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公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公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公理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1

〔关键词〕同情心;想象力;道德判断;公正的旁观者;自然秩序

中图分类号:F0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4-0003-08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曾讲到:“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斯密学说。”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重视斯密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的学习及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斯密关于人类具有同情心的基本假设

斯密[1]在《道德情操论》的一开始就论述了每个人都在真切地关心他人的命运。斯密说:“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的必备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的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很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的好处。”

这种同情心是无需证明的存在于人类心里的基本事实,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即使是残忍的恶棍和麻木不仁的匪徒亦是如此。“属于这一类的原理,是怜悯或同情,是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或当我们深刻地怀想他人的不幸时,我们所感觉到的那种情绪。我们时常因为看到他人悲伤而自己也觉得悲伤,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根本不需要任何实例予以证明。因为这种同情的感觉,就像人性中所有其他原始的感情那样,绝非限于仁慈的人才感觉得到,虽然他们这种感觉也许比其他任何人更为敏锐强烈。即使是最残忍的恶棍,最麻木不仁的匪徒,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这种感觉。”[1]

每个人都在关心他人的命运,其程度或强或弱,这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对同情心也多有论述,比如《孟子》一书中的恻隐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在《孟子·公孙丑上》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2]。

然而自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经济学就误入了以自私自利为基本假设的歧途,抛弃了人类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伦理感情,使得经济学走上了贫困的道路。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一开始就毫不留情地驳斥了人只是自私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无视他人的安危,都不会视他人的悲惨命运而不顾,而恰恰生命赋予人类一种本能,同情别人和关心他人,尽管这种情感对于不同的人或强或弱。

并非只有悲伤和痛苦的情境会引发我们的同情感。无论当事人遇到什么样的情境而呈现出什么样的感情,每一位用心观察的旁观者,一想到当事人的情况,自然而然地会有一种与当事人类似的情感感受从心里油然而生。“当悲剧或浪漫剧里让我们着迷的那些英雄人物最后得以脱离困境时,我们所感觉到的那股喜悦之情,和我们因为他们的苦难而感受到的那股悲伤一样的真诚;我们为他们悲惨的遭遇而兴起的那种同情感,和我们为他们的幸福而兴起的同情感一样真实”[1]。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同情心有以下含义:

第一,悲悯或怜悯。比如当别人正在遭受酷刑,我们借由想象力,设想自己在受刑的话,我们内心也会掀起一股疼痛难忍的感觉。

第二,同感同义。亚当斯密说:“同情或同情感一词,虽然原义也许是相同的,不过,现在如果用来表示我们与任何一种感情同感共鸣,或对它产生相同的情感,或许没有什么特别不恰当之处”[1]。

第三,认同或理解。我们无法如实感受别人的感觉或感受别人的体验,因此,同情不是感情,而是对他人感情的认同或理解。

第四,同意这些感情作为处于某种特定情境的恰如其分的反应。

当我们表示同情时,是使得自己设身处地地置于他人的处境,这并非因为他人的处境会影响到我们,而是想象自己就是处于那个处境的人。“同情感,与其说是因为我们看到某种感情所引起的,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看到引起那种感情的处境所引起的”[1]。

根据斯密的论述,我们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中,以便理解他人的感觉,而不是仅仅把那种处境和自身的处境相联系。同情是理解他人处于某种处境时的感觉或可能引起的感觉,但它并非使得自己的感情体验与他人的感情体验等同起来。因此,想象力是理解斯密整个道德心理学的关键枢纽,也是达成人与人相互同情的桥梁。“由于我们没有直接体验到他人的感觉,我们不可能知道别人有什么样的感受,除非我们设想在相同的处境下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想象力,通过想象力,我们可以再现他人的感受。在这种想象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置身于他人的处境,以至于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他所感受的东西。

斯密对想象力也多有论述,自身借由想象力对别人感情的拟合程度是不一样的,其强弱视我们想象的鲜明或模糊的程度而定,同时也就引出了对人类感情合宜的判断。

二、公正的旁观者、三种感情和道德判断的论述

1公正的旁观者是情感合宜的参照系

在判断人类感情是否合宜或进行道德审判的时候,需要第三方进行界定,这就是公正的旁观者。公正的旁观者如同一名审判长,依据法律对当事人给出最后的审判。斯密在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时这么说:“但是,这两种,以及其他所有人类的感情,似乎是适当且被认可的,如果每一位公正的旁观者都完全同情那些情感,或者说,每一位不偏不倚的旁观者都完全体谅且符合那些情感”[1]。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赞同。斯密说:“在自然女神为社会造人的时候,她赋予他一种根本的愿望,使他想要取悦他的同胞,并且赋予他一种根本的憎恶感,使他讨厌触怒他的同胞。她教他在他们赞许他的时候觉得快乐,并且要在他们责备他的时候觉得痛苦。她使他们的赞许本身成为最讨好他与最令他觉得愉快的事情,并且使他们的谴责本身成为最令他伤心难过与最惹他嫌恶的事情”[1]。

斯密为期望得到他人的赞同设立了一种规范的维度,也即我们应该成为被赞许的对象。斯密[1]说:“自然女神乃不仅赋予他一种愿望,使他想要被赞许,而且也赋予他另外一种愿望,使他想要当一个应该被赞许的人,或者说,使他想要成为他自己在他人身上所赞许的那种人”[1]。

按照斯密的论述,公正的旁观者是当我们进行行为的道德判断时,必须把自己置于环境之外,而且要摆脱我们自己主观情感的影响,也即努力保持一种纯粹的客观性。斯密[1]认为,想象力,加上我们期望自己成为应该被赞同的对象,这些使得我们可能摆脱利害关系,让我们能够不偏不倚地对品行动机和行动进行评判。在论正义感和自责感时,斯密说:“当他反身面对他过去的行为动机,并且以公正的旁观者将会采取的那种眼光来观察它时,他依旧会赞许它,并且透过同情想象中的这位公正的判官对他的赞许,他还会为自己鼓掌喝彩”[1]。

因此,公正的旁观者可以理解为一种抽象或是一种普世的标准,它具有一种能力,能够对每一种情况充分地了解,并且还能够根据其他类似的情况来衡量这种情况,依照社会长期认可的和赞同的道德规则进行衡量,并且这些规则是经过社会验证并被社会接受了的。斯密说:“我们赞许或反对某个他人的行为,乃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觉得,当我们设想自己处于他的情况时,对于他的行为的感情和动机,我们能或不能产生完全的同情。同样的,我们赞许或反对我们自己的行为,乃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觉得,当我们设想自己处于他的情况,并且仿佛是以他的眼光从他的立场来看待我们的行为时,对于影响我们的行为的那些感情和动机,我们能或不能产生完全的同情”[1]。

公正的旁观者成为道德判断的基本标准,为判断行为动机提供了基本的维度。公正的旁观者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的职责,并且受到社会普遍规则的限定和认可。因为我们期望成为应该被赞美的人,我们就会追求成为这种人。我们极其看重自己,并且珍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因而我们就会遵守公正旁观者的要求,遵守社会普遍的规则。

