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经过十多年建设,尤其是通过“十一五”期间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推动,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地方教育网相互结合,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支撑远程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正在形成。通过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大学和高职高专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国高教文献保障体系等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教育管理决策和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促进了教育信息公开透明,在政策公开、高考招生、学历认证等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籍管理为实施学生资助、加强经费监管等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提高了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很多地方和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验和模式。围绕本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为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摸索了路子。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未来十年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描绘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蓝图。为此,教育部将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1.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国家教育宽带网络建设,建立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主干网,省级以及以下的各级教育宽带网络为接入网,学校校园网三个层次的网络环境,以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为补充,基本实现所有学校教育宽带网络全覆盖。要提升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实现中小学校、职业学校校园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2.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每一所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的课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仿真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水平;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所有职业教育骨干课程。培养适应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高校要加快课程和专业数字化改造,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建设开放灵活的网络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城市的社区中心与农村学校,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社会。建立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管理体系与运行模式。开展学分银行试点,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3.要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校、学生、教师等对象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综合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服务。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4.创新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

积极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业的教育信息化职能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协调的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机制,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延伸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审核机制,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多方投入,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倾斜支持。

5.要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根据目前的情况,教育信息化要建立四支队伍: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即管理队伍);实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技术培训(即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即专业队伍);加强国家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支撑国家信息化发展(即产业队伍)。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对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县级以上机构相对完善,系统性强,平台搭建较好。主要的信息化问题集中在县域及乡镇方面。为了解决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革新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全面推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网络建设,必要从县域、乡镇以及一些畜牧、养殖相对集中的农村实施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其监督水平,为农户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卫生支持。

1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现阶段,针对基层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需要先对其各个县域、乡镇、农村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中的设备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然后借助现代化的办公系统,根据动物卫生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实践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做好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指导;并在制度层面按照市级相关规范条例,结合当地情况具体设置一系列关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安全、技术、风险管理规范,以及人才引进条例;然后,根据制度规定引入责任追究制度,令各个方面的职能明确与责任实施对接,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同时,应根据制度规范条例方面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满足的标准与要求设置对应的建设考核评估指标,并将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评估机制进行多机制并行推进发展,形成“以制度引领、多机并推进运行”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并按照系统思维,使其中的大体系构建完成后,在每个部分做好小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1]。

2配置匹配性的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

基层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应与市级信息化建设进行匹配设置,比如以县级防疫为主,在该中心下的镇级、农村点状分布形式上根据地理位置、移动通信发展水平,管理辖区的范围以及养殖动物的数量等具体资源分布,对应地匹配电脑、网络、软件、传真、复印打印一体机、摄像头和GPS定位仪。完成此类资源配置后按照动物种类、屠宰场地、养殖中的卫生状况,对应设置相关的评估指标,形成基层由县级统一管理的视频主导、资料指标化传递、信息多点分享,检疫、消毒、兽药应用、屠宰和肉质出柜,以及中间各个环节间的动态化监督、备案,建立动物档案,使管理监督与风险预防等贯彻到可以追踪每头出栏动物上。在技术导向下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技术路径出发,由县级组织各镇的卫生监督人员实施技术培训与一般性的操作、安全防护,并派遣具体的巡回人员进行多地域间的技术指导与支持,提高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的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并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应用。

3多样化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牵涉到基层整体的动物防疫,以及后续的肉质品质量,因而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实践。首先,在管理层面需要以现状与应用中的问题、信息反馈实时进行制度补充、革新,并对应调整各机制运行中的具体内容。另外,针对视频、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应将监督机构与防疫机构进行结合,提高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享率,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处理;若某个号牌的动物出栏、运输、屠宰、肉品出售,则应根据其出生、挂号牌时间、喂养环境、应用药物与所用饲料、卫生状况、疾病中的预防情况,以及相关应用药物、运输过程是否存在某些过失处理等,做好针对每一头动物的信息收集、整理形成档案,并在完成肉品输出后对其档案进行保存[2]。多种资料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完整地实现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后的无缝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

4结语

动物卫生监督牵涉到民生问题中的生产与生活,也与农户、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预先做好整体战略意图方面的计划推进与研究探讨;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对应的高效化监督手段;建议在现阶段根据具体发展状况增加人为的下基层监督与信息化监督两种监督措施并行的方法,一方面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养殖过程中的不合规范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纠正与指导,为其健康养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基层信息化建设中会遇到诸多因素阻碍,因而应制定循序渐进的建设推进工作,争取以渐进方式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作者:邹小娟 单位: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3

