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1
关键词: 学校 档案工作 目标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我国档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档案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是必然选择。这不仅仅是学校档案工作外界环境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档案目标管理的评估体系的完备性要求涉及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开发利用四个方面,抓好了目标管理工作,无疑有利于明确档案部门和档案员的职责,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通过对照目标体系发现不足和改进工作,事实上就等于抓住学校档案工作的关键纲目。
目前不少学校领导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档案事业建设降低到了教育改革的附属地位,经常以一种对当前教育改革是否有用的实用主义来衡量档案事业。依法归档的意识不强,基层的领导不能深入实际解决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档案收集方式仍然依靠档案管理部门主动索取,而依靠有关部门主动移交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档案移交工作迟迟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材料收集不齐全,直接影响到收集工作的开展。教职工依法治档的观念淡薄。由于档案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具有间接性、隐蔽性,这导致了人们忽视或轻视档案违法行为。因其后果不如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等所造成的后果那样,直接、明显地危及国家、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国家、人民带来直接、明显的危害和损失。同时,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考核也没有把依法治档作为其中一个条件。把档案资料的收集、移交看成是一种负担,甚至不当一回事,学期或学年结束,该交的档案资料也没有整理移交,需档案管理人员多番催促。
二、问题的解决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建立一套更具人性化色彩的管理机制,重视和了解档案馆中每一个工作者的个性、需求与期望,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协调合作的关系,使被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施展才能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档案馆的全面发展。学校档案馆要推行真正的知识管理,就必须努力促成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高度和谐,共同发展,因为档案馆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每一个成员知识的积累、更新和开发利用,以每个人的点滴进步汇集成档案馆的整体提高,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门类较多,不仅要涉猎文书、基建、财会、音像、照片等相关知识,而且要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即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要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但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其它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以提高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档案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还要具有较高的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迅速提高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满足学校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学校要注重提供拓宽档案人员的视野的机会,鼓励档案管理工作者参加档案编研专业培训班的各种业务培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学习、交流等,使档案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
(三)加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是学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管理。那么,怎样搞好学校档案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呢?
学校实行档案目标管理,一般要经历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成果三个阶段。首先,要搞好学校档案馆内的定员、定编和定岗,具体工作能够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如在收集、整理、著录、编研等程序上实行定额、定量、定人;对调阅人次、卷数、咨询服务等无法分解量化的工作,可采取岗位责任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档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措施。如:可制定季度、年度目标执行进度表,建立季度考评、年终考评的目标实施检查制度。目标实施检查细则包括目标项目、目标量化值、对策措施、时间进度、负责人和实施人员、考核标准及检查人。这样可以监控目标管理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使各档案馆、各类档案人员都能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和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权限。最后,要各负其责,实行分权化管理。目标即定,分工明确,从校领导、馆领导到档案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实现总目标中应负的责任;领导要放手,委以权限,让他们在权限范围内承担责任,上下级之间形成责任连锁;每一个档案员都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实现目标。
(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的趋势。但这一管理形式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理论和程序,加之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千差万别,有效利用学校计算机系统推进档案的数据化管理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效、有序地实施。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加工、组织,最终将原始档案信息转换成适合输入到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形式,是应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目录检索、档案信息输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现代档案工作人员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收集、整理、归档,而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规范准确地使用档案管理。要建立目录检索、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题目检索、时间检索、音序检索等多种检索系统。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连续性,保证电子档案的系统性。要注意对收集的信息内容定期进行补充、校正。可以直接从各处室收集整理资料,以减少工作的重复。电子档案管理不能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只有做到档案基础工作与档案现代化兼顾、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并进,才能利用计算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档案管理。
(五)注重档案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档案的前提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文书工作的规范化,力求及时、准确、安全、高效。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收文处理的程序: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承办、催办、归档,要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体现整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还要将档案工作做在平时,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规范,做到及时收集、有序存放、定期归档、多次核对、年终汇总。
对于特殊类型的档案材料要实行定期整理,为每年一度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奠定基础。例如,一些重要文件:规定、制度、请示、报告、处分、决定、总结、人事任免,等等,在制发的同时,还要留下两份进行归档。上级下发的文件办理完毕后也要对号入座,随时归档。为了便于随时查考材料,凡是每年移交给校档案室的档案,都要保留一套副本。对于一些教育教学材料要定时与各科室联系,将有关短期内形成的材料收集,以免造成档案材料不必要的损失。
(六)不断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学校档案部门来讲,仅仅为学校重点工作提供文件资料是不够的,必须提供将档案信息深加工的编研材料,使利用者不必亲自查阅大量的档案原件就能获得全面、简洁、准确的信息内容,为领导决策、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等活动服务。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改变档案编研工作机制,要出精品就必须有高素质的编研队伍,单靠档案人员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而通过“开门”搞编研,档案部门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使服务工作进一步贴近学校中心工作。二是选择编研课题要“适销对路”,注重现行效益。档案编研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进行,要按照先易后难、急用先编、照顾现实、考虑长远的原则,选择的编研课题要对现实工作有指导性。可以多搞一些短小精悍的编研成果,以快报、简介、图表等形式出现,更好地服务学校当前的工作需要。三是编研工作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行。这工作的关键就是选题,题目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编研成果的价值大小。
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保密法》,以安全保密法规为准则,完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凡涉及政策性保密和知识产权保密、组织、人事、财务等工作的,都要求十分注意保密问题。因此,档案管理必须做好保密安全和保密鉴定工作,档案的自动化、信息化处理和利用更要重视安全保密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走向知识资源管理,不仅仅能达到学校档案管理的预期目的,还将带给学校新的价值。这种转变可以提高领导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及时地把相关的知识信息配置在决策的各个环节上,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知识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的沉淀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有了稳固的基础,通过应用和创新使学校更具竞争性。
参考文献:
[1]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2005,(12).
