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1
摘 要 本文针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剖析改革方案实施的效应及其局限性,对金融改革新方案的缺陷和盲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针对其具体局限性,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出了历史辩证的看待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原则。
关键词 金融改革方案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一、美国金融改革历史上的两大变革及效应与局限分析
(一)20世纪30年代-90年代前期:金融分业经营时期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企业实现了大量的直接融资,金融机构也将大量贷款投放股票市场,引起了股市泡沫。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丝-斯蒂格尔法案》,第一次明确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法案形成的分业格局使得商业银行利润下滑,与金融发展形势不相符合,成为银行向其他金融领域拓展的主要障碍。
(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金融改革法案诞生前:金融混业经营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银行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格拉丝-斯蒂格尔法案》所导致的缺陷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开始想方设法避开分业经营的法律障碍,通过兼并投资银行和金融创新等手段向证券业渗透,直至废除《格拉丝-斯第格尔法案》,并制定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从3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整个金融业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制度的变革,更是一个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金融服务理念革命的过程。
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为了恢复金融新秩序,填补监管空缺,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华尔街正式掀开新金融时代序幕。新法案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第三,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大部分衍生品须在交易所内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
第四,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在自营交易方面,允许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但资金规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级资本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将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等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附属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等业务。
第五,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负责,责令大型金融机构提前做出自己的风险拨备,以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再度拖累纳税人救助。
第六,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但其自身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
第七,美联储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督,确保高管薪酬制度不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求。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实施效应及其局限性
由于此次金融改革法案,将涉及金融市场的所有领域,同时影响到消费者将如何获得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会降低实体经济活跃程度,实施之后的效应有:
1.降低银行净利润并危机经济复苏。新金融监管法案相关规定致使手续费下降、成本上升且在资本金等方面设限,这可能会给银行业净利润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2.对备受争议的信用评级机构经营模式未形成有效监管。债券发行机构向评级机构付费给金融产品定级,这种模式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即评级机构为保证业务量可能会提高其客户的产品信用评级。
3.对处在政府托管状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涉及不多,美国房地产金融系统改革没有被纳入其中。
4.没有明确薪酬制度如何改革。由于“无上限奖励与有限惩罚”的畸形激励机制,高管的薪酬与长期风险脱离等不合理制度的存在,并未明确如何改革。
5.“大而不倒”的经典难题并未得到解决。金融机构的倒闭具有系统性风险,深谙此道的金融机构高管往往会挟持公众利益,而这一难题也许不能像法案中预见的那样顺利解决。
6.新法案不能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管理层过度投机。新法案只是要求没出问题的金融机构要承担政府挽救倒闭金融机构的成本,对防范金融机构管理层过度投机的道德风险,效果不大。
7.造成华尔街人才流失。法案取得的微小“成果”便是损害竞争,迫使华尔街“人才流失”,这反而会有利于美国以外的商业和投资银。
总之,美国的金融改革新法案宽泛但不够深入,对一些根本性的体制症结却虽有触及但并未深析。另外,过于繁琐的监管和审查,不仅会降低金融效率,也会创造新的寻租空间。
四、历史辩证的看待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新法案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对金融业和市场监管进行的最大规模“修理”,经过这次整合之后,美联储等监管机构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但该法案是不完美的法案,是经过折中、妥协的产物。另外,这次法案对于宏观的系统风险有了一个统一监管的机构,这一点是原来金融框架里面没有考虑的。有了这样的宏观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渠道,是一个积极的发展。
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是,该法案赋予美国监管当局更多的权力来终结那些经营不善的大型金融公司,尤其是那些造假和诚信记录不良的公司,当然,前提是有相对较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另外,法案要求金融市场更多的透明度,这也要求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岳意定,王璇.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8(6).
