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14-01

一、改变教育方法,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一)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改革

高校公寓管理一直采用人工值守的形式,这样长此以往,值守人员经常会疲劳工作,耗费人力和物力。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足够发达,传统的公寓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下的公寓发展和要求,高校应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公寓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利用网络等先进手段,兼顾政治思想教育,将公寓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综合提高公寓思想政治的宣传和管理。将在校生每天基本情况都连到网上,并将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都联到网上,及时更新信息,如实反映每个学生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加强学生的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还省去许多人力和财力。

(二)单向管理向协作共管转变

制定和完善公寓管理制度是对高校生进行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证。原有的公寓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工作人员各执一词,互相指责的现象,这都是任务划分不明确导致的,严重影响了公寓的管理。当今时代,学生公寓已经不能再与其他学生工作部门混为一体,必须要单独设立组织机构负责,由该部门制定学生公寓思想工作的管理要求和相关人员的各项工作规定,这样在日常的公寓管理中,就会形成规范的、有据可依的管理模式。

二、强化素质,构建全员育人的公寓工作新环境

(一)不断提升专职教育者的素质

无论在什么学科的教育中,指导员的素质都对学科教育有重要作用,也是保证各项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中坚力量,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将直接作用于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现阶段,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多年,却一直收效甚微,这与教授的指导员的重视程度、责任感和职业素质有直接关系。

(二)切实加强公寓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公寓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培训,除了专业素质的培训外,也要使他们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上有所改变,彻底改变原有工作的滞后性,要在开展课程时将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想到,继而出台解决政策,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也要培养指导员和学生的忧患意识、时间意识和环境意识。指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勤检查公寓硬件设备的安全性,并定期对公寓进行走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公寓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培养指导员的服务意识,让相关指导员扭转原有的被动、抱怨的服务模式,变为主动服务模式,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时间,人性化地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继而影响学生一起树立安全意识、时间意识,改掉不良习惯,成为有责任感的青年。指导员在保障正常工作内容之外,也要了解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切讯息,结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特点,提供他们可能需要的各类信息,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使公寓真正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家;最后通过对高校公寓管理者的培养,使学生服务工作由“量”转变到“质”的追求。培养公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改变原有的粗放式服务为集约式服务,改外延式为内涵式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求。

三、以人为本,营造公寓的良好环境

(一)搞好公寓硬件设施建设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就是公寓的硬件设施齐全完备。近些年来,受计划生育的影响,高校生的比例也较以往发生巨大变化,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公寓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能满足学生各类生活所需,像家一样的存在。因此,搞笑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升配套服务,增加更多的生活设施,使学生在公寓内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二)加强公寓周边环境治理

通常大学城会带动周边一系列商业的经济增长,商家不会忽略掉任何一个赚钱的商机,所以各大高校周边各类商店、餐饮、娱乐、休闲场所鳞次栉比,这也对高校公寓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公寓周边环境开始恶化,公寓思想教育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凌晨还有学生在外唱歌、在地摊喝酒、在院内游荡,甚至夜不归宿,那么各类影响公寓管理的事件也就随之发生,因此如何加强公寓周边环境的治理就迫在眉睫,这已不仅仅是学生公寓指导员的范畴,更要与当地派出所和城市管理者配合,严格控制公寓周边违规商贩的经营,尽可能保障学生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安全,家长才能放心地让子女住进公寓,才能进一步开展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2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根据上级统一设置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某种固定模式来共同完成教与学的活动。依托网络搞教育,特点是资源丰富,教育与被教育者的距离拉近,交流方式由面对面变成了“点对点”,呈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开放性。同时,教育的覆盖范围、传播速度、存储介质、更新周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丰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加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接近性。

针对官兵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从培养官兵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入手,引导官兵自觉接受积极、健康的信息,拒绝有害的信息。网络上的有益信息与不健康信息混杂在一起,要保证官兵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就应该认真抓好创新理论的学习,帮助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息侵害往往是因为接受者对错不分、真假难辨、是非不明。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教育,使官兵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不信、不看、不传有害信息,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筑牢思想防线。