[2]陆玲珠.我对教学档案管理的认识[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
[3]徐鸿.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J].档案学研究,2004,(6).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2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人文管理 基本途径
人文管理是在尊重人性和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和应用人文管理,对于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工作应用人文管理的重要意义与基本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应用人文管理,可以使学生工作者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摒弃过去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做法,从对学生单纯的外在行为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内心感受的关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促进校园和谐,是顺应时代要求,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文管理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各个层次和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管理方式人性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把由外而内的约束机制转换为由内而外的感化渗透激励机制。在专业学习管理上,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为实现全面发展打牢基础。
教育管理评价方式综合化。高校学生工作要摒弃目前以学习成绩、纪律考核、活动积分等为主要手段的相对单一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查。
教育管理氛围轻松化。在学生工作中,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生活氛围,减轻传统管理对学生的强制和压抑,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能动性。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人文管理具有时空上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实施教育管理,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学生工作应用人文管理的基本途径
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崇尚个性、张扬自我,对尊重和关注的需求更强烈。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工作只有牢牢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平等的姿态引导、教育、激励和塑造合格健全的人才。
(一)增强人文管理意识,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创新。
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育理念更多地倾向于精英教育,强调集体观念。与此相适应,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围绕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展开。随着社会转型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的人际交往开始变得主动,但又存在个人目标急功近利、人文素质缺乏的情况,导致浮躁、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除应吸取传统教育管理的优点之外,更需要创新学生工作理念,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增强人文管理和人本意识,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工作要由原来的“粗放式”教育管理转变为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精雕细琢式”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的角度,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规范的行为养成,又要从培养健全的社会公民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经济自立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和素质提高提供科学指导。
(二)适应全面发展需要,拓展和完善高校学生工作功能。
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传统的相对单一的教育、管理功能逐步拓展、延伸为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等多项功能,且每一项功能都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精神内涵。
创新教育功能。创新教育的内涵,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运用新的教育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和生活。
提升管理功能。人文管理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功能要从传统的保守型管理转变为以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实现的动力为目标,以关心、引导、激励为主要手段的开放式管理,把缺乏人情味与亲和力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把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不仅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丰富和提升,更关注其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完善服务功能。服务功能既包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好“贷”、“减”、“免”、“奖”和勤工俭学、生活实践等助学服务,又包括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乃至心理干预等方法,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同时,要为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此外,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本身也是一种服务。
加强指导功能。在指导过程中,主要教育、引导每个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认识学校,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明确人生方向,规划职业生涯,选好发展舞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合理规划和设计大学生活,保证学业质量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高校学生工作的这些职能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特别是在人文管理理念指导下,都要从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努力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创造条件。
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加强人文管理,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于省宽,李蕾.人文管理简明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戴国立.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与创新[M].郑州:郑州大学出出版社,2011.
[3]江凤香.人文管理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154.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3
专接本是江苏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开放、灵活、高效等特点,是高职高专院(校)参与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教育的有益尝试,是衔接本专科教育、改革自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2]。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于2014年6月始,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业专接本工作。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我们切实履行主考学校的职责,充分利用我校护理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江苏省各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扩大就业竞争力的需求[3]。
1.护理专业专接本的调研活动
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确保护理专接本工作的良性发展,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护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相关专科院(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赴省内、外兄弟高校开展调研活动。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专接本工作
2.1遴选优质的专科院(校)作为专接本对接单位,为护理专业专接本提供教学保障。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为保证专接本工作的顺利开展,遴选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质量较高的专科院(校)开展专接本工作。要求申报对接的专科院校为江苏省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每年护理专业招生人数在300以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8%以上。
办学条件与设备能够满足专接本办学需求,学生在校能够共享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文体场所、餐厅、宿舍等资源。经相关专科院(校)的申报、组织对专科院(校)的实地考察以及我校审核研究,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八所高职院(校)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接本工作。
2.2通过招生宣传选拔优秀的专科学生,为护理专接本提供生源保障。
在宣传阶段,引导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状况和办学条件,面向本校护理专业在籍学生举办专接本,不得跨校组织生源,不得安排插班生。在各类宣传中,凡涉及护理专业专接本,均须明确说明其自学考试性质;凡涉及南京医科大学,均须经我校审核同意。
