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使生产力不断、可持续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和谐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均衡状态,它要求在不损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价格机制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均衡却是一个动态的均衡,包括自由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自由竞争均衡的形成是基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使供求刚好相等,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的状态。此时,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没有无谓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但是,这种均衡是以市场为基础,价格规律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归依。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应包括: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社会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社会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相互竞争的需要之间配置资源,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物品;在整体经济中使用资源,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谐社会应是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得到优化配置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经济结构合理的社会。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快,城市化率已经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42%以上。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21世纪初,中国人均GDP跨越了1000美元大关,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到2020年,按照GDP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通过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公平而有效率的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平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的稳定,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谐社会又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稳定有序主要表现在社会流动上,它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又让人们的这种上升或下降都是持之有据的。
――和谐社会是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等,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生活质量。一切正统的经济学往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加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它只是各种社会价值中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以外,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生态的平衡、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不能允许由于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如果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即使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只要市场能做的,就要让市场去做。当市场失灵时,政府才需要发挥作用,为企业营造一个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环境。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发展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速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增长应该考虑市场与资源约束、需求合理性问题、长期的增长能力以及未来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结合起来。
第三,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等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民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是城乡之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消除之难,比其他许多不和谐都大得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当前城乡关系不和谐的核心是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不和谐。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把统筹城乡具体化、“人格化”,即统筹农民、市民权利。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弱势源于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诉求和政治决策脱钩的产物。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然快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第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差异的失控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差异的失控使得社会成员丧失互助互利的基础,无法建立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而公平的缺失,又使得社会无法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关系不断走向对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现实的社会差异转换为一种互助与合作的动力,使差异建立在可调节和公平调节的基础上。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实以上三种公平观,从狭隘的立场出发都存在缺陷。首先,单纯强调起点公平,而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做法,不仅不可取,也将使公平的追求置于不可实现的境地;其次,狭隘的过程公平由于过于重视规则而轻视结果,必然走向两级分化的失衡状态;最后,如果单纯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走向平均主义的陷阱。因此,科学的公平观应该是一种统合的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第五,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的关键是“效率”,而在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的效率”处于核心的地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言,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其中包括:
一是以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重点是通过市场效率和政府公平分配两大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阶层、群体和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一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从政策设计上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团队效率和个人效率取得、增加个人收入;二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三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取消预算外制度,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权力参与分配。
二是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促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一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企业及经济类型,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岗位;二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加就业的机会;三要坚决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能力;四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培育竞争和开拓意识,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愿望和动力。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2
1、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在西方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现,本通过把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镶入西方文化,力图清晰的展现科学和信仰的独特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信仰是一种水融的同一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治权利,而这时科学与哲学只能够仰承宗教的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近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时一种以科学为主导的新的人文精神重新产生出来,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变成一种共生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1对科学与人文信仰进行重新反思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科学与信仰,尤其是信仰中包含的宗教精神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认为信仰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是因为科学理性精神的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信仰也会被科学所控制。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科学与信仰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美国的文化以及精神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中国人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面对科学与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低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采取一种拥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文化倾向。这里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中国人从来未真正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精神的跋扈这两种相反的极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往往采取的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即简单的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之中,但是正如他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融的统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人本主义信仰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共生关系。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3