[2]程琪.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研究.西安:吉林大学.2008.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2
伴随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断涌现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经济恐慌,不可避免引发了新的金融安全问题。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从广义来看,金融安全是指一国具有抵御来自国际金融危机侵扰,保持国内投融资秩序正常、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稳定发展的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如何防止金融风险乃至防止整个经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引发动荡并导致国民财富的大量损失是金融安全的主要内容。
在全球化过程中金融风险有普遍增大的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但是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的实力薄弱,经济金融制度及结构的缺陷较多,对开放进程的准备和力量积蓄都不充分,因此,难以适应全球化引发的冲击,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足。这是70年代金融全球化以来金融危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进一步金融开放面临的风险
(一)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存在风险
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一国对外经济部门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全球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开放资本账户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风险:首先,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之间存在冲突的风险。其次,增加债务偿还风险。资本账户开放后,资本流入结构中的间接投资、短期资本和私人资本所占的重将大大增加,将增大债务偿还的风险。
(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不适应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对金融监管的要求
90年代以来,我国涉外金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外国金融机构来华设立分支机构日益增加,这些变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现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的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偏低等,所以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
(三)国内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在当今全球性互动的巨大变革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已不由自主地被抛入了不变不行的激烈竞争之中。然而,必须冷静地看到,在如何及早完成银行体系再造、提高竞争力、加快金融创新等方面,我国银行在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三、我国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维护金融安全的政策措施
(一)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
应尽快促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而有效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同时,能够密切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系,即利率变动会通过国内资金供求、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及远期外汇供求等方面的变化来影响汇率,使人民币汇率机制趋于完善。
(二)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保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所谓金融监管是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的价格、市场准入(出)以及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实施限制,旨在保证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国已于2001年12月加入WTO,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势在必行,而在开放市场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引进风险。因此,在健全金融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成为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1.增加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要解决的是游戏规则和某些必须披露信息的公开化问题:一是担负经济调控和管理职能的政府,特别是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做到及时公布重大政策变动,并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在政策动作上应该协调一致;二是各类金融机构的会计财务规则基本符合国际惯例,并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的数据。
2.建立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指标体系。金融全球化风险是一种宏观金融风险,必须由中央政府统一设计指标体系和设立专门机构,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由金融监管当局结合国内金融稳健性情况统一拟订反应对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信息畅通和反应机制的灵敏性,能够对外部重大冲击和风险因素做出快捷的回应。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看,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天生存在着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一旦个别经营不善的银行出现挤兑现象,健康的银行也可能会受到冲击。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抑制挤兑,维护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目前正是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降低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成本和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创造了前提条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取得显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的大规模政策性集中处置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经营不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正在建立中。
(三)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组与再造,培育在金融全球化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1.积极培育符合国际水准的大银行。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对银行体系的重组要有前瞻性发展眼光。为此,必须按照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银行业健康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思路,重新构造我国商业银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体系。
2.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进程。经营国际化是金融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银行所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对中国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国内银行必须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产品和服务、技术与人才等进行全方位、大幅度、深层次的再造和升级,实现高层次的经营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子先.论金融全球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
[2]王自力.反金融危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3]史东明.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
[4]姜波克,徐蓉.金融全球化与风险防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5]高涵.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的防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3
经济学界的争议永远存在,一些学者对克鲁格曼的理论和观点一直就有质疑。例如,克鲁格曼认为当前的美国失业并非结构性的,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研究报告则认为美国的长期失业人口中有40%属于结构性失业。克鲁格曼在财经媒体领域也十分活跃,他在一些财经媒体经常撰写专栏来呼吁自己的政策建议,这就是他对应对当前危机的一系列带有十分鲜明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建议和看法。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积极应对,大致看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出台金融救助方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出台产业发展政策。总体来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在凯恩斯主义旗帜的影响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互动更为紧密,在危机冲击下,除了推出一系列应对危机、刺激内需的政策举措外,更为关键的还是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促进经济转型。
21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一方面,美英等发达国家加速推进全球化进程和资本输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另一方面,美国为刺激经济长期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高杠杆、高风险、低透明度且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导致本国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缺乏监管的影子银行体系扩张、金融体系的杠杆水平显著提高。
