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1

【关键词】中职 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职教育的春天也随之而至。要切实让中职教育得到发展,仅仅依靠政策和改革是不行的,这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在最近的示范课观摩中,笔者发现这些课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体现了中职课程改革的精神,这给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对目前所的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改进,并根据笔者所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做了如下革新。

一、深入为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换言之是就业教育,除了少部分的学生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都将迈进社会、面临就业。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我们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服务生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换言之就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经济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贸、财会、商务专业的基础课。虽然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抽象的理论框架,但在教学中自然不能将其普教化,纯理论化。一方面教学中要考虑到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生产技能相联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并且能学以致用。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下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每一位学生在聆听过后都得到不同的生活启发,最终使不同的学生在这门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便是对中职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诠释。

二、深化教学内容讲解的生活化

中职经济学基础课不同于普通的基础课程教学,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课,而且也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一门实用的专业课。经济学基础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和入门,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早已得到共识。但是我们知道作为一本讲述经济学理论的书其中避免不了许多专业名词、严谨晦涩的书面表达方式、繁琐的公式、复杂的图表,而也正是这些使大多数中职学生望而却步。从过往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经济学基础课与专业实用性和学生基础水平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对所学知识不知所云,由于这门课一般开设的比较早,等到后面的专业课中用到某一部分知识时,往往已成过眼云烟,消散在九天云外了。总而言之,经济学基础课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事实上,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经济学理论的建立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各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把那些生硬的书面表达方式、复杂繁琐的计算公式以及抽象陌生的曲线表格转化成在生活中常用、常见的事物、现象。用购物、吃饭、恋爱、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将经济学基础中晦涩难懂的原理解剖分析,用故事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并将故事编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

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边际效用价值论时,书上的概念阐述是这样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效用,并以稀少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这段话或许不难理解,但是对于中职学生,很有可能一来就被这段话弄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其兴趣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因此在课堂中,我先通过记者采访美国总统罗斯福问他对三次连任有何感想,总统让记者连吃三块三明治的故事引入。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生活中的进餐的例子进行比喻说明,让学生回想吃自助餐时的场景。当你进入自助餐厅尝到的第一片烤肉和离开餐厅前,勉强吃下去的最后一片肉的感觉,就会让学生对的边际效用有深刻的理解了。在理解了理论原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得一些现象做出解释。例如,人们离不开水,水比钻石有用的多,离开钻石人们只会觉得可惜,可离开了水人们将很快死去,而为什么钻石比水卖得贵?还有人们要靠食物来存活,但是事实上食物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食物所占的开支比例却不断地减少,难道食物对他们不重要?等等

在新课改政策和多年教学经验的启发下,结合中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中职学生的自身水平,将经济学基础课大量的经济学原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整个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简单易懂,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采用多变教学手段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缺少教学辅助工具,“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往往对基础课程与教学方式产生排斥心理,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脱离实际,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中职教学中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职教学以技能教学为重点,以服务就业为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变迁老师必须以当前社会、市场、岗位的需要改进方式,创新模式。因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做结合,手脑并用,切实提高实训、实作、实验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学校、老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见习的机会,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让学生半工半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93-02

目前,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被列入必修课,足见其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学经济学并非要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因此,学习经济学也有助于个人对身边经济现象的理解从而帮助决策。然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图表多及存在较多数学分析的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应用其解释中国实际经济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的讲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托教材讲授理论,不注重实际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纯粹的理论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的经济学授课方式基本是教师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也主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造机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会逐渐陷入被动。

3.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理论的学习仅是纸上谈兵。

在讲授书本知识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缺乏对国内外经济热点的关注,没有及时给学生传递身边的经济信息,错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机,因而无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组织形式

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及这门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开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模式。首先,案例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身边的案例后会不由自主地去探寻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案例导出的理论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

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而此时学生刚从高中跨进大学的校门,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此外,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就如同水中望月。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把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也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资源稀缺的时候,可以先引入一个水资源稀缺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浏览并总结案例反映的主题。学生看完案例后很容易就意识到这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教师此时可以就此延伸到其他的资源,让学生明白资源稀缺是普遍性的现象。再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用吃馒头的案例进行解释,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得到的,因此对于他们理解这一规律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2.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关联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08年下半年降息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政府降息的原因以及降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样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就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如,在讲到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结合2008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攀升的情况,让学生分成两方,辩论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定不同场景的案例,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设定一些案例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案例中经济主体的身份做出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解释。比如,在讲短期成本理论时,通常将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此时可以设定一个场景,主题是“门可罗雀的饭店依然开张的原因”,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涉及老板、服务员和顾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这三方的行为,并结合短期成本理论分析饭店开张的原因。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为此找到理论解释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从而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实例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传统的教学让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引入案例教学法后,应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的学习时间较为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知识后,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说明。再如,在讲完偏好对需求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偏好对需求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的选择。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而这些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应当多选择中国的案例,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此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增强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2.应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

理论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案例是理论知识的印证。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将理论知识的内涵讲透彻,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让理论知识更有支撑,更有说服力。既一味只讲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只讲案例又会显得课堂很散乱,没有凝聚力。因此,应当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才能让课堂更充实。

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及时进行总结。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提点,启发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或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加以总结,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同时又让案例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 徐为列.西方经济学教学之我见[J]. 北方经贸,2008(11):152~153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3

[关键词]非理性 服装消费 冲动消费 符号象征 动因

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种个体的、纯粹的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动,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互动的过程,由此,消费行为这种经济学现象中折射的社会学的思考也就油然而生。

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统消费情况来看,女性服装消费远远比男装消费活跃,市场也更为广阔,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她们的审美观念日渐成熟,社会角色越发突出时,服装消费成为她们自我标志和认可的一种特有方式。女性向来被看成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众多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论断。据统计,有高达93.5%的18岁~25 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之多。而在这些消费换来的又大多是生活非必需品以及搁置不用的物品。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对这一现象,下面的分析会让我们看到这种消费下潜在的动因。

