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1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高效地促进了经营效率的提升。计算机在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及时性,增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借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可以进行良性的互动,减少了信息交流的时间,提升了互动沟通的效率。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员工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与以往的管理方式比,计算机技术的成本更低、反映迅速等优势,解决了信息的单向传递、时间间隔长等问题,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计算机的这种交流模式,弥补了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推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提升,方便员工之间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充分调动了他们主动探索消息的热情。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企业的作用

2.1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当前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该借助计算机技术,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系统,结合员工的个人信息和能力,获得员工工作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的质量效率。不同的员工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不同,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工作计划,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2]。

2.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纷纷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能否科学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企业的效率提升,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积极探索高水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为后续的发展积累力量。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只有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3方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先进产品技术发展与优秀人才吸纳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有积极探索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摒弃发展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够适应当代激烈的市场环境。人才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使用,可以实时了解员工的信息,对人才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3.1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培养企业忠诚度

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获取员工关于工作反馈的信息。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员工们管理角色已经有了很多转变,都倾向于主动获取信息,向企业阐明自身的要求。但是,企业如果要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培养员工的企业忠诚度。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网络,如bbs论坛等形式,通过让员工在内部平台进行交流,可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良性互动。企业可以建立资料收集库对员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而获取有效的信息。(2)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客户交流中心,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访谈,使得有效信息在企业内部实现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3)企业可以设立电子信箱,通过匿名的方式获取员工对企业改进的反馈。(4)为了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性的工作关系,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满足员工的个性需求,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管理的效率[4]。

3.2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调查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实地调查和研究。因此,要想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科学管理,进行管理调查,加强企业管理系统的使用程度,从而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通过对企业进行管理与调查,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行。在计算机时代,企业每天都会面临很多信息,如果进行分门别类的有效管理,进而从中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计划,就需要我们队企业的客户和员工进行管理调查。企业可以利用内部的公司网站和bbs论坛等形式,对员工的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了解具有针对性的信息。通过管理调查的方式,可以提高企业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3.3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只有重视员工的作用,充分发挥员工自身的能力与水平,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才能使得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在选取员工时,应该对人才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既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还要选取真正适合岗位的人员。此外,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员工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更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要想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更应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使得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5]。企业应该注重关注员工,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使得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

4总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促进了市场经营效率的提高。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在管理方式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优化企业管理系统,提升管理的质量,促进企业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潘波 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静.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电子世界,2016,(22):16.

[2]张猛,王晶.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82.

[3]杨刚,沈淼波.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6,(20):131.

[4]孙鹤.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科技风,2015,(07):210-2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

作者简介:王琦(1982-),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渗透,现在的人们,已经对其产生了极其大的依耐性。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体积已经变得更小,而其性能却变得更好,这使得人们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工作的时候,也更为便捷。计算机不仅让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还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它是用真空电子管聚合形成的,重达30吨,而且占地面积达到170平方米。在当时,其计算的精准度也是非常高的,对于圆周率问题,祖冲之用了15年才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而使用计算机计算,则可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而且用时非常短。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是在1944年,二战进行中。当时美国为了建立更好的作战体系,想方设法从计算机上找突破口。霍华德研制出了电子计算器,并用它绘制弹道图,这为美军的军事部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虽然电子计算器的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在计算上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1946年,现代计算机的模型ENIAC终于诞生,其比电子计算器的运行速度要快1000倍。但是由于其运行的目标性较强,所以无法发挥更多的功能,而且其是用真空电子管储存相关数据的,容易遭到损坏,只是数据流失。1948年,晶体管替代电子管成为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而且其体积更小,性能更好。1960年,更多的计算机设备如内存、打印机等被应用于计算机的运行当中,这对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1958年,集成电路诞生,使得计算机的体积更小,但性能更好,而且运行速度也有了较大提升。1972年,性能更佳的计算机诞生了,其使用了半导体和晶体管,一秒内可以执行60000个指令,而且体积也变得更小,更人性化。在70年代中期,计算机开始作为产品向大众销售,随着计算机不断的发展,拥有计算机的人也更多,而且计算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计算机经过多次的改良和创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也不仅仅只是用来计算一些数据了,其日益完善的功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促进了社会更好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自身的优势为人们解决了众多的问题。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逐渐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能够提供给有效的帮助,并促进其发展,所以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其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体积越来越人性化,性能越来越高端化,而且制造成本也越来越低,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具有创新性。如今的计算机,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外观精美,对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够较好满足。由于计算机所涉及的面较广,所以其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能将其自身优势运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还能够更好地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3.1社会的需求

