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1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济新常态
根据教育部预计,2017年全国将有79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0万。而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43万,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会达到434万。在毕业半年后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1.59万,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46万,另有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6.51万,三者共计73.56万(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调整。高校和毕业生都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多方共同面对。作为高校方来说,所面临的外部就业环境短时间是难以改变的,那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来破解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结构调整的要求,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大类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一、本科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满足社会特别是的需要,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经过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的调研,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总结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
1.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对口岗位类别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适合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市场营销类:销售人员、营销助理、市场调查员、客户服务人员等;人力资源管理类:人事助理、员工招聘专员、企业内部培训专员、绩效管理专员等;行政管理类:后勤主管/总务主管、行政助理/后勤助理、行政专员、行政文员等;物流管理类:物流调度员、国际货物员等;其它:财务管理、管理储备干部、管理咨询助理等。
2.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分析
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以实践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根据对企业招聘工商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来看,企业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相关的理论水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更看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生的现代企业管理技能、管理技术等实践能力是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首要考虑的素质,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一年内通常不会派遣其到管理岗位,而是先在基层各岗位实习,待其了解本企业或掌握相关经验后才到选调到管理岗位任职,说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新招聘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如果在校期间具备相应能力的话,进入管理层的时间就会缩短。
3.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特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第职业素质要求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其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等。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优秀的人格品质素质。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必须有高度的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工作要勤奋。办事公道,不谋私利,坚持原则;职业能力素质。要想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用人能力等等。一个现代管理者,应能胜任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日益加重的业务负担,因此,还必须具有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的魄力。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对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与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偏差
目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新生先学习英语、数学、思政、语文等公共课程,同时会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如管理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三、四年级则进行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的深入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个缺陷,它忽视了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经过了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应对考试的能力,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平台,更应该是一个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的平台。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偏差。
2.工商管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应用型教学设计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的作用,有些从事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师从事的工作任务只是所谓的“实验准备”,其被学院认定的课时工作量低,有的实践课教师被归为“非教学人员”,其工作不能计算工作量,这使许多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当中。在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一般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因为在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工商管理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其优点是高学历,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基础扎实,但由于缺乏在企业、公司参与工商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因此比较缺乏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相关经验,也不太了解实验室、实训室软硬件,甚至一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详细操作规范对于理论课老师来说也显得陌生,对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疑问不能够很好的解答。正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强,整体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已开设,但并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根据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性才的需求,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手段
依据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不同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具体来说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式实验教学、沙盘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融合以及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发映工商管理实际问题和情境的本土案例,建立本土化工商管理教育的案例库,大力发展管理案例教学,实现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形象的案例教学中理解工商管理管理的真谛和精髓。通过为学生创设虚拟的企业工商管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将工商管理知识融于工商管理活动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养成的兴趣。建立包括案例讨论、在线实验、在线工商管理论坛等模块在内的虚拟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深厚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制订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工商管理教师队伍。推动工商管理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和挂职锻炼,跟踪工商管理实践的前沿,促进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良性互动,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工商管理专任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过硬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适应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这对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必须根据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针对学生、针对企业、针对实践,从师资、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认可。本文中总结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新特点,高校只有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创新,注重专业特色的凝练、明确专业定位,才能培养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陆毅华,李养良,都学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7,(02):160-161.
[2]苗大威.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16,(28):188-189.
[3]孙理军,王开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2015,(31):126-127.
