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实践报告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1

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触公司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经营和良好的市场运作;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商务实战,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

11年12月末,我开始了校外实习生活,初次来到上海,在陌生与盲目中寻找实习单位,又在努力和热情中寻找希望,终于在1月里唯一的一次晴天中来到了震旦(国际)集团,在hr的介绍下,了解到震旦集团创立于1965年,以销售amano品牌打卡钟起家,如今企业版图涵盖办公设备(oa)、家具、通讯商品等领域,公司遍布台湾、大陆、日本、美国及新加坡等地;商品阵容包括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办公家具、手机门号以及资讯软体等。

在台湾,震旦的oa事业稳健发展,年年取得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办公家具事业更以市场领导之姿,推出全台首创的“家具租赁”专案;而在行动通讯领域,震旦拥有二百多家连锁通讯门市,目前也整合资源,朝最大的专业手机通路迈进。震旦有四十年丰厚的实战经验,在台湾俨然成为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行销集团。在新加坡,公司以销售各类型事务用计算器、办公室用碎纸机、护贝机为主,亦针对soho族提供事务用品、耗材的销售,在新加坡也成功进入市场并迅速建立了品牌声望。在日本,震旦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设立在日本东京,立志于开发世界科技经济实力第二大的日本市场,不断运用其强大的销售通路与团队合作力量,以合理的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来满足世界上最为苛刻的市场标准。同时通过近30年的日本市场运作经验,使“aurora”产品在日本的品牌价值得以不断的提升,来实现震旦集团在日本的深远发展,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震旦凭借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信誉、先进的技术及精良的设备,可为各种规模的公司、企业提供办公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保障。公司总经理对行业和企业优势进行评价,并且向我们介绍了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和对市场分析,让我们受益非浅,之后,在一名同仁带领下,我分别拜访了集团大陆事业部的成功客户,有汇丰基金、上海通用、花期银行和百思买国际等等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大公司,在与这些顾客进行简单的攀谈中,体会到震旦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规模,并丰富了我对公司的认知。

在随后的一周里,我来到集团的oa公司,进行真正是实习过程,刚到公司的时候,助理拿了许多关于公司和产品的资料让我详细阅览,资料中多次提及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产品的专业术语,大多是英文和日语,由于刚刚走出校园,懒散的心态使我并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和体会,以至于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在公司的实习过程中,还接触到了大型公司的erp系统,每位员工都能够通过erp系统进行日常的作业,集团可以通过erp系统,对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控。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正是如此,公司在跨国发展中实习了有效的成本管控和生产经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同仁的带领下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经过一阵时间的产品资料的熟悉,经理让我们实际的操作,在学校里我们学到里很多理论知识,什么外贸术语,寻发盘、商务谈判等等,但是真让我一个人开始操作,真就不知道如何起步,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发客户,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我们是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对内和对外产品销售工作,因此并不涉及产品的生产研发,这是其他分公司的事,所以我们日常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进行开拓市场和联系客户,因为是实习生,公司对我们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我们在老员工的指导下,学习怎么有效的进行市场开拓,起初对于开发客户很胆怯,国内的还好点,国外的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通过电话根本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只能通过e-mail套用教材中的例子,这样才得到了一些有效的信息。

在一次与外国公司驻中国办事处的沟通中,因为对公司的认知和我对产品优势的大致阐述终于激发了对方的采购欲望,在第3天的有效沟通中,对方提及了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问到我们产品的墨粉规格和机器预热和输出最快时间差,这样的问题对于外商,你必须给予准确到位的回答,因为这是顾客的购买点,由于之前的大意,我遗憾的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随后的时间里,逐步加强了对产品详细的了解和说明,为应对客户的各种问题做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准备之后,又重新进入了实际操作,开始联系客户,报价,谈判等等

因为公司经常有产品发出,因此也接触到了相关的合同、发票和其他的单据,之前的这些单证在上课时都接触过,但是理论和实践不同,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这些单证的重要性,一点疏忽就能造成不必要麻烦,这些单据大大加强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让我们对如何填写这类单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之,凡事都需要虚心用心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掌握实践的操作。

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有幸参加了一次集团一年一度的过关斩将活动,活动是在公司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培训基地举行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和提高业务水平,分为4关,建立有效客户,产品展示,议价,交易。在各个环节都有经验十分丰富的经理把关,我们实习生作为观摩,学习实际工作中的技巧和积累经验,在活动结束后,公司的崔处长进行了总结,并对所有同仁给予殷切的期望。

