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学原理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1

2、《国富论》作者是亚当·斯密。

3、《人口原理》作者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4、《政治经济学概论》作者是让·巴蒂斯特·萨伊。

5、《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作者是大卫·李嘉图。

6、《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作者是西蒙·德·西斯蒙。

7、《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作者是弗里德利希·李斯特。

8、《政治经济学原理》作者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9、《资本论》作者是卡尔·马克思。

10、《政治经济学理论》作者是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11、《国民经济学原理》作者是卡尔·门格尔。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2

“国民经济学”这一学科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学科渊源。在国外学术界,国民经济学与经济学区别不大,目前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英美等国家习惯将其称为“经济学”,德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则将其称为“国民经济学”。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可以看作国民经济学的先驱之作,现有中译本文献中可以查到的直接以国民经济学为名的西方经济学专著主要是非英美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所著,如1915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津村秀松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14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傅克斯所著《国民经济学》、1938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狄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等。在国内,国民经济学学科发端于国民经济计划学,该学科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前,“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关于国家经济是怎样运行和应当如何管理的学科,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与规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推进,国民经济学的新理论、新体系不断涌现。考虑到“保留并发展国民经济学可能是中国经济学的特色”“国民经济学也许是中国经济学(体系)发展的一个特色点、突破点、制高点”,我们有必要停下来思考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中国国民经济学学科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诚如林木西所言,“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多层次相互交织,诸多子系统相互交错,多目标、开放性、动态化的巨系统”。面对这样一个庞杂的大系统,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学者的学术旨趣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衍生出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困境和难题,亟须加以突破或化解。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并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可大致将现有文献分为如下两类:(1)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国内外学科性质不同”“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国内学科专业同行不同语”等三大尴尬局面。顾海兵、齐心认为,国内学界对“国民经济学”的理解要么过窄、要么过宽,需要进行必要的折中处理。王廷惠认为,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研究对象分歧、学科体系不一、学科特色不足、学科边界模糊等一系列问题。(2)关于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议。和云建议,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规范性与特色性”“本土化与主流化”“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等三对关系。林木西认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与其从国外寻找不如从自身挖掘,其学科边界、研究对象与其同其他学科去比较、界定,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花冯涛则建议,一方面要处理好国民经济学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核心内容上,要着重强调国民经济学的宏观特性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它们还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现有文献所提炼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尚缺乏哲学方法论层面的反思,从而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把握;第二,现有文献所提出的化解之道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缺乏优化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此,本文选择以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基本工具,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展开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路径选择。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 

1.困境之一:理论内核缺乏 

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将一门理论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和“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层层外围保护带,“正是这一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简言之,研究纲领的硬核或内核即“一组关于该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拥有坚硬的内核是一门理论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之一。一般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对一门理论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进而可包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库恩的“范式”概念。国民经济学内核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内容较为多元化,与较多的经济学分支乃至社会科学分支有着丰富的理论“接口”,这是其学科外延较广的体现之一。举例来说,在与国民经济学并列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中,产业经济学拥有“产业组织理论”这一内核,国际贸易学拥有“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内核,绝大多数经济学分支学科都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内核。然而,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至今,仍然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内核和贯穿研究体系的那根“红线”。正因缺乏明确的理论内核,且存在较为宽泛的研究体系,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国民经济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进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捍卫和坚持什么、调整和改变什么,往往就成为不清不楚的问题了,从而必然会影响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句话,理论内核不明确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学“研究纲领”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当一门学科缺乏自身明确的理论内核时,便存在着被其他学科同化的可能。 