在组织生源阶段,选拔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护理专接本的学习。要求专科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才能报名参加学习,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才能报名参加本科实践环节考核。
2.3科学合理的考试计划,为护理专接本提供品质保障。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思想已达成共识,但现行的考试方式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入。因此,高等教育进行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2.3.1调整急救护理学课程的考试方式。
急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判断与决策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本科段)的考试计划中急救护理学课程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形式,弱化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为保证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将急救护理学课程的考试方式由理论考试调整为实践应用考核。
2.3.2增加护理程序应用和护理实践技能两门课程的实践考核。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有娴熟的救护技术,甚至直面急诊科室和ICU,于第一时间识别并解决危急病人的问题[4]。护理人员需要长期在行业一线工作,最需要的是实践操作技巧和能力。然而,在护理专接本的考试计划中,实践考核较少,难以满足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因此增加护理程序应用和护理实践技能两门课程的实践考核。
2.4合理安排集体备课和教学计划,为护理专接本提供质量保障。
2.4.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专科学校的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促进护理专接本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组织我校护理学院的资深教授研究自考护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对专科院(校)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帮助任课教师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要求,实现本科的理论知识和专科的技能特长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4.2结合专科院(校)教学安排,合理安排专接本教学计划。
护理专业专科最后一年教学主要为临床实习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同时也是专接本学制的第一年。护理学专业的毕业实习质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专接本教学计划可结合专科临床实习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安排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保证并促进专科教学任务的完成。
2.4.2.1专科院(校)在安排专接本学生实习单位时尽可能方便学生返校参加专接本课程的学习。
2.4.2.2专接本第一学年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与专科段的实习相结合实行分阶段教学。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安排第一阶段理论教学,学生进入实习的中期安排第二阶段理论教学,参加专接本10月份的考试。学生实习结束后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安排第三阶段的理论教学,参加专接本4月份的考试。
2.4.2.3专接本第二学年以实践教学和部分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安排尽量前移,给学生流出择业的时间,毕业前安排实践操作考核。
2.5首次全国统考成绩分析。
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学,9月份的摸底考试后及时考前辅导,10月份共633人参加英语(二)、外科护理学(二)和护理学导论三门课程的考试。除英语(二)课程是所有考生全部通过以外,其他两门的通过率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图2可以看出,各专科院(校)两门课程的通过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因为各个专科院(校)对护理专接本的认知程度不同;可能因为专接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科院(校),每个学校都拥有各自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可能由于专接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学习游刃有余,有的则学习压力很大;也有可能由于专接本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等诸多思想包袱下,专接本学习时的动力不够等。
图1 八所专科院(校)外科护理学(二)的通过率
图2 八所专科院(校)护理学导论的通过率
3.护理专接本工作的对策
3.1强化认识,加强管理。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学生在校求学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层次。这个需求层次对于专接本学生而言,最具体的体现是毕业后能从事并胜任一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及态度[5]。目前,专接本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比较尴尬,某些学生在了解社会对其学历认可程度之后学习动力会有所下降。相关机构应该强化对专接本项目的宣传力度,规范用人单位对专接本毕业生的接纳认可口径,对待专接本的学历,社会本身应该采取更客观宽容的态度,明确专接本毕业生的指导薪酬标准等。
3.2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助学督导工作。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各专科院(校)在我校的指导下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教研活动,但仍然存在部分任课教师对专接本的研究不够、教学缺乏针对性等现象,影响护理专接本的教学质量。同时,专科院(校)之间的教研活动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高度重视专接本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学校层次教学向自考助学的转变;二是加强教学研究,通过我校安排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与各专科院(校)间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教学科研工作,并适时召开教学研讨会。
在对专科院(校)进行助学督导的过程中,我校应根据考试计划的安排督导教学安排,不断加深对自学考试规律的认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课程通过率。各专科院(校)也应成立校级督导组,开展定期督查,形成反馈和纠偏机制。
3.3加快护理专接本的题库建设步伐。
在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我校组织护理学院的教师和各专科院(校)的教师共同对历年真题进行研究,探索题库建设方案,加快建设护理专接本的题库,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4
关键词:历史方法;经济学;科学性
一、判断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首先应确定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这种标准的依据不在于该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而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是否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性为目的。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熊彼特强调“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三是是否有一种科学的理念和精神。显然,这种判断标准避免了由于选择尺度的狭隘而将诸多科学性的东西排斥在科学大门之外的尴尬。就经济学而言,政治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且采用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抽象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对稀缺性的资源进行配置的学问,采用的方法有:经济模型、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静态及比较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边际分析的方法、均衡分析的方法及数学分析的方法等。
科学的判断一门学科是否科学,依据的重要判断标准是该学科的方法论必须科学。一般来讲,经济学的研究和认识过程是:先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史实和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在掌握大量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用范畴和概念去说明、解释和预测经济事实。这表明,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论方法贯穿了经济学确立的各方面。就此方法论而言,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同样符合科学标准。
二、为什么要强调历史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9世纪末,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施莫勒进行了一场持久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由于历史学派方法论的缺陷,以后的主流经济学在演绎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走上一条公理化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经济学——这样一门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探讨上丢弃历史分析的方法。