一、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内涵分析
“情境”和“体验”是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情境”是指个体实施特定行为时所处的外在环境,是支撑人进行社会行为的环境要素。一般而言,它主要包括真实情境、想象情境和隐含情景这三种类型。真实情景指存在于主体行为过程中的他人和群体;想象情境指行动主体意识中的他人和群体;隐含情境指他人和群体行为中包含的象征性意义。在当代中学地理教学中,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兴起,情境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因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情境,即“虚拟情境”也开始出现在地理教学之中。所谓的虚拟情境是指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在电脑上模拟构建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境,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去。所谓体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行动主体通过亲身经历而产生的感悟,二是通过参与实践而获得的知识经验。
“情境”和“体验”在当代中学地理的教学中是难以分离的,即情境体验是情境与体验两个概念的有机整合。情境体验教学这一新兴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从教学情境的学生体验过程出发,重新审视当代地理教学中的主体结构问题,即破除教师单一主体论,提倡“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平衡论。另外,从教学的内涵上来看,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把户外实践教学、课题研究、生活中有地理教育意义的师生交往活动等都视为教学的范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室里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一个双主体同时参与的教育过程,以尊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美感的体验为基础,通过各种情境体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地理隐性知识的接收和内化。
二、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特征分析
1.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完善学生人格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美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和完善。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利用各种地理情境,使学生把情感投入到地理空间想象中去,并以此来获取地理美的感悟体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思维基础。例如,即使很多人看到高山上的贝壳化石,但如果没有地理知识思维的参与,就难以展开想象性思考,更想不到亿万年前这里一片的壮阔场景。正如在地理野外教学中,我们一般会有三种学习的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视觉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仅仅处于一种“经历过”的阶段。第二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即在野外地理教学中如果有了“心”和“思”的参与,我们就会对经历过的情境进行认知上的个体化,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丰富化,更多地触及地理隐性知识的层面。第三种境界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境界。由于知识本身是客观的元素,即山是山,水是水,所以要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上升到这一最高的境界,还需要结合理性与感性的相互沟通,并反思情感上的个体化色彩,去幻存真。即此时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但是这山这水经过了情感的淬炼与理性的拷问,从而更为真切。
2.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生活中培养情感的过程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即“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充分凸显了生活元素对地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当代,“面向生活”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导向。所谓生活,不仅仅是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经验,其内涵极其丰富。正如杜威所说,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而教育的一大责任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寻找生活的意义所在。地理情境体验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其生活紧密联结起来,既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帮助他们寻求地理学习的意义。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地理情境体验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更丰富的生活教学资源,如水资源、大气、土地资源、动植物等等。这些生活中可以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通过与地理知识的接触而获得情感上的升华。所以,在地理情境体验教学中,生活是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源泉,同时也是教学的归属。
3.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培养探究科学素养的过程
在当代的教育理念中,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愈来愈重要。当代教学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因此,我们可以说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一个和谐精神就是教会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获取地理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感性体悟。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多层次的、主动的教学过程,需要教会学生通过主动收集信息以发现真理,即要学会制定调查研究计划,能够根据实验证据对既存的知识和概念进行反思,并进而提出解答、评价、预测和推广。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导向很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现象和规律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借助学生的探究参与和体验感悟则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正所谓只有“把你的手弄脏”,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感性体验,进而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的本真。比如对“月相变化和历法的对应关系”、“海陆风的形成”等教学内容的传授,就必须依靠学生的亲身观察、体验和探索,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
三、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1.创设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结:寻求意义
联结是大脑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大脑创造突触联结,而这种突触联结的发生则会有效促进神经通道的形成,进而快速提升大脑的反应效能。因此,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结,即地理情境体验教学是脑兼容性教学。地理情境教学通过设置一个脑兼容的情境,能够刺激产生突触联结,从而使教育对象可以在脑兼容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内化。因此,地理情境体验教学要努力营造教育对象能够发现意义的情境,而如何让进入大脑的信息有意义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地理新知与地理旧知进行关联和比较,将陌生的信息与熟悉的信息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地理情境体验教学要把所有显性地理新知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科研活动、地理实验和专题调查等)与教学对象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从而营造一种知识与生活元素紧密关联的地理体验情境体系。
2.倡导地理学习的自组织:学生为主角
教育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教育对象对知识的获取也是一个逐渐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对于地理课程标准中情境领域目标的形成,由于其学习结果的内隐性非常强,因此这种内化就显得更为缓慢。例如,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与价值观”,对于什么是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标志,又如何断定学生形成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等,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达到的目标。所以,地理情境体验教学中不能仅仅依据教育对象的表层行为就判定其是否形成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教育对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慢慢养成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完全依靠教育者的道德说教。因此,在地理情境体验教学中,要重视教育对象自组织的重要功能。在自组织的过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汲取完全依靠个体的自觉,同伴的鼓励、协同和各尽其责,而无需外界环境的推动,既没有惩罚和奖励所带来的紧张与刺激,也没有父母期待的眼光给予的压力。所以,地理情境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角位置,让他们在自组织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问题,主动承担任务,主动寻求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结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情境教学 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70-04
[作者简介]包毅,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一、高校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的内涵