[4]黄雷,叶勇,李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04):76-78.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2
摘要: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与学位硕士培养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形式。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强调实践。本文主要阐述了MIB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和我院特色,并基于葫芦岛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院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MIB;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6-02
专业硕士的培养是学位硕士培养的有益补充。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硕士教育,主要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于2010年开始设置和招生,旨在应对国际全球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MIB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培养目标、方式的不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各有特色,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强调科研,重在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偏重技术、理论和研究,学术性较强。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学徒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研究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二是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多元化,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是协作型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应用型研究人员和管理人才,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培养;四是教学式培养模式,以哈佛MBA为代表,以实际工作者为培养对象,强调案例教学,主要服务于应用管理人才岗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实践性,同时还要拥有跨国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理论与技能,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第三种,协作型的双导师制培养,培养目标多元化。学院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企业负责社会实践与实习,在学校集中学习一年,在企业集中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一年。在MIB的研究方向上行业特色比较明显,服装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主要研究服装企业跨境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贸易方式,包括:海外网购买家的购买行为分析、跨境外贸在线营销推广、电商网站运营管理、跨境支付、物流管理等内容。专业硕士的培养强调应用和实践,因此,我院的MIB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双导师制上强调实践应用之外,还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电子商务的实践与科研平台。
二、葫芦岛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发展现状
中国(葫芦岛・兴城)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是海关总署批准的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单位,也是全国第一家产业集群模式的泳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葫芦岛是全国泳装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国际泳装生产基地、中国泳装名城的兴城产业集群特色明显。2015年葫芦岛年产量达2亿件(套),年销售额近2亿元,拥有泳装生产企业超过600户,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产品远销海外美、欧、俄、东南亚、非等地区,出口贸易额达1亿美元。葫芦岛品牌产品占国内销售市场近30%,出口占海外总市场40%,注册商标近百个,一些品牌已经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注册,比如“蝶姿”、“凯迪龙”、“波尼士”。中国葫芦岛兴城产业优势主要有:
1.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泳装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目前葫芦岛拥有从事电子商务的泳装网店4000家,年销售额达30亿元,产业迅猛发展,国际竞争优势较强。区域内的泳装企业和电商互为依托。
2.政策扶持力度大,系统和网络建设优化。为了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引导、鼓励葫芦u产业基地建设,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经海关总署获批运行;首批总署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统一版系统联网试运行。电商WMS系统、ERP系统、电子通关口岸等正在进一步完善。
3.商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扩大了境外市场。葫芦岛・兴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海关总署对接,上线运行,销售增长迅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了原有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的传统销售方式,全面实现了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点击报关、点击结汇、点击退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方便、快捷。
“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于2015年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彰显了我院服装产业的特色,也契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求,旨在建立研究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导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强化了研究生实践历练和研究潜能,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实训建设和校企合作。
三、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及建议
1.依托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实践平善课程体系。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强调应用和实践特色,我校的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的一年中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强化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典型案例教学、模拟电商平台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转变课程考核方式,着重考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与实习基地开展合作。企业走访、调研、论文撰写都应该计入考核,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第二年的实践环节,部分学时依托葫芦岛跨境电商平台实践,部分学时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走访企业,真题真做,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2.双导师制凸显商务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加强师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体系,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制。关于双导师制中的“外导”选择上,依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专家及国外专家,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国际商务硕士的“外导”需有经济管理类的行业背景,凸显国际商务特色。加强教师培训,依托跨境电商校外实习基地,选派青年教师到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产学研平台建设,突出了校企合作,突出了产业特色,旨在培养实践型研究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样,融入实践教学体系,走进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调研中进行现场教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商务实务操作课程和数量分析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量分析能力。