2人类具有三种感情

周围的事物所引起我们的每一种感情都有一个合宜点,显然每一种感情都有一个中庸的程度,偏其方向也就偏离了公正的旁观者能附和它的那个程度了。在论述各种感情的合宜程度时,斯密主要阐述了三种感情,不合乐的感情、合乐的感情和自爱的感情。

不和乐的感情主要是指怨恨和愤怒之类的感情,是需要被压制到一定程度内,才可以被公正的旁观者接受。“另外一类感情,虽然也同样源自于想象,不过,在我们能够附和它们,或者觉得它们优雅或合适之前,总是必须被压抑至某个程度,这程度远低于未经淬炼的天性会把它们抬高到的程度。这一感情,包括怨恨和愤怒,以及它们所有不同的变异亚种”[1]。

和乐的感情主要是指那些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情,容易被公正的旁观者所认可和赞同,比如慷慨、怜悯和尊敬等等。“也有一种情感,由于会引起某种加倍的同情感,因而几乎总是令人觉得特别愉快与合宜。豪迈慷慨、亲切、怜悯、相互友爱与尊敬,以及所有和乐与慈善的感情,当表现在面容或行为上时,即使其抒发的对象和我们没有特殊的关系,也几乎总是会使每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感到愉快” [1] 。

自爱的感情主要是指与自己个人关系的情感,比如个人的悲伤或快乐。“还有另外一类可以说是介于它们之间的情感,它们绝不像和乐的感情有时候那么的令人觉得合宜优雅,但也绝不像不和乐的感情有时候那么的令人厌恶。悲伤与快乐,当它们的起因是我们自己个人的幸运或不幸时,构成这第三类情感” [1]。

3道德判断的四个源头

通过想象力,人和人完成同情,然后经过公正的旁观者的审核继而进行行为的道德判断。斯密对于人类行为的判断这样论述:“当我们赞许任何品行时,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些情感,根据我在前面尝试建立的理论,来自于四个在某些方面彼此不同的源头。一是我们对行为人的动机感到同情。二是我们对因他的行为而受惠的那些人心中的感激感到同情。三是我们观察到他们的行为符合前述那两种同情所遵守的概括性规则。四是当我们把他的那些行为视为有助于增进个人或社会幸福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时,它们好像被这种效用染上了一种美丽的性质,好比任何设计妥善的机器在我们看起来也颇为美丽那样”[1]。

因此,道德判断首先建立在对于动机的共同感受上。其次建立在从该行为中受惠人产生的同情上。第三个源泉,是概括性的道德规则,对于这个规则,斯密这样论述:“概括性的道德规则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最终是建立在个人的实例经验上,亦即,建立在我们的道德感或我们自然的功过感与合宜感,在许多个别的行为实例中赞许什么或不赞许什么的经验基础上”[1]。第四个源泉视该行为为增进个人或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时,从这种好比是一副完整的图画所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

三、美德的构成:审慎、仁慈、正义和自制

美德一般是指美好的品德,具体来说是被大众广泛推崇的优良的品质、情操和行为。在斯密伦理学思想里,美德不仅是合乎道德标准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受到公正旁观者称颂的节操和行为。

斯密[1]主要论述了四种美德,分别是谨慎、仁慈、正义和自制,并且指出了我们追求美德是因为我们热爱光荣和高贵。斯密是这样论述的:“在许多场合促使我们奉行那些神圣的美德的,不是对我们邻人的爱,也不是对人类的爱,而是一种比较强烈的爱,是一种更有力量的情感,普遍在这种场合发生作用,亦即,是因为我们爱光荣与高贵的品行,是因为我们爱我们自己的品行庄严、高贵与卓越”[1]。

1关于审慎和仁慈

每个人首先面对的问题是生存,身体的安全和健康理所当然地排在了首位。斯密也说:“身体的保全与健康,似乎是自然女神首先建议每一个人须注意的对象”[1]。而且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更适合照顾自己,这就是对自我利益的关注。斯密在论述“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个人托付给我们照顾”时说:“每一个人都被自然女神首先且主要托付给自己照顾;每一个人无疑在每一方面都更适合也更有能力照顾他自己,甚于照顾其他任何人。每一个人都更显著地感觉到他自己的快乐与痛苦,甚于感觉到他人的快乐与痛苦”[1]。

审慎的美德也即是对健康和财富的关注。斯密说:“注意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与名望,这些据说是人在今生的舒适与幸福主要依赖的对象,被认为是那个通常被称为‘审慎’的美德应尽的职责”[1]。

从公正的旁观者来看,对自身利益关注的审慎的美德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然而却不是值得尊崇的。斯密说:“总而言之,审慎,当只导向照顾自己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与名誉时,虽然它被认为是一种很值得尊敬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和蔼可亲的品质,然而,它绝不会被认为是一种最令人钟爱,或最使人尊敬的美德。它会博得一定程度的冷静尊重,但似乎没有资格接受很热烈的敬爱或赞美”[1]。因此,当审慎的美德除了关注自我利益,如果涉及了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这种美德就变成了一种被热爱和称颂的美德了。

仁慈,顾名思义是仁爱和慈善,是指人与人互助和互爱。人类本性里,也存在着一种义务去关爱和帮助他人。斯密说:“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和谐与共鸣,也才有情感的优雅合宜可言”[1]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文化氛围和生活圈子,一个人的仁慈也是在这个自身的局限条件下发挥自己的仁慈心。斯密也说:“人被分配到一个比较卑微的工作部门,一个和他力量薄弱的程度以及理解范围狭隘的程度显然比较相配的工作部门;那就是照料他自己的幸福,以及照料他的家人、他的朋友和他的国家的幸福” [1]。

至于在更大视野上发挥人类的仁慈心就无能为力了,那是神的工作。斯密如是说:“管理宇宙这个伟大的体系的运作,以及照料一切有理性有感觉的生命,让他们普遍获得幸福,是神的工作,而不是人的工作”[1]。

总之,仁慈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美德,是走向人性完美无瑕的阶梯,是超越了个人利益之上的一种人类质朴自然的感情。

2关于正义和自制

正义一般是指同一事件对于所有的人平等对待。正义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并不会引起旁观者的热烈赞赏,因而是一种不带任何偏见的消极美德,斯密说:“在大多数场合,纯粹的正义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只是阻止我们伤害邻居。一个仅仅是克制他自己不去伤害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的人,的确说不上有什么绝对正面的功劳”[1]。

正义是一种个人的美德,是在认可了社会普遍的概括性规则后内化于心的一杆秤,可以称量一切人和事,是一种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并且是支撑人类社会运行的中流砥柱。斯密说:“在追逐财富、荣誉和加官进爵的竞赛中,他大可尽其所能地奋力奔走,他大可绷紧每一根神经与每一寸肌肉,以求凌驾所有他的竞争者之上。但是,他如果竟然推挤或摔倒其中的任何一位,那么,旁观者们就会完全停止对他的纵容,因为他违反了公平竞赛的原则,而他们决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1]。

