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1

 

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重要分析新时期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下的管理措施,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显著。企业信息化管理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加强了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变革创新,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企业管理中需要多加关注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分析问题找出应对策略。

 

1 浅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指的是利用高端的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处理数据,并用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丰富了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如下。

 

1.1 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工具,从而达到了智能管理的效果。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终端的发展,企业管理工作还可以从计算机终端延续到其他电子终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新时期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逐步被我国很多企业所应用。

 

1.2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是息息相关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我国企业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最大化。所谓信息最大化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终端机器等等,企业决策者能获取关于企业内部、客户、供应商等市场信息,以对市场、客户以及企业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通过信息化终端获得更为直观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存能力,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和创新水平。

 

1.3 信息化管理关乎企业生存与创新

 

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特别是新时期的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往往导致企业在缺乏竞争力,从而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们都知道,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点,一个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只能在时代竞争中随波逐流,并不能从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导致企业管理工作迟缓,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从而丧失了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

 

当企业迅速壮大时,原有的按职能部门管理企业的方式暴露出很多弊端。这时,管理流程创新作为一种不同于产品创新的另一种技术创新,更容易让企业实现稳健增长。IBM大中华区总裁指出:中国企业面对开发市场竞争的风险,针对关键业务,再流程创新中减少竞争风险、洞察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商业价值,已成为企业成长的捷径。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管理流程创新中获益。

 

2 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信息化管理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不断积极面对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问题,对外及加强交流,对内加强管理力度。近年来信息化推广不断加大,局域性施展的信息化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点面式的信息化管理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由点向面逐渐推展开来,企业个体是点,各企业相互关联形成面,信息化的时代就要做到相互交流沟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但是要想发展就得开阔眼光,对外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企业不仅要在自己内部形成管理,也要全面发展。因此点面的信息化管理正在逐渐形成。

 

信息化的管理虽然慢慢发展起来了,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分析。首先,一些企业决策者没有信息化管理意识,认为人才是管理工作最为可靠的对象,依靠计算机并不能使管理工作简便多少,并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从整体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息化的开展水平比其他的地区好很多,企业的实施力度也大于其他企业。

 

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有些企业急于求成,仓促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该以管理导向为主要侧重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向导。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实事求是,从自身出发实施稳步展开,考虑企业的基础条件,从实用出发稳定发展。

 

3 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分析

 

3.1 政府要营造环境,提高对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支持

 

给企业更多地支持和帮助,明确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需求,是当今时代企业参与竞争,逐渐发展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同企业之间的交流,关注企业的系统工程运作,了解细节,总体规划,分步进行,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承受力去实施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对于处于刚刚发展起来的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来说,政府要根据掌握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与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扶植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2 建立咨询评价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的支持体系

 

扶持建立一些对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管理诊断,工程计划,管理监督,措施改善等方面的社会化中介机构。发挥各级的企业管理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推进宣传,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做出指导和建议。从技术和管理队伍等多个方面给出监督管理和帮助。对信息化的管理服务单位的服务水平做出必要的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制约条例来引导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3.3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对于自身的内部建设要抓紧抓强,不能忽略了内在的因素,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要加强对企业的内在建设。强化基础管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创新建设,积极应对时展需要,不断改革,不断总结,提出建设性的新目标,新要求。优化内部的管理氛围,加强企业人员的自我总结和反省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不断优化管理环境,创建良好的氛围。以此同时,还需要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员工素质,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当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是需要循循渐进的,是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来定制相应的改革方案的。

 