2.困境之二:外围保护带庞杂 

一门学科的外围保护带是将研究纲领的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所得到的种种具体的假说。在发展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数据或案例不断地对外围保护带进行证伪,通过不断地“去伪存真”,保留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进而形成围绕理论内核的一层层“保护带”。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外围保护带仍然较为庞杂,甚至难以找到其系统而明确的理论假说。在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历经多年构造的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财税机制与调节、货币信贷与金融调节、对外经济及其调节、国民经济总体模式及发展战略等内容始终存在,但逐步增加了对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平衡等相关内容的论述,进而将国民经济学转化为国民经济管理学。顾海兵、齐心认为,国民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方法论、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信息论、国民经济预测学、国民经济政策论、国民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模型论、国民经济生态学、国民经济军事学、国民经济人口学、国民经济法学、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论、国民经济社会学、比较国民经济学等。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应该包括两大板块和三个层次,两大板块分别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运行命题”包括“经济总量命题”(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总供给、经济总需求)、“经济结构命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经济平衡命题”(经济总供求平衡、经济内外部平衡);“国民经济管理命题”包括“政府经济职能命题”(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必要性、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命题”(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宏观调控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命题”(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命题”(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经济规制政策)。(注:括号内的表述为第三层次)。林木西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系统(系统总体、系统结构、系统环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分析、需求动力、供给推力、周期波动)和国民经济管理(管理目标、发展战略与规划、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王廷惠指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应该重点强调国家战略利益导向、国情与本土化语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尚缺乏公认的外围保护带,学者们也缺乏对上述体系或框架的证伪或证实,使得在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中,缺乏统一的交流语境和学术背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局面。这加剧了国民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科中的“大杂烩”,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3.困境之三:学科边界不清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发展的交叉局面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跨学科发展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分工、学科边界不清晰,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知识积累的进程和效率。即便是跨学科融合发展,也应该是在学科高度分工、知识高度分立的背景下,当各学科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二次融合”。纵览国内各国民经济学学位点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研究方向可发现,国民经济学尚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区别。当前国内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还没有为“二次融合”做好准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民经济学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与上述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边界不清晰,而且与部分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区别还没有被厘清,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与西方国民经济学存在含义上的混淆。根据德国学者罗雪尔的看法,西方学者(尤其是19世纪以前)所言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学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甚至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目前,德国的经济学分为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美国经济学会对经济学的1—3级分类中尚不存在国民经济学学科,但美国经济学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学相关的有E类、H类、O类、P类。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经济学科。显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一门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在中国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并非要传承与复兴德系国民经济学。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经济学与德系国民经济学是不一样的“国民经济学”,不能因为名称相同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不甚明确。有著名学者曾指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甚至引用马克思的话来加以证明。不可否认,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化而来,肯定需要运用包括政治经济学(德系国民经济学)在内的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在不少内容中还要吸收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所提供的知识养分,这决定了不宜简单地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等同于政治经济学。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国民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而政治经济学则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在这里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是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还不明朗。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在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画等号。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宏观经济学,甚至国民经济学只有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至少还存在着如下三大区别:(1)分析层次有差别。国民经济学可同时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虽然侧重于宏观领域),其分析广度要超过宏观经济学。(2)研究主题有差异。国民经济学重点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高度关注的经济总量及其决定问题。(3)知识构成有区别。国民经济学大量吸收了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养分,而宏观经济学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广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和研究对象不同,国民经济学既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问题,也非常重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关联问题,也格外重视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问题。 

4.困境之四:研究对象不明 

关于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前中国学术界还同时存在着宽派、窄派和中间派三种观点。宽派以钱伯海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整体,把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既研究生产力,又研究生产关系,既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质的规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还研究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窄派以李华、刘瑞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学,是指广泛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综合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决策、规划、调控和组织,如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中间派以顾海兵、齐心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从上述梳理可看出,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究竟研究什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当然,这与前述该学科尚没有明确的理论内核和公认的外围保护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明确下来,并将其外围保护带梳理清楚,那么,确立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不再成为一道难题。 

