置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一高校培养相应的人才而服务于本地支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也可以为该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区域高校设置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也要积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撑。否则,区域高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

区域高校如何去布局,在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方面如何去考量,如何去判断、评价和选择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力度,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一是现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所在地区高校的投入,首先取决于相关城市或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这是决定教育投入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情况不好,所在地方政府对高校很难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力度很大,而不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就相对不足,这种现象就是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是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固然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对于高校的具体投入到底有多大,除了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一基数外,还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于财政收入的预算与分配,即教育投入在地方总体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总量都有较大提高,而对教育的具体投入,取决于财政收入与对教育投入的比例,如果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高一些,如果不够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低一些,这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的最后投入。

三是相应的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的比例,各地区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有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而有其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基本都处于较低的投入水平上。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通过其它政策的支持,对于所在地区高校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前几年各高校因土地不够而进行新校园建设时,一些城市在用地的价格上都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使许多高校免于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对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以上从三个角度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这种价值取向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这三种角度的综合考量、综合评价和综合选择,这最终决定着区域高校布局的发展方向,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729)[20120823]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闻曙明,施琴芬.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5(2):1315.

[4]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

[5]秦苏滨,蔡永飞.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其调适[J].重庆社会科学,2008(11):112116.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2

1.人力资本理论不能作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把这一理论引进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更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对这一理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吸取其中合理的因素,摒弃其中非科学的成分,对于建立体育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西奥多舒尔茨等西方经济学家解释,人力资本是“以较大的工艺、知识等形态体现于一个人身上而不是体现于一台机器之上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主要是用于教育、卫生保健、体育等支出的费用形成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过去投资的现行价值。人力资本不仅表现于劳动力的数量,而且表现于劳动力的质量,包括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知识积累量、劳动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舒尔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只有20%是由于物质资本投资的结果,其余80%是由于教育与科学技术的作用,即来自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他以此为根据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很大作用: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他认为形成人力资本的教育、卫生保健等投资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所以这些投资应视为生产性投资。他高度评价人力资本的作用,主张重视人力投资,并提出了一套人力资本收益的计算方法。西方的体育经济学正是以这种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

人力资本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及其矛盾发展的产物。人力资本理论竭力鼓吹人力资本的作用,主张由政府和劳动者增加人力投资,负担大大增长了的劳动力培养费用。西方经济学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出于资产阶级自身利益的需要,但也作一些切合实际的研究;因此,其内容中也有一些科学成分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例如,关于重视人力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观点;关于教育、卫生保健等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观点;关于强调重视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观点;关于教育政策是一国经济发展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关于重视人力投资经济效益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目标是有参考价值的。

人力资本理论尽管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它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部分,许多内容与政治经济学存在着严重冲突,而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例如,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都可以产生一定的收入,都是利润的源泉,抹煞劳动创造价值,否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事实,把工资说成是为劳动者付出的“教育成本’带来的合理后果,是其‘教育成本”的收益。经典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并不是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其中并不包括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现在,工资被说成是“教育成本”的收益,而不再视为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既然工人创造的价值都作为‘教育成本的收益”而被工人获得,那么资本家哪里还有剥削呢?可见,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

由此可见,在建立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时,应当借鉴和吸取人力资本理论中科学的、有用的成分,这是因为我国的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也是由人力资本理论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2.准确界定体育产业内涵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前提

关于体育产业的定义及内涵目前在学术界和体育部门中对此理解很不一致。学者们对体育产业概念的讨论不但不妨碍发展体育产业的新举措的出台,而且有助于深化对体育产业的认识,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

欧美学者认为,“体育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和其他行业对体育需求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等部门的总和,其领域涵盖一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体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和部分学者将我国的体育产业分成三大类别:第一为体育主体产业,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是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如体育器械、体育服装等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是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经营活动。按照对体育产业的这一界定去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容易产生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究竟包括哪些?边界十分模糊,有人说除了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夕卜,还包括运动营养食品、体育书籍报刊、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广告等。至于体育系统为创收而兴办的第三产业更是种类繁多。可见,如此定义的“体育产业’是一个跨多种经济部门、多种产业的大杂烩,内容十分庞杂。面对这样一个“大杂烩”,怎么能制定出一个有效的“体育产业政策”呢?第二,运动服装属于服装业,体育器材属于文化用品工业,运动食品饮料属食品工业,体育报刊、书籍属新闻出版业,体育场馆建设属建筑业。作为国务院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有职责和权利为这些部门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吗?第三,制定产业政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作为主管体育工作的行政部门,显然无力承担也不应该承担制定跨部门,跨行业的“体育产业”政策。