高校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不是道德观念、原理或是字词句段的简单堆砌,而是在人际对话的模拟情境中,以学生的即时体验为重心,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系列生动且富有趣味的场景,运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制成教学软件。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的方式对教学软件中设计的道德情境作出价值选择,从中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其在体验中发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在生动的模拟情境中体验到道德的力量与意义。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是一种体验式教学,通过营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通过与特定的情境进行互动与对话,“通过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认知和实践等复合交织的矛盾运动,引导学生在感悟、反思中提升对人与社会的认知,使他们把为人处事的道理转化为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
(一)用多媒体和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促进了德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运用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构建智能化德育环境,为德育教学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并运用相关的德育知识与经验去体验特定情境的价值冲突。在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中,教师不再是德育知识的“传声筒”,而是“编剧”和“导演”。教师所设计的“剧本”,要以学生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仿真性”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的设计从内容上必须密切跟踪社会道德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道德事件的敏感度。同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情境,同时还要具有挑战性。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像“镜子”一样客观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让学生像照镜子一样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道德状况的优缺点,从而引导和鼓励学生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炼出来,达到提高学生德性修养的目的。实验教学课件一般用故事营造情境和多媒体引入情境的方法,用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和表演体会情境,通过动态“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道德生活的表达和生命意义的阐释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主义”,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束缚了学生探求真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其本质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道德生活的创造活动,是生命力量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体验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价值,不断确证着生命,激活着生命,在无形中使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与加强,并以此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具有浓郁的情感特征,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情感积累出发,通过角色的模拟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义,体验的结果往往是一种新的道德情感的形成,是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受教育者在模拟实验中依靠个人的主体意识、道德理解、道德信念来作出判断与取舍,通过实验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感受生命的涌动,成为既具有知性又充盈着德性的人。
(三)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围绕的都是理论的“灌输”。“灌输”有其合理性,但“灌输”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不只是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获得关于它的知识,而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站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空间中去诠释道德,把它看作是人生所必需的东西。这样的德育课程具有一种召唤力,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调动和激活了学生德性修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唤醒人的主体性,激发人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开放、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不断积累自己的人生体验,分清哪些道德观念是进步的,哪些是落后的,从而及时更新道德观念,促进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文化兴国;大学;大学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32-03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令人担忧,无孔不入的市场经济的影响正在冲击着象牙塔,“市场决定专业”仅仅是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冰山的一角,更有甚者,学术造假、科研腐败、亦师亦商、商校联体……我国部分大学目前已经丢失了自己应有的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精神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探讨不仅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教授曾经指出:“大学……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能经受得起漫长的、能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1]大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独具魅力的组织。关于大学精神的说法古往今来有无数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山大学的任剑涛教授认为:“大学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自由性,有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有相对于组织化社会的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有相对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定式而言的包容性。”[2]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大学采取这种而不是那种行动的原因之所在,它对大学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说:“任何时候,大学都是在统一的精神下运作的。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而存在,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组织本身得以正常运转。”[4] 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共同体认同和追求的、并且也是在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之所在,是一所大学的面貌、特色、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体现。
二、大学精神中应有的内涵
大学精神中包含着其社会关怀精神、独立精神、批判创新精神、民主自由精神和道德精神。
1.社会关怀精神彰显出大学的责任之大
1930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曾如此表述大学精神:“大学不可能与世隔绝,它不是存在于某个社会组织之外,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它是时代的产物,并对当时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大学的学者作为时代的智者具有预见的能力,他们总能预见到社会潮流的必然趋势。有为才有位,正是因为大学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所以才能使其地位不断地得到提高。从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三:其一,忧国忧民;其二,爱智求真;其三,培育英才。20世纪以来,大学更由 “象牙塔”转变为社会的“轴心机构”,承担起了传播文明、创造文化、教化民众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2.民主自由精神彰显出大学的胸襟之大
自181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开始,科研在大学中就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术争鸣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家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教授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学精神的内涵。梅贻琦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与师生平等,主张学生自学。大学之大,大学的发展,均赖于它的学术探究的精神。自由与民主是学术繁荣的必备条件,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它可以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自由与民主是大学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源泉。
3.独立精神彰显大学象牙塔之大
大学精神的构建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告诉我们,大学精神的构建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大学也必须适度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度”指大学既要世俗化,又不能过分世俗化,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的本质特征、精神特质、价值功能及其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同时也超越社会现实,必须坚守自己象牙塔的精神,必须摈弃功利性的追求,坚持大学人作为社会良心之不屈精神。大学应是一片精神上的净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常或恶劣非常,大学人都应使自己的精神保持纯净,应设法给迷途者的灵魂以安顿。
4.创新与批判精神彰显大学的学问之大
