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1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分析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常重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会,进一步将人们丛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重点的突破方案

(1)通过讲解“人文主义”的英文单词“Humanism”的构词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历史,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意大利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回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成就,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的背景,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一览表》,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更是缺乏了解,因此,较难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思考为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核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指导学生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览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文艺复兴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回答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性质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制作一系列表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问题、点拨和适当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6.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

2.法国的拉伯雷

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探究活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2

关键词:文艺复兴;园林艺术;台地园;意大利

Abstract:After the shackles of the Church's long-term after the 14th century Italian intellectuals to interest invested in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culture, and formed a new culture. Renaissance thinkers in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architects,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of genius to create, to the Italian garden in the artistic attainments reached unprecedented he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Italian garden art in Florence, the center initially and la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naissance, the Roman garden in the boom and an unprecedented rush of development. Italian garden on the terrace later most influential Renaissance Park has also formed a more systematic design techniques and gardening techniques.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1.1意大利园林发展的背景

在经历了教会的长期桎梏之后,14世纪的意大利人开始寻求摆脱教会控制、开创新生活的尝试。知识分子阶层不满于现实社会中封建教会统治的经院哲学,把兴趣投到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上,并形成了新文化,当时被称为“人文学”。这就是文艺复兴的开始。

15世纪,欧洲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地处沿海的佛罗伦萨得益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达,成为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使佛罗伦萨成为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1.2意大利园林发展的动力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以罗马园林最为突出,其艺术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意大利上层社会人士的奢华生活对于园林方面的需求。由于海上贸易的发达,上层社会人士中享乐主义盛行,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愿意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而建造私人庄园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方式。第二,罗马教廷为了自身的私欲建造庄园。在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教会的势力及影响力被大大削弱,教皇为了宣扬上帝和教会的神圣及营造个人宅园而建造宫苑。第三,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的大批思想者、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天才创造,使意大利园林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 意大利园林的发展分期

2.1文艺复兴前

意大利早期园林主要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时期建造的花园通常是被用于祭祀神灵或是环绕在墓地周围。意大利崛起后在古希腊基础上形成了古罗马园林艺术,当时的庭院以宠贝式最典型。主要特征表现在以建筑为轴心的设计及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尼禄的金宫是当时最宏大的风景园林之一。

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在中世纪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漫长的中世纪之后,意大得只保存下蔬菜园风格的花园。在此时期,修道院花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流传了对过去美好传统的向往,但古典文化和园林艺术却没有予以保留。

2.2文艺复兴初期

14世纪初,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托斯卡纳地区聚居了大量的新富裕阶层,他们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乡村别墅生活情趣重新成为时尚,富裕阶层建造别墅和花园带来了园艺学的兴盛。同时,人文主义者的著作与实践唤起人们对别墅生活的向往[1]。佛罗伦萨宜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郊外美丽的风景为建造别墅花园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美第奇家族建造的花园促使奢华的别墅花园更加流行。在这样的热潮的影响下,造园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阿尔帕蒂以小普林尼的书信为蓝本,对庭园建造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设想的理想庭园由以下要素组成[1]:园地以矩形为佳,以直线形园路进一步划分出整齐的矩形小园,各园以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的整形绿篱,围合草地布置;树木应呈行列式种植,排列成一或三行;园路末端正对着以月桂、圆柏、杜松编织的古典式凉亭;以圆形石柱支撑平顶藤架,形成绿廊,并架设在园路上起遮荫作用;在园路两侧点缀石制或陶制的瓶饰;花坛中央用整形黄杨组成园主的姓氏;绿篱每隔一段修剪出壁龛造型,内设雕像,其下安放大理石坐凳;在园路的交叉处以月桂修剪成植坛;在庭园中设置迷园;在溪水流下的半山腰,依势修建石灰岩洞,对景为鱼池、牧场、菜园、果园等。

此外,阿尔帕蒂非常注重园林的选址及尺度,他强调庄园应该建于可控制风景的山坡上,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思想对意大利日后发展出的台地式园林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2.3文艺复兴盛期

16世纪,接受了新思想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提倡发展文艺事业,使罗马巨匠云集,成为继佛罗伦萨之后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因此,在园林艺术发展上更多的体现在宏伟的教堂建筑和神职人员的奢华花园上。在布拉曼特为梵蒂冈成功设计了结合地势的台地花园后,在丘陵地上建台地式花园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并为意大利园林发展带来的新的活力。本世纪40年代以后,意大利庄园的建设以罗马为中心,进入了繁盛时期。此时期最著名的是法尔奈斯、埃斯特和兰特三大庄园。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了人文主义的风格创作。罗马城被洗劫后,意大利人沉溺在“固定居所”的幻想世界中,风格主义思潮在国内兴起。风格主义在16世纪初萌发于佛罗伦萨,其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较低调。花园中都江堰有高大的围墙,水景在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最典型的作品是特宫。