在公司最后的几天里,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博物馆,来切身感受公司的文化,仔细聆听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对震旦集团创立以来的文化和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他们的眼中企业是一个团队,讲求团队力量的发挥;经营更是一项长期竞赛,要发挥“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加乘力量,企业才能持续成长。震旦现阶段在务实与创新的行动纲领下,未来的经营策略仍将积极开创,确实掌握产业趋势,延伸核心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展现震旦集团自创品牌国际化的自信心与企图心。鲜明的红色标志,象征震旦集团如旭日东升般,散发着光明与活力;同时在内涵上,秉持着稳健踏实的一贯经营风格,蕴含创新突破的经营魄力。

三、收获与感想

在成功结束实习后,仔细总结,发现不同于前几次实习,这次校外实习充分认识了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缺少工作经验。

自身定位,加强外语学习。在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外语,外语是我们对外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这是我们搞外贸的基础,因此必须掌握好这门工具。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增加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2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42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920**、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720**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与分析》、《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帮助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二:

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将课题报告发到博客,望几位教师抓紧撰写,及时上交,争取获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9至2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3至20**、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9至20**、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3

一、明确课外活动中能力培养的目标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智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

对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可简述如下:

1. 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

①在观察时会确定观察目的,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或报告;③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填写实验报告。

2. 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

①了解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独立设计一般性的实验或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

3. 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能运用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解释。

4. 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

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有关内容,通过自学解决课外活动中碰到的难题。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

1. 课外活动的内容

(1)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讲过绪言课后,我组织学生观看化学与生活的投影片。再如,对教材插图中科学家作介绍。既增加了思想教育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活动的特点是结合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容易组织、指导,且参与面广,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2)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要坚持联系实际,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例如,围绕讨论怎样才能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

(3)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我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2. 课外活动的组织

(1)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内独立活动的机会多,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想做的题材的自由度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较,有利于各种课题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

(2)组织各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教材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设计、观察能力竞赛,小论文、小发明等。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3)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从教材选用、操作要求、安全方面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4)组织讲座、观看科技电视电影、参观等也不失为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课外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上述各内容和组织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教师本身的目标要求层次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层次。从教师角度来讲,则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包括计划、目标的制订、具体的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学生的积极兴趣引导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养上来是关键。

2. 更多地让学生有观察、实验、思维的机会,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探索。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课外活动;化学教学;初中学生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常常各不相同,虽然完成的是相同的任务,但往往是通过不同能力的综合来实现的。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初中化学教师一种最为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如何培养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能力培养源自三个方面:一是积累。通过大量的学习,积累各方面知识,提高个人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重要手段。人只有在一生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汲取知识,就会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所谓见多识广。同时,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并加以分析,就会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学习知识犹如向自己的记忆仓库储存大量有用的东西,当你需要时,随时去取。二是实践。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真正本领。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服务他人的胸怀,有助于综合能力的迅速提升。三是勇敢面对失败。人的一生也就是在不断地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矛盾或失败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经过多次失败的锤炼,人才更加坚强,经验才能更加丰富,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前的经验积累。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最为初中化学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呢?结合近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笔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首先,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强化课外活动的实效性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才智自由发展的天地,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对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可简述如下:

1.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①在观察时会确定观察目的,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或报告;③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2.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①了解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独立设计一般性的实验或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

3.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能运用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解释。

4.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有关内容,通过自学解决课外活动中碰到的难题。

其次,细化内容及组织,强化课外活动的规范性

1.课外活动的内容

①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学习绪言后,可组织学生观看化学与生活的投影片,再如对课本插图中科学家作介绍。既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特点是结合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容易组织、指导,且参与面广,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②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要坚持联系实际,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如围绕怎样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问题,可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

③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色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2.课外活动的组织

①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5至8人组成,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内独立活动的机会多,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想做的题材的自由度也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较,有利于各种课题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

②组织各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观察能力、小论文撰写和小发明等。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③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可从从教材的选用,操作的要求,安全方面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④组织讲座、观看科技电视电影、参观等,也是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

最后,突出教师的作用,强化课外活动的有序性

上述各内容和组织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教师本身的目标要求层次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层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则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包括计划、目标的制订、具体的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学生的积极兴趣引导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养上来是关键。

2.更多地让学生有观察、实验、思维的机会,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探索。

3.作为指导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对课外活动的热情直接影响着课外活动的效果。教师本身是否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能否保持满腔的热情,经常地开展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外活动能否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标要求。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势在必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去历练,去面对各种突发的、实际的情景,去体验成功与失败,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升心智与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和能力,是增强师生双边活动最理想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活动

Growing together with activity

Zeng Weihua

【Abstract】The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diversity enriching the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mplement the openness of language, the languag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practicality, enhances the student to obtain knowledge initiative, increasing social practica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ous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highlighted the Chinese instrumenta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esthetics, improves student’s cultural taste, strengthened the languages of the humanities,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rofundity of affected students life trajectory,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heredity and gradually formed a perfect personality.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对语文课外活动的性质定位,开展语文活动的形式、及学生在活动中作用都作了全方位的阐述。我在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从游泳中学会游泳”“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1 语文课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了语文的开放性

