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

3、考核评价失据

学生的社会实践从内容到形式各式各样,而评价社会实践的质量高低、程度深浅、选题适否、效果好坏等方面缺乏具体客观的量化评价指标,教师评定社会实践成绩时存在较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教师通常只要求学生撰写符合一定字数要求的社会实践报告,依据实践报告的文字表述将实践成绩区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不同等级。由于社会实践要求标准过于宽松,导致有些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滋生轻视、糊弄、应付等心理,甚至认为社会实践可有可无,抄袭杜撰、弄虚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增加了教师评阅社会实践报告的难度。

4、激励惩罚空缺

由于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安排社会实践的实际教学课时,社会实践教学质量基本不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教师评阅实践报告则相当于完成教学任务,既没有将社会实践教学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范畴,更没有将社会实践教学成效纳入职称和职级评定体系范畴,激励惩罚的缺失导致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报告难以反映社会实践的真实状态,原因在于对社会实践的考核采取书面文字标准,欠缺客观的实践标准,因此针对学生也难以进行激励惩罚。

5、交流反馈不畅

当前大部分高校自上而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投入,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理论课授课和职称职级评定,对于社会实践教学的交流研讨很少花费时间认真开展。由于课表没有安排师生交流研讨的时间和地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以系统地得到释疑和解答。同时,校际间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也很少沟通交流。

二、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社会实践教学机制的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中的现存问题,自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对全院本科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后的考核评价机制被运用于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仍有不尽完善之处,但经过1780人次的社会实践教学检验,该考核评价机制较之以往机制已呈现出显著成效。

1、社会实践教学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先后对2010级、2011级、2012级三届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改革措施是:寒暑假之前依据课程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社会实践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社会实践选题和规划。考核评价社会实践不再要求学生提交几千字枯燥乏味的实践报告,而是要求学生将社会实践场景、实践过程以及实践结果拍摄成照片或影像资料做成PPT文件,最后将社会实践的经验、感悟、体会、心得等进行精炼的文字总结(600字—1000字)。下学期开学初,在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PPT文件的展播和答辩,每个学生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PPT文件,向全班同学以及指导教师、辅导员展示社会实践内容,一边进行口头讲解,阐释社会实践的选题意义、实践内容、心得感悟等感性或理性认识。在座听讲的同学和老师如果对讲解的内容有疑议,可以举手提问并要求解答。待所有同学讲解完毕后由全班同学进行民主投票评选出优秀和良好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民主投票的结果进行成绩评定。事实表明,学生民主投票的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出社会实践的质量高低,当二者出现背离的个别现象时,指导教师则可以及时予以纠正。

2、教学机制改革后的成效显现

(1)避免了弄虚作假现象

由于展播的PPT文件必须有学生本人社会实践的照片或影像资料,使得以往那些弄虚作假现象难以滥竽充数。比如,有些学生没有亲力亲为进行社会实践却仍然能杜撰出几千字的实践报告,评阅教师难以辨别真假,而PPT文件却以鲜明生动的形式再现了社会实践的过程、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依据PPT文件展示的内容和学生讲解时的情感流露,社会实践的真与假、深与浅、好与坏一清二楚,不再难辨。

(2)调动了学生内在积极性

由于社会实践的PPT文件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展播并决定成绩,改变了以往教师一人定夺成绩的做法,这一考核方式恰好符合了90后大学生敢于展现自我、追求个性、争强好胜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从实践内容的选取到PPT文件的制作,都极力追求完美,以期获得好评。他们期待的不仅是实践成绩,更是期待老师和同学对其奇思妙想的创意、社会焦点问题的评判、为人处事的方式等方面的肯定与褒扬。而且,成绩的评定取决于全班同学民主投票结果,他们既是参赛者更是评判者,程序的公正透明保障了结果的公正公平,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搭建了分享互动平台

每个学生展现的不仅是实践内容,更是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和成熟,适应社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他们将亲身体验、感悟、心得毫不保留地与老师、同学分享交流,使那些没有进行此项实践的同学也能产生心灵共鸣和情感体验,每个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同学当中产生了放大辐射效应和事半功倍的实效,而且同龄人之间的经验交流远比教师理论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在质量优良社会实践的激励感染氛围下,那些敷衍了事的社会实践相形见绌,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们赶学比超的心态,社会实践一次比一次精彩纷呈。