2005年以来,伴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崛起,全球资源供应格局打破,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美国进入加息通道,直接导致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007年年底次贷危机正式爆发。本次危机爆发不仅是国际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集中反映,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和金融监管缺失的必然结果。危机打破了原有经济金融结构和格局,美欧等经济体或经济区域面临巨大的调整成本,经济陷入衰退或缓慢复苏;新兴市场国家面临通胀高企—政策收缩—经济放缓的调整时期。可见,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关联性日趋紧密,相互影响加大。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4
一、银监会各项职能的正面效应
(一)整合银行业监管力量,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银监会成立以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属于典型的多元监管体制,人民银行有关监管司局负责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督,中央金融工委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干部监督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专门的外部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由于多头交叉监管,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疲于应付各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银监会的成立,有效地整合了各部门的监管力量,克服了多头监管的弊端,有利于形成统一全面的监管框架和对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确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单独设立银监会,不仅是为了将央行的双重职能予以分离,加强银行业的系统监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相关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透明性,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央行具有监管和货币政策双重职能的时候,央行有动力予以救助以减轻其监管责任,但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甚至诱发通货膨胀。将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单设银监会的做法,将有效地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三)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以应对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浪潮。八十年代以来的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浪潮此起彼伏,对银行业监管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增加了新的监管对象——外资金融机构,并改变原有监管对象的行为,加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不仅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由于不同业务的交叉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监管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因此,建立专业化的银行监管机构,使监管者的工作职责更专一、工作目标更明确、范围更集中,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机构的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使监管效率大为提高。
二、银行业监管体制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应当指出的是,机构变革仅仅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组织保障,单纯的监管组织机构改变并不能代替深层次的改革。监管机构如何设置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位重要的问题,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技术和监管模式的变革才是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巴塞尔协议》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认为,有效银行监管的必要条件是:法律赋予的独立性,制约平衡机制,相对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应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从银监会的体制框架看,我们认为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银监会与中央银行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信息的共享问题。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是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情况、企业与个人的信贷行为。而这些信息来自于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在信息来源上,两个机构也许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障碍。因此,建立银监会与央行之间充分、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至关重要。二是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救助问题。由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问题,在银监会成立以后,牵涉到两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银监会应当在对金融机构风险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审慎地向中央银行提出对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形式应当逐步向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靠拢,尽量减少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救助,而是通过再贴现形式或某一中介(如设立的风险救助基金、存款保险机构)来发放救助资金。否则,在救助问题上,可能出现央行拯救过度造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是拯救不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建立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之间的有关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二)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的业务分工与配合问题。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业务的日益交叉,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趋势。交叉性业务的出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有必要对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能明确分工,对交叉业务协调配合落实监管职责。
(三)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在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与银监会应当在制度上明确监管的层次与次序。地方政府应当定位在大股东的位置,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大问题实施内部监督管理,银监会作为外部监管者应当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为目标,要防止大股东侵犯存款人和其它债权人、小股东利益的做法。否则,有可能出现地方政府运用当地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向中央银行转嫁的风险。同时,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是关系到银监会独立行使其监管职责的重要问题。
(四)银监会的内部制度建设问题。尽管已经搭建机构的组织架构,但银监会的独立性、监管理念、监管文化、激励机制与监管技术等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如何才是决定银监会体制是否能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银监会的设立已经打破了原有多头监管的体制,原有的监管理念、监管文化也势必要经历改革扬弃的过程。
三、实施深层次制度变革,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一)实现监管的独立性。我们在加快金融机构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尽快建立可信赖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一定规模的现场检查队伍,负责组织对各地区之间的机动交叉检查。其目的是避免目前监管当局的分支机构的监管者与当地的被监管对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监管的弱化。尽管理论上我们可以建立对监管者定期的异地轮换制度,但考虑到人员流动的高昂成本,实际工作中很难行得通。相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检查队伍,实行异地交叉检查,这应是体制约束下的最优方案。
(二)分阶段逐步设立银监会的分支机构。在省一级建立一支业务精良、规模强大的监管队伍。待今后随着监管业务的发展,再根据需要逐步延伸到地市或县一级机构。这样,将有效地减小机构变更带来的不必要的震荡和机构设置过多导致的高昂成本。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5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作者就持续跟踪危机的进展,掌握危机的演变脉络,并从理论上思考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将发生的深刻变化。《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剖析危机后全球金融界要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探讨后危机时代金融变革的趋势及我们的对策。
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和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作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通过财富效应、商品价格波动、进出口贸易以及金融市场信心等途径在各国之间传导和扩散,不同类型经济体传导渠道存在明显差异。整体看来,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联合行动,对稳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同经济模式的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政策效果存在差距,这缘于各国的经济特点和措施差别。
