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路径

0引言

近两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证明,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行业细化分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在信息化社会的浪潮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主体都在寻求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方面,国家提出“互联网+”的产业催化政策,从宏观环境方面优化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一些企业正是看准了信息技术的红利,适时借助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饿了么、滴滴打车等新兴企业便是例证。在看到中小企业走信息化管理道路的机遇的同时,也要准确把握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定位有一个准确把握。

1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截至2016年,我国企业的数量超过5000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9%,这些企业在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来看,虽然多数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实现了信息化的沟通与交流,但真正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核心业务和部门中的企业数量偏少,多数企业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沟通的方式,并没有将其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中。从地域方面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在业务开展、资源整合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并且拥有较为丰富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偏好,能够发挥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管理方式和资源方面的限制,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开发方面缺乏动力和紧迫性,发展相对滞后。从行业来看,目前,新兴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在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程度方面相对较高,而一些传统性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则比较落后。从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被动式的应用,即只有当自身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时,才可能想到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缺乏主动实践和创新的动力。

2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价值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从真正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管理理念滞后、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以及信息化管理缺乏制度支撑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挖掘和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丰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实践。

2.1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滞后

管理理念是贯穿企业日常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思想主线,是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推动力,同时,也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先进与否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而企业获取信息是否及时、信息的价值是否能够充分被挖掘和利用,是衡量一个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对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认识和践行程度并不理想,多数企业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运行中可有可无的工具,没有将其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整合、创新。一些企业虽然开通了网站入口,但网站的日常管理与运营工作滞后,信息出现长期不更新的情况,信息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起点。

2.2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

缺乏人才是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企业是否拥有足够优秀的信息化人才,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广大中小现有的人员虽然能够从事简单的信息系统录入和分析,但难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对企业决策和发展有真正价值的结论。一些企业甚至是通过外聘兼职或者托管的方式,进行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时容易导致企业发展的不健全,不能彻底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长远需要。

2.3信息化管理缺乏制度支撑

当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制度对企业运行的价值,在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缺乏硬性的规定,虽然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在使用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制度和监管制度,导致信息化管理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

2.4信息化管理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信息技术

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短暂而迅速的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而与这种发展速度形成对比的是信息安全方面弱点的暴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重要信息被窃取、篡改的情况,而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滞后,导致对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面临诸多困难。同时,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一些工作人员在重要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导致不安全因素有机可乘,严重威胁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3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质量的路径

3.1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研究与创新,不断革新企业管理理念。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形成一套关于自身以及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模式,定位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要多进行企业间、行业间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的交流,通过与大型企业管理者的互动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对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敏锐度和洞察力,并能够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制订灵活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提升企业信息化发展对市场变化的“免疫力”。

3.2打造信息化管理主力军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人才的获取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首先,企业要通过与高校密切合作的方式,通过实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学校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挖掘和培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要立足于发展现状,从企业中寻找可以培养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再次,企业要善于利用外部优秀的信息化管理资源,如,一些当前没有实力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队伍的企业,其可以暂时聘请一些外部的信息化咨询管理公司,利用其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系统,提升自身的管理效果。

3.3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从制度层面加强对企业相关行为的引导与约束。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制定适合企业或者部门日常工作开展的规章制度,对信息化管理的落实提供保障。其次,企业要完善相关的培训、监管制度,切实保障企业的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落到实处,让基础员工熟练掌握。

3.4强化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保障

面临经常遭遇信息化安全威胁的情况,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基础,不断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种侵害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权益的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环境。另一方面,社会要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对本行业内信息化运行情况的分析和掌握,制定较为统一的安全性保障制度和规范,保障中小企业行业内运行的安全化、稳定化。

4结语

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对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创新与发展的“孵化器”。信息化一方面能够弥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缺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提供相对比较宽广且公平的平台,为企业实现良性发展提供帮助。当然,当前中小企业在管理理念、人才应用、资源整合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用发展的思想进行有效克服,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夏鸣.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J].厦门科技,2012(2).