(4)增强了理论课教学实效

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第一手的知识、经验和感悟,是深入理解和全面领会思想政治课理论观点的关键途径。比如,某些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知,在社会实践一段时间后深刻感受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开学后会以全新姿态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总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扩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对理论课讲授的观点有了新的更高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极大提升了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另外,老师通过倾听学生讲解社会实践,能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从而使理论课的授课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改革

对策鉴于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社会实践教学中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很有必要针对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因此,各高校应当顺应时展需求,转变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系统高效、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

1、严格组织管理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不同于专业课实践,应当由学校的教学单位、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和后勤等部门协调联动,设立教研机构、领导机构、辅助机构、督查机构等。学校应在党委统一领导和校长直接负责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作出统一部署与安排,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及管理文件,包括社会实践课时安排、教学师资编制、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建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划拨及管理使用方式等,确保社会实践教学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行。

2、完善实施保障

首先,规章制度制定是硬性保障。在实践教学领导机构组织协调下,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并逐步完善社会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障社会实践教学成效的前提条件。其次,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保障。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方面高校应设立专职的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理论课教师兼职指导社会实践势必影响教学成效;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打破年龄和学历限制,在教学基地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再次,专项经费划拨是必要财力保障。高校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应定向划拨专项社会实践教学经费,高校应专费专用,保障社会实践教学有必要的财力支撑。最后,教学基地建设是场所保障。高校应广泛开发和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坚持合作共赢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这是实践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阵地。

3、健全考核评价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是提升教与学成效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不可或缺。首先,教育部或省市级高教主管部门应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该校(学院)的评估考核体系,如教学文件完备状况、经费投入使用情况、教学组织实施程度等;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如将教师的教学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履行职责等状况列入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评聘或职称晋级的条件之一;再次,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考核,借鉴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做法,除了撰写实践报告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实践过程,使社会实践的考核具有客观的实践标准,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4、强化激励奖罚

学校应对在社会实践教与学中表现突出的师生或单位进行必要地激励,以此激发广大师生高度关注并认真对待实践教学任务。如每学期实践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通过教务处考评、师生互评、单位自评等方式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师生个人或单位,设置不同等级的若干奖项并予以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并将此奖励作为单位或个人评优、保研、晋级等优选条件之一。而对于那些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教师或学生,在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给予年度考核不及格或警告处分的惩罚。