在战争时期,计算机被用来分析各种数据,处理各类复杂的信息。由于其能给作战需求带来极大的帮助,所以很多国家都在计算机上投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是为了给作战带来更多的便利。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对计算机的投入,促进了计算机更好地发展。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变成民用工具了,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为工作人群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计算机已经越来越趋近日常生活用品的范畴了。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共享的发展基础

由于计算机的信息内容较丰富,所以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信息共享,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的价值所在,并能够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将其应用在自身的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更多的问题,为自身的生活带来便利。信息的共享还可以让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创新,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好地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

3.3计算机理论基础为技术发展提供了依据

计算机技术是研究人员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验,从而达到相应的标准,在这过程中,计算机研究人员可以从各项实验和研究的方方面面中找到更多的设计理念,从而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其他事物上,从而增加其利用价值。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必须在不断的检验中证明理论的真实有效,这样才能将更新的技术移植到计算机里,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实用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

3.4结合创新度较高

计算机研究人员在研究出更新的计算机技术后,可以分析其特性,将其良好地应用在其他事物上,通过技术与产品的有效结合,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从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由于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俩系较为紧密,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其融入进人们的生产生活,让计算机技术来推动各行业的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的质量。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将其应用在对农作物雨水的浇灌上,研究人员可以用计算机控制浇水器,只需按下按钮便能实现大范围的浇灌,还能让每株农作物吸收的水量大致相等,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

3.5行业竞争激烈

由于计算机迅速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计算机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采取了多种措施,而这导致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各计算机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同时追求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性能,企业的种种发展措施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提升与创新,让计算机也能够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

4.1智能化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化,人们对于计算机有了更多需求,一般的计算机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也不能够良好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为了让日益增长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被人们利用,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研究人员必须让计算机变得更智能化。由于智能化的计算机所需要应用到的科学技术也更为先进、更为复杂,所以研究人员须不断地进行实践,通过有效措施来进行智能计算机的设计。智能计算机对于一般的计算机来说,其运行速度更快、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性能也更佳,其不仅更大的减少了工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让工作的质量变得更有保障。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化计算机解决更多的难题,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4.2新型计算机

由于现有的计算机使用了大量的硅技术,尽管让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硅技术的再创造性大大地降低。所以,为了制造出性能更佳的计算机,研究人员必须开发新的技术,在确保计算机安全的同时,提高其质量和性能,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4.2.1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以光子为利用体,通过光子的性能来进行计算机的运作,与一般的计算机相比,其对数据的计算更为准确,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更强,而且光子计算机是通过光子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存储,这样会让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还不会因为受到突况所造成的损害而导致数据流失。光子计算机的运算方式是根据光子的计算方式来的,所以其计算结果也是以波长表现出来的,对于较大的数据,光子计算机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4.2.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以力学规律为标准,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进行存储,还能够展示出计算处理方法的依据点。量子计算机可以利用激光脉冲对链状聚合物进行改变,从而决定计算机开与关的状态。与一般的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可以通过量子位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安全性较高,运行速度也要比一般的计算机更快,存储的数据量也更多,由于量子自身的特性,量子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可以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4.2.3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通过将纳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良好结合而产生的新型计算机。纳米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相比,虽然其体积更小,但是性能和质量却更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导电性。所以,对于一般计算机采用硅芯片而言,纳米元件是其更优秀的替代品,不仅能让计算机获得更好的性能,而且使用寿命也会更长。纳米技术原本是用于微电子产品上的,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其被技术人员合理地应用在了处理器芯片系统上,从而使计算机更加智能化,能更好地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去更大的便利,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5如何更好地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所以,只有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利用程度是否高,其利用价值是否符合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人们可以用其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类问题,而不仅仅是计算数据和处理一些信息,只有转变计算机使用的观念,才能发挥出计算机的最大价值,真正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进计算机行业的整体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所以,只有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利用程度是否高,其利用价值是否符合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人们可以用其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类问题,而不仅仅是计算数据和处理一些信息,只有转变计算机使用的观念,才能发挥出计算机的最大价值,才能让计算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全面的帮助,真正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进计算机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电脑迷,2014(5):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3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存在着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甚至使人们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三、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实践的效果,从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在学习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大家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2]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1 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成为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等战略思想。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无限的商机。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截至到2004年12月,全国IT职位需求数达到72302个,比2004年1月份增长了17336个。需求职位以研发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软件设计开发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系统分析员、Java开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为主。赴日软件工程师以及小语种IT工程师在本地就业机会也很多。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大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却是IT企业难以找到满意的IT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IT企业结合不紧密。