3.4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优秀的人才才是企业应该重视的方面,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一个优秀的企业,出色的公司,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是信息化管理的重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用人策略,用人要精,用人要用在关键上。在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上,加强内部培训工作,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运用灵活的管理模式,不能照搬死板,强化专业力量,制定综合性的管理办法,信息化的时代,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要有具备足够专业技能的计算机技术性人才。一个好的团队加上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很大的利益,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当然,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企业购置一批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这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回顾这几年来在企业带领信息化团队的经历,可以说整个团队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不仅仅是人员数量上的增多,更是每个人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团队从最初仅能保持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即不出故障、不宕机的水平,逐步提高到了能够推动公司业务流程重组、改造,帮助集团信息系统来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提高的程度。未来,信息化团队还会得到继续的发展,力争做到能够推动企业进行商业变革,帮助企业建立下一代商业模式的程序,这也是将来信息部门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本文针对新时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根本应对策略给出了相应的分析,论述了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给出了一些新时期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和应对建议。这要求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建立咨询、监理评价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以及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2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中的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日益活跃,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形态。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专业分工程度极高,需求导向性非常明显,市场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触动它们最敏感的神经,它们必须不断捕捉市场商机,以差异化的服务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市场变化的“晴雨表”,信息就成为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元素,正确的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有可能让企业经营失败,一蹶不振。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内容由质量的竞争转向了速度的竞争、信息的竞争和知识的竞争,市场竞争的范围也由地区扩展到了全球范围。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各个国家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感到压力和危机。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抢占战略制高点,则其后果堪忧。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接近5000万家,这些中小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资金不是十分雄厚,管理不是非常完善,信息化基础普遍较差,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

这近5000万家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将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形成国民经济信息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普及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基础与动力,同时也将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结构。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信息化观念落后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多经营者信息化观念淡薄,有的不完全知道信息化概念,不懂得企业信息化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经营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冷淡,认为可有可无,对推进信息化不积极。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明显的不足,造成很多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持等待、观望、慢慢来的消极态度。有的经营者对信息化项目期望值过高,把信息化等同于技术改造,甚至仅仅把它看成是纯技术的问题,如让技术部门主持信息化、盲目追求软件的高档次和高功能、没有意识到行业性限制,这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难以迅速推进。当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时,多年形成的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长期的配销体系、基础设施合计品牌认知等,仍惯性作用于企业管理活动,牵制并阻碍企业向信息化更高水平迈进。

(二)企业信息化投资不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资金拖欠、自有资金周转较慢、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加上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造成企业资金相对缺少,最后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实施周期长,风险高,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等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何况信息化的建设既要购买硬件和软件、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搞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又要在信息系统建立完毕后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难以改变少花钱多办事、开支第一、需求其次的心态和实际情况,这样,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坚持不了太长时间的实施过程。

此外,不少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这样“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更有许多企业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没有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造成原有投资没有合理应用最终导致浪费。

(三)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

信息化人才匮乏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的症结。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人,企业信息化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既懂得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执行层人员。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往往只注重硬件、网络环境、系统应用情况等,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网络管理人才。从有关统计来看,中小企业每100人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1人,其中既懂IT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加紧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常常面临人才外流问题的困扰:一方面中小企业用人机制本身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情况、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能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很好的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没有高效的激励和评估机制,企业内部信息化骨干力量流失现象严重,许多大学生和技术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造成中小企业信息人员素质较低,对信息技术领悟和掌握程度差,没有或少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为计算机及软件在企业的普及与应用上又增加了难度,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

(四)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受多年来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不具备发达国家在长期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完备的商会、协会组织为主导的统一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致使我国服务机构分散,各自为政,各机构间交叉重复,无序竟争,服务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我国还没有行业性的、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很少,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

其二,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标准和实施监理制度,缺乏信息服务的良好宏观环境,缺乏合适的软件供应商为企业提供量身订做的信息化方案与个性化服务,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这些不足最终致使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衡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实施过程中的纠纷较多,软件市场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无序竞争问题。

其三,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不完善,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造成企业间销售、采购、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制度环境相对落后,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三、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要么认识片面,要么期望过高。论文格式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绝不是企业利用计算机,而是一个企业和市场完全结合的系统工程。它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一定要让企业经营者对信息化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中小企业增强信息化意识应当着重抓住增强“四个意识”,即:信息化意识、主体意识、风险意识和学习意识。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对企业信息化予以高度重视,这单说的重视不仅仅是思想上的重视,更需要的是实践上的重视。经营者思想的重视,可以确保企业信息化战略方向的正确,使之认识到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从管理层给予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实践上的重视,则直接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败。除此之外,企业经营者还要加强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对信息化建设中产生的人的利益冲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接受信息化所带来的处理方式、工作习惯的改变,从心理上认同它,要将信息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进行。

