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1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1]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无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为制造“标准件”设置统一的模式,课堂教学时,死抠教材,肢解教学内容,力求使教学内容不偏离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个主体。思想政治课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应局限于书本上、课堂上。

那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新鲜的血液、新鲜的内涵,让思想政治课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就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坚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动态,知晓国家的发展状况,把握自己的发展环境和存在价值,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比如在讲《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职能时可以以下面的材料为例:(1)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财产损失8451亿元。但自始至终,总有一个光辉的形象――。(2)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至此,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均实现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了坚持的基础。(3)2008年,我国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城乡居民“病有所医”。(4)2009年,为应对金融海啸,我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采取各项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如手机等家电产品下乡优惠,等等。从这几则材料导出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学生

《经济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它们虽然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但作为科学概念,仍和同学们头脑中的日常概念有很大差距,甚至在本质上存在不同。[3]因此,在讲述概念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并通过分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关系,让学生明确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使学生逐步达到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讲的货币概念时,学生对于货币的理解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民币。老师就得简单介绍一下货币的产生,从而使学生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高中生既不像初中生那样思维还比较幼稚,又不同于成人那样思维成熟。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已有相当发展,但还不习惯作深度的理性思辩,而政治理论恰恰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政治教学要努力贴近学生的思维特征。

1.因为高中生还不习惯于作深度的理性思辩,所以政治课应当生动活泼,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尽量使抽象的、难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要尽力做到设置启发性问题,穿插有趣例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使用幽默性语言,等等,给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提供感性材料,同时让课堂充满笑声,让学生在既紧张思考又充满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比如在讲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时,先给学生举大量的案例,如价格大涨大落的大蒜;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在与周边村庄相隔不到200米处建厂,造成村民集体血铅超标事件,等等。让学生从这些感性的材料中,总结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固有弊端。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例如在讲《政治生活》时可以帮学生理出经济基础、国家性质、国家职能、政体、政党制度的内在联系;在讲《经济生活》时要理清生产、分配、消费、市场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联系;在讲《生活与哲学》时先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类划分,再把辩证唯物主义划分为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征,又能把书本的知识点理清楚,方便学生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内容的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特征的发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改变课上由教师处理教材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重视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和分析。课前安排预习,课上用一段时间让学生独立处理教材,强调学生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生活

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意见》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也指出:“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发现教师或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的“影子”,所引用的教学素材基本上是一些现成的“第二手材料”,书本理论观点与生活实践成为“两张皮”。虽然受到时间、空间、精力、财力、人身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适时、适量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就地取材”、“就近取材”,简便易行,充分发掘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在让学生体会我国政府性质、职能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苏州市政府近几年所做的几件大事,再让学生通过街头访问、调查问卷、百姓座谈等形式评选出最得民心的是哪几件。最后以这几件为例,让学生从中感悟我国政府作用,学生在调查中不仅实际了解了苏州市政府几年所做的事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而且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加深了印象。

如果每一堂思想政治课都能按照以上的原则来进行,每一位老师在准备每一个教学设计时心中都牢记这三个“贴近”,那么思想政治课的设置也就达到了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改革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8

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的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思想层次最高的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进行相关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调查分析

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由于理论性强、内容量大,一直以来被视为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难点。甚至有学生认为这部分的内容语言方式“假、大、空”,教学内容对于生活实际没有意义。因此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会认真去领会其中的真正涵义。而实际上,生活与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学生哲学思维的初始培育阶段。开展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二、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具有语言模式固定、理论内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所以在学生看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就是对道德的宣讲,对生活方式的统一,以及大量的句式背诵。因此,要做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就要从改变学生的印象做起。

(一)立足现状,分析现状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在编排方面,具有过于浓厚的说教意味,如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哲学术语,其表达方式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这样的教材语言不仅远离生活,甚至找不到重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兴趣方向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学生易懂的语言来讲解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

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活与哲学毕竟是对学生哲学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初始培养,用一味倾向于生活化的方式教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哲学素养。所以在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后,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原理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二)重视知识衔接,打下理论基础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生活与哲学中的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吸收与运用。