今天召开全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暨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经市政府同意。主要任务是总结布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市医改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会前,大家观赏了丰城市人民医院和曲江、尚庄、梅林3所乡镇卫生院。会议开始时,丰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熊建清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丰城市政府副市长江若兵同志介绍了丰城市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丰城市近年来投入建设资金2.8亿元、配套设备资金5700万元,对30个乡镇卫生院、310个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希望各地积极借鉴丰城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刚才,南昌先锋医谷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演示了医药卫生信息化平台,市卫生局、先锋医谷科技有限公司和电信分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始启动。为进一步开展好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清形势。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自2008年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以来。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全市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近8亿元,完成10所县级综合医院、48所中心卫生院、113所一般卫生院、2332所村卫生所等的达标建设。通过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作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效果,市本级和多数县级医院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医保系统联网,局部医院对数字化医院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疫情信息报送和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120指挥调度、妇幼保健、血液、计划免疫等管理系统也已陆续投入使用;特别是丰城市胜利实施了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肯定成果的同时。主要表示在个别地方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医改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异,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等等。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高度重视,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今年是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收官之年,同时又是全市医卫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加快卫生服务能力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巩固三年来卫生事业建设效果、实现医改工作的良好开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开展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举措,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圆满完成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各项任务,精心实施。

省卫生厅将对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验收,今年9月份。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快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办发〔2009〕20号)要求,抓紧实施,逐项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在全省排位站前列。

有些建设项目之所以开工滞后、进展愉快,一要尽快落实建设资金。从当前情况看。根本原因还是资金不到位。为此,各县(市、区)政府要继续加大跑项争资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需要适度增拨卫生经费用于开展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同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大投入,有效改善医院工作条件。

要严格依照上级下达的建设规范,二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上。切实用好项目资金,推进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4所县级医院和16所中心卫生院达标的建设任务;软件建设上,要紧密结合名医、名科、名院长卫生“三名”创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要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社区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

近期组织各县(市、区)进行一次自查自评,三要切实做好迎检准备。这项工作请市卫生局牵头。严格对照目标任务和有关标准,认真开展细致的检查评估,缺什么补什么,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档案资料健全、现场准备充沛、迎检氛围浓厚,力争在全省排位站前列。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取得的建设效果为新的起点,四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深入开展“三名”创评活动,继续把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引向深入,力争早日实现市政府确定的一流的学科人才、一流的诊疗技术、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设备器械”工作目标。

三、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突出重点。

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贯彻意见》中明确指出。逐步实现医疗卫生、医疗保证、医疗救助“三位一体”医药卫生信息共享。开展医药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我市医卫体制改革、全力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推进。实际工作中,要切实把握“组织实施、经费保证、统筹规划、密切协作”四个工作重点:

将其作为医改和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各级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具体的工作机构、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采取政府出一点、单位投一点、其它途径支持一点的方式,二是落实保证经费。各地各级卫生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大对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各地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医疗管理、公共卫生、新农合、药事管理等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采集更新、运行维护、临时保管和有效利用所需经费,可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布置;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按总收入13%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同时,各地也可探索采取将新农合、医保基金、单位资金、项目经费等集中指定存放,并由相关银行支持解决局部建设发展经费的筹资方法。

着眼久远,三是抓好统筹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置的原则。理顺关系、合理布局,防止重复建设。要重视人才培养,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一批熟悉、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医保、药监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确保数据平安,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坚持采用幼稚、平安、可靠的技术,建立备份、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系统,保证网络和信息系统使用平安。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122-02

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企业实现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必然涉及会计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从宏观层面来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形势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最先进的生产力。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中,无不体现着信息化的发展理念。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可以预见,“十三五”时期信息化仍将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2009年4月12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会计信息化含义、会计软件和服务、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才能完成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任务。

(二)从微观层面上看,会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会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既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供应链业务,也包括资金管理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作出各种决策,而决策需要相关、及时的信息,而这些信息70%来源于会计信息。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再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最后生成报表,需要较长的时间,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较差,且因为人工处理的局限性,信息量不足。而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借助于财务软件、网络环境,将财务、业务数据及时录入系统中,经过计算机快速处理,通过网络等传输媒介的迅速传递,企业决策者从各个终端能及时查询各种所需信息,从而及时作出各种决策。比如,通过库存量的查询,及时作出何时采购、采购什么、采购多少的决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总的来说,中型企业由于资金、人力、技术上的优势,企业信息化程度要高于小微企业,大多数中型企业能购买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但也仅仅针对财会部门的信息化,没有与供、销、存等业务对接,从业务直接到财务的处理还未实现,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处于“信息孤岛”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许多企业连最基本的会计处理都未实现电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方面。