4.学位论文突出应用和纺织服装业的行业特色。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解决纺织服装业的实际问题,凸显行业应用价值。强调真题真做,针对服装企业国际化战略、海外投资、服装品牌推广、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跨文化管理问题开展调研与研究。学位论文形式主要为专题研究、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服装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服装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案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林吉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一、历史概况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开启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纪元。该类型研究生以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将传统、半脱产的专业学位全日制,颁发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并确定逐年增加招生计划,同时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争取到2015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在校生比例达到1:1,与学术型硕士招生并驾齐驱。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学位〔2010〕32号)中公布了新增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1431个(新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按照工程领域统计),分布在全国350所学位授予单位。从2011年开始,专业学位的招生类别由过去的19个扩大到39个。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招生存在的问题
国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的是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①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正快速发展,但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考生对其的认识不足,导致目前一志愿报考人数偏少,优秀生源缺乏。2010年以前,我国已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19种学位类别。②但招生人群多以在职人员为主,实行半脱产学习,毕业只颁发学位证而不颁发学历证,致使这种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教育长期游离于主流的研究生教育之外。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往往更加注重学历,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严谨、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学位证书含金量不高,就连很多考生自己都认为专业型肯定不如学术型。因此,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和传统意义上的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混为一谈。另外,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不如“985”、“211”等重点院校,因此应届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绝大多数考生都会优先报考重点院校,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而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很少。2009年全国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任务就全部通过调剂工作来完成。③
第一志愿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少,调剂就成了地方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方式。目前调剂主要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该网作为全国性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同时申请2个招生单位,48小时后还可以更换,最终考生最多能接收2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部分一志愿上线考生因为担心复试被淘汰,在没有参加一志愿单位复试前就选择调剂。这些情况都带给调剂单位一些虚假信息,认为生源充足,但真正来参加复试的考生却不多。调剂中的“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现象时有发生。
(二)培养环节出现的问题
1、对实践的要求落不到实处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多为全日制应届本科生,许多院校在本科阶段多倾向学术授课,对实践训练重视不够。而当前而真正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相对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高专学生,则必须毕业满一年后,才能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经济产业过渡,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十分抢手,有的已成为高级技工,他们工作繁忙,往往缺乏读研深造的动力和精力。
2、缺乏规范的专业学位学科目录指导④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和发展迟缓。从2010年新设置的19种研究生专业学位可以看出,我国的专业学位学科开始关注人才需求结构,以市场需求、人才供应、企业发展为导向。后来又扩展到39个领域,但专业学位并没有按照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划分,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无法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参考。
3、课程体系设置和授予学位条件不协调,就业前景不乐观
目前,招生院校多是参考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较为急促地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还未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可参考。其实,若按照现行的“学术化”培养模式,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但全日制专业学位又有对实践的要求,又区别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因此很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位管理规定时,形而上地缩小了学术知识学习范围,却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于变相地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此循环,势必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实现规模扩大的目标。
三、构建开放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的,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如图1。⑤
高等教育越成熟,两个体系的划分越明晰。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出台有利的招生政策
国家应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这一招生类别的宣传力度,要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当前最主要的政策是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双证制度。证书含金量要体现在学籍注册系统中,社会用人单位要对专业学位的毕业证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方面,视同学术学位证书。
1、完善网上录取调剂平台
根据目前招生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应改进一些功能。在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可以同时填写两所调剂单位,招生单位可查阅考生信息,并及时向合格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平台目前设置的回复有效期是48小时。考生在有效期内决定是否愿意参加复试,一旦确认,考生的信息将进入该调剂单位的复试备选库中,此后其他招生单位将无法看到该生的调剂信息。考生只有放弃复试邀请,才可以再次恢复到自由挑选调剂单位的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同时参加多个单位复试的可能。对于达到复试资格的考生,招生单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生多于招生计划,可按大于计划的比例(如1.2:1)进行复试,淘汰多余考生;一种情况是计划多于上线考生,需要调剂。对于前者,要早对考生安排复试,以便让不能录取的考生早日进入系统,参加其他院校的调剂。对于第二种情况,只需对上线考生进行“是否淘汰”的复试,一般不淘汰的,就赶紧根据缺额对二志愿考生进行补充调剂,早发“拟录取确认”以稳定住上线考生,然后招生单位要上传一志愿录取信息锁定,这样就可减少“一女多嫁”的情况。考生一旦接受了“拟录取”通知,就可认为录取工作已初步完成,调剂单位也无需再调取考生的初试试卷,考生网上的确认结果就是考生最终的录取去向,这样就可避免考生的去向由初试试卷决定的情况。
