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信息化管理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铁路运输;信息化技术;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铁路运输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局铁路各专业的信息系统各自为营、独立开发建设,不仅各系统间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就连各系统内部都难以即时沟通。而且,因原始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达不到要求,致使现有部分系统运用效果不明显,这些显性弊端,严重制约了综合应用的发展和投资效益的发挥。

1.当前,铁路信息系统信息化方面条块分割、各自为营等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铁路运输业的协调发展。虽然铁路当局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只是在单项应用上收获了一定成果,并没有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也没有在局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更没有实现全局的利益目标。

2.目前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多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而当前铁路部门投入的大量资金,主要用于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与此相对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没有进行明显转变。因此,投资回报非常有限,甚至因管理模式的滞后和僵化,竟然弄巧成拙出现了负效益。

3.铁路运输信息化实现的基础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信息通道能力与铁路运输业务量的增长不适应,铁路光纤数字传送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大致具有以下几项特征:信息不能实现数字化接入、陈旧设备超期服役、铁路信息安全保证系统不完善、信息标准化体系不统一。这些弊病的存在,已经成为了阻碍信息通讯的主要瓶颈。

二、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铁路运输,具有非常明显的信息化特征,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具有安全性、速达性、准确性、经济性、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在运输市场中竞争力极强。通俗地讲,发展信息化技术需要具备以下优势:

1.形成全局数据库。如果能形成强大的全局数据库,那么,就可以满足数据通讯、邮件传递和远程会议的需要,显著提高网上信息服务能力,经营、管理、决策水平都可以得到极大提高。

2.尽快完善票务系统和财务系统,适应客户的更多需求。呼铁局辖区地跨中国北疆,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开发开放前沿地带,也有多处重要的陆路口岸,利用多样化的软件做各种不同的结算,符合国内国外客户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3.建立并完善铁路运营信息系统,它的规模要比常规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更大,数据库更多,且利用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4.建立统一的调度指挥中心,以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信息传输技术为指挥调度服务,让此项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务实。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80年代,北美的铁路运输业也曾受到公路运输的强烈冲击,损失惨重。但是,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之后,短短20年时间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世纪初,在美国排名前2位的铁路公司,仅凭借7万多名员工,就可以顺利掌控10万公里的运营规模,并可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

三、如何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实现铁路运输信息化

在新形势下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

1.审时度势,明确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首先必须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发展思路,围绕提高运能的硬性要求,优先安排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保障运输安全的项目。其中的关键是开发新一代集中调度指挥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现代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当然是人才。我们现有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因此,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一些文化水平高、技术优势明显的职工提拔到更好的岗位。同时,还要集中精力网罗科技精英,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议可与专业的铁路院校、交通院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合作,以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培养一大批业务骨干。唯有抓住人才建设这一重点,才能够快速推动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2.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找问题、找差距,全面加强基础工作。要想保证基层系统的运营质量,必须采用有效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录入手段,强化铁路运输生产信息系统的技术保障,完善铁路运输的数据通信功能。例如,在加快通道建设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联网方式,消灭信息报告的盲区;可采用移动设备、语音设备和信息自动采集设备等,增强信息报告的能力,保证信息传输准确、完整和快捷;可积极开展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解决车上和地面的信息交换问题;并可将列车运输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实现车辆调度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以保障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转。

3.科学规划,加强系统整合。关键在于,要让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融合为一体的完整系统,并且规范各专业系统的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欧美强国的大型铁路公司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实践证明收益良好,在中国铁路系统同样适用。这样,机务、电务、车务等相关部门就可以紧密合作,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尽快完善列车控制等系统,特别是对临时性抢救系统、监控系统和道口列车的监测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同时,有必要在各指挥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并设立相应的办公室,在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集体实施的前提下,发挥铁路部门的传统优势,在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4.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重视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统一的技术标准、基础编码标准和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不仅有利于铁路各信息系统内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铁路与其他运输业、物流业和社会各行业的资源共享。在实践工作中,首先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且要针对各种标准完善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同时,更努力地加强科学标准的应用和落实。具体说,就是要加快信息装备制式标准的统一,加快统一基础代码的建立、维护、机制和配套管理措施,促进各信息系统采用统一的基础代码,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铁路运输 信息化管理 系统建设

