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特色专业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特色专业在高校实现教学改革工作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特色专业的科学建设能够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促进人才的培养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较大的需求,其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满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专业的突出双重要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作为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学计划失去专业特色

现今大多数高校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其教学方案与计划目标都太过程序化、模版化。忽略了学校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忽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一味照搬重点名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会使学生对大多数区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却无法掌握,好像什么都清楚,却又好像什么都不清楚。因此,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应积极培养出综合性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整体素质,促使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2 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就业需求

大多数高校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设定时,依旧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培养需满足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据较大部分内容的是一些较难掌握的理论知识点与难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实践能力具有较强锻炼的教学比重相应缩小,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有部分高校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自身的培养目标,但在其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造成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均无法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学效率低下。虽然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具有较大需求,但依旧存在着大量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就业。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中较为严峻的一个问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2.1“特色”的科学定位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进行一个科学的定位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应积极深入社会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对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实际的联系,找寻到正确的专业建设方向,促使自身特色得到突出,培养出的人才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特色专业发展中创造出无限可能。

高校对于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还应与社会中行业的发展相结合,加强对计算机行业的信息建设,将行业中人才的专业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影响力,帮助加快自身特色专业建设的脚步。

2.2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其为学生创建的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结构及方式,是从根本上制定了对人才的培养标准,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能力。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重点便是改进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帮助实现特色专业的良好发展。应把“基础理论实、应用研发能力强、创新能力优”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高校应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以此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各种计算机竞赛项目,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等。

2.3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应积极实施对青年骨干以及优秀人员的培养计划,对专业学科骨干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适当地给予相应的奖励,为青年骨干与优秀人才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与交流环境,帮助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发展。学校还应定期选拔一些优秀教师进行进修学习并对其余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培训,以此显著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整体能力素质水平。

与此同时,学校也应给予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们一些优惠政策与待遇,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引进高素质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并给予优良的待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引进专业人才与培养方面,应着重于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为中心,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的稳健发展。

3结语

在计算机专业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应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汲取他人的优良经验,自主地探索出一条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道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促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此帮助其在今后的社会就业中,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商科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问题,研讨了如何通过开设商科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参加学术活动、辅修第二专业、开设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应用课程等方法,落实商科特色的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最大,培养学生最多的专业之一,计算机专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研究员,更多需要的是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教育应以人才市场为的导向,融合在相关学科的知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对基础扎实,具有过硬的技术背景,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有较强市场意识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旺盛。因此,从商科类院校的实际特点出发,探索商科类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突出特色和优势,是值得认真研究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在加快,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进一步增加,从人才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实践能力强,学有所长的计算机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开发和网络编程技术;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具备计算机硬件或产品开发的潜力;并且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知识的选修课程模块使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学有所长。商科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结合现代商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等学科结合,渗透和交叉,培养出特色鲜明并且有竞争优势的学生。

3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商科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事业、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系统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商科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通过自身已经存在的商科人文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有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应用知识,又有经济和管理的知识背景,使学生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得一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当然,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符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学有所长;同时,和其他院校相比又应具有商科知识背景,能够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服务、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工作。使学生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管理。

4商科特色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商科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来实现的。2006年9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提出了4个参考的专业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商科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合信息技术方向。

4.1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安排时,即要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突出商科特色,还要注重实用技术与工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满足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学生要熟练掌握软件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和计算机硬件系统或产品的开发潜力,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可以从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三类课程入手,构成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在商科特色的培养方面,要注重学生经管、管理知识和理念的培育。通过教学计划设置商科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问题,通过讲座或案例,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成功IT企业的案例作为现实教材,使学生在经营、管理和创业等方面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获得一技之长,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缩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距离。

4.1.1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

为了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满足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把本学科领域前沿的优秀学术成果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去。如下表所示。

4.1.2商科特色的建设

商科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商科背景的培养。主要通过六个层次的教学实现,首先,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二门课程;第二,在人文科技选修课中,限制学生选修6个学分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第三,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财税实务、项目分析与策划、行业营销、企业登记运行等专题讲座;第四,在独立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计算机市场调研、电子及计算机产品营销实践等实习环节;第五,在专业课中,结合学科建设的优势,开设电子商务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课程;第六,鼓励学生参加经济、管理类学术交流活动,辅修经济管理类第二专业;发挥商科类院校的特色。