一、“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

但凡每个成年女性,衣橱总是满满的,但是当需要出门的时候,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经济学家马赫卢普把这种现象总结为“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他把这一现象运用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常见求多的情结,而这里的表述则是女性在服装上也有求多求新求变的情结。这样的情结导致的消费,却是一种冲动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消费是否有悖于“理性人”的选择,需要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目标与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从女性的消费目标看,他们多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女性对服装的偏好,在经济学上体现的是效用的概念,效用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在收入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女性在各种消费组合中,往往衣服的消费占据比例大于其他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女性在服装上的消费表现出的是非理性,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则是能减则减,在心里偏好的驱使下,往往在购买衣服上表现出的是不计成本,这种消费观归结为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

其次,服装消费对于女性而言具有时间效应。同样的商品即期消费较未来消费会带给消费者最大的满足。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服装的消费随着年龄的衰老会逐渐呈现出效用递减的趋势。女性在某一阶段对衣服的消费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是与女性的年龄有关,女性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是她一生最好的时期,他们对服装的消费最为旺盛,当他们进入老年后,随着淡出社会,他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弱。所以,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特定的效应。

再次,女为悦己者容。服装对于每个女性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女性在服装上的投入说白了叶世为了赢得更多的悦己者,这里指的是一种正常的心里需求。追求这种心理上的快乐,这时,消费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性与竞争性的。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消费时受收入的预算约束的,收入增加的时候,预算约束由此扩大,对消费者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高档物品的增加,而低档物品减少。这也就是现实中,收入之间的差异仅仅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间的差距,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女性购买服装的欲望,也不会减少女性在服装上选择的偏好。因此,非理性的消费时刻伴随着女性消费者。

二、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西方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许多人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非理性消费行为包括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其中,枯竭型消费行为对女性消费行为中的非理,做出了理论分析。枯竭型消费行为指消费支出接近甚至超过自己收入的消费决策。引起枯竭型消费行为因素包括: (1)攀比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实质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明显超过了现期收入或预期收入约束。出于满足攀比心理需要,采取了高消费行为。(2)虚荣消费心理。虽然部分消费者不具备消费某些商品的收入条件,但仍然有消费上述商品的强烈愿望,动机就是为了获取虚假高身份与高地位评价。上述消费者不注重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而是片面追求商品附带身份与地位信号。虚荣消费心理使部分消费者丧失了经济理性,高消费或高负债消费特点就明显了。(3)参照群体消费心理。部分消费者受周围消费模式影响,不得不模仿他们消费方式,否则,会被认为消费不符合潮流,会遭受周围人的嘲弄。参照性群体影响力极大,非理性消费者对其模仿严重。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论为女性的冲动消费的分析做出了一定的理论铺垫,从而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枯竭型的消费的定义对消费支出有某种限定,然而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却是最终引起女性冲动消费的最好解释。

三、女性非理性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

非理性的消费用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词汇替代便是“冲动消费”。消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心理时,将人们的消费动机分为生理性消费动机和心理性消费动机,而在心理性消费动机中又包括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女性的冲动性消费正是源于情绪动机的支配。这种冲动消费,有人把它定义为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女性在极度兴奋或是极度郁闷的状态下,购物欲望会变得特别强烈,在这种极端情绪状态下,无论心情好坏,购物都是女性最好的排遣方式;另外由于女性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质也决定了在集体购物中,女性很容易实施冲动性消费行为。但是女性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造成她们冲动消费的本质上的原因,女性的冲动消费是社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女性无论从先天体能或体质上来说都弱于男性,因此她们对于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多数女性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安全和爱的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很多女性把购物作为获得安全感的最简捷的途径。

其次,由于性别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赋予情感和精神支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等信条变得天经地义,女性日益成为家庭的主要购买者,他们掌握着家庭的70%以上的开支,家庭用品的购物几乎由女性一手包办。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期待让女人对购物的热衷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勤俭持家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性对购物的狂热,因此这也造成女人容易冲动消费的潜在因素。

同时,当前社会中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对女性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外在感观的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也越来越倾向于“外在决定论”,大众把美服、彩妆看作是现代女性的标志。而这种环境也改变着女性们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女性把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等看作是划分女人中阶层的标准,并认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人群。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女性购买行为的象征性消费。通过消费来表达一些关于自身地位和身份的信息,同时也在购买物品的同时购买了物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正是这种象征性消费承担着女性之间交流的媒介作用。

四、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动因

社会学家索斯特恩·凡勃伦在20 世纪初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认为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他提出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符号消费的观点,作为符号的消费对于彰显与维系个人及其阶层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之后布迪厄进一步把象征性消费的内涵扩大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不仅是经济资本决定的,而且也是由文化资本决定的。所谓文化资本,主要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艺术的修养水平。人们的社会地位既包括经济资本,也包括文化资本,区分这两种资本不仅仅通过财产和物质消费能力,而且也通过象征消费能力和品味来体现。因此品牌的“图腾”效应就构成了女人消费行为的重要的一部分,并通过对品牌的差异性消费来确定阶层的界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女人会在冲动性消费中都会购置一些自己平时不敢触及的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虽然凡勃伦定义的“炫耀性消费”是限制于上层阶级中的,但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中它存在于任何阶层,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炫耀性消费者和保守性消费者之分。人向上层阶层流动的社会欲望支配着低下阶层企图通过炫耀性消费将自己与其他阶层成员分开,并以此获得更高一级阶层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齐美尔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对时尚参与的巨大热情,源于其对社会地位的诉求——求同于社会上层,求异于社会下层。这里他认为追求这一目标的主要是中产阶级。社会学的地位标志派对消费的观点包括:人们怎样通过标志(个人格调、服装、装饰、财产)而不是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大多数人慢慢开始担心他人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地位。正因为这样,人们倾向于购买象征他们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的物品。我们一定还记得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去借别人的一条项链去出席一个晚会,结果不慎把项链丢失,她倾其一生劳累去偿还购买项链造成的债务,为了一时的炫耀而付出了一生的幸福生活。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借助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把这种诉求理解为女性冲动性消费的潜在需求——通过购置品牌,同时购置阶层符号,购置象征社会地位和文化方式的消费标志,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改变社会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形象上的向上的阶级流动,获得阶级内部的认同。正因为如此,盛行于世的假冒品牌为何经久不衰,这正是那些商家迎合一些收入低下而又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的女性的需求。

