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收治患者185例(200颗牙),就诊时无明显根尖症状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外伤露髓牙。其中男102例(1l5颗牙),女83例(85颗牙);年龄16―50岁。其中慢性根尖周炎20颗,牙髓坏死史36颗,牙髓炎65颗,活髓牙45颗和隐裂牙34颗。200颗牙中前牙8l颗,双尖牙57颗,磨牙62颗。根充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拍x线片,了解根管数目、形态及病变范围,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常规开髓,拔髓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活髓牙在局麻下进行),每增大1号锉之前,用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根管预备完成后隔湿患牙,根管干燥后置Fc棉捻于根管内,消毒3―5分钟,然后用根充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术后摄x线片观察根充情况,一般根管充填材料距根尖约1mm以内为适充,充填不到位者须重新充填。术后给予抗生素口服2~3天,l周和1年后随访。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成功:无自觉症状或1周后无疼痛症状,咀嚼功能良好,无叩痛,瘘管消失,患牙无松动或1年后x线片显示根充良好,根尖无阴影或原有根尖阴影缩小。②失败:术后有肿胀叩痛或有咀嚼痛等,原有瘘管未消失,患牙出现I度松动,摄x线片示根尖周原有阴影扩大或无阴影的出现阴影。
2 结果
本组200颗无根尖症状及叩痛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牙髓炎、活髓牙及隐裂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随访1周和1年,成功186颗,成功率为93%;失败14颗,其中12颗为术后1周出现肿胀及咬合疼痛,2颗为1年后随访牙龈有瘘管,且x线示根尖阴影扩大。失败病例中,6颗是慢性根尖周炎,8颗为牙髓坏死,均为前牙和双尖牙。前牙根管粗大,可能扩管或冲洗时有感染物质进入根尖区,双尖牙也为根管较粗且根较短的牙,有些患者术后未口服抗生素等原因。
3 讨论
关于“牙髓治疗方法”的争论已经持续了1个多世纪。人们不断产生新想法,迎接新挑战,发展新材料,提出新技术。随着对根管解剖系统的深入了解,其中有些方法和路径被证明为不可行、无用、偏离方向或没有出路;有的方法是明显的进步,有的却是退步;有的方法具有创造性,有的仅仅是重复;有的基于生理学基础,而有的仅仅依靠经验。我们不仅需要重温这些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同时还要吸取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为它使牙髓病学和牙髓学发展变得完全不同了。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是牙医学中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手术。该手术保留了牙齿,因而与拔牙术互补。牙齿结构为牙齿中间空洞的部分包含称为牙髓的软组织。空洞上部宽阔,称为牙髓腔,下部有管状的根管,由之导出牙神经和营养神经的血管。人类一般每颗牙齿有l~4个根管,后部的牙齿根管最多。牙髓发生感染,会造成疼痛、颌骨感染,最终牙齿因为牙神经的死亡而变得脆弱。下颚右侧第一颗臼齿根管治疗并装牙冠后的x射线照片,明亮部分为充填。注意右边两根根管没有全部充填,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根管治疗术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根管治疗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蜂窝织炎,造成治疗失败。不论是一次还是多次完成根管治疗,疼痛主要发生在术后6~8小时。规范的操作是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的最好措施。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牙本质碎片、微生物、残留牙髓、冲洗物和坏死碎屑可以被推出根尖孔,引起疼痛和炎症。根管治疗时,通过正确而彻底的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严密的根管充填,可以达到祛除病灶消除死腔,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一次性根充因其疗程短,复诊次数少等优点而受到重视。传统的根管治疗以Fc消毒根管1周后充填根管,长期以来Fc是消毒感染根管最可靠的药物,但其作用时间长,刺激性大,使用时往往会发生药物性根尖周反应,加剧疼痛,延长治疗时间。本组病例中有14颗牙术后出现肿痛,85.7%都发生在术后1周之内。主要是因为感染牙髓根管粗大,在操作过程中器械易超出根尖孔或将感染物推出了根尖孔所致。所以在根管治疗一次法的应用中还应特别注意适应症的选择与规范的操作技术。
本组185例(200颗)患者经一次性根管治疗,取得成功率93%的良好效果,可见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是安全、有效的,能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疗程。本研究临床观察时间为1年,基本能反映远期疗效。笔者认为,只要适应症选择正确,操作规范,再配合抗生素口服预防短期的局部反应,对许多牙髓病和慢性根尖周病进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杜丽珍.根管治疗一次法术后反应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25(2):125.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9―261.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2
关键词: 闽台高等教育 竞争 合作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闽台渊源历史久远。闽台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局面。近年来,随着闽台在经济往来、文化交往上取得的进展,闽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一、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
福建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之一,在1999年之前,全省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长期保持在30所左右。1999年以来,随着大陆高等教育的扩张,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至2007年,福建省拥有高等学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高职高专院校55所,成人高校9所,另外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9所;在校大学生58.5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本科专业布点733个,高职高专专业布点1334个。全省高校教师2.7万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36%,其中本科高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51%。全省高校副教授(或相当级别职称)以上职称的教师9000余人。未来若干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数量和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2010年高等学校数量超过100所,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84万,其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64万左右。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台湾共有158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67所大学、75所学院及16所专科院校。[1]随着台湾“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20多年来,岛内的入学率已达到100%。目前,岛内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学习成绩按学分计算。除高级职业学校以外,还设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除了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台湾还采取多种方式普及推广业余教育。
二、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存量正在逐步接近。在此背景下,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即将出现竞争与互补的局面。
1.闽台高等教育层次与水平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制向大众化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学提供的就学名额比报考大学的考生名额还要多的现象,达成了教改人士“人人念大学”的理想。但是,高等院校数量的暴增并没有提升台湾的整体水平,带来的资源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已日益显现。
福建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比,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福建省高等教育分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另外,近些年来新建了许多所民办高校,其中包括民办本科高校、民办高职院校。
