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5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地理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时,除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抱以更大的期望,也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寄予厚望。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
一、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人地协调从更加通俗的角度分析就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追求一种平等、融洽的相处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
我国经济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然在经济建设和自然改造中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在以后社会发展中,依然采用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那么地球资源枯竭的可能性便会随之增大。为了保证当下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后代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地矛盾和处理方法,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人地关系。例如我们在讲解环境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一片荒废土地(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去探讨这片土地荒芜(或不合理利用)的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开发这片土地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产生过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出温室效应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后,再引导他们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时,课本是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的。在本节课的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延伸,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要引导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地理资源运用不合理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理措施。
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挖掘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对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各种地理问题。
三、区域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矿产资源分布。在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矿产资源很丰富,如新疆、青海、贵州等地。很多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地域特色,如东北地区的林业和冰雪产业、的雪山、江南地区的园林等,只要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色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学习深奥的地理知识就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区域认知的方法,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区分不同地域的地理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当地地理环境与人们生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理念。
四、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说题;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与应考。育人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考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灵活的思维方法、独特的地理视角、和谐的人地观念、专业的表达方式高质量解答以“立德树人”、“素养立意”为原则的高考地理试题。笔者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尝试进行学生“说题”训练,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备考效果明显。
一、学生“说题”教学审视
“说题”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条件下,经过思维整合解说指定试题,即是把审题、分析、解答、拓展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表述出来。它既是阐述地理试题的来源、立意、知识、能力、方法、规律、答案的过程,也是思维方式、解题习惯、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等综合素养的动态呈现过程,更是学生创造论证、体验学习的过程。
1.“说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现有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通过师生帮助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关键就是找到或者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说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这样能明确现阶段学生最需要什么,为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水平提供可能。
(2)近年来美国研究火热的“学习进阶理论”。认为在一定时间跨度下,学生学习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形成一项重要的能力时,其思维会逐渐变得深入和复杂,即学生的认识会循序u进。学生“说题”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所处的阶段、思维路径和实际水平,并以此设计下一个进阶目标(如图1)。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有差异,学生总愿意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素养去判读世界体验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出来。学生的“说题”可以满足他们个性发展需求,而“说题”的表达与展现就是对知识、能力、素养的建构。
(4)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认知学习活动有自我监控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学生的“说题”活动必然包括:确定“说题”目的、自我读题研题以确保“说题”效果、表述答案、补充纠错等。这样,学生的“说题”学习既有知识能力的构建认知,也有过程的自我管理,效率会明显提高。
2.“说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说题”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如图2)。第一阶段是认知展示阶段。学生通过“说题”一方面可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思维方式、情感素养、元认知管理能力等闪光点,另一方面存在的知能问题、思维冲突、情感缺失也会显现出来。
第二阶段是调整引导阶段。该阶段要求教师不失时机的“说”,说优劣对错、说思维障碍、说问题诱因、说方法差异、说生成铺垫等,或矫正问题或调整预设或开展学生的“说题”比赛活动,实现对学习力深化提高。
第三阶段是提升进阶阶段。该阶段将学习过程再次交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完善、准确表达,并能在此基础上延展思维活动,生成新题,开始再“说题”。
二、学生“说题”教学策略
1.说信息,着力区域认知
高考地理试题特点是系统地理区域化,区域地理系统化。因为区域是地理事物与现象发生及发展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场所,试题中所有信息都与区域认知有关。区域认知即人们对区域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
区域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位置范围、区域规划(区划、尺度)、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评价等,其中区域空间位置、区域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分析是区域认知的重点。区域空间位置描述多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进行,不离图是其关键。区域整体性从组成要素着手,分析其主题性和统一演化性。通过比较影响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差异性。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题略)
第一问: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学生说题:该小题整体考查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其中设问信息重在对比区域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特征)差异;题干文字图像信息则主要说明区域(横县)空间位置影响下的气候要素方面的优势(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高温期较长,热量较丰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冬季气温较高,寒潮低温影响少,无梅雨期过湿土壤)及对茉莉生长的有利影响,具体可见表1、表2。
教师说题: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表现为横县气候条件满足茉莉的生长习性且少有极端气温和降水情况。描述气候因素主要涉及气温、降水、气温与降水组合、极端气温与极端降水情况。
江浙地区夏季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气温过高(有超过37℃的高温),且在冬季时,地势低平,易受寒潮冷害影响;横县因纬度较低,加上山地高原阻挡,寒潮低温影响小。
土壤过湿往往因雨季过长或阶段性连续降雨所致,江浙地区6~7月份因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多。
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大(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说建模,提升综合思维
2016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说明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为综合性和区域性,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是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也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思维的培养重在多角度(要素、时空、区域等)、多维度(横向、纵向、逆向、变式等)训练,说生成、说材料信息转换,形成“问题链”、“思维树。”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题略)