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述对体育产业包涵内容的界定,违背了经济学关于产业的原理和产业分类的原则,把体育产业界定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横跨多种产业的超级产业。这种“大而全”的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主体产业发展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这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目前规模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另外体育产业的缺陷还表现在有缺位的本体产业市场,如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交换交易,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并未形成,少有的一些市场行为,如运动员转会也不够十分规范。由于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和构成范围在国内学术界存在明显的分歧,徐本力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将上述三类产业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统称为“体育产业’的观点,支持率仅为47.4%,而反对率却为526%;将发挥体育自身功能,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性、非实物性形态的体育本体产业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的观点获得543%的支持率;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它必须是体育部门经营管理或由体育事业牵动的产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体育产业的定义如下:体育产业是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和提供财富的产业;是以生产、提供和运动直接相关的财富和服务为工作内容的产业”。体育产业是一个以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和体育人才市场、体育咨询市场为本体的市场。重点应该是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体育部门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高层次的立法,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首先建立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体育市场依法管理的前提;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形成体育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使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真正有法可依。

3.体育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薄弱环节

体育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实物形态但能为体育部门和体育组织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和资源。体育无形资产是体育产业经营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及合理地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用好和管理好无形资产,关键是制定科学的政策,这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开发;2)体育比赛、组织的标志、专利以及使用权的开发;3)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4)体育组织和运动员名誉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

3.1 体育无形资产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无形资产具备提供体育服务和体育劳务的必需条件,体育无形资产的供求关系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体育无形资产的作用在于可以促进体育服务的实现,产生经济效益。体育无形资产价值可以用货币计量,这是因为进入市场的体育无形资产属于可交易的商品,而商品的价值就是通过货币数量来表现的。体育无形资产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供给的有限性,占有和使用上的时效性,因此体育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的体育经济资源。

3.2 体育无形资产的种类

体育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或者经济资源。体育无形资产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为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体育品牌、体育倶乐部名称和体育团队标志等;第二类为技术秘密,指体育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未公开的且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巧。它包括各种体育技术资料、图纸、数据、体育训练规范、方法和作业流程、体育营养配方、体育食品制作方法等;第三类为经营秘密,指体育部门或企业所掌握,不为公众所知晓的信息和资料,能为拥有者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带来的收益能超过本行业一般收益水平;第四类为特许经营权,一种是由政府或国际体育组织授于特许经营权,另一种是由企业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包括体育项目经营权、体育场地使用权、体育运动空间和区域管辖权及使用权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运动技战术和管理、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重要且易被忽视的体育无形资产。体育运动技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体育无形资产,这种特殊的体育资源的获得要有大量的经济性或非经济性投入。因此运动员的转会的实质就是运动技术这种稀缺的体育经济资源的交易,是运动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而不应该被认为是体育人力资本的经营。在我国,优秀运动员都是由国家出资培养而成的,因此在无形资产的产权问题上与国外运动员不同,既有运动员个人的成分,又有国家的成分。因此在运动员无形资产的经营过程中,既要合理合法地保护国有和集体的权益,又要合理合法地保护个人权益。

4.结束语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3

一、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的性质,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观点,表现为对企业的两种不同定义,一是科斯的定义,二是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定义。

根据科斯的定义,“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他把企业和市场视为“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在企业之外,价格运动调节着生产,对生产的协调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不存在了,与这些交易相联系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让位于调节生产的企业家一协调者。”②显然,科斯基本上是把企业理解成为一种与市场协调机制具有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行政协调机制。

关于企业的另一种定义是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和大多数其它组织一样,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③这里的契约关系既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明确的书面或口头契约,也包括不明确的契约,即所谓“默契”。

如果我们以个人为基本分析单位,企业所包含的内容就必然被分解为若干契约关系,参与这种契约关系的无非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产出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撇开这些契约关系,再来看企业的话,那么,企业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了。