虽然台湾高等教育水平总体高于福建省,但随着福建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闽台在高等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上逐步呈现互补的局面,因此需要在办学理念、管理理念、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才能互相借鉴与补充。共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是闽台两地共同的愿望与目标。
2.闽台高等教育学科与人力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以发展工科教育和应用文科教育为重点,大力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构建起了与全省及各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福建省高等教育中专业种类覆盖面广,布点多,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为适应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需要,福建省优先发展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命科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全省理工类专业布点1018个,占全省专业布点总数的51.05%,已成为福建省高校的主干专业群。但这些新兴的学科基础薄弱,实验及实训条件缺乏,还处于萌芽阶段。福建省近些年来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师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总体上,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新的高等学校建立,仍然有较大的师资需求缺口,特别是高层次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领军人物严重缺乏。
台湾存在着一些学科资源过剩的状况,台湾省工科专业比较成熟,工科发达。台湾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各高校有专任教师,其中包括助教,还有数目可观的兼任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高、职称高这一现象在台湾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台湾高校资金充裕,教师待遇高。但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出现,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教师职位也将面临危机。
3.闽台高等教育生源的竞争与互补
基于人口形势的变化,闽台高等教育在当前若干年内出现互为补充的契机,2007-2010年,是大陆高等教育的入学高峰,由于扩招步伐放慢,学生入学机会大幅下降,高考录取率从原来的70%下降到60%。福建省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基础相当薄弱,高中阶段教育又比较发达,其潜在的生源已成为各省市区争夺的热点。仅福建省,今后3-5年,每年将有12-15万考生落榜,这是港台大学赴闽省招生的最佳时机。
2010-2017年,福建省高校生源将逐年下降,至2017年下降到最低点,而此一时段,又是高校数量持续增加的阶段,预计全省本专科学校到2020年将达到120所以上。从2014年开始,部分高校将出现生源不足,2017-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将明显过剩。此时,闽台高校都将出现生源危机,大陆各省区及港台高校在闽的生源争夺将甚于当前。
而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方面,由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已修正通过,如果日后大陆大学可以到台湾招生,台湾就没理由不采证大陆学历。但在此同时,如果不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大学,台湾大学就无法加入生源竞争,就会有些大学逐步被边缘化。
有分析人士认为,香港高校一度也因港籍学生外流严重,导致适龄学生不足、优秀生源匮乏,直至2002年开始从大陆招生后,生源情况才有所好转。台湾可以借鉴香港经验,这样既可以为台高等教育的明天找到出路,又能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正面影响。[2]
4.闽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与互补
这些年,许多台湾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了大陆。但由于管理观念上的差异,不少台资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回台湾招聘管理人才,为此,造成了台资企业内部的矛盾。如果今后福建省学生到台湾接受学习和培训,再回到大陆台企工作,对台资企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用成本低的本地人才来取代“台干”。同时,也可以解决福建省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在台湾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毕业生涌入社会后就业竞争激烈,近年来,有一批台湾高校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到大陆就业,尤其是福建省就业或者投资创业,都会得到利益保证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目前,大陆已经陆续向台湾学生开放一些执业资格考试项目,实际上彻底解除了对台湾生毕业后留在大陆就业的限制。
三、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及展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地高教领域的人员来往与学术交流日渐频繁,90年代达到了。目前,两岸有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不少高校通过校际合作方式,互派学生进行为期几个月的互认学分的学习。大陆高校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研究水准领先;台湾高校资金充沛,科研设备先进,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两岸可以优势互补。另外,两岸同名及具有相同历史渊源的学校,如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师生间的交流、学术讨论情况也非常热络。[3]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部门及高校一直在对台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问题积极采取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福建省目前有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对台湾学生实行单独考试、单独招生,对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2006年,福建省高校累计招收台生达3000多人。招收的台生主要攻读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贸、贸易、法学、外语、艺术设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福建省,通过福建省教育界的学会、协会、促进会等民间机构,以及福建省大学校长联谊会、“6.18”福建项目对接会、“98贸易洽谈会”、两岸四地中医药学术论坛和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等平台,初步建立起了闽台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机制。通过合作与交流,以把握全球化浪潮冲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共谋提升两岸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目前闽台教育合作的渠道仍不够通畅,层次和规模尚待提升,还存在发展的瓶颈。
随着闽台教育文化交流增多,以及台湾自身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台湾在近几年来也开始策划与福建省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方案。依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2009年在台湾高校交流的大陆交换生及研修生人数为2888人;2010年则估计有3000人,分别在台湾146所姊妹校进行短期(最长一年期)交流。
今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坚持这样的思路:先私立后公立,先系科后学校,先互认课程与学分后互认学历;以台企为中介,台商子女与台企员工、准员工为对象;从交换学生、交换教师、访问学者起步,发展到联办专业、联办学院。鼓励两地学校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不同专业领域的合作办学,进行联合科研与开发。推动两岸学校学分、学科和学位互认。大陆方面,可多渠道、多途径安排台商子女就读,如允许直接进入大陆学校,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可部分聘请台湾的教师到大陆任教,也可利用现代科技、网络的便捷实施远距离教学。两岸的教师和相关人员可定期举行研讨会,进行教育资讯交流和学术研究,还可组团到省内外开展考察。以教育交流为载体,继而进行人员互访、教育资讯传递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使沟通更深、更广,促进闽台教育资讯交流,分享两岸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