4.1.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内实验、独立开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创新学分设置等实现。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计算机导论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大学物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大型数据库系统实验、计算机市场调研、电子及计算机产品营销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验场地可以建设计算机专业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立软件技术校内实习基地,如建立软件技术创新实验室,程序设计基地等。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践需要。构建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5综述

商科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通过培养方案开设商科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学术交流活动、辅修专业、开设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应用课程等方法,具体落实学生商科背景、经济管理的知识培育,发挥商科院校专业教学、科研优势。

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软件技术创新校内实习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专业学习氛围,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机会,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专业学习氛围,促进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培养出高水平的具有商科特色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宗礼,王志英,李晓明,孙吉贵,樊晓桠.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我国工科教育中在校生最多的专业。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教指委”)从2001年起结合国际上工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经深入调查和广泛讨论,于2006年12月出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作为对《规范》提出的“规格分类”战略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经计算机专业教指委申请,教育部高教司于2008年初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项目的立项,同意14所高校参与《规范》的试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试点工作的执行期为3年,由计算机专业教指委负责项目的指导、检查和验收。

试点工作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科学型与应用型兼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试点工作的内容不做具体规定,各试点学校参照《规范》的内容,在满足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组织实施。总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倡导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勇于突破学科传统含义的局限;实现目标、定位与追求的相适应。通过项目的实施,加深对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形成更全面的中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总结发现具有示范意义的办学实践,帮助有关院系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其中,探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14所高校试点工作的共性特征。

试点工作自2008年初启动,14所试点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规范》给出的方向建议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选择、不同方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计算机专业教指委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2年多的时间里,《计算机教育》杂志一直关注该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与试点高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在各校改革初具成果之际,我刊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大学副校长杨波教授,各项目主持人和14所试点高校的专业负责人,分期总结各校试点工作的成果、经验和体会,使试点工作的成果能为更多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共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规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以技术为主,以培养社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专业,极为重视实践教学。其中,实验教学体系指的是以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指导,通过设置专业课程以及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而建立起的一套内容体系。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科技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等多项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各高校为了培养出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就要构建一套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富有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在构建其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目标性、实践性、层次性、规范性等原则[1]。

(1)目标性指的是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要求,从而提出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2)实践性是指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满足各项操作需求;(3)层次性指的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因而分层次、分阶段地将实践教学进行逐步的深化;(4)规范性则是指是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规范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下图1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图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由于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时间短,学科结束匆忙,因而在设置相关课程时,常常会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目前,学校现存的一些培养方案已远不能满足新形势次下,高等教育理念的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2 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落后。我国大多院校存在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落后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严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陈旧内容层面,缺少必要的与时俱进;在教学形式上,未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落后,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些做法均严重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

2.3 学校的实验设备不足。一些高等院校由于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教学经费,因此经常出现实验室不够不足以及设备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现象。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着极高的硬件要求,倘若学校实验条件落后,那么便会对实践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4 师资力量缺乏。随着高校不断扩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教学需求。此外,由于学校的待遇较低,很难留住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再加上分配制度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导致学校严重缺乏实践教师与相关的技术人才[2]。

3 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措施

3.1 改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计算机行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维护、编程等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强有力的创新能力。因此,各高校首先应当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防止出现职业化的教育倾向;此外,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以培养知识、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为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框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体系最为重要的方面。下图2为计算机课程体系框架:

图2 课程体系框架

3.2 加大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实践教学的开展在验证各项教学理论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其中,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主要内容。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不但需要为学生建立充足的校内实践平台和基地,同时还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从而为其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体系创新能够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图3为“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图3 “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3.3 更新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但需要设定相应的实验课程,而且还需用到相关的仪器设备。目前,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显著进步,企业实际运用的设备与学校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各高校在购置仪器设备时,需以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挑选符合工业实际要求的设备。学校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就要建立并完善体现出现代技术理论的校内实训中心和相关实验室[3]。

3.4 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优秀的企业单位中进行实地学习,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教师便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各项要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方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此外,学校还可邀请资深专家和企业优秀人才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使学校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作为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关键。规范的实践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浩,胡学钢,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2):73-74.

[2]肖利,李海波,刘茂军.全面实施物理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6):123-125.