批判精神与独立精神是紧密相联的,正是因为有了独立精神,然后才能有批判精神。大学天然地具有持异议的倾向,它是社会批判的中心。大学的批判精神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现实或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的某些不合理状况的批判上,也表现在对政府政策和政府决策的方式的批评或提出建言上。正是因为有这种批判精神的存在,所以才使大学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制衡力量。批判精神还体现在对学术问题的批判上。有价值的学术论争和学术批判会促进学术的繁荣。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行动能力的个人,但是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还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的而只有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美国的“斯坦福精神”之所以被世人所称道,关键就在于它的创新和它的科研是走在世界前面的,在于它拥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在于它有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5.向往永恒的道德精神彰显大学人的人格之大
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大学之大还在于它有大师,在于它的大师身上的大德。早前的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曾指出:“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大学精神主要是由大学师生、特别是其中的教授们来承载与传扬的,教授应是孟子所倡导的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大师必须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必须以自己的高洁与理性,引领民众追求崇高与远大。
三、大学精神之价值意蕴
1.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的根据
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的根据。如果一所大学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么它就将没有活力与生机,就等于是失去了灵魂。正是因为大学有其平等、民主与自由的学术精神,所以大学才成为了知识的场所和学问的中心;正是因为大学有了其责任之心和社会关怀之心,所以大学才多了几分骨气和正气。在新文化和旧文化冲撞激荡的年代,北京大学正是以其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精神才确立了它在我国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战火纷飞、国家和社会危亡的年代,西南联大正是以其不屈不挠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才使人对它产生了崇敬之心。大学精神使大学敢于挑战强权,敢于捍卫正义,敢为天下先,敢于迎难而上。大学的围墙不能倒,大学与世俗的适当距离要保持,这是大学成为大学的根本之所在。
2.大学精神是大学防腐抗变的盾牌
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独立的金色盾牌。据报道,英国牛津大学曾拒绝沙特王国一位富翁的高达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什么原因使牛津大学毅然放弃了这笔巨款呢?原因是这位富翁所设前提是要办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商学院。对此,牛津大学董事会通过认真讨论后决定:绝不能开大学受制于金钱、受制于社会的先例,绝不能因为金钱而放弃自己固有的独立自主的传统。牛津大学的做法让人叹服,牛津大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大学精神是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法宝
大学精神中蕴涵着科学理性的精神、自由民主的精神、批判创新的精神、社会关怀的精神和道德的精神,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对这种精神,我国的先贤们曾有不同的表达: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吾日三省吾身”;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之基石,时刻在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大学人。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曾说过:“北京大学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求实、钻研、向上、创新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是我们的精神堡垒,它丰富着人们的思想,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它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法宝。
四、大学精神价值的实现
重塑大学精神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的内源性机制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根据,大学的外源性机制则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的大学精神的重塑就必须同时重视内外两种因素。
1.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学精神形成的外源性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中国大学社会运作的条件显然不是很好。政治因素固然不多,但经济因素是人所共知的。经费短缺对于我们的大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经费短缺的同时,有关行政部门对大学提出的某些要求,又促使一些大学只追求当下的产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或生产能力。“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总要求教育出显性的、即时的功效,轻视或忽视教育的长期效益”[5]。这使大学处于一种无法按规律来制订研究规划和开展科学研究的不利地位。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相关行政部门就应尽量减少对大学的干预。不然,依旧让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充斥校园,那么北大、清华就永远也赶不上哈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势在必行。去行政化,就是不能用行政管理的办法来解决学术和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就是要遵循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规律。第一,政府要进一步给高校以办学自,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第二,高校内部也要实现行政行为与学术行为的“分离”,要使二者均保持适当的张力。行政管理是学术权力的保障,但它不能代替学术权力,涉及学术的问题,要让行家说话。对于科学研究、职称评定、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决策权要更多地交给相关的学术中心。
2.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大学精神形成的内源性机制
精神不是外塑的,而是内生的,大学精神的建构要求高校应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原则。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要忘记,仅仅凭借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6]黑格尔也曾说过,一个民族中若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那么他们才有希望;仅仅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样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原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也认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中应包括“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在伦理、智力、情绪和体力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会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办法就是对之同时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以求真爱智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向和为根本。人文和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今天,重塑大学精神,我们就要召唤远去的大学中的人文传统,就要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和民族培养较多的“关注天空的人”,这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3.高雅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大学精神是无形的,但它弥漫于大学中。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的校园文化,大学中师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和个性特征等,都会打上大学特定的文化烙印,会折射出特定大学的大学精神。通常人们认为北京大学学生浪漫、多情、感性,认为清华大学学生理性、谨慎、好动。校园文化中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与无形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固然是基础,固然必不可少,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的东西则更重要。因此,塑造大学精神,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必须加强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方面的校园文化的建设。目前部分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中的“硬件”的建设,这是一种追求所谓“政绩”的短视的行为。这种类似近视眼的做法使大学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软肋”,并由此带坏了风气,产生或形成了与塑造大学精神的要求相违背的影响,即示人以急功近利的做法,助长了心浮气躁的风气。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精神建设的主体工程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的理想依靠的是师生的共同实践,如果没有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大学的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大学的生命在于大学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以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7]大学师生是构建大学精神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和影响着大学的精神。目前,市场化、物质化的冲击及由此而引起的大学的世俗化,使大学本我的精神逐渐地丢失,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甚至达到无语的程度;捧着一颗心来、带着两袖清风而去的教师少,相反,在所谓业余时间兼职或经商的则不乏其人;讲求公平、诚信和奉献的少,锱铢必较、追名逐利的则多。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的可爱与美丽之处,但目前得到老师的关爱却已成为了一种奢望或奢侈。教师曾经是学生眼中的“神”,但目前一些学生在呼老师为“老板”;曾经的老师曾经为“学生”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但目前不少老师动辄计算成本、讲求收益……师生关系的物质化,目前正制约着大学精神之花的开放,甚至还加速了这种精神之花的凋谢。因此,改善师生关系是建设大学精神的首务。作为大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们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和谐、充满人情味同时又不违背原则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这是大学精神形成与产生的沃土,是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根本途径。
参与文献:
[1][美]约翰?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陈晓文. 和谐社会建设中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8).