正义是可以被精确定义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美德的最根本特征,并且这种定义使得人类行为有了最基本的标准。斯密说:“作为一种美德,它的概括性规则,以极高的精度,标明它要求的每一项外在的行为。这美德就是正义。正义的规则极为精确,其中没有例外或修正的余地”[1]。

也就是说,正义是可以用法律确定的美德,因为只有正义的原则才可以平等地、客观地应用实施到任何人身上。斯密说:“在正义的法律当中,最神圣的,或者说被违背时要求报复与惩罚的呼声似乎最高亢的,就是保护我们邻人的生命与身体的那些法律;接着是保护他的财产与持有物的那些法律;排在最后的是保护他的所谓个人权利的那些法律,这一类法律保护他基于他人的承诺而该获得的那些利益” [1]。

当想到我们的行为会违背正义的法律时,我们内心不仅会惶恐不安,更会感到无比羞愧。斯密说:“违反正义的法律中那些比较神圣的法条的人,在想起人们必定对他怀有的那些感觉时,内心绝无可能不会极度羞愧、憎恶与惊惶失措地痛苦挣扎。当他的激情获得满足,当他开始冷静回想他过去的所作所为时,他无法体谅任何曾对他的所作所为有过影响的动机”[1]。

正义的法律,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后底线,即使我们内心做不到公正的旁观者所热烈称颂的谨慎、仁慈、自制等美德,但至少我们的行为要符合正义的法律。斯密说:“一颗善良的心,在人生所有不同的平常处境中,可以是同等平静的,同等快活的,同等满足的。没错,有一些处境也许比其他处境更值得我们偏爱,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处境使得我们以这么一种激烈的热情去追求,以至于使我们违背了审慎的或正义的法则;或者说,使我们葬送了我们未来的心灵平静,使我们在回想起自己的愚蠢时感到羞愧,使我们由于厌恶自己的不公不义而感到极为后悔”[1]。

一国的正义得到彻底保护和实施,可以保障经济的繁荣发展,斯密说:“任何国家,如其没有具备正规的司法行政,以致人民关于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不能感到安全;契约上的信义,不能有法律保障,并且,政府又不能正规地行使其权力,强制一切有支付能力者偿还债务,那么,那里的商业制造业,是罕能长久繁昌的。简言之,一国政府的正义,如不能使人相当信赖,那里的商业制造业,就不会长久繁昌”[3]。

因此,正义是基本的美德和标准,没有了仁慈,人类会失去高尚和光荣,然而,没有了正义,人类社会将会土崩瓦解。斯密说:“所以对社会的存在来说,仁慈不像正义那么根本重要。没有仁慈,社会仍可以存在,虽然不是存在于最舒服的状态;但是,普遍失去正义,肯定会彻底摧毁社会”[1]。

自制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合宜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在希腊哲学里对自制也多有论述,比如在《理想国》里如是说:“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里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4] 。

在斯密伦理学思想里,自制是在《道德情操论》最后一版新增的美德,所有其他美德都因自制而熠熠生辉。斯密说:“自制的修养功夫,不仅本身是一项伟大的美德,而且所有其他美德也似乎是从它那里获得它们的重要光彩”[1]。

自制是人类行为合宜的一个约束因子,是走向完美德行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斯密说:“一个遵照严格的审慎、严正的公平与适当的慈善等规则行动的人,也许可以被称为德行完美的人。但是最完美的知识,如果没有最完美的克己或自我克制的功夫加持,将未必使他言行得以合宜正当”[1]。

因此,自制如同是一曲美德交响乐的指挥棒,使得所有美德连贯成曲,和谐一致,同时使得言行举止完美无瑕。斯密说:“在所有这些场合,审慎和许多更伟大、更了不起的美德结合在一起,包括英勇的气概、广博与强烈的慈悲心,以及对正义法则的神圣尊敬,并且所有这些性质,还获得某一适当程度的克己美德的支持。这种比较高级的审慎,当达到最高层次的完美境界时,必然含有卓越不凡的技巧、才干以及习惯或性向,能够适应每一个可能的情况,使一举一动都完美合宜”[1]。

3关于自然秩序

斯密在人性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特征,这包括我们前文论述的同情心、想象力、公正的旁观者、三种感情和四种美德。他提出的自然秩序也正是从这些普遍的人性特征中发展而来的。

斯密声称:“虽然每个人自然都偏好他自己的幸福甚于他人的幸福,但是,任何公正的旁观者决不可能允许,我们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放纵我们自己的这种自然的偏好”[1]。同时社会的自然秩序要求每个人要有完美的品行,斯密说:“把绝不在任何方面伤害或扰乱我们的每一位同胞的幸福,甚至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得了他的那些场合也一样,当作神圣的给予尊重,这样的胸怀,是完全纯洁公正者的性格构成要素”[1] 。

斯密所描述的自然秩序是人类一切关系的根基。人类伟大的目标是整个的社会安定繁荣,而每一个人,都被造物主赋予了一种本能向着这个伟大目标努力奋斗。斯密说:“所以,虽然人类自然被赋予一种想要保全社会与希望社会繁荣的愿望,不过,造物主未信托人类的理智,要它发现实施一定的惩罚是达成此愿望的适当手段;而是赋予他一种本能,让他在看到最适合达成该愿望的手段获得实施时直接给予本能的赞许”[1]。

哈沃恩[5]在《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中也指出,斯密心中完美的经济制度需要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以同情为基础的公正旁观者作为内心的监督。二是以公正为核心原则的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框架。三是完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竞争。因而可以看出,斯密心中的完美自然秩序需要诸多的具体条件来支撑和构建,这主要包括伦理道德、司法制度、经济自由等等。

在蒋自强等翻译的《道德情操论》译者序言里完全可以窥探斯密心中完美的自然秩序:“斯密为了报答人民对他的奖励,实现他理想的‘文明社会’,热切地希望能做更多的事情、写作更多的东西。他曾对一位朋友说起,除了伦理学和经济学著作外,他还打算写关于文学、哲学和修辞学方面的以及关于法律、政治理论和科学发展史方面的大部头著作;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系统地阐明生存在宇宙中的这个无限而又联系着的人类活动体系的整个过程,以及人类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运行机制;解释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终极目的、过程和形态。”因此,自然秩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经济法律制度和道德规则,是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上的整体规划。

四、斯密的伦理学对经济学的意义

1斯密的伦理学是对经济学的补充

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人性有两个基本维度,人性善和人性恶,这是无可争辩的基本事实。从人性恶的一端抽象出来的经济人假设必然是片面的,更不能满足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而伦理学是从人性善的一端发展起来的学科,因此,经济学如果能借鉴伦理学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经济学会比以往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

斯密一直被尊称为经济学之父,他曾经就任达格拉斯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曾经被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后来,经济学在经济人假设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庞大体系,脱离了伦理学,并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随着经济学的快速发展, 主流经济学坚持实证的分析方法, 慢慢抛弃了伦理学在经济学中的价值,从而造成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日益隔阂,这种隔阂也使得经济学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