(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合理投资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那么企业就应该考虑怎样以更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效益。中小企业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即以小投入迈出第一步,以后逐步投入,赚回利润再投入,以换取更多的利润,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

企业应当遵循既定的规划和战略,坚持实用原则,避免好大喜功、一步到位的盲目投资,做到逐步规划、逐步实现、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使得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短期目标根据长期目标而制订,长期目标根据短期目标而调整,对长期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对长期目标要作到充分完成、超额完成,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如此稳扎稳打的建设战略才能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金使用的风险,确保投入资金的合理使用。企业应尽可能地利用政府的相应扶持政策,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利用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在解决资金问题后,更重要的是资金的合理使用,因为资金的使用关系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应用的成败,合理的使用、良性的循环发展能够积极地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制订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合理完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使其一者适应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使资金的使用符合需求,作到量体裁衣。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更是企业走向信息化的根本。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在员工的教育培养和激励方面投资不足,造成员工水平低下、人才外流。因此,对企业来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合理开发、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全方位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防止企业人才流失。同时,企业应加大对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制订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培养一批既精通经济相关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注意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努力培养一大批能够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的技术人员,使我国企业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派部分员工到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及先进的大企业去学习和培训,或定期请专家来企业培训员工,对急需的核心人才一要舍得投资引进,要善于和专科院校合作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从业人员执教,或者到其他企业的优秀团队中学习,从而起到共同推动的作用。

(四)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有着重要作用,营造好的信息化环境首先要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服务体系。一是侧重软件供应商服务,因为一个软件供应商能否优化中小企业的工作流程,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与实施信息化战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二是侧重社会服务机构,因为它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起到重要的指导与辅助的作用。此外,政府要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环境。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便利的优惠措施。其次,改善目前中小企业不良的金融环境,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信贷。再次,在各个行业协会中鼓励企业信息化的推行,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坚强后盾,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发挥相应的功能。最后,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可以在自身机构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政务信息化,或者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优秀典型,让其他企业有可以借鉴参考的例子,丰富信息化的经验,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方便。

结束语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己经步入了深化、整合、转型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形态、治理结构、管理体制、运作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影响日益深化;中小企业组织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在日益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风险与控制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应用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当中小企业花成百上千万甚至更多的资金开发、实施系统时,看清风险并进行有效地控制显然相对重要。要成功地向风险挑战需要的不只是驻足思考的能力,还需要规范的管理过程。能让我们在蕴含着风险和契机的环境中演绎成功的规范的管理过程就是风险管理。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身处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能够快速把握市场机遇,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处理的有效支撑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市场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有效集成。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1 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化

1.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企业信息化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活动中的扩大应用,相对于一般的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基本应用,企业信息化包含的企业活动更加广泛,涉及的技术和理念更加复杂。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立足点是企业在原料采购、市场定位、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所传递和流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筛选、转换、挖掘,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包含了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信息的知识挖掘和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的各个方面,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而当代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手段。通过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在管理中的效率和信息掌控能力,及时发现市场机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市场、产品、成本和管理上。首先,通过企业信息化企业可以快速收集市场信息,及时调查市场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经营策略,保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其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极大的提高企业产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效率,另外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进,增强企业的产品多样性和市场适应性。最后,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的效益,如:电子商务减少了流通环节,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收集产品、市场信息,改变传统的企业收集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方式,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支持。

1.3 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计算机技术。不同的企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不同性质,所以不同的企业所应用到的计算机技术有所不同,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技术还是微软办公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以及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系统。微软办公软件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快速编辑、计算、统计和挑选等,使日常办公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能够应用于企业管理、企业数据统计、企业销量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既能实现信息共享,又节约环保,还能提高办公效率。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管理、数据挖掘,尤其是在企业财务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2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技术依托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包含了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基本的管理工作,成本管理、财产评估等财产管理工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例如: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发挥在财务信息沟通、财务计划制定以及财务工作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实的反映市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时监控财务运行情况,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程度,从技术角度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化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便利和实惠,但受限于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经济实力,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效率。