2、贯通高等职业教育,吸引优秀生源⑥
在199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文件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探索高职高专起点4-6年制的招生项目。⑦高职高专学生因动手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考生录取后,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然后按照要求,进企业或单位实践1-2年,最后一年在校进行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常规为4年,最晚6年可毕业。这样一是有利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二是学生经过企业实践,可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便于在实践中发现选题,三是有助于学生就业。
(二)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用价值取向⑧
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硕士培养偏重于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则更强调“实用、创新、复合”,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通过理论研读、自主实践、专业参与等多种教育举措,努力使学生达到专业操守与专业素养的二维平衡。使学生不仅知道科研是咋回事,而且要掌握特定行业的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并能结合社会实践,具备独立解决某一领域的设计、实施、研发与管理的能力。
(三)突出培养特色,创新组织形式
学校在实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产、学、研深度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组织优势,以特定的合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学习成果社会化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彰显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色。而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大力提倡“双师”培养,发挥行业工作人员作为辅助导师的作用,提升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完善培养载体,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量社会对于某领域人才的特殊需要,注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之外,重点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专业类课程应满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部分。行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方面的课程支撑。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满足学生在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乃至基本哲学观方面的要求。工具类课程是实用型的,重点满足学生在行业应用领域,掌握后能马上用到的技能课程,是专业课程的补充。以上四类课程,以工具类课程为主,学以致用。
(五)创新实践性环节设计,提升综合水平
实践性环节设计应遵循社会、地区发展的现状,遵循高校的基本校情,遵循学生的生情,遵循实践教学规律。构建起教育成本最低、教学效果最好的比例结构。实践环节有两点,一是一般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要求教师把课程结合实际来上好;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必须的、充分的实践时间来保证,要设定独立的实践性环节。鼓励师生在实践中拟定某项开放性、发散性、多维性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调研的方式,积累素材、收集数据、形成感受,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将实践的组织权、参与权、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对实践环节的反思。学生要根据学校、导师的要求,提交实践报告。高校应十分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基地不仅要挂牌,而且对来自企业的导师要发证,要真正派学生到基地呆住,要基地的导师长时间指导学生。
(六)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提升总体质量
论文创作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避免选那些只阐述理论的题目,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选题,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学校在学位论文的管理与考核上,也须遵循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评审环节的要求。但对论文的要求,要指定包容的标准。对于那些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论文,就不要太侧重理论的创新程度,而是着眼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进行综合评判。
(七)建立、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下转第14页)(上接第11页)研究生资助办法⑨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从非全日制发展为全日制,从只发学位证的单证教育到发双证。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0]2号),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资助纳入全校资助工作范围。另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在各部门的共同推进下,也都陆续普及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保证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一视同仁。
(八)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
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3号),要求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各培养单位要努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为他们办理派遣、报到等相关就业手续。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另外改变社会单位用人上的偏见,在就业待遇上,要真正做到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
四、结语
国家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充分反映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共识、重视和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注 释:
①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0期.
②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第2期.
③魏玮等 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④张振刚 许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6期.
⑤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关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10-13,http:///xwyyjsjyxx/gjjl/szfa/267336.shtml.
⑥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期.
⑦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第2期.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4
关键词:消费品;分销渠道;风险抵御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23-02
尽管消费品分销渠道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复杂的、随机的,但制造商仍可以通过其在渠道设计、渠道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努力,使其消费品分销渠道健康、有活力,增强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了提高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除了在渠道设计、分销商管理和渠道销售人员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做好创新工作外还应该加强审计、营销渠道调整和对竞争对手反击,进一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品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信用风险管理