5、畅通交流反馈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外培养计划;信息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课内实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培养计划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块。课外培养计划是学生在完整环境支持下,参加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课外活动的计划,学院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批复学分,学生累计达到合格学分后会被认定“通过”课外培养计划。它是学校系统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课外实践活动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研实践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竞赛活动、拓展培训和创新创业活动[2-6]。长期以来,吉林大学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统一称为“课外培养计划”。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体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基于学科综合、创新、开放的教学环境,学校建立了学术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和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3个层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7-8]。课外培养计划作为倡导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开放环节,设计了覆盖广泛的体系构架,认定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多层次实践项目[9-10]。课外培养计划管理是达成该环节设置目的的核心要素。2016年修订的《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课外培养计划的目的、内容、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同年制定了《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审核和学分批复作出了新规定,同时各学院制定《学院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对学校的实施细则进行解释和细化。课外实践活动类别多、过程各异、成果特征不同,所以成果管理成为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按业务内容,将课外培养计划和成果分为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活动、职业拓展、校园文化活动、交流访学、专业拓展和其他专业活动等7大类,涵盖本科教育阶段实践活动的38个子类,如图1所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包括社会实践报告、先进个人评奖、志愿者活动以及结合“思政课”开展的马列著作宣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等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活动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选做实验、实践成果展示、教学资料建设和参与教研、科研课题等。职业拓展成果主要为等级考试结果,分为非专业外语水平考试、专业外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校园文化活动分为文体活动、学术活动、读书报告和文字文艺作品等。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还包括交流访学及专业拓展等课外训练结果。近年来,各学院严格执行学校课外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课外培养计划的实施,主要是:(1)手工操作工作量超大。在校本科生有4万多人,从提交成果到审核成果,再到认定学分的每一环节都产生很大的工作量,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和错误。(2)区分活动类别困难。在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定学分时,除了证明、证书等佐证材料外,很难准确判断某成果的类别、参加人数、参与人角色和贡献度排名,从而难以定量掌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数量、贡献度和活动偏好。(3)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成果的管理和成绩单管理。学生线下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可能存在部分重复审核情况,同时实践成果类别多、成果繁杂,也很难生成统一的课外培养计划成绩单。(4)数据报送不准确。每年教育部组织填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数据中,有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课外活动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等数据;学校每年的实践创新成果要给予奖励。这些数据都需要学院汇总报送。线下操作容易导致重复记录,既耗时,又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课外培养计划的信息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列入其中[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1]。根据规划纲要,学校于2013年启动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作为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年开始实施,于2016年3月上线试运行,同年9月在全校范围使用。课外培养计划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更加系统和规范,也使师生的使用更加高效和便利,有力支持了学生自主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2.1用户角色分工。我校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是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架构开发[12]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13]。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学校、学院和学生3级角色,各角色的功能如图2所示。学校、学院和学生都可以录入学生课外活动、查询课外活动、查询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学分。不同用户角色可录入各类别的课外活动,查询相应范围的活动和学分。学校每年一次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内容,然后根据实施内容制定评分细则,包括有效计分名次、分值赋值办法、面向的学院、成果得分上限、某类成果得分上限等信息。学院负责审核学生线上提交的活动佐证材料、成果,批复该项成果学分,管理成果类别。学院在学校评分标准限定范围内制订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提交佐证、管理成果、核对并认领学分。2.2系统操作流程。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过程,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执行计划与评分标准制定、课外活动录入与审核、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领与批复学分3个环节,流程如图3所示。2.3系统应用情况。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上线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与配合。以2018届本科生为例,参与课外培养计划的学生累计9764人,录入课外活动115757项,其中审核通过100992项,通过率为87.24%。全校学生取得课外培养平均成绩12.52学分(8学分即为合格),99.76%的学生取得了要求的学分。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

高校通过实施重点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服务经济建设,一般以“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为原则,以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为目标,积极探索总结实践育人的新机制。重点团队运行模式大多表现为:前期动员阶段—申报阶段—评审阶段—活动开展阶段—总结评比阶段。学校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选拔工作,以学院、学生组织、社团为单位,鼓励学生联系指导老师,积极申报实践项目,并将是否有重点团队作为基层团委评先奖优的必要条件之一,动员工作具体深入;在申报阶段,指导老师与学生群策群力,组建重点团队,积极参与立项,设计实践主题,选择实践路径;校团委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匿名评审重点团队,根据可行性和实效性分析,确定重点团队的级别与经费支持力度;出征仪式举办后,重点团队成员奔赴目的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重点团队可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网站上即时发表实践见闻和彰显正能量的评论,以增强宣传效果;活动结束后,按要求整理上报活动资料、调研报告等,由学校统一安排,表彰优秀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巩固育人成果,进而扩大实践活动在师生中的影响力。

二、高校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点团队凭借自身优势,成长为高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取得一定的育人成效,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保障机制不到位、考评办法欠完善是诸多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校在建立优质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方面,缺少社会优势资源和相对稳定资金的支持,困难较大。

重点团队的实践单位大多依靠指导老师和学生来联系落实,由于人生地不熟、双方合作关系建立的时间较短等现实原因,在实践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局限性和制约性较大,部分队员存在畏难情绪,难以长期扎根在基地,使重点团队的实践容易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无法保证社会实践的长效性。

(二)此外,在重点团队组建的初期,往往出现专业老师对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够的现象。

受经费有限等条件的限制,指导工作一般都是义务付出,没有报酬。暑假是高校老师们集中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会的充电期,难免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相冲突,加上缺乏相关鼓励机制的保障,使重点团队指导老师这一重要角色大都落在了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团委老师或辅导员身上,降低了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重点团队的实践内容上应与时俱进,坚持多元化原则,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

