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工作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整改工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整改工作报告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1

一、核查情况

通过上半年开展的春季“护校行动”,全县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投入,添置了食堂的硬件设施,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予以落实。主要表现在:

1.领导重视。大部分学校都明确了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配备了专(兼)职食堂管理人员,定期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排查和监督,有效地促进了食堂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

2.硬件设施有了改观。部分学校利用实施的“春苗计划”,对学校食堂添置了消毒保洁柜,防尘、防蝇、防鼠“三防”设施,对食堂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学校食堂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3.经营许可持证率大为提高。大部分学校食堂办理了《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积极配合县食药监局开展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管理的评定,并将《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量化分级等级公示牌张贴上墙,接受监督。

4.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食品采购验收制度、餐具消毒保洁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监督下予以落实。

5.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有突破。大部分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学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全面核查,全县4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得好且成绩突出的有天佑中学、县幼儿园、赋春中学、江湾中学、许村中学、秋口小学。

二、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意识仍有待加强。从此次核查情况来看,自开展“护校行动”以来,仍有个别学校行动缓慢,未采取任何措施。少数学校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疏于管理,卫生状况差,仍有部分从业人员未按规定体检,学校食堂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截至日前,我县仍有小学、学校、中心幼儿园、学校等4所学校未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中云小学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已于2013年8月31日到期。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2

根据县民族宗教事务局《xxx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防范检查整改的工作通知》要求,对我乡春节前后民间宗教活动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防火防盗、宗教节日安全、建筑规制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安全防范进行检查整改,现将检查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深入检查整改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1月26日至27日组织民族宗教、派出所、安监、国土、规划、林业等站所,对辖区内民间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的非法宗教活动、宗教场所房屋建筑安全、周边森林防火及场所内部预防管理、外来人员开展宗教情况、组织开展教规教义培训情况和信教群众私自到州外参加培训情况及是否存在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宗教培训活动的情况开展检查清查。特别是禁止活动的xxx观音寺、xxx寺两个寺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防范检查,经检查两个寺已停止进行大型的宗教活动,有些信教群众还是去烧香祭拜但无重大安全隐患,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张贴了警示、提示,同时,加大对信教群众禁止活动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春节前后是宗教开展活动的密集期,特别是家庭式的小型民间宗教活动,对森林防火隐患较大,联合林业站加强森林防火意识。在我乡辖区内并无组织开展教规教义培训情况和信教群众私自到州外参加培训的情况,也无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宗教培训活动的情况。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3

针对以上建议,我镇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继续完善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得到规范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加派专人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二、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做到场外、街道两旁无乱设摊点,无乱停乱放,场内全部分区设摊,每日两次定期清扫,确保环境整洁。结合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深化生态创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建立乡镇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三、持续加强场镇特色风貌升级打造和集镇主要道路和现有绿地的管护,进一步推进场镇绿化美化工作,加强场镇扬尘防治。加强镇区道路管理,每条道路明确专人管护,并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明确保洁要求、保洁责任、保洁区域。

四、加强镇域内企业环境治理。由镇政府牵头,组织环保、城管、经发办、安办等部门负责人对镇域内每个企业开展了环境综合检查,重点对各企业环保审批手续、污染源排放、原材料堆放等问题进行检查,对检查中有不达标的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明确专人跟踪督查,直至各项指标达到环保标准,确保各企业污染源、污废达标排放。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4

为贯彻落实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检视整改民生工作和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实施方案》(民生办〔20xx〕xx号)文件精神,根据市民生办工作安排,我局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目标,进一步检视整改医疗保障领域民生工程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将我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整改台账。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医疗保障领域民生检视整改工作;建立台账,认真梳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民生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反馈清单健全清晰完整的整改台账。

 

(二)坚持强化责任,及时整改落实。对梳理检视的问题,认真反思,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研究对策,立行立改。对当下能够改进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完成纠偏整改和对账销号;对需要长期坚持的,紧盯不放,明确目标,坚持长效整改,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确保检视整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坚持精准精细,提升民生效益。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认账担责,全面抓好抓实抓细任务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整改工作进行精细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在对账销号抓整改上做彻底,不断推动医疗保障领域民生工作、民生工程高质量实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组织实施。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部分统筹地区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经办招标进展缓慢的问题。积极配合市局对已招标选定2019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商保机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2、医疗救助申报材料较多,个别群众在办理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有多次到社居委补交材料的现象,部分群众对申请材料不熟悉的问题。精简申报材料,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凡是能在系统查询到的信息不再需要另行提供,如身份证复印件、住院记录、基本医疗保险报补单等。同时,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市级医院开展一站式医疗救助。

 

3、医疗救助五保、低保等人群属性标识不清楚。及时配合市局将民政部门识别的“五保”“低保”数据导入医保信息系统,并动态调整维护。实现“五保”“低保”人群在医保信息系统准确标识。