显然,如果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正确,那么,意味着对科斯的观点之否定。詹森和麦克林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但是,他们忽略了“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科斯却相反,他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忽略了“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因而未能充分指明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市场协调的内在联系。企业不同于市场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具有生产的功能。就契约关系的确立而言,企业确实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但是,作为一个与市场不同的、具有“生产功能”的企业,在契约确立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这些契约。这时,企业就成为一个层级组织。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就是在这样的层级组织中进行的。因此,全面地理解企业的性质,应该是把表面上似乎对立的这两种企业定义结合起来,企业既是个人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又是一个层级组织,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可见,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企业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正表明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层级组织,企业是市场的对立面,它是一种性质不同的协调手段;然而,作为层级组织的企业恰好又是市场本身的产物。除非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个“巨型企业”,否则,离开了市场,企业便不能产生。在确立了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之后,后面的行文将根据需要而强调其中某一重性质。

尽管今天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形式,但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现代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而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具有共生互动性。因此,以现代公司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构成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现代会计学的许多基础问题如会计主体概念等都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基础上。离开现代企业理论就没有现代会计学可言。

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概念是一个古老的会计学概念。

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会计活动中广泛采用的复式簿记(复式记帐)就已经有了“会计主体”的萌牙,但是,它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会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却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虽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概到19世纪下半叶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上得到正式承认,但是早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出现之时,独立会计已经孕育着这样的基本思想:企业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其所有者的经济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主体基本假定促进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当然,会计主体概念的真正确立必须以企业经营独立性为前提。在独资或合伙企业阶段,会计主体概念虽然产生,但仍不可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只有到了股份公司制度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显地分离了,会计主体概念才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从而,在经济上要相对独立,必须成为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法人”。而公司制度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法人。但是,事物的发展并非如此简单。在早期,会计主体棗企业的所有者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企业的所有权。在相当长的历史对期内,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Concept),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虽然这个理论也承认企业在会计上是一个独立的主体,甚至也承认企业所占用的资产应当与业主或所有者分离,但是,它又突出地强调,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全部的负债也由所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所有权观念只是要求会计主体概念服从于业主严格管理和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需要,并不完全承认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在经营上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Concept)。西方会计学者对主体观念的表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上都包括:①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如同与外界长期债权人的关系;②股东不拥有公司的经营利润(只有宣告股利及股利支付范围的份额才属于股东);③股东仅仅是公司的投资者,不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④财产视为公司占有与支配,而不属于股东;⑤财务报表是面向包括公司管理当局在内的全部利益集团,并非仅仅为股东编制。根据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相独立的主体。这个主体本身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而股东

则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的资产是企业的资产,企业拥有的负债是企业的负债。目前我国的公司法体现了这点。

会计主体概念要求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以及其它主体严格区分开来,会计总是计量某一个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现代会计学的会计主体概念。然而,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不同,法人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却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独资或合伙企业在会计上视为会计主体,但是,它们却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的是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这点正与我们前面强调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相吻合。这也正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的原因之所在。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而现代公司制度满足了这一点。现代公司制度可以从不同侧面来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至少包括三项内容:①法人财产的形成制度或会计学上所说资本金制度。在投资者依法将其资金投入公司之后,这部分资金就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相区别,投资者不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资金,也不能随意从公司抽回。所有投资者注入公司的资金加上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②法人对其财产的权利制度。一方面,公司法人可以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利如财产的支配权、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③投资者对公司法人财产及其权利的制约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①如果公司没有必要的财产,公司就不具备法人条件;②如果公司对其法人财产不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公司就不可能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也不可能成为民法关系的主体;③如果公司没有法人财产权利,公司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这里,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会计主体概念促进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有现代公司制度才赋予企业真正的会计主体地位,而会计主体概念从微观层面上保证了公司法人财产权不可侵犯,从而保证现代公司制度正常有效运转。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三、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