2.4文艺复兴末期

16世纪末到17世纪,风格主义发展到极致,进入了艺术史上的“巴洛克”时代。造园艺术中出现巴洛克园林比这晚大约半个世纪。巴洛克园林追求自由奔放,后来出现了求新求异的夸张表现手法。园内建筑物作为统率,体量变得巨大,园路讲求纵横交错,植物整形技术术越发复杂和精细。最具代表性的庄园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和伊索拉・贝拉庄园。

17世纪末,造园更加矫揉造作,背离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最终导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的衰落。

2.5文艺复兴后

文艺复兴运动后,文化艺术中心由意大利转向法国,加上意大利国内战乱不断,使意大利的园林艺术没能再创辉煌[2]。一直到19世纪古典主义复活时,意大利在修复古园和结合新需要建造新园的同时,其园林艺术再次受到了重视。

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艺术

3.1意大利地理气候特点

意大利属于大面积山地的国家,这与台地庄园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多雨的气候特点也使意大利的理水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意大利从地理气候方面可分为三个分区:(1)南部半岛和岛屿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庄园内多采用深浅不一的常绿植物。这种做法目的有二,一是在视觉上得到宁静和凉爽的效果,二是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该区庄园主要集在罗马。(2)马丹平原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区域,属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庄园植物的配植与南部半岛和岛屿区相似。庄园主要集中在佛罗伦萨。(3)阿尔卑斯山区,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山麓湖区冬暧夏凉,庄园台地中央的水池周围多有精美的花坛,园内植有南方植物[5-7]。

3.2意大利园林的艺术特点

3.2.1地形运用

意大利有大片的丘陵山区,这本来是园林建造上的一大问题,但意大利人利用坡地造成一级级的台地,这为造园提供了空间。台地就是以人工的方法把坡地改造成平坦的地块,其宽窄一般取决于坡地的坡度,而长短和数量则取决于地形和具体需要[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园林以台地园成就最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和加尔佐尼庄园。台地前一般设有挡土墙,台地除用于建筑别墅外,还会修筑喷泉和花坛、栽种绿丛植坛、陈列雕塑等,同时还可以作为观景台。

3.2.2理水手法从地理气候条件上看,意大利夏季干热,水体在降温增湿上效果显著,所以在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成为了意大利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多姿多彩的水体在园林中兼有了实用和装饰的功能。常见的意大利园林理水手法为喷泉、水池、瀑布和水剧场。

喷泉是从古罗马就开始使用的理水手法,也是最为广泛的手法之一。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成为了造景和装饰的重要形式,被认为是意大利园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艺复兴中后期,喷泉造景与水池及雕塑结合,形成了更多样的景观效果。

水池是意大利园林中唯一可能造成静水景观的要素,其规划形状多为矩形或圆形,规模按花园规模而定。

瀑布多以叠水的形式出现,突出了水的动态美,同时还造成了园中的水声效果。后来瀑布发展为水剧场及由水剧场演变而来的水风琴。

水剧场是综合运用喷泉、瀑布和水池的一种理水形式,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所独创。其多以半圆形壁龛为背景,通过不同的理水手法的水体组合,形成气势宏大的视觉及听觉效果。

3.2.3规划设计

意大利园林规设计分规则式和不规则式,其中不规则式园林又分为背景类和大庄园两种类别。规则式园林规模一般较小,是庭院的主要部分。大庄园一般为不规则式设计,局部以规则式设计,但总体是不规划式的。

规则式园林起源于古罗马,在设计上讲究对称、布局整齐和均衡。设计时以轴线设计为主,轴线常常相交形成园林的中心。主要建筑物常作为轴线的中心。规模较大的庄园除了主轴线以外还会有若干条副轴线。

背景类的不规则式园林通常作为规则式庭院的陪衬。大庄园的不规则式园林包括葡萄园、菜园、林地及小花园等。

3.2.4植物配植

意大利园林常用常绿树木,园中花卉植物使用较少。树木多采用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及片植的方式。在早期的园林设计中,植坛都采用直线形式,后来还架入了半圆形和各种曲线形,被用于置景和藏景。植物整形造景上,意大利的修剪技术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常见的造型有几何形体、动物和人物造型及建筑造型等等。植物修剪术的运用,使花园景致更加丰富,又使植物材料变得更加生动。文艺复兴后期,植物的整形手段更为高超,造型更为活泼,但在一些园林设计中过于注重显示园艺师的个人技巧,让植物造型显得矫揉造作。

意大利园林善于利用绿色植物的明暗深浅来配置园中色调,变化具有层次性,来弥补缺少花卉色彩的点缀。

3.2.5雕塑

古罗马时代的园林就有用雕塑装饰的做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们收集的古代雕塑作品繁多,产生了将雕塑作品放到室外陈列的做法。这种做法后来成为了园林设计中的时尚。开始的时候雕塑只放置于喷泉、壁龛之中,后来雕塑作品与园中的各种园林建筑和装饰形式结合。雕塑作品的室外陈列和运用提高了园林的艺术水准,使园林艺术更为综合化[4]。文艺复兴后期,雕塑的题材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发展到更为生活化、生动化。

