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学教育;思想政治;情感教学

一、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一个形成和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强,主导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当今的世界国际和国内的环境仍然是风云变幻,全球化网络的建设和发达的科技使得信息产生和发展处于爆炸性增长的时期,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地筛选有利和健康的信息就很容易在生活中迷失坐标,对他们的人生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肩负着使广大青少年建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使命,同时更要使得学生能够自觉的抵制资本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

另外,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思想政治课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独立的分辨积极和消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来,自觉地用的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教学方法革新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比较单一和枯燥,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近些年来兴起的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感教育方法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为例,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创设适当的教育情境,充分的利用和激发起学生对于问题认识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知识的动机和兴趣,从被动的必须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想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来说,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多更好地被接受,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究和发掘。

参考文献:

[1]徐雪梅.高中思想政治课讨论法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2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虚化的应对

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一、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存在课时少、时间不固定、内容随意、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有些高校推行思想政治实践课暑期教学,这种安排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由于经费、管理、师资等环节的缺失,造成教学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1.教学内容任意,形式随心所欲,学校考核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理应在时间、资金、制度、基地等方面予以保障,并形成长效机制。然而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不重视,对此类型实践课更存在应付心理,使得实践课成为“三无”课程:无真正具体领导机构、无充足经费的保障、无健全的基地实施。加之实践课无具体考核监督、评估检撕妥芙崽岣叩幕制,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任课教师重理论课、轻实践课,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经验缺乏。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有限,“双师型”教师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理论和实践课教学双肩挑,由于课时、经费等无保证,“全心全意去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就成了一句口号。由于许多教师只重视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毫无积极性,也不愿意花过多精力提高实践水平,因此,所安排的实践教学主题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背景,布置、指导、评定实践教学的随意性极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制约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学生重理轻文,对与理工科实际脱节的实践课存在应付心理。理工科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学、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思想政治实践课内容又不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反差。而且学校从安全角度考虑,实践课大多被安排在校内或假期,这样局限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接触以及对社会的深入了解,结果使学生对此类课更加敷衍。

二、采取切合理工科学生实际的措施,提高和改善教学虚化的问题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构建。根据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构建,加大人力、资金投入,建立奖惩机制,组建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对“双肩挑”的教师加大业务指导。针对理工科高校学生思想、心理、专业等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层面上的融合,最终使学生学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从行动上深入社会生活。

2.完善教学考核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运用一切教学方法教出理工科思想政治实践课的特色。完善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它能调动起教师积极性,激发其运用一切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学内容符合理工科特点,满足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树立起责任感和时代意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

3.发挥理工科学生自身优势,强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的基本原则,注意挖掘专业教育本身蕴含的丰富人文教育资源。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才会得到提高。要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实践课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磨练意志、提高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热点问题;必要性

引言

社会问题是指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影响社会成员的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当今社会是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大学生通过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解,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浅、信息渠道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不够,严重影响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1.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1.1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时代性

与时俱进是的重要品质,的基本原理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以体现其时代性。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加紧时代的步伐,通过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解释社会热点问题,体现思想政治理论的时代性[1]。

1.2丰富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社会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需要以联系实际、联系改革开放、联系社会主义建设为教学理论,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主要教学思想,以指导学生使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要做到这几点就需要教师通过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热点问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2.1在课堂期间导入社会热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导致给很多学生对热点问题不感兴趣,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不关心政治,不理会国家大事。在思想政治课程期间通过让学生自主导入社会热点,开展社会热点讨论,生活实际问题分析,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加以引导,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解答学生的疑问,又能加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2]。教师将国内外时事热点的讲述,然后由学生挑选几件时事,让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法有效体现了思想政治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通过教学的知识进行时事分析。不过,教师在选择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时,应该注意与内容与教学的结合,避免内容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况发生[3]。

例如,某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上加了一个新的活动,“课前时事播报”,大致就是让班级成员按照班长手中花名册的顺序进行演讲,每一节课前由一名同学上台用PPT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和阐述三天以来国内外时事热点,然后挑选一件时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讲评。在演讲过程中,如果发现遗漏、错误的观点,由学生自行提出予以纠正,最后教师做简要评论。PPT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本学期的成绩考核,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项考核指标,供教师参考。

2.2参加社会实践,延伸教学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范围很广,其主要形式有专业学习、社会调查、学习参观、志愿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就是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此外,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4]。从某些方面而言,只是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是不够的,我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缺乏实践经验的,导致很多学生都是缺乏外国学生那种“大胆”,让那些性格腼腆的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尽可能增加实践的种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践活动。但是无论那种形式,都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确保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例如,某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针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的标准”这一情况作为社会实践调查,教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将班级80个学生分为20组,每组4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调查指南,对社会中用人执行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单位进行采访、分析,撰写报告。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经历中得到经验,用调查的数据分析反映“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的情况”,在社会调查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学会维权的手段,学会处理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

3.结语

综上所述,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实践,以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知识的运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虹,仇艳艳.“概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分析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08):180-184.