在缺少完善有效的考评办法背景下,有些重点团队多年来坚持在基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育人活动固然很好,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与基地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但也容易出现思想松懈,安于现状,不愿意开辟新实践项目的情况。

三、高校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社会对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加大对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视与指导,建立活动体系,健全职能部门,提高经费支持力度,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要将对重点团队的扶持纳入到与大学生创业、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重点团队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高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力,校团委要加强对重点团队的顶层设计,以提升暑期育人活动的整体层次,确保育人成效。社会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重点团队的实践活动,不要为短期的经济效益马首是瞻,要将支持高校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升到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上,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创业团队、科研团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育人工作形成合力。

(二)扎实推进各级重点团队的组建工作,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以学校、学院、社团、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在明确实践主题与活动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师生申报、组建各级重点团队,将专业素质好、思想觉悟高、有创意有干劲的优秀教师和学生选,明确其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分工。要想办法调动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要引导学生具有广阔的视角,立足专业,关注民生国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实践内容。加强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将其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提高重点团队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实践中锤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传播科技知识,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

(三)扎实做好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组织实施工作

1.明确重点团队自身的优越性

重点团队的活动效果是其它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所不能比拟的。首先,重点团队拥有带队教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现场指导。师生交流及时、沟通畅达,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相长,教师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反思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其次,重点团队可得到相关部门在经费上的支持,可创造条件,依托学校、学院等力量联系实践地点,借助团队力量对活动进行内外宣传、有效分工,形成合力,发挥出团队的最大优势。多支重点团队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同时推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会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强烈反响。

2.着力加强重点团队的师资力量建设

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教师的具体指导是保证社会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参与意识、社会实践综合能力,决定了教师在指导重点团队开展活动的水平与效果。因此,学校要尽快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觉提升社会实践参与度,积极发挥其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3.加强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重点团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根据地,它为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要通过校企合作、与地方共建等方式加大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为重点团队顺利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平台。高校可以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发挥重点团队项目的桥梁作用,将学校的科研力量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逐步提高基地的层次和转化能力,助基地建设实现双赢。

4.加强重点团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建设

在项目设计上要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以发挥专业优势为立足点,突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重点团队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技术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活动,以锻炼提升各种实践能力。

5.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要检验重点团队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通过这种标准客观量化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高校的重点团队实践成果多以社会实践报告来体现,但如何凭实践报告来判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度确实不易。在考评机制制定过程中,要多听取采纳重点团队实践基地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评价体系更为全面,接地气。

四、以重点团队为抓手,可实现高校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良性循环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84-02

一、西南林业大学就业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是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主要实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配套实施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硕士生1000余人,本科生13000余人。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高校毕业生逐步实行国家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制度的施行,西南林业大学开始采取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学校设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经过多方努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

1.近五年就业基本情况。本文收集了西南林业大学近五年的本科毕业人数及各专业学校就业率加以分析(如表1、图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西南林业大学的教育体制与就业指导方法也不断完善,高校招生人数整体逐步增加,因而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近五年来,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减少,就业率稍有所下降外,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升,就业率的上升不仅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有关,也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水平层次的提高,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密不可分。

2.就业较好的专业分析。

统计图表(表2)显示,土工工程、交通运输、森林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每年的就业率均高于学校的总就业率,原因在于此类专业的学科教程比较难,选择这类专业的人数较少,与此同时国家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对此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大。虽然诸如生物技术、体育教育、环境科学等专业,在全国就业率较低,但我校的就业率较高,可以反映出这类专业的当地就业前景良好,同时可以说明我校在此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深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西南林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虽在不断改革,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服务对象大多限于应届毕业生。

1.经费投入不足。按照学校规定,西南林业大学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按学生学费的1%拨给。而部分大学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同时利用学校强大的科研和社会能力,开办各种培训班、校办企业,增加了学校的收入,这些学校在资金方面有充足的保证。但西南林业大学虽也有科研成果的奖励,但资金来源主要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和政府拨款,因此,相较于教学和学术,用于就业工作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