(一)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会计信息化意识

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是专业技术出身,热衷于生产技术的使用、产品市场的开拓和经营资金的筹集。他们认为,财务部门仅仅是生产的附属部门,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的会计处理,还依然处于手工处理状态。中型企业即使购买财务软件,一般也只购买最基本的核算模块,如总账模块、工资模块、材料模块等。对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认知还相当模糊,还未意识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ERP,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还能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中小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在推进会计信息化之前,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需要对部门、机构人员、客商、存货等基本信息进行编码,对财务核算进行基本设置等等,企业想做好这一工作,必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辅助和指导,这就对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中低层会计人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高精尖人才却极度缺乏,因为这些供不应求的人才,很少愿意到中小企业任职。中小企业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政府管理会计 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政府管理会计等工作。在2009年4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中提出“财政部及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构建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促进会计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效能”。而2014年10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更强调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效能的有效发挥”。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将势在必行。

一、金坛区政府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变革和发展。金坛区政府预算单位自2002年普及会计电算化,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提高了会计数据计算和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电算化会计属于单机工作,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只能由单个计算机完成,使得计算机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2007年我区引入了用友R9财务管理软件,政府会计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由网络上的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例如,财政部门可以在财政内网不同工作站上的账务系统客户端同时录入凭证,信息化系统将自动存入到同一服务器上,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数据存储的统一性,增强政府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2010年年底财政部提出2011年各部门大力推进和全面深化财政国库各项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健全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用款计划管理等系列改革,2011年我区作为江苏省财政部门的试点地区,与省用友软件公司密切合作,率先启用了财政一体化平台。此平台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快速传递会计信息,对科学的预算和决策、提高管理效能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向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发展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二、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府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将管理会计和财政财务职能、业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创新我区财政管理模式,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基于信息化管理,为我区政府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起了支持作用。

(一)以统一的信息平台为依托,整合数据资源

财政部在2016年6月《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中提出“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施”。财政一体化平台运用了大数据理念,以统一的信息平台为依托,整合了政府会计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日常业务工作,即将账务处理系统、电子报表系统、工资统发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用款计划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等整合在一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数据统一管理,功能更为强大。

财政部门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给各预算单位下达年初预算指标;各预算单位通过浏览器连接到财政内网登录平台编制用款计划、形成用款额度、支付各项开支;财政参与其中,进行审核监督;月底各预算单位自行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整个流程的数据则统一存储到财政部门的服务器上,整合了全区的财政数据资源,为财政提供单个信息系统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夯实了政府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基础。

(二)提升工作效率为前提,保障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一体化平台的运用,由原先用友的R9系统客户端(CS)模式转变为浏览器(BS)模式,操作更为简便;不需要在财政内网的各工作机上安装客户端,降低了维护成本;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随时查看财政和会计状况,增强了政府会计信息的时效性;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政府会计信息的每项变动,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政府会计即时处理能力和实时监督能力,提高政府会计的工作效率。

财政一体化平台信息系统遵循政府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将整合的全区财政数据资源,通过报表形式加以分析,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有用信息,有效保障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得政府管理会计实践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三)规范政府会计行为,提高政府管理会计效能

政府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使用者在平台信息系统中的操作进行审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实施风险把控;在平台信息系统中提取有效信息,参照已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加以对比分析,进行财政数据的绩效监督。

内控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双向监督,有效规范了政府会计的行为,财政监督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提高了政府管理效能,初步实现政府管理会计实践的目的。

三、不断完善财政一体化平台,创新我区管理会计实践模式

(一)进一步构建政府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

为了会计信息更快捷地汇总,具有更高的可比性,使信息达到充分地共享和有效利用,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政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注重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标准设计、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标准设计、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的标准设计,将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管理会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形成标准的会计信息系统。例如财政一体化平台可以加入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模块,形成风险预警机制。年初预算中列入预算管理的项目,在使用期间,可以自动比对绩效评价的标准,一旦超出警戒线即时提醒项目使用者并上报给财政部门或者项目管理者,做到实时监控即时处理及时反馈。

在研究开发信息化体系的同时,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做好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各种内控制度的制定工作,借鉴企业管理会计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理念和技术方法,通过事先识别、事后评估和事中控制的方法,防范业务及管理中的内外部风险。管理会计工作在财政治理中的应用,提升政府部门管理能力,做好政府预算和节约行政成本,力争高效实现政府部门的战略目标。