基于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哲学基本观点作为教学总纲,在进行相关的哲学观点教学时,重视知识与原理间的衔接,让学生能在把握教材整体思路的情况下,有效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例如,学习英国休谟与德国康德两者在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上的哲学观点时,就要把教材中提到的一个不可知论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这是因为教学时教师如果找到了各哲学观点的共通点时,学生顺藤摸瓜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三)多做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一般而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探究性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直观而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内容由于学科特点,注定是一种思维上的探究过程,是一次大脑风暴的过程。教师在开展这类探究性活动时,应循序渐进,先通过简单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顺序,再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探究性内容,最后让学生真正领会哲学原理。当然也要考虑到,由于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内容非常多,不可能都顾及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材的编写是面对一个地区甚至是全国所有学生,所以会具有统一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把握新课标要求,深入领会教学改革本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引入大量的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习惯哲学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真正地体会到哲学思想,活学活用哲学原理。

[ 参 考 文 献 ]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3

1 基本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辨析求异、合理论证的批判思维过程和能力,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勇于实践的批判性反思精神。

在高中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而当今中学生发展具有思维活跃、价值多元、自我意识强等时代特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质疑解惑、辨析求异、合理论证、实践反思等教学环节,尊重个性差异、表达生活关切,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在潜力,有效帮助其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切实提高其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恰恰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

2 教学策略

2.1 寓“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诱发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其质疑能力

学得于思、思源于疑。“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教师善于克服说教式做法,恰当运用启发式教法,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与疏导相统一规律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问题”的巧妙设置、合理发现以及有效解决,可谓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触发器和重要支撑点。

一方面,抛“错”引玉,合理发现问题。针对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教师可设置教学情境,故意抛出错误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对错误观点进行分析和驳斥,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商品交换就不再是等价交换,价值规律也就不复存在”这一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发现:价格上下波动总是以价值为核心;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上涨与下跌大致相当,即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另一方面,评“错”导思,有效训练思维。针对习题教学中,一些题目本身存在的问题或看似正确而实际有误的解题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质疑、剖析、总结,从而发现这些典型的、隐蔽的问题。通过以上方法,促使学生打破了迷信书本和教师的权威定势思维、盲从大多数同学的从众定势思维以及依赖旧有经验的自我中心定势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尝试新方法、获取新体验,以期训练其批判性思维。

2.2 置“辨异”于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相互协作,有效培养其辩证思维

“辨异”,即辨析求异,是一种比较学习的手段。求异,侧重于纵向维度,即“思维主体不安于既成现状,将学习内容在原来思维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派生出新的思维方向,上升到新的思维层次的批判活动”。辨析,却侧重于横向维度,即基于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论,以两点论和重点论为指导,合理分析、认真比较,对某一问题或事实作出恰当地处理或合理地评价。辨异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辨异”是现代生成式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而课堂讨论是“辨异”的最佳实现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课堂讨论的方式可分为学生辩论式和师生对话式。鉴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时事政策教育为补充的特点,辩证地看待诸如“不正当竞争”、“”问题成为既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学生既要论证自己论题的正确性,又要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性,以及“借助反方角色的扮演来促进智慧勇气”,可见,辩论重在训练学生的全面辩证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师生对话,实质上是在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师生对话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生成,并以知识为媒介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释放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学习动机和促进了教师改进的旧有教学方式。

2.3 寄“逻辑”于模块教学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授以批判性思维之“渔”

在现行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常识》是重要的选修课程模块,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辩证性、创新性的特点。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于此模块教学始终的思维方式。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模块教学平台,以撰写简易的专题论文、纠正常见的推理错误、尝试“头脑风暴法”的创新方法等形式,授之以渔、学以致用,引导高中生学会科学的思维。例如,针对现代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新近出现的新词汇,考察其出现的背景事件、剖析其蕴含的内涵外延、预测其使用的影响范围,写成简易的专题论文,从而引导学生以大量的资料、全新的视角、严密的逻辑完成该模块的教学任务,在具体可行的专题活动中,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2.4 借“任务”于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实践反思,查以批判性思维之“效”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4

实施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和解决当今政治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生活化,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字:

政治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生活化的教学事例,生活化的课后延伸。高效复习,计划, 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比较被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课的很多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限。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政治教学生活化,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周围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回归生活,并指导生活,建构起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在高中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这个问题上谈些看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并在具体内容上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对象,如生活与消费、怎样正确对待金钱,投资与创业、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等,说明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解决政治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初,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思想政治课还是“空洞的理论说教”的代名词,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功能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政治学习只和高考成绩挂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人文发展。而且思想政治课自身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来,实施教学生活化,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影响政治教学的高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观念上的改变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教师要具备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就必须把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而且在教学时既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又不能简单的重述学生的生活,得做到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还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观念,从理念上接受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原则,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教学生活化。

2、课堂教学引入的事例要生活化

新课程要求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此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贴近学生的教学事例,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原型中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知识、领悟政治道理,并运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思想政治课中抽象的理论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的生活消费开支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误区和行为上的偏差,提出加以改进的途径;通过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联系自身实际去探索作为中学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能从思想上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地去关注社会热点,联系自身发展并有所思考。在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学习中,探讨“我国加入WT0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学生如何为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作好准备”等等。可见,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和实际问题、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考试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学越想学的境界。

3、课后延伸要做到生活化。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让学生验证课堂所学知识,反思课堂体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在布置《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课的作业时,不妨让学生亲自到储蓄机构去体会一下,深切地去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利息率和商业银行的业务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亲身去实践,感受这种投资理财的选择,我觉得这样做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生活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方面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强调学生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出现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出现隔阂。而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就是为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建立沟通的桥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找到了应用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取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总之,实施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学习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中学习知识,体验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讯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第一中学

邮编:012200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5

关键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兴趣;教学内容

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的高中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因为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的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使本来就比较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缺乏说服力。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普遍认为既枯燥乏味又学而无用,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和现实是矛盾的。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内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春天的故事》的影视资料,随后提出问题。受影视资料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而且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通过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二、艺术处理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政治教材的滞后性给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了解教材,还必须了解社会;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具有捕捉信息的敏感性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只有艺术处理教材,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社会热点对教材的内容或结构进行恰当的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教材的局限性,从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

三、运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因为好胜心理强会踊跃参与竞赛,为了把所问的题答对,竞赛中他们会把语言组织好,全面而又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完《文化生活》的所有教学内容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40分钟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是《文化生活》的所有知识点,竞赛对象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时间就安排为一节课,竞赛形式是口答(分为必答和抢答),出题者为各个小组的成员。这样,班级的每个成员都照顾到了,从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非常明显。有些学生表示,以前没有记得的知识点,通过这次竞赛都记住了。可见,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体验生成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引发心灵震撼,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听故事说哲理”的环节,故事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既通俗易懂,又水到渠成,这样就使学生在意犹未尽的回味中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总之,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确,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了解学生,深入社会,就一定能完成新世纪思想政治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志慧.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09).

[2]刘合瑞.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3]何家国.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探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

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6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机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通过“教”向“学”的顺利过渡,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最终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价值。其次,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想实现教学之间的顺利转化,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被学生自觉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实现自身教育观念的系统转变。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智慧,在师生多元互动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习惯的养成。最后,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当然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都必须依托于学生参与的政治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政治课堂则成为这种教学转化的直接载体。由于教育活动的形态多样和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不仅不会自然发生,而且显得复杂异常。政治教师只有在分析各种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和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定位

明确而又清晰的目标定位为思想政治课中“教”与“学”的转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向指引。政治教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既要考虑学生一般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终极性目标;既有知识、能力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的设定既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又不能事无巨细、求全责备。通过目标的设定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活动环节

教学目标确立以后,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必须付诸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政治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既层次分明又环环相扣,充分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尽量使课堂展现的内容在学生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投入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政治教师应该使整个课堂既有一定的可控性,又充满灵动和活力;课程结构既预先设计又保持一定的弹性机动。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过程加以重复,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

三、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体参与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政治教师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行为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教学步骤和程序。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应答向自觉适应转变,最终达到主动创造的理想境界。虽然学生一起参与介入教学过程设计的机遇比较少,但只要学生经历过必然会对其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提升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