公司资本来源渠道不外乎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条。然而,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确认权益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旨在矫正这种缺陷。其主要思想是以股东为导向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结构应该进行修正,把原来的股东权益(ShareholderEquity)分成两个部分: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EntityEquity)。根据前述企业的性质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财务报告应该报告主体本身的活动与状况,而不应该主要关心股东们的利益。如前所述,企业(公司)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发达的金融市场把许多契约关系连接在企业(公司)这个连接点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只不过是这一系列契约中的一个部分。作为一系列契约连接点的企业(公司),与外界存在许多的契约关系,这些契约关系所隐含的经济利益关系都是财务报告所应该报告的。

(一)强调主体权益,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根据主体观念,会计主体被看成是独立于其所有者的,那么,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结欠外界负债。这样,某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利益而不是其所有者(股东)的财务利益。从这点看,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报告会计主体的资本来源,而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列示的数额代表在资产负债表日资本投入的各种形态。在这里,资产负债表并不意味着反映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人在会计主体中的利益或权利;相反,资产负债表只是企业整体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汇总报告。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应该是“资产=资本来源”。

按照上述思路,资产负债表右边要进行相应修改。这时,资本来源包括:(1)负债。负债代表各种贷款人、供应商(以应付帐款形式表现)、雇员(以应付工资及退休金等形式表现)和政府(以递延所得税形式表现)提供资本的数额。(2)股东权益。现行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不代表股东所提供的资本数额。尽管实收资本项目反映股东原始投入的数额,但是,留存收益却不代表股东的贡献,盈余是会计主体本身赚取的,而不是股东赚取的。股东实际提供资本的数额大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实收资本数额。除了实收资本这种直接投入外,股东提供的资本还扩大到与使用这些实收资本相联系而又尚未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他们的权益资本成本(权益利息)部分。尚未支付的普通股权益利息本应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在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体现。目前公司对债券持有者的负债是按照其原始发生额加上尚未支付利息额进行计量的,普通股股东权益数额也理应如此计量。如此,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号概念公告的定义不同,股东权益不是一种剩余求索权,“股东权益代表着股东提供资本的数额。它包括他们直接投入的数额加上这些资本应计的利息。利息是使用资本的成本。权益利息是使用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④(3)主体权益。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主体实际上有三种类型的资本来源,除了负债和股东权益以外,还有会计主体本身努力所创造的资本来源,这就是主体权益。主体权益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留存收益并不是一回事。在一定时期内,某个会计主体本身的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资本来源数额通过净收益来计量。净收益应该是各种收入(包括利得)与各种费用(包括损失和权益利息)之间的差额。正如现行的财务会计程序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加到留存收益上去一样,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应该加到主体权益上去。然而,由于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加以确认,加到主体权益的数额比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加到留存收益的数额要小一些。某一特定时日的主体权益是截止到该时日为止的净收益之和。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资产负债表左边反映某个会计主体的各项资产,而各资产项目反映各种资本形态的性质及其投入的资本数额;资产负债表右边反映取得资本的各项资本来源:负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显然,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提出的“主体权益”概念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二)现代会计主体概念: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的基础

如前所述,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这时,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的、真正的“外来者”。而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要

的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看,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权益资本成本的“待遇”就是其中一例。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目前,有些会计著作还认为债务利息从性质上看并不是费用,而是收益的分配,即对各种权益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的所有者如股东以及其他主体必须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说,利息费用、所得税和股利都是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但是,当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却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而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把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违背了主体观念。它把公司这个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起来了。这不能不说,当前财务会计不仅理论与实践相违背,而且理论本身也并不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分析,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强调了主体权益概念,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而且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局限,从而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

四、结论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讨论安东尼教授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并以此为契机对会计学概念进行经济学思考,以期拓展会计学研究的视野,沟通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讨论,形成如下结论:

第一,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从微观层面向经济学靠拢,从而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拢。

第二,企业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会计学必然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独立领域。从总体上看,财务会计为“契约关系”的确立服务,管理会计则为“契约关系”的贯彻服务。而现代企业是“契约关系”确立过程与贯彻过程的统一,又决定了现代会计两大独立领域将在新的层次上融为一体。

第三,企业理财的目标应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转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4

