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理论分析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非理性;偏好

一、引言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基本假设规定了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致力于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在经济生活中,每一个经济行为人的经济行为都是利己的,这就是所谓的“合乎理性的人”。主流经济学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建立在假设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追求效用最大化之上的,以此为基础就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效用论、偏好的一致性和有序性等经典经济学理论。但是,由于人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理性人”是不存在的,人的行为是要受到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他人和社会环境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人的经济行为更多的是“非理性的”。由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现实中一些“非理性”的经济现象无法做出充分的解释,一些经济学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致力于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

二、发展历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人类心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就涉及到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诸如利他主义、公平、损失厌恶、过度自信、自我控制等都在其著作中有所阐述,特别是利他主义。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试图说明,天性就是自私的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控制自己自私的感情和行为,要发扬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这样才能保证和维持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除此之外,边沁等人也注意到了心理活动在人的经济行为中产生的作用。他认为,面对选择,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也就是心理满足的程度,心理满足程度的大小决定着选择的绩效。当经济学说发展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为数不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了心理因素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思想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尤其得到了发展。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概念就包含着主观因素对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时凯恩斯的投资行为会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的理论对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市场的波动会受到群体的乐观或悲观情绪的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经济学的萌芽开始产生。经济学家开始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到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当中去。在这期间,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认为是早期行为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由于客观条件及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非完全的,因而,人做出的往往是最满意的决策而非最优的决策。这一理论已经向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乔治卡托纳甚至对“理性人”这一公理化假设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他强调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研究人的心理因素之上,因为人的内在动机决定了人的行为。此后,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开始兴起。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着手联合起来研究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贝克尔在其《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提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的阶段。他结合了心理学和经济学对少数民族歧视、竞争与民主、犯罪与惩罚、家庭和婚姻等看似与经济学无关的社会现象做出了解释,他的成就也正是在于此。他运用经济学及心理学的理论通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理查德•泰勒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人,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泰勒是“第一个提出将心理学纳入经济学讨论中并发展出行为经济学的学者”。主流经济学强调人是纯理性的“理性人”,“理性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形成了有效市场;而以泰勒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者则认为人根本就不是“理性人”,而是“社会人”,面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选择,人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作为选择设计者在现实中建立一个选择的框架体系以便促进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投身到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诸如戴维•莱布森和马修•拉宾描述了有关人和金钱之间存在的一种“反常现象”,即在储蓄行为中出现的“夸张贴现”现象。威廉•庞德斯通指出人们并非总有明确的偏好,提出选项的方式方法会影响人们做出的决定等理论。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定义众说纷纭,概括起来,行为经济学就是将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来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学科。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不是试图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而是试图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中是存在着“非理性”的。

三、理论成果

1.有限理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成为了行为经济学者理论研究的前提之一。与“理性人”假设所强调的经济行为人都是“完全理性”、“完全利己”和“有完全意志力”不同,“有限理性”认为现实生活中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不仅要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同时还要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影响。因此,经济行为人是“有限理性”、“有限利己”和“有限意志力”的,经济行为人的决策标准是追求令人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西蒙等人尤其提到了信息不完全对于人们决策的影响。由于获得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且通常情况下无论花费多大的成本都无法获得全部所有的信息。信息的残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决策,从而也可以在经济行为分析中用于解释那些非理、随意甚至于“不明智”行为。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行为经济学者甚至其他经济流派的学者在一些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如公共物品、社会福利和社会准则等问题上有所突破。主流经济学为了保证个人选择的理,提出完全性、传递性和反身性等“公理”,然而这些对于“理性”的判断标准本身是理性的吗?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直接取自日常用语,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不精确性和弹性。在现实研究中,诸如凯恩斯、赫西曼等那些不那么看重形式化的演绎推理的经济学家更多地是在“常识”的意义上使用“理性人”这一概念,他们往往是根据语境的不同对于个体的行为做出“经验上可信”的假设,就连弗里德曼在方法论层面上也提到我们无法逐一对理论的假设做出“经验上的检验”。而所谓“经验检验”依然是根据人们长期以往对于现实社会的普遍性的认识甚至是道德层面的普遍性认同为依据的。而对于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些“普遍的认识和认同”或者“社会准则”或者说“常识”反应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甚至是不同的个人的行为上都是有差异的,继而对于“理性”的定义以及判断“理性”的标准也存在偏差,在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无法做到完全统一的。因此,“有限理性”显然要比“完全理性”更加贴近现实。当然,这里并不是要把“理性人”假设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围绕着可形式化展示的模型进行的。对这类研究,通常个体的认知和动机等经验事实并不进入分析而与分析的结果无关,从而,“理性人”的前提更多的是帮助演绎推理。

