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抄报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一条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二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二十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五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七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
截止至目前,全支队今年共拆除7处广告牌,各大队共下达《安全隐患告知书》224份,《修复告知书》178份,向地方政府综治办去函27份,联合高速交警向经营单位去函2份,向当事人下达《整改通知书》30份,发放宣传单108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1250余人次。共清查安全隐患211处,目前已修复、清理83处。支队无总队所列全省45处重大安全隐患情况。支队业务科每月定期对大队路域环境及交通秩序整治进行督办,对发现的各类问题下发了21份督办单。对各大队路政巡查每日通报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支队领导坚持每日值班带班。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都放弃休假休息。大队值班领导每周上路巡查一次,对辖区路段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经常性对支队的重点部位开展安全检查和自查,做到制度落实、措施得力、排查隐患,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办公场所、宿舍、食堂用品安全、电气线路、消防设施、车辆设备、财务室、票据室、防盗设施等关键部位的隐患排查。
各大队都约谈所辖路段排障队,组织排障人员学习《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安全生产与应急工作实用手册》,现场查看清障施救安全装备,对照装备配置标准,逐个核实,对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要求清障施救人员上路着装规范,在做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已经计划中秋国庆两节前组织清障排障队再次进行安全生产的学习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1、支队所有车辆都比较老旧,车辆行驶里程基本都在20万公里以上,存在维修经费高,车辆性能差等安全隐患。
2、辖区内有些桥梁过高,从高速上根本无法下去,导致有些桥梁涵洞的安全隐患无法排查彻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性的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要求对大队所管辖路段的高速公路桥梁、隧洞、涵洞、护栏板等法定职责区域实施徒步和拉网式的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对已经清理完成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并保留文字、影像记录。
2、联合高速交警、管理中心、养护中心、清障施救等单位召开联勤联动应急预案会。将和交警部门就“双节”安全保畅及应急处置方面,召开应急预案联系会,让大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立即启动预案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促使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快速、有序、有效。
3、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持续跟进高速沿线废弃房屋的拆除工作,确保下半年完成沿线废弃房屋的拆除工作。
4、加强对清障施救队的监管力度,组织清障施救队进行安全生产学习培训,以提高其全体队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清障施救队的服务意识,在平时的清障施救服务过程中,争取做到“零投诉、零举报”。
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已有效的开展和稳步的推进,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的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努力认真细致抓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做到时时处处抓安全,工作处处要安全,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一定要切实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
1.1安全管理及安全管理制度概述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可以说,只要安全管理做到了位,企业就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为生产经营活动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是为树立和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重在人、机、环、管四个要素,人又是非常核心的要素。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故,有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要实现安全管理,管好人是重中之重。要管好人,安全管理制度是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安全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等,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充分体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安全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严格执行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几率就会减少。反之,会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委,安全生产工作就会出现无人负责,无法顺利开展的被动局面。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责任制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达到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要使安全工作得到提升,就要对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控制,运用精细管理的思想,细化每个工作步骤。通过事前制定标准,事中控制过程,事后评价考核,实行对安全生产的全天候、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1.2安全管理制度的分类安全体现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现设备、工艺、电气、土建等各专业的管理。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维修制度、事故隐患与排查制度、工艺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行为安全管理、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厂区交通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等。安全管理不但要从手段和技术上,使物处于安全状态,更是要通过制度来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在人、机、环、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斩断事故发生的各个链条,进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过程的法宝,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安全生产职责。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使全体从业人员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以及“由谁来干”,有利于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实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规定了生产操作时应“怎样干”,有利于提高操作水平和技能,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发生。(3)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企业明确规定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方法、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秩序。企业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药机制,能有效制止违章和违纪行为,激励员工自觉、严格地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2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1)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目的是要让员工学会、读懂,并严格执行。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针对性不强,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几百万字,作为企业的员工真的会去熟记于心吗。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曾经讲过一个案例:他曾经到一个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企业负责人拿出一大本安全管理制度,但一尘不染,当即问他,这么厚的管理制度,大家都熟记于心了吗,都能熟记于心吗,我看这么新,估计束之高阁很长时间没有看吧,说得这位企业负责人“无地自容”,连忙承认确实没有熟记在心,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认真整改。(2)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形式,内容空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近年来上至国家,下到各企业集团、个体企业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为搞好本单位安全工作,在消化吸收国家、部委下发相关安全文件、安全条例、规章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安全文件和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追根求源,就是在制定制度时重形式、轻内容,重制定、轻操作。(3)安全管理制度面面俱到,操作性差。现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谓是面面俱到,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文件、标准等要求的要一个不漏的制定,别家企业有的也要仿照制定,唯恐差缺。其实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炼,在于实用、在于有用。当然国家要求的基本制度,适合企业自身的其他制度,必须制定,且应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4)安全管理制度来源于上级,吸收不好,转化不细。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稳定,事故指标连续趋好,这与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分不开。在事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连续不断地出台安全文件、安全标准,无疑为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企业在这些制度、标准出台后,往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并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初衷看,肯定是非常好的,也是必要的,但从实际来看,企业在吸收和再制定过程中,存在吸收不好、转化不到位的现象。这样一来,企业职工就对安全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5)安全管理制度仿照其他企业,照搬照抄,不切合实际。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不是“闭门造车”而来的,往往会到其他企业进行考察和学习,初衷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实际上,可能没有认真地分析企业间的时间、空间差异,就盲目照搬照抄,存在不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可能性。