三、进一步完善学科的路径选择 

1.以宏观经济学的“三化”(应用化、战略化、政策化)为基础,提炼理论内核 

迄今为止,提炼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仍然是一项重要且亟须完成的工作。有学者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财政、金融等三种政策手段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三种主要手段,国民经济学应该比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更为宏观。也有学者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构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作为从国家层面入手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学科,其理论内核不能是具体的政策手段,因为具体的政策手段只是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途径,其本身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类似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也不宜是简单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因为这一理论尚不足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等更为宏观的国民经济主题。进而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只能从国民经济学系统中去寻找和提炼。这是因为:第一,国民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国民经济学这一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化、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相互交错、多层次、多目标等特征。第二,系统论是研究国民经济学的最佳手段。系统论是认识系统、剖析系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把握了国民经济学的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功能,才能明确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分析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进而才能找到其理论内核、探索其理论结构。遵循上述思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依据这一理论内核,国民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结合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甚至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着力分析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2.以基础理论运用于国民经济现实得出的具体假说为内容,明确外围保护带 

为了明确国民经济学的外围保护带,需要将其理论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而得到种种具体的假说,然后不断地通过实证分析手段对之进行证伪,并不断对外围保护带进行调整、再调整,才能硬化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按照拉卡托斯的看法,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而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被构造出来。因此,为了使国民经济学成为一种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需要以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为主线,将其基础理论运用于对国民经济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得出国民经济学的系列命题和假说,构造其外围保护带的基本框架,并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驱动“新颖事实”的发现,从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结构。 

3.以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效分工为原则,明晰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一是强化国民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也因此,应该突出强调其“应用”色彩,强化该学科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理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并论证各种经济学理论,其中涵盖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等等。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则在于合理运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吸收和借鉴理论经济学中各个学派的养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此,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不必过多地陷入流派之争,而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原则,选取经过事实检验、尚未被证伪的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二是优化国民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应区别于应用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在这些学科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发展、地区差异等有关的经济问题;财政学主要分析政府收支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与规律;金融学探讨货币资金的融通及其背后的基本规律;产业经济学定位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发展和演化动因及规律;国际贸易学则主要将(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延伸到“国际”范围,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稀缺的资源要素。那么,国民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以区别于现有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呢?我们认为,国民经济学应该定位于“综合性、统领性、应用性的经济学学科”。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巨系统”,虽然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口”,但该学科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领域,其视野更宽、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方法更多元、包容性更强,对其他各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具有统领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划分中,国民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头号学科”(国民经济学代码为020201),其在应用经济学中的地位类似于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代码为020101)。 

4.以理论内核、外围保护带、学科边界的确立为前提,找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3

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美国货币史》改变了有关大萧条的争论。这部为所有宏观经济学家所熟知的著作,详细考察了美国货币存量的变化(无论是当局的主观货币政策所致,还是银行体系变化等非个人力量所致)与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变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主义理论创立者,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1915―),美国经济史学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高级研究员。

经济学大师的经典巨著。弗里德曼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美国货币史(1867――1960)》是他的成名之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美国货币史(1867――1960)》是对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分析得最为透彻的一《美国货币史(1867――1960)》。而当前日益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与“大萧条”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日益深化、波及全球的大背景下,《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中文版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尽管《美国货币史(1867――1960)》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它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和生动的类比,确保“门外汉”也能读懂,这也是《美国货币史(1867――1960)》有潜力成为一本学术畅销书的原因。

名家推荐

《美国货币史》改变了有关大萧条的争论。这部为所有宏观经济学家所熟知的著作,详细考察了美国货币存量的变化――无论是当局的主观货币政策所致,还是银行体系变化等非个人力量所致――与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变化的关系。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探究近一个世纪以来货币力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伯南克(Ben Bernanke),美联储主席

本书将难以计数的事件巧妙完美地融合在货币制度、法规、政策、人物和政治的历史演进中,叙述引人入胜,并以清晰的写作手法跃然纸上……本书将成为货币研究领域少有的名留青史的著作之一。

――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货币史》是一个著名的、长期的历史性和经济性学识的成功。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把90多年的繁杂的、多变的经济史组织成一幅条理清晰的画面,在这里,主要的事件因为其原因已被确认而变得很容易理解。这幅画面与我们的直觉是一致的:20世纪30年生的大萧条是一次本不应当发生的事件,它是一场可以避免的灾难。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部著作必将为经济学家们所推崇。本书注定从一开始就成为经典,而不是逐步被认可的经典。这部鸿篇巨制耗费了巨大的工作量,作者们倾尽全力地描写一个世纪以来的美国货币史,并且没有被他们所考察的烦琐的细节所迷惑。全书充满了原创性和学术性,并有其他很多使之成为“经典”的因素。所有这些都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阿兰•梅尔策(Allan H. Meltzer),著名经济学家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4