[2]胡磊.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J].企业经济,2011(11).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 管理信息化 重要作用 主要问题 主要途径

1 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1 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引入信息化之后的企业管理中,主要会发生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会促使公司的管理层开始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改进落后的管理方式,通过管理上的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还会引入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包括ERP、SCM、CRM等,这些综合性的管理系统能够将公司的各项业务统一起来,从而进行协调管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1.2 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个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引入信息化的管理,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使得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竞争力除了体现在生产力方面,更重要地体现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使得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配置,节约企业运营的成本。所以,在企业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转折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3 管理信息化是与国际企业接轨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性的企业改革,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才能与国际化的企业相媲美。通过调查研究显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的水平不高,对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投资比例较少、适用范围较窄。因此,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才能使得国内企业真正实现与国际化接轨,不断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2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网络化程度低 网络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企业在网络的应用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数据显示,近八成的企业已经拥有内部网络,但是网络的应用仅限于E-mail的收发功能;企业自己的网站内容长时间不更新,形同虚设;第二,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缺少对于网络应用和网络设备的购买,影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度。

2.2 缺乏信息化的人才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化的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然而,企业缺乏信息化人才,导致了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没有专业的信息化人员负责公司的管理运作流程,在遇到问题时,只能请求企业外部的专业人员给予解决,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作;第二,缺乏集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一身的人才,使得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技术严重脱节。

2.3 传统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 近几年来,虽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速度依旧很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的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由于我国企业运用信息化进行管理成功的例子不多,信息化对于企业的整体效益和未来发展的好处,也没有足够的理论和数据作为支持,导致领导不重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第二,由于传统的管理机制仍旧能够维持企业基本的运营需求,因此,管理层往往固步自封,不选择改变现状,进行突破性地尝试。

3 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3.1 转变落后的管理观念 信息化是新时代的产物,原有的落后观念不适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使得领导层充分认识到对公司进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进行创新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的培训,使得公司管理者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在思想上重视和支持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第二,搜集一些资料和数据,通过典型的实例,证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等等。

3.2 制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进行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制定长远目标,对于3到5年内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长远目标,同时对于预算和收益方面做出期望;第二,制定短期目标,由于信息化的技术发展很快,在具体实施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是要依照短期计划进行,逐步实施,不断完善。

3.3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企业管理进行信息化,必须要培养一支信息化的队伍,不仅能够使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为:第一,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的培训,使得员工能够与时俱进,了解基本的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第二,在企业内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研究与实践2011[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09月出版.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经济管理 信息化 科学

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经济管理发展趋向的必然选择,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的复杂多样性与无序性的状况。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归类并存放,便于信息的日后搜集与再利用,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科学管理。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究其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不管是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以后的经济发达阶段,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实施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或者实行部分部门外包,这时管理的信息化便有着极大地必要性。这种跨地域的状况非常不利于实现管理的优化,施行信息管理是最理想的选择,不同的地域,全部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决策者与管理者通过网络对人力、物力、资源、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配置,而不是因为地域的偏差与距离的远近影响公司的管理,使得一个再大的企业都处于一个有效的管理与合理的调控下。

2.有利于增强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信息管理本身就要求员工掌握高端与最新的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与员工的正常工作,这个客观要求便鞭策着员工不断汲取最新的技术与科技常识与操作,对公司的信息技术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员工的高素质直接指向整个公司的高效率与高水平。其次,运用收发邮件、视频会议等一系列含科技因素的方式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大大节省了行政的时间,也节省了如传统公司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需的大量人力与物力。可谓是双赢。

3.有利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监管力度

决策层通过网络全局的看到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掌握每个细节处的问题与优势所在,也可以随时根据突发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对策。这种全局性的操控有利于决策层建立一个基于不断变化的事实的有效监管制度,保障了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营。

二、我国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表明,在全世界企业经历了MIS和MRPII两次信息化管理热潮之后,我国企业在引进运用MRPII方面已经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收效甚微,应用成功率不到10%,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如下:

1.企业内部各层面的阻力

主要存在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四方面的阻力,管理的信息化势必引起企业内部结构的一次大震荡,结构变革就必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与某些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与矛盾主要存在这四个层面中。

决策层负责整个企业重大决策的最后定夺,在信息化的变革中,决策层要善于利用变革过程中产生的能力和技术的技巧,将这些技术为其决策的定夺服务。与此同时,领导班子中某些知识结构老化的人员势必会在这场变革中地位不保,他们很有可能成为这种积极变革的有效阻力。