根据有关资料及对以往的一些案例分析表明,在全部货款拖欠案件中,大约70%直接产生于在货物发出之前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对客户不了解,贸然签约,或结算方式选择不当;约35%的拖欠案件主要是由于从货物发出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对应收账款缺少严密的监督和控制;约41%的案件,是在拖欠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追讨措施。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外,如果企业管理制度到位,措施得当,机制健全,加强销售合同管理,规范分销工作程序,定会防止经济纠纷。
1.完善赊销制度,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1)建立分销商信用评价体系。在对分销商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分销商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分销商的资本实力,资金运作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经济效益;分销商的经营性质、历史、经营规模、营销能力;分销商的客户、职员及其他供应商等的满意程度等。设定每项评估内容的标准,并依此对每个分销商评分、评级,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对被分销商进行企业资信评级和风险评级。另外,根据行业付款周期的特点还要定期对各个分销商的信用进行动态评价。可把这个期间与制造商有交易的分销商列表,由制造商一线销售代表、区域销售经理、财务经理和第三方信用调查机构对分销商的信用状况给出评价。对评价结果,依据企业的信用政策和近期总体的市场营销政策为所有参数加权并得出最后得分,依据动态评价调整分销商的信用等级。(2)对受个人决策影响较多的业务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明确审批程序、客户赊销条件、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核制,只有经过严格审核的赊销才能执行。
2.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分销商应收账款管理。第一,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并成立清算小组,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可按其账龄和收取难易程度,逐一分类排序,找出拖欠原因,明确落实催讨责任。第二,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管理应贯穿销售的全部过程:分销商资格审订、分销合同条款谈判与签订、分销商监控、应收账款分析、账款催收直至法律诉讼。第三,在日常工作中,对赊销分销商按区域分类别进行应收账款的明细核算。每月编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明细表,对可能发生的逾期欠款实行预警制度,报送有关领导及销售部门,以便采取必要措施,尽量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第四,加强与赊销分销商的对账管理。通过经常对账,了解分销商付款的及时程度,密切监督分销商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分销商,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赊销分销商,企业应加大催收力度,安排专人负责。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市场不确定的一面。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在应收账款发生的同时,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当应收账款满足确认坏账条件时,确认坏账。
二、做好分销渠道审计
分销渠道审计是一种“职能性”审计,是市场营销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已产生渠道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应对方案的分销渠道诊断不同,分销渠道审计是在渠道日常管理中定期对活动的目标、标准进行对比,评价活动的价值,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的全程监控过程,是争取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就发现并纠正的管理过程。
分销渠道审计应当包含一系列完整而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的分析诊断工作,包括对分销渠道目标、分销渠道结构、分销渠道成员关系、分销渠道效率、分销渠道成本等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短期的和长期的改进措施。可通过制造商内部渠道审计,即由制造商内部分销渠道部分之外的人或组织审计,也可通过聘请企业外部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分销渠道进行审计,以保证渠道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分销渠道审计可包括以下步骤:了解渠道目标和确定渠道审计的范围;检查各项渠道目标的实施;判断渠道行为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检查信息沟通的运行情况和责权分配是否合理;提出有关改进措施的建议等。
三、其他营销组合的配合
1.加强制造商品牌建设能力。目前,市场竞争已经逐渐超越同质低价的低层次竞争,集中于品牌竞争。在绝大多数消费品市场上,能在与分销商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都是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其品牌力量为它们赢得了优势。在当制造领域与分销领域的力量对比发生转移,越来越受控于分销商的环境下,制造商如果想重获短缺时代对分销商的控制能力,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能提供给顾客的溢价价值,满足分销商获利的需要、维持消费者的需要以及获得对品牌归属感的需要。
2.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分销渠道价格体系主要是指在渠道网络内部实行级差价格体制,包括出厂价、批发价、团体批发价和零售价等,从根本上来说,渠道价格体系就是利益分配体系。因此制造商在制订渠道价格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目标、行业状况、渠道成员以及消费者等因素。通过这些综合因素的考虑,可以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从而保证制造商利益、渠道分销商的利益以及消费者利益的协调。在制定分销价格体系时,还要注意防止分销渠道中价差过大,以避免有些分销商在这种条件下窜货的行为。
3.合理安排促销活动与促销费用。制造商要通过制定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促销活动和促销费用,尽可能的控制促销和推广费用,确保整个促销活动是在受控情况下进行的,以实现促销目标,并有效控制渠道成本,避免分销商利用促销费用产生的利润空间进行窜货。另外,制造商在做促销活动及开展各种优惠活动前,应积极地做广告宣传,及时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知晓制造商的任何促销活动的内容,这样从上到下得信息流可以迫使分销商实施厂家的政策,通过公开化、透明化,可以加强终端商和消费者对分销商的监督作用。
4.产品包装区域差别化。企业可以通过对其不同区域市场销售的相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包装,来减少分销商的窜货行为。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通过文字标识在每种产品的外包装上印刷专供某地区销售字样。二是商品颜色差异化,既在不同地区将同种产品的包装在保持其基本标识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三是外包装印刷条形码,不同地区印刷不同的条形码,通过条形码识别器的使用以便使制造商在处理串货问题上掌握主动权。
四、消费品分销渠道调险的规避
1.结合企业特征。渠道变革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自为的变化,渠道变革必须与企业的特征、企业组织相协调。此外,还要继承原有渠道的优点,降低渠道变革中的风险。这样,渠道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才最大。
2.得到内部和其他主要渠道成员支持。渠道调整的成功,离不开内部各类相关人士和其他主要渠道成员的支持。渠道调整要抓住渠道调整的切入点,各种措施还应得到包括高层人物在内的企业内部多数人及外部其他分渠道成员的支持,保证渠道调整时渠道的稳定性。
3.选择适当的渠道调整时机。选择恰当的渠道调整时机能够控制渠道调整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改革的成败。时机的选择通常考虑行业和本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如,对产品有明显销售周期的制造商而言,通常应选择销售淡季进行渠道的调整,争取在旺季开始之前基本完成渠道调整。
五、对竞争者的渠道反击
具有实力的制造商为了获得渠道竞争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企业应当依据集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对竞争者予以反击。集中性原则主要指集中充裕的资源致力于一点,直击竞争对手的某个薄弱环节,消减其渠道运作效率。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指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调整进攻策略,不给竞争对手还击的机会,以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协调原则是指企业的反击行为应获得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作,以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首先,制造商应当通过分析研究,找到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其次,选准反击的时机,如竞争对手战略调整而出现渠道不稳定之际、人员变动之际等等。再次,根据市场情况、双方的实力等,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渠道反击。
参考文献:
[1] 王朝辉.渠道理论前沿与渠道管理新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2] 刘宇伟.营销渠道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9).