2.选择框架

选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同样也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学者们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审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机制。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在涉及到具有不确定性的选择中框架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坎尼曼和特沃尔斯基设计的“疾病治疗困境”实验就是其中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事实上,在正面框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A,而在负面框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B’,即便同一种治疗方案在不同的描述中实际上治疗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显然积极描述要比消极描述更具有吸引力。人们往往在面对过多选择时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有这样一个实验,两名市场营销专家在超市布置了两处果酱展示台,一处只展示了6种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果酱,而另一处展示了多达24种果酱。实验发现,24种果酱的展示台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围观,但是最终还是6种果酱的展示台的购买率更高。这就表明,可提供的选择越多,人们反而越难以决策,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放弃选择或者另寻它法。锚定效应是指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从而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该信息所限定的某种模式之下。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人们的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或者是虚假的,那么估测的结果就会产生偏差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歪曲。以上提到的现象表明,人们在面对选择时,提出选择的方式和方法,外部环境因素等对于人们的决策行为影响是很关键的。积极的因素会帮助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而消极的因素会使人做出错误的决定。理查德泰勒强调,为了使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政府、企业等应该构建一个有效的选择框架来引导人们进行决策。有时只需要一个“温柔的推动”(Nudge),与强势的命令相比,这种非强制的方式人们更乐于接受,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得他们做出选择设计者所期望的决策。

3.不确定性(系统偏差)

正常情况的选择已经足够复杂,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就更加难以做出决策。坎尼曼和特沃尔斯基发现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行为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偏离经济学理性状态下的标准范式,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主流经济学对理性的假定存在着系统偏差。小数定律就是系统偏差的典型。大数定律是统计学中的概念,相较于小数定律,大数定理更加被人们所熟知。该定律的前提条件是样本规模足够大。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面对的都是小样本,小样本的均值不会遵循大数定律接近于总体的均值,而是出现了偏差。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更容易受到小样本的过度影响,尤其是对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4.偏好常规理论认为偏好是预先存在并且稳定的,而心理学家则认为偏好是构造出来的。行为经济学家如坎内曼、特沃尔斯基、拉宾等对偏好的一些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偏好是在做出判断的选择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设置和外部因素会影响偏好的形成,人们在挑选苹果的时候才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苹果。人对于事物的敏感性也是呈递减趋势的,也就是说收益或损失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是,损失获得的关注度要更高,人们对于损失的估价通常高于等量的收益。另外,如果存在一个参照点,人们常常对于某个行动的后果与这个参照点的相对差异比较敏感,反而对于行动后果本身不敏感。

四、发展趋势

经济学本身就是研究选择的一门学科,正统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理性条件下人们的决策行为,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式。由于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行为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不是要颠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式,而是试图解释人们非理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而帮助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势必要成为一种潮流,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成功结合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仍然相对分散还需要全面系统的检验、完善和稳固。如何使得理论更加合理、系统和科学更加贴近实际与现实相符是今后行为经济学所要发展的目标。行为经济学兴起于西方,在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对西方经济学家理论及研究成果的概括、评述和总结,而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贫乏。尽管有黄祖辉、胡豹、汪丁丁、奚恺元等相当一批专家学者在学结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国学者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开拓眼界、转变思维方式、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最终推进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莫志宏,申良平.从理性人到行为人:评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正统理论的挑战[J].南方经济,2014(7):73-87

[3]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J].经济学家,2006(5):12-18

[4]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经济研究,2001(4):82-90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6]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陈柳钦.行为经济学的起源、萌芽、成长、繁荣及其发展趋势[J].创新,2012,6(39):51-59