针对以上问题,计算机教育界一直在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其中层次化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即根据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将计算机人才大致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中第一类以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教授和学者;第二类注重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第三类以培养专业技术熟练的、优秀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为目标。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早就从社会功能、智能结构等方面对人才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人才可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这四类人才中,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工程型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2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立了数据库综合实验和硬件综合实验等五个大型综合实验;制定了二年级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三年级到企业进行暑期实习、四年级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习的企业实习计划;开设了日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公选课,包括聘请企业高级主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IT项目管理选修课等。本节仅从强化实践环节这一侧面介绍我们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

1.教学模式概述

苏州大学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软件园毗邻,周边IT企业众多,其中苏州工业园区55%的企业为IT企业。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国际科技园现有企业240多家,80%为IT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IC设计。苏州大学在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苏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同时,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还不定期地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举行技术讲座及前沿知识讲座,并与教师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有关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为学生、教师打开了了解市场的窗口,同时也为企业和学校架起了人才需求的桥梁,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4.建立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室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经。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紫金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苏州大学摩托罗拉单片机实验室、江苏省嵌入式软件技术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实验室,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学院成立了自己的开放实验室,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成绩优异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条件,并制定了完善的开放实验室条例,规定了其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

如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结成科研小组,采用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定课题或企业提供课题等方式,经开放实验室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才能进入开放实验室。科研小组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由于开放实验室必须以课题小组形式申报课题,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激情,为其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5.建设加强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主战场,把专业建设深深根植于生产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们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的摩托罗拉、AMD、罗技、旺宏等世界知名IT企业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实习基地,并与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昆山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创软件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企业实习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认知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周,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各企业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和软硬件平台。二是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为50天,主要让学生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一些小型项目或一些模块的开发,甚至是文档的整理工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到底能如何运用,并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三是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期,主要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具备独立胜任项目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管理与质量监控。以毕业设计为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如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与类型、毕业设计的步骤、校外毕业设计试行办法等条例,并发放企业严格执行。对于安排毕业实习生多的企业,我们还专门安排指导教师长驻企业,从而确保了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3 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江苏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本文获得“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陈建军.IT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互动.通信信息报,2004,6

2.李晓明.陈平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3.马殿富等.明确定位,培养高质量人才.计算机教育,2004,8:44~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教学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3-009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和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进行4个方向的分类培养,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文献1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方向的公共核心课程,其中操作系统是8个知识领域之一。近20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的兴起,各高校新增不少对应课程,但是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依然是一门重要课程。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与计算机关系紧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而近年来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和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操作系统的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2 信息技术与操作系统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内容较为丰富,但我们不是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是分析信息技术与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关系。我们主要关注2个方面:1)教与学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技术;2)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的课程。另外,操作系统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仍然认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要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过程”为主线索完成课程教学。

2.1对教与学的影响

通过微软中国和Linux中国等网站,教师可以了解与操作系统相关的新闻、技术和技巧,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有较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因此教师布置一些需要通过搜索信息或者访问一些课程相关网站才能完成的作业,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该课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2.2软件开发平台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操作系统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与模块并重、设计与应用并重和内容广泛且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对于一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软件开发可能是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因此学生从软件开发平台的角度理解操作系统课程是有必要的。在Windows NT之前,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平台多是Turbo C,之后是Visual Studio 6.0,现在是.NET框架。在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眼里,操作系统是一个提供一系列系统调用(或API)的基础性软件,因此教师在相应的章节教学中注意这些变化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

