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1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侯继虎(1974-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学。(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子课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2-03

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当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抽象,理论深刻,较为枯燥乏味,加之教育者常把自己定位在传授者的身份上,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笔者拟结合自身多年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分析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原因,进而阐明当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力图探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某些新思路和模式。

一、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思维严谨,工科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也较强,但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开小差者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产生此种反常现象实与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理工科院校的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就业无关的人文知识缺乏兴趣,常常把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看成是不必要的。这种功利的倾向造成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如有些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对艺术作品、音乐、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几乎是个盲点。

2.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也很差。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疏导和合理解决,就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部分大学生会产生焦虑、强迫、神经衰弱、抑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问题和障碍,久而久之会演变成心理和精神疾病。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而精神疾病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①

3.思想消极,人文精神缺失。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思想消极,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和侵蚀,造成他们人文精神的缺失。有些大学生奉献精神差,考虑个人利益多,自我中心的倾向明显,毫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情淡漠,还没有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

当代我国理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也直接影响到当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摆脱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困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以往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师生互动的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中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也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自古就有,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现代研究表明,普通教师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后者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善于发现新问题,再及时解决新问题。②当前要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

1.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有偏见。

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品德”“政治”等课程形式内容比较接近,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现象,这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组织形式有关。课程组织形式分为两类:“螺旋式课程”和“直线式课程”,二者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课程内容及学科特点。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学科逻辑体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缺陷是不能体现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不利于学科发展前沿成果尽早反映在教学中;螺旋式课程是在不同阶段重复呈现特定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地拓展和加深――“螺旋式上升”。其优点是能够随着学生心理成熟,不断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增强课程的影响力,其缺点是造成部分内容臃肿和重复[2]。结合大学生以往各层次的受教育经历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螺旋式课程”组织。以当前本科生所开设的必修课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为例,其各章节所涉及的主题,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等主题,是学生多年学习经历中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反复提及、不断强化的内容,难免让学生在直觉上产生“老生常谈”的疲倦感。加之以往教育经历中,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未必恰当,达到的效果不尽相同,使一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

2.部分学生存在的功利主义学习目的观。

学生往往轻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关注所学课程的实用性。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重分数轻素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德性养成、品格教育和终身发展,体现为潜移默化的内在变化,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且教育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比,思政课程知识不会直接转化成为学生谋生的技能,对未来的就业没有直接影响,在当前盛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目的观引领下,思政课程在大学生价值判断中的实际地位与国家、政府、学校层面的起到“灵魂塑造”作用的重要课程地位存有明显反差,只是作为必修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修习的学分任务。一些学生只关注考试分数,为应试而学,习惯于在考试前突击复习。问题是,期末的纸笔测验式的评价更侧重于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考察,忽略了学生日常学习中更关键的思想变化和情感体验,考试作为评价手段往往丧失了检测更全面课程目标达成的效度和信度。导致的结果便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受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经常被看做是可有可无,占据太多课时而实际效果不强”[3]。

3.学生在课堂上面临多种无关诱因的干扰。

课堂中的种种干扰因素及诱惑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往往超过了教师主导下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魅力。“尽管各高校都在努力保证学生的到课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教’与‘学’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4]。首先是学生自带的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诱惑。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而且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于一体,作用于多重感官,强烈的刺激往往大于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演;其次是学生往往在思政课堂上学习其他课程知识。认为一些关系到个人升学就业的其他课程更重要,如英语、专业课程等,用实际行为回答了在他们心目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疑问;再次,是学生往往将思政类课程看成是与同学交流的时机。因思政类课程往往人数较多,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教师掌控课堂秩序的难度增大,为部分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最后,少数同学因个人作息不科学,干脆将课堂当成了休息的场合。当思政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以抵挡来自各方面无关诱因的侵袭,学生自身缺乏主动投入学习的心向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时,必然会破坏课堂教学应有的秩序。

4.学生拒斥教师的教学话语方式。

无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使用有多么普及,介入多么深刻,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依旧是最经典的教学方法。思政教师的课堂话语表达运用不当,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学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产生拒斥心理。如以下三种教学话语方式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一是教师讲“套话”。表现为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是日常的宣传工作,忽略教学规律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认为“讲了”就是完成了作为“上级”的使命和任务。二是教师讲“虚话”。教师的讲解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存在的依据和明证,不能显示其真实性及合理性,难以让学生信服。表现为口号式的呼吁,单一维度的评价,三是教师讲“玄话”。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学术色彩过于浓厚的语言方式,或出于对学生进行学术培育的过高期待,或因为沿袭了多年来学术钻研“浅入深出”的思维和语言惯性,使教学话语方式居学术庙堂之高,拒学生于千里之外。