[8]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4(7):18-26

[9]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32-38

[10]黄祖辉,胡豹.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3(2):72-79

[11]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1996,(5):28-31

[12]林彩云.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综述[J].思想战线,2009,(人文社会科学专辑):104-106

[13]李树.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23-26

[14]刘兵军,欧阳令南.行为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发展趋势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5(3):7-11

[15]杨艳艳.行为经济学评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8):128

[16]袁敏,鲁文丽.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12,(13):99-100

[17]汪丁丁.行为经济学与广义选择算子——《行为经济学讲义》导读[J].社会科学战线,2012,(2):67-74

[18]李锐.人类决策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分析—行为经济学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86-92

[19]周业安,李新月.历史视角的行为经济学[J].教学与研究,2007,(8):25-31

[20]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1]刘骏民,王国忠.行为经济学的发展[J].东岳论丛,2004,25(1):50-55

[22]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J].探索,2003,(5):51-54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行为经济学;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逃课是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堂存在的普遍现象,当学生未提交缺席申请而无故逃避课堂教学,或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集中于无关学习事务的行为,均属于逃课。大学生逃课按行为方式的差异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从字面意思理解,“显性逃课”是指能够明显看到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没有参与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即因非正当理由而旷课的行为。“隐性逃课”,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比较隐蔽的逃课行为。如当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但并未集中其精力于课堂教学内容上的行为(杜小丽等,2016)。目前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非常普遍(王志标,2012),甚至出现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刘艳芹(2011)调查数据显示:70%的大学生有过偶尔逃课行为,10%的大学生属于经常逃课群体,而仅有20%的学生从未有过逃课行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逃课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回答上述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论分析

1.自我约束模型分析

在行为经济学中,马修·拉宾提出:人们受到自我约束的局限,会出现“拖延”的“偏好反转”等行为。拉宾根据自我约束问题意识程度不同,将人分为成熟型、偏幼稚型、幼稚型三类,大学生逃课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显然是属于自我约束模型中的幼稚型。在大学生面对上课或者不上课﹑学习或者不学习等选择时,总是在乎自己即刻的满足感,即效用。去上课会要求他承受即时的代价,但会产生无穷的延时效益。比如用上课代替逃课,在这时可以睡觉、约会、打游戏等。与此同时,去上课将会使这些满足感和即时收益转换成去上课所带来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会在两者之间加以比较。但同时他们也会担心逃课会被老师点名,或者有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忧虑,此时便会给自己在未来如何行动的信念。如老师点名对自己分数的影响可以通过期末考试成绩互相抵消,考试时突击复习几个通宵以加大自己通过考试的几率。在产生这些信念之后,自己通过对逃课和上课之间效益的比较,便会做出是否逃课的决定。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属于幼稚型,即在自我约束问题的看法上会很容易低估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做了一个决定:逃课!

2.双曲贴现模型分析

所谓“贴现”,指的是你将一张尚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现金的行为。在汇票到期前兑换的现金比汇票到期后能获得的收益要少,这个折扣的比率就称为贴现率。

时间贴现倘若呈现两种选择:报酬较多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报酬较少却能较早获得,人们往往表现出即时倾向,不理智地选择快而少的报酬。经济学家常用双曲贴现的说法解释一些行为人明知有害,却为了即时满足而放弃长远利益的社会现象,逃课现象即属于这一类。大学生逃课为学生带来的短期效益包括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主动逃课获取时间支配权的满足感等。在大学期间的长期目标是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但这些长远的目标都被短期的效益所压倒,从而导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普遍发生。

二、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既有研究根据变量对不同群体的逃课行为产生的影响,将其分为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变量。大学校园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方式和课程考试考核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同一班级的学生行为影响是相同的,将这些因素归于外部环境变量。由于大学生的个体特征的因素对同一班级的学生行为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属于内部变量(张二庆,2008;葛静霞,2013;潘彤,2013;李士萍、康晓辉,2007)。

学者们研究发现,除了跟学校相关的课程与考试安排、课程内容、教师行为、班级规模等原因,家庭原因也是影响学生逃课行为的外部因素之一,包括家长对学生的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以及受自身家庭情况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逃课的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对课程或课堂喜欢程度、生活安排、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性别、酗酒频繁度、兼职工作、年级、考试成绩、学习动机、对任课教师的满意程度等。