1.铁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TCMS)定义

TCMS是基于多数炼化老企业铁路运输现状,甄取铁路及其它企业单位的先进水平和技术经验,研发的一套能够全面、详实、准确地掌握铁路运输信息,能够实时、高效、精密地监控调装车作业的综合管理系统。TCMS基层网子系统由销售调运管理子系统,无线调车控制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车号识别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和综合事务平台子系统组成。基层网子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部分炼化企业铁路运输现状

2.1业务衔接、工作沟通缺少严谨、连续、高效的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铁路运输管理部门主要依据销售计划部门下达的销售调运计划,结合实际市场情况及铁路动态,科学合理制订运输方案,并下达具体调装计划至现场相关单位敦促其执行。由于各职能部门异地办公,所有业务对接和工作协调都停留在电话、传真、人工取送表单等传统模式,信息沟通缺少连续性、高效性,且计划变动或人为误差时可以随时修改,缺乏严谨性。同时运输任务的现场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不利于快速处理解决问题。火运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分析大部分是手工报表,文件的归档全部存储在部门或个人电脑中,不便查询使用。文件的权限(修改、阅读、打印、保存等)没有任何保护,多数文件都没有设限,且文件作后没有痕迹记录,信息安全保密性不强。因此,为了实现跨地域、高时效地协同工作,提升销售调运业务管理体系,有必要建立TCMS的销售调运管理子系统。

2.2调车作业、设备设施缺少有效、实时、可控的操作系统

多数炼化企业铁路专用线路分布广泛而分散,分别设有成品油装车线、化工产品装车线、检斤线、交接场、安全线、停车线等功能线路,设有道岔、色灯信号机、轨道电路及室内联控系统等。由于设备种类繁多、作业范围广泛,制约行车安全因素较多,调车作业存在安全风险较大。目前部分企业缺少全面的微机监测系统及先进的无线调车控制系统,对电气集中、设备隐患、故障分析、机车运行状态缺少有效、实时的操控管理,同时现场调度工作硬件条件匮乏,仍采用落后的人工抄号方式,影响调车组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完成车号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后,能够实现路企运输管理系统对接,铁路部门预期达到对企业危险品运输实施全过程监控,实行集中受控管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TCMS的无线调车控制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车号识别子系统和视频监控子系统。

3.TCMS建设目标及预期效果分析

3.1销售调运管理子系统

以销售调运计划、铁路运输动态、运输实时完成、其他运输情况四个模块构成,具有实时记录、统计分析、汇总查询的功能。对于运输任务执行过程中,每个环节、部门、人员出现工作滞留,都会被系统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实现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全程集中受控;对于销售调运部门的调装车通知、请发车下达等重要业务,按照用户角色进行权限分配,实现系统内拟定、审批等规范化流程作业。解决运输管理中业务衔接、工作沟通缺失严谨、连续、高效性的短板,在解决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在线业务流转和管理,真正提高办公效率。

3.2无线调车监控子系统

通过地面和车载主机及线路应答器,对调车作业过程中的信号、车速、距离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消除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规避各项行车风险因素,有效地控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确保机车调车作业平稳安全高效运行。

3.3微机监测子系统

对微机联锁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在线监测电气集中系统的各项参数(如电源屏、转辙机、轨道电路、对地漏电等)动态,提前预知设备故障,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同时可记录15日内的现场微机操控作业情况,便于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结合实践工作排除日常安全隐患,确保调车作业环境安全有序。

3.4车号识别子系统

对进出厂车辆自动识别,更新线路车辆信息,提供调车作业基础依据;对进厂车辆完好状态进行记录,方便车辆信息查询,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能够规避手工抄号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偏差,保证数据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连贯性,确保产品调、装、卸车作业高效准确。

3.5视频监控子系统:对现场装载情况实施全程监控,尤其咽喉区(依据铁路规定)视频图像清晰度必须满足货车装载加固状态监控要求:能够清晰监控车辆装载状态;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货物、篷布、篷布绳网状态及货车门、窗、盖、阀等关闭状况,确保车辆安全出厂。