5.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够优化。

如果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可能源于教学形式、方法的不适当。在这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教学形式、方法过于单一,容易引起学生倦怠。如在传统的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形式下,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变化,教师习惯于在台上完成“独角戏”;讲解式教学方法贯穿课堂的始终,一味单向灌输,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虽然多媒体设备已经引入大多数学校,教师不需过多依赖粉笔和黑板教学,但只是以电子屏幕作了简单替代。二是教学形式、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思政教师选择何种形式与方法,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的,不同的内容适用不同的形式及方法。教师需作灵活判断,不应教条化地理解,如误以为每节课教学形式和方法越多越好,或认为一节课使用一种方法一定不好。教学形式、方法与内容不契合,不能依据内容和目的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实现最优化的配置、设计最优化的程序,使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从而降低课程对学生的吸引程度。

二、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的策略

思政教师应着力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三个领域,为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习动机进行有益探索。

1.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依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5]。可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内在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乐趣,无须来自外部的奖赏和强化。这种内在动机的激发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根本之所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应该从两个维度寻求突破。

一是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理论魅力。“理论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单色调,‘魅力不足’,缺乏吸引力,更谈不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了。其实,这是对理论的误解”,“杂乱无章的‘拼盘’和软弱无力的说教都将使理论本身失去活力和生命力”[6]。理论作为人类智慧的代表形式,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抽象与凝练,具有逻辑的缜密性、思想的深刻性、心智的启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展现相关理论的魅力,以其严谨的逻辑和深沉的内涵让学生体验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奥妙。教授理论不是自我满足式的故作高深和玄奥,不是使用晦涩学术语言的自说自话,教师要摆脱文本学术“浅入深出”的思维和表达惯性,转变为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的教学思维和话语方式,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教学内容的理论维度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性质不发生改变的必然选择。

二是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践魅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直面并解答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大学生生活实践层面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能回归实践的理论品质。将实践生活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素材,为理论在课堂中得以检验和运用创造了条件。思政教师要注意维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崇高格调和高雅品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不能因贴近生活实践使教学变得庸俗化,如教学成为传播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的娱乐秀;也不能因媚俗式地迎合低层次需求,丧失思政教师的政治原则和教育立场。教学内容的实践维度是使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保持亲和力的必要选择。

思政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并基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保持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平衡和张力,以此提升课程的内在魅力。

2.提升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自我感知,促进学习的内在强化。

在心理学中,强化被认为是引起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能够深切感知到自身所发生的变化,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认真投入课堂学习与自身收获之间的依随关系,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自身感知到的课堂中的收获,构成了对学习行为的内在强化,相应会提高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可从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促进学生发生积极改变,即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

从认知层面看,在知识爆炸、信息时代,思政教师和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甚至丧失了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学生的信息量激增,加之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对知识择取的必要性,斯宾塞的老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成为课程知识选择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思政教师应致力于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合适的知识:首先,思政教师应选择具有永恒意义的知识,如的经典理论、经典知识。永恒主义者认为“变化只是表面现象,而控制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的”[7]。其次,应选择发展与变化中的最前沿知识,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再次,应选择建构学生合理知识体系的完整知识,以应对信息化时代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最后,应选择获取知识的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会学的能力。

从情感层面看,思政课堂教学在传授理性知识的同时,也应兼顾大学生感性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结构包括六大类(29种):道德情感(爱国感、同情感、正直感、责任感)、理智情感(乐学感、探究感、自信感、好奇感、成就感)、审美情感(自然美感、艺术美感、工艺美感、环境美感、科学美感)、生活情感(生活热爱感、生命珍爱感、自强感、人生幸福感)、人际情感(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合作感、信用感)、情绪智力(情绪感染能力、情绪认知能力、情绪体验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调控能力)[8]。这些情感素质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应顾及的情感层面的教学目标,思政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素质。课堂情境中影响学生情感的来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决定了教师传递信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好的思政教师不仅是理性的知识之源,而且应是感性的情感之源;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引发学生的情感波动,情感与认知往往相伴而生,能够引发学生健康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才是更适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学生因为对思政课堂上受到的感动而经久不忘,才对思政课堂印象深刻。