2.对象范围狭小,指导内容单一。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集中在毕业生毕业的“双选”时期,无论学校、学院的谈话、帮扶、指导,都集中在毕业这一年,而对刚入学或低年级同学,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指导,很明显,这种指导形式很难起到好的就业指导效果,讲座的主讲人虽然都是从事就业相关工作的人员,但大多专业化程度低,讲座内容一成不变的情况也是有的。这种形式的指导实际上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资源。

3.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西南林业大学建立了就业中心网站,但是除了管理人员在上面就业信息外,很少有同学浏览,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到网络资源。另外,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网上也没有其他高校举行的在昆宣讲会的时间和地点,若能与其他高校如云大,昆工等院校的就业网建立网络链接,实现信息共享,这样的机会又会增多,不仅学生找到合适岗位的机会增加,而且学校的就业率也可以提高。

三、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1.全程跟踪、参与就业指导的过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应当全程跟踪并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讲授的形式,已跟不上现在的形式。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指导重点。从而使每一阶段的工作真正做到让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服务,通过系统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供求市场。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做好市场分析和预测工作。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和参与者,应当有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网络。因此,学校应适时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到主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培养体系需求。根据调研的结果,邀请知名学者或教授到学校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确定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地区、行业、单位分布等情况;认真做好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工作。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学校应进一步在配备的人员数量、结构和队伍培训方面加大投入,保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经调查,在西南林业大学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大多是从是团学工作的专职党团人员,很少进行系统的培训,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

4.加强学生社会、教学实践活动。西南林业大学规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每个学生在四年之内都得参加3次社会实践。但是学校现行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认定,主要依据同学们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和实习单位的意见。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只要随便去一些单位实习几天或托关系找人盖个章,就被认定为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基地也可以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以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疑点。思政部每年有组织学生去省外或省内参加实践活动的做法是很值得推广的,但是目前的参与范围较小,多数同学并不了解。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同学去单位参观调查、实习锻炼,去企业参观企业的生产线,感受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用人单位和不同岗位的了解,让学生在接触社会、增长认识,积累经验,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为求职应聘创造条件。

5.完善就业网络,加大信息服务。网络,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学校应将毕业生综合素质与求职意向、档案查询、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等在网上,从而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双选”,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6.鼓励自主创业,做好创业培养。西南林业大学地处云南——中国西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普遍不高、创业意识滞后、创业相关的知识普遍匮乏,创业培养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等教育除重视专业知识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创业理念的培养。通过分析不同企业、不同网站的创业思路和创业方法,培养正确的创业理念。

7.创新就业指导模式。西南林业大学应尽快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其中落后的方面进行适当改革,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自2008年起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必须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教育,规划职业生涯,以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学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采取讲授、讲座、实践、考查、交流、模拟等多种形式,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娟.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8):18-19.

[2]王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2).

[3]裴以明.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4):79-82.

[4]王娜.高校就业预测模型的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9.

[5]邹文通.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策略探析[J].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8-11.

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

当前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教学整合改革存在诸多问题:①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前医学课程整合过程还存在着分散设计的问题,没有树立整体的课程整合理念。②医学课程整合的有效性问题。研究显示,与分科课程相比,整合课程改革中学生在标准测试中得分较高或与之持平,尚不能完全确定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绝对优势。③师资培养及教材建设的问题。传统分科教育的环境中,教师缺乏医学课程整合的理念。缺乏对整合课程的宏观认识也是课程整合改革前进的桎梏。同时,教材的问题也制约着课程整合的发展。

2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

2.1构建方法

2.1.1专家咨询,反复论证与各相关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和资深教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论证,多次与各相关教研室讨论课程内容设置,确定了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衔接情况,初步确立了模块内、模块间内容设置和衔接顺序,并拟定合适的病(案)例。

2.1.2开展PBL教学,建设病(案)例库派出骨干教师赴多所高校参加教学改革的学习和观摩。邀请专家开展PBL教学培训,定期开展PBL教学推介会、PBL教学及案例编写经验交流会,并编写了《PBL案例教师手册》及《PBL案例学员手册》。

