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技术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1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G.Myer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quot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McG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3
[摘 要]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础阶段,作为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数学学科如何发挥“奠基”的作用?掌握知识、培植思维、孕育情感、发展人格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可以让这种“基础”价值表达得更加充分。
[关键词]图形几何 导引策略 思维困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59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的小学教育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底面宽、底子实、后劲足。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教学,自然也应该将“底面宽、底子实、后劲足”的内涵具体化、学科化。底面宽,就是数学学习的各方面内容(知识的、技能的、方法的、思想的、经验的、思维的、情感的、行为的、外在的、内隐的……)都有所触及,得到基本而又全面的培养;底子实,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软肋”,没有“短板”,没有“漏洞”,热情高,兴趣浓;后劲足,就是为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为未来的生活奠定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的基础。
换个角度看,这种具体化、学科化也可以看成是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
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方面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是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目标而展开的,应该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内涵和价值。张奠宙先生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 “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等小学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这些都十分突出地体现了向数学回归的改革方向。数学课要有数学的含金量,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方面的基础。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到,学好“数学”的关键则是“学会数学地思维”。不过,从数学教学或数学教育过程来看,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应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即“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只有通过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将数学“讲活”“讲懂”“讲透”。
数学情感和数学品格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时特别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需要做的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段话中的关键词有“兴趣”、“积极性”、“数学思考”、“创造性思维”、“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为什么不提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它们不重要?其实,这不是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重要,而是说它们还排不到“最需要”的位置上。那为什么说兴趣、积极性等又是“最需要”的呢?因为它们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很强的“催化”“助力”作用,并能产生长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长远,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生命成长更加精彩。不过,这些“最需要”做的恰恰也是最难做的,因为它们不可能像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那样可以直接“教”,而是需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慢慢地去滋养、孕育、培植。
一、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贯穿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习得之中
数学知识往往以确定结论形式出现,这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学习数学知识只要掌握那些确定的结论就行,比如,学习三角形,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好像就学习了三角形;学习方程,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就叫学习了方程。实际上,任何数学知识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是“一项人类的活动”(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的作用下,数学知识和技能才逐渐形成并以确定的结论“定型”。弗赖登塔尔认为,“让学生重复人类发现数学的过程是可能的”,这和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过程、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达成是非常贴切的。对此,2002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就曾有这样的论述:这里的“过程”大体上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②在数学范畴之内对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做进一步抽象化处理,从符号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数学概念框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学生从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因而,突出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过程中的数学思考与数学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的数学课才会更具“数学味”。
“圆的认识”是一节经典课,就其知识点而言比较简单,就是认识圆,了解它的特征,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是,名师专家在演绎时却异彩纷呈。华应龙老师从“小明寻宝”的问题研究开始引出圆——宝物藏在距离他左脚3米的地方,宝物可能在哪呢?张齐华老师让学生从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等图片袋中“摸”圆,然后谈谈为什么不会把长方形当成圆摸出来,为什么不会把椭圆当成圆摸出来,从而揭示圆的特征。朱乐平老师则出示自己的自画像,从不够“圆”的脸怎样变化就能变成滚圆的脸开始,逐步进入圆的特征学习。三种设计,三种思路,三种精彩,共同之处都是淡化学生对固化的概念的记忆,强化了学生对圆形特征的认识,尤其是将这种认识置于一种现实的、富有挑战的、广阔的图形背景之中,着重的是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发展批判性、逻辑性的思维。这种自我领悟、自我调试、自我修正、自我批判、自我建构的学习能力正是小学生需要努力奠定的基础。
二、数学情感和数学品格需要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来滋养和孕育
唤起兴趣、乐于学习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石中英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提醒我们:“学习知识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意味着实际的用途,也意味着理智的欢乐,所以课程的目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给予学习者一些实用的知识,而且也要能够给予他们一种理智的快乐—— 一种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后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这种理智的欢乐对于学习者的吸引力要超越任何外在的奖赏。尽管这种理智的欢乐超越任何实际的用途,但是它对于人类个体保持认真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精神生活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显而易见,没有这种理智上的欢乐,课程内容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有用但无趣的活动,变成一种不求甚解的机械记忆或练习,甚至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情怀的滋养不能离开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而存在,相反,它是和最日常的数学学习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并在日复一日、一堂课又一堂课的点化、熏染的累积中凝聚。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责任,小学数学需要打好这样的重要“基础”。