三、减少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拓宽思维领域

学校的教学制度可以用来约束学生行为,但制度的约束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短期的。应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将大学的课堂教学从被动型的過程学习转换成主动型的目标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大的学习主动权,在课堂上的学习将不会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而是学生主动想要获得更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的情况都能得到改善。因此,高校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拓宽思维领域。

2.改善高校考试、考核方法以及评分系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传统的考试及考核方法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学生若在考试前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记忆,即使经常逃课的学生也有较大几率通过考核甚至取得高分成绩。因此,建议对学生的考试及考核方法应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主,不应该局限于笔试客观题,应设置更为灵活的考试内容和方式,鼓励学生在考试中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以自己的逻辑去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优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考勤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保证高校制度顺利实施,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综合性教育。高校应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可从课堂考勤的保密性和随机性出发,对逃课学生加以警示,减少逃课行为的发生几率。在减少逃课行为的同时可提高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逃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小丽,姚利民,陈玥玙.国外大学生逃课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6(4):64-69. 

[2]王志标.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影响与对策——基于河南大学调查资料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46-50. 

[3]刘艳芹.大学生逃课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67-68. 

[4]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4-97. 

[5]葛静霞.高职生“隐性逃课”背景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7):177-178. 

[6]潘 彤.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逃课行为矫正[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3

1、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 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 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 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 (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 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 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 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 但是, 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 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 因为他认为, 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 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 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象”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 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 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我们以下的分析主要是讨论和运用范式的后面两种含义。

经济学的范式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张宇燕,1993)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 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 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是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 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却有不同的理论范式, 这些具体的理论范式虽然没有超出和脱离经济学一般范式的范围, 但以上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侧重方面、联结方式均不相同, 因而使得不同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也大相径庭。

在以经济效率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上, 各种经济理论学说都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强调得够与不够, 是否能贯彻始终。

新古典理论对此十分明确, 而且一贯到底。它其所以专注于资源配置的研究, 就在于寻求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 它其所以推崇市埸制度, 就是因为市埸是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 它关于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化的概念, 以及以此作为对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之基础, 正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具体体现。翻开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 效率观念和效率思想会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之中, 融化在他们的思维之内, 成为他们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范式中, 效率中心也是看得出来的, 传统经济学其所以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所依赖的正是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 其所以特别强调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就是因为在它看来, 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和避免失衡和浪费, 从而获得和保持经济运行的效率; 传统经济学把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提出“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作为“贯穿全书的红线”(1985), 是其中对经济效率中心表述得最清楚的。但是, 在传统经济学中,效率中心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十分坚定, 也没有贯彻到底, 当传统经济学致力于政策解释、道德说教和价值判断时, 往往就离开了效率中心, 甚至用公平、平等代替了效率。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都离不开对分工、交易和合作的考察, 但这种考察在每一种理论中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亚当。 斯密对之进行了初步而全面的考察, 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在《国富论》中, 斯密不仅说明了分工的好处和交换的意义,而且说明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所谓“分工受市埸范围的限制”, 就意味着人的生产活动以人的交换活动为条件, 进而揭示了分工和交换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斯密提出了“简单天赋自由体制”或称自由竞争、自动调节的市埸模式, 建立了一个进行经济分析的原始模型, 但又不把它作为一个假定的抽象概念, 无条件地、绝对地坚持它, 而是提出了种种限制和例外, 表现了对其他交易方式的肯定; 斯密通过“简单体制”找到了个人自由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补性, 揭示了合作及其秩序的意义,不仅说明了人们之间存在着和谐一致的合作, 而且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克思继承和发扬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全面考察了分工和交换、生产和交往、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恩格斯把生产和交换看作经济曲线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马克思特别注重于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分析, 同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体自由人的联合”(1972)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而以人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交互影响为基础, 描绘了一幅历史发展的图画。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不仅坚持了康芒斯提出的交易和交易方式的概念, 用它来代替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之类的抽象概念, 以为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 进而考察了除市埸交易以外的其他交易方式, 而且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并将其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分析之中, 对分工、交易和合作,即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作出了统一的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范式。这集中反映在对分工、交易和合作的考察中。它分析了资源配置和生产费用, 考察了规模经济和技术选择, 还讨论了市埸结构, 也就是考察了分工的状况和经济性。所谓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就是合理的劳动分工; 所谓规模经济, 就是分工及其基础之上的集中所到的节约和利益; 所谓市埸结构, 实际上就是分工结果在市埸上的表现; 而技术选择, 实际上就是进行分工的方式; 至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即生产费用,就是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和技术选择方案的代价, 也就是作为生产方式基本形式的分工的成本。但是, 它没有也不能对分工及其程度的决定和发展作出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仅研究了市埸交易, 而且以此作为全部内容, 同时对自由市埸体制作了绝对的、无条件的解释, 新古典的均衡就是市埸供求均衡和市埸自动实现的均衡, 新古典的最大化既是市埸交易的前提, 又是市埸交易的结果。尽管如此, 新古典经济学对交易的研究又非常肤浅和非常片面, 由于对交易的考察仅仅局限于市埸交易,而对市埸交易的考察又仅仅分析产品的交易和要素的交易, 因而在新古典理论中,既没有交易方式的概念, 也没有交易费用的分析。新古典理论也考察了合作问题,但是基于对交易问题的局限性, 其对合作的考察仅仅限于市埸中一拍即合的买卖关系和和谐的竞争关系, 也就是说, 在新古典理论看来, 人们之间的合作是无阻碍、无摩擦, 因而是无条件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特征不在于它分析了分工、交易和合作, 而在于这种分析的片面性, 即它只分析了分工、交易和合作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一种情况, 也就是只分析了它们的物质技术联系和物质技术特征。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4