2.2整合方案结合国际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国家执业医师和军事医学考试大纲,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临床医学专业共开设18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后设6个课程模块,分别为基础医学总论、正常人体形态学、器官系统、细胞与分子基础、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模块。调整前总学时101时,其中理论课655学时,实践课364学时。经过调整,总学时862学时,共精减157学时,精减比例为15%;理论课精减177学时,所占比例由原64%精减至55%;同时增加了76学时的PBL教学。2.2.1“基础医学总论”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课程的总论内容整合形成。总学时为61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PBL教学3学时。

2.2.2“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模块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2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231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215学时,其中理论7时、实践130学时、PBL教学6学时,共精减16学时(精减比例为7%)。

2.2.3“器官系统”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课程的各论部分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326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101学时、实验42学时、PBL教学31学时、考试8学时,共精简80学时(精简比例为25%)。

2.2.4“细胞与分子基础”课程模块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5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212学时,调整后为177学时,其中理论110学时、实践52学时、PBL教学15学时。共精减35学时(精减比例为17%)。同时将发育生物学(20学时)增设为选修课。

2.2.5“免疫与感染基础”课程模块由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病理学6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190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164学时,其中理论108学时、实验32学时、PBL教学24学时,共精简26学时(精简比例为14%)。

2.2.6“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由教学实验中心、药理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4个单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重点对原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提高设计性实验学时比例。该模块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验52学时。

2.3整合效果

2.3.1师生反馈满意率高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等形式,针对机制改革及运行情况,对学员和教员展开调査。教员中,88.3%对课程整合“非常赞成”,91.2%认为“按需组建教学组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利于课程整合,对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8.5%认为教学基本要求评价和精品课教员评审对提高教学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促进作用很强”;学员中,91.6%感到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96.6%对学校外聘名家讲座和讲课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进一步加强”,88.7%认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对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90.2%对实验室开放度“表示满意”。此外,师生对整合后的网络信息资源满意度分别为91.7%和90.8%。

2.3.2教员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渐进机制的建立应用,对教员提高教学积极性、主动关心教学、研究教学、提高教学、争当名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效果。

2.3.3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课程整合、资源共享和教学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技能训练更加扎实,开展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校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1200多人次,独立完成课外科研项128项,1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超过6分(CancerRe-search);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与一等奖、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优秀奖、全国医学院校首届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靑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励100多人次。

2.4方案的特点与其他院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整合相比,本课程整合方案有如下的特点:

2.4.1以卫勤保障为着眼,突出军事特色以卫勤需求为牵引,突出军事特色。根据战场卫勤保障需求,突出军事医学特色,针对现代战创伤向多因素、多途径、多处伤发展的特点,强调人体的整体观,按照“模块化、整体化、实用化”的思路,打破学科壁垒,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医学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在组织学生早期接触实践的安排中,利用暑假组织学员下部队当兵锻炼,通过与部队战士“五同”(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同生活),使学员体验部队生活,增进对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军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培养优良作风和适应能力。

2.4.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创新水平着眼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医学人文素质,在前期精简了157个学时,初步缓解了学员的学习压力基础上,开展“三早活动”,即从一年级开始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开展讲座、深入医院、开展主题日活动等帮助学员了解职业要求,增强了学员对医疗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学员维护健康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从二年级开始早期接触科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增强学员创新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寒暑假组织学员开始早期接触实践,寒暑假组织“感触医疗”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社会实践报告会,增强学员对社会医疗问题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

2.4.3以整合内容为核心,突出整合特点整合方案从学时的压缩到课程的设置,从教师的培训到教材的更新,处处体现整合的特点,着力打破常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有内在联系的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整合覆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总结等各个方面。整合的彻底性避免了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使得教师与整合后的教学方式相适应,教材与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相适应,考核与整合后的学习内容相适应。突出整合特点,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2.5方案改进编制更加详细的效果评价量表,对课程整合效果进行完整评价,找出漏洞和缺陷。通过三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教员-学员-教管人员”、“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际效果,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强化整合后教学的师资队伍,深入做好课程整合配套教材的选编工作,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