3.探索适宜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形式为内容服务,思政教学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取决于它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的高低。此外,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习惯,具备与众不同的教学气质和个性化的方法,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生动机不强等问题,应在形式上思考如何促成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自主学习; 大学生;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63-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涉及内容又比较广的课程,仅靠教师单向灌输,进行理论阐释,学生不喜欢听,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们转变了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规律出发,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现实价值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要,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调整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测验,重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育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大学生培养成坚定的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实现这些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探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愿意接受,进而终身受益的课程。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重考试不重学习等问题,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自愿、自觉和自律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真正拥有学习的支配权,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场景”,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品尝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得以增强,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2.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只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忽视学生政治素质及能力培养的现象,这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又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备明辨是非,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上台讲课或演讲;知识面广博、思维敏捷的同学可以参与辩论;关注社会热点、善于思考的同学可以参加讨论;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记忆的同学可以去参加知识竞赛;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各展所长,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各种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实效,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了渐进式的自主学习模式。

渐进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自主学习的形式由简单到复杂,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教与学的模式。我们探索了自主读写、自主参与和自主测评三个阶段的自主学习。自主读写是自主学习的初始阶段,包括自主读书和自主写作。自主读书主要是读教材和经典著作。读教材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写好读书指导提纲,指出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读教材,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读经典著作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经典著作,要求学生读后,了解一些基本理论的来源和阐述以及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写出读书笔记和体会。使学生明白我们学的理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自主写作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给学生放一些相关的录像,然后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录像内容写观后感。教师在批阅后集中点评,指出在拟题、分析、阐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列举出其中优秀的与不合格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和修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自主读写主要是在课后进行,一般都安排在学期的前几周,是每个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以个体的形式完成的。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重点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自主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实践阶段,包括自主讲课、自主研讨、自主辩论等参与方式。每个自然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特长,自主选择其中一种参与方式。于是每个班级就形成3个小组,即讲课组、研讨组、辩论组。各组由同学自愿或推荐产生一个组长,负责组里联络工作,每个学生都以组的形式参与,评价也是对整个组进行评价。

自主讲课是由教师指定教材的章节,由讲课组的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内容、自主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课件、推荐主讲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打分,并说明给分的理由,最后由教师根据全班同学评价的平均分数,给出讲课组学生的成绩。

自主研讨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指出方向,向学生征集题目,再由学生对征集上来的题目进行评选,然后对评选出的题目进行集中研讨,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给出成绩。

自主辩论是由教师提出几组辩题。由辩论组的同学自己选择具体题目,推荐辩论选手,班级同学自荐或推荐主持人和评委,为了公平,每个班级出一个评委,由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商讨,共同定出辩论规则,评委根据辩论规则给出各辩论组的成绩,选出最佳辩手。

自主参与主要是在课堂进行,一般都安排在学期的中间几周,每个学生只参与其中一个组的实践,是以集体的形式完成的。从选择参与内容到参与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遵循学生的意愿,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方式、自主选题、自主组合、自主分工、自主评价。自主参与既体现了个体自主的一面,又有团体自主的成分,更多的是一个参与组的自主,一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进程、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参与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授理论、运用理论的环节。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竞争意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的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自主测评是自主学习的总结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自主练习、自主总结和自主考试。自主练习是在每一章学习之后,教师都提供一些重点思考题和练习题。教师结合前面的教学,讲解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后,自主检查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

自主总结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同学们对本学期学习概论课的收获、感想和体会进行总结,谈谈收获、说说体会,指出授课和学习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等,这既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一种评价。

自主考试主要是指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以开卷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试题一般由选择、辨析和材料分析题或小论文等题型组成。期末考试由学生、教师和督导员共同出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征集问题,由教师和督导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形成试题。考题一般都贴近学生、联系学生了解的实际,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期末卷面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50%~60%,其他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及参与的各个环节组成,一般占40%~50%。

自主测评主要在课后完成,一般都在学期的后几周进行,旨在检查教和学的效果。

渐进式的自主学习符合认知和教学规律,能够被学生接受,逐渐引导学生自愿、自觉、自律地学习。经过探索,我们发现,自主学习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活动,教师的工作量不是减轻了,反而更重了,教师的作用不是被削弱了,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在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发展,注重教学的实效。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课程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为主。教师要创造自主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化。[1]教师要以宽容、理解、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主体性,学生也以师为友,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增进彼此间了解。[2]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辅助者和监督者。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地讲解与提问,而是将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最前沿,掌握本课程的最新动态,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认知能力等。同时,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在有效地传播知识的同时,通过设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授课的辛苦,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转变学习观念,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在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的基本知识,而且应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需要博览群书。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能够驾驭学生讨论、辩论、热点论坛等所有参与教学涉及的形式和问题,应该是一个“全能型”的教师。