(一)主流经济学过度演绎推理的做法不科学。在一些人看来,历史的东西往往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而基于公理推断的东西则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客观地讲,经济学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并辅之以数学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向自然科学的一种靠拢。但如果以为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少数公理的基础上构建起逻辑大厦,就意味着经济学自动走向科学殿堂的想法未免太天真。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公理本身是否就存在统一性或不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呢?按照尼采的看法,所谓的公理实质上是一种没有办法通过进一步推理证明的无条件的命令,公理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即相信公理是“真”的。对信仰而言,在抽象的意义上,很难判断孰优孰劣、谁是谁非。既然公理本质上是一种信仰,而信仰显然会随时间、地点和任务不同而不同。因此,建立在公理即信仰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外观和内在结构。在怀尔斯看来,“‘公理’成了‘神圣命题’的代名词。公理的存在可以使我们不顾事实建立起庞大的演绎结构,这已经成了经济学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而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公理,如理性经济人等在现实环境中也遇到质疑。这种抽象演绎的结果不仅无助于经济学科学性形象的树立,相反还损害经济学的科学性。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对经济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巨大差异。亚当·斯密教条地认为,在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经济生活会自动趋于最优状态,不会存在经济过剩和失业。而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彻底打碎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信仰,转而寻求政府干预。而凯恩斯以后的宏观经济学学派林立,或者说对同一经济现象有不同的理论学说,究其原因恐怕是其信仰“失之毫厘”所致。
(二)宏观经济学的诸多成果得益于历史分析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有四个:通货膨胀、就业或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显而易见,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对象,如长期的经济波动,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历史数据和历史事实。即使在微观经济学的问题中,同样也无法回避时间序列的探讨。由此可见,目前主流经济学中抽象演绎法所作的努力,即通过形式上的数理化来完成对经济学的科学化改造并不能摆脱历史数据的支撑。
(三)任何学科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济学也不例外。在熊彼特看来,“不管哪个学术领域,任何时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都包含过去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工作的成就,而且仍然带有当时留下的创痕。”“任何规定时间的任何科学状况都隐含它过去的历史背景,如果不把这个隐含的历史明摆出来,就不能圆满地表述这种科学的状况。”从目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看,首先都是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经济学中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哪一家一派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的、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个历史过程。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学的建立过程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四)经济学中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定理必须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恩格斯认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诸如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劳动力商品等概念,马克思都反复强调是个历史范畴,从而对庸俗政治经济学家进行批驳。同时,这些概念的许多规定性也只有放在历史的背景中才能加以理解。如,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及货币的功能等问题。
(五)在一定意义上看,历史的方法是经济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一是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中,这与历史主义强调的原则是吻合的,即“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绝对的存在,而是历史的暂时产物,它在历史中产生、发展,也必将在历史中消亡。事物就是它的历史过程本身。”二是科学的抽象法认为,必须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充分的考察才有可能把握住其中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除要求在一个时间截面上尽可能掌握事物不同的特征,更需要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追踪考察。只有经过事物特征的反复显现,才有可能抓住背后隐藏的规律性。
虽然历史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经济学中都非常重要,但必须承认,由于学科的限制,历史方法发挥的作用在不同学科中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经济学的科学性似乎有所削弱。自然科学的成果经过历史的积累,很容易被后人认可和运用,因为自然过程是反复发生的。但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却不具备完全可复制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充满了各种新的、不同的意见与观点。结果是,经济学无法以严格的累积的形态取得进展,经济学说史上就出现了形形的理论反复。一种理论和观念总是以真理或谬误的姿态在不同的时期交替出现,这在近代以来的宏观经济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当代尤其是中国,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唯自然科学才是科学,是因为自然科学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直接和明显的,相比较而言,社会科学的作用则是间接的、长期的。时间的跨度有时甚至要经过一两代人,所以经济学的成果不易为人所观察和掌握,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往往要在理论成果产生多年后才被授予。但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相反说明经济学的特殊性更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
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借鉴自然科学方法与理念的历史
从对历史的回顾中发现,无论是有意借鉴还是异曲同工,自然科学的理念及有效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都得到体现,这使经济学日益成为最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硬社会科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出现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为标志。为能把握住观察对象的规律,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数,认为万物即数;万事万物的差别实质上是数排列组合的差别。在中世纪的欧洲,经济学一度成为封建神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并无科学性可言。随着文艺复兴和自然科学的兴起,经济学也迎来了科学的黎明。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②,即古典政治经济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科学的经济学。从理论观点和贡献来看,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富商巨贾,抑或小商小贩,在进行商品交换时,都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没有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力存在。显然,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受天文学革命的影响。在传统的封建等级制中,人有天生的高低贵贱之分,皇族乃上天的代表,即天子。但天文学革命却发现:整个自然界并非是上帝早已安排好的等级结构体,各天体之间是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这一信号传递到人类社会,其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是生而不平等,而是生而平等的。进一步把该思想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当然,此时可能有来自传统的追问,即如果没有旧有封建等级制度的管理秩序,那么靠什么来维持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运转呢?在亚当·斯密看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推动资本主义这架精巧的机器一直运转下去,永不停歇。这正如牛顿的力学所揭示的原理:万事万物为何运动有序?因为一切都是“力”的作用。将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与牛顿的物理学作比较,很多的地方都会发现对事物处理方法的相似性。
就当时化学取得的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表面上千差万别的物本质并无区别,都是原子所组成,差别惟一在于原子数量的不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劳动价值论都认为,不同的使用价值和商品表面上看起来各不一样,但却都是劳动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质上不同的使用价值在量上能够比较,是因为它们都凝结有抽象劳动,即价值。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体被当成一个系统来加以对待。而系统研究方法在经济学中早已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从魁奈的经济表到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及当代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问题,都把经济生活当成一个整体在进行研究。
现代主流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更是无处不在。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当一门学科使用了数学时才成为真正的科学。数学使以往古典经济学带有哲学思辨式的思想通过数学方式的表达而显得更为精确,使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这样讲,正是对数学这顶自然科学皇冠的摘取,才使经济学取得了社会科学皇后的地位。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5
当人们普遍认识到主流经济学理论具有严重缺陷时,就会开始寻找新的经济理论模型。我珍藏着一本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F.Schumacher)的著述《小即是美》(Small?is?Beautiful),这本书发表于1973年,当上周我终于开始读这本书时,舒马赫经济思想的睿智和非传统的方法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舒马赫不同时期短文的合集,诞生于40年前第一次能源危机爆发之时,几乎成了当时的“异端”读物。
如同他的老师凯恩斯和加尔布雷斯,舒马赫的写作同样采用优美的散文体:“我们时代最重大的错误之一是相信生产问题已经解决。产生这种幻觉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尽管拥有全部体现高度智力的先进技术,但却在摧毁自己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工业体系赖以生存的,是不可替代的资本,并称之为收益。”