女性在消费行为中对服装的偏好,成为商家永远的赢利点,商家只要满足女性球心求异的需求,即使价格离奇,也会有消费者。这个时候,价格往往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就是女性非理性消费带来的结果。而对其中潜在的动因,无疑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碰撞与结合。

参考文献:

[1]文启湘主编.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长城主编.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消费经济.2005.(3).

[4]岑丽阳.女性消费行为探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4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观望 政策干预

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包括宏观、行业和企业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并不是很大。然而,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管理却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管理越到位,发展前景就越好。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中,有两个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是输入性风险,即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二是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这个命题的提出,不仅是依据当前楼市所处的困境,而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本文并不分析金融危机和房地产,而是从此现象h{发,结合当前楼市中的观望现象,对行业(以房地产为例)经济风险从纯理论上予以简明阐述。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经济现象的重要特征,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对于2007年以来的人们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演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的楼市和股市下滑以及奶制品市场的变数,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研究引入不确定性,是对于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问世,不确定性自然观开始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呼应和借鉴。在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1921年出版的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是一个重要标志。奈特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能用随机变数的方差来表达;另一种则不然,它没有稳定概率,这意味着人们对一组可能的状态的收入分布是无知的。他把前者称为风险,把后者叫做真正的不确定性,并认为风险不可能产生利润,利润的真正来源在于不确定性,是对预期条件的偏离。凯恩斯接受了奈特的不确定性观点,尽管没有专门的关于不确定性的论著,但事实上正是他第一次确立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凯恩斯反对频率概率的观点,发展了逻辑概率的理论,主张概率应体现不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逻辑关系。他把不确定性、预期及不完全信息引入经济分析,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决策环境,使经济学更加贴近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有重要影响的凯恩斯革命。

目前,不确定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这不仅由于不确定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课题,每个学科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诠释自然不同,而且仅从词义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给不确定性下一个“不确定”的即一般的定义,即人们对事件的状态及其后果是无知或半无知的,显然,这是从哲学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意义上给出的不确定性。如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可视为随机事件的特征,而随机变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有界的(离散的随机变数),也可以是无穷多的(连续的随机变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离散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可以度量,而与连续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不可以度量。

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不能确切知道当前事态的未来发展的变量及状态。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科学技术来降低,人工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社会控制来降低。

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早期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但他们对此进行了“确定性”的处理,即理性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数学描述,这种处理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却牺牲了理论的现实性。“市场失灵”被揭示后,不仅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暴露出来,而且相应地,不确定性问题也逐渐凸显,因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能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戳穿了私人企业和市场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神话,主张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当政府也失灵了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们又借助信息成本、契约等概念,寻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和最优化。看来,迄今为止经济学仍然在追求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理性力量之间的某种“满意均衡”。

经济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由于人的理性不足和预期不准确产生的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事物的客观特征,不确定性是客观对主观的关系。经济的不确定性还可划分为横向(空间)不确定性和纵向(时间)不确定性。所谓横向不确定性,是指经济当事人(厂商、居民户甚至政府)对当前的竞争对手、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近期效果等只具有有限的信息,从而不能确信自己的决策的后果如何。所谓纵向不确定性,是指他们无法肯定这些变数在未来的状态,理论上说,也就是引入了时间因素的横向不确定性。事实上,一般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主要指纵向的不确定性。

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经济过程的时间展开的神秘性,不如说是由人的理性不足或“无知”,特别是人搜寻、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限造成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足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不完全的产物。从厂商和居民户的角度说,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经济事态,本身是一个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复杂系统,且不说系统的信息本来就有别于系统自身,即便信息基本保真,也被众多厂商和居民分别瓜分得“不成系统”,信息的联系性被人为割断,从而每个厂商和居民户获得的都只能是“残缺”的信息。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它掌握和处理的信息比较全面(也即宏观方面),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碎片”拼起来,部分复原信息。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使得它也只能搜寻到有限信息: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局外人,高高在上来雾里看花,获得的是“现在”经济信息的一般状态,在此状态下,抽象多于具体,信息本真被过滤掉不少。第二,至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测,由于变数的偶然性以及取值的不确定性,也只能限于大数描述。

二、观望的经济学分析:以2008年前后楼市为例

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旦显现化,成为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确定信号,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观望。

2008年年初,随着万科楼价下调,一直飙升的中国楼市开始动荡,于是一场心理战就在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展开,致使楼市暗潮涌动,风云变幻。据央行2008年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未来3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3.3%,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降1.8%和2.8%,创1999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年初以来,各地商品 房销售面积急剧下降,2008年1--2月,同比下降4.2%,1--7月,同比下降已经达到10.8%,与2007年同期上涨200%--30%的水平形成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供给方资金链紧张,新开工、施工面积增幅回落,需求方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房价上涨幅度逐步放缓,由2008年1月份同比上涨11.3%,到8月份同比上涨5.3%,涨幅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时,2008年8月份,环比首次出现下降,下降0.1%。

以下就是结合上述现象对楼市进行的一个简单的观望经济学分析。

经济生活中,当某一时期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或虽然变化趋势能够预期但发展缓慢时,当事人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宁愿等待一段时间再下决策,这种现象就叫做观望。

观望不是纯粹的等待,而是包含着预期里面。预期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是感知和评判的心理活动,而更像是一种思维。其次,预期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向未来的。最后,预期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东西是不用预期的,它是人们“知道”的。简言之,预期就是时间+不确定性。