[3]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10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曹艳爱.国外营销渠道冲突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5,(4).
[5] 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1).
[6] 孙伟,陈涛.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 钟非.M中国公司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4.
[8] Louis W·Stern,Adel I E I-Ansary,Anne T Coughlan.市场营销渠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5
摘 要:运用GEM(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全球创业观察)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影响中小创业环境的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1102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资料显示,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户,约占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就业人数的75%,销售收入的60%。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大连中小企业局的统计(2012年)显示,大连中小企业总户数超过11万户,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60%,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1%,实现就业总数的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内外研究成果均表明,创业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环境的质量是影响企业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环境是指以创业活动为中心,开展创业活动的范围和区域,是企业者所处的境遇和情况,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涉及的产业领域的不断扩大和规模的不断的增长,对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变得日益重要。对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创业者评估自己的创业能力和环境因素提供一定的参考,还可以为政府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建立有效的创业环境支持体系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评价方法、制订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和对评价结果做出反应。其中,制订评价标准体系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
2 创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全面性与重要性的结合
影响创业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从创业与环境的互动来看,创业环境包含了政府政策、社会文化、金融服务、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表现为维度的全面性。从创业的流程来看,创业环境包含了从审批、设立、支持服务等多个环节,表现为过程的全面性。为了对地区创业环进行客观的评估,在选择创业评价指标时,应综合全面地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创业环境的因素具有不同的重要性,这应该在指标体系的权重方面予以体现。
2.2 科学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创业环境评价的科学性体现为指标的选择应在参考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可比性原则是指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的可靠指标,同时要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总量指标,也可选用一些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科学可比性是保证评价体系真实、客观和易于鉴别的关键。
2.3 简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既要考虑指标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又要立足于可采集到的统计资料或文献资料,且容易计算或换算,以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3 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的选取
在创业环境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Gnyawli和Fogel(1994)提出的五维度模型,该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对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从政府政策和规程、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创业的资金支持和创业的非资金支持方面对创业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商学院于1997年共同发起成立了GEM(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模型提出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九个维度,来研究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传导机制。GEM模型是当前比较权威用以评价创业质量的工具。