2.2安全管理制度在宣传贯彻上存在问题(1)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制度制定的再好,若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也就无法落到实处,无法顺利执行。因此,安全管理制度若要得到员工的认同、理解,教育和培训显得格外的重要。但实际情况,往往不令人满意。制度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或宣传的力度不够,有的只是在报纸上走走形式,没有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真正的理解和认同,员工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吗?答案是明确的,不可能实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有必然的趋势。(2)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制度出来后,要得到广大职工的遵守,除了要强化教育力度外,教育培训方式也必须多样化,简单的形式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输便捷,可供宣传教育的手段非常多,不仅要利用好传统的宣传手段,更要利用好现代的宣传方式。形式多样化,更能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能让员工在不经意中获得相关信息,且记忆深刻,员工也才可能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3)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安全制度“只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安全制度人人平等。但是,安全制度的培训教育一定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受教育和培训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且在分清对象的基础上,分重点进行教育和培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分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进行分期分批地宣贯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4)宣传、教育形式主义严重。制度要深入人心,只注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宣传教育和培训过程中,不能只就制度而制度,一定要从制度制定的背景、来源,以及结合没有执行这些制度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宣传和贯彻,还可以辅以必要的考试来检查和督促宣贯的效果。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的教育和培训,一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且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和疲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不讨好”,后患无穷。
2.3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1)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带头模仿作用未充分体现。对于各项制度,首先应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和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更是离不开领导层的“以身作则”。这里指的领导,不仅包括高层,更包括中层和基层领导,甚至班组长。实际情况,往往不容乐观。领导的带头和模仿作用十分见效,但不“以身作则”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因此,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地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为广大员工树立榜样。(2)学习、宣传不够,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不理解、不知情。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法宝。但是由于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认同,往往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罪魁祸首,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因此,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职工理解和认同。只有职工学懂了安全管理制度,知道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才会主动去遵守和执行,才会有效地避免事故,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3)责任心问题,认为不严格执行也不会带来不良后果。责任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了责任心,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在安全生产上会无穷后患。责任心注重细节,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也必须注重细节,细节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条件,那些“大而华之”“差不多”思想的泛滥,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责任心的养成,在于平时的积累,在于做事的态度,在于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集团、一个个体企业,一定要重视教育,注重责任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发达、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经久不衰。(4)由于人的经验、懒惰、逆反、侥幸等心理,故意不严格执行。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和千差万别的习惯,对事、对物、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也会千差万别。管理制度对于个体的人来讲,由于经验、懒惰、逆反、侥幸心理的影响,确实存在对制度执行的差异,认为过去的经验、不严格按照制度也没有发生事故,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虽然,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一旦事故链条被全部接通,事故的发生肯定就是必然的,因此一定不能报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次未发生,下一次也一定不会发生,那就大错特错了。(5)人的素质较低,无法完全落实制度。人的素质有高有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工作能力的大小,但不应是不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的借口。但人员素质的低下,确实有可能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不严格执行,尤其是企业承包商外聘的相关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物质精神需求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认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认识不到危险有害因素,工作常常是我行我素,不按照有关的规定和制度办事,无法完全落实相关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务必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不厌其烦地讲解制度、规定,让他们真正懂得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内容,并严格执行。
3如何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1安全管理制度在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1)安全管理制度应精炼,且具有可操作性。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约束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办事的程序,因此务必做到精炼、精简,容易理解,利于操作。制度要有层次,要分类别,既要顾及全面,也要分清主次。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在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真空,不留死角,力求做到不交叉、不重叠,责任明晰,职责分明。注重岗位职责,不管个人喜好,只要你是这个岗位,就应当履行这个职责。务必实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过程一视同仁。(2)安全管理制度要切合企业实际,不能照搬照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企业务必根据装置要求、工艺要求、人员结构、原料性质、产品性质等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绝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3)安全管理制度应严谨,决不能模棱两可。制度既然是约束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做事的程序,务必要做到科学、严谨,经得住推敲,经得住考验,决不能这样也可,那样也行,这是制度能严格执行的前提条件,否则既不能约束人的安全行为,也不能规范做事的程序,还会适得其反。(4)安全管理制度前应充分征求意见。安全管理制度在前,应向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征求意见,并在收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讨论、研究,把符合的意见写进制度。制度正式后,需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一旦正式实行后,就应当不折不扣的执行。