哲学被认为是研究世界和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最重要问题的学科。哲学对其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思想、思维、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哲学会对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提出质疑,并在对思想的拷问中得到升华。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哲学思想的具有统摄其他科学的地位。而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从一个特殊角度研究人的行为(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集体表现出来)的科学。经济学的这种研究领域的扩展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学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学帝国主义。无论关于经济学逐渐在国内成为显学有如何的评价,经济学的方法都可以是,但不是唯一的,研究人的行为,研究社会现象的手段。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经济理论本身就是关于经济的哲学思想,很多经济学家同时是哲学家。即使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后,哲学关于经济起源的研究,经济制度的建立,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以及经济研究的方法论都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关于哲学和经济学关系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有的学术机构专门设立了经济哲学研究中心,①近年以这一主题研究著述大量涌现。②2008年和2009年在中国社科院的科研机构的组织下,连续举行了两次以经济学和哲学对话的全国学术研讨会,③可见学者没对这一研究主题的重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用哲学观点来指导经济学的发展,尤其马克思主要哲学观点,反过来很少有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哲学相关问题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如前述的关于哲学和其它科学关系的普遍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哲学本身是一种思想不是具体的人类活动。虽然如此,但是哲学研究,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人的行为则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本文试图要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简略探讨一下西方近代哲学研究向认识论转变的相关问题。

基本假设及哲学研究的经济性为了方便论述,这里首先假设哲学是一种产品。哲学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人类社会在一定阶段不可或缺的产品。它通常情况下并不直接的影响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影响研究、传播、学习它的人而影响人们的思想、世界观和人生观,最后才反映在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上来。于是本文将把近代西方哲学看作一种隐性的“思想制度产品”。又假设哲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对其它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造成影响,人们获得这些产品的成本忽略不记(哲学公共产品是由哲学家和其他传播者,比如国家,提供的,但如果在中世纪相信反经院哲学的思想并不是无成本的)。哲学之所以具有公正产品的性质是因为哲学观点、哲学思想也是属于人类的知识或者认识系统的内容,人类的各种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单就哲学观点和哲学思想的具体而言,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哲学论述及其论著,由于哲学论著论述的问题和特殊的哲学语言系统等原因使得能够直接阅读哲学论著,理解哲学思想的人群相对来说很狭小。这导致哲学这种思想制度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完全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哲学对更广泛人群的影响,因为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全的方法是寻找沟通信息的人,哲学人就是受哲学直接影响的人。他们会根据个人或者社会的需要对哲学的某些内容进行较通俗的解读,用更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体系“翻译”哲学论著。虽然这种翻译和解读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差,④但其对更多人(包括又人组成的各种团体组织)的思想意识,进而使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哲学的影响扩散到了更广泛的人群,表现出来公共产品的特点。最后是关于哲学家的假设。哲学家是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生产者。他们在哲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物质需求无法满足,研究成果不被认同,甚至是宗教迫害等情况,哲学家的个人行为也和多数人有很大差别,但这并不能说哲学家不满足经济人的假设。大部分哲学家无论其和普通人所关注的满足需求的方面有多大的差异,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哲学思想,哲学观点能为世人接受,能够影响后世,甚至能够影响整个人类。这部分哲学家会主动著述,并成为了哲学观点的生产者。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哲学家,均是经济理性的,只不过其需求、效用评价和偏好与普通人有差异而已。因此本文假设对于对西方近代哲学做出过贡献的哲学家都符合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向认识论转变的原因从历史角度来看,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品完全是为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至高无上的完美的主体———上帝,人不被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经院哲学成为了一种神学工具,教会垄了的哲学产品的提供,同时是解读哲学的垄断人,人们被迫消费这种公共思想制度产品。这种哲学公共产品的消费使得人们思想被禁锢,人性被抹杀,而消费这种产品的主要收益便是避免教会的迫害。教会以上帝的代表自居享受着垄断这种产品带来的巨大收益:经济上集中了大量的土地,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贵金属,政治上凌驾于传统政治体系之上,因为经济和政治上的收益,进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然而资本主义的萌芽,生产关系的变更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对私有财产热烈追求。人们对私有产权重视的行为,对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制度产品的消费提出了要求,这种哲学思想应该迎合和指导私有产权的发展。教会在哲学产品提供上的垄断生产者的地位将受到新的哲学产品的挑战。“文艺复兴”无疑是恰到好处的一场人的解放运动。正是这种思想制度产品的变更影响了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向向认识论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自然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注重人类自身的问题。人们对哲学思想的生产者提出了新的需求,哲学家如果还在研究本体论的问题,那么他的最大成本便是花了毕生的精力而成果不再受到重视,其哲学思想不会受到认同,不会对后世产生影响,因为人们需要新的思想制度安排去指导活动。虽然这不一定与直接的经济利益相连———哲学本身不一定会因形势的变化而认为某种问题不再重要,但是大部分哲学家的研究行为和研究主题会因为对哲学思想的需求变化而产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行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没有了市场,哲学家们不得不开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分工、雇佣劳动的推行使社会矛盾尖锐突出,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紧迫感受到矛盾的普遍存在与不可避免———把矛盾的渗入到哲学中。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使其哲学研究迎合了当时人们对思想制度产品的需求,他们的哲学思想因受到了广泛认同和接受而实现了自身效用的最到化。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认识论的问题而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不仅满足了个人对哲学研究的需求,还产生了长期的外部效应。一方面社会形势和历史背景发生了变化,需要新的思想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在这种形势下思想制度产品的提供者致力与新的哲学公共产品的生产。有新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认识论的哲学制度产品开始大量生产和更新,经院哲学垄断地位受到挑战,于是出现了西方近代哲学研究向认识论转变。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向认识论转变的影响西方近代哲学的这种向认识论转变的影响又是什么呢?首先,根据本文的假设,这些哲学制度产品是公共产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其所需要的哲学公共产品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种选择行为不会减少其它人的选择机会,不具有排它性。在当时,从单个人来讲其选择成本来自于消费这种产品带来的与选择并消费其它不同思想制度产品的人或组织(教会、封建政府)在思维、行为方式上的对抗和冲突。而其收益便是实现与代表新生产力阶级的认同感,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强调人的因数中不断积极进取,创造私人财富而获得的间接效用。从资产阶级整体上而言,这种新的思想制度安排,促进了思想解放并增强了其认识和征服世界的能力,这种改变影响了社会总的偏好倾向,对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本文基本假设所论述的,西方近代的哲学家即使主观上没有想将其哲学思想作为哲学公共产品提供给世人(后人),或者更看重个人追求真理所获得的满足,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哲学家们的思想也都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积极影响。无论如何这些哲学家在这次研究向认识论转变的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哲学思想对于正在追求解放,崇尚自由的资产阶级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