关键词: 现代林业生态经济林营造技术

林业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于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着重要的调节与保障功能。当前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形势下,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策略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性选择,随着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现代林业发展政策的导向和深化,倡导林业绿化管理技术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前提下,规模性的发展和营造相关生态经济林业,是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生态经济林营造技术,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对于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而言意义深远。

1.生态经济林的内涵特征分析

整体上说,经济林是以生产木料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林业形态,狭义的经济林通常利用相关植物树木的花果、种实、树皮、枝叶、根茎等资源,以生产干鲜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副产品为经营目标。经济林是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或果木资源。

生态经济林是以经济林树种为主体的人工林业生态体系,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前提下,立足于对现有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基础上,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采用生态工程方法,融合现代化科技成果以及传统适用性林业技术,有效改变林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进行集约化栽培和调控,发掘地域性经济林木资源潜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产业,构建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实现综合高效优质的生态经济林业体系。

2.强化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环境下,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结构形式,也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更新周期相对较长,无节制的开发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前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林业,其生态效益比较明显,特别是对于林地土壤、湿度、气候等生态特征的维护起了重要保障,因地制宜的营造生态经济林,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规模性的营造生态经济林,有利于推动实地生态环境优化,满足社会生态要求。现代环保绿化意识的转变,促进了人们对于林业产品的安全无公害需求,营造生态经济林能够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油料果品、工业原料、药材等绿色食品或用品。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调整林业经济产业结构,是优化环保绿色健康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通过规模化栽培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的人工经济林,能够在有效改善自然环境生态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加强生态经济林建设,促进生态经济林业可持续经营,通过采取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改善林区土壤结构,涵养水源补充有机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养分消耗,对于充分发挥林区资源功能,实现林地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意义彰显。

3.营造生态经济林的技术措施

当前林业生产技术条件下,营建生态经济林应注重如下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3.1 优化生态经济林栽培地质的选择

栽培基地的选择对于生态经济林的营造来说至关重要,生态性林业体系的生态环境必须具备各类林木生长需要的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养分等适宜环境,特别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肥效高、周围无工业直接污染的环境最为适宜。在水土流失及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山地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重要生态保护地区,不宜营造生态经济林。

3.2 生态经济林的树种林木资源配置营造生态经济林,需要结合实地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生态经济的结构需求,合理选择配置相关植物树种,优化林木资源的质量,以便于实现生态经济林的综合效益。山地生态经济林建设要按照立体经营模式与周边防护林同步进行,把生态经济林斑块状镶嵌在山地防护林之中,构成立体式林业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平衡发展。

3.3 加强生态经济林的林地养护管理

营造生态经济林,需要对于林区土地资源,栽植技术、苗期养护、病虫害养护进行科学管理。

3.3.1 整地挖坑技术整地是人工造林的重要环节,营造生态经济林,应根据人工造林原理结合林地地势在栽植头年的雨季或秋季前按照栽植要求进行整地挖沟开穴,保障栽植穴坑的直径与深度,同时,在栽植穴内压埋杂草或作物秸秆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水肥状况。

3.3.2 苗木栽植技术

根据生态经济林木树种的生活习性以及自然环境气候特点进行严格栽植技术施工。栽植过程中要严格苗木的起苗运输技术控制,避免损害苗木根系,要针对不同的苗木栽植技术实施剪枝、截干、护根处理,栽植时应合理控制植株密度,扶正苗木茎身并适度压实,保障生态经济林木的栽植成活率。