3.教师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无所事事,放任自流,而是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思考,反复钻研,精心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指导和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常怀教学工作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教学效果负责、为教育事业负责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实效,真正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61-02

一、发挥大学生主动性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发生在主体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存在霸权、支配和中心地位。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人[1]。而主动性就是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省性[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承担主体职责,发挥主体作用,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省性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根据主动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省性四个层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为:

1.自主性

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积极展示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地了解、认识、接受和学习课程。

2.能动性

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程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将课程理论和自身实践相结合,将内化的理论转化为有效的自主行为。

3.创造性

即大学生在新的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创造性地将课程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通过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果推向新的高度。

4.自省性

即大学生能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常常自我反省。“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自我德行修养的方法。正如孔子在《论语?里仁》提出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由主动学习,到积极吸收,再到创新和内省,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达到了应有的高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地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差的现状,并能充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主动性缺失的表现

1.课堂学习消极被动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笔者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做了一些调查。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片面误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枯燥理论的强硬灌输和反复说教,讲的一套套理论都是“假”、“大”、“空”,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当消极。第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往往表现为被动参与。教师绞尽脑汁,发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反应寥寥,甚至有时课堂一潭死水。第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讨论课上,其能动性没得到充分调动,活跃的永远是那几个学生,沉默的永远沉默。第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应付现象。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有的甚至互相抄袭或复印。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到课率低于专业课。

2.对实践教学课消极应付

实践教学是认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既包括校内实践也包括社会实践。调查表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不够积极。首先,学生对校内讲座、论坛参与率低,一般是作为政治性任务被辅导员拉去的。其次,学生对演讲比赛活动、社团活动实践以及课外活动实践兴趣不高,很多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不能有效激发。第三,社会实践活动不愿参加。每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红色旅游参观活动只有部分同学积极参加。再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系较疏远。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是讨论话题的双方,包含反思性与互动性的因素,共同从事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达成相互间的积极影响和理解[3]。而一项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显示,在涉及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沟通渠道是否畅通的问题上,感到基本满意和满意的仅占40.8%,有59.2%的大学生对此感到基本不满意和不满意,远不及与专业课教师的关系密切。主要原因是他们需要向老师请教和讨论的问题少,沟通和交流较少,所以关系疏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主动性缺失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

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苦于效果差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紧紧抱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无论怎么努力,效果都不会理想。传统教学理念以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典型代表。这种教育理念实质上是一种主知主义教育,强调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理性认知。这种教育理念片面强调了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需要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07-02

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既是心理学、行为学所研究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涉及的领域。当代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成才欲的需要,也存在此种需要与动机、行为之间的矛盾。作为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己任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意识,提升其学习动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学习需要意识的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1],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认为学习思政课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创新思维方式,有助于自身的德性与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间接的、有用的学科。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本人抽取全国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过一项思政课的学习心理情况问卷调查(以下称问卷调查),发现有30.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是为了拿学分,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思政理论课,认为学习思政课基本没作用的学生占25.4%,认为思政课对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的学生比率占31.6%。由此可知,有些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学习心理问题,他们对思政课的设置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学习思政课视为政治需要,学习思政课的需要意识呈现出被动性;还有些大学生对学习思政课持“无用论”态度,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即使学习也仅是为了拿学分而学习。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的真正功用,在学习情感上表现出淡薄,学习意志力也普遍不强,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出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思政课的学习。心理学家在个性心理的研究中已表明“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动力结构”,而其中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2]。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初的动因,是来源于外部世界的需要和动机,为此,要使大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从培养学生的需要意识入手,纠正其认识上的偏差,使其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感迷失

道德感又称道德情感,“是指道德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从某种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出发,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憎恶、仰慕或评级等情感态度。”[3]它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义务感和同情心,这些道德感都是高校思政课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感的教学目标所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诱因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感的迷失,在价值观的取向上表现出诸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倾向,对理想追求趋于“务实”,对国家、集体的利益关注不够,知与行严重背离,从而在学习的理性上表现出急功近利,诚信缺失、目光短视的现象。为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其人格,提升其德性。而据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对提高自身思想品质有较大影响的仅占35.4%。由此可知,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是任重而道远。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使主体的学习需要意识的激发,才能有效的使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这一思想内化至心灵,从而有效地促使大学生的道德感弱化现象得以扭转。