[3]眭依凡. 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8).
[4]余明阳,朱纪达,吴玫. 大学品牌[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叶澜. 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 教育研究,1989 (8).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内涵;必要性;紧迫性;培养途径
一、“非专业能力”的内涵
“非专业能力”的概念源自国际职业教育中所谓的“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等,它与专业能力相对应,可以理解为所有专业、所有领域都适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且其普遍适用性不会过时或被淘汰。
二、“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全球经济危机后,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急需可以快速适应环境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已相当迫切。职业教育已开始重点关注知识技能以外的因素对人成长的影响,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例如,企业在新员工选择的标准上是相同的:不看专业只看人品,他们认为人品是很难铸造的,技能则是可以继续培训的。
2.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不少职业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过分解读,将职业教育看作职业培训,降低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导致毕业生的技术含量、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致使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生低分进入职业教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低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差生!今天这些学生成绩差,并不代表明天他们在工作、社交场合中一定差。重要的是在这些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许多尚未开发的潜能。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找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将他们身上的潜能开发出来。对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只要条件适合,人人都能学好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迫切地盼望中职学校能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三、培养中职生“非专业能力”的途径
1.以教学、科研为切入点,对中职教师进行“非专业能力”培训
“非专业能力”工作要持续发展,首先得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非专业能力”教师团队。为此,中职学校可定期选派相关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其次,立足本校,请有关专家或企业培训师开展讲座及拓展培训,以此提高“非专业能力”团队教师的“非专业能力”素养。
同时,“非专业能力”工作并不是个别教师或某个科室单方面的工作,全体教师都有责任向广大学生进行“非专业能力”教育。实践证明,这种结合改变了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更让教师准确洞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学生也因此受益匪浅。
时机成熟可将“非专业能力”纳入教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更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把握学生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和学生平等沟通。
2.多种形式相结合,面向学生开展“非专业能力”教育
(1)加强人文环境建设,积极创设育人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可积极创设温馨的人性化校园环境:
校园各处可插上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名言警句、经典书画等,通过一言、一语、一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将历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的获奖师生、优秀毕业生以及其他先进师生的事迹制成“光荣墙”或“光荣榜”,以此形成校园的正能量,对在校和未来广大学子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期诵读心灵美文,播放积极向上的音乐;
利用自习课、晚自习等时间定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视和纪录片,从直观感性角度净化学生的心灵。
(2)开展多种形式的“非专业能力”活动
开展全校性的“非专业能力”系列讲座、沙龙或团体拓展活动,涉及学习智力、情绪行为、性格人际、择业立志等内容;
根据中职《非专业能力》系列教材逐步在各年级各班开设“非专业能力”系列教育课程;
开展“非专业能力”主题班会,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特点,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3)进行心理咨询,做好个别辅导
针对个别或小团体学生进行咨询辅导是“非专业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就业竞争的激烈,青春期躁动以及其他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个别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
通过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以及书信、短信、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有针对性和追踪性的咨询辅导,做到全方位为学生服务;
进行“非专业能力”问卷普查,进一步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制定个别辅导方案,及时了解、掌握辅导效果,总结学生各类问题的成因及辅导方法,对典型个案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杨静.职业院校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J].教育文化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