他进而激烈抨击了现代经济学的整套理念,即将任何东西都简化成用GDP衡量的货币价值,并指出其无限增长说的谬误:“从经济学、物理学、化学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看不出经济增长有何止境;而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必然要撞进窄胡同。一味追求财富来求得满足――简单地说就是实利主义――的生活态度同这个世界是不相称的,因为这种态度不包含任何限制原则,而它所处的环境却受到严格限制。”
作为一个全局思想家,他强烈谴责经济学的狭隘:“经济学家和大多数专家一样,一般都患有形而上学的盲目症,以为自己的学科是绝对不移的真理,不存在任何先决条件。”
他可能是最早意识到GDP指标忽略了消耗自然资源的成本及污染带来的巨大社会危害的人:“忽视人对自然界的依存性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固有的缺陷。”
舒马赫不单是一位社会哲学家,更是一位对大规模社会组织,尤其是对官僚体制有着深入观察的实践家。他现实主义的一面从这句引言中可见一斑:“一盎司实践往往比一吨理论还值钱。”
他洞悉大型机构中“小”的重要性。因为随着机构变得越来越大,也愈发不人性化。他发现大型机构存在“集权”和“分权”交替发展的内在矛盾。对此,他注意到,解决的办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两者兼顾。这是因为所有机构都要努力达到“有规则的秩序和有自由度的无秩序”。每个机构都在有秩序的管理者和创造性(无秩序)的企业家或改革者间极力权衡。
从这一基本矛盾出发,舒马赫提出了大型机构理论的五大原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第一条原则为职能下属化,即上级领导应将权责委派给下级,使得下级可以比中央集权更为有效地运作。
第二条原则为维护,即例外治理。中枢部门进行委托,且只在明确规定的例外情况下进行干预。
第三条原则为鉴别,即附属单位必须有清晰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第四条原则为动力。舒马赫认识到,如果大型机构中所有事情都直接由上级指挥,下级就没什么工作动力。这时,在物质回报之外,机构的整体价值观变得极为重要。
第五条原则是中间公理。他注意到“中枢部门要管好秩序很容易,但却不那么容易管好自由度和创造性”。“公理”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中间公理原则即“从上面下达的一种不完全是命令的命令”。
令人惊讶的是舒马赫引用了的话来阐释理论与实践间互动关系的最佳组合:“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组织起来》,《选集》第三卷,第936页)。
经济学基本公理范文6
一、数学与理论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起源于古希腊,两千多年特别从牛顿时代以来,数学及其具体应用-----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能充分应用数学的学科或领域等价于科学,数学所显示出的人类理性能力、根源和力量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自然使人们猜想,为什么不能把数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学科领域去寻求其真理呢?西方经济学也许正是这种猜想的一个主要结果或实验。数学究竟能给经济学带来什么呢?在进一步分析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来概略了解一下几个数学基础问题。
1、数学是什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例如若干著名学者认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科学“。“数学是结构及其模型的科学”。等等。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稍具体说,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虚数和四元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由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自然要进一步问,数学是绝对真理吗?亦即数学的抽象性是绝对无误的吗?数学的严密逻辑性是绝对可靠的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无限的吗?稍考察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数学的真理性问题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数学的发展是顺利的,人们对于数学的真理性是确认的。特别是十五~十八世纪,数学的顺利发展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一大批数学家同时在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如哥白尼、开普勒、伽里略、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等。他们从许多方面证明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与数学定律相吻合,最突出是牛顿力学;所有这些极大地加强了数学作为绝对真理的信念,人们相信上帝设计了宇宙,而数学的作用就是揭示出这些设计。
然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非欧几何的提出和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使整个科学界震动,它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数学性质的认识,以及数学和物质世界关系的理解,由此引出数学巨人之间关于数学基础的新数学方法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如由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认为,逻辑法则是一个真理体系,而所有的数学是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同一时期,以克罗内克、鲍莱尔、彭家勒和贝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却认为,从逻辑原理所推导出来的东西,不比直觉感悟的更可信,数学可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真正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心智(经验只是唤醒心智)。第三大派系大卫·希尔伯特领导的形式主义认为,数学实际上是一些形式系统,各有各自的概念,各自的公理,各自的推导定理的法则,以及各自的定理,把每个演绎系统发展起来,就是数学。最后是以策梅罗、弗兰克尔为代表的集合论公理化学派,他们把解决悖论的方法寄托于集合论的公理化,即对所容许的集合类型加以限制,同时又使它们有充分的性质作为一切数学分析的基础。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这四种彼此独立、不同的关于数学基础的方法已形成并相互对峙,人们再也不能说某一个数学定理已证明了,这时还必须加上是依哪个标准它才是被证实了。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数学是相容的吗?除了直觉主义认为人的直觉能保证相容性外,这个问题对于数学和科学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严峻。然而1931年著名数学家哥德尔得出了震惊世界的两个结论,其中对于数学基础问题研究具有毁灭性的结论是:任何数学系统,只要它能包含整数的算术,其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这几个基础学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学派)采用的逻辑原理而建立。另一个结论也可称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它断言:不仅数学的全部,甚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用类似哥德尔使用的能算术化的数学和逻辑公理系统加以概括,因为任何这样的公理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哥德尔的结论实际上表明,我们使用的任何数学方法都不可能借助于安全的逻辑原理来证实其相容性,亦即表明数学结果的绝对确定性和有效性已丧失。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对排中律的否定;即有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而又有意义。
3、数学的有效性
现在数学已发展这样一个阶段,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主义,它们都有着某种不同的哲学基础,而难以形成某种共同的基础。而这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数学;亦即数学并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严格的逻辑结构;它也许是一个人造体系,是一系列经过逻辑筛选、抽象和组织、是某种人所公认的非凡的直觉;这些直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大脑和外部世界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数学或其分支都只是提供了某种可用的理论,根本意义上说数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任何为其寻求绝对基础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
当然,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与任何其它实验科学相比,数学作为一种精确而有效的思维方法,相对来说是最为广泛和深刻、有效的;其作用也更为基本、更为重要。例如,在其它科学的历史发展中,都曾经发生过若干次根本性的变化,而在数学中,大部分逻辑和经典分析已使用了许多世纪(虽理论上存在某些深刻的问题),现在仍然还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又的确不同于其它科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准经验知识。
数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中为什么能得出非凡的实际结论?为什么那些长而复杂的纯推理过程(纯推理是独立于经验的)能产生意想不到而又准确的结论?现在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类试图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猜想(提炼)出某些简单的系统,其性质能用数学来描述,正是人类这种抽象化能力产生了对自然令人惊异的数学描述。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成功是有条件限制的,例如,数学成功的领域主要是物理世界或无生命的物质,其方法论是把物理世界用长度、质量、重量和时间等简单概念来刻画,也许由于其行为是可重复的,因而用数学描述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其代价是牺牲自然世界的丰富性;数学只能是描述了自然某些简单化了的方面和过程,决不是全部。另外,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数学的有效性就非常不明显了,这自然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如何认识数学的真理性问题,如何看待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理解数学在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作用问题,等等;这类的问题大都属于哲学的范畴;虽然实难形成确定性结论,但通过学习和思考得到的有关认识,对于我们学习和认识西方经济学是十分有益的,能使我们的看法更加深刻起来。
二、经济学中数学应用意义的初步思考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下面具体展开谈一谈。
1、经济学能成为一门科学吗?