3.2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要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制度已然制定,决不能束之高阁,一定得让职工学习、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折不扣的执行。为了让广大职工理解和认同,制度的宣传贯彻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宣传贯彻的方法和形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强化,注重内容的同时,注重外在形式,采用寓教于乐、案例结合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和宣贯工作。
3.3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必须重视,才能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使各级管理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领导是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务必齐抓共管,照章办事,坚持原则,做严格执行制度的典范,给员工树立榜样,做到上行下效,才能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3.4安全奖惩制度应做到奖罚分明、奖罚及时安全绩效考核一定要奖罚分明、奖罚及时,严禁奖罚失衡、时效滞后、避重就轻、考核不公和尺度不一。企业务必按照奖惩的相关条款,进行及时有效的奖罚。
3.5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持续、持久、固化制度一旦,务必持续、持久执行,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严格,明天松懈,这边严格,那边松懈,更不能“搞运动”,一定把制度进行固化,在执行上一视同仁,并逐步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
3.6安全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情况发生了变化,制度也会存在过时或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状况,因此,制度一定要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旦存在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一旦与国家新的制度相抵触时,务必进行及时的修订和完善。
4结论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基于逐步地健全我国安全网络监督机制的影响下,开采煤矿的技术也持续地进步。然而,因为我国的煤炭行业依旧面临一系列实际条件的影响和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这造成我国煤矿领域面临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为此,搞好我国煤矿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事项,不仅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差
虽然各个矿区都非常重视安全管理,然而,各个单位为了追逐利益,依旧面临忽视安全重视生产的情况。这也是一些煤矿出现安全事故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些煤矿未曾真正地贯彻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事务,这造成事故出现之后,一是抢救受困人,从资金上补偿受伤或者是死亡员工的家属,二是整改出现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惩罚有关的人员。这种看似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慰藉社会公众和受害人,可是如此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注重分析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此消极和被动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业已跟当今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相悖。鉴于此,只有具备超前的观念,以预防为主,才可以有效地确保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
1.2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混乱
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是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从而使出现事故的概率大大地降低。然而,实际中不少煤矿企业为了短期的以及眼前的利益,不想花费人员和精力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与建设安全管理机构。如此一来,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面临权责模糊、分工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难以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这使煤矿预警机制与煤矿监督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除此之外,场地管理的过程中面临“两少”与“两多”的情况,也就是路线远和晚班的管理工作者少,而路线近和白班的管理工作者多,这导致安全管理在地段与时间段上存在缺陷,是边远地带和夜间容易出现事故的原因。
1.3煤矿企业员工的素质都比较低
当今,我国的煤矿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各个大矿区的综合机械化生产实现,一系列的生产环节进行更加紧密地衔接,集中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煤矿工作者有着比较高的技能素质与文化素质。可是,作为一种粗放型行业的煤矿,特别是在煤矿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矿区吸收的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1)员工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这导致一些工作者难以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2)当前引进的一些年轻人员怕干重活,不肯吃苦,而作为累活和重活主导的老员工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一部分矿区存在不少的老弱矿工;3)一些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发生一些矿难之后,他们存在比较大的波动情绪,对矿井工作存在害怕的心理。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非常关键,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将其放在第一位,制定专门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实施事故职责追究制,强化安全生产的奖励和惩罚。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能够精细地划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条款,针对薄弱之处和安全隐患制定一些预防事故的策略,遵循安全查岗制度以及隐患查处制度。并且,在安全管理上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和方针,确保进行现场的管理以及监督,真正地防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现象出现。
2.2执行风险预控
煤矿企业应当增强“注重预防、安全为先”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管理中注重投入,对事故危险源进行确定,以及搞好事故应急策略。风险预控的贯彻实施重点表现为:1)注重煤矿企业基层员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风险预控培训事务,让他们清楚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与危险源,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加以重视;2)创建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比较容易出现的瓦斯灾害、水灾、火灾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或者是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保障煤矿企业的员工在出现以上事故的情况下可以实时逃生;3)注重安全预控管理,有重点地监督班组长、值班领导、跟班队长等。
2.3注重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的技能培训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也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文化能够使激励力、约束力、监督力形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以及塑造员工为安全员工。为此,不管是立足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安全生产,都务必创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煤矿员工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技能培训,其跟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将安全培训工作当作煤矿企业的首要工作。只有进行员工技能培训与建设安全文化,才可以由思想上、行动上引导员工具备安全观念,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能够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当今,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依旧面临着不少的缺陷与不足之处,这不利于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应在新形势下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尽可能地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这关乎煤矿企业基层员工的幸福,也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稳定。而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工作者,务必真正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在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紧抓不放,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磊.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1):102-103.