网络在信息传输、资料共享、知识更新、掌握动态等方面呈现出很大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拓展了新的思路和领域。当前,不少部队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单位网站。在网络世界里,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料信息比较齐全,教育者可以从这里轻松地收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料。但由于受人力和信息资源的制约,有的部队网站信息更新的频率滞后于官兵的现实需求,许多教育信息已不完全或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课堂。因此,还要紧贴部队形势任务和官兵的现实思想,不断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满足部队教育和官兵学习的需求。网络信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就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系统的规范,坚持思想性、趣味性、可读性有机结合,选取和制作与部队任务、官兵思想联系紧密、富有特色的信息上网,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过滤,切实达到规范、系统。此外,要加强对网上信息内容的监控,坚决抵制各种有害乃至有毒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3

一、思想政治课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二)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的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的时期。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并作出评价。同时必须看到,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德育教育应做好的工作

(一)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以致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应该有个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作为教育的课题,讲述必需的知识,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二)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是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

(四)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人文关怀

就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征来看,由于其刚刚成年因此在思想和思维方面仍表现的非常活跃,因此,作为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等形成重要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也必须能以学生的性格特征为依据,并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而所谓人文性,指的就是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对学生表示充分的尊重与关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发挥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帮助院校实现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在实际的思想教育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将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基于此,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

(一)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正面情绪

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往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密切关联。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性格特征等方面都具备相应的特殊性,可能是由于高考的失利等,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非常不自信等消极的心理。通过人文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切实加强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状态和情绪等方面的关注,并能在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让其能充分认识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因此,往往能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切实帮助教师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受年龄层或者是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往往在社会转型阶段无法对文化的转变或者是新文化的出现有效的适应,而通过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则能通过有效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影响,并帮助其消除在社会转型阶段因文化等方面的转变而产生的心理失控状况,进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其中有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因此,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一定不良的情绪。而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我国现阶段仍有较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其在性格方面也往往会存在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且也无法与同学和教师等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而通过人文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正面积极的情绪,进而更有效的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性的措施

(一)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师资团队作为教学的支撑,而良好师资团队的构建往往要从以下的几点进行:首先,要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并强化其自身在教学中的人文意识。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者,其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次,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管理,通过良好师德形象的树立来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引导;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以此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转变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有效加强思政教育中人文性的重要方式,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首先,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转变,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其潜能加以激发;其次,要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强调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以保证自身能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的交流关系;最后,强调教学的趣味性,保证教学内容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在院校中强调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也必须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文性。首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工作观念,切实发挥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保证各项工作能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通过管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的提升;其次,学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并强化学校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服务意识;最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条件,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也强调了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能给予学生的心理波动更多的关注,进而以此为依据来对学生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养,以对其做好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充分的普及,以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让其学会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同时,学校还可以经常开展相关的心理讲座,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

三、结语

要强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要保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并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也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充分的尊重,并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岳嵩.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6).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5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和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因此,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得到空前拓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对外界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但又缺乏必要的信息筛选能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他们对信息的概括和抽象就会出现错误,看事物肤浅化、感情化,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出现认知问题。

2.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网络交流具有时效性、互动性、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方便和隐蔽,甚至可以使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建立起各种关系。许多大学生在网络或者游戏中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和与人交流的目的,于是网络的“去抑制性”特征在他们身上不断扩张和扭曲,使他们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出现网瘾。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渠道丰富多样,所以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更加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教育模式的复杂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匿名性等特征使人们在网络上具有天然的平等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把教师当成平等的交流对象,而不是传统意义上“高高在上”的教师。由于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学生既能以被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又能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协助教师对其他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动型的教育机制。

3.教育对象的复杂化。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教育资源,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仅可以覆盖本校的学生,也可以覆盖其他学校的学生,甚至可以覆盖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员。同时,由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非紧密型的,如果教育模式和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会不接受,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二、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规划方面

互联网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许多高校在开始进行网络建设和网络教育时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对校园网的功能不能准确定位。许多校园网仅仅作为学校新闻的窗口存在,没有设置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栏目,使校园网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另外,高校开展网络建设和网络教育的人才储备也不足。在许多高校中,懂网络的教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而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教师却又不熟悉网络的相关知识,这就严重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指导思想方面