3.1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未得到企业重视。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方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概念,对于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和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有些企业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管理者缺乏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认识;二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具备,导致企业信息化过程无法完成。这样直接导致一些企业管理思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

3.2 企业方面缺少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条件。资金和技术是企业完成信息化过程的两个主要条件,而技术的实现一般也依赖于企业的资金支持。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很落后。还有一些企业即使资金充足,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应用的一般层面上,对于计算机支持决策、基于计算机的市场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还很少涉及。

3.3 部分企业存在不重视企业管理的现象。企业信息化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的水平,企业不重视自身的管理,所以认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也就失去了应用的意义。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多种多样,对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程度高低不齐,所以,一个企业在谋划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管理方法和模式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针对性提出企业战略管理的途径和管理方案。

4 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

4.1 增强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的管理层直接决定企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所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增强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首先要在管理层做起,然后这种理念逐渐渗透到整个企业。只有企业管理层认识到了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才会有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的产生和措施的实施。另外企业要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是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的重要手段。

4.2 制定明确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措施。增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以后,企业要着手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措施,目标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指引,措施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企业在完成目标和实施措施的过程中要将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渐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效率。并且企业要加强所采集的信息的利用,对企业决策发挥积极作用。

4.3 加强资金管理,营造企业信息化的条件。资金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将适量资金有目的的向企业信息化模块转移,加强企业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在规模扩大、市场变复杂的过程中对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掌控能力,巩固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面对信息时代对企业管理的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快动企业信息化的实现过程。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必将成为主流。

6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有重要应用,但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顺应时展,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条件,实现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沈赫.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03):94.

[2]董亚萍.浅谈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53-54.

[3]周斌,高愈滋.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35-35.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1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现税金、完成利润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市场竞争、体制机制等诸多约束,而信息化技术是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支撑和动力引擎。

分析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约七成中小企业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但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人才也比较缺乏,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资源建设和数据管理,探讨中小企业在经营多变、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2 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业务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信息化开拓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加强产品推广扩大销售能力,控制销售成本和改善售后服务,实现客户信息管理等。二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和研发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包括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等。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求一般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管理,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电子商务,绩效和决策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

也可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求划分为三大平台:一是基础设施平台。二是生产管理平台,包括生产管理和产品开发管理。三是经营管理平台,包括经营管理、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电子商务、绩效和决策支持。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中小企业一方面是体制机制比较灵活,生产经营随市场迅速变化;另一方面,普遍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企业资金有限、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对信息化建设应用效果缺乏信心等。根据中小企业实际,其信息化建设应按“行业规划、按需建设”,“统筹分工、协同推进”,“先易后难、效益优先”的思路进行。

3.1 行业规划,按需建设 信息化规划是指在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不同行业其业务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差别较大,整体规划建议分行业进行。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明确针对本行业信息化建设完整的系统架构、选型和实施策略,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信息化需求,选取行业信息化规划的相关建设内容分阶段或整体实施。这样,一方面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能统一在行业规划框架内,为今后的集成共享和统一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规划能力的不足,避免选型五花百门、标准各异、难以集成等问题。

3.2 统筹分工,协同推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

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参与的方方面面要统筹分工协同推进才能有序有效顺利进行。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如何分工协作是关键。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化、基础设施平台、生产管理平台和经营管理平台等几个方面。标准化工作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完成,行业配合,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作为使用者。基础设施平台主要由第三方服务商和企业负责,第三方服务商负责骨干网络甚至关键服务器的建设;企业负责本企业内部网络和终端的建设,同时租用第三方服务商的基础设施,可使企业投资较小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企业生产管理平台不同的行业差别很大,应按由行业牵头,在典型企业进行试点建设,本行业中小企业推广应用。经营管理平台具有通用性,应由第三方服务商负责提供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规划框架内选择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分工示意如下表一:

3.3 先易后难,效益优先 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金匮乏,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相对更严格,信息化人才普遍不足,信息化投入非常谨慎,更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企业现状要求信息化必须能真正解决企业的一些急迫的问题,能够确确实实获得明显的回报,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时,它们会更加考虑成本收益分析。政府、行业或第三方服务商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时要采取先易后难、效益优先的思路,为企业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切实提升企业产品销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企业市场规模。中小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息化建设方案时也要采取同样的思路,先实施一些企业需求急迫、投入少见效快的模块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形成投入、收益、扩大投入、扩大收益的良性循环。

4 建议

要更好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好的方法是信息化投入少、见效快,形成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在进行中小企业信息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阶段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4.1 处理好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也有个性化差异,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决定IT产品投资、选择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上更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标准化意味着低成本,但存在标准功能与业务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的风险;个性化意味着投资

大,但客户化功能可更好满足用户需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将影响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成效。一方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时,要充分调研需求,确定采用标准化解决方案或是个性化解决方案,满足企业需求应优先考虑通用功能、其次是行业的通用功能、最后才考虑企业的个性化功能定制。另一方面,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解决方案要按行业需求,提供灵活和可配置的功能,最大化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业务。

4.2 处理好阶段建设与整体集成的关系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其信息化建设无法做到统一推进、一步到位。大部分企业仍然是根据自身实际分阶段分层次建设。因此,处理好阶段建设与整体集成的关系对将来信息化的应用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企业应遵循行业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和建设阶段,按业务驱动、效益优先的原则,从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中选取相应的模块或子系统先行实施,使信息化尽快产生效益,同时也为今后系统的集成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4.3 处理好外包租用与自主建设的关系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处理好信息化服务的外包租用与自主建设的关系。对信息化的建设内容要充分考虑到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和系统升级等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支出,评估外包租用与自主建设的成本开支,制定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先考虑依靠信息服务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外包服务形式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以降低信息化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这种方式可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信息化投资。

5 结束语

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求,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提出中小企业信息化“行业规划、按需建设”,“统筹分工、协同推进”,“先易后难、效益优先”的建设思路,并对如何更好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推进并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9.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竞争力;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30-02

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各国的经济变得密不可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传统企业如何保证持续的高速发展,如何在与全球各个国家的同行业对手的竞争中占领先机,如何进一步节约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益,如何科学高效地决策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都成为了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一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信息即是生产力。在当今时代,掌握住了信息就握住了企业发展的先机。笔者将就此主题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结合先进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开发、市场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及时地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即是借由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精益化。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公司内部现状以及外部市场信息,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进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路由器等现代信息设备为硬件基础,以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核心。主要包括:(1)生产过程的自动化,CAD、CAP、CAM的使用。(2)办公过程的自动化,使用OA系统进行办公室传统事务的处理。(3)SCM(供应链管理),SCM的目标是建立从供应商―企业―消费者的联系,整合这几者之间的所有的交易与合作流程。(4)ERP(企业资源计划),ERP运用计算机网络将企业内外的信息进行汇集,形成数据库以供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查询利用。(4)CRM(客户关系管理),CRM利用网络与其他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企业顾客的信息,通过对于顾客信息的分析,及时了解顾客最新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相应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与顾客建立紧密的稳定合作关系。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企业信息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借助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接到产品订单之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精细规划,减少各个环节的延迟。减少企业的实时库存,让企业的资源流动起来,避免库存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于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选择价优质好的原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二)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信息化借助计算机与信息设备,通过对客观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客观地真实地衡量企业现状。并且,通过各种与外部相连的系统,企业可以了解市场动向、竞争对手、科技成果、顾客最新需求等诸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情报,企业领导在进行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时候,相对以前的盲人摸象般了解情况然后拍脑袋进行决策的传统管理有着很大的提升。

(三)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借助企业建设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可以进行顾客信息的搜集分析,发现顾客真实的产品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同时,借助CRM可以建立起顾客与企业的联系,CRM可以充当企业的宣传与售后平台,提升企业形象赢得顾客的品牌忠诚。借助CRM还可以建立起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使得顾客可以多种途径地进行产品消费。

在竞争白热化的现时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收益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前期所需要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开展,一定要在掌握企业现状的前提下,做详细计划分布实施开展。本文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应当如图1所示分布实施开展。