我们也细致地分析了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无需证明的存在人类心里的同情心、能够置身于他人的处境,以至于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他所感受的想象力、判定行为和感情是否合意的公正的旁观者、三种感情和四种美德,也解释了斯密心中完美的自然秩序,现在我们反观自照以理性人假设条件建立起来的经济学。我们从不否定理性人假设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理性人的假设是有缺陷的,至少是不完整的,而伦理学会丰富完善经济学。森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中也指出:“极为狭隘的自利行为假设的广泛应用,已经严重限制了预测经济学的范围,使其很难分析由行为多样性所引起的广泛的经济关系”[6]。

20世纪初,韦伯[7]最早提出了经济伦理学的概念,融合了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经济伦理学开始蓬勃生长起来。经济伦理学用道德的眼光重新审视人们的经济活动,研究人们进行生产、交换、分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伦理学对经济学的渗入,使得经济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具有解释力。

2斯密的伦理学对经济学具有功利价值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功利价值是指促成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融合,首先应该是经济学和伦理学本身相互需要。经济主体之所以接受伦理学某些原则的规范, 是因为伦理学这些原则能够为主体实现最大化利益, 从而伦理学在市场领域里有了用武之地。所以,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功利价值, 既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 也是经济主体确认其行为合理性的根本依据。因为人有两个基本需要,一个是物质的需要,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另一个是精神的需要,来找到社会的自我归属感并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人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然需要伦理学在精神层面来做相应的指导。

功利价值体现着主体行为的经济本性, 它主要表现在:一是伦理学和经济学的有机融合为功利化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最具效率的理念支持,人只有在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支撑,心里认可公正的旁观者的要求,有了对美德的追求,那么人在从事经济行为的时候必然是更为谨慎和积极的。伦理学和经济学相互融合和发展, 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脉络和体系。它通过对主体行为的伦理规范,使得市场交易的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大大降低, 而又无形中积极有力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伦理学通过对主体行为的精神激励, 为经济主体的风险提供了精神补偿和动力支持。在经济行为中必然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和风险,比如社会要开辟新的产业,一方面需要现实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就需要精神层面给与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会有精神的补偿和安慰。三是伦理学通过道德协调, 为主体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经济主体只有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之中, 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伦理学天然的使命恰恰就是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它确认了经济主体行为的前提即人格平等, 充分肯定每个人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因此,在斯密伦理学中的公正的旁观者的认可下和在正义的法律框架内,每个人可以平等地参与社会事务,每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完美而又理想的社会才会可能建立起来,正如斯密所说:“完全正义,完全自由,完全平等的确立,是最简单而对于这三阶级的全体皆臻于最高度繁荣之保证又最有效的秘诀”[3]。

3斯密的伦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道义价值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道义价值是指促成自利行为公益化。伦理学对经济学的功利价值完全服务于经济主体的自利目标, 体现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与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致性。伦理学对经济学的道义价值则直接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目标, 体现着个人、他人和集体利益关系的一致性。对伦理学在经济学中的道义价值的肯定, 是对伦理学的本质目的的根本认同,从而也就肯定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在斯密的伦理学中,公正的旁观者作为内心监督的裁判长,有效地避免了只为私利却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公正的旁观者成为道德判断的基本标准,审视每个人的行为动机。

经济主体自利行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结合,是伦理学对经济学的道义价值的体现方式。自利行为公益化绝对不是将个人利益机械地简单地公有化, 而是要求经济主体在完成自己自利行为目标的时候,必须同时体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和价值,它实质上是把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和他人及社会主体的利益融为一体。斯密伦理学的公正的旁观者会告诉我们哪些是我们的职责,哪些行为会受到社会普遍规则的规范和认可。因为我们期望成为应该被赞美的人,我们也努力使自己拥有美德,比如谨慎、仁慈、正义自制等等。我们极其尊重自己,并且珍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因而我们就会遵守公正旁观者的要求,遵守社会普遍的规则,最后也使得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合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4斯密的伦理学对经济学具有文化价值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文化价值是指促成物性文化人性化。人在社会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有两类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市场经济是处理人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即是人与物的关系,从而决定了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 经济领域里的文化也总是不得不围绕物质和经济利益来展开。比如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等,虽然具有文化的属性和品质, 但更多的是物质属性和工具意味, 具有物性特征,从而使得人容易物化,失去了人性里鲜活生命的五彩斑斓的色彩。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在人文文化里展现,也就是伦理学的范畴。所以,经济学领域里的人与物的文化属性与现实生活领域里的人与人的文化属性存在相当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在伦理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下,使得这种对抗和冲突有了和解和化解的可能。由于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包含了功利主义与公共道义的统一, 而功利主义与物质属性相通, 公共道义与人文文化属性相通, 所以从理论上说, 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可以沟通经济领域的物质属性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这恰恰是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伦理学中会研究人性善与人性恶、价值观和审美、职权与义务等概念,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并且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因而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融合,会使得经济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解释和预测能力。

伦理学对经济学物质属性文化的改造和融合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伦理学可以通过提供人文文化的活动,从而使得经济文化的物性特质逐渐消解, 从而沟通物性文化与人性文化,使其不会偏向一端,避免极端的发展。二是伦理学中的谨慎、仁慈、正义、自制等美德可以有效稀释经济领域文化中的唯利主义的浓度, 防止经济文化的物性特质极端膨胀, 最终把经济文化定位在符合人性的不偏不倚的基础上。

经济学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从而使得经济关系得到富有成效的说明,并能应用于经济预测、判断和政策制定。伦理学中的丰富的伦理思考和评价会为上述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而正如森所说的“我必须在这里停下来。我曾一再强调,通过更多的关注伦理学,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6]。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帕特里夏·哈沃恩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夏镇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2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区别;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内外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BA以来,管理经济学就一直是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然而,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始于1990年代初。可以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对建设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商管理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逐渐进入商学院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教育中,由于缺乏对管理经济学的了解,缺乏对它在工商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简单地把管理经济学等同于微观经济学,因而在课程设置上,用微观经济学取代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管理经济学在课程内容上确实与微观经济学存在部分的相似性,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关系?”“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有何区别?”这些问题一再被提及。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厘清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经济学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成为西方管理学院课程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因其强调应用的特点而与传统的经济学科相区别。管理经济学有许多定义,这同它有许多名称一样,较为常见的几种名称是:(1)管理经济学;(2)公司经济学;(3)经营管理决策分析;(4)经营管理研究。实际上,许多差别是语义学上的,真正理解这门学科还在于明确其本身的内容、方法,它在管理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学科(包括传统的经济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盈利性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经理必须对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到制定未来计划等做出决策。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需要对决策的技术与环境状况有清楚的了解,把经济理论用来解释与分析有关的技术条件和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将会对合理决策起很大作用。因此,经济理论对于分析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它对决策过程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管理经济学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经济理论对于管理经济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方法、以及澄清用于经营管理分析的各种概念,防止经理犯概念的错误等。因此,管理经济学是由作为分析经营管理的合理决策问题的那部分经济知识或理论所组成的。有的学者认为,管理经济学是利用经济概念和经济分析系统提出合理决策的学科。通过考查管理职责的特点与经济理论在帮助管理完成这一职责上的作用,可以获得对管理经济学特点的一个全面认识。如前文所指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依据某些预定要实现的目标来做决策和执行这些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经理的首要诀窍。管理经济学所着重的,是经济理论中与企业管理决策最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两者之间的一道桥梁。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示意图表示了上述管理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问题和现实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三、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