2.3开源软件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开源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Linux在服务器、桌面、行业定制等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尤其在服务器领域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较早开放源代码的软件,Linux将引领未来软件发展的方向。基于Linux开放源码的特性,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Linux。Linux是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由于UNIX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和发展最成熟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作为UNIX的克隆版本使得Linux用户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支持和帮助。

考虑到Linux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培养学生在Linux环境下编写程序的能力,是一项面向就业市场和对广大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如果实践教学平台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那么一个不足就是Windows的集成开发环境屏蔽了细节的实现,它不利于学生对程序代码编译和调试的理解,即不利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而Linux编程环境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此外,我们可以从各种途径找到Linux的内核和应用软件的源代码,对这些代码进行分析与运用也是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途径之一。

2.4嵌入式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嵌入式系统是一类特殊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软件。分析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开发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智能手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嵌入式技术,而智能手机软件开发则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而得到关注。因此,在各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如在内存管理这一章,教师可以对比通用型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相应内容的不同点,运用对比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来说,其后续课程有嵌入式系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Linux环境编程、.NET等。因此,研究操作系统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完成操作系统作为其他专业课程背景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组织,对于后续课程教学及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3.1突出原理,加强理解

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适当了解该课程涉及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对于教学来说,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搜索引擎使得信息获取相对容易,因此教学过程的侧重点将由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转向对知识点的理解,即由传统的先记忆而后理解,转变到信息时代的先理解而后记忆(如果忘了知识点的内容,凭借无处不在的搜索引擎,可以根据记忆碎片查找到知识点),并将内容分成原理性知识和具体实践2类。对于前者,要抓住其内容本身变化不大的特点,不断精炼教学内容,使其通俗易懂。

由问题出发讲授相关原理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比如,由“多任务并发执行如何完成”这个问题,可以引出中断和进程等概念。换个角度说,这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出方案,营造一个“学习型”教学氛围的方法。突出原理,也是突出原理所解决的问题。有了学习上的“问题”,那么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提高对原理的理解,则是信息技术影响下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新方式。

3.2围绕课程间的结合点,提高学习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教学要结合实践教学才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操作系统的理论内容较为丰富,因此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操作系统后续课程偏向应用实践,如果教师能够对课程间有联系的知识点有意识地理清并讲透,那么在进行相应课程授课时就可以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加深理解。

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能够引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后续课程,教师如果能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回答操作系统为网络通信提供了什么、为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什么功能模块、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系统是什么关系等问题,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出发,相关知识点的讲述要有详细及概要之分,如对后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可概要讲述,而对后续课程中与操作系统原理相关的内容可详细讲述。

3.3设计平时作业,改进考核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对于引导学生学好相应课程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改进考核内容,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加大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在检验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去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笔试为主,适当考查实验报告和平时课堂表现。我们尝试改革“重期末、轻平时”的课程评价模式,将课程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增加平时作业在考核中的比重,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50%~60%;根据课堂进度布置相应作业,以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前沿知识和一些扩展知识。

改进考核的方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①布置与课程进度相关的作业;②利用网上的资源如源代码资源,布置一些功能实现复杂的作业;③在有网络共享资源的前提下避免学生抄袭,即定义考核标准。另外,建立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源库,有助于制订更合适的考核标准。

布置平时作业是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一种表现。课程教师在这个环节上的角色是“指路人”。比如,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尤其是Linux和Windows的发展历史;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软件开发平台的关系;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关系;通用型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区别。

4 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专业规范提出3种类型: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操作系统领域对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3个认知层次有不同要求。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得服务于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讨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根据专业定位,结合当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辅导材料,以加强实践教学效果。

4.1从应用角度考虑实践教学

教师从实际的应用软件开发出发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可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①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操作系统很多功能都是以各种各样API形式出现的,因此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表现为一个个的函数名,用户通过设置这些函数的具体参数使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但这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操作系统理论不重要;②在系统架构的层次上,很难说明是操作系统的哪个知识点产生了作用,但必须要有对操作系统较为准确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完成系统架构。