[3]张辉宜,吴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14-1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地方普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子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已于2006年9月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指导我国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的重要报告。

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和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如何调整培养模式,突出特色,适应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命题。

2目前形势与问题

2.1办学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早期计算机本科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提出“宽口径”人才培养思路,计算机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迅速发展,国家又批准设置了一批新专业,在本科层次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还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初,本科学校679中的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其中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仅仅经过短短的14年时间,2008年已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仍然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目前,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

随着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数量和在校总人数的增加,地方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却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开办专业伊始,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剧增;至今,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竞争力优势不强、就业状况达不到期望值等原因,各地又开始纷纷压缩招生规模。

2.2教学状况

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等问题。

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对计算机专业的自豪感和兴趣丧失,选修外院系第二学位专业人数比例较大。

不遵守现有教学计划,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情况较普遍,质量无监督控制。调整教学内容的现象严重,教学过程和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无法达到应用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对专业基础课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课程的能力普遍不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不重视计算机专业文化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很多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外专业转行过来,对计算机历史和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指导重视不够。很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大学毕业时,对计算机认识和了解还是模糊的,在就业方向选择和走向现代信息化社会时无所适从。

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急功近利,只重视眼前利益。普遍存在着忽视英语、数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多数学 生只重视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甚至只愿意学习软件开发工具性的课程,其结果则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现象。

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选修课的方向引导性作用弱化。专业课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学校没有自己的个性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几乎都成为必选课,学生失去选择权,方向引导作用不明显,反映了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不高。

2.3就业考研情况

2000年前,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2000年以后,尤其是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市场步入“买方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IT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和竞争就业岗位现象更为突出,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就业格局逐渐明朗。近几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地方普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集中于学校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非IT性质的私营企业,从事着计算机相关工作,或者完全与计算机学科无关的工作。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起薪大幅下降,成为就业市场上一大焦点。

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使得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增,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生人数巨大,生源和教学质量参差不一,从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起,国家教育部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合并成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和统一考试,这将对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3教指委的专业方向建议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现状,《报告》明确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种类型、四个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每个专业方向给出了专业规范,详细描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在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且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3.1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4个知识领域和15门核心课程,见计算机工程是研究计算机的理论、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与工程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8个知识领域和16门核心课程,也见表1。

比较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课程,有11门课程是相同名称,只是课程的执行学时和包含的知识单元略有不同。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都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3.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包含10个知识领域:SE-CMP计算基础,SE-FND数学和工程基础,SE-PRF职业实践,SE-MAA软件建模与分析,SE-DES软件设计,SE-VAV软件验证与确认,SE-EVO软件进化,SE-PRO软件过程,SE-QUA软件质量,SE-MGT软件管理。共设置了27门课程,如图1所示,并分成A、B、C、D、E共五个模块。

在模块基础上形成四个可选参考教学计划,分别为A+C+D、A+C+E、B+C+D和B+C+E,每种计划平均课程数目一样,包含19门课程。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时可只选其中一组实施。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3.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与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的学科,涉及对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的选择、评价、拓展、集成、应用与管理。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的高级专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方向有12个知识领域:IT-ITF信息技术基础,IT-HCI人机交互,IT-IAS信息保障和安全,IT-IM信息管理,IT-IPT集成程序设计及技术,IT-NET计算机网络,IT-PF程序设计基础,IT-PT平台技术,IT-SA系统管理和维护,IT-SIA系统集成和体系结构,IT-SP信息技术与社会环境,IT-WS系统和技术。15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入门,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连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社会信息学,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本专业方向的绝大多数必修课程都含有实验环节,一部分知识与技能更适合通过实践教学(而不是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四个专业方向的培养各有侧重,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注重计算机的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工程偏向计算机的硬件实践,软件工程偏重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则适宜计算机的系统集成。

4普通高校教改措施

本科计算机教育中,目前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单一的培养规格,难以满足众多领域的社会需求。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有一定的差异。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专业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能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

地方普通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的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调整模式,突出特色,立足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型或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可结合教指委计算机专业规范和大类招生,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涉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4.1培养目标与方案