本文以GEM模型为基础初始指标评分,邀请来自大连的创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8位专家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评分。专家的来源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本次德尔菲专家意见法邀请的专家具有领域分布较全面、结构较为合理的特点。
表1 创业环境评价体系专业来源
专家来源 人数 构成比例
政府 5 17.9%
创业企业 11 39.3%
高校 7 25%
研究机构 5 17.8%
合计 28 100%
第一轮筛选结束后,专家给出的了如下意见:
(1)对政府政策和政府项目指标的整合。
专家认为,政府政策和政府项目在衡量创业质量时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但作为创业环境评价体系时,二者有重合的部分,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研究,可以进行整合。
(2)对特定指标进行删除。
专家认为社会文化项下的“家人支持程度”、“创业认同文化程度无法量化预测”;而“有形基础设施”对于对大连这类公共设施和信息通讯设备较发达的地区重要性较弱,建议删除。
3.2 数据的统计
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下,对初始指标进行修正后得到了七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创业评价指标评分表采取量表的情况,按照“重要性程度”的评价。重要性程度按照5个等级非常重要A(5分)、重要B(4分)、一般C(3分)、不重要D(2分)“非常不重要E(1分),由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如表2所示。
表2 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体系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出现频率 平均分
一级指标
类别 重要性 二级指标类别 A B C D E
政策法律 7 政策及法律落实情况 13 7 5 3 0 4.07
实行状况 开业审批的步骤 3 6 8 8 3 2.93
审批费用 2 5 8 10 3 2.75
注册资本的要求 15 3 6 3 1 4.00
政府行政收费 5 8 7 5 3 3.25
融资环境 3 信贷担保金额的获取 10 8 5 3 2 3.75
创业基金渠道畅通程度 8 9 6 3 2 3.64
其他融资渠道畅通程度 7 6 5 8 2 3.29
市场环境 1 市场进入了障碍 16 4 5 3 0 4.18
消费者水平 9 6 8 2 3 3.57
市场管理的规范程度 10 7 6 5 0 3.79
社会文化 2 商业氛围 8 6 6 5 3 3.39
环境 合作创新程度 7 8 6 5 2 3.46
人力资源
环境 3 劳动力素质 7 9 6 5 1 3.57
人员流动情况 7 9 10 2 0 3.75
劳动力成本 12 8 6 2 0 4.07
当地吸引人才的措施 8 9 6 3 2 3.64
技术环境 6 高校数量 5 10 5 7 1 3.39
研究与开发支出情况 6 8 9 3 2 3.46
社会服务 5 创业指导服务 9 7 5 5 2 3.57
环境 创业法律咨询服务 5 8 8 6 1 3.36
创业财务咨询服务 8 7 6 6 1 3.53
信息支持 4 创业网站开设情况 12 7 3 3 3 3.79
环境 市场信息的及时程度 9 8 5 2 4 3.57
新技术信息的引进程度 5 6 8 6 3 3.14
4 结果分析
4.1 一级指标重要性分析
从七项一级指标的综合平均分来看,专家认为其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信息支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技术环境和政策法律政策实行状况。市场环境排在第一位说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市场方向的选择。社会文化环境与人力资源环境分列第二和第三则说明创业行为受到了社会文化氛围的深刻影响;信息支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分列第四、五,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中介服务的普遍发展,其对于创业的敏感度在下降;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分别位列第六、七则说明技术综合因素和政策法律政策实行状况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创业影响很弱。
4.2 二级指标重要分析
虽然政策法律政策实行状况在七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但在二级指标中“政策及法律落实情况”得分为4.07,位居第二。其它超过4分的二级指标分别为注册资本的要求(4.00)和市场进入了障碍(4.18)。得分超过3.7分的二级指标分别为市场进入了障碍(3.75)、市场管理的规范程度(3.79)、人员流动情况(3.75)、创业财务咨询(3.79),这说明从专家角度而言,中小型创业企业更需要市场的支持因素、稳定的人员结构和规范的财务咨询。综上所述,对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针对具体二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从而客观有效地反映出影响创业环境的要素权重。
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择大量的指标,根据专家打分法使定性指标定量化,将多指标问题转化为较少的新的综合指标问题。这些新的综合指标不仅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彼此之间又互不相关,又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良的性质。这样可以使得在评价大连中小创业环境时从关键因素出发,有效地减少了工作总量,使评价指标更具有操作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蔡壮华,杨旭华,李耀玮.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08,(34).
[2]王艳波,唐根丽.创业与创业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发展评析[J].集体经济,2011,(3).
[3]王庆华.论河南省各地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前沿,2012,(4).