管理层也是担心会不会因为技术力量的增强影响其管理地位的存在,在这场利益的变革争论中,凡是自身利益受到威胁都是影响信息化系统建立的潜在阻力。

信息化系统建立最直接受影响的是技术层面的人,这意味着企业对他们自身的技术力量的强弱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了,所谓适者生存,技术力量不过硬的势必就是这场变革中的牺牲品了。

作业层是整个企业中技术力量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随着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日益增高,他们自身的薄弱知识结构愈加捉襟见肘,这场变革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饭碗”是否能保住。

2.业务流程与管理基础薄弱

企业信息化的实质目的是管理与业务的精细化。信息管理对高技术的要求不是单纯地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提高整个企业的业务水平,这才是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取更大价值的关键。业务与管理是一种相互关联的生存关系,但是当下企业中这两者的基础都太薄弱,关联太隐性,没有起到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利用的关系。

3.产品与方案选择不当

产品与方案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载体,纵使整个企业都在磨刀霍霍的施行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但是一个失败的信息软件的选择可以使整个努力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产品与方案的选择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当下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要盲目追求市场热潮,要实事求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才能走向系统建立的成功。

4.项目管理混乱

IT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要实行有效的项目管理更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行进过程。随着项目行进的往后推移,管理层很容易放松心态,以一种随之自由的散漫态度对待,这容易使得技术人员在管理人员缺席的情况下做出不当的选择,导致一种事倍功半甚至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三、加强我国企业经济信息管理的对策

要找寻有效的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对策,首先得考虑我国的经济现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也区别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特殊经济体,很多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特殊性。其次,企业在采取对策之前还得基于自己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不能贸然借鉴全盘采纳,所谓的本本主义是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成功的。在基于我国的经济现状及企业自身状况的基础上,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的制度

网络是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必需品,所以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的制度也是必备的,任何一个事物的完善完美都需要一个优势制度来作为保障,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制度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首要条件。网络信息业务化的核心是人、资源在企业内部的自由流动,以利于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在全球各地都设有子公司的跨国公司,这种业务化的制度能相对减少改革制度中的阻力以及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低效率问题,加速信息化管理的早日实现。

2.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信息管理的意识

当今世界企业的三大法宝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其中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人才的有效投入与使用是重中之重,培养一批尖端的信息管理人才能使整个进程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人才的储备培养与不断更新,因为技术是日新月异的,要防止人才层面上的止步不前与断层,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保证企业在技术上永远走在前列,这是关键。另外,所谓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企业主体――人的信息管理意识也很重要,只有每个人头脑中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信息管理意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改革中,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每一个头脑风暴都为之服务,全民动员永远胜过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而且一个很好的企业氛围也能有助于这场变革的早日成功。

3.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实践中

新技术方面――企业可以租用当前盛行的、应用比较普遍的ASP的优质服务,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支出,也不需要进行维护方面的操心,可以减少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可以将更多的重心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新方法方面――ERP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一体,融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于一体,用一个统一的思想与标准来管理公司的运作,能很好地控制企业的运作成本,并准确分析出企业的未来走向。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作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互相辅导、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于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当然两个应用绝不能止于纸上谈兵,必须得在实际的基础上实地操作,制度是保障,人才是过程行进的主体,而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则是纲,没有这个纲的整体构架,一盘散沙的现状肯定是不能成功的,三者的相互协作共同指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

四、小结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大潮中的整体走向与趋势,所以企业要想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决不能在这个关键链条上掉落,必须在适时、适当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来建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帮助企业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岩.关于对我国企业经济信息管理的探讨[J].博思格钢铁(苏州)有限公司,2008.