第二问: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学生说题:该小题重在分析各自然要素对茉莉种植的有利影响,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1)说设问结构――破题。将该题设问信息“解释(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转换为“分析说明特殊旱地在地形、地势、土壤、排灌等方面适宜种植茉莉的有利条件”作答。也可分解信息设问“冲积平原对种植业的优势有哪些?”“旱地发展种植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不在冲积平原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茉莉?”“为什么种植茉莉而不是其它作物?”然后思维联接,答案一目了然。
(2)说思维导图――建模(如图3)。
教师说题:要素综合重在说明各因素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某地有利种植某种作物时需考虑趋利避害。
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中;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说体验,凸显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对学生而言,学习与生活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情境感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能力再现都是地理实践力。学生形成“心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扮演特定角色解决问题的地理活动,以及各种模拟实践体验活动都可以培养地理实践力。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7题。(题略)
第三问: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学生说题:该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属于模拟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扮演,需要较专业的地理知识、摄影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先分析甲地可能有熊的条件(甲地地处堪察加半岛南部,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熊冬眠;森林地区,多动植物,入海河流附近,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熊的食物多),再明确拍摄熊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保护自身安全(熊会伤人,要近距离拍摄必须考虑安全,甲地为山地且有森林,易于隐蔽),后说明拍摄基本经验(天气的重要性)。
教师说题:该题通过模拟甲地有熊、“扮演”拍摄者来表述活动体验进而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是生活情境迁移;该题可以描绘“心图”,虚拟构建场景:在堪察加半岛西南部的山地中,一条河流穿过时隐时现的森林向海洋流去。不远处,一只硕大的熊正低头吞噬河里的鲑鱼,太阳穿过林间照在熊的身上,熊享受着这一切,“咔嚓”,熊依然享受着一切……另外,甲地熊出没的机率大不能表述为甲地有熊。
答案:河流附近,甲地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4.说目的,落实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思维视角,是一切地理知识的落脚点。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即为人地协调观。它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也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指人们对人类与资源、社会、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其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落实人地观念,学生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同时为达到人地和谐人类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甲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l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4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第四问: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3
[论文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直是前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具体的作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2.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1.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的动作。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2.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通过这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1.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地层、火山、地震、惯性力的分析、天体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话、典故、传说、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2.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提问
引言
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地理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氛围过于严肃、古板,加上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知识范围广泛、知识内容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地理失去了学习兴趣,地理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地理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技能的掌握以及最终地理意识的形成等。地理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应用于学生的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生活需求的一种涵养。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后,不难发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就是终身性。一旦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形成,那么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其次就是实践性。培养学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理方面的问题。最后就是全面性。地理知识包含了多个学科知识的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内容,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交叉性。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一)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提问
不论是哪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需要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1]。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核心,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课程改革中对地理教学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行星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如地球位于宇宙中的什么位置?地球生命体的存在必须要有哪些条件?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材上的地理知识,不仅加深了对地球的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二)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基础上进行提问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除了要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外,还应当具有启发性、拓展性及趣味性等特点。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激发探究欲。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仔细思考,慎重对待,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开展课堂教学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后,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组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2]。
(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到教材知识的讲解和教学问题的提问,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只有在最恰当的时候提出有效的问题,才能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重把握时机,让自己的问题不仅不会打扰到学生的思维,而且会促进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关于自然界水循环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演变水循环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然界中水是怎么循环的,水循环共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四)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发现,如果在讲解地理知识时融入相关的现实生活实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相反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地理教材中的知识,高中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融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3]。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巨大的差异,再由于教育基础和生活环境因素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掌握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问题。