每一门学科之所以得以成立,关键在于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这也就构成学科之间的基本区别。如果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理论,那么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如表1所示,管理学科的课程一般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与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内部职能部门有关的课程,管理学院一般都设有这些部门或系。第二类课程涉及管理技能、方法、技术、手段的内容,称之为工具课程。考虑到管理经济学与决策科学和方法的关系,也把它列入此类课程。常常有的课程跨及两个领域。例如,会计──它是企业内部的一项职能,但又是企业任何部门都要使用的一种工具。因此,会计既列作职能课程,又被看作是工具课程。第三类是某些与专门业务领域有关的课程,如银行管理、保险管理等。专门业务领域课程的界限也相当分明,它们在管理课程中的地位比较明确。不同的管理学院,侧重领域和特点不同的专门领域课程。第四类课程可称之为综合课程,包括战略管理、产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等。这些内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企业内部不一定设置专门的有关部门。第五类是综合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有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并用以指导其发展。管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就占有这样的地位。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在其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中,曾较系统地论述了管理理论在管理学科中所起的核心作用。[1]

四、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首先在于企业管理学科所获得经济理论的支持。从国外管理学院、系科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最初只是经济学系里的一个部门(如部门经济教研室),其课程偏重应用与实务。后来,随着商科课程的不断扩增,终于另行成立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管理学院成立之后,与经济理论的距离似乎愈来愈远,人们也已日益认清这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很明显,经济学家要想描述企业经营活动并帮助企业确立规范性的目标,他们就必须对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管理实务有深切的认识,但这显然并非经济学家之所长。与此同时,商学院的教授们也日益认识到经济学家在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因此在西方商学院的课程中,管理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经济理论对管理经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这些模型能帮助决策者去除可能妨碍决策的次要因素,聚焦于主要问题。二是提供管理决策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但对于提高管理者的分析能力确实是有帮助的。三是厘清管理决策中涉及的各种概念,防止管理者犯因混淆概念而导致的错误。必须强调的是,虽然管理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于企业和经理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但是,不能将微观经济学等同于并替代管理经济学。

换言之,有关厂商的传统个体经济理论固然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但并非等于管理经济学。因为管理经济学在分析起点上,把厂商视作一个经验上的实体(而非一个理论上的抽象构造),必须考虑理论模型在若干限制条件下的可实行性。在分析内容上,涉及风险与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投资、财务等问题,以及需求、生产与成本函数的测定;在分析工具上,则包括统计决策理论、线型规划、博弈理论、计量经济学、模拟模型,以及电脑技术,所有这些,都非传统个体经济理论所能概括。与微观经济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同,管理经济学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规范性研究不满足于描述经济主体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会进一步指明经济主体为了达到期望目标所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其应该如何运行,管理经济学则尝试建立一系列规范和方法,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例如,对于通用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它如何进行产品定价是微观经济学所关注的,它应该如何定价则是管理经济学考虑的,这构成了两门学科的重要区别。在管理决策方面,管理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找出企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答案,使管理方面做出较佳决策。但是,经济学家并不实际就企业做出决策,而是经理在作决策。应当指出,管理经济学必须从实证分析出发进行研究。因为我们首先并且必须对所处的现实世界,诸如企业环境、制度环境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两者之间的不同,还特别体现于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在经济学理论中,研究的重点是市场而不是企业。经济学在讨论经济问题时,主要着重于生产资源如何经由市场上众多个别选择的交互作用,分配在整个社会的各种广泛用途上面(市场机能或自动性的分配过程)。在市场机制下,市场力量支配着企业及其经营活动。市场对企业的产出进行检验,企业则必须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由此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企业是同质的,因而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只能被动地对市场做出反应。管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正好相反,其更为关注的是企业而非市场。管理经济学理论将市场视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并质疑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存在性。作为完全竞争市场重要特征的企业同质假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企业的真实实践相悖的。现实中的企业在资源禀赋、能力、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企业有强烈的动机避开同质化陷阱。因此,企业的决策既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受其内部要素制约。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企业家和企业引导市场、创造市场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经常被忽略的一面,而其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另外,管理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有一定联系,而微观经济学没有。在产业经济学中普遍采用S-C-P分析范式,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效果(performance)范式。S-C-P分析范式的主要方面在管理经济学中都有涉及,在该分析范式中,产业结构是后两者的原因。相当广泛的研究证实,行业中公司的集中程度越高,市场力量就越大,相应的利润就越高。在管理经济学对公司行为进行分析时,非常注意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特别是行业结构与竞争行为。另外,管理经济学中所引用的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基于对行业的分析。

五、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

在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上的区别在经营决策分析中,管理经济学把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联系在一起。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中有一部分与企业决策有关。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这一部分的微观经济学内容(如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分析),同时也吸收了经济理论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博弈论、委托理论)。之外,管理经济学还吸收了大量决策科学的内容,运用最优化技术,包括微分学、数学规划等来为决策者确定最优方案。作为对最优化技术的补充,管理经济学还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估计相关变量间的关系,并对数值做出预测。我们参考了西方众多经济学家的相关著作,包括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2]、罗伯特•平狄克和丹尼尔•鲁宾费尔德(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3]所著的具有代表性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以及布鲁斯•阿伦(W.BruceAllen)等[4]、詹姆斯•麦圭根(JamesR.McGuigan)等[5]的被广泛使用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对两门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

1.管理经济学强调对统计学方法和最优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虽然管理经济学部分理论来源于微观经济学,如需求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借用。以同为两门课程的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关注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者,是难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直接用于确定对企业特定产品的需求的。例如,绝大多数经理人都知道,价格上涨会导致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下降(这是微观经济学所揭示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对于特定幅度的价格上涨,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到底会下降多少(这正是管理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相比之下,虽然管理经济学也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同样采用边际分析方法,但它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从理论上明确了影响单个商品需求的相关因素后,更进一步给出了估计需求函数的具体方法: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和回归分析法。这就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得以利用相关的数据,拟合出需求方程,进而利用需求弹性,制定企业的相关策略,如价格调整的方向与幅度、是否需要对竞争者价格变动做出的反应,等等。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纯理论分析,而管理经济学则力求为企业管理者的日常决策提供分析工具。