 

4、少数地区存在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未办理慢性病证现象。加大慢性病政策宣传,积极配合市局做好慢性病鉴定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管理,经鉴定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慢性病证(卡)或标识慢性病身份;经鉴定不符合条件的,做好政策解释,书面告知,并登记在案。

 

(二)资金使用。

 

1、部分统筹地区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积极配合市局加强对全市医保基金的运行分析研判,强化基金监管,科学制定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体系。

 

2、医疗救助财政补助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目前各县、区医疗救助资金还存在一定缺口。我区2019年目标任务为2500人,截止目前全区实际救助2701人,其中:参保救助2324人,直接医疗救助377人,资助资金累计支出136.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做到了应助尽助,应救尽救。

 

3、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发放不及时。积极配合市局实现30个工作日报结手工报补。

 

(三)基础管理。

 

1、城乡居民医保未实现慢性病门诊就医省内异地联网结算。积极配合市局在原省异地就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增加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功能。完成异地就医定点医院HIS系统改造,开展异地就医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的联调测试工作。实现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就医异地联网结算。

 

2、城乡居民医保少数参保人员信息不完整,身份证号码、姓名缺失或不正确,个别人员联系信息不准确。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参保人员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3、医疗救助存在协议医疗机构录入“一站式”医疗救助病种信息错误等情况。加强与医院沟通、严格审核,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4、医疗救助工作因机构改革职能转化,业务交接上手较慢。社区工作人员在办理手工救助时,对政策文件内容了解不透彻有审核金额错误的地方。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政策、文件的学习,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制度完善和监管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及文件学习,该类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四)宣传引导。

 

1、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群众知晓率不高,部分群众不了解报销政策。宣传门诊住院待遇、转诊转院、意外伤害就医和特慢性病申报程序和材料、就医及支付范围、待遇标准等政策,引导参保群众按照政策办理手续享受待遇。

 

2、部分患者对大病保险政策不了解。向大病保险待遇享受人群加强政策宣传,同时联合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保公司投放政策宣传海报,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大病保险政策的知晓率。

 

三、下一步工作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5

一、整改工作总体情况

镇及时召开了脱贫攻坚作风建设调研指导组反馈问题整改部署会议和调度会议,对所涉及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没有涉及到的村要对此次整改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并下发了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问题清单,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具体整改任务整改落实情况

(一)工作职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力。

1、县明确非贫困村驻村干部参照贫困村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实行管理,但调研组发现,县大部分非贫困村驻村干部均未与原单位脱钩,身兼双职。

整改措施:

①从严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县驻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推动驻村干部食宿在村、与原单位脱钩、考勤请假、工作报告等管理制度落地落实落细。②严把驻村干部“调整关”,保持队伍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指导各乡镇(街)、各部门(单位)对不胜任的驻村干部必须抓紧调、马上调,确保不出现空档。③进一步加强驻村干部对扶贫政策的培训与自我学习。重点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扶贫一线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意识和脱贫攻坚政策理论水平。

完成情况:镇已召开全镇驻村工作队会议,会议要求全镇驻村工作队及时与原单位领导沟通,要与原单位脱钩,不允许身兼双职,截止9月8日,全镇上级部门下派的驻村工作队都能与原单位脱钩,能够按要求进行驻村。(已完成)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

1、四棵树乡扶贫办主任不熟悉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具体规定及工作要求,没有将扶贫政策学懂悟透。

整改措施:

①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主管扶贫人员对扶贫政策熟悉知晓,做到“一口清”。②加强党员干部对扶贫政策的培训和学习,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完成情况:我镇主要领导及主管扶贫领导、扶贫办主任对扶贫政策都已达到“一口清”。我镇利用每周二例会时间,对全镇各村及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扶贫政策的培训和学习。(已完成)

2、个别改建房屋偷工减料。刘家馆镇王河村2017年危房改造36户,合同约定由施工方完成“卫生间安门、室内刮大白”工作,但调研组走访发现,该村改建房屋卫生间门多用木板简易安装或不安装,室内墙面用简单粉刷代替刮大白(有的水泥墙面已经),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整改措施:

严格落实危房改造房屋验收标准,各乡镇(街)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非自建房屋要按照合同标准严格执行,做到让贫困群众满意。

完成情况:我镇立即召开了整改会议,要求全镇各村对所有参加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室内大白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全面整改,严格按照合同履行,现危房改造室内大白工作已全部整改完毕。(已完成)

3、有的贫困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蔡家镇下坎子村贫困户王国芹家旧房只拆除了一半,剩一半当作仓房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白山乡裴家村贫困户郑海龙当前居住房屋被评定为D级危房,该房屋面积在80平米左右,且临近主路,有拆迁可能,按现行危房改造政策,重建后房屋面积将变小,故其个人坚决不同意改造。此户住房安全问题需研究解决,否则无法脱贫。