在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波面下。潜藏着人的复杂的心理之流。厂商和居民户基于预期的微观决策,直接影响着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当众多的市场主体在某一经济事项(诸如消费、储蓄、投资等)上具有一致的预测时,此时的一致决策所形成的合力几如洪水出闸。然而,并非所有的一致预测和决策都是理性的,像抢购商品、挤兑现金、投资热等,一般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而如何判定某项“大数”决策是不是理性的,以及如何化解非理性的预测并引导其走向理性化,正是政府的任务。

观望分为需求者观望和供给者观望。需求者(居民户或消费者)观望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价格平稳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比较平稳,既不会有意推迟购买,也不会去囤积,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观望,而是要及时满足消费欲望而不是积累欲望,他们本能地懂得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当价格上涨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减少消费以尽量保持货币的边际效用,但当他们预期价格会继续上涨时,就将增加购买甚至囤积。而当价格下降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增加消费,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期望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时候,观望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供给者(厂商)观望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供给者的行为遵循供求规律,价格高供给多,价格低供给少,那么,何来供给者观望呢?供给者的观望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即他预期价格过一段时间会上涨,或在降价预期中期望不会降价。在前者,他是惜售心理,待价而沽;在后者,则是与需求者的博弈,看谁能抗过谁(“死抗”)。在前者,价格没变化但供给已经减少;在后者,价格似乎要下降但他还不甘心马上出货。总之,价格处于胶着状态,供给量基本不动;若降价已成定势,供给量就开始增加以避免更大损失。

观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与正常的需求曲线恰恰相反,倒与正常的供给曲线同向。而供给曲线也因观望发生了变化,即几乎成为一条垂线(而不是像正常的供给曲线那样右上方倾斜)。原因是,由于此时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者自己主导的,因而供给不再是价格的函数,而是供给者观望成本的函数,即依存于他们为观望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高,实际供给就倾向于越大。

于是,观望下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可以相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价格的变化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增大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暂时性均衡价格可以形成。观望的均衡模型如图l所示。 开发商和购房人的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他们一方面观望,同时也对观望本身存有疑虑,不知这样做是否明智,于是,他们也在做着自己的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他们预期价格和产量变化的趋势能发展成现实,他们将继续观望;如果难以确定预期,他们也将观望;只有当作出价格和产量将逆转的预期时,或部分观望者(开发商和购房人)“背叛”本阵营观望的心理协议时,他们才会停止观望。

三、对观望的干预

观望本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持币待购,将本来的现期消费推向未来,影响了经济周期的自然演进。交易量的减少,不仅使厂商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使相关产业的市场萎缩。

就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观望尽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结果,但往往会出现劣等均衡。以楼市为例,购房者和开发商博弈的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先看开发商的策略选择。降价意味着利润损失(15-10=5),且降价能否带来签约或带来多少签约,他对此并不乐观,何况率先降价对于他来说还存在一个“枪打出头鸟”的损失,于是在不考虑观望成本的条件下,他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降价。再看购房者,“不降就不买”是他的基本原则,而且有降价还期待再降价。假如房价逆市而上即不降反涨,购房者一般也还是观望,因为他认定这是开发商的阴谋。这样,购房者也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购买。博弈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不降价,不购买)。这样一个“双损”结局(0,0),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消极现象。

观望也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小的网难。当价格和产量出现某种变化的趋势,而公众(厂商和居民户)对这种趋势能否发展成现实又不好确认时,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就会形成一种对立。政府立足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认为应当采取措施来抑制这种趋势;而公众则从利益最大化出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预期或期望,不服从政策的调动。例如,当前房地产价格具有下行的趋势,政府或担心房地产滑坡,或担心波及银行,总是倾向于减小价格下行的速率和幅度,同时也希望开发商能减价让利以促销。然而,开发商的“割肉”决策实在难下,而需求者总是希望价格继续下行,不赞同政府的主张,因而对于政府促进房屋销售的各种推动和刺激“不领情”,这就使得政府的政策大打折扣。

当观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的适度干预就成为必要。对于观望现象,政府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对策。

第一,在观望初期采取被动性经济政策,宜“无为而治”。

这是基于短期观望的设想。在这种观望中,供求法则还在发挥作用,但观望使得这种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供求规律的内容与其作用形式看起来是矛盾的,此时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和正常的曲线几乎完全相反。但是,观望是暂时的,供求法则则是永久的。在一过高价格或过低价格的水平上,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是相克(矛盾)的,于是引发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而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又引发价格下降或上涨,如此反复下去,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亦即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就形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当前的楼市价格肯定高于均衡价格,通过开发商适当降价,促进交易活跃起来,直到市场出清,那时的房价才是均衡价格。

第二,在观望持续不止时,政府需要及时进行劝导和主持谈判。

如果观望在短期内不停止,而是继续发展,则从此时开始,观望就可能有一个新的因素与之伴随,这就是谈判,即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谈判。这种谈判当然不是双方的代表坐下来谈判,而是双方作为两个阵营在市场上进行的心里谈判,或者说一种心理战。以楼市为例,开发商的筹码是购房者急于“有其屋”,而购房者的筹码则是开发商的存货管理困难及资金周转。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政府就要出面主持谈判,或作为中间人组织谈判。

政府主持谈判的策略之一是劝导。劝导的重点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供给方),劝其不要忽视客观的价值规律和供求法则,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薄利促销,打破僵局,以“短亏”换取“长赢”。策略之二是政策支持,包括对购买的支持和对销售的支持。比如,2008年10月,政府决定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而对于开发商,政府不妨以降低土地税来推动其缩小利润空间,降低房价。策略之三是政策干预甚至价格干预,比如以限制价格推动开发商脱手存量,当然这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政策,应当慎用。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5