一、非理性的需求理论

1.非理性的需求量概念

之所以说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违反理性人假定,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种类的决定;其二是需求量的决定。

这个问题在其它贴在里已经多次提到了。人的需求是自古一来就有的,最基本的需求都是天生的本能,然而经济行为是人类存在历史上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儿。以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理性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有动机的,反过来说,有动机的行为的人才能算作理性人。从2+2的理论分析,经济是交换的集合,交换不过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可选方法之一,尽管现在人们选择了这种方法为主,但是丝毫不表示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全部。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需求是基于经济之外的东西决定的。价格是交换的比例是经济行为的表述,故而价格不可能是决定需求的一个原因。我们吃饭,是因为我们饥饿而不是因为食物便宜;我们穿衣是因为我们寒冷或者爱美,而不是因为衣服昂贵或者低廉;我们乘车而不是徒步是因为我们要以较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我们住房是因为我们在其中可以感到安全,所以我们不愿意谁在露天野地……因此,我们需求的量也不可能是由价格这种玩意儿决定的。2+2的经济学理论从心理学的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导出“需求量”是一个基于需要而事先确定的、稳定的量,在数学表述上视为常数。“一个人只能同时开一辆汽车;不会有人一天到晚坐在餐桌边暴食面包;游泳池或公共厕所不收费也没人整天蹲在里面;一个客人也不会同时租住两个房间;你不会因为向西边去的汽车坐着舒适而不去东边办事;乘飞机比坐火车过瘾,你也不会呆在天上不下来……”(《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48)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可以基于我们的需要而确定我们需求什么需求多少;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会在需求被满足即解欲之后停止行为,而之所以需求可以被满足即解欲首先就要有一个有限的需求量。我们不会把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多少的人看作是理性人,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需求,我们恐怕只能将之视为傻瓜或者神经病人了。

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恰恰是以价格决定需求量的理论,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当价格水平足够低的时候,需求量可以为无穷大。

同样,西方经济学的供给理论也是反理性人假定的,和需求者的需求量对于的供给者的供给量或者说产量也被认为是可以无穷大的。现实中并没有供给存在,供给不过是自我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任何厂商的产量都来源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或者清楚的订单,没有一个厂商会从事一个没有订单计划的生产,没有一家厂商在没有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生产下去。同样,因为需求不是由价格决定的,所以基于需求的生产也不可能由价格所决定,价格高低和接到的订单数量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如果厂商像供给曲线所描述的那样产量随着价格升高而增加,他就是十足的傻瓜,何谈理性?惟有依据订单和市场需求生产才称得上是理性的厂商。