[2]王继全,陆树程.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几个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05):258-259.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近几年,关于有效教学的探讨方兴未艾。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笔者苦苦思索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社会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影响。

1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高考制度。

1.1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思想政治课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学生的兴趣点也难以得到激发,从而间接影响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1.2高考制度

纵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发展,无不与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高考制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后我国的高考制度恢复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思想政治课一直作为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高考必考科目。从客观上讲,这样一种高考制度安排,对扭转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上的地位,对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教师的态度和价值选择起到了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

从一九九四年我国高考实行“3+2"改革到现在的“3+X''''’或"3+综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由所有考生都参加的高考必考科目改成会考科目,只作为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而理科生只要达到会考要求即可。会考作为一种高考制度改革后的新生事物,虽然从理论上是对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的一种硬性约束,但从实际来看,其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最低门槛”式的测试,其存在的价值也逐渐受到社会上的普遍质疑。这就直接导致了文科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对思想政治课比较重视,教学的有效性较好。而理科生由于没有外在的压力,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从而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2.1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首先,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大媒体的舆论宣传功能,向社会公众宣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扭转人们思想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偏见。

其次,加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社会上许多人轻视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因为其片面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和意识态功能,否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因此,教育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师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规律的探索,加强自身科学体系的完善,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学科。

最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地位。国家应下大力气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各方面给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平等、公平的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改变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改革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是高中各门学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

首先,改革文理分科的高考制度。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的体制,在这种考试体制的导向下,我国的学校教育在高中阶段认为的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规划出了文科和理科两条界限明显的跑道,这就导致理科学生忽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忽视应有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的教育部门应着手研究取消现行的文理分科高考体制,将学生高中阶段的所有必修科目包括思想政治课纳人考试范畴,探索一条能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的高考制度。但这种新的高考制度不应走过去的老路,不能简单理解为这种大综合就是什么都考,就是加重学生负担。应通过适当降低考试难度,注重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把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环节纳入评价范畴等多种措施保证体制改革的成功。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课改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32-01

进入21世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给高中政治教师的自身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转换教师角色,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试教学观念较为严重。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仍然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主导着课堂,而学生在教学、言语、情感等方面明显是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教学的过程是单向传播,大多思想政治课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通常是采用"识记+考试"的方法来应付了事,从而出现了"学生记条条、老师讲条条"的不良现象。

1.2 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远没有英语、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程重要,自己思想上就出现了懈怠,也很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考试结果的评价,形成了"不考不讲、多考多讲、考什么讲什么"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1.3 学生问题

1.3.1 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厌学心理。一方面,由于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置学生的诸多疑问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枯燥,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会引起群众的议论,而观点不尽相同。还有学生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和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教育尤其是政治课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1.3.2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和对课程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教学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采用"识记――考试"的基本方法,只求将此课程应付完毕,因而就出现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条条中。

2.对策建议

2.1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具有发展意识。如果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发展意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教师要多体谅学生,鼓起他们的自信,增添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出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上,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教学活动。

2.2 多组织交际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交际性活动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师生的创造性,能够在活动中排除过去那种呆板、机械的"注入",形成学生"自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在交际性活动可以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是裁判者,要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判定的模式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有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政治课,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却都情有独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可以围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政治热点问题来与学生展开了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来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查询资料来回答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尽量地予以支持和鼓励。"交流-互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呼唤和激励。

2.3 把政治课的德育功效与社会职能有机结合。处理好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效,又要不回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既要充分发挥正面教材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并且给学生指出这些丑恶现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别现象,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而逐步根除。