【关 键 词】新现实绘画 现实主义 时代际遇 批判意识 油画创作

一、现实主义的两种视角

现实,不管是自然现实,还是社会现实,一直以来都是写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素材来源和表现形式。它从产生那天起,从未停步,而且还会一直走下去。从17世纪的卡拉瓦乔到戈雅、库尔贝、门采尔、列宾,现实主义绘画一直以各种形式演进延续。

历史上现实主义的共同特征就是关注当下,关注时代,也就是说,现实主义首先是基于主题内容的现实主义,至于表达形式则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历史上的现实主义,包括自称为或曾被指称为现实主义美术的,曾经包括卡拉瓦乔,荷兰小画派,库尔贝的绘画,马奈与印象派,卢梭与莱热,一部分自然主义绘画,巴比松乡村画派,俄苏巡回展览画派的写实主义绘画。一直以来,现实主义倾向社会视角而不是自然视角,今天的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缺的是个别性、特殊性。而不是一般性、普遍性,缺少的不是素材而是处理素材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许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实际上也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一种类型。但现实主义美术也有其独有的特征,比如广泛深刻的社会视角,艺术表现的真诚与真实性。现实主义既是开放的,也是限定的。开放的是不断变化的时代内容,限定的是艺术家不变的选择——写实性、批判性、关注社会,而不是耽顾于玩弄形式。新现实就是发展了的、广义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有多个范畴,比如从二元论则有真实与理想、自然与社会、颂扬与批判、狭义与广义等不同倾向之区别。其中,更主要的是狭义与广义的区别。历史地、辩证地看,现实主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眼中的或自谓的现实主义与艺术史家眼中的现实主义亦不尽相同。如果说有现实主义,那么它应该指示的是再现性绘画,具象绘画,写实主义,客观主义,唯物主义,大众主义——即从自然存在的客观世界出发而不是耽顾心灵的再创造的艺术,它一般倾向于如下特征:从绘画中指示时代进程或方向而不是无关痛痒的唯美主义,让绘画服务于一般公众而不是社会精英,表达社会的主体公民一般公民而不是少数执政当权者,这是现实主义的字面意思,也是广义的现实主义。狭义的现实主义则是理想的、限定的现实主义,一般特指俄苏革命现实主义和受此影响的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主义绘画,是广义现实主义的定向应用,在国内曾经被称为革命现实主义,也是因为这些绘画较多地融入了时代政治因素。按现实主义普遍的、一般的涵义,现实主义既不是降级为徒有现实元素,也不是一味唱颂歌或唱挽歌,而是从现实中发现新的触角与切入点。不论是社会现实主义,自然现实主义,还是狭义现实主义,广义现实主义,都是如此。现实主义一般倾向社会现实主义甚于自然现实主义,倾向批判的视角甚于赞扬的视角,倾向广义现实主义甚于狭义的现实主义。

二、新现实绘画与现实主义的时代际遇

新现实是回归常态的现实主义,它不一味地题材集中,也不着力于塑造典型,而是从红光亮走向真平实,让创造之手回归艺术家自己。今天所谓的新现实就是回归现实主义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绘画作为绘画创作长盛不衰的形式,今天已经获得更加广义的内涵,革命与劳动作为现实主义曾经的的主要形式,今天依然充满活力,不过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的从激烈化到隐遁化,社会劳动的潘多拉盒子豁然开朗,劳动的内涵日益丰富,现实主义亦从狭义走向广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天地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面目。今天的情形是,现实主义的精神没有改变,现实主义的表现内容、手法与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

现实主义美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内容的纪实性、批判性和形式的通俗性、易解读性,并通过一般观者而不仅限于专业人士达成这一目标,这也是现实主义存在的理由和成长的沃土。现实主义美术在一般民众中是普遍受欢迎的,这在中西方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鉴于人的发展的不平等性,现实主义从来不缺观众,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今天,随着社会情境的改变,现实主义开始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的内涵,并付诸新的形式和新的视角,新现实主义应运而生。

新现实依然秉承了现实主义的批判视角,不过批判的形式趋向于隐含和温和,平和性代替了激烈性,写实性代替了纪实性,但内在的倾向性并没有改变,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美术一脉相承的传统。新现实主义在国内的兴起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新现实实际上并不新,而是西方19世纪现代化进程中所曾经的困惑与迷茫在中国当下的反映,对西方人而言是平常的状态在中国成为头一次遭遇,现实主义面对的社会现实的内涵随之发生了变化,故名其新。抛开工业化的最新成果,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与100多年前的欧洲何其相似。我们用30年时间走过西方150年工业化历程,正向的成果与反向的警醒一样巨大。丰富的现实生活不断制造着丰富的素材,现实主义的内涵愈加丰富。革命与劳动曾经作为现实主义曾经的的主要内容,今天仍然是并且依然充满活力,不过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战争与革命的激烈性化作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平和性,民众期望的经济与民主发展进程与社会实际进程之间的矛盾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基本社会矛盾;劳动衍生出各种形式,多样性代替了单一性,打谷场上的肩扛粮食的农民收割者变成了扛垃圾的民工,齐心协力的革命婚姻变成了纷扰多事的世俗男女,拾荒乞讨者变成了非乞食性流浪者,曾经的男女老少干部群众齐动员的战天斗地变成了因严密合理分工而各司其职的冷冰冰的生活机器,《活着》依然不易,《生存》更需有道,《下海》各逞其能,《求财》不择手段,《爆发》来者不拒,《麻将》虚虚实实,《失控》不打招呼,和谐与被和谐,创新与被创新,丰收与被丰收,增产与被增产,减负与被减负,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劳动的形式门类繁多、形式多样,抬头俯首随处皆是,挑战着人的想象力。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捡拾废品的回收者、假日海滩上的人群、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情侣、水塘边的独钓者、非乞食性流浪者、领取低保的城镇居民、奇妙的经济纠纷、精力充沛的营销者、穿着华丽的宠物狗、来历不明的闯入者。五彩缤纷、巨大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是新现实绘画的不竭动力,美术家的神圣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手法把光怪陆离化作五彩缤纷,现实主义依然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三、新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日常生活与人的异化