4.2作好前后课程的衔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发分为2个层次:①对于层次较低的实验项目,学生需要在前期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的知识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本课程中算法的理解并参考网络上的一些资源和代码,进而完成实验内容;②对于层次较高的实验项目,根据教师从实际生产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如教师自己的项目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提供的项目,学生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并完成实验。

教师需从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出发,作好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一方面,本课程实践教学以加强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为主;另一方面,后续课程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实验,又要适当地复习前面操作系统课程知识点和重复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

4.3Linux程序开发平台

Linux程序开发平台在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中是辅助手段,不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在2个层次上进行学习:1)根据实践教学辅导材料自学Linux的一些简单字符操作,了解Linux下集成开发环境的搭建、程序设计语言的运行流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等;2)利用Linux自带的一些共享代码,有选择地学习Linux初始化过程分析、Linux文件系统分析等。

总之,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内容要分层次,既要保证大部分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又要兼顾热爱积极探索的学生的需求。

5 结语

操作系统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与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相比较,操作系统课程有概念解释相对繁琐、缺乏严密的数学模型(与编译原理相比)、难以设计与课程联系紧密的程序设计作业(与数据结构课程相比)、与实际工作直接联系少等特点。操作系统课程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显得晦涩难懂。结合新技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考虑前后课程的衔接,有层次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平时课堂作业,改进旧的考核方式等,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当然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完善,因此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宗礼,王志英,李晓明,等,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J],中国大学教育,2007(11):45-47。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3-277。

[3]盘点Linux现状及未来发展[EB/OL],(2010-01-14)[2012-08-06],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1/14/content_12808302,htm。

[4]王俊伟,吴俊海,Linux标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10。

[5]阮越,Linux教学实验系统的一种构建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3):227-23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工程型 计算机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88-02

计算机相关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随着国内外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其不仅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而且对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拥有庞大的在校生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进入就业市场,但由于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和IT企业市场需求的脱节,使得IT企业往往较难直接获得符合其要求的计算机人才,这也造成了计算机人才成为目前制约我国IT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推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简称CC2006)[1],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CC2006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指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并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特别地,CC2006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此外,国务院在2011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其人才政策别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这进一步指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和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知识结构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使得目前计算机学科各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通用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尤其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外语水平薄弱,这些都对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目前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模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需要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工程型人才。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层次定位,相应的学科发展也要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高目标、追求高层次,盲目照搬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使得高校在教材选择、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式和培养手段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又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重实践操作等特点,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通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以基础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往往占主导地位[2]。课程设置多是在计算机学科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加些电子硬件类和软件类课程,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和基础,对计算机工程类领域的知识涵盖面窄,这也造成了计算机工程类学科发展和其相关产业现状的脱节。

最后,综合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其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来自不同领域背景的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类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现行各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滞后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及需求的问题[3]。多数高校依然沿用陈旧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基础学习中,忽略了指导学生将各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致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

2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工程类专业具有适应面广、涵盖技术领域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特别是在21纪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时代,计算机工程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而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创建工程型计算机特色专业,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践实验条件充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这里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国家教育部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保质量、重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更好地培养出侧重于工程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要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早期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主要依赖于CC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计算机学科教程)[4]。在制定具体课程时,现阶段高校应结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并按需修整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性课程,增加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宽、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调整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个性化发展。

再次,要加强计算机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在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由于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计算机程序和命令是由英文命名的变量和函数等来编写的,其代码的相关注释也都是用英文表述的。另外,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快且知识更新周期短,所以往往最新和最前沿的相关文献综述、技术文档、以及研究进展报告等也都是由英文撰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和在高年级的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双语课,这样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学科工程型人才来说,应用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5]。通过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定期重新修订,丰富和充实新的应用技术;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工程类课程的相关实验,这样搭起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具体实践的桥梁,使得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实习实训,增加本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长期基地,开展依托企业的定制培训和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 结语

计算机类相关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信息产业,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摸索总结。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构筑专业教学平台,加大实践环节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综合提高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

[2] 张仰森,赵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9):89-92.

[3] 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