2.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目标进行简单假定,而管理经济学则提出了一套有层次的企业目标体系。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课程内容上的差别。微观经济学把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个体,没有兴趣去打开这个黑匣子,自然也就否认企业的异质性。这集中表现在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上。微观经济学将企业目标简单化,假定所有的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无一例外,并将之作为构建众多模型的理论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追求的目标也不尽一致。承认这一点,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企业是谁的?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早期,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决策机构单一,企业的运作由出资者负责管理。这种企业很少雇用管理人员,可称为雇主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逐步转变为企业家的企业和家族式的企业。在企业家的企业中,股东往往是创业企业家的家族成员、朋友和关系较深的商业伙伴,因而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密切的监控。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虽然会由职业经理人担任一些中下层管理和上层管理职位,但创业者和出资者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对企业的控制。随着企业家的企业规模扩展,企业所有权不断分散,股东不再具备从事高层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于是职业经理人开始掌管公司的大小事务,企业家式的企业由此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和企业家的企业是由所有者控制的,所有者目标明确,就是追求利润,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这类企业的目标并无不妥。但经理人的企业由于存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经理人具有相当大的管理自,他们追求的目标就不再是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而可能是包括销售收入最大化、企业增长最大化、公司经理的个人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在内的多元化的目标。正是基于对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把对企业目标的分析涵盖在内,提出了一个由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并进而对现代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委托问题进行讨论。

3.在企业竞争这一重要问题上,微观经济学仅仅聚焦于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而管理经济学则围绕企业职能对竞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深入的探析。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价格与产量决策,以及短期与长期均衡。对于实践中企业之间丰富多彩且不断演变的竞争手段,微观经济学完全不予置评,而管理经济学则高度关注企业竞争的各个层面,采用区域、行业、职能等不同维度对竞争进行分类,以期实现对企业竞争全貌的了解。同时,管理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实践的最新动态非常敏感,针对新经济条件下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现象,提出了基于时间的竞争;针对越演越烈的不兼容的技术之间争夺市场支配权的状况,提出了标准竞争,并进而区分了标准之间的竞争和标准之内的竞争,明确了信息竞争、技术与创新竞争、筹供竞争、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促销竞争、服务竞争等标准内竞争的具体形式。由此可见,从课程内容上来看,与微观经济学相比,管理经济学更贴近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它所揭示的理论和方法也因此具有更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作为一门在传统经济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许多经济分析的概念,把经济理论家的纯理论分析和管理者面对的日常决策联系起来,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课程内容上都存在明显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而这种差异也是不同学院在课程设置时应该认真考虑的。以培养经济学者为目标的经济学院将强调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经济学设置为核心课程,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商学院若也重微观经济学而轻管理经济学就值得商榷了。对于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能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而后者正是以单个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承认企业异质性,并不断吸收经济理论、决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已用的管理经济学所能提供的。

参考文献: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微观经济学(19版)[M].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7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布鲁斯•阿伦,尼尔•多赫提,基思•韦格尔特,埃德温•曼斯菲尔德,著.管理经济学(原书第6版)[M].毛蕴诗,刘阳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3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立脚点原则;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4.007

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在投资问题上的应用,主要是与工程相关的投资问题上的应用[12]。为了保证工程技术很好地服务于经济,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就要考虑如何根据资金情况正确建立可供选择的工程技术方案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用什么经济指标体系对各种方案进行正确的计算、比较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问题。要想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工程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的应用。工程经济学是融汇了工程学和经济学各自特点和内在联系的交叉学科,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34]。虽然工程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但一些基本原则却始终构成了该学科发展、研究和应用的基础[56]。然而在工程经济学众多的基本原则中,立脚点(或称着眼点)原则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立脚点原则,并对其应用加以具体说明,无论对于工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设还是实践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立脚点原则

立脚点是指分析者在项目研究中的组织立场。这里的“组织”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指分析者所在的社会实体。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出常见的两大类六个社会实体。这些不同的社会实体间既可能是横向并列的关系,也可能是纵向包含的关系。见图1。

图1 工程经济学中的组织类型

同样的工作从不同组织的立脚点来看,将会有不同的收益和成本。一方面,立脚点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内容;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的收益或成本内容,其价值也会因立脚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工程技术方案有利和不利结果的出现会依赖于分析者所采取的立脚点,因此,立脚点原则要求分析者明确在经济分析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特定决策的立脚点应当具有一贯性。一般决策的观点都是把项目所有者作为立脚点,然而,某些情况下关于项目经济分析的决策,也会要求使用债权人和项目全部投资人,甚至国家与社会等其他类型的社会实体作为立脚点。当给定了特定立脚点,备选方案未来产生的效果,无论是经济的或是其他方面的,都将被确定下来。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或经济分析过程中,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方案比较与选择等科学决策的前提与保障。

明确的与一贯的立脚点原则并不排斥基于多个立脚点对项目的全面考察与评价,只是要求在每个特定决策或从每个特定角度考察项目时,要明确并使用唯一立脚点,以保证特定立脚点下项目收益与成本的清晰明确,避免由此带来的争议和不正确评价。

同时,应当认识到,多立脚点的全面考察,会有多个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决策程序中,这有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对工程项目或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及设计时,会出现某些或某种程度的冲突。因此,立脚点原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项目评价指标设置的系统性与客观性,需要实现决策权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二、立脚点原则的应用

(一)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财务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情况,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经济评价指标,从而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可分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不同报表,要正确得出不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必须依据立脚点原则,区分不同的投资计算基础。基于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两种不同的立脚点进行项目现金流量的分析,见图2。

图2 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的现金流量

通过对基于项目全部投资人和项目所有者两种立脚点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不同财务现金流量报表的结构,见表1。

(二)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

考察项目收益率时,如果站在全部投资人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股东是投资人,债权人也是投资人。债权人从项目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正如股东从项目中得到股息是一样的。可见,利息不构成基于全部投资人立场的现金流出科目。如果站在项目所有者的立场上来评价,那么利息将成为现金流出科目。由于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从而计提折旧;经营期利息计算期间费用,虽然两者都不抵扣调整所得税,但却都具有抵扣所得税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基于项目所有者立场的净现金流量,导致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出现差异。如,某工程项目投资1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0万元,贷款50万元,贷款利率15%,预计年营业收入100万元,经营成本54万元,年折旧费为1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万元,所得税率为25%,其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的计算及结果见表2。

资本金收益率明显高于项目收益率,其产生源于项目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不一致。设项目投资为K,项目资本金为K0,贷款为KL,项目收益率为R,项目资本金收益率为R0,贷款利率为RL,由投资收益率的公式知R0=R+(KL/K0)(R-RL)。可见,当R>RL时,R0>R;当R

(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分析

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中,政府或国家也往往需要知道项目投资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基于政府或国家的立脚点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这一工作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评价或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是在西方国家随着兴建公共事业项目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也被称为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的方法(又称LM法)等。目前,我国对拟建投资项目或方案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已经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7]。从项目财务评价到国民经济分析,立脚点的转换使得两种评价工作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分析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就需要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项目的建设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从而分析项目从国民经济中所吸取的投入以及项目产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由于国家的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国家或全社会立脚点的国民经济评价,在考察项目时应当关注资源的变动[8],而项目全部投资人立脚点的财务评价则是重点关注货币的流动。关注资源的变动,应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民收入的最大增长。因此,笔者认为,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益资源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凡是增加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产出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费用;凡是减少某国社会有害物质的项目投入都是该国的国民经济收益。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投入,其价值应以机会成本衡量;社会有益资源作为项目产出,其价值应以支付意愿衡量。增加社会有害物质,其费用应以带来的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衡量;减少了社会有害物质,其收益也应以消除有害物质的危害结果来衡量。