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经济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根本差别吗?二是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具体进行科学研究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某些自然科学成功发展的历史似乎明确告诉人们,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科学,起码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有坚强的科学信念,即坚信其理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或研究对象客观规律性;二是数学方法要成为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而人类行为是很难简单看作是客观的。因此,西方经济学首先要解决其研究对象的客观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往往引用最多的著名论述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他指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管理科学)……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一观点把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同时强调实证经济学作为整个经济学基础的重要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在其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中指出:“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简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西方经济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模仿自然科学及方法的信念是十分坚定的,仅从其内容和研究方法看也是有效的。这一点从许多基本概念及思想就可见一斑,例如效用、边际、理性经济人、均衡、最大和最小原则、需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从方法论看,这些基本概念设定的一个核心思想是避免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其研究能得到确定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又例如,“均衡”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是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演变而来,实际上“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均衡”思想,原思想更深刻、更复杂和更宽泛得多,“均衡”是对其的简化,即去除其不确定性部分,形成某种确定性或新的明确信念。“均衡”似乎给我们更多的是某些确定性的结论或信念;(在某些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如供求定律、均衡价格的存在性、一般均衡、局部均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等。“均衡”是什么?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状态吗?我认为,“均衡”是一种精巧的理论构思,更是一种“科学的信念”,在解释和理解某些常规经济现象时是有分析力的,但更重要地是希望符合一般科学研究特征的要求。
如果我们期望(或假设)把人类经济现象能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具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则西方经济学的确是有成效的和富有智慧的。因此,经济学是否为一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念问题,或者说其信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把人类经济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的问题,光有信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具体的思想、创造和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也就是要解决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基本思想及其假设。
2、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思想及其假设
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这对经济学也应是对的。另一方面,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又非常不同,它是一种与人、人类(文化、政治)历史进化、人与人关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的、比自然现象更加复杂、不稳定的现象。把这样一种现象人为地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达到数学能运用之,的确需要坚定的科学信念和具体的研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确定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基本假设及其思想。根据作者的初步认识,西方经济学中基本假设及其思想可概括如下:
(1)注重静态忽略动态。如“均衡”思想,强调静态均衡状态(特征)是一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实际经济运行过程及其不确定因素的分析。西方经济学相信任何经济运行过程是围绕均衡进行的,均衡是实际运行轨迹的中心线;均衡是客观的、确定的,即使实际经济运行可以是不稳定的但最终总是收敛于均衡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不考虑诸如历史文化、人际制度等复杂、易变的动态因素;着重研究静态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例如,“均衡”这个概念没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涵义,象一个物理定律(均衡概念及思想实际上来源于比较静态力学的研究思想);又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假设条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反映。
(2)强调理性拒绝非理性。实际经济中,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如历史的、文化的、进化的、心理的和经济的等等因素混合其中;简言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科学(数学)的力量主要在于理性分析,而对非理性等的分析是无力的,理性等价于逻辑和确定性而排除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分析人类经济行为方面,可以说极端地相信和强调理性因素在人们行为中的作用,而完全避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效用的量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追求最大利润和效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知识)、供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十分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思想;这些有关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核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追求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成功及其信念就是其理论在一定时空内的确定性;从方法上讲,上面两点的思想及有关假设的具体作用,实际上也是追求经济理论上的确定性,亦即为其理论的数学应用作信念及方法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具体研究中,则进一步表现为追求理论上确定性的形式,亦即分析、结论的几何和数学模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得到这些确定性的形式又需要具体满足各种数学方法正确运用的种种假设条件,哪怕是完全不现实的。例如,有关均衡的若干假设、市场上存在充分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保证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完全可替代性、供求曲线的设定、边际概念等价于导数、变量之间某种形式的“线性型”关系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假设等。
总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亦即演绎法:从创造性假设出发──经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得到确定性结论。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中演绎法(数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巧妙和创造性地构思其演绎的前提──假设条件。我认为深入认识和理解其主要的假设及其思想,是认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及其数学意义的关键所在。
3、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方法论意义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十九世纪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证实主义”,而二十世纪则是“证伪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彻底反对归纳法而推崇演绎法,而数学是演绎法的典范。我认为演绎法及其思想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论意义,简单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造假设、数学推理、检验理论。下面稍稍展开谈一下。