西方近代的哲学家的研究主题由本体论转向了研究理性、研究感性、研究认识等哲学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哲学家的哲学论著作为记录、表达和传播其哲学思想哲学观点的手段。这些论著的内容不是浅显易懂的,导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其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但是,正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对于新的哲学制度产品的需求催生了西方近代哲学。西方近代哲学(虽然各哲学家各流派的影响不同)如果看作一种思想制度产品正好迎合和满足了这种需求,它打破了教会垄断生产哲学产品的格局,给需求他的人们和后世带来了正的外部效应。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5

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众多经济学思想流派中,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 二次调节 所有制改革 转型发展 道德调节

引 言

在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进程中,歧见纷纭的经济学家们以其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使得经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为繁荣活跃的领域。这些思想,映射着中国的经济学者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所经历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转折的印记;尽管这些思想家们也许并未形成缜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他们独特的理论进路和富有创新色彩的思想必将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值得珍视的篇章。事实上,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经济体制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对中国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变迁路径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阐释,如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求和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战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试图解决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理论前提、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迥然相异的思想派别。其中有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理论核心的“协调改革派”,有从中国非均衡的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重塑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派”,有把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心、把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宏观改革优先派”,有以稳健见长的、主张把双重体制模式的转换和双重发展模式的转换相互衔接有机协调的“宽松学派”,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经营权主导改革派”,有将如何明晰企业产权作为研究重点、主张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改造传统体制、重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需要的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派”,有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范畴、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改革的“制度学派”,不一而足。这些极具政策意味的改革理论经历了学术上的激烈纷争和与现实经济的碰撞摩擦,在大浪淘沙般的甄选和淘汰之后,有些理论被淡忘了,而有些理论却日渐被中国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和接纳,从而奠定了它们在经济改革思想史中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厉以宁先生著述宏富,视野开阔,在许多领域都进行了富于独创性的研究,要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一番科学梳理并进行恰当中肯的评价,殊非易事。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