从一国国民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向国内银行支付利息,或企业从国家得到某种形式的补贴,都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它们只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转移支付,因此,不能作为基于该国国家或社会立脚点的费用或收益。如果同时考虑他国国民经济,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那么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未造成资源的实际耗费或增加,向国外银行支付利息也成为基于新的立脚点的转移支付。

总之,国民经济评价应该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910]。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在于二者所站的评价角度和立场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同,所跟踪的对象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自身的财务生存能力,跟踪的是货币流动;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和该国社会的角度来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跟踪的是资源流动。可见,只有依据立脚点原则,才能正确把握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异同,才能准确识别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和费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

三、结 语

工程经济学致力于系统评价针对工程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经济绩效。而系统评价与分析必须把相关的实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研究,因此,系统评价与分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立脚点相联系――所有与立脚点有关的影响因素都应给予考察。在工程经济学的应用实践中,如果忽视了立脚点原则,就容易掉入仅就问题某部分进行分析的陷阱,虽然达到局部优化,却往往达不到整体最优。本文指出立脚点是工程经济学中的基本原则,划分了工程经济学中立脚点涉及到的两大类六种社会实体,指出了应当坚持明确的和一贯的立脚点原则,并且明确的和一贯的立脚点原则不应排斥从多个立脚点对项目的全面考察;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结构、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以及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立脚点原则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Steiner H M.工程经济学原理[M].张 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Newnan D G,Eschenbach T G,Lavelle J P.Engineering Economic Analysis (9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 李 南.工程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Sullivan W G,Wicks E M,Luxhoj J T.工程经济学[M].邵颖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White J A,Case K E,Pratt D B.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 Analysis(9th)[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009.

[6] Park C S.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2nd)[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008.

[7] 王兰荣,赵明浩.论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间的关系[J].决策借鉴,1990(3):3739.

[8] 陈 利,钱永峰.国民经济评价在项目评价中的作用[J].基建优化,2004,25(1):2223.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4

【关键词】 公司治理;创新经济学;改进

近些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一般而言,会计学者主要从董事会的构成、高级经理和董事的薪酬决定过程、股东的投票权和公司行为的道德问题等方面考察公司治理。而经济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关注点则在于公司治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具体说来,经济学者关心公司治理决定了谁有权做出投资决策、做出何种类型的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分配这种投资决策产生的收益。归结到一点上,即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基于此,经济学家不可避免地从创新的视角对公司治理展开研究。正如有学者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来自于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是一个累积的、渐进的组织能力形成过程,必须要得到公司治理强有力的支持(李维安,2007)。本文试图从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出发,基于创新经济学的观点探讨改进公司治理的基本路径。

一、传统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石及其缺陷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收益(residual return)的分配是这两个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其重点在于谁得到剩余收益,分配会对业绩带来什么影响。

(一)股东理论

自现代公司诞生以来,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委托――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委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人。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因而其不可避免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所以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问题,探讨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自己能够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

股东理论认为,股东承担了投资的风险,所以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进而宣称能够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体制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为了保证对企业内部管理既无知识又无兴趣的股东(外部人)利益最大化,股东理论所提倡的公司治理体制就是把公司置于(资本)市场的控制之下,即强调股东对企业的外部控制。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各种投入的组合,股东是权益资本的提供者,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职工对企业都作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他们也应当享有公司治理权。利益相关者理论弥补了委托――理论关于委托人主体资格仅限于股东的缺陷,这使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收益的分配上与股东理论的立场对立,它认为股东投入的物质资产并非创造价值的惟一资产,雇员的人力资产也是创造价值所必需的。关键在于,雇员的人力投资是企业特定的,即雇员经过时间发展出来的技能属于企业专用的,因缺乏通用性而难以通过市场体现价值。所以,雇员也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不能仅仅强调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

如前文所述,股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只是剩余索取权及其分配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却忽略了这种剩余的生产,即它是如何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被创造出来的问题。这两种理论虽然在剩余归属问题上争论不休,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企业理解为个人之间的合约,忽视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是创新型企业通过组织过程对资源加以配置的结果。因此,从创新经济学视角对公司治理进行改进就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必然需求。

二、创新经济学及创新的基本特征

“创新”是成功企业和经济体随着时间推移改善其绩效并彼此分出高低这一过程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和经济体借以生产质量更高和成本更低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奥沙利文,2007)。创新经济学关注生产而非交换,其认为,资源的配置规程必须是:(1)开发性的,即必须毫不顾虑地将资源投入到收入不确定的投资项目中去;(2)组织性的,即收入是通过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整合产生的;(3)战略性的,即资源的配置要能克服那些既定的市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其它一般的公司认为这不可突破。创新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点进行考察。

(一)可见性

可见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信息可观察性和可得到性。一般而言,技术创新需要的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不容易被决策者观察到,同时技术创新行为也不容易与无效率行为相区分,这就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可见性。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结构、决策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如中心实验室的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见性。

(二)新颖性

技术创新的新颖性是以技术创新中所涉及的全新技术和知识的多少来度量。按照新颖程度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根本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高而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新颖程度相对较低。一般说来,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同新颖性成正相关关系,而其收益也同新颖性成正相关。根本性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三)专用性

技术创新专用性是用来描述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和享有权力。其通常是指技术创新决策反映的是企业(股东)利益还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技术创新成果是为企业(股东)所独占还是为利益相关者共同占用。对创新成果的独占还是共享取决于谁为创新投入了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谁投入,谁享有”。

三、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改进路径

当前,全球公司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外部人模式。以英、美为代表,股权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主要通过富有流动性、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经理进行监督,企业融资也以从资本市场获得为主。其二,内部人模式。以德、日为代表,包括大部分OECD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企业融资来源以银行系统为主,主要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无论何种公司治理模式,我们所期待是在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应该看到是具有较高的可见性和新颖性,同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合理分配的创新。因此,笔者认为从公司治理对创新特征的影响入手,考察公司治理对创新的影响,可以找到以下三条基于创新的改进公司治理的路径。

(一)提高组织结构稳定性,加强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

可见性通常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量较为敏感,即资金投入量能明显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同时,可见性与企业专业特殊能力密切相关,即企业是否积累了足够的具备专用技能、特殊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积累越深越容易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因此,企业应当加强与股东、债权人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具有资金支持能力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广开创新的资金来源;其次,应当加强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有利于企业积累特殊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创新的可见性。德日模式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股权集中,以及法人交叉持股等特点即有助于提高创新的可见性。

(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本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获得或开发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渐进性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具备的条件:一是在专业范围内技术知识的长期积累;二是利益相关者具有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考虑改进公司治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时,必须加强风险应对与承受能力,并在保持现有人力资本稳定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适度提高人才的流动性,从而引入新知识。随着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新颖性的提高,必然会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现在情况而言,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英美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根本性技术创新。