[2]马占川.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25-126.
[3]琚永清.浅谈如何有效地实现煤矿安全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4(9):145-146.
[4]韩沁峰.我国现在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5(10):98-99.
[5]吉继海.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1):148-149.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
为全面贯彻执行上级领导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确保国家和我局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顺利完成公路养建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2007年安全生产劳动教育计划:
一、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各养护站、工地设置安全员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即:
1、机械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2、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3、爆破器材及燃料管理制度
4、施工及日常养护安全制度
三、具体做法
1、加强纪律教育:实践证明,遵守劳动纪律,遵守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工作中,擅离岗位是影响安全生产的直接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生产劳动纪律教育,局安全领导小组必须经常下各养护站,施工工地检查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对不遵守纪律的职工,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局安全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部门劳动操作规程,经常深入各站、工地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对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本着”三不放过原则;一是不放过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及对责任者的处理:二是不放过事故发生的原因;三是不放过今后的防范措施。
3、领导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位置,在布置、检查、总结工作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6
2011年以来,沧州大化年产3万t的TDI装置和5万tTDI装置分别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00天,双双创出国内外同类装置安全运行的最长周期记录。这主要得益于沧州大化对TDI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实践,总结和摸索出一套符合TDI生产特点并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TDI生产危险因素多
沧州大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TDI行业,是国内最早涉足TDI生产的化工企业之一,也是国内TDI装置最早达标投产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的企业,被誉为“中国TDI行业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沧州大化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先后将年产2万tTDI装置扩建为3万tTDI装置和5万tTDI装置,并建成投产7万tTDI装置,在TDI生产规模、工艺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生产TDI的主要原料为甲苯、硝酸、液氯、一氧化碳、氢气等,主要工艺包括造气、硝化、氢化、光化等4个工序,其中硝化、氢化、光化为国家首批重点监控危险工艺,控制难度大,工艺指标要求严格,危险性极大。TDI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均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化学灼伤以及人员中毒等危险特性。其中,甲苯、氢气、一氧化碳等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品,目前沧州大化甲苯最大储量为2600余t,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会对周边区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此外,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氯气、中间产品光气以及产品TDI均属于剧毒性化学液体和气体,一旦发生泄漏,也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相对于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TDI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沧州大化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实现了TDI装置连续3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为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沧州大化成立了集团、二级公司、生产车间(部室)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网络,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专职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各生产车间也成立了以车间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置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沧州大化拥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45名,已全部配备到各安全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专业人员的配置有力地保障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同时,沧州大化每年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岗位性质、责任大小确定风险抵押金缴纳数额,到年底严格兑现奖惩,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此外,沧州大化还按照“一岗双责”的管理要求,将安全生产职责与工作职责有机结合,将安全管理目标与生产经营目标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安全管理工作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必备条件。沧州大化在分析研究国内外TDI行业各种安全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TDI装置的工艺特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标准32项,还有水汽、造气、硝氢、光化、成品、质检、维修等生产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部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制度规程制定之后,关键是如何抓好落实。首先,沧州大化开展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四级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达标培训,坚持不达标不上岗、不达标不任用、不达标不提拔。其次,通过每月定期安全检查和不定期安全抽查等方式,对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形成干部职工“人人懂安全、处处抓安全、事事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是确保企业安全设施配套到位的重要财力保障,也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条件。沧州大化制定了专门的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计提标准、适用范围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计提标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财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并由财务部门进行专户管理。近3年,沧州大化共计提取专项安全生产费用5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安全设施的检测检验、安全培训以及消防、气防器材的维护与更新等方面。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项使用,保证各项硬件指标的投入。
同时,为加强对事故的有效控制,沧州大化对生产装置的安全保障设施也加大投入力度,除常规的安全阀、爆破片、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设施外,在TDI装置中还设置有重要工艺参数的报警和连锁系统,在指标异常时可自动切断物料的进料途径,控制反应过程,避免事故发生。沧州大化的TDI装置中还设置了联锁系统即紧急停车系统(ESD),这套系统引进德国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控制级别最高的连锁系统,可实现紧急状况下的全部装置的自动停车,减少了事故状态下人员受伤的可能性,同时也确保装置安全、稳定的运行。此外,为达到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监控,沧州大化的生产界区还设置有大量的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并将报警信号引入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站,可有效监测气体泄漏情况,保证异常状态下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应对和快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