3.6综合事务平台子系统

为铁路运输管理部门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信息访问入口和管理平台,员工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感知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可以进行各种知识的交流和存储,沉淀日常工作中的成果、心得,并进行沟通分享,提高员工响应能力和技能素养,间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最大限度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带动部门整体工作效率。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3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5

摘要: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职工保障制度。在铁路企业中,社会保险工作涉及企业的每一位职工,对他们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铁路企业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工作尚有不足,本文将主要针对铁路企业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展开论述,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铁路企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铁路;社会保险;信息化;企业

社会保险工作是铁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保障企业职工基本生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我国加强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建设的前提下,铁路企业加强社会保险工作,完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改进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1 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是在国家积极引导、推动、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险基金,将之用作社会劳动人员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后给予的特殊的补助,以维持劳动者的生活。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社会保险已经基本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相关机制的建设还不健全,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进行。就铁路企业而言,社会保险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存在着工作流程不规范的现象。目前,铁路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职工参保需要经过参保申报—审核—办理—反馈等四个环节,这大大便利了企业职工的参保,然而在社会保险的网络管理环节,由于社会保险部门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对同一类的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也无法做到统一业务不同环节的分类处理,只能进行单一项分别处理,这就造成了许多的重复劳动,加大了保险管理工作的任务量。此外,目前的社会保险网络管理环节和管理制度上还存在漏洞,也极易造成管理工作中的不便。

其次,铁路企业的职工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影响了社会保险管理的有效进行。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也在进行改革和深化,保险统筹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职工的数据信息也更加详细,同时,职工数据的丰富也就意味着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也更加繁重。由于铁路企业的工种不同,范围不同,而且社会保险的险种也有所不同,各个社保经办机构对于自身保险数据的处理和收集方式也各有不同,这就加大了企业社会保险数据处理的难度。因此,铁路企业应建立网络信息数据库,对企业职工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降低工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再次,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网络化办公缺乏专业的公共业务平台。随着网络信息化在铁路企业的普遍应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也逐渐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管理。然而,从铁路企业社保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尚未形成一个专门针对社保管理实际需求的、覆盖面广的网络业务平台,保险业务的工作流程较为混乱,因此,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还应该建立一个运行顺畅、规范的网络业务平台,促进企业社保管理的规范化。

此外,由于铁路企业的职工人数较多,职工的岗位变动较为频繁,企业在进行社保管理时,还应该根据企业职工的发展情况,建立动态的管理方案,促进铁路企业社保管理的动态化发展。

2 加强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规范社会保险信息化工作流程。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处是全局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将规范工作流程纳入到重点工作中来。首先,要将处理环节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对同一类业务不同处理环节的分类处理,做到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坚持业务办理过程无错漏。其次,就是要对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明确的顺序,使其紧紧相扣,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形成完整的办事程序。最后,要规定严格的管理权限,将所有经办人员的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进行严格、详细的规范和界定,并对信息系统中各岗位的操作权限进行严格限定,避免出现推诿扯皮和越权办事的情况。

2.2 加快推进铁路企业职工数据库建设。为了提高企业数据建设的准确性,企业必须要建立基层单位与铁路企业统一使用的数据库,通过权限分配,各单位用户在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对数据进行一个预操作记录,只有在铁路企业审核批准后才能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补充和维护。同时要将各险种纳入同一数据库管理,将各险种的数据进行匹配,建立包括各险种信息数据的全险数据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的准确性。

2.3 创办专业化网络平台。为了促进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企业还应该创建专门的社保网络信息平台,规范网络平台的业务流程。首先,要规范网络信息平台的管理权限,明确社保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避免其他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提高网络信息平台管理的安全性。其次,还应规范网络信息平台的业务流程,参保人员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提交入保申请,再由社保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办理,申报成功后社保管理部门再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基层单位和申报人员,从而节省了社保申请和审核的时间,还能补充企业的数据资源库,提高社保管理工作效率。