(三)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

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占用自然要涉及到技术创新各利益相关者。如果大部分的投资是由企业自己完成,如一般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被专利、版权或由于实物资本所具有的战略优势所保护,其成果分配中自然就应以企业所有者(或股东)利益为首要考虑。当创新需要大量的其他类型资源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大部分是由其他利益相关者(员工、债权人等)提供,那么只考虑企业或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就是不恰当的,利益相关者应获得相应回报。因此必须按照“谁投入,谁享有”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创新收益,保证投入产出利益对等。如果企业或企业所有者投入大部分或全部资源,那么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理应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大部分利益获得者或者成为技术创新的专用人;如果企业同利益相关者共同投入资源,那么应当共同占有技术创新的利益。与此对应,企业公司治理中要对股东或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定位,若为前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应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若为后者,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则以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联合体的共同价值为目标。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应当从创新的角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建立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奥沙利文著,黄一义等译. 公司治理百年――美国和德国公司治理演变[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5

在办公室政治中,职业人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政治”使自己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大家认为政治是能赚钱的。假如,政治不能赚钱,或者赚钱可以不依赖政治,我想,关心政治的人会很快“蒸发”掉的。

过去,很多人都一直有这样一种看法,靠自己的本领干活、赚钱、吃饭是最大的本事。他们把自己的个人本领看得非常重要。而对靠关系、玩权术的人总是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光靠自己的本领就能有机会做事情吗?光靠自己的本领就能把事情做好吗?

政治,就是管理自己的权力。再说得直接些,通过办公室政治使自己拥有某种工作的权力。比如在公司,如果我们想做事,首先要有做事权。没有做事权,即使我们再有本领,也不可能有做事的机会。做事权从哪里来?跟上级的关系非常重要。为了得到做事权,就必须花时间、花精力跟上级搞好关系,并取得上级对自己的信任。

获取做事权、得到支持权,都是在管理自己的权力。职业人都应该明白:单纯依靠本领而不能取得组织的信任,或者不能与老板和同事建立信任关系,我们是不可能成事的。关注和获得上级或者同事的信任,正在成为职业人新的职业能力。

很多自认为非常有本领的人,在失去用武之地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办公室政治的受害者。他们对办公室政治深恶痛绝。但是,这些信奉“本领至上”的人,再也没有想到,老板用人的规则有潜表之分:外表看重做事的本领,潜在的是看重为人的可靠。

在企业有两种人是老板最疼痛的,一种是假公济私的,另一种拥兵自重的。这两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本领高强,但是,跟老板不“贴心”。假公济私者,在钱上分裂老板的利益;拥兵自重者,在权上分裂老板的威信。老板既需要他们的本领,同时,又担心他们靠不住。在这种疑虑和戒备的状态下,老板不敢把这两种人放在最关键的岗位上。而居于非核心岗位的两种人,他们非常不解,自己本领如此高强,为什么老板总是看不到呢?甚至,他们抱怨老板不识才,不重用人才。他们哪里知道,重用的前提不是做事的本领,而是为人的信任。

经济学的公理范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学的政治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效果仍很难令人满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中学政治教师还是改变不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习惯,教学过程还是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仍然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的关系,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政治教学枯燥无味的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

为了改变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激活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前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内容、目的与要求;并根据教学需要开发相关资源,对教学路径精心构思、科学设计,科学地搭建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启动思维,放飞想象,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本文以《公司的经营》教学案例为基础,对其进行反思,从而找到一条实现课程实施目标的途径。

二、案例描述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教学难点是公司的类型。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笔者精心地设计了以“我们的创业梦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从设立公司、经营公司、正确对待公司经营发展成败三个环节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重点,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不断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彰显了学生的个性魅力,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把本班学生分为三组,每组组长负责讨论情况的记录。

(2)小组成员负责收集成立公司、经营公司方面的资料,尤其收集一些企业经营成功的典例。

(3)活动中必须具有合作、效率与竞争意识。各小组探讨后抢答发言,发言小组可获得一分,在课堂最后进行分数的统计,得分最多的那个小组就被评为最优秀的创业小组。这些成绩都会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我们的创业梦想

——公司的经营

第一步:设立公司,创业起步

【探究目的】

第一目教材知识繁杂,探究时就要求学生理清教材思路,设计第一步活动。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从公司的含义、公司的类型及公司的组织机构三个角度了解如何设立公司,有重点、有层次地掌握“公司的含义”和“公司的不同类型”。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和提炼,归纳出公司制的优点,从而落实第一目的学习目标。

各个小组成员可根据各自的资金、技术、实物、土地使用权等情况设立或加入不同类型的公司。

1.我们准备设立的公司全称是:

2.我们所设立的公司取得法律资格的途径:

公司股东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分别是:

3.从公司的类型来看,这是一个 (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它的主要特征有:

4.我们的主要生产、经营项目:

5.我们公司的组织结构是:

6.从公司的含义、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机构角度分析我们实行公司制的优点有:

第二步:学习榜样,努力经营

【探究目的】

通过学生分析企业经营成功的典例,根据各个经营成功企业的措施,思考他们成功的秘诀,进一步去探究和归纳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应充分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不能把学生思维仅仅局限在教材概括的三点因素上。

1.我们公司确定的学习榜样有

(可列多家,了解其他成功企业)

2.我们的公司准备从以下方面来抓经营、促成功:

第三步:畅想未来,理性对待

【探究目的】

通过本环节的探究,让学生可以充分地感觉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告诉学生要理性地对待公司在经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企业兼并和破产现象,从而使学生树立风险意识、竞争意识。

1.按上面的经营方案进行经营,我们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会。就在这时如果某一个股东提出这样的建议:去兼并相关行业的某个劣势企业,你们的决策是

2.市场的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假如你的企业(公司)因经营不善,连续亏损,甚至扭亏无望,你能不能接受被兼并或者企业破产的现实?为什么?企业被兼并或者破产有何意义?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的观点是:

【活动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企业,国家经济腾飞、民族振兴离不开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只要我们牢记公司成功经营的秘诀,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大企业家。老师祝福你们!

三、案例反思

本教案是笔者参加县优秀课评比的教案,由于准备充分,设计科学,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获得第一名。经过反思总结,笔者认为本案例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教材,深入浅出

教材是教和学的最重要的载体,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鼓励教师要丰富和开发教材资源,反对唯教材是从,照本宣科,同时又要求教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天马行空。本框题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课时有限,知识点又多、内容繁杂,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还用对老教材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根本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学得一团糟。在使用教材时,笔者重新审视教材,转变观念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大胆打破教材框架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教材知识进行了重组和创造性处理,将教学内容调整为围绕如何放飞创业梦想这一主题,创设三个教学情境,从设立公司、经营公司、理性对待公司经营发展成败三个角度来理清教材思路,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固有的顺序来使用教材。同时,本课的所有内容都源于教材,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内容都是为了达成教材上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对教材一目了然,从而能够很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

2.学生主体,氛围轻松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表现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得到真实、具体、有效的落实。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创业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创立公司的“实践”需要,成为推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就会自觉地去阅读书本知识,积极获取相关的知识。教师不是直接去讲解有关公司及公司经营的知识,而是由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去了解、获取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其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了他们的梦想、理想和才华,由此使课堂充满了民主氛围,政治课变得充满灵性、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