语文课外活动的多样性是指活动内容多种多样,与书本知识相比 显得更活泼,更吸引青少年学生,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书写规范字” “纠正错别字”有的强调书写规范、练一手好字,就像人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一样。“成语竞赛”“故事会” “对对联、写春联”则在饶有兴味中积累知识增强语文修养:“读书交流”、“当小记者采访”、“办版报”“编、演课本剧” “写调查报告”则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训练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积蓄能量 。“演讲比赛”、 “辩论会”则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机敏的谈锋。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形成条理性、层次性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

2 语文课外活动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提升社会实用性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中,注定了教师只是引导者,需要学生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如“纠正错别字”必须在生活广角――校内校外,街头巷尾,电视荧屏等去发现,结合字典、词典的检索,辨析词义,提高应用能力;“对对联,写春联”既秉持传统,又富时代特点,从一字、二字、……五字、七字、多字,讲究用字、炼字、突出内容。对对联要在词性、结构上下功夫,写春联还要在内容上表现节日的气氛,教师通过收集名联、趣联,激趣引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对联的形式表达个人志趣、愿望,褒贬人物、事物。大大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提升了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亲近自然的的春游、野炊活动,开阔视野、宽广胸怀,拓展活动空间,而且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合作探讨、增长知识。增强了团结,加深了情谊。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是强调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

3 语文课外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外活动既丰富多彩,又趣味无穷。“成语竞赛”,就可以多种多样――成语接龙,设计情境再现、成语算数等,成语接龙如“满城风雨――雨散云收――收视反听――听天由命――命若悬丝――丝恩发怨――怨气冲天――天长地久――久负盛名――名不虚传――传宗接代――代为说项”;成语算数题,如题目为:“( )神无主*( )霄云外=( )湖( )海”等等;“故事会”以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鞭策时弊的社会作用警醒人;“编、演课本剧”无论是其创意,或者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更能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

4 语文课外活动的审美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强化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外活动的美感特征其表现在汉字书写的形体美、意趣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只有祖国文字才形、义兼具,书法的不同变式,其艺术魅力世人终身浸润其中而乐趣无穷。演讲比赛的声调美、音色美,或激越、或低回、雄浑与深沉交织,吸引人随其声音游弋思想,随其感召沸腾热血;至于人物形象的崇高美,悲剧美常使人情不自禁,泪盈于眶,唏嘘不已,其人文影响甚至是终身的;而亲近自然的游历活动,所展开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盛宴,常令人久久回味,神往不已。

5 语文课外活动的深刻性,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轨迹,加强了文化传承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课外实践报告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42—0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涉及面广,重难点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既是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的客观要求,又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突破地理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地理课外活动不同于常规的地理教学,它对地理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下面,笔者以学校所在地经纬度的测量为例谈一谈地理课外活动应如何开展。

一、制定活动方案,把握活动程序

若想有效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必须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有利于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能够做到全员参与。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使其准确把握活动程序。

1.前期准备。(1)确定测量时间。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这一活动涉及到了教材中的两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测定与经度的计算,二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定与纬度的计算。根据“所测点的纬度=直射点纬度±(90°-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要求得某地纬度,应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并测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时间最好选在二分二至日。(2)进行分组。把全班学生平均分为几个小组,最好以7人为一小组,并让他们自行选择测量场地和设计测量方法。(3)进行集中讨论。即组织全班所有测量小组成员对所设计的测量方法进行讨论,阐释设计依据,提出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意见。(4)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活动方案和测量方法。(5)对表。各小组中至少应有一人必须在测量前一天进行对表,手表时间要与北京标准时间保持一致。(6)准备工具。所需测量工具包括手表、2米长的木杆、粉笔、尺子、记录本及圆珠笔。(7)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到校集合。

2.测量与记录。(1)进行分工。1人负责计时,1人负责持杆,1人负责标记,2人负责测量,1人负责记录,1人负责校正。(2)标注直立杆的位置。(3)测量用时30分钟,每隔一分钟要在地面上标出杆影顶端的位置。(4)测量并记录杆影的长度及其所对应的时间。

3.计算与绘图。(1)根据杆影最短时所对应的时间与杆影长度的记录数据,利用余弦定理计算所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根据北京时间和当地时间(杆影最短时为当地时间的12点)间的时差关系及公式:所测点的纬度=已知点的纬度±15n(n表示时差,单位为小时),计算出所测点的纬度。(2)绘制测量结果图。

二、撰写活动报告,交流活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