3.3.3 林地施肥技术

生态经济林栽植后需要根据苗木生长需求,对林地进行施肥灌溉养护。生态经济林产品无公害绿色环保技术要求较高,其施肥以土杂肥、饼质肥及微生物肥为主。山地丘陵地带的生态经济林木施肥相对困难,可通过种植紫穗槐、、红豆草、沙棘等绿肥作物来满足肥料补给。3.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生态经济林的病虫害管理要根据不同树种病虫害特征进行综合防治,越冬前针对树干病枝病果及花叶进行消毒清理,及时消灭越冬病虫虫卵,在生长期内剪除病枝,采用人工捕捉、物理诱杀、果实套袋等技术减少病虫危害程度。通过构建多样性立体生态经济林,招引放养害虫天敌,恢复自然病虫害控制能力。

结束语:

总之,当前建设生态林业的理念导向下,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点,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优化生态经济林营造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是现代林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实践措施,有利于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43-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利润保障,要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获取利润,必须大力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只有在正确掌握经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地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阶段进行经济评价,使建筑企业尽可能地规避亏损,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1 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内涵和意义

经济评价是指计算工程项目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能取得的效益,并分析其经济可行性的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额较大,且建设期较长,在实施过程中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投资风险较大。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为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安全可靠性,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之前,必须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以系统分析和定量分析为手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学原理,计算建筑工程项目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能取得的效益,使投入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其目的是在揭示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特征的基础上,为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确保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并取得满意的经济效果。

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极大地降低了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潜在风险,有效避免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经济价值,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 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

评价。

2.1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国家参数,计算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其目的是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使得国民经济获得最大的效益。国民经济评价是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从国民经济中所吸取的投入以及项目产出对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的经济目标的影响,从而选择对大系统目标最有利的项目或方案,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能够真实地反应建筑工程项目的真实价格,它考虑更多的是宏观经济效果。

2.2 财务评价方法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是指企业对项目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进行评价,分析其所面临的整体财务风险。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即是投资企业从工程项目的盈利性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判断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财务评价的价格是以现行的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现行价格会受当前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项目评价人员在对现行价格进行预测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通过分析、论证予以确定。

2.3 两种评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评价的目的相同,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两者评价的基础相同,都是在完成产品测试、厂址选择、设备方案论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基础上进行的;两者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类似。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1)评价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财务盈利水平,而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2)费用和效益的含义不同,财务评价是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而国民经济评价是根据项目所消耗的有用资源和对社会提供的有用产品或服务。(3)费用和效益的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考虑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而国民经济评价还要考虑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4)费用和效益的计算价格不同,财务评价是按照现行市场价格,采用行业基准收益率,而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影子价格,采用社会折现率。(5)评价的作用不同,财务评价考虑的是企业的局部利益,而国民经济评价考虑的是全局利益。

3 经济评价在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整个项目进行决策的依据,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广泛的经济评价方法是利益费用比较法,该方法是把通过贴现的利益现值与费用现值相比较,利益现值与费用现值的差越大表明项目投资的利益越大。经济评价方法在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应用各有不同,对于无法利用利益费用比较法的项目可用其他的经济评价方法,如贴现法、评分评价法等。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

3.1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阶段的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从现实出发的思考、想象和谋划,进而确定、决定和安排实现项目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和工作成果。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阶段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作全面的分析论证,以确定这一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同时推荐最佳方案,以便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数据,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的综合预测与论证评价。工程经济分析是从经济方面进行论证的重要手段。

3.2 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

设计是把一种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至关重要,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出现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可行性不高等现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需要综合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是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合理性追求的工程造价低廉,而技术先进性追求技术的尽善尽美,项目功能水平先进,但往往会导致工程造价偏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恰当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运用有效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完美。

其次是建设和使用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必须控制工程造价,但是造价控制势必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从而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间的使用成本,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害。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

最后是近期设计和长远使用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往往使用年限较长,如果按照现有要求设计工程,投入使用不久可能会出现项目功能水平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但是如果考虑未来需求,又会出现由于功能水平过高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所以设计者选择项目合理的功能水平,同时也要根据发展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在兼顾近期设计和长远使用之间的关系上进行设计。