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家出现了过度举债、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加剧的问题,面对不稳定的基础和当前是否是脆弱的复苏,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着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退出战略,既保证经济复苏步伐不致戛然而止,又要预防通货膨胀,控制流动性泛滥,需要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前提条件、具体策略、相关原则等方面作一个细致的全面的考量,才能保证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长期增长。因此,救市后退出机制的行动,是普遍要面对的、具有很强的决策艺术的操作。
危机的发生,为我们认识危机尤其是预警危机的发生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条件。作者在总结已有金融危机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与修订金融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意见,如提出股票市场相关指标、公司债券市场相关指标、非金融类货币市场相关指标、信用衍生市场相关指标、银行业相关指标、外汇市场指标、宏观经济指标等等,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在美国的实际运用,提高对金融危机的前期、发生期及以后走势的观察和描述,发现更具先导性的指标。
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本书提出今后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各种举措,尤其是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看到资产证券化后使金融资本因周转率的加速而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虚拟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放款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对清算结算风险和金融机构破产的抵御能力弱化,提醒我们注意金融衍生品的管理,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我们高度重视金融业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以及控制综合化经营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大变革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电子商务;小微企业融资
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的时代,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热点名词层出不穷,在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如阿里小贷、众筹融资、人人贷等,造成经济市场巨大变革的同时,也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开放性和包容性Ю闯中的冲击。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担保,使其融资难变成发展瓶颈。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融资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浏览数据和交易信息,通过对其分析处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金融领域开展金融业务,改变了传统金融融资模式,也为小微企业融资开拓了新途径。
1 传统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分析
1.1 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
小微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内源融资,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利用留存盈余供应资金,二是吸纳企业主股本或天使投资股份进行融资,三是利用票据贴现,即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出售给银行,得到贴现利息进行融资。四是利用典当资产获得短期资金进行融资。另一部分是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又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模式。包括银行贷款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私募股权的形式进行融资和利用民间借贷融资。
1.2 传统融资模式融资难的原因
据调查,在我国的小微企业有外部融资的需求时,有约31.8%首选银行贷款渠道,显示出小微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会面临许多障碍,有45.8%的小微企业等待到账时间漫长,41.1%的小微企业担保或抵押物品不足。
2 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2.1 大数据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
2.1.1 依托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实现融资
资金流是传统金融的首要考虑,而信息流是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首要考虑的。因此,通过客户在互联网的点击和留下的行为数据,这种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比传统融资模式更易接受和推广。
2.1.2 基于大数据的运用,减少信息不对称
在网络融资模式设计和产品设计上,通过对发货量、物流记录、交易金额等数据的采集,及时快速的了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精准的定位了信用体系,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快速放款,满足小微企业融资个性化需求。
2.1.3 良性循环机制,有序的融资生态系统
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平台不需借助外力与各方联接,平台自身的运行过程即可实现一方增长促进另一方持续增长,这样的一个系统是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在电商运用过程中海量客户通过点击等留下大数据,不但优化了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平台,而且构建了良性有序的融资生态系统,最终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加快了金融脱媒进程。
2.2 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
2.2.1 运行机制方面的优势
借助大数据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反映其发展潜力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网络平台能够更便捷地评估客户的资信、盈利状况,对贷款申请进行及时处理,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数量有效发放,为潜在小微客户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
2.2.2 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
大数据金融利用其信息技术、云计算等,在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方面,确保发放贷款的安全性、降低违约率;借助创立多层次的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发放贷款前、中、后部分环环相扣;依据企业在交易平台上收集的信用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有效评估,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贷款风险。
3 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的缺陷
3.1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金融监管滞后
在法律依据和监管方面,大数据应用面对的法律法规较少,监管部门不明确,犯罪成本较低等问题。相关监管部门无法实施对网络融资模式下资金流向的实效监控,造成网络融资模式的运行处于监管空白地带,金融监管部门无法对其监管约束。
3.2 网络贷款系统不健全、融资效率低
如今开展线上融资的借贷机构,在管理,跟进方面都和线下业务较难匹配,整个线上贷款系统还不健全,针对互联网平台上融资的核心机制的实践不深入,业务人员对线上信息的辨认较为低效。大部分审核、评估、审批等步骤的操作依然放到线下进行,没有真正实现线上融资操作。
3.3 各网络融资平台的信用体系不一致
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的电子化建设各自为营,网络融资模式的运行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与银行或者其他第三方借贷机构合作的时候,合作借贷机构考虑的重点不同,随之融资的结果也不同。小微企业在不同的网络融资平台积累的信用无法实现互联共享,加大了信用审核的人力成本,降低了网络融资效率。
4 完善大数据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4.1 提升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产品是企业竞争的核心,通过产品评判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授信等级。因此,小微企业只有通过企业的产品升级和设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占领市场份额,依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技术升级的速度。在优秀技术及管理人才方面加大引进的力度,对自生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和软件登记,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最终大多提升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4.2 加强信息建设,建立现代网络体系
除了提升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外,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实现数字化车间,建立现代网络体系。建立现代网络体系,按照现代化的管理,将企业财务、人事、生产、市场等管理信息纳入企业的网络平台,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争取赢得外界资金供应方的信任。
4.3 电商大数据平台不断优化服务
电商平台应不断加强金融产品设计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研究,从操作流程、客户资格、还贷期限、还贷方式、还贷利率等方面设计更有效的方案,从而供给更针对化,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加深客户黏性及满意度,争取长久发展。
通过比较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与传统金融融资模式的优劣势,只要小微企业提升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信息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电商平台以高质量的数据为保证,建立专业化的大数据金融资产管理部门,将网络金融行业内的数据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来加强管理,制定数据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以制度化策略来提升数据管理质量,控制金融大数据管理风险,严控其金融企业的大数据核心资产外泄风险,促进平台核心竞争力提升。小微企业电商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珂.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