一般均衡理论自1874年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发表以来,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到20世纪的50年代,阿罗和德布鲁等人完成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现代化阐释工作。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一是经济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二是经济系统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及经济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相互关系。一般均衡的哲学基础是相信自由竟争的市场机制是一个精巧的装置,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和效用最大化行为使得市场自动产生供求的均衡,分散决策的市场行为下面存在着一般均衡结构,均衡价格把市场秩序强加于可能发生的市场紊乱之上。这种以理想主义的完善的市场结构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为基本假设前提的均衡理论是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而非均衡理论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设逐渐得到了主流学派的关注和认同,非充分就业均衡和市场缺欠作为经济学研究中的常识被人们所接受。60年代后期,克罗沃(Clower)和莱荣霍夫德(Leijonhufvud)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非均衡理论的新时期,并产生了以帕廷金(Patinkin)、克罗沃、莱荣霍夫德、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Grossman)等人为先驱的非均衡学派,此后的经济学家更是把非均衡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贝纳西(Banassy)的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和波茨(Portes)的计划经济非均衡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与西方经济学中非均衡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相似,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研究中,以巴罗内和兰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主张中央计划当局借助“试错法”达到模拟市场的目的,形成均衡价格,以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源合理配置,这种乌托邦式的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现实运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偏离瓦尔拉均衡状态的非均衡经济,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甚至认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在其代表作《短缺经济学》和《反均衡》中,他认为短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并从这个观念出发试图建立以说明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他的开创性研究,正如他在《短缺经济学》的中文版前言中所希望的,对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学成本理论观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相继推出,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普招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多已参加工作,且年龄较大,其已是市场经济、家庭、社会的有效参与者,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素养则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承担起现代公民的责任。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能合理地规划人生,从容、理性地面对金钱和金融问题;一位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也是一个有见识的消费者,知道如何通过储蓄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并明智地使用信用卡,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准备,从而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符合成人教育更重视目的性、应用性这一教育特点。

说到经济学,狭义的是指西方经济学,它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科学,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其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工具及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理论结构。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但西方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在针对成人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结合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则成为经济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原则

经济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是用经济学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方法去处理个人生活、经济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很少或没有关注思维方法在提高学生经济素养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往往将经济学教学置于枯燥的结构演绎、呆板的数学推理之中,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且扼制了学生经济潜能的发展。就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这一经济学教学关键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经济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经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重视其经济思维、经济感觉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成人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要为成人学生财商、经济素养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念的体现。教师若想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就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人学生必须自觉地、主动地并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经济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涉及面广,要求相应的广阔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特别是经济素养所包含的经济思维、经济感觉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经济学的效率意识、风险意识贯穿始终,并训练学生从微观与宏观、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案例、积极思维,使其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途径

经济素养的培养并非是抽象的。在经济学教学中,它是具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而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传统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所涵盖的基本经济理论以及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为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教师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优化经济学教学目标,要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其主要包括:一是树立经济学以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为中心的效率观念以及不确定性为主的风险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与原理知识,如,均衡的概念、供求论、消费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论、市场失灵及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等,为培养成人学生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经济素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三是能熟练运用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认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微观和宏观的经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意识,主动地引入一些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应用实例,提高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成人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经济素养。

2.转变单一讲授方式,变“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成教学院普遍一学期开54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双向互动地位。“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大胆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是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有效途径。要采用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养成课下自学的习惯,讲课要少而精,尽量多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要只重视“我讲了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经济素养这一宗旨适时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及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在“互动式”学习活动中要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具体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而学生可在课后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予以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成人学生大多数已参加工作,但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之所以接受成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决定了成人学生的学部分是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经济学教师可利用成人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开办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政策、经济热点问题的讲座,培养他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思维。此外,还可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以培养成人学生的创业意识、经济意识与开拓能力,也可组织成人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知名工商企业,使其了解现代企业运营流程,感受企业管理和文化;引导成人学生浏览相关视频,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精彩节目,让成人学生获得有关创业、投资理财、企业运作等方面的信息与方法,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经济素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