2.非理性的价格概念

如果没有交换就不会有价格这回事儿,因此价格由交换者决定是显而易见的。西方经济学价格概念的非理性表现在价格不是由交换的参与者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之外的东西决定的。瓦尔拉斯将这个交换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东西即价格确定机制叫做“拍卖师”。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的非理性的另一点表现是,价格并不是我明确界定的“交换的比例”的概念。从古典到现在,价格都被看作是商品自身的某种属性,即和价值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这样一来,价格概念并不涉及到第二种商品和第二个人,自然就和交换割裂开来了。我们也可以找到价格和交换比例不是一个概念的论述,比如马歇尔的论述。如此一来,经济学就变成了对交换者最为关心的“交换的比例”漠不关心的自言自语。而如果经济学的对象(经济人)作为交换者连交换比例都不关心,自己手中的东西随便什么比例都可以交换出去,他就太不正常了。

二、非理性的效用理论

1、荒谬的效用无差异分析

效用是满足需求的消费行为实施之后消费者需求得到的满足的结果。既然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是违反理性假定,以需求定律为基础的效用理论也同样就是非理性的理论。在效用学派看来,经济人不是以自身需求决定自己行为的,而是以无差异作为行为原则。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需求,一项需求满足了,他就会追求下一个需求,这就是心理学的需求层次发展理论。人的不同需求之间,必须需求是不可替代的,而非必要需求除了因为偏好不同导致在需求序列中的排序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消费量上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比如,人不会因为效用的原因改变穿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双鞋这样的消费量比例,更不存在彼此之间的一个无差异效用关系。效用是消费后的一个结果,是满足,是需求量达到时的解欲,而不是决定需求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因为达到了那个需求量才解欲才有效用,而不是因为解欲了有了效用才需要这个量。

效用学派通常认为不同需求的效用不是相加关系而是连自己都说不出的某种函数关系。因此,消费两种物品的效用函数被表述为五花八门令人匪夷所思的函数关系。但是,通常趋向于认同是某种和量正相关的乘积(包括乘方)关系。若果真如此,这类函数就是单调递增的函数,总效用的值一定会在需求被满足时达到最大,即最大值在函数图形的右边界上,根本无须考虑相互的影响问题,即每一种商品都达到各自的需求量时,多种商品的总效用自然会最大。

其实,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成立或者说无论是否递减只要具有最大效用点,就应该导出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结论,否则就意味着有一直需求下去的可能即效用曲线没有最大点。理性人的特征就是行为截至于效用最低点,如果效用达到最大后继续需求,就是非理性的了。这一点显示出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在理性人意义上的严重内部矛盾。

所谓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仅仅将各自独立的需求项目拉扯在一起,还试图给出有规律的限制,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会递减。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原来的总效用是最大,说明消费者的每一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为何他要增加已经满足的需求量呢?已经满足的需求如果再增加,岂不是要获取负效用?自愿获取负效用的人还是理性人吗?

西方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无限延伸就表示商品X、Y的量可以是无限的,这显然是因为忽略了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事实的结果。

“一个跟帖达15页之多的经济学故事”一贴中用“无法退货”来嘲讽效用学派的这个人为捏造的所谓规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非理性的、如同神经质般的怪人。

2、艾奇沃兹的非理性box

无差异分析方法中被广泛采用的一个被誉为“巧妙”的工具就是艾奇沃兹盒式图。但是,这个分析工具完全沿用了需求理论中需求量是无限的思路,因此承袭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矛盾。

效用学派压根没有想到,即便是假定存在的无差异曲线,它也应该是有边界的,边界以外的区域是没有行为的因而也是无定义的,用数学语言讲就是自变量定义域是有界的,而且效用函数的值域也是有界了。