(二)进一步开发完善信息化系统,打造符合实际需求的平台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软件公司提出相关要求,让软件公司随实践发展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维护,留好改造接口,开发设计出切合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我区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从2011年开始在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试点,逐步推向乡镇。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预算单位遇到技术问题及时与软件公司交流沟通,及时解决,保障业务工作顺利进行;软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维护,逐步使财政一体化平台运行成熟化。为打造出切合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开发完善。例如:为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做到事先识别、事后评估和事中控制,财政一体化平台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模块,提取统发工资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同时为了满足预决算公开的需要,可以参照部门决算的报表形式,形成统一的数据报表。同时按照省、市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设计出不同的数据报表。加强相关数据报表的统一性,减少后期数据整理的繁杂和重复劳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

(三)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抓紧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管理会计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予以重点推进”,“各单位要重视加强本单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大力培养使用的管理会计人才”。政府会计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与政府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相应地对政府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较高会计业务处理技能,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信息安全防范的常识等等。

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要,我区急需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和会计管理技巧,又精通管理会计业务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时组织管理会计知识、信息化管理等业务培训;注重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实践培训,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加强管理会计的交流合作,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我区政府管理会计能力水平。

目前,我区的政府管理会计工作正在逐步有序开展。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造切合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创新我区的政府管理会计工作深入实践。

参考文献: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通知》(渝办发﹝﹞146号)精神和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的《关于创新物联网应用共建智能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关于发挥移动通信优势推动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等,按照“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的智能城市典范及统筹城乡信息化高地目标。

二、工作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规划智能城市及城乡信息化建设目标,整体部署建设任务,分阶段逐步实施到位。

――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注重实效。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政府出台信息惠民政策,企业制定优惠资费标准,降低使用门槛,按照市场原则建立高效运行模式。

三、实施步骤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制

成立县打造智能城市暨加快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财政和移动公司的资源投入,印发相关文件,组建领导班子,建立健全考核、通报、培训、指导等工作机制。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专人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工作,并明确办公场所。由移动公司牵头,完成全县智能城市暨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

1.政务信息化建设

2011至2015年期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7.22万元,用于补贴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及使用费(其中镇、街道按160元/月补贴,行政村(社区)按30元/月补贴);实现28个镇(街道)、329个行政村(社区)政务易信息化100%覆盖。

(1)2011年7至8月:重点在5个试点镇(街道)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

(2)2011年8至12月:总结试点镇(街道)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开展镇(街道)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和推广发展准备工作。实现县级部门和镇(街道)政务信息化覆盖100%、行政村覆盖90%的目标。

(3)2012年1月:总结政务信息化经验,对在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镇(街道)、村(社区)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组织参观学习,推进深入应用。

(4)2012年:实现政务信息化行政村覆盖率100%的目标。

(5)2013至2015年:深化政务信息化在镇(街道)、部门的推广运用,巩固政务信息化建设成果。

2.商贸信息化建设

2011年选取50家涉农企业、2012年达到70家,作为产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选取1000个农户作为农信通示范户;并在5年内每年由县财政提供信息化工作专项经费13.8万元,用于硬件配置、信息补贴、业务发展、人员培训、运行维护费用补贴(其中:每家涉农企业按160元/月补贴,每个农户按3元/月补贴,镇、街道和村、社区信息员培训费按6000元/年补贴),带动广大农户使用信息服务,有效促进信息“进村入户”。具体名单由县打造智能城市暨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

3.民生信息化建设

移动公司结合县实际,整合社保、医保、政策、种养、科技、务工、市场等信息,免费设计、开发手机可便捷访问、互动的信息化平台,并给予用户优惠,不额外收取信息费。2011年覆盖10万农户,至2012年底覆盖15万农户。

(三)智能城市建设

1.2011至2015年由移动公司新建WLAN(无线局域宽带网)热点100个,县财政按每个热点每年1万元的标准补贴建设费用,共计300万元(其中:2011年补贴20万元,2012年补贴40万元,2013年补贴60万元,2014年补贴80万元,2015年补贴100万元),并向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快捷的无线上网服务。

其中,2011年新建WLAN热点20个,具体地点为: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经信委、县发改委、巴川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县行政服务中心、县图书馆、县计生委、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供电公司新楼、龙泽水务公司、中华龙温泉旅游度假区、步行街、人民公园、明月广场、北门车站。其余80个WLAN热点的建设工作在2012至2015年间陆续启动。

2.县政府向智能城市的“公共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逐步免费开放政务公开、水电气、五险一金、医保、社保、计生、公共交通等基础民生与公共信息资源,并逐步免费向市民、政府机构、企业、外来访客和旅游者提供包括民生、政务、行业在内的智能查询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