2.4 加强职工资料信息的系统管理。社会保险作为参保职工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是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与职工的一生息息相关。因此,进行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就必须要将这些记录内容纳入系统管理中,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进行各项社保业务经办,同时也要将经办的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日志,做到对历史内容的记录延续,并且逐步形成完善、齐全的社保电子档案,以备历史查询和决策者参阅。

3 结语

铁路企业实施社会保险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建立一套专业的管理系统,用于数据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等,从而为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提供更科学、系统、全面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铁路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社会保险的信息化建设应着手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企业职工数据库的建设,并创办社会保险业务平台,以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险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鸿.本钢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8.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信息系统;管理

1.系统总体架构

结合机务段实际需求,机务管理信息平台包含6大系统,每一个系统可涵盖相应的子系统,而整个管理信息平台内的系统又可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

2.各子系统详细功能介绍

2.1机务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机车运用管理、运行揭示管理、乘务管理、乘务员工时管理、安全管理、指导司机安全管理。每个系统相对独立且数据可互通。以运安系统软件为核心,乘务员从出勤到退勤,形成闭环,全程监控乘务员各作业环节的状态,杜绝失控点。

2.2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小辅修管理、中修管理、配件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信息化管理。2.2.1小辅修管理。运用科、技术科制定小辅修计划,根据本周检修计划确定机车实际检修日期后进行扣车转线操作,结合早复检提报的活项自动生成JT-28报表,车间各班组工长进行活项分配,职工领活后开始工作,待活项完毕进行交活操作,质检、验收人员验交通过后方可交车。作业过程中,化验室必须出具绝缘油气分析报告,相关职能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后,方可完成。2.2.2中修管理。运用科、技术科制定机车中修计划,按照制定的进度要求,对机车进行解体作业。各班组工长进行工作任务分配,开始检修。同时各级验收人员现场监控机车的检修质量。机车动态检测结束后,质检、验收人员验交通过后方可交车。检修调度人员进行机车出库操作并将信息传到运用调度后,机车方可上线使用,完成检修机车闭环作业流程。2.2.3配件管理。(1)建立机车互换配件跟踪,实现机车配件寿命管理功能。(2)建立现有配属机车装车配件型号数据库,根据车号确定配件互换还是现品加工,有利于中修机车生产组织。(3)建立机车技术加装改造档案及记录功能,实现机车技术状态跟踪,方便机车技术加装改造信息的统计与上报工作。(4)机车配件出入库流转实现“超市化”管理,对机车配件进行标签编码,通过扫描设备对配件出入库进行登记,设备信息直接进入数据库,减少了纸质记录,便于查询。2.2.4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可分为考勤管理、工时管理、培教信息3部分,利用该信息平台,设置与教育科培教系统接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2.2.5设备信息化管理.安装视频监控、电子指示牌、手持无线终端等设备,按照检修作业实际情况,加装所需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

2.3机车整备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化整备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段整备现状及实际管理需要,以整备场为中心,整合资源,实现机车整备作业管理、机车整备质量管控的信息化管理。整备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机车整备管理、整备场视频监控、质量综合控制、信息化调度中心。2.3.1机车整备管理。将车号识别系统、走行部自动检测系统、大功率专家诊断系统等独立设备接入整备系统内,自动提取设备的故障信息,并进行预警提示和综合分析。2.3.2整备场视频监控。整备场站场和三层作业平台安装监控视频设备,监控整备场机车入库、出库、转线和整备作业的实时动态。2.3.3质量综合控制。通过对机车运行质量数据、车载装备数据、动态检测数据、机车整备数据、机车试验数据及油水砂补充等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并结合整备历史数据,对机车质量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故障判定,形成机车质量分析报告,为整备作业提供准确有效的作业指导和依据。2.3.4信息化调度中心。(1)设置电视拼接屏:显示核心为整备场电子沙盘,监控整个整备场机车人员动态。(2)工位分析终端:对轮对、受电弓车顶、走行部图像、轴报、整备作业综合管理等项目进行专职分析。(3)语音广播系统:对整备机车状态及活项内容进行实时播报。(4)人员定位追踪:采用北斗定位技术结合电子标签技术,实现机车和人员在整备场内的精准定位追踪。