但是,艾奇沃兹继承了错误的无差异理论,在构建方块盒的时候,用物品的自然存量作为盒子的边长,这样一来,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就不是由需求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自然存量决定的,自然存量大,它就需求得多,自然存量小它就需求得少,不要说理性连简单的主动意识都没有了。盒子有大小,乍一看似乎一个需求有限论者,但以对角点作为最大点实则是因为自然总量的缘故,而非需求量有限。

奇怪的一点就是,艾奇沃兹盒中的两个需求者的需求总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偏好没有任何差异。这就是说两个人如果面对水和面包的时候,是要渴一起渴要饿一样饿。这种需求者的理性表现在何处实在是想象不到。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指出,艾奇沃兹所研究的对象从理论上不能说不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微乎其微的特例,用它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就太过勉强了。更一般的要素分配已经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列举出来了。超级秘书网

三、非理性的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生产论中的非理性观点,除了上面所说的关于产量的观点之外,就是由生产函数引出的要素决定问题。当然,归根结底还是需求量无限论的问题。生产论不过是错误的需求理论和效用无差异理论在生产领域的套用而已,既然根子上出错了,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正确的应用。

谈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一帖中已经提及。在生产论中,西方经济学不是依据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量(即订单)确定一组要素需求量,而是反过来根据不知从何而来的要素量决定产量,考虑劳动量时不考虑已经由技术水平限定的资本品对劳动的容纳能力,似乎可以使用任意量的劳动。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中,总是包含着一个生产能力无穷大的企业这个潜在假定,因为只有这种企业才会考虑产量如何调整的问题。但是,厂商为何要建立过剩的生产能力?仅仅为了产量调整吗?这种厂商很难说他是理性人。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就是一个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样当一项需求被满足之后会将多余的资金用在其它地方,而不是一直购买某一种要素。采购经理手中的采购单都是有数量的,不会因为某一项材料的价格便宜而增加购买,因为生产就需要那么多,多买回来也没有用而且无端占用资金。如果采购经理因为某种材料便宜而将资金都用在其上却忘记采购其它材料,等待他的就只有炒鱿鱼了。

四、有限理性论的偏差

现在有一种苗头就是针对现有理论的百无一用,将之归罪到理性人假定之上,于是一种有限理性的论调便产生了。其实,所谓的有限理性无非是说行为人并不精于计算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而是凭感觉行事,而感觉被默认为是非理性的。

其实,利润是相对成本费用而言的,利润最大化就意味着费用最小化。精确的计算和感性的感悟,只是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手段之差。计算和计划,是要有费用产生的,是要消费时间的,比如数据采集、计算方法合理性及计算原则设计等等。而凭经营和直觉的判断往往节约计划工作的费用,因此,有时以经验直觉判断替代精确的数学计算恰恰也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法,因为它减少了许多费用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5

 

法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碰撞,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主要由一些经济学家担纲,他们用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渐渐形成了法律经济学。之后,得益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的问世,标志着法律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律经济学在我国法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经历了从简单的理论引进阶段发展到吸收、创新阶段[1]。当然主流学术界对经济学说过多地渗入法学一直有点排斥,这使得其被冠以边缘学科的帽子。其实法律经济学不是改变法律运行的结果,而是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从其方法论上看,法律经济学还是走的实证分析主义的路子,适当的引入经济学的观点,采用世俗化的方式未必不是回应法学是一门科学的质疑之声的出路。法律的经济分析在设计法律规则、有效的政策选择和结果方面的能力强烈地吸引了每一个人,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当法学陷入严重困惑和纷争的时候,法律经济学的开拓者们勇敢地肩负起了改进方法,扩展领域的重任,将经济学这一在现代社会被更适当地看作方法论的学科和工具用于解决法律问题,以促进社会的效率、公平和有序。

 

一、波斯纳实用主义构建性的思维进路

 

《法律的经济分析》所透露的波斯纳的实用主义对传统法学理论研究的革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对现在和未来高度负责的处理问题的进路。这种进路不靠任何基础获得,包括其本身也不提供任何基础。波斯纳说过,“实用主义是一种无须基础的生活哲学”。这说明了波斯纳实用主义的价值就是颠覆脑海中固有的习以为常的东西。

 