[2]许建萍.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J].企业经济,2002,12期.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着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奋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理念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行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将其应用到国有企业中则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气息。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已经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其业务的深度也实现了高度融合,进入到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针对业务增长的需要,结合项目数量增多的现状,信息化集成共享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国有企业亟待需要通过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提升其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其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最佳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升入到新的高度。

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一般是遵循传统的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由信息部门指导进行统一的领导、规划、执行标准,以及相关的经济统一建设。总部信息化部门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中心对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一般执行过程都会安排给总部信息化公司下属的通信专业公司予以完成,比如总部数据中心的软硬件采购项目,项目的下达由总部信息化部门开展,传达给通信专业公司后,总部信息化部门只负责监督管理的工作,执行方则是通信专业公司。随着大型电力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公司的信息系统也正在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公司的信息建设系统进一步向总部集中。比如,国家电网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公司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使得建设项目的投资比率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能够极大地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信息化项目的参与度和执行力。

二、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

1.明确组织职责

明确岗位职责是指通过具体的组织架构,进行责任分工。组织架构分为企业总部管理层面、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以及地区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三个层次。相关部门主要由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组成。责任分工是指将工程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细分到各个岗位上,通过细化职责,做到统筹管理。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计方案的审查,建设通信工程的指导以及重大活动的组织,从而保障还未完工的工程能够更好验收。其他分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专业通信公司进行对施工现场建设管理工作。

2.深化角色定位

深化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各阶段的角色定位可以为各个阶段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角色定位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主要是:可研阶段、初设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可研阶段、初设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对应的归口部门为总部项目主管部门。采购阶段的归口部门为总部物资主管部门。当然这些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做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工作的更好开展,能够让各个部门的工作进程彼此之间更好的互相配合,推动工作更好的开展。

3.确定阶段成果

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下面列举出一些阶段的成果。可研阶段的核心成果为《可研报告模板》、《可研报告》;初设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为《招标文件模板》、《中标通知书》、《初设方案》、《初设方案评审意见》等;采购阶段核心工作成果有《采购文件模板》、《技术规范书》、《采购文件》、《采购合同》等;施工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有《施工图审查意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控记录》、《预验收意见》等;验收阶段的核心成果有《验收报告》等;后评估阶段的核心工作结果有《工程总结报告》、《功成后评估意见》等。

三、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为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需要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有关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工作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相关部门组织,组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委员,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明确的分配工作职责,按照专业公司、省公司、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等进行分工,按照完成项目的目标制定计划,成立配套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从而可以更好的部署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要求,还能够监督和检查整个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的职责还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第二,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是指通信息通信公司组织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还需要省级通信公司的组织。此项目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严格控制,以及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还有需要将部分业主项目部的员工分配到现场进行现场管理工作。第三,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是指通信公司通过组织相关部门、省级通信公司成立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验收工作严格把关,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是指通过专业的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进行管理,这种专业的管理制度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通信专业管理制度按照标准体系建立出三种制度等级,一级制度是顶层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覆盖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三级制度是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的制度。顶层的管理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跟通信技术管理有关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的全过程。三级制度是根据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还有对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完善。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通过梳理网络工程建设各个细节,制定出一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建设出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而且能够作为今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后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的实施,规范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提高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作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一体化建设高品质,高效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越来越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而且随着大型电力系统下高压工程发展迅速,工程建设规模也逐年增高,许多工程项目都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队伍设置应该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而且在选拔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时注重人才的基本素养。建立一个选拔标准,通过选拔标准选出的人才能够明确通信建设工程的核心,人才选拔后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提高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的能力水平。然后适当的对人才进行激励,通过企业文化激励和薪酬激励的方式促进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有大的发展。必要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科研投资,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在维护人才队伍方面,可以再通信建设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人才交流站,通过内部的交流,使人才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对通信建设公司而言还能够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还可以发展更多的全面性的人才。这样为以后的公司内调动和今生提供了基础,为建设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是指对信息化水平进行项目管控工具的完善、模块研发的优化。最重大型的电力企业对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逐年增高,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成为了紧要任务,只有构建信息化平台才能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撑得以建立,才能实现计划的随时转变,以及成本的核算制定的完善等工作。因此,强化强化信息平台建设能够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柱。在此平台构建中,要将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整个过程囊括其中,事项项目管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让管理层能够从信息化平台中随时了解物料的采购、中标跟踪、回款确认、应付应收账款明细,以及风险的分析,命令的下达等等内容,真正让科技进入到国有企业的每一个“缝隙”之中。

四、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国家企业整体水平的拉升,有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让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新的气息,信息深入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来,促进国有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信息化建设帮助国有企业晋升到新的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曹锋.抽蓄电站工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广东科技,2014,24:92+87.

[2]张巍.建立建设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湖北省建设工程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为例[J].工程质量,2015,04:20-24.