高中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6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教多年,在教学中发现,这些地方的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学得不好。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的教师,都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靠的是多背,考前需要做大量的题。而有的教师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真备课、努力讲课,力求把思路理清,把理论及问题讲透,可结果学生还是没能理解,更谈不上会运用了,考试成绩无法提高。学生该背的背了,习题也做了不少,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有的教师认为,是教师上课时没讲清楚,学生对理论没有理解和掌握。学生没有掌握、没有理解是事实,但是不是教师没有把知识讲清楚呢?那可不一定。

为了弄清楚学生学不好思想政治课的原因,更好地展开有效教育,笔者根据学校有效学习课题研究工作部署,对本县高中学生展开了一项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有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县几所高中的部分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不好学、乏味,教师虽然讲得很清楚,但理论还是不好理解,平时学习主要靠背,考前则实施“题海战术”。二是学生缺乏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对教师所讲的自然科学常识和人文常识了解的不多。三是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缺乏正确动机,依赖心理比较强,对学好思想政治课信心不足,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专注力差,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四是在考试中,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差,不会用思想政治术语表达问题的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什么那么难学呢?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学生初中时所学的思品内容相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还是哲学问题,都更加抽象,理论性也更强,有更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思想指向性很强。在我们这里,不少学生学习也很努力,在识记方面做得也很好,但对于理论知识往往不理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学生为什么不能理解和不会运用这些理论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缺乏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条件,即不具备相应的能帮助其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社会信息。

在我们这个地方,思想政治课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教师为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授课任务,用来辅以说明理论知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教学中,教师多从假设学生已经有的经验和相应的感性认知出发进行授课,习题训练中更多的是由理论到理论。由于学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由于他们对社会缺乏应有的情感,对社会科学兴趣度不高,所以教师所提出的社会知识总结和设想也就对他们失去了诱惑力。如何建立师生共同拥有的以社会事实信息为基础的课堂,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如何使学生自觉拥有各种社会信息这一问题。这就是我要谈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有效教育的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

思想政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需要通过自身教学的改进,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和收集各种社会信息的习惯,解决制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社会感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让学生在感性认知方面跟上时展的步伐,增进高中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只有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缺乏社会认知这一根源人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我认为,我们这里的学生缺乏社会有效信息的客观原因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人文环境落后、信息闭塞等。

其次,我认为,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就现代经济、思想政治及文化等方面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社会落后,文化缺乏;学校教育目光短浅、观念陈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说教式教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奴化”的过程,校园里缺乏民主与自由的气息。这在无形中制约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2 教育教学出发点、动机错误。从社会、家长到教师,都希望学生通过高考跳出贫穷落后的环境。将高考当成改变命运、摆脱落后工具,使当地的教育改革总跳不出急功近利的包围圈,而这种认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必然不可能顾及太多社会现实的东西。

3 完美的人文科学理论与设想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向学生讲清科学理论同现实生活的关系,使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引导功能,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面对社会和主动认识社会的习惯。

4 没有发挥专门机构的作用。虽然有的学校设立了信息活动中心之类的管理组织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设置多数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学校所设立的专门机构不发挥作用,学生面对铺天盖地、复杂多变的信息感到无所适从或者麻木不仁。

5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有的内容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在主动唤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情感等方面不够重视,换个说法,就是没有把如何培养一个有血有肉的合格公民看成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功能而是把知识、考试看得太重。这样,课堂的真正意义就离现实要求越来越远。

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这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由于网络信息泛滥、复杂,传到学生那里的信息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或者是虚假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信息的真伪,了解真正的社会。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养成对社会关注的习惯。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社会获取有效信息的学习能力。④教师要引导学生理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完美的人文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二、转变教学观念

罗曼・罗兰说:“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体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现代教育是养成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总结,培养学习能力;要尊重、满足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允许错误和失败,不直接否定、批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创设信息渠道,引导学生用政治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要克服应试带来的浮躁心理,改变消极心态,本着无私奉献的心态开展教学;要认清教学中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就会被唤醒,他们就会自觉地关注社会。

三、加速课改的步伐,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通过合作学习、辩论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②利用现代教学新手段,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③模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④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活动状况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①重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确读书是获取文化知识以及前人经验的一个途径,是进行创造、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习既是获得知识、经验的途径,也是养成特定能力的途径和过程。由此引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必要性及学好这门课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不断失败和受挫是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转移了兴趣点和关注方向,我们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促进其重拾自信。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要通过组建兴趣班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要坚持下去,不要流于形式。

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动机、信心和兴趣,思想政治课教材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引导方向,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推进有效教学。

五、培养学生关注和收集社会信息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