在充分评估社会或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目标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本校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及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据此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普通大学计算机院系一般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专业。依据教指委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和专业规范,可有两种方式改革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方案一,把几个专业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争取在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三到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招生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统一招生,前两年是统一培养,但到后两年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方案二,保留原来的专业名称,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修改为与专业规范大致相同。招生时,可按照各自专业招生,前两年仍是统一培养,到大二学年末则允许学生重新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在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培养。

两种改革方式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大类招生下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在高年级分流学生,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求知思路和学习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空间。

4.2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目标:合理组织知识体形成一门门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数量与课程学时,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素质训练。

为了配合培养方式的改变,必须制定拓宽专业面和增强适应性的教学计划。把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类的课程组成,包括思想品德、政治法律、体育、外语、数学、物理、电工电子、经济管理、某些跨专业选修课等理工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这类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管理,课程由相应的院系派教师教学完成。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由四个专业规范所建议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基本和共有部分经过适当抽取和组合形成。根据本文第3部分分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相同核心课程有11门,软件工程不仅有计算机科学优先课程模块A,在其他模块也有与计算机科学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而且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其他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因此,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可由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部分核心课程构成,具体的可在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中选择,并形成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代表各自专业方向的方向特色课程和高级课程组成,也包括专业的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采取“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前两学年按大类实行基础平台教学,后两学年按方向实行模块教学。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安排在前两学年,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在后两学年。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大部分安排在前两年,少部分作为共同开设课程可在大三上学期完成。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在基础平台课程教学中,可实行以外语和计算机编程为试点分类施教;在专业方向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优秀本科生选配导师,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

4.3课程大纲与建设

在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的两级层面上,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专业规范,学习体会专业规范中对知识领域、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每门课程都要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并能根据专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应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应对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各种先决条件(比如先修课程)以及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衔接问题做出准确描述。

核心课程的大纲编写教师应消化吸收规范中的课程描述,结合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乎规范的详细教学大纲。非核心专业方向课程的编写老师宜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调查本地区需求和毕业生流向,制定有针对性和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

要强调教学大纲的严肃性。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宜由相应的课程大纲编写教师完成,非编写大纲的其他授课教师也应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组织教学。

应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尽量选择国外典型教材和国内优秀教材,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努力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能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适当组织力量开发和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能根据计算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并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4.4教学管理

计算机专业的大类招生与分类分层次培养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和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行政管理基础上,对分离出来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需要增加独立的管理权限,从而形成相应的分类、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执行严格的教学工作规范和完善的教学文档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确保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畅通,这样将构成合理的教学管理架构――即为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课程组,再加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

分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本科教学的宏观管理。

教学秘书的人数根据在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总人数而定,为1~2人,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

教研室分为两类,一是学科基础教研室,二是专业方向教研室。学科基础教研室由一批固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其主要精力偏重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学科基础教研室主任受院系委托全权负责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则由在这个方向有一点研究基础的教师组成,可结合科研方向从事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专业方向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方向建设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之间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既要共同支持学科基础教研室的工作,又要努力提高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彰显特色,吸引学生选择本专业方向。

课程组是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师组成,一般隶属于学科基础教研室,共同完成全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课程组中应确定主讲、辅讲和助教人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队伍。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规划与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负责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评价。

4.5教师配备

教师配备得当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潜能。适当分流教师,让他们到各自的岗位各司其职非常必要。在地方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有研究生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要求和能力,多不安心于教学,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因此可发挥青年教师的激情和积极性,多在结合科研和专业方向教学上发展。中老教师职称较高,比较缺乏科研的原动力,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敏感性略显不足,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但应该看到,他们具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适合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也比较适合主持教研项目。

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但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应安排有针对性、有相当规模和时间跨度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建立制度化的助教队伍,安排专门的资金和相应的岗位。部分助教岗位应该安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承担,新进教师应在助教岗位上锻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确定课程的主讲教师和助教,各自遵守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职业规范。主讲教师集中精力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共同配合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从而能上好、上精一门课。

在学生专业方向的把握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由专业方向教研室给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导师,从全方位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

5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招生和培养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随着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结合教指委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规范,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突出培养特色。在大类招生基础上,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培养模式,是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蔡启先. 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3] 刘乃琦. 计算机专业(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2005(12):5-8.

[4] 李明江. 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5] 蒋宗礼,赵一夫. 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05(8):22-26.