曹培英老师说:“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有令人赞叹、激动的理由。或在知识本身,或在知识关联,或在知识应用,或在知识发现……只要我们去思考、去发掘都能找到,并以此打动学生。”当然,我们不必奢望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天才,将来成为数学大家,但是,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个学生对数学都有这样一份感觉——领悟数学是怎么回事,知道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考对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知晓数学的逻辑力量、严谨之美,对数学充满着热爱和敬畏。
三、小学数学的基础性还充分体现在它的阶段性、发展性、个体性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求学最长的阶段,历时5~6年。讨论这一阶段的基础性,难度是比较大的,最突出的就是不能过于机械化和绝对化。毕竟,从6、7岁懵懂的小孩到12、13岁的少年,无论是身体、行为方面还是在心理、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它的基础性还充分体现在它的阶段性、发展性、个体性。
所谓阶段性,从大的划分来看,小学相对于初中、高中、大学而言,是一个最初级阶段;从小的划分来看,小学有低段、中段、高段(或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之分,每个阶段也都有它的独特性。这就使得同样是学图形,同样是学计算,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同样关注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孕育数学情感,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那种不顾学生基础和实际硬是拔高要求、死拉硬拽的“超前”发展固然不可取,但是,一味地在浅层次徘徊、低水平发展也是应该摒弃的。
所谓发展性,就是教学要有一种“向未来”打开的无限可能。按照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人民教育》2013年第22期课改系列文章中观点,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要着力于培养学生“不教而教”、“转识成慧”,这是一种“带得走”能力。小学数学要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数学,更好地学习,甚至于更好地生活做好铺垫,埋下“种子”。如果今天的数学学习不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只能是一种“应景之作”。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4
1 建立课堂评价重视程度导向机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当前不受任课老师的重视,如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施,如何让课堂评价益于教学、益于学生,本文认为学校管理层应该制定一些有关课堂评价重视程度导向机制,具体的导向机制如下。
1、学校设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监管小组”。学校领导要把课堂评价纳入教学管理体制,组织专门的“课堂评价监管小组,该小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优秀学科任课老师组成。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制度,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常规工作,制定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规定,宣传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思想,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充分营造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氛围,让学校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学校非常重视课堂评价的实施。
2、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施政策。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学校首先应做出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应该包括学校多长时间应该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权利和义务,如何选拔和培训课堂评价人员,如何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如何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如何反馈和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这些规定的出台与制定,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3、学校定期宣讲课堂评价理念和思想。课堂评价能否做到科学、有效,并收到良好效果,关键取决于评价人员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思想是否正确,正确的评价理念能够有效帮助和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故学校定期为老师和学生开设宣讲课堂评价理念和思想的讲座,促进信息技术老师具有课堂评价实施的热情,同时也可鼓动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实施课堂评价,让师生都越来越重视课堂评价。
2 建立教师课堂评价培训机制
定期向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前,大多数小学缺乏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相关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课堂评价的培训活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引领教师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必须掌握基本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学校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和新颖,培训方式要多种多样,并努力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从而保证培训的良好效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培训机制具体如下。
1、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宣传。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评价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各学科课堂评价培训组织、管理、服务等项工作。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对培训中涌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2、建立完善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计划。每个年级的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每个学期要接受集中培训2次,每次课堂评价培训的课时不得少于10个课时。
3、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内容。制定或购买一套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教材,该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理念、课堂评价原则、课堂评价形式、课堂评价策略以及课堂评价方法。
4、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考核评估措施。每位老师每次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培训时需要签到,加强培训考勤机制。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实践考核,未合格继续参加下一次的培训,直到合格的,才发放本校课堂评价教师合格证。
3 教师课堂评价效果奖励机制
现在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老师;激励教师。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它是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在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的积极性和潜能,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课堂评价激励机制,可以不断开发教师的实施课堂评价工作积极性和潜能,创造优异的成绩。