3.3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是验证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的评价。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施工中对经济性最有影响的因素。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经济评价过程中,首先是针对分项工程以及工种中存在的工艺和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其次是对工程中存在着若干个子工程所进行的施工方案的经济评价,恰当选择符合建筑工程流程的最经济方案。最后是对施工时间的评价,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上浪费的时间越多,其经济效益就越低。在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经济评价中,采用新结构新材料能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工厂化,从而加快施工速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施工劳动强度,改善施工作业条件。因此,对于新材料新结构的经济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主要材料的消耗量、施工工期以及一次性投资额等因素。

3.4 建筑工程项目在使用阶段的经济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保养和维护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也必须运用恰当的经济评价方法对保养和维护的方案、技术、材料进行恰当的经济评价,并从中选择出既符合企业经济要求又符合保养和维护的方案、技术和材料。

4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建筑企业投资决策的前提,是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研究,建筑企业对于项目在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的经济风险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的投资活动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从而减少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进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全社会层面上也优化了资源

配置。

参考文献

[1] 张亚,张淼水,邵小东.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

[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6).

国民经济学原理范文6

Tian Luyang

(①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0,China;②Qinhuangdao Gangcheng 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Qinhuangdao 066000,China)

摘要: 北京奥运会后,大量奥运场馆面临再利用。文章将归纳这些奥运场馆的特性,对其成为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进行必要的分析,并讨论奥运会后奥运场馆的性质、功能及未来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状况。

Abstract: After Beijing Olympics, many of the Olympic Venues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re-using.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then analyze whether they belong to public products or private products. 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 function, operation mode and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venues.

关键词: 奥运场馆 准公共产品 拥挤 价格歧视

Key words: Olympic Venues;quasi-public products;crowded;price discrimin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29-02

0引言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将出现大量奥运“遗留”场馆,这无疑是北京奥运会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但运用好这笔财富,使之继续发挥功能却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必须对这些场馆的性质、功能及未来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状况进行足够的分析。

1对奥运场馆的分类

本届奥运会的各个场馆主要是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应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但是,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是否实行民营化,抑或是成为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这应当按照奥运场馆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按照微观经济学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可以得出表1的图表。体育场馆普遍具有竞争性,考虑到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体育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奥运场馆应具有更强的竞争性。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场馆均可以在低管理成本的条件下收取门票,所以奥运场馆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大部分奥运场馆应属于准公共产品。所以笔者认为,在奥运结束后,绝大部分奥运场馆应成为准公共产品,少部分奥运场馆成为私人产品。②

1.1 准公共产品绝大部分奥运场馆由于规模巨大,投资量极大,在短时间收回成本,所以难以民营化。这些奥运场馆还能够在为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部分收入,所以将成为公共产品。同时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定义,这些奥运场馆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而自然成为公共产品。③

由于奥运场馆的正外部性,所以一部分场馆将带来产品和服务的供不应求,最终形成无谓损失。如图1。

图1中D为社会需求曲线,d为消费者需求曲线,s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E1理想状况下的均衡点,E2为实际均衡点。相应的实际供给量Q2也小于理想的供给量Q1,形成三角形的无谓损失。所以将奥运场馆的产品和服务从Q2提高到Q1,单靠市场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政府扶持,使民众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有效率的均衡点。

但应当注意到的是,公共产品会出现供不应求,产生“拥挤”,最终公众的福利会因拥挤成本的增加而减少。具体到本文的情况,奥运场馆可能会因过度拥挤影响到使用者使用效果,如图2。

L1为拥挤线,L2为容量线。这两条线之间的部分为可以忍受的拥挤状况。当Q0时,达到奥运场馆的最大容量。最大容量仍小于极限容量(即容量线与X轴交点),但此时随着人数的增加,拥挤成本已高于消费者剩余,所以使用者人数不再增加。此时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即为均衡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奥运场馆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使用不足和拥挤现象。即先后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图3。

针对这种状况,应当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解。鉴于其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奥运场馆的定价应当主要以调控供求为依据,根本目标是避免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