[3]吕俐.信息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谈[J].中国勘察设计,2014,05:62-65.

[4]严子波.对兵团金保工程“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4,03:38-40.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5

摘 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同信息技术存在密切关联,而计算机相关技术引进也给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发展给予了极大助力。也只有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各产业工作效率,可以说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不单符合档案工作本身发展所需,还对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18

1 我国农业档案管理现状

数字化背景下,人们越发开始接受和应用信息技术,而该技术也逐渐快速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向各领域拓展。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比国外要晚很长时间,而我国各领域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则要追溯到2006年后。涉及管理农业档案方面,从当前情况来看,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整体来讲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仍不完善、不成熟。我国农业档案的管理现状主要表现为:

信息化程度不高。近些年来伴随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档案数量与门类也在相应增多,档案的载体类型也快速变化,从原先单一纸质档案渐渐向光盘、磁盘等形式档案过渡。现如今,农业机构里面虽然也大量应用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但真正用于管理方面的却少之又少。针对农业档案的管理还是以纸笔记录为主,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纸笔记录档案数据和资料。但是从当前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长此以往对保存资料来说是不利的,另外这样的管理模式毁损或丢失资料的情况也是比较容易发生的。

信息管理模式不够重视。农业档案管理是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是当前在农业领域不论是企业或是管理机构,还有实际管理人员方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都没有足够重视,同时部分机构除去信息设备短缺外,很多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临时招聘过来的。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管理技能与相关知识,在应用相关信息技术方面也是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甚至专职管理人员,因为并没有从认识上加强重视,也使得管理有效性无法得到提高。

2 新时期我国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2.1 明确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想要确保农业档案的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方向前进,先决条件便是要从理念上加以转变。各个农业企业及农业部门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经营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档案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农业档案重要性并不于农业经营。而且早日实现农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对资源管理和应用会提供更大的便利,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1]。所以,对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予以重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要给予相应资金辅助,及时购置先进设备等。

2.2 全员参与实现信息化农业档案建设

不单要了解农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重要作用,同时所有人员也应该积极加入进来。档案管理本质并不是某个科室及部门单独的事,这是需要企业或相关部门全员需要共同参与的事,要靠每个人积极配合一起将工作做好。换句话来说,农业产业运行每一天都有大量农业资料产生,而且这些资料是在不同科室和部门中零散分布的,整体数量可以说是惊人的。假如大量农业资料都移交给管理人员输入在电脑上的话,不单是使他们工作负荷增加,另外对农业资料精准度和充分性也都是具有消极作用的。原因在于档案管理者就算有专业的农业知识但是把科室全部相关知识悉数掌握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把科室每天农业资料予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录入和整合[2]。再定期比如一个礼拜或半个月整理所收集的资料,然后再将整理以后资料交由管理人员。如此信息化农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也就正式开始。

2.3 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

想要科学完成农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工作,也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素养与能力。具体内容如下:提升管理人员的招聘标准。在具体人才招聘时或选拔内部人员时对相关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予以考核。把信息技术实践技能当作选拔金标准。进一步借助该方法给农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保驾护航;要给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座谈或讲堂,培训的内容可考虑档案录入和保存等诸多方面;评估培训结果。对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管理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其他人起到带头作用。进一步通过以上方法促进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道路上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随着现今新型科学技术不断研发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农业产业中就需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全面应用,除了要应用于日常农业经营中,还需要在农业档案实际管理中进行良好应用,因为只有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农业档案实际管理才能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才能真正的促进农业管理迈向新时期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措施

By our country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UONing-ning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not only has brought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for enterprise's production management way, moreover has brought the new strategic opportunity to the enterprise, urges the enterprise to carry on reconsidering to its mission, enhanced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Scientific, effectively realizes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enhances its economic efficiency to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29-03

1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重组,逐步建立适应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业务模型;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配备计算机设备和网络;配备企业管理软件;开展企业管理软件的实施,制定管理制度。

我国的中小企业从增长的速度和创造的效益看。都是比较惊人的。中国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是否通畅,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是否良好,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如何透彻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

中小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简单应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而是根据本企业产品、工艺、流程、客户及服务等特点,运用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其具有一次性资金投入少,对短期回报、产品稳定性、交互界面、技术服务、产品个性化以及产品灵活性要求高的特点。