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往往出现一些特殊的奇异的社会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改变。

首先,由商品劳动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比如机器生产造成众多产业工人成为生产链上的附属物,海洋馆里与鱼作伴的陪泳者本身也成了鱼,天天用电脑的人本身也成了电脑的奴隶,此种情况马克思称之为“劳动异化”。此外如垄断经营和分配不公造成的往大海里倾倒粮食,把牛奶撒入田野,社会财富两极分化造成的高层楼宇和贫民窟两相并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争夺造成的局域性战争等,食品工程成了延长保质期的工程,可持续成为可累积,悉心经营成为苦心钻营,这种情况可称之为“经济异化”。又如,在人的生存意义上,新时期以来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如房奴与车奴,数字化生存带来的“数据恐慌”,电脑依赖症、电玩网购、电子奴仆在社会生活中也愈益普遍,这种情况可称之为“生存异化”。上述情形尤以社会转型期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在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不可调和的社会融合造成人的生理和心理变态,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精神病人、自闭症、虚妄症、恋物癖、自恋狂、窥视癖等。再一方面,即便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受自然人本身与生俱有的本我与非我、自我与超我意识的驱使,有些人也会做出不正常的偶然性的、间歇性的、持续性的举动,如非生存性的流浪者、徒步的朝圣者、精神的游走者、多余的管事者等。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人化自然,在历史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农业文明时期的夯土建筑、民居教堂、舟桥土路,工业文明时期的烟囱工厂、蒸汽车间、通讯电网、摩天大楼、飞机轮船,到了后工业文明的信息时代,电子控制、光纤微波、高速铁路、霓虹彩灯,技术进步带来的自然社会景观的交迭更替日新月异。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在改善人的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使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垃圾山、掩埋池、工业污染、电子垃圾、冰川消融、气候变化亦随处可见。

按法国后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现代人类社会藉以持续存在的理想的组织模式——监狱、军队、学校、工厂,其中的成员在获得秩序和自由的同时也处于“监控社会”之中,这种透明监视是现代生活对人类生活的又一种形式的规约。这是马克思人的异化理论的又一种解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站在流水线上的工人、集体农庄的劳作者在获得劳动自由的同时也受到机器和规约的控制,等公交车的人流、马路上拥塞的汽车在享受出行自由的同时也遭受无序的公共交通的侵扰,海滩上享受日光浴的人群在休闲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观望,公众人物在制造新闻的同时也在兜售个人隐私等。

人和人类活动造成的上述种种变化,是日常生活这个矛盾杂多体和社会多棱镜的集中呈现和多面折射。它写在人的脸上和身上,反映在人的动作举止和行为方式上,这些奇异的现象和奇特的表现,在社会转型期尤为明显和常见。这些形形的异形、异趣、异态、异样,既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自然轨迹,也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适时素材。

日常生活是与现代性粘连在一起、互为表里又互相遮蔽的关系。美国学者昂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引论》(1971)认为日常生活是由“日常”与“现代”之间的互动而构成的一个关键场所:“日常生活和现代性是两类连接在一起、互相关联的现象,它们不是完全独立的实体,而是互相笼罩,互相隐藏,既揭示又隐蔽”。米歇尔·德塞都《日常生活实践》(1984)则从阐释学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日常生活在社会行为学层面的肤表显现与开放透明的现代社会的两相悖论中揭示了对文明社会的深层忧虑,并认为“居住、游走、言说、阅读、购物和烹调”等种种方式为消费者逃脱现代社会的监控提供了一系列的战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乡村漫步到太空旅行,从实物感知到虚拟体验,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流动性使日常生活呈现出与时俱进、异彩纷呈的复合表征,日常生活亦因此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资源和不竭动力。从历史的、流动的、内容的视点看,反映日常与当下实际上就是作品时代感的问题。

吴长江在《要认真研究创作问题》一文中提及“17世纪西班牙大画家委拉斯贵支、里贝拉和戈雅,其最精彩的作品,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恰恰是表现普通人的肖像:儿童、侏儒、乞丐,……戈雅的作品表现出乡村人的生活状态,醉酒、踩高跷、捉迷藏,乃至打谷场上打斗的场景,丰富极了,也颇为动人。”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艺术创作要以特殊性表达普遍性的问题。

四、新现实绘画的形式内涵:再现性绘画的方向

萨特曾说:“美,并非是单一的,它必须是两种因素的统一:一是它的可视性,二是它的隐蔽性。”对于艺术表达来说,就是如何以特异的形式表达特异的题材。

当下最大的现实是当代艺术史必须由当代人去书写。社会转型期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既是社会发展的肤表征候,也是艺术创作的绝佳素材。当代社会最大的隐喻就是后经济时代产品与服务极大丰富,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多一种困惑,人被自己生产的工具所奴役。交换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沟通成为生存的机械形式,物质丰富与精神自由不同步,方便成为不便,丰富成为累赘,困惑与选择一样繁多,不知所从,无所适从。工具与理性凌驾一切,道德情感缺失错位,社会有机体亟待感性细胞调适。集权与民主博弈的结果是,人类要为二者的优点与弊端一起买单。集权带来的是个体的约束,但国家共同体的运行成本相对集约,民主则意味着个体自由度增加,而其代价则是整个社会物质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加剧。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社会景观中充斥着畸形细胞,这种畸变既是社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力与生动性的即时体现。

纯粹的绘画形式创新大多与视觉元素的形态设计相关,兹不赘述。单就绘画表现的内容而言,日常生活中的异趣与异形既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体现,也是艺术创作的即时素材。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能应用于绘画表达的特殊心理生理生活情状、奇异的自然现象、人化自然现象、日常物件、社会现象、自然与社会的复合景观成为再现性绘画的方向。日常生活中的异趣与异形指的是普遍中的特殊、一般中的个别,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所指亦有不同。日常生活中的异趣与异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凡事以稀为贵,多则不奇。一般而言,罕见的或极寻常而不被注意的、刚出现的或将逝去的、巨大规模的或极微细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或将要失却的、高贵耀眼的或庸俗不堪的、糜烂腐朽的或光鲜明亮的、崭新的或古老的事物新异度较高。

