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1
庄小威今年5月荻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由此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她出身中科大少年班,15岁进入大学,但是这位天才认为自己在中国接受的教育中创造力是个空白:“我在读大学时没有创造力,到了伯克利才慢慢改变,开始批判性地阅读和怀疑性地阅读。”
“有人说你像红楼梦里的史湘云,你怎么看?”
“你是如何平衡妻子母亲女儿科学家这几个身份的?”
场下“粉丝”的这些问题,让人绝不会想到,这是一个科学讲座的现场。
这场主题为《从物理到生物》的报告,是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部分。主讲人庄小威成为入选该计划的第二位学者。一个多月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作为首位入选者开启了这一讲学计划。
“顶尖学者”庄小威实至名归:今年5月她获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由此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在这—名单中,被她甩在身后的不乏声名如雷贯耳的名家,包括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人。在此次北大报告现场,庄小威受追捧之热烈,甚至超过崔琦。
尽管庄小威的形象早已多次出现在荧屏报端,但当她来到现场,这位年轻的女科学家还是引来观众不约而同的惊呼。
惊呼的原因不难理解:明眸皓齿,话语轻陕,看起来比她40岁的年纪还要年轻不少,这与人们印象中的科学家形象并不相符,俨然一位邻家姐姐。
但在演讲中,她还是显现出了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的特质。她反复说道:“我不愿意做演讲,因为演讲不像物理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
对朱棣文的建议说“why not”
庄小威开始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大约是在6年前。那年,34岁的庄小威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并随后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
事实上,庄小威在圈内成名更早。2004年,美国著名的《科技评论》评选出在纳米技术、计算机与通信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100名青年创新者,庄小威名列其中。2003年,31岁时,庄小威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她是第—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庄小威的科学成就有目共睹。如果说她是杰出的华人女科学家之一,不会有很大争论。”
庄小威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用现代成像研究生物学问题。她最知名的研究成果是曾拍摄到单一枚感冒病毒如何影响一枚细胞,这是首次有科学家记录到这—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将带荧光的分子标记物附在病毒上。当用激光照射时,标记物发射出特殊的彩色光。借助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就可以实现跟踪拍摄。
庄小威能够取得这样的突破,得益于她跨学科的背景。
这位如今在生物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直到博士生学业结束时,一直聚焦物理领域。1987年,庄小威毕业于苏州中学的科大少年班预备班;1991年,她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随后,她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沈元壤,199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科学网上,有网友认为,庄小威之所以从物理转而研究生物,是因为“生物科学相对于数理化而言,还是一门非常初级的科学,容易出成果”。
庄小威对此的解释是,这就是个偶然。博士后研究期间,她进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的实验室。庄小威说想做点新东西,朱棣文问她要不做生物,“我就跟他说why not”。
科大少年班采取自由选课制度,庄小威的兴趣都在数学、物理上,导致她没有任何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始时,她连DNA和RNA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但她认为,“ignorance is bliss(无知者无畏)”。
无畏是庄小威性格的一部分。在美求学期间,一次,沈元壤受邀在某大会上做报告。因为临时有事,沈元壤让庄小威代劳。这位还在念书的女学生十分自信地走上讲台,后来效果不错,会议还延长了十分钟。
恰逢生物革命
从物理到生物,这个偶然的变更带庄小威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学术世界:“做生物研究有个做物理没有的体验。做物理研究,经常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给出解答,没多少人关心。做生物研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新题目,有很多自然而然的东西,因为生物跟我们息息相关。而且大家都关心健康,因此比较容易产生社会共鸣。”庄小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获评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中,生物领域的研究者在各学科中占据多数。如在2012年的获选者中,6位在美华裔学者的研究领域均与生物领域相关。前几年人选的学者亦有不少在国内为公众所知,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等人。
饶毅说:“留学美国的中国人,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最终留在学术界的人数比其他学科更多。”
观察美国科研的整体状况,这一现象不难理解。以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为例,在72位新晋院士中,从事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院士有20多位,在总数上占绝对优势。
饶毅对此的解释是,“因为美国投资生命科学的研究经费有可能多于数理化天地等学科研究经费的总和,美国做生命科学学术的人就比较多。”庄小威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生物研究火热的原因:“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物研究比较吸引人才。”
在20世纪下半叶,生命科学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说法甚至进入了教科书。
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2
医学心理学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必修科,但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如何?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医学生反映,在结束课程学习后却不知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理解患者的症状,如何理解患者的情绪及行为,如何协助患者解决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近年来,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及与心理因素相关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医学教育又提出必须以“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疾病观为教学目标”,突显了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医学心理学兼具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生物医学相对医学心理学更具客观性,各种疾病均能在实验室检查中寻找到生物学证据,而医学心理学更关注个体主观体验、感受、情绪、认知、态度,以及这些心理活动对人产生的心理生理的影响,且这些心理活动具有隐秘性、主观性、不可言传的特点。借助于教师直接、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要真正理解与掌握这些抽象概念很有难度。纵观目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及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一直沿用传统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控制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控的地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其二,教学过程以单向知识传递为主,忽视作为学习主体者学生的需要、情感、认知等特点,没有师生双向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一些心理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而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提出并得不到教师准确的解答,其三,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讲授,轻视实际操作与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实习安排时间很少,或几乎没有实习环节,学生在完成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后感觉不会实际应用,不能形成医学生的真正技能。