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1

    [关键词]天人合一 以道驭术 经世致用 止于至善

    一、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之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而后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文化中的这种礼仪被称为“周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影响巨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用其毕生的心血诣在呼吁恢复周礼,足见对其重视。虽然到了近代,“礼”开始束缚人的发展而变成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的礼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礼文化是贯穿中国文化发展始终,它从萌芽生成之日起便一直都维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中华民族也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也源于对天地秩序的模仿。礼文化其实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质外化。

    从汉字“天”的写法中可以窥测出,“天”本来就是和“人”相通的,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天”并不单指天空,更指的是天地万物,指包罗万象、天长日久的自然母亲。人类从自然中来,是大自然孕育并养育了人类文明,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人类从自然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自然中去,所以天人合一首先指的是天人的共通性,中国传统文化很早便对此有着一致认同。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文化上的主导所带来的效应是巨大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天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包含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互相联系、休戚与共的整体,亦即“万物一体”。在天地万物的整体结构中,诸个体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首先,天地对人和万物有养育之恩;其次,中国古代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只有人类才知道应该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自然物,真正做到“与万物合而为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不仅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三大学科农学、中医、天文学中,而且还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与发展与国民性格的形成,这里不做赘述。

    二、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之以道驭术

    道在中国文化中最为着名的意思是“道德”,对于这个词语的解释可以追溯到道家元典《道德经》,道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并不亚于儒家,如果说中国文化有着儒家的翩翩外衣,那么道家的思想则是中国文化的深邃灵魂。我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重视农业,对待“百工”等手工业者或者商业的态度则有所限制。以道驭术思想在道家那里体现为“道法自然”,强调劳动者与工具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李约瑟曾经这样评论先秦道家的思想:“他们看到,用以统御无生命界的工具可以转过来对付工具创造者的血肉之躯。他们的洞察力是人与机器的整个关系史的一部分:这种关系有时是增进人的健康的,有时是压抑人的,有时又是致人于死命的。这是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公正论断的社会主题之一。”   纵观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长期发展的历史,以道驭术始终是贯穿始终的伦理指导方针,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医学、算学、天文学四大学科领先于世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成果的美名远播,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有力推动,这些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辉煌见证,也体现了以道驭术的科技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所起的积极指导作用。

    以道驭术的思想与西方用伦理道德约束技术活动观念不是等同的,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和“德”的理解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思想内涵上有一定区别,从老子《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道德关爱天地万物,关心个人社会国家的命运,而且非常强调个人修身,因而在对技术活动的约束机制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之经世致用宋元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开始慢慢落后于西方,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也由于种种阻碍而进程缓慢,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价值观也出现曲解和滥用,逐渐体现出其不利于文化交流与科技进步的方面。

    天人合一思想,以道驭术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被滥用与曲解。以道驭术的含义是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驾驭和制约,这里的科学技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而“奇技巧”不在其中,“奇技巧”指的是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所以以道驭术思想并不是鄙薄科学技术,而是在近代被滥用,由于重重阻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步履艰难,直接导致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缓慢。

    四、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中关于善的释义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文化萌生的先秦时代,礼乐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主流,礼乐文化中包含着孕育生灵的大自然的崇敬,反映人类刚刚脱离蒙昧时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止于至善”思想的具体体现。

    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科学追求真,道德追求善,艺术追求美。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把真放在第一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把善放在第一位,中国传统科技伦理观把善作为科技发展的最高价值评判标准。

    止于至善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度”有很好的启示,现代社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并行,但是其引发的问题却令人堪忧,追求利润是既是人之常情,又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体现了经济良性发展的一般原则。同样,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和利益为代价。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2

影响文化发展的具体因素1、社会制度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百发展的方向。

2、科学技术的度进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回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答发展。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3

1.1STS

sTS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的英文缩写,即科学、技术和社会。在历史上,它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系统地研究。我国有学者把STS定义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1.2STS课程

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课程。我国的STs课程,以徐辉主编的《科学•技术•社会》121为例。该课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各门类的基本内容: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内涵;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军事战争、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从而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高科技意识,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3STS教育