在波斯纳看来,法律的经济分析是把形而上的法律问题变成科学问题处理的最佳方式,并且能解释很多法律问题,其逻辑基础在于法律推理的隐含结构有很多是经济学的,而且“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虽有差异,但常常会得出相同的结论”[2]。

 

有人认为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的变种,其实不然,波斯纳先生是不承认其将一个终极价值视为不可逾越的目标和尺度的,他多次宣称:“当效率这个术语在本书中被用来指称能使价值得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时,其充当社会决策的伦理标准之功能是有限的”无论波斯纳对于现行普通法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解释,他已经做了与这同样重要的事情,在试图证明法律是有效率的过程中,他已经证明了不是现行法律,而是现行法律试图解决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统一性,我们不知道法律是不是有效率的,但我们确实知道“什么是有效率的法律规则”这一问题将使法律学习从相互分离的组合转变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波斯纳的论断,不论其正确与否,都毋庸质疑对我们进行法律经济学分析是有用的。

 

二、法律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倾向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其中,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追求有用性就具有了真理性。

 

韦伯认为,法律对社会的辅助作用取决于法律必须维持其本身的自主性,在此意义上,即便是现代法也是有意识形态的。波斯纳显然对韦伯所认为的法学的自主性不认同,正因为波斯纳否定了法学本身的基础,所以认为韦伯通过建立一些描述历史的宏大理想模式来预测历史趋势的,归纳性和预言式的方法论,相对于大部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来说是不科学的,对法律研究不是有用的工具。因而波斯纳主张,需要借鉴经济学中有条件的预测,假设——推演的模型作为社会法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在实用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的原则指导下,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上,细致地展开辨析、反驳、论证。” [3]

 

考虑到人们的行为和法律本身的复杂性,波斯纳认为,从经济学上的假设所衍生出的理论可以预测人们如何行为,这些理论包括理性选择、价格与需求的反向关系、资源以最高价值被利用即实现了效率。但这种对人们行为的预测,是建立在人们所渴求的好的事物是有效用的个人理性假设之上,如果人们基于无意识目的作出行为,效用又应当如何衡量?转向法律的经济分析实际上是跨越了行为的复杂性。

 

此外法律在判断是否有效之前必须确切的知道“价值”对主体来说是什么。《法律的经济分析》里的价值标准采用了经济学中的“效用”来衡量:使社会的整体“价值能被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式”[4]。对于单单采用财富最大化作为唯一价值标准,波斯纳也承认并深知其有严重缺陷——即社会总体财富的增加,并不能保证财富的分配是平均的,更不用说人人的幸福都得到改善。即这个标准是会忽视公平和(他的批评者眼中的)正义的,但是他的回答就是可以由法官来“把饼做大”,至于分配正义,那是立法者的事情,而且他努力论证并且尝试让一切人类生活领域都化为自由市场、自愿交易的形式,因为在自愿交一种人人都是获益者,所以必然逐步达至分配的公平。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事实上就连这种听起来非常合理的自由市场理论,也是与财富最大化本身所矛盾的。在波斯纳先生的很多论著中都提到政府(在美国既包含司法也包含行政)有义务去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即采取一种政策性的司法手段去促进社会向着财富最大化的方向前进,这正好是波斯纳先生所最为不能接受的——非自由的市场。可见,他所追求和宣扬的价值是矛盾的,两者权衡,最后的胜者一定是他奉为至上规则的社会财富最大化。

 

我们不禁可以反思:经济分析的进路是否将法律规则简单化,刻意避免道德因素的作用,越过了对价值观的分析。有学者批评说,法律经济学恰恰反映的是在经济学的工具改造中对工具的崇拜,对价值的放弃。

 

三、结语

 

诚如林立先生所指出的,经济学的分析进路的确在整个社会学体系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任何学术理论都应该是谦抑的、谨守本分的,所以将其用于整个法律体系的分析并且要求指导法律甚至整个人类伦理学的价值构建,就显得力不从心且显得有点霸道了。法律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过程,应该是将其基本规律融入整人类个社会的发展和福祉,深入研究整体与个人、国家、社会的利益交织的过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分析在法律研究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方法论作用,又要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的作用,使良善之法和健全之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并最终在人类的整体进步中有所增益。

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6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