异趣与异形有时候并没有明晰的界限,甚至表现为完全合二为一的情形,如侏儒、玩偶、卡通本身既是异形,又有异趣。

艺术家出于艺术效果最大化的考量,往往关注那些既有异形又有异趣的东西或现象:比如开进花园的坦克,墓地上空的彩虹,悬浮的城堡,废弃的厂房,浮在水上的泳者,废墟上的游戏,刑场上的婚礼,圆拱门里的武装,表情犹疑的求职者,患得患失的消费者,闹市中的隐者,陌生的闯入者,坚持传统生活方式的新人,夹在暴乱人群中的幼童,与白血病患者的陪婚,残疾人的节日嬉戏,摩天楼群中的驼队,水面上的断桥,同族中的异类,奇异的独行侠,节日中的悲剧,著盛装的浪荡子,挂满勋章的模范,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在表现奇异或尴尬,通过将性质、形貌完全不同或十分近似的两种或几种东西搭配组合,以强烈的对比或微细的差异使对象产生奇异感(俗称陌生化),从而获得或疏离或弥合、或同质或异质的视觉心理效果。

如果说再现性绘画在当今还有意义,那么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奇形异态的记录,而不是对既往历史的“假想的理想”的追摹,这也是现实主义绘画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直指现实,穿透表象,透视奇异。艺术家的天职和才能就是以独特的视角、用独特的手法表现这些真实而又生动的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这既是现实主义绘画的不竭动力和永恒魅力,也是当今新现实、新具象、新写实、新叙事、新隐喻绘画图谋出新的一个路径。

五、从一般性到特殊性,从普遍性到个别性:时代现实的写照

今天中国社会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已使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简单的二元视角显得不合时宜,与此前的理想化和典型性不同,陌生化理论在中国绘画界的勃兴正说明了艺术家面对多元现实所应有的艺术自觉。面对新的社会现实,既有的形式已经不能或不足以贴切地表达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寻找新的手法、新的视角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表现典型、常态表现已经不能够诠释现实,不典型、非常态成为最新的典型,探讨逻辑中的悖论、规范中的不规范、协调中的不协调成为新时期绘画创作的主流形式。奚静之在《浅谈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中认为艺术家应该摒弃“理想化”模式的影响,寻求独特的切入点;顾振清所谓终极感、未来感、神圣感,高岭所谓人与自然的关系,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中预言“异形”的时代隐喻性等等,都说明了从绘画表达从一般性到特殊性、从普遍性到个别性的时代走向。

新时期以来,伴随工业化和民主化进程,社会生活愈加丰富多彩,现实主义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内涵,反映民族、民众、民权、民生状况的绘画愈加普遍。从第十届全国美展上开始出现垃圾袋挂满枝头的表现环保题材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2011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王冠军的中国画《今夜不回家》表现的是海外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片断、何军的油画《独钓》中太湖石下心不在焉的垂钓者、中国画《无人接听》中公话亭前焦虑等待的郁闷青年女子等等,这些作品都以瞬间性、偶然性的情态和片段生动地表现了当下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李罗的油画《中国式创业》则以城中村一对开磨坊的新生代小夫妻的坦然姿态幽默地表现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民众的生存状况。

六、结论:新现实凸显的是一种立场和态度而非形式和风格

新现实主义秉承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视角,不同的是,新现实主义意味着主题指向的变迁和表达方式的转化。如果说革命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法则针对特殊群体、特定题材的集中运用,那么,新现实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对普罗大众、开放题材的普遍运用。新现实与现实主义没有实质的不同,而是因应时代最新发展、有着不同以往的主题指向和表达方式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时代延展和最新表现,是当下现实与当代艺术家的完美组合与协调搭配。新现实是一种立场和态度而无关形式和风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待定而非既定。正如现实主义当初的革命性,新现实的典型特点是隐含性。新现实与新写实、新客观、新具象不矛盾,尽管都是从更加隐含、更加平实的角度实现绘画的社会性,但相对而言,新现实更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关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体性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在现实中的种种情境与遭遇。

新现实凸显的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判断,是思想力和行动力的融会贯通。从表达对象的立场、态度和切入点而言,今天的许多绘画都可归为新现实主义,尽管它们有着朴素的或者新异的形式外表,那也正是现实的一种写照。与新具象、新写实、新叙事、新隐喻绘画有所不同的是,新现实绘画不以形式为上,而以表现视角为上。对新现实绘画而言,思想性是第一位的,手法和形式是第二位的。在这个意义上,新现实与一部分偏重内容叙事的观念绘画或时有交集。新现实绘画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公共性和视角的特殊性,归根结底来自于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批判意识和绘画形式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新现实绘画既不是历史上所有现实主义的汇总和集成,也不是日常生活奇形异态的恣意夸张和滥用,但毫无疑问,它是现实主义历史触角的扩展和延伸,是对时代现实的再阐述。相对而言,新现实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倾向于具象表达,而非抽象演绎;在艺术手法上更倾向于折中与综合,而不是偏执极端和形式分析。新时期以来,绘画在回归本体和承担社会使命两方面都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作为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当代呈现,新现实绘画更担负着记录当下、指示未来和不断刷新未来视觉图景、开拓绘画创作空间的崇高使命。伴随社会现实的不断进展和年轻艺术家的参与,新现实绘画从认知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应有更加自觉与勇毅的表现,并以此不断推进现实主义绘画的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意大利文化协会.现实主义[M].刘郁若译,世界艺术百科全书选译Ⅱ,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2]异化劳动与人化自然理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M].福柯将程式化的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想模式称为“规训社会”.