整改措施:

严格执行危房改造政策和拆除要求,针对贫困户郑海龙房屋问题,在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其住房安全的问题。

完成情况:我镇所有危房改造贫困户的老房子已全部拆除扒倒,不存在拆除一半留一半现象。(已完成)

4、县2019年已经开工改建、重建的危房档案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十家堡镇铁岭窝堡村贫困户杨有臣竣工验收档案仅有户主签字。

整改措施:

对危房改造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完善相关手续和程序,规范2019年危房改造档案,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完成情况:我镇2019年危房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档案已建立完成。(已完成)

5、部分村卫生室日常管理不到位。孤家子镇马家窑村、蔡家镇下坎子村卫生室发现药品柜里摆放过期药物;林海镇夏甸子村卫生室管理不规范,为村民使用的注射液(氯化钠250ml)没有按照规定存放在阴凉处。

整改措施:

强化和规范村卫生室日常管理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确保过期药品下架,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完成情况:强化和规范管理村卫生室日常工作,卫生院定期督导检查,保证村卫生室药品达到80种以上,过期药品及时下架,按规定存放药品及摆放。(已完成)

6、有的卫生室没有落实村级报销政策。孤家子镇马家窑村、沈洋乡辽河村贫困户在村卫生室购药全额付费,未能享受贫困户购药村级报销政策。

整改措施:

督促各乡镇各村卫生室进一步落实村级报销政策,确保贫困户享受购药村级报销政策。

完成情况:我镇17个村卫生室已全部开展新农合报销政策,贫困患者持新农合医疗证,当时买药当时报销。(已完成)

7、有的村没有慢病随访手册。调研组在四棵树乡四棵树村共走访了6户贫困户,其中只有1户孙少忠家有慢病随访手册,并且随访记录中村医有1个月没有开展随访工作,其余5户家里均没有随访手册。

整改措施:

①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规范化填写签约协议书。②按照省卫健委要求,在精准核实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书内容及随防手册。

完成情况:贫困患者全部建立慢病随访手册,组织县、乡、村医生定期入户巡诊,加强政策宣传规范化填写签约协议书。(已完成)

(三)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

1、贫困人口没有分类管理。贫困人口分类管理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是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合理进行资产收益分配、避免“大水漫灌”“一分了之”的有效途径。我市早在2018年8月下发的《市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工作方案》中就明确要求,贫困人口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以提高工作的精准度。调研组发现,县尚未落实此项工作要求,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难以实现。

整改措施:

①进行贫困人口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分红计划,对分红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自查自纠。②合理进行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按照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情况分类,结合公益岗位、庭院经济等贫困户增收项目进行年底分红。

完成情况:我镇及时召开了整改会议,同时对2018年分红资金的发放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未按规定将分红资金按照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分类(ABC三类)的村及时整改,基于2018年各村分红资金已发放完毕,无法重新发放,故而各村在2019年底分红资金发放时,均都会按照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分类(ABC三类)发放,让有、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不同情况参与或村分配劳动任务,按参与次数或劳动量累计积分,按照积分量年底给予分红。(已完成)

2、识别(标注)不精准。根据我省贫困识别标准,原则上按户识别,对于“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情况,按照在同一住宅内,常住或者与户主共同生活的成员为准。蔡家镇下坎子村贫困户郭守利其三儿子郭春昌、儿媳任文红2人常年在外打工,非家庭常住成员却被识别为贫困人口,属于错评。另外,郭守利的二儿子郭春刚为服刑人员,该情况未按规定在数据系统中标注。

整改措施:

整改工作报告范文6

各位领导:

加强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抓好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按照相关通知要求,加强殡葬工作的宣传和管理。为进一步落实相关责任要求,促进我村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现将工作整改报告如下:

一、明确责任

落实责任制,成立村委殡葬工作领导小组,把殡改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实行乡领导、村管理、村委抓的管理网络,确定村委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包片、村两委成员包户,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把该项工作列入村目标责任制,作为“攻坚克难,破解难题”主要任务来抓,按照整体管理、责任落实、分工协同、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全村殡葬管理。

二、加强宣传

切实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召开村委会、动员会等会议,宣传贯彻殡葬改革有关政策。广播、简报、板报、传单、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加线下”多种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群众理解,自觉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活动。对殡葬改革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丧葬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坚决予以制止。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相结合,使广大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治丧的新风尚。

三、掌握信息

对全村硬化墓和大墓在原有排查基础上,再一次进行排查,摸清底数。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台账管理,准确掌握老年人底数。跟踪监管全村人口变化和殡葬活动动态,坚持排查到位。

四、长效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殡葬活动事前告知、当场制止、事后追究等措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突出经常性管理。将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村年度考核责任制中来,做到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