(一)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是信息化建设不能仅凭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个人的喜好或者程序化地复制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开展实施。不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就盲目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有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结果,不仅达不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反而会白白浪费针对信息化投入的巨额资金。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愿景紧密结合并相互统一。

(二)现状评估

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现状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应当明确企业现在已经有了哪些资源,有了哪些系统。避免今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当中重复投入,费时费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现状评估中需要理清楚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即企业现在最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补充哪一部分的能力。

(三)战略制定

在战略制定环节,我们需要根据前面企业战略目标分析与企业现状评估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制定。目标即是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各项业务整改按照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序,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完成整改。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战略先后,后期的收益可能显得非常漫长。

如果说一个企业原有的生产流程已经非常合理完善,其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已经是价格优惠质量超群。然而其在销售环节的成果却不如人意。尽管如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负责人没有具体分析,就直接进行企业SCM(供应链管理)的建设。SCM投入使用之后并没有取得企业收益明显的增长,企业可能便会对信息化建设失去兴趣。既丧失了一个提高企业收益的机会,又白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原本不需要整改的次重要环节。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依据企业现实进行战略制定,孰前孰后应当

有理有据地制定好,并有条有理地开展实施。

(四)战术制定

这一环节的要点即是根据战略制定的顺序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在这一环节中企业应当在项目实施阶段要求并监督系统供应商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同时,企业应当注意企业信息化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养,在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同时,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以使得信息化系统能够对企业的收益增长贡献重要力量。

(五)实施与试用

在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应当进行系统的使用与试用。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给前面的各个流程,以促进前面各个流程的优化,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质量。

四、结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企业面临来自各个国家企业的竞争。我们只有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稳扎稳打、分步实施,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原则。

参考文献

[1] 谭兴,谭策.浅谈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J].科技信息,2008,(20).

[2] 沈光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情报杂志,2001,(3).

[3] 严怡民.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振兴经济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1998,(10).

[4] 范玉顺.企业信息化需要整体规划[J].信息系统勤务员,2004,(1).

[5] 王端详.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分析[J].民营科技,2010,(9).

[6] 赵戈.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3).

[7] 钟永健.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7,(1).

[8] 邓文佶,刘雁.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企业经济;经济管理

1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正在经受着考验,因此,探讨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寻求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意义深远。

2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2.1对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甚至认为信息化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对企业发展弊大于利。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体系把同行业的经营者和客户全部联系起来,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倘若企业对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很难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置企业于危险境地。

2.2对信息化改革的投资力度不足

一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差,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没有多余的财力投入到信息化改革中。另一方面,尽管国家积极鼓励各级企业的发展,但是除国有企业外,其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一些大银行却不愿意为其提供资金贷款,因此很多企业连正常的经营活动都无法保障,更不可能去投资信息化改革。

2.3高素质信息人才短缺

虽然我国信息化改革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对信息化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国家在信息化改革方面投入的精力、时间和成本相对有限,造成很多企业中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人才,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2.4管理模式脱离信息化发展环境

由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固有缺陷,在很多地方都不能适应信息化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还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经济运行脱离市场实际,该问题应当引起经济制度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优化对策

3.1提高对信息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我国已进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适应时展的要求。要想提高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程度,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改革的认识。企业管理者需要定期接受信息化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企业管理者可以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其他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借此不断强化自身对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企业信息化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确保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各部门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上传各种经济业务数据,以有效减少企业资料保管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并提升企业对各项业务管理的效率。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兴起,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企业在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企业包括财务、人力、物资等在内的经济资源、经济活动进行集约化管理,以提高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利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集成功能,企业可以加强对各信息传递环节的有效控制,防止手动信息传递的随意性,促进企业经济流程的科学化、统一化、规范化。

3.3加强对信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大有裨益。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要想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要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可以开展关于信息化方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运用水平。二是企业要做好信息化人才储备工作。企业需要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资金投入,与高等院校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关系,专门培养一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强化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化人才的需要,以优惠的条件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发展服务。

4结语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信息化普及的程度和运用的程度还不高,这势必会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为此,企业要积极面对,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信心中心

参考文献

[1]李也.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战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