(1)创造假设条件是理论假说演绎推理的关键和必要条件。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要创造性地简化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系假说的核心结构,并建立演绎推理确定性的前提。一般来说,不同假设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范围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确提出假设条件,理论本身将显得含糊不清,无法形成理论讨论中的共同规范,往往会造成对同一理论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论基本概念的混乱,这将阻碍理论研究中科学探讨统一基础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中往往包含了其理论假说演绎的大前提;这里所谓“大前提”即是理论假说或假设条件的核心;它实际上蕴涵了理论假说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演绎的最终前提。应指出的是,根据“证伪主义”的思想,所谓“大前提”的形成是研究者“自由创造”的结果,而无需什么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经验事实依据;实际上,不同理论或学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创新,往往表现在其演绎“大前提”的不同。因此,我们应特别认识到假设条件在经济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2)演绎法的典型推理形式是数学推理。数学推理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前提(即假设条件)应十分确定和严格的;经济学中的假设条件往往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及其变量间的具体数量关系、演绎方向等;西方经济学中演绎推理的基本过程可简要概括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演绎法的特点,如果推理的结论不正确或通不过检验,则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理过程无关;因为演绎法中,结论只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正是演绎法逻辑清楚或简单的科学方法论意义所在。这个意义告诉我们,任何经济理论存在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确的,即问题肯定在假设条件中,理论的发展或创新在于对原有假设条件的修正或创新。
(3)理论的可检验性是演绎法的目的。“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一般来说,假设条件和数学推理将使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理论结论的具体明确,亦即具有经验的可检验性(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检验方法是计量经济学),从而保证了其理论假说科学性的主要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按照证伪主义思想,就一般经验科学而言,演绎法意义上的检验是检验理论的结论,而不是检验其假设条件。但就经济学来说,是检验假设条件还是理论结论或是都检验是有争论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演绎法或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具有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信念的必然结果,它的研究思路、体系和研究方法应该说是按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设计的,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技巧水平。当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根本?)差别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也应有差别;我认为这个差别集中反映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上,或者说可以从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及其思想上去认识。另外,确立假设条件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过程,按照“证伪主义”的思想,理论核心假设的提出是一种大胆的猜想、“自由创造”或某种非理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没有什么逻辑的方法可循。但在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信念和数学应用的条件,实际上对其基本假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基本假设的思想是尽量去掉不确定性因素,而经济学中的任何事实又渗透了人们心理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处理更加复杂经济社会现象的面前,数学的威力仍在吗?因此,在我们分析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科学意义后,还应更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限制又在哪里呢?
三、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的初步认识
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其关键点在于,如何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差异,以及怎样认识数学有效性的深度和广度;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很难说理论上会有什么最终定论,但某种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仍存在的某些基本问题有所理解。
1、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一般性讨论已告诉人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确有某些根本性的差别。与自然现象根本不同在于,社会现象中人及其关系在经济事件实际过程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影响在自然科学中也存在,但影响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作某种严格的假设,这种差别将限制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分析将最终归结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心理学的等方面的分析。因此,如何认识这种差别及其性质,是认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大小或性质的关键。下面稍展开分析:
分析之一: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客观性不同。在观察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中,人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主体和客体)是明显分离的,除了人的观察和认识可能有(某种相对固定)偏差外,自然现象演化过程本身相对来说是一个客观过程;简单地说,其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直接连接着下一个客观事实,与人的观察和认识无关。而在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中,由于其过程本身参入了有思考能力的人,人与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不能明确分离开来,亦即人不能独立或脱离自身来观察自己;简单地说,如若以事实为起点,事实经过人的思考产生认识或决策,进而影响到人的行动,而人的行动结果形成下一个事实;这里一个事实并不直接连接另一个事实,事实本身不是客观的,而是参入了人的观察或认识,亦即事实与人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现象有人称为“反射”现象),这时主客体是合二为一难以明确分离的;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演化过程很难说是一个客观过程,其不确定性因素是显然存在的。
分析之二: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科学特征不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客观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相对来说,在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或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现象演化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可控制的,这实际上是产生科学研究和确定性知识的基本特征。而社会现象的演化过程则完全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历史过程,亦即人们在其研究中,无论利用多少人为的条件(总是有限的)来刻画条件相同但时间不同或地理不同的两个实际社会(或经济)状态,都是不准确和客观的,有时甚至是差别巨大;历史事件是不可重复的!这突出地表明,历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心理的等因素复杂作用、进化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也表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远甚于自然现象。
分析之三:人的认识偏颇性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众所周知,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亦即总是存在偏颇或不完全性,但这种偏颇对我们所考察的两种现象过程的影响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于自然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相对客观性,人的认识或偏颇相对来说不可能影响现象过程(事实)本身,亦即这里人的认识或偏颇和其现象过程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客观过程能不断纠正认识上的偏颇;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现象或事实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既是扮演着可观察的独立现象,又实际上扮演着独立而客观标准;亦即相对来说,人的认识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与现象或事实的对应得到客观地检验或确定;因此,这种研究结论才可称之为确定性的和科学的知识。而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非客观性,即人的认识或偏颇渗透了现象过程本身(事实)之中,事实和人的思考两者是互相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因而造成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非客观性,例如,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中缺乏象自然科学中那样无可争议的假设或概念;这种状况下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很可能是,要么是确定性的而脱离实际,要么是不确定性的而失去科学研究的意义。