工商管理的学位类别范文6
瑞银的双平台战略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企业,瑞银在中国的财富管理业务以瑞银证券、瑞士银行北京分行两大平台平行展开――瑞银北京分行主要偏重于存款、外汇业务与结构性存款产品,瑞银证券的产品线则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信托等品种。在中国,由于对金融企业混业经营有政策限制,双平台战略可以确保瑞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同时,由于中国法规变化迅速,这也便于瑞银未来根据法规的演变调整业务。这一战略,体现了瑞银独特的眼光。
瑞银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于2007年8月开启,依靠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6个营业网点(京沪各两个,广深各一个),为理财额度在500万元的高净值人士(HNWIS)提供本地理财服务。作为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瑞银证券由北京证券重组而成,目前其财富管理部门拥有150人的团队,商业模式以咨询为主,并提供固定产品与服务。在今年3月获得基金代销资格之后,瑞银证券正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随着相关法规的松绑,瑞银证券还计划推出创新产品,及向资产管理、公司客户咨询服务业务延伸,并逐渐扩大客户顾问团队,以继续增强资产集聚能力。“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市场的顶级财富管理公司。”瑞银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监梁甜昭说。
拥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密歇根大学银行及金融服务专业文凭的梁甜昭,曾在花旗银行和美国汇丰银行等全球知名金融集团出任要职。2007年9月,他带着30余年的丰富金融业工作经验加入瑞银集团,负责瑞银证券中国区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和执行。
凝聚140年经验的管理模式
2004~2008年,瑞银曾连续五年被《欧洲货币》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2002~2007年连续六年被《金融亚洲》评为亚洲最佳私人银行,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财富管理业务贡献了瑞银约40%的利润。这得益于瑞银在财富管理领域140多年的经验积累及独到的理解。
“财富管理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咨询服务”,这是瑞银的基本理念,以“瑞银客户体验,”为名的财富管理业务流程,正基于这一理念展开。据梁甜昭介绍,“瑞银客户体验”主要通过位于前台的客户顾问展开,但在他们背后,有操作、合规、风险控制、产品设计等团队的集体支持。面对客户,瑞银证券的客户顾问首先会依据独特的咨询流程进行一对一的问询,以充分了解他们的投资作风、风险承受度、投资期限、投资目标等,这种谈话有时甚至能帮助客户进行自我了解;在此基础上,客户顾问会在后台团队的支持下,建立适合客户需求的资产配置目标,并寻找适合的产品进行投资;此后,瑞银还会定期向客户提供市场动态和投资评估,以检验其是否达成投资目标。为此,瑞银证券还设立了专门的财富管理研究团队。
这一工作程序乍看并无特别之处,大多数从事财富管理的机构都有类似的设置,但梁甜昭表示,其中的关键在于实施时每一步流程是否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及执行的质量,“瑞银达到世界一流的财富管理水平,一是人才高水平,二是多年经验积累之下设计产品、服务流程的高水平,三是严格的流程控制和监察、修正制度,一切照章办事。”
瑞银证券成立之始,瑞银集团即选派了资深金融专家参与规划组建,以执行国际标准的风险控制、运作规范。因此,其咨询流程、对理财产品精细的评估,均凝结了瑞银140多年的经验积累,体现了很高的“技术含量”。譬如,除自有产品外,瑞银证券亦可以向客户提供第三方机构的产品,因此,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就相当见功力。“我们去调研基金时所问的问题,可能别的机构从来没问过,很多基金都很惊讶。我们对投资审核的流程设置,监管部门也很赞赏。”销售产品与销售服务的不同之处,正在于这些服务中包含了高水平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作出,又体现了智慧与经验。瑞银此举,或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金融要被列入服务业。
好的制度,需要高端的人才来执行。在人才招聘、培训、留人制度上,瑞银证券也自有体系。其员工以金融从业者为主,也有来自其他行业的,以保证背景的多元化。加入公司前,他们同样要经历严格的评估,加盟后则要接受专门的训练。2007年8月瑞银的业务正式启动前,也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员工前期培训。其培训的方式与内容相当多元化,金融产品的知识、财富管理经验的传授、业内新信息的分享等都在其列,有时也会举行即兴的午餐培训。为强化效果,角色扮演等培训模式也会被使用。2007年4月,瑞银在新加坡兴建了亚太区财富管理培训基地,为区内精英提供更深入的培训课程,其讲者大都来自外聘顾问、大学教授及有经验的员工等。
本土化策略调整
“在中国,瑞银证券不仅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带来了瑞银集团在海外行之有效的财富管理模式,也根据我们对中国国情的理解进行了本土化调整。”梁甜昭认为,中国客户与欧美客户在需求、风险偏好等方面多有不同,“中国富人基本为第一代,他们往往愿意承受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组合,对投资的参与也更加积极。虽然也有客户将资产配置的权力委托给我们,但更多人愿意在听取我们的专家的意见后,自己作决定。”
国内很多富人对财富管理与财富创造的区别认识相对模糊,是不少财富管理机构的共识。因此,瑞银证券也负有投资者教育的责任,引导他们从不同的层面了解产品、了解组合的风险与回报,了解财富管理并不等于投资。如同在欧美一样,满足富人在生活品位、健康、下一代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需求,也是财富管理部门拓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暑假,瑞银证券就向一些客户提供了为期一月的子女培训课程与实习机会,让这些正在大学或刚刚毕业的富二代通过参与瑞银证券的项目,学习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