STS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智能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紊养的人才口,.STS教育是sTS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上的反映。我国有学者把STS教育归纳为:asTS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进行科学和技术教与学的背景.”STS教育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兼容,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STS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STS教育中的“科学”提供知识,是巨大的精神力里。“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使学生值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第一重要的,“技术”只是它的物化,“社会”是指它的应用,都隶属于“科学”之下。

2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胜合的教育

2.1STS教育的兴起是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触合的需要

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是STS教育产生的现实社会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新问皿摆在了社会公众面前。如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世界人口增长的对策,非再生资源的消耗控制,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由于片面追求物质进步,产生了道德滑坡、人文心理方面的失落.这些都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作出进一步探讨.STS教育远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STS教育进行积极的实践,并对STS教育的特点、内容、结构、功能及内在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STS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的讲授,而是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力,并培养学生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这就为传统的科学教育走出危机提供了出路。sTS教育的兴起除了广泛的社会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自堵根提出“知识旅是力t,的口号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被人类皿视,倡导科学孩育的科学文化迅猛发展,冲击了以前占据人类文化主导地位的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在科学文化催生下的传统科学教育弊端日益明显.传统科学教育俐裂了科学、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只强调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控制力t,忽视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忽视了科学教育中价值和伦理的存在,过分张扬科学的理性主义,忽略了人和社会的价值孺要,无法把握住科学的正确发展方向。英国学者C.P.斯诺在其两种文化理论的阐述中,认为要消除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隔阂,必须要重新建立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引入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够保证我们的受教育者“既其有对科学与艺术两者的丰,想像力,又对应用科学充满热情;或者对大多数人类同胞遭受到可以拯救的苦难并非无动于衷,而且把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贵任阅.,许多有识之士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寄希望于教育改革。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孺要,STS教育在徽烈的文化冲突中应运而生。STS教育的兴起,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整体化发展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结果,它所倡导的新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全面地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特征,对我田的现代化建设有盆要的指导作用。

2.2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对STS教育的研究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愈义,这主要表现在,它为了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形响,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视角阅。①折的发展观。STS教育的发展观是与传统发展观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数t的增长.要注意质t的发展,特别是环境质t.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与环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润足当代的裕求而不能扭容摘足下一代孺求的努力.②新的价值观.STS教育的价值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科学技术是盆含着价值的复杂“社会过程”、“社会事业”。STS的价值观批判了在旧的价值观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片面性,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彻底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狭陇观点,追求自然一人一科学技术一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以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试图建立一个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③新的科学观。机械论的科学观是“部分一整体一部分”,部分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简单总和.STS教育的科学观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整体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的统一体,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具有自己的特点.STS科学观强调联系、系统、练合,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④新的教育观.盯S的教育观是交叉学科的模式,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所以sTS教育强调联系和综合,是整体的、全面的世界观.sTS教育的先驭斯诺指出,由于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祟拜和一种使我们的社会模式任化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互不沟通的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这种分化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他呼吁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希望通过教育来造就一代新人来解决这个问翅.STS教育对两种文化的沟通,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STS教育以建立全面发展、幸福向上的社会环境为宗旨,追求自然与人、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STS教育将社会整体作为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Srs的产生和发展为弥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裂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了新的观念和工具。盯S教育把科学文化观和人文文化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生态的文化观:STS教育的文化整合还表现在价值教育观念与理性教育观念的融合;S铭教育奉行多元文化整合观。STS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批判性地理解科学、技术和杜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习者提供科学、技术、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背景:布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不同社会群众的相同意义气”STS教育的核心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STS教育是当代最具时代性、针对性,且社会化色彩最为强烈的一种教育形式。简言之,S铭教育是通过从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上改进科学教育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现代教育。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2.3STS教育的实施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的触合