[4]彭苏.李荆.万里走单骑——一个人的精神胜利法[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4月13日第15期,总第156期.

[5]〔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3.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6

【关键词】数据处理;教学;改革

近年来,财经专业一直是高校热门专业,招数人数和占比不断上升。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对于财经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需求是相适应的。但是,财经专业的素质要求,往往提得不是十分明确,尤其是专业素质要求,这主要是由于财经专业教学内容调整频繁,也可能与经济发展、管理要求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紧密相关。然而,无论理论如何变化,经济发展对于财经类人才的专业素质确实越来越高,除了精深的理论素养,财经人员对经济现实的敏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局势,财经专业教学就应当在提高学生对于现实变化的敏感性方面提高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技能就是经济生活中数据处理技能的提高。

一、数据处理是财经专业人才的必要技能

数据处理能力对于财经专业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其一,数学化是经济研究中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对财经专业学生素质要求向实用的维度发展。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纯粹理论推导的文献并不多见。这主要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管理研究本身更注重现实问题的抽象和解决,不是从抽象到抽象。即使是纯理论的考察,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研究文献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抽丝剥茧,力图找出很一般的规律。这种规律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往往只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判断和思考,而经济研究人员与经济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对现象、过程的精确认识和控制,基本的原则往往在碰到具体阶段和情境时,并不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如果一个财经专业学生,只是对于经济学经典原理进行机械记忆,不能将理论与现实挂上钩,无论是对于他继续从事理论学习还是在实践中应用,都不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要让学生把现实经济现象与经典理论挂钩,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累积大量的有关经济现象的信息,包括经济数据、案例以及经济发展历史。财经专业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去发现规律、印证规律,抽象出解决方法,或者对于大量的现象、数据与方法进行匹配的案例中累积创意,累积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累积数据与信息的处理方法、研究案例等是财经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提升素质的方法。

其二,信息化条件下,精准管理是一种普遍趋势,要求财经专业学生必须有熟练的数据处理技能。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非常重视直觉,这当然会使管理方法灵活,但是这种方法会使管理人员严重依赖自身的经验,而且直觉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模糊情境的判断,结果很难精确。现代经济管理更加重视对局势、趋势的精确判断,使得管理与控制更加精准。大量的数据处理与情景模拟,使管理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在虚拟条件下精确获得。这种精确的管理方式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在发达的信息化条件下,精准管理已经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必然要求。

信息化使得各种档案系统储存信息的能力增强,数据的挖掘处理已经成为决策的必要技能。财经专业学生有可能面对各种经济决策,因此数据能力就有可能成为决策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信息系统不能提供现成数据时,在数据收集基础上进行处理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三,数据处理技能的教学,有助于基本原理的教学效果。运用数据与理论相结合,使得理论更加具体,就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应用原理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就有可能对于现象的规律性更加感性化。

将理论与数据相互佐证,学习兴趣有可能更浓,就有可能使学生自动抵制所谓知识无用等荒谬的看法。对于高校来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学校声誉的重要方法,数据分析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这些基本素质。

其四,对于区域性的大学,财经专业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有助于区域未来软实力的提升。财经类专业是未来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力量,尤其是一些基层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有助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基层的数据能力与整个组织的精准管理能力紧密相关,有助于组织的战略决策与实施。

二、财经专业数据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数据处理技能两张皮,重理论,轻数据处理技能

财经理论与财经应用课程截然分开,理论主要进行基本原理教学,使得活生生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成为枯燥的说教,学生学完以后,无法与现象的解释、现实问题的抽象联系起来。在应用课程中,无非是将理论课程进行细化和延伸。在这些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数据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进行数据处理教学的财经专业课程就只剩下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几门很少的课程。但是,即使是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更多的教学工作可能又放在原理、建模等方面。学完这些课程以后,学生面对现实经济与管理问题,仍然无法决定怎样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究其原因,学生在这些课堂上仍然没有学会处理数据的技能。

2.在实践环节,缺乏数据运用的要求,再次让学生失去了对数据处理技能的学习机会

财经专业学生的实践,重在营销、柜台岗位等,有可能只针对一些最基本的流程的熟悉,而忽视流程的原理理解、流程效率的理解等。

3.论文环节对于数据运用不做要求,学生失去对数据处理学习的最后机会

学位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尽管学生有不同的层次,但是,对于数据处理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是不能放弃的,只能在不同的层次对于理论、模型的要求可以不同的标准作衡量。即使是本科学生,也应当在手机数据基础上进行问题而对研究。如果根本不提出数据处理方面的要求,他们根本也就无法分析问题。大多数财经类本科学生可能在做学位论文时,更多是进行概括、列举案例,将多种素材进行拼凑。这种做法既没有达到论文的目的,也助长了一种财经研究中不务实的不良风气,更容易造成对于财经研究的误解,以为变相抄袭就是财经研究的实质。

三、加强财经专业数据处理教学的建议

1.明确地将数据处理能力列入财经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可以笼统地涵盖数据处理能力要求,但是,在培养目标中,应该将集中常见的体现素质的基本能力要明确提出,包括数据处理能力。将这一能力要求具体提出以后,教学理念就有可能进行全新的改变。

2.积极推动数据处理教学改革实验

以财经类专业院校为主体,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渗透等方案中,积极进行数据处理能力的教学改革。首先是教材编排上,要体现数据处理、数据运用与基本原理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展示基本原理时,要列出案例、数据,并说明这些数据如何获取,使数据获取与案例收集贯彻到原理教学中。

3.开设专门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课程

处理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以外,可以开设选修、讲座等课程,专门介绍数据收集、加工处理的设计方案,使得数据处理的教学系统化。

4.在实践环节、论文环节中,要提出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应当在相关论文指导过程、实习指导过程中,明确提出数据收集、分析等要求,促进学生面对实际现象,主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付汉萍.浅谈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5(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