1.2 私人产品部分奥运场馆在奥运会后依然具有民营化、从而最终成为私人商品的可行性。这部分奥运场馆应主要为投资较少,易于赢利的场馆。对于这类场馆,可以基本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经营,如图4。

因为这类奥运场馆已成为私人产品,所以已经不具有正外部性。设任意两个预算约束县不同的消费者,其需求曲线为D1、D2,公共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相交,得到均衡点E*。但其比照一般的私人产品仍然有所不同,这一点将在下文论述。⑥

2影响奥运场馆经营的要素

笔者认为,奥运场馆的供求具有一般产品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这里将分开论述:

2.1 一般特征

2.1.1 效用效用是消费者自身的一种主观感受,正是消费者对体育活动引致的体育场馆的需求才带来了奥运场馆的正效用。

2.1.2 弹性可以说,体育场馆的建设乃至整个奥运会的举办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体育的影响力,也改变了体育活动(包括奥运场馆需求)的收入需求弹性。同时,不同的体育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需求收入弹性也有所不同。较高消费的体育项目拥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消费的体育项目拥有较低的需求收入弹性。这也将导致不同项目奥运场馆的需求收入弹性的不同。

2.2 特殊性

2.2.1 成本组成一般经营项目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但奥运场馆有所不同,奥运会已经留下了各个奥运场馆。所以,在以后运营中,奥运场馆的成本将主要是各种维护费用,包括奥运场馆维修、管理人员工资、清洁成本、、水电费用、场馆宣传等。

2.2.2 形象的特殊意义奥运场馆不仅是体育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它依然将作为奥运精神的承载而继续存在。因而不论是作为准公共物品由国家继续经营的奥运场馆还是民营化的场馆都将受到国家特殊的管制,这也是应当的。

2.2.3 偏好对体育产品的偏好相对于其他产品会更加强烈。因而,在预算约束可以承受的前提下,价格的提高并不会明显减少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这对于奥运的相关产品尤其适用。在奥运场馆经营中,这一点应得到重视。

2.2.4 有限资源的分配奥运场馆在软硬件条件上都是国家相关体育项目的一流场馆。因而一定会有许多官方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在奥运场馆进行。这就会使奥运场馆成为一个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混合体,在奥运场馆经营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分配。

3经营模式的提出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奥运场馆未来的经营模式应是以准公共产品为主,民营的私人产品为辅。对于规模较小、比较具有盈利潜力的奥运场馆,应当鼓励其进行民营化。同时,如上文所述,鉴于奥运场馆的特殊性,应当在私人经营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监督。对于成为准公共产品的奥运场馆,也应当将其非场馆部分(场馆物业清洁、赛事演出承揽和安排、场馆橱窗柜台的经营、场馆易耗品的采购、场馆户外广告经营)进行外包,实现部分民营化。⑦两种模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管制与竞争兼容下的效率最大化。其判断标准应当主要包括:

①奥运场馆正常运转,避免以往许多主办城市奥运场馆荒废的局面;

②奥运场馆经营者盈利,尤其是私人投资者收益;

③推动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④推动民众体育事业发展;

⑤弘扬奥运精神。

4政策性建议

4.1 扩大价格歧视利用需求弹性和偏好的不同,通过歧视获得更大收益。奥运场馆在经营中可以根据消费者年龄制定不同价格,也可以将时段区分为黄金时段和优惠时段。

4.2 扩大经营主体,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奥运场馆民营化和部分民营化。⑧

4.3 限制政府管制推动在奥运场馆经营中政府管制的规范化,加强监督,促使政府管制的有序进行。

4.4 推动奥运场馆中的经营性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市场化。

注释:

①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P187.

②相信其中一部分奥运场馆将成为供职业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基地,成为纯公共产品.但鉴于其极少会有民众参与,本文将不再讨论.

③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P189.

④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P244.

⑤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P242.

⑥见本文第三部分2.2.

⑦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P254.

⑧余池明,张海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179.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

[2]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

[3]余池明,张海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4]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