2.3.1STS教育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实施

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对STS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国外STS教育研究者的关注.19BS年10月下旬,在苏州召开的中学理科教师能力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的实施问且,在此之后,一些学校和教师相继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教学中实施了STS教育研究。1987年,中央教科所召开中学综合理科教学研讨会,STS教育课理纳入国家教委“七五”计划,组织试点学校.1988年11月,中央教科所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在杭州联合举办了STS教育研讨会.1995年在中国召开的18届太平洋大会,其中就有一个由我国主持的STS教育专翅研讨.依据51名教育目标,选取STS教育内容是实施sTS教育的重要一环,而确定合适的STS教学切入点又是选取STS教育内容的前提.在中学理科教学中作为STS教学切入点的内容有:①与生产、生活有关并且被广泛应用的理科知识;②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理科知识;③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月;④理科发展的成就及前沿问题.sTS教育的教学形式有:①课堂教学;②STS活动课;③社会实践.STS教育的教学方法有:①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②专题讲座;③现状调查法;④利用传媒进行资料收集;⑤实验操作法.中学理科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①符合中学理科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②STS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橄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孺求:④STS教育促进了中学理科间和中学理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

2.3.2STS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4

在网络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网络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要保持追求真理的精神,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保持探索求证的精神,不断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也要保持怀疑精神,不断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确保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坚定人们正确的价值追求,反对崇尚迷信、封建,反对固步自封、弄虚作假,反对盲从、守旧。同时也要坚持创新,保持与时俱进,对外来文化和新兴思想持客观和包容的态度,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科学精神可以培养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素质,在网络领域中,不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引领人们健康向上发展的动力。在物质层面上,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推进网络建设,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在精神层面,科学精神可以培养人们客观、求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上能明确方向、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广泛传播体现中国传统和具有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并且倡导人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提升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公正性和自由度;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为科学的管理方式提供精神支柱,倡导科学有效的管理,运用知识和技术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督、自律和规范。

二、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精髓,是人们在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逐渐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精神和科技活动、科学理论密不可分,科学精神由科技发展而产生,又能动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中国人民认识到科学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但是对于科学精神却越来越忽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事事懂个七八分,不琢磨透彻,官本位思想严重,人们习惯利用关系和背景来谋求利益和出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精神不断缺失,人们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变得浮躁。在科学技术推进物质基础时,需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中国大众的科学水平,使其拥有科学精神,勇于求真,敢于怀疑,坚持批判,保持理性,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高速发展。科学精神是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部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普及科学知识,不倡导和引领人民拥有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那这种科学知识的普及只是灌输式的,不能让人们自主探索,在面对新兴事物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对科学知识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人们没有自我探索、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带有麻木性。这样人们的精神世界仍然缺少科学精神的支撑,易被外界事物干扰,不能较好地明辨是非,没有独立完善的自我思辨能力。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能摒除迷信和愚昧,提高社会的创新精神和理性程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三、科学精神是推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需要外界条件的满足和外界力量的推动,最为重要的是自身内在的精神和毅力。人的思想和精神出现了问题,当然应当从思想和精神领域来进行治疗。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理想空泛、价值迷途、道德缺失、思想保守、情感缺失等等。科学精神正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注重实践、弘扬理性的集合,在人的认识、道德、思想和智力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认识方面,科学精神提醒人们客观地面对事物,并且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对于人的道德,科学精神引领着人们求真至善,保持公正、无私、理性,尊重自然、不作假、不迷信、不自私,追求理想。在思想方面,科学精神将人们从迷信、恐惧、封建等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予人们新思想、新动力。对人的智力而言,科学精神带给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内在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探索精神。科学精神不断鞭策着人们,乐于探索和冒险,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思考,能冲破封建、教条的禁锢,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精神给予人们理性的视角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和事件,这正是中国这种人情大国所欠缺的。因此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要求,是国家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前进的要求。

四、科学精神是推进农村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5

[关键词]STS;生态环境;生态危机;传统哲学;和谐

面对全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迫使人们应该静下来反思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以先进的手段向自然界进行破坏性开发与掠夺性利用而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重重“惩罚”: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锐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破坏的力量,而且它的破坏力同它的创造力是同等规模的。如果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困难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破坏力的结果,那么应当说,它是特定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的环境问题。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仍不完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应用有局限性的结果。

一、科技迅猛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历史

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

(一)征服与控制打破了自然的自足平衡系统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自然只是人们为之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传统观念的护卫者罗百特・怀特・史帝文斯曾傲慢、离奇地说:他与卡逊“争论的关键主要在于卡逊坚持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然而,当代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科学家坚信人类正稳稳控制着自然”。