结语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对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不过,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工作,对于我们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开展中,不同教师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持有积极态度。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推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认为地理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便能够过关。整体上看,学校管理中,对于地理教育内容及其价值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认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从教师层面,由于尚未对地理教育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因此,地理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教师案例素材选择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案例素材库
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主要以网络、课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过,在各种各样的素材来源下,如何选择与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在案例选择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识性。因此,案例选择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建立系统化、专业性的素材库,教师具体应用教学案例时,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
(三)案例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相应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也缺乏对于学生案例讨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大多以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汇报方式为主,而在讨论中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提升建议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知
提升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识水平,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升合作及互动性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重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到地理案例教学中来,在能够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来找出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二)确定案例筛选原则,建立案例素材库
案例筛选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典型性、客观性的原则做好案例筛选工作。首先,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案例选择时,教师还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参考。在案例素材选取中,主要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点做好案例素材库收集整理工作,结合生活实际做好素材更新。
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902
地理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不仅仅是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更是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观念等组成。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浙江省早在2006年就采用了湘教版地理教材,解决了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等问题,采用模块教学。每一个模块都由正文、图像、阅读、活动四部分组成。湘教版教材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收集教材之外丰富的案例,以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地理教学与人生哲学的结合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人类宇宙观的形成以及宇宙的范围,教材中提到:“与茫茫的宇宙空间相比,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只是‘沧海一粟’。”从中可以折射出:对于宇宙,我们都是沧海一粟,人类非常的渺小,别过度地高估自己,别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
教材必修一的第63页活动第3题:“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通过哥伦布两次去欧洲的比较,除了帮助教师引起学生学习洋流的兴趣外,还表达了这样的道理:做事情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地认为最短的路一定就是最快的路,不要刻意地去寻求一些捷径来替代自己必须付出的努力。在那条最短的路上,很可能会堵车、会有陷阱、会有诱惑等等,延缓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反而那条相对显得远的路,却因为它的远,很多司机不愿意绕路,结果这条路却更通畅,更节省时间。学会适时地转弯,适当地后退,会帮助我们更快地到达终点。
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主要讲解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以及区位选择。区位论也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各种各样的选择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利用区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没有最理想的选择,只有适宜自己的选择,或者说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整个高一关于区位方面的内容都在说明这点。无论是几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传统、新兴工业区,还是聚落、交通、商业,都是如此。
二、地理教学与文学素养的结合
地理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广,将语文的诗词歌赋、成语故事等与地理教学结合,在增加地理教学趣味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地理课程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晨昏线”概念时,可引用网络上的一首诗:
晨昏线
在宇宙中,守望地球。一条界线,将地球分割为黑暗与光明,晨昏线。晨线上的一切,时刻都在迈向光明;昏线上的万物,永远都在坠往黑暗。假如让你选择,如果可能的话,你愿意永远与晨线同步,还是终生与昏线相伴?我――选择站在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处。放眼四望,以俯视大地的眼光,将地球上的一切――黑暗与光明,尽收眼底。并且,将它看个透彻。
这样既不用枯燥地讲解晨线是什么、昏线是什么,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材必修一弱化了“地转偏向力”的原因,教师可引用唐代诗人胡玢的《庐山桑落洲》,通过与诗句结合的形式解释地转偏向力对河道及河口的影响: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在讲解“地质构造以及构造地貌”中的“背斜与向斜”这个知识点时,可引用成语“虚怀若谷”:我们应该拥有谷(向斜)的虚心和谦逊,乐于接受别人的教诲和意见,不断地成长,最后成为高高的山岭,而不要去学习那一开始就非常高傲的山(背斜),不肯低头、不肯学习。同时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从地貌看是山,抑或谷,都应该从岩层本身的弯曲或者新老关系来判断是向斜还是背斜。
三、地理教学与艺术、美学素养的结合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赫特纳曾指出:“在理论的地理学以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审美的情趣与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教材必修一第10页“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这部分内容,采用活动的形式,通过表格的比较以及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了地球存在生命的主客观原因,可以看出:每一步都要恰到好处,没有任何的偏差,造就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这使得学生明白我们的存在并不容易,并w现出了自然界的灵巧之美、神奇之美。同时,也告诫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教材必修一第44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这部分内容,采用表格的形式,充分展示大气如何削弱太阳辐射,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然界是如此美妙和神奇,一切安排都恰如其分: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少有削弱,可见光大部分可以到达地表,从而让地球得到应有的能量;臭氧吸收紫外线,但并不是完全吸收,而是让部分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起到杀菌的作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极容易被散射,造就了蔚蓝色的天空、绚丽的朝霞与晚霞等等。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于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和合理性。
教材本身内容丰富多彩,蕴含了无数美的材料。学习“地球表面形态”,能体会到东非大裂谷的壮观之美、大西洋的广阔之美,也能体会到华山的险峻之美、庐山的奇秀之美、黄山的雄壮之美、泰山的精巧之美;学习“大气环境”的内容,既能联想起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可想象出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此外还有海边的惊涛拍岸、沙漠的海市蜃楼,无一不在昭示美的情景;人类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体现了智慧之美、思想之美、力量之美。
地理学科以其特有的学科体系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特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学生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遗忘曾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但是能够较快、较准确地认识、观察客观事物,并对一些棘手的人地关系问题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置,这正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