网络可以迅速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也使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形式更多样。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时刻警惕,要积极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仅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战,还要面对一般商业网站的竞争。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上网时大多挑选最能吸引自己、最能引起共鸣的网站。学校的网站如果不能吸引他们浏览,就无法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商业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运作手段,而高校网站在这方面则做得远远不够。对于高校而言,并不是建立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就万事大吉了,建立网站仅仅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高校还要用较高的建设质量吸引大多数学生看,让学生感到看过之后有所收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网站内容方面

网络教育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见的任何教育方式。网络教育中,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往往会感觉无所适从,难以分辨真假正误,容易形成迷失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然而,很多高校的校园网内容陈旧、说教味浓,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无法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校园网内容的枯燥直接导致点击率不高,网站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四)教育形式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必须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这样才能发挥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音频、聊天软件等许多新兴载体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页面呆板、内容单调,没有充分利用新兴载体,只是简单地将政治理论知识的文字上传到网上,没有充分依托网络的技术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劳而无获。

(五)管理方法方面

目前,很多校园网都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结构不严谨、主题不突出、栏目缺乏互动性等问题,对于学生关心的情感、娱乐、健康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缺乏迅速的反应。这就造成网站和网页上的信息缺乏时效性,容易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学生的思想问题也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网络的交互性和隐蔽性决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的过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网络与电视、手机一样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高校必须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一)科学规划,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布局

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为此,高校应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部署,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资源投入进行科学的规划。

(二)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要对网络流行文化中消极之处及时矫正,为大学生在心理接受机制上砌起一道“红色防火墙”。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但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被腐朽思想腐蚀。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大学生提高认识水平,不迷信网上的言论和行为,敢于革故鼎新、激浊扬清。

(三)完善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力度

高校要让大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重点建设内容丰富、服务性强、受众面广的校园网,在网站内容和形式建设上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在网站运行中,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发挥网络高度自由性、广泛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校网站的认同度,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良好互动平台。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他们就会把积极性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和行动执行力,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积极创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将政治辅导工作从“网下”转化为“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对于许多人提出的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人才”的意见,笔者不能苟同。在现代社会,上网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技术或科研行为,而只是一种休闲和生活方式,因为上网并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对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是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辅导员都是网络高手,也不能只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选择辅导员。网络的普及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使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网络中同样有用武之地。

(五)加大投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长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无法自主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无法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必须坚持长期性、时效性和互动性,及时维护,及时监管,及时互动,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及时、全面的改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最好使各高校思想政治网络联合起来,加强交流,形成一个具有规模性和互补性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网络,这将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得以不断扩大和巩固。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法。高校只有积极调整思路,才能成功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孟勇.论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2]蔡海江,杨华琴.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健康的互动关系[J].前沿,2005,(5).

[3]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2005,(5).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6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需求

人的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它包括很多方面,如个人需求、社会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共性需求、个人需求等等。这多种需求之间不是完全对立、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直变化的。因此,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与教育。

(一)协调好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将个人需求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很多阶段。个人在社会之中生存,不免有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处理与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运用就是在很多方面行使着这一功能,调节着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如何统一。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理论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价值、个人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感。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或不协调时,我们就要及时引导,及时走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分析,怎么调整个人的节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二)协调好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升华精神需求。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人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等现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思想不坚定、控制力差等因素引起的。从需求的客体来看,人的需求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学生正当追求物质方面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展,则是非常可悲的。在引导学生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要注重精神的发展。

(三)把握好个性需求和共性需求,推动学生“三观”的良好形成。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存在“个人主义”的特点,不会与人合作,缺乏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以个人的想法为中心,满足个性需求,而缺乏共性需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共性需求的教育,加强集体主义意识。同时,也要加强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当前的中国梦为指引,利用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精神世界更加强大。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注重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联结的纽带。教育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好坏。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满足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能能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针对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需求的发展。人的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个人需求、社会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共性需求、个人需求等等。所以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灵活多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有教师深入调研、运用微博等方法;要有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等方法;要有对学生适当的惩罚,积极的鼓励等方法。激励教育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动机,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激励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更能够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还有,自我教育是最持久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方式,这也就是下面即将探讨的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三、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必须要注重“学生”这一主体的因素,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