根植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文化,形成于笛卡儿―培根的现代西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及事物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适者生存,强调分析性思维、 理性思维和实验方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高扬人的优越性,大举向自然进攻,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和冲突。的确,在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是最“人类中心论”的。现代西方哲学是主- 客二分哲学, 它认为人是主体, 生命和自然界作为客体, 只是人的对象。它强调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这是一种“斗争哲学”。它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优胜劣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二)科学技术至上缺乏潜在危害的认识

新科技被研制并广泛使用的年代,人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其潜在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文明出现第二个重大转折 ― 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解释的巨大成功 ,特别是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问世 ,使人们形成这样一种理念:上帝创造了世界 ,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从此 ,科学主义便走向了它的极端 ,日益确立起科学技术的主流地位 ,形成了近代科学的功利倾向。

近代工业革命吹响了人类全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号角 ,人类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物,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人类被这种征服自然的成功所陶醉 ,感到自己力量无比强大 ,可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 ,似乎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的限制 ,可以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 ,把自然界看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和可以任意排放废物的无底的垃圾桶。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物质文明得益于科学技术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 ,科学和技术成为人们崇敬、赞美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人武器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技术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 ,日益暴露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

二、科技不是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的根源

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原因多样而且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固然有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关,但不应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是人为因素所致。全球规模的生态问题向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原先科学曾被理解为在知识的确定性和控制自然界中的稳步前进,但是,现在科学在根本上失去了作为真(True)和善(Good)的唯一载体的思想功能。不同于事实的发现及其应用,科学的新的基础成就必须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必须理解科学在认识上和道德上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滥加利用和对自然盲目征服的恶果,是人类急功近利要求短期行为所引起的严重恶果。我们和科学技术都在自然之中,不是我们选择自然而是自然选择我们;因而,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使其改造自然的结果不超过自然的阈限。环境祸及子孙后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位“两面神”,一把“双刃剑”。但我们却不能由此而断言 ,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恶的性质 ,因为这种负作用的产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由人研究、设计和利用的工具 ,它本身并无自主力量。而人类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对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把握 ,对利用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中期和长期后果的分析还不那么全面,那么透彻,还不能完全做到既按人的尺度又按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这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的主要认识根源。科学技术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但却是认识、缓解、消除生态危机的可靠手段。首先 ,科技进步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提供了认识前提、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

三、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的辩证关系思想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切实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实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表面上是“天灾”,实质上是“人祸”。追溯历史,环望世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过分地从自然中索取,打破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当自然向人宣战之时,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无法逃避的生态灾难。地球没有能力支持这种过度消费,摆在现代人类面前的只能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恶化而导致的生存的困境。因此,要使人类摆脱眼前的困境,挽救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促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就要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技术保证。科学技术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貌。这一现实迫使人们特别是一些学者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思,并且要求认真研究:怎样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又怎样预防和克服由于科学技术运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的有害后果。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促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应运而生。在英语世界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常用英文缩写字 STS表示 ,在国际上已逐渐流传和通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STS 研究也给予重视和支持。

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能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却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老中国的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许多观点 ,已经被当代的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接受。这说明,以真善美相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始终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不竭的灵感源泉 ,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后现代生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的相互补充,完全有可能形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还给人类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包庆德. 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1):35.

[2]余谋昌.科学进步与生态问题[J]. 自然

辩证法研究,1992,(增刊):57-58.

[3]殷登祥.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 广

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23.

[4]余谋昌. 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与两个

文化世界 [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2):12.

[5]杨通进. 基督教思想中的人与自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3):78.

[6]余谋昌. 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

基础[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6,(4):

48-50.

[7]周光迅,武群堂. 新世纪全球性“生态

危机”的加剧与生态文明建设[J]. 自然

辩证法研究,2008,(9):74.

[8]李锐锋,刘冠英. 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3):571.

[10]孙小礼.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理交融

的研究领域[J]. 齐鲁学刊, 2003, (5):

102-103.

[11]吴永忠. 生态问题与后常规科学思想

[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4):36-37.

[12]叶平. 生态权力观和生态利益观探讨

[J].哲学动态,1995,(3):27.

[13]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7.

[14]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15]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 《1844 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

其启示[J]. 与现实,2008,

(3),115.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6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