2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2.1企业外部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的软件供应商未能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这部分需求,在软件供应方面存在大而全,忽视了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要,一次性提供给企业一个复杂而缺乏重点的解决方案。

2.2企业内部问题

2.1.1财务软件开发使用不够。通过对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仅仅应用了财务软件中总账管理这一模块,应用仍然停留在核算的自动化方面,只是减轻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造成了软件投资的浪费和企业财务管理效能的低下。

2.1.2观念落后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有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认为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业务简单,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作用不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赢利起不到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对信息化建设直不闻不问;②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出来后,对其中的与总经理相关的子系统从不使用;③和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总经理缺乏和谐与配合,思想不一致;④不支持有关计算机管理制度的制订。

2.1.3缺乏人才支持。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小。很多高级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缺乏这样的人才就会造成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情况。

2.1.4网络资源应用不充分,资金薄弱,缺乏支撑力度。很多中小企业认识到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用于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和产品,但对网络资源应用不足。由于内部人员无法充分运用网络与企业沟通,客户无法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购销活动而使企业失去很多机会。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并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其信息化投入也只是一小部分,部分企业对怎样选择软件感到迷茫,缺乏评价软件公司的能力,有些企业宁愿花大量资金买一大堆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而不愿意在软件和管理咨询上多投入一点。

2.1.5软件投资的盲目性,高昂的信息化费用使中小企业不愿推进。由于缺乏对软件的了解,很多功能不能用到.这样不但造成了投资的浪费,而且由于软件比较复杂,不便于使用人员的学习和掌握,大量投资买来的软件有可能最终被束之高阁.不能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往往重硬轻软,使信息化建设有限资金得不到合理应用。大部分企业购买的硬件设施未能有效利用甚至根本用不上,导致信息系统的收效甚微、无效,还占用了大量资金,使中小企业对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丧失信心。

2.1.6信息化管理不全面,落后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很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用上了管理软件。但软件的使用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势必造成企业资源分配不合理。由于缺乏综合的信息,最后决策时仅能凭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决策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与市场提供的管理信息化产品所代表的管理模式是有差距的。表现为: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转输手段落后,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等。

2.1.7信息化需求定位不准确,缺乏管理创新、思想创新。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盲目,没有进行信息化需求定位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 认识模糊,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难免借签国外的先进企业或国内成功企业经验,甚至照搬原有的信息化方式,并不能结合本企业特点和自身优势,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投资,并且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加强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组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一定要与系统的建设同步进行。人才的培训可以与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中小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与员工签订除劳动合同以外的补充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应该提升员工的工资,条件允许,还要提升员工职位。而且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各异,如何将这些人组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充分发挥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特长,并保证这些积极性和特长的发挥能够与信息化项目目标保持一致,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3.2要从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入手,强化信息化观念,推进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准信息化推进的切入点。保证企业成员强化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多进行信息沟通:某些企业自行开发自己的软件系统,必须保证开发员与业务员经常互相沟通、交流,使开发员的技术用语与用户的业务术语在项目含义上基本一致。

3.3软件的选择,软件的实施与运用。由于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应该采用购买软件的方式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软件支持。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软件的选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自己订制一套性价比合适的综合型管理软件。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每一个阶段都有实施的重点。企业的管理层要把软件充分运用起来,起到表率作用,信息化管理才能自上而下地得到贯彻。

3.4进行流程重组。为了使企业信息化管理顺利进行,需要对传统流程进行重组,对各岗位重新设置,明确新的岗位职责,充分考虑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流程。

3.5建立有效的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①决策层。决策层,是推进企业信息化最重要、最关键的前提。②技术层。技术层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③理层。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积极响应、有效配合。④执行层。信息化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共享。

3.6中小企业应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过购买或租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产品是中小企业的最好选择。充分地融合了最新信息化技术研发能力,又充分地吸纳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流程系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3.7科学决策规避信息化风险。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投资风险、业务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有科学决策,规避风险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持续有效地推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动态的增效过程,并不一定要企业组织重组与大的管理变革。中小企业必须透过价格、概念、质保炒作的烟幕,认真对待自己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陷阱,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信息化方向,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谨慎前行。只有这样,中小企业信息化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栗永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2]陈巍.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扬州职业大学学报,第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