2.4安全质量分析系统。安全质量分析系统主要包括:2.4.1干部量化:实现对干部日常工作量化任务情况的跟踪、记录与考核,有效的发现安全与质量相关问题。2.4.2专业规范:通过段规章管理体系,实现对所有安全与质量相关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并集成至本系统内。2.4.3安全风险:以段安全规范管理平台为基础,对全段安全规范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动态研判、风险包保、风险盯控、风险评估,并通过红黄牌方式进行展现。2.4.4作业执标:作业指标是对LKJ、STP、6A、调小视频、录音笔等数据进行集成或者将该系统分析结果进行集成展示,并作为安全质量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2.4.5非正常应急:是对应急指挥系统及相关信息进行集成于展示2.4.6岗位资质资格: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系统对关键岗位纸质资格进行统一管理。2.4.7专题专项:是对安全质量的专题专项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分析计划、体检分析、阶段性分析、抽查式分析等功能。2.4.8倾向性问题:包括倾向性问题库分析、重复违章分析、专业分析、延伸分析等,对其进行统一管理。2.4.9设备质量:是确保机务安全的基础环节,系统通过数据集成共享平台,整合各专业设备质量数据,实现对设备质量的管理与分析。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5

1.1规范社会保险信息化工作流程

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处是全局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将规范工作流程纳入到重点工作中来。首先,要将处理环节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对同一类业务不同处理环节的分类处理,做到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坚持业务办理过程无错漏。其次,就是要对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明确的顺序,使其紧紧相扣,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形成完整的办事程序。最后,要规定严格的管理权限,将所有经办人员的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进行严格、详细的规范和界定,并对信息系统中各岗位的操作权限进行严格限定,避免出现推诿扯皮和越权办事的情况。

1.2加快推进铁路企业职工数据库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数据建设的准确性,企业必须要建立基层单位与铁路企业统一使用的数据库,通过权限分配,各单位用户在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对数据进行一个预操作记录,只有在铁路企业审核批准后才能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补充和维护。同时要将各险种纳入同一数据库管理,将各险种的数据进行匹配,建立包括各险种信息数据的全险数据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的准确性。

1.3创办专业化网络平台

为了促进铁路企业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企业还应该创建专门的社保网络信息平台,规范网络平台的业务流程。首先,要规范网络信息平台的管理权限,明确社保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避免其他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提高网络信息平台管理的安全性。其次,还应规范网络信息平台的业务流程,参保人员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提交入保申请,再由社保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办理,申报成功后社保管理部门再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基层单位和申报人员,从而节省了社保申请和审核的时间,还能补充企业的数据资源库,提高社保管理工作效率。

1.4加强职工资料信息的系统管理

社会保险作为参保职工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是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与职工的一生息息相关。因此,进行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就必须要将这些记录内容纳入系统管理中,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进行各项社保业务经办,同时也要将经办的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日志,做到对历史内容的记录延续,并且逐步形成完善、齐全的社保电子档案,以备历史查询和决策者参阅。

2结语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 铁路企业 财务改革 措施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下,铁路企业已实施了网络售票服务,有效推动了铁路企业信息化发展,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逐步趋向信息化,但在财务改革方面还不完善,仅财务核算信息化,无法有效满足铁路企业财务的信息化改革,应采取一定措施,改善财务信息化系统。

一、铁路企业财务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主要以会计核算为主

我国铁路企业有关财务核算的软件较早,因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有限,财务核算软件的分析处理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应用,软件的增值服务发展缓慢,大部分铁路企业改革了财务管理,但财务信息化主要以会计核算为主,财务电算化,极大降低了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不过财务核算多体现于事后核算,会计电算化仅能是财务改革的基础,并未真正形成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在财务管理上,还需要进行事前计划、事后分析与事中控制,铁路企业的财务改革需要基于信息化,并以价值链管理作为导向。