此外,医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更关注传统医学课程,如大外科、大内科等课程的学习,轻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医学模式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建构现代社会一心理一生物科学知识体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以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动机或兴趣,如何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实效,探索和改变医学心理学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与活动”是核心的学习要素,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对话、实践、反思,让“学习活动”与“生活事件”相关联,使学习成为富有“意义”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情感色彩丰富学习内容的教学。有研究证实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心理学及心身医学课程教学中比传统式教学方式更具优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因此,根据医学心理学课程,选择需要主观体验才能更好理解的内容作为体验式教学尝试与应用的探索课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组成实验小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军医大学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
2实施过程
实施对象:选择处于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阶段并自愿参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学生20人。
实验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5个学时的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容:选择医学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章节中的心理防御概念作为体验式教学主要内容。
实施程序:
第一时段,介绍理论。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提纲挈领重述课堂讲解的防御概念中1一2个防御机制,提供给学生本次课堂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唤醒大脑中相关理论记忆。
第二时段,创建情景。利用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呈现类似生活经历、心理影片放映等方式,创立与本堂课理论相关的真实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第三时段,自由交流与分享。时间为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联想、理解,老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探索习得知识的真伪。
第四时段,点评与总结。学生与教师点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达到提升和强化所获经验与体验的效果,并回忆这个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该实验体验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弹性调节时间安排。
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解本次课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认同概念。然后放映某电影中一小片段。这个片段呈现的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场景。让学生就夫妻争吵情节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结合自己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什么心理导致夫妻争吵行为及争吵使用相同言语表达,而这种心理又是什么形成的?反观自己感受或去觉察自己心理形成的历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反思这一活动,对精神分析中投射认同这一解释人性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具体的、带有感受、情感及行为相融合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利于书本知识的真正内化。
3体验式教学效果调查
自编教学效果表,分别分为医学知识掌握、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调查。
4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几点体会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被广泛推崇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医学心理学部分教学内容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现总结出几点体会如下。
4.1体验式教学能调动医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
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体验式教学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真实或相近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学生要么会产生新的感受与体验,要么曾经真实或相似的体验被激发或激活,与自身感受、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想、情感被激活,学生主动表达、交流的愿望被激发和带动起来,课堂呈现出争相表达自己感受与看法、相互支持与认同、反对与反驳、质疑与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等活跃的气氛,在下课时,学生的提问与讨论还意犹未尽。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认知、情感及行为被引导到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生在做中学,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乐趣,更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及自主性。
4.2体验式教学方式更切合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偏于人文的学科,学生普遍对该学科感兴趣但认为比较抽象、虚无而难以理解与掌握。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某一特殊的与教学目标—致的具体情景之中,教师引导和关注学生的体验与领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必躬行”,由此,加深学生对某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4.3体验式教学能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真实生活环境相近或相似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化学习过程中,课堂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种情境体验中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也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此外,在师生共同交流分享体验中,学生能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能发现吸收别人的不同要素,扩大了学生对生命的好奇、敬畏、感悟与探索。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理解的提升直接会融入到医学生的今后职业行为中,从而提高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4.4体验式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推广的难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