二、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学习需要意识的培养路径选择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对思政课的认识偏差,提高需要意识

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融入解决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一些教学技巧,注重教学艺术,化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提高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

其一,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相关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力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进行因材施教,多方关注大学生的各类学习心理问题,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大学生自身对学习上产生的逆反心理、排斥心理、应付心理、厌倦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从教师教学中感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我价值,从内心感悟学习思政课是长远有用的,而内心的需要是源泉,只有这种感悟才能激发学习动机,纠正对思政课的认识偏差,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习惯,培养出健康的学习心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

其二,从教学的反馈与课后的走访,具体了解并掌握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师可通过组织任教班级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组织学生举行学习思政课学习研讨会,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和学习需要,只有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学习的障碍,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并给予其人性温暖,强化学生学习“有用”感和成就感,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需要意识。

(二)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需要意识

思政课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大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与动机,思政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由个人精神境界、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三方面体现。

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精神境界主要包括教学理念、个人的品德及教学精神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大学教育要教会人思考”、“学会学习”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在此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按照“张扬个性,提升悟性,强化德性,拓展理性”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学生自然由此得到全面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随之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也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的品德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据问卷调查,思政课教师的个人品格及修养对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机有积极影响的占30.4%,由此可见,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由人及物的热爱思政课的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上努力树立起“科学精神、理论思维精神与实践精神”[4],这将极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学生从中能感受到学习思政课的有用性,增添对思政课学习的情感和意志力。

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不但能把课上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由衷的钦佩,促使其积极向上,热爱教师所上的课,让学生爱学习,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具有追求真才实学的自觉行为,尽量充实自己的知识背景,加强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和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需要意识。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关键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性上,据问卷调查,思政课教师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是课堂生动、有趣的保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视野,勇于教学创新,帮助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授之以渔”,从方法论层面上帮助学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好学的性格,学生的学习需要意识自然得以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学习需要意识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唯有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一种内驱力,从而促使其学习需要意识的养成。

大学生对思政课有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教学要有吸引力,要做到此,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其中,“自主、互动、探讨”式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使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导学为中心。具体来说,“自主式”教学是一改教师单边讲授,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先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性的学习,课堂上学生就可把握学习的主动性;“互动式”教学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师生双边互动;“探讨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进行学术知识探究,把知识性传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操作形式上可通过让学生当“小教师”或设计演讲、主题辩论赛等形式,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要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收集资料积极准备讲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演讲、或者辩论与教师穿插其间的点评就有效的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与对问题的探讨,“自主、互动、探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相长,使教师教学不再枯燥,有效增强了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的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也培养起来了。当然,要有效的进行自主、互动、探讨式教学模式,教师还应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使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样,就更能有效的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增强了。

课外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能极大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学习需要意识的养成。需要总是通过一定的刺激而产生的,教师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对思政课的认识,也提升了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意识。其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就是一种课外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操作形式上,教师可把自己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录像、相关的学生作品、教学参考影像等各类资源放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教学,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还可建立课程网页,根据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网络讨论学习,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第1版).

〔2〕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51-5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6

[关键词]高校 政治理论课 就业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受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整体状况影响外,高校教学偏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等等,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应该尽快开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就业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以及形势与政策课。其中,思想品德修养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新生刚入学,面临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所以,在这两门课的教学中应尽快培养学生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如出了课堂学习外,应及时预留课外作业,一方面锻炼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利用一定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到讲台前发言或演讲,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在众人面前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可以多开展几次“答疑式”教学,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疑难问题得到解答,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的现实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课时最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二期间开设,除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开展上述教学外,重点应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对自己感兴趣热点问题作社会调查,回来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通过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原理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大二学生的自身素质完全适合开展讨论、辩论课教学,让学生在这类教学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同时在辩论中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所以,在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几次这类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形势教育和了解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开设,最好的方式便是专题讲座教学。通过对专题的系统讲解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整体知识和意义,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当今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要有点到面,由国内联系到国外的整体思维习惯,使学生考虑问题不至于太狭隘、片面,教育学生胸怀天下、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