我认为,以上的初步分析反映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差别性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限制的深层次原因。
2、常规事件与历史事件
我们自然想到,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有效性可能受到限制,怎样来认识这种限制的大小呢?又怎样来认识经济学的实际作用呢?我认为认识和区分社会经济现象中所谓“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1)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社会经济现象(事实)中参入了人的思考(为)因素,事实和人的思考(行为)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这里的事实相对而言失去了其客观性;因而我们说经济(社会)事件相对来说更具有不确定性;当然这并不能认为,经济(社会)现象完全无稳定性、无研究意义,而是要着重指出它与自然现象的重要差别;这里历史学研究及其内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般历史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描述和分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所谓“历史事件”,从时间上衡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其余大部分时间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普通的事件,我们则可称之为所谓“常规事件”,但它并不是历史研究所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照来看,可以简单地说,所谓经济中的“历史事件”部分主要对应于较大经济波动时的波峰或波谷时期的经济状态,或者说是指那些远离“均衡”时的经济状态;而经济波动其余部分相对较稳定时期,或者说那些较接近“均衡”时的经济状态则对应于所谓“常规事件”部分。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事件”和“常规事件”的区别本质上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
(2)经济学与“历史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往往是历史进程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难以事先认识和预测的。同样,经济(社会)现象中的不确定性也主要突出地反映在其所谓“历史事件”中,简单地说,即指较大经济波动中的波峰和波谷部分(较大经济波动转折点的某一邻域),目前的经济学或经济数学模型对此的解释或预测是十分无力的。经济中“历史事件”的形成,实际上是人们思考或认识的偏颇逐渐加强(或非理性作用突出),并不可遏制地、不断放大的结果,亦即实际事实与参入者的偏颇不断相互影响、一致偏颇(或非理性)行为的程度积聚放大最终导致崩溃(突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特别显示在波峰和波谷的形成上。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在金融证券市场上是十分常见的,也许目前科学方法对此的解释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对这一过程的形成,均衡的力量或均衡思想的解释力是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去预测它了。
(3)经济学与“常规事件”。当然,社会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总是激烈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在“常规事件”时期,人们的偏颇及行为相对处于稳定(或较理性的)状态,与实际状况比较接近;这时,人们的总体偏颇状态不会形成某种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考及行为与实际状态的相互影响处于稳定,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的程度相对较小或相互抵消。这时“均衡”经济学的确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或者说在“常规事件”条件下或某种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显著的。但我们应注意的是,由于“常规事件”本身的稳定特征或属于经济现象中常规部分,使得这种解释力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骤然变小。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主要是“常规事件”还是“历史事件”呢?西方经济学显然是选择了具有较好确定性特征的“常规事件”作为其研究对象和经济本质特征的,而把“历史事件”作为例外加以处理。
3、检验经济学的困难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真理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理论能相对其对应的客观事实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不会因人的认识或理论的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研究动机而改变;其基本原因是这里的“事实”是唯一的或客观的,通过这种检验而得到的理论(或知识)是科学性的保证。然而,对经济学的检验却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经济学及其实际预测无论正确与否,它们都会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特别是有重大实际经济意义的预测,可能会对预测的事实本身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亦即经济学预测的事实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或客观的,是可以变化的,这样的预测成功或失败似乎并不能客观地说明其理论的正确或错误。在经济学的检验中,在用什么“事实”作为检验的共同标准问题上,实际上缺乏一致和明确的认识。
其次,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预测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有条件预测”,亦即相对而言,其预测的假设(或前提)与其预测的结论之间是逻辑或直接(客观)的关系;或者说,在相同条件下预测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多次有效的。我们已知道经济学预测不存在这种“有条件预测”的特征;在实际预测过程中,预测的条件(假设)与其预测结论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尤其在经济波动的转折点时更是这样。经济学中的大量不同理论学派或预测模型之所以可以长时间地同时并存,是因为与自然科学不同,某个模型的某次成功预测并不能表明其理论的正确或有效;同样,某个模型的某次失败预测也不能表明其理论的错误或无效;因此,经济学的检验意义是有限的。
最后,在任何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可分为追求真理和追求功利的动机。在自然科学中,无论研究者的动机如何,检验研究者成果的标准是唯一的----客观事实,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东西。而在经济学研究中,由于检验的标准可能是不确定的,不正确的动机、错误的理论或预测也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它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到经济现象本身或所检验结论的形成;如果加上政治和个人利益等倾向的影响,某些研究结论的偏颇性将十分突出,再利用经济学“科学性”分析声誉的影响,短期内使实际状况达到某种检验目的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效的;这种检验破坏了科学检验的客观性。
总之,经济学的检验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检验具有较大的差别,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一个主要限制。
四、小结
以上从不同的方面,初步探讨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意义及其限制,应该说还是十分粗浅的。总的来说,我认为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纯理论的信念统一和理论体系完美的结构上。因此,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们进入经济学领域能够起到基础知识和技术的作用,学习经济学不可不了解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另一方面,对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也不应过分夸大,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时,要深刻认识经济学的局限性。举一个例子,在实践意义上,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很类似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解决那些被严格限定的问题(如逻辑问题、国际象棋等)方面,的确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如果它面对大量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的那类问题(诸如辨认一张面孔、一种声音,或在拥挤的人行道上行走等)时,可能会一筹莫展。因此,许多时候,经济学上的优美数学结构和确定性结论,一用到具体实际中往往会感到无用武之力或失效;特别是,数学在认识类似“历史事件”的经济问题时,其实际作用可能是十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