1、实行“奖励、分配制度”激励对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实行课堂评价工作量津贴制度,按各人的工作量发放工作量津贴,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不一样;用实行课堂评价实施次数奖励制度和实施效果奖励制度,鼓励和增强教师“课堂评价意识”。这些制度的实行与“目标管理”、“量化考评”制度挂钩,互相密切联系,对促进教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起到有效激励作用。
2、实行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励。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就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对于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实施效果明显的老师学校可以满足其职称晋升、精神和物资生活的需要。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5
一、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内容片面。
(2)评价标准单一。
(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4)学生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
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多元性原则。在过去的评价方式中,一直盛行教师为评价主体的一元化现象,要将一元化改为多元化,学生、家长要主动、适时适量参与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过程。
(2)全面性原则。在传统模式中,往往是单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应该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应使用“多把尺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各方面应和谐统一,受到同等的重视。
(3)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评价,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预测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认识自身的优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一次评价不仅是对前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动力和向导。教师要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评价时,应对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充分关注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有效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4)全程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评价活动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能随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对点滴的成绩,他们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哪怕是一句漫不经心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不应该吝惜自己的表扬和鼓励,要善于利用这一有利武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三、评价的方法
(1)发展性评价法。让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技术电子档案,内容包含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记录、学习资源、随笔、作品、评价等。学生在学习记录里如实记录自己课上的学习情况,跟踪记录本人的学习过程,作品集里存放学生每堂课完成的作品,学习随笔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鉴别能力,学习评价用来记录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作品创作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作品进一步完善。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学生能够通过电子档案袋判断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并从中引发反思活动。
(2)测验法。为了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书面测验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极强,上机考核就成为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验法适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测试形式有机考核和书面测试,评价结果在整个信息技术课学习评价中占适当比例。
(3)观察法。本方法适用于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察,是情感目标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项目可以包括:是否出全勤,有无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能否紧跟教师进度,是否能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是否尊重教师和同学,与小组其他同学很好地交流合作;是否爱护机器设备,注意维护机房卫生等。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计入评价结果。
(4)学生自评法。学生自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发现不足,自我改进。自评可以采用反思记录、自我评价量规等形式进行,在自我评价量规中,可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提高情况、是否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学习态度如何、是否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总结反思,寻找新的努力放向。
(5)师生互动评价法。当学生完成了某一阶段的任务后,师生共同进行成果展示与讨论活动。本方法注重在评价过程中,将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真实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成功与不足,以此来改善学习,促进自身发展。学生互评是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学会欣赏他人,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评价能指出学生问题所在及改进建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增进师生感情。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学生既能借鉴他人优点,又能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取长补短。评价表需要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设定,在总评得分中,小组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各占适当比例。
同其它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更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的特点。任课教师只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快发展。
作者简介:
科学技术价值范文6
一、创建阶段(20世纪50年代):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45次会议通过并了《政务院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批准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暂行条例》;1954年8月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时条例》;1955年8月5日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时条例》。上述3个条例,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具备了比较完整的雏形。
二、停滞和倒退阶段(“”期间):1963年国务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被迫中断执行,科技奖励制度受到极大冲击。
三、恢复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78年12月,国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条例》。1979年12月,国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982年3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84年9月,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条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基本构架已经建立。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1993年,《科技进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科技奖励工作进一步迈上了法制化轨道。1994年,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