(二)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硬件投入较大,但缺乏高端信息人才

在铁路企业中,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硬件设施,铁路部门重视性高,铁路部门正在完善网络的基础配套设施,如网络购票,进站的电子信息检查等,这些为企业的财务信息改革打下良好硬件基础,便于企业基于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构建,但在财务信息化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段、站缺乏信息投入重点,并且在综合高端人才方面也非常缺乏,尤其是懂高端的信息技术与铁路生产管理的综合人才,很多铁路部门在财务信息化方面,仅局限在核算功能上,并未认识现代财务管理对信息化的高需求,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铁路企业内部,包含各种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计算机控制等方面,在财务信息建设中,各自均存在一定局限,综合高端人才较为缺乏。

二、基于信息化的财务改革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财务改革进程

在铁路企业当中,基于信息化的科学规范财务管理,可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给铁路企业搭建良好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增强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与效率,通常来说,铁路企业财务核算量大又复杂,财务信息化改革,可让财务人员自繁重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精力投入高层次财务数据的分析当中,给企业管理层提高可靠决策参考依据,为增强铁路企业管理发展与竞争力,加大财务软件信息化投资是可行的,尽快完善财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二)加强铁路企业全面预算与资金管理软件的应用

在铁路企业当中,广泛应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同时,还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软件的应用,促进企业的良好财务改革,全面预算管理是种管理工具,或者系统管理方法,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可合理分配企业的财物人等方面的战略资源,以协助企业实现制定战略目标,用绩效管理监控企业的战略目标进度实施,对费用支出进行控制,对财务状况、资金需求与利润等进行预测。全面预算软件,还能预算定额、预算编制申请与标准成本等,协助铁路企业实施全过程、全员及全业务的预算管理,根据全面预算软件的调研报告可知,我国的全面预算软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中,这势必会促进铁路企业在全面预算软件方面的应用。资金管理软件主要以企业资金流转为主,该软件能够提供大量的资金预测、存量及预算结构等分析,实现企业资金的明细信息与余额信息多维的分析,以实现企业资金同比分析,该软件还覆盖了有关资金的收入、还款、支出与借款等业务,从不同角度对核算项目给予分析,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大量详尽实时的报表,资金管理软件的广泛业务覆盖,可有效适应铁路企业的各种应用,如收付款、国际结算、内部结算、贷还款、存取款、金融信息平台与外汇买卖等。

(三)加快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管理效率

在铁路企业当中,信息化管理是运用数据计算与项目模拟环境来实现的,经过大量数据检测管理,将原有成功经验运用可行操作手段给予规范化,适应目前信息技术要求,财务信息管理应该将用户需求作为中心,对项目规划与成员分配间的任务确定后,对任务间的次序、分配与步骤进行计划评估,同时提供项目方案与文档管理,给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有效增强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并降低铁路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选择恰当信息系统软件,并实现软件标准与开发的统一

信息系统软件优劣主要在其应用效果上,有些系统软件对某个企业非常适合,但在其他企业可能完全不行,应该根据实践业务对软件进行开发优化,这是软件义不容辞责任,对铁路企业进行量身订制是适合的,这也符合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这样铁路企业方能感受信息化所带来益处,开发信息化财务软件,离不开一线工作人员支持,获得一线人员推动支持,对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信息化改进,这样才能发挥作用,给铁路企业贡献财务力量。同时铁路企业在开发软件中,要对其规范、编码、设备配置、平台与开发工具等进行统一,以开发适应铁路企业的财务软件,充分体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财务软件的统一,可让企业财务的信息标准统一,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共享度,信息编码统一,还能增强信息利用的效率,让信息系统得以更有效运转,经过财务软件统一,可提高铁路财务信息化,给财务管理供以高效率的价值服务。

(五)树立信息化理念,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铁路企业要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铁路企业经营当中,只有控制好现金流与财务管理,才能有效增强铁路企业管理水平,铁路企业要加快改革发展,需要树立财务信息,控制现金流量,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资金控制与财务管理,实现铁路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强化数据真实性与利用率,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并增强内部控制。铁路企业要想促进财务信息化发展,离不开高端综合人才的支持,企业应积极培养懂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综合人才,同时,强化现有财务人员有关计算机技术培训,尽快组建起财务信息与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铁路企业要想适应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组成,其管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铁路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采取合理的信息化措施,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有效推动铁路企业的财务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