[6] 徐子珊. 以计算学科多样化应对IT 应用需求多样性[J]. 计算机教育,2005(12):45-47.

Research of Computer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Subject Enrolment

in Primarily Undergraduate Ranking

CHEN Yong-qiang, LI Guo-yong, PENG Li-hu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073,China)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范文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在硕士研究生人数和新的硕士点数都在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就达到了310余个,不少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生年招生量都在百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关注。

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许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若干有待优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②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教材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许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缺乏教材,而且不少教材处在“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的状态,已成为制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新教材,使之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国外的优秀教材及时引进、消化、吸收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③国内既有研究生培养历史长、基础雄厚的学科点,也有刚刚发展起来,基础较弱的学科点,种种原因使得前者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表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不能协作与共享,不利于把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人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利的教师共同体,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合作。

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如何在各式各样的教育中,提炼出一个公共的基本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给各个培养单位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开展培养工作提供恰当的参考,使之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同时,依照此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为促进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

为了使之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在促进资源的共享上也作了相应的探索。研究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建设”获得了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与本科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如何在鼓励各个学科点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学科及其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分析认为,有必要科学地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对相应的培养提出适当的要求。这对本学科目前存在的各个学科点差异比较大的现状尤为重要。该培养体系应该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和导师队伍、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以及评价体系等。

教材是基本教学内容载体,好的教材号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所以,教材不仅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而且还会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改革。所以,要在建立的规范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组织一整套充分体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要求的、规范化、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通过规范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广活动和教材的组织等,实现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协作与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组织国内一些高校的、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研究组和编委会,并组织国内外教育界和产业界在教学和科研一线长期工作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研讨活动。通过调查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现状和需求,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结构及特点,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然后依据此指导意见,进行教材建设,并在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的构建和教材建设中建设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有效地支持教学资源建设的协作与共享。

三、具体实施

依据上述思路,2002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聘请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编委会。通过努力,形成并出版了专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它一出版便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为10章:

第1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简单地介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2章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描述、学科的基本任务分析、学科的特点、学科的形态(过程)与人才定位与培养、学科方法论的12个基本概念、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

第3章具体讨论培养定位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的层次、人才的类型、不同来源学生问题、课程与研究问题等;

第4章讨论培养模式,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第5章将分别按照学科构成和知识领域划分讨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同时提出了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生源的补课要求、研究生教育期间的跨专业选修有关课程的要求;

第6章全面讨论本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包括听说读写能力、4大基本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工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第7章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和描述,给出了培养方案应该包含的9个方面的内容;

第8章论述课程体系,从整体上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成公共课、一级学科(学位)课程、二级学科(学位)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同时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方案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举例;

第9章给出了22门课程的描述,包括这些课程的课程名称、基本描述(课程要求与目的)、主要内容,它们有的是学位课、有的是选修课;

第10章讨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包括品牌意识与品牌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的中心及带头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广泛的交流,以及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培养水平等问题。

其中不少内容参考了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基础雄厚的学校的培养方案,请一些专家帮助撰写了一些典型课程的课程大纲。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指导,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环节、促进了培养体系的规范化,提高了教育水平。相应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版发行。它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描述、教学方法、基本课程描述、课程设置与要求示例、优秀研究生培养、教材建设、导师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是目前国内理工学科中唯一的一本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论著。

(2)提炼了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大纲。规划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出了集中覆盖核心内容的22门重要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大纲。该课程体系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特别地在体系结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计算机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3) 设计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该部分内容已经确立为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研究项目),强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充分考虑了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强调理性思维应与实践教学相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科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教材的建设中,对应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地从各个层次上完成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4) 组织出版一套全面实施研究成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征集,并请国内外著名计算机专家审阅、检查,形成国际性的合作教材,突出了求新与求实的风格,反映了所属领域系统的理论和新进展,做到了学科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的统一。这套教材以自主版权的中、英文教材为主,既有在国内教学和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的中文版教材,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工作的教授撰写的英文版教材,还引进一些世界著名高校的最新教材。

在表现形式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多媒体教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

(5)为支持教学资源的协作共建与共享,提供了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除在网上长期提供教育平台服务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师培训中心也为系列课程的广泛交流推广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 实施效果

研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交流和推广应用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已有数许多院校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经过2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其中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实施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