3.2.6建筑

在意大利园林中,花园是为建筑服务的,花园是建筑物的延伸。大部分庄园的设计是在建筑师的主持下完成的,园林在设计上运用了许多建筑的表现形式及手法,以体现建筑为主。别墅一般是庄园中的主要建筑,其形式规整、对称,与之相配的花园也大多运用轴线对称的手法设计,并且两者的轴线通常表现为重合或相交。台地园上的台阶、栏杆等构筑物也是造型各异,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建筑师精湛的设计水平。

花园中的其它建筑及构筑物,例如喷泉及水剧场需要建筑师与水利工程师的合作,这配要巧妙的设计及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园林中的水剧场及露天剧场等是其中的开敞空间,作为人的社交活动场所,也同样体现了建筑师对人的户外活动需求的关注。

4 意大利园林发展特征

4.1地域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发展的地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在19世纪以前,意大利公国林立,政治不稳定,一些地方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这使得很多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并不方便,在园林艺术及技术上的沟通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意大利国内地理状况不一致,国内地理气候分为三个区,各个区内对于园林要素的需求和运用也各不相同。在三大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意大利国内出现了园林艺术发展的地域不同步性。

4.2多样性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大利国内极少出现城市公共绿地,庄园只是为少数统治阶级及特权阶层服务。造园活动也只有少数人参加,庄园主的个人意愿和个别建筑师的个人好恶成为了园林设计的主要思想来源。庄园的个性较鲜明,发展的随意性大,直到文艺复兴后期才出现较严整的规律。

4.3文化发展影响较大

意大利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如此大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影响。作为台地园的发祥地的佛罗伦萨和后来的罗马城前后都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当地的文化的发展对园林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艺复兴中后期,运动中心转到罗马后,造园热潮也随之迁往罗马。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8-82.

[2] 杨滨章.外国园林史[M].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70-130.

[3] 王殊,佟跃.意大利传统园林源流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5):48-49.

[4] 孙海涛,赵篷篷.17世纪意大利园林中的巴洛克符号[J].山西建筑,2008(3):347-348.

[5] 姚雪艳.华美的人间乐园――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园林[J].园林,2001(8):12-13.

[6] 周武忠.论意大利花园的“第三自然”[J].中国园林,2003,19(3):48-51.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3

[关键词]安贝托・艾柯;读者意图;;中国文艺复兴

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文学理论家、美学家及符号学家而;他的诠释学(也称阐释学)也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艾柯诠释学认为,诠释关系到三种“意图”,即“作者意图”(intentio auctoris),“文本意图”(intentio operis),和“读者意图”(intentio lectoris)(Umberto Eco,1992:25)。本文将从他的“读者意图”理论出发来阐释在中国的成功本土化,以及在中国现行的文艺复兴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读者意图”从而更好地“洋为中用”,也从而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

一、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

在艾柯诠释中有三种意图至关重要,即“作者意图”(intentioauctoris),“文本意图”(intentio operis),和“读者意图”(intentiolectoris)(Umberto Eco,1992:25)。我们可以通过这三者之问的关系来了解“读者意图”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可以对艾柯诠释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从艾柯的小说《傅科摆》(Foucault’sPendulum)说起,该小说的文本并不是所有普通读者都能读得懂的。要彻底理解文本的内涵,它既要求读者有一定的古典文学、欧洲中世纪历史和神话知识,又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现代知识,如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很多诸如数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这里,该文本的内容已经告诉了我们它所假定的或要求的读者类型。这种标准型的假定或要求就是“文本意图”。而从作者和读者身上,艾柯又把他们进一步分为标准作者(Model Author)和标准读者(ModelReader)。标准作者事实上是真正持有文本意图者,他是文本的生产者,是从原主观作者升华出来的作者。而标准作者所期遇的读者就是标准读者。标准读者是想象中的,能够像作者原生产文本一样去诠释文本。他能成功地抓住标准作者赋予文本的意图。而确定文本的意图正是艾柯界定合理阅读范围的关键。然而,他也认为作者意图又是难以获得的,而理论中和想象中的标准读者在阅读实践中又是不存在的,所以,进而在实践中的读者意图又具有诸多可变的主观因素。这种读者意图的可变性正是本文要解读、分析、论述的要旨所在,也是值得我们充分利用的价值之所在。

艾柯诠释学认为,读者总是怀着某种个人的理念去诠释文本。这种理念不管是隐藏的还是表露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在一定层面上是的确存在的(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无意误读的可能性)。于是,原文本和原文本的诠释就有了不对称的符指,也从而导致了诠释对原文本的背叛。因此,在诠释过程中,特别是跨文化诠释过程中,读者的曲解往往是固有的,内在的。所以,艾柯诠释学里的过度诠释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原文本的不忠是每一个诠释者和读者不可回避的命运。诠释总是伴随“不对称关系。它从来就不是对等的简单的信息转换。因为它从根本上就是种族中心主义的”(Venuti,Lawrence,1997:91―115)。也就是说,只要民族是种族的,合理的诠释(特别是跨文化诠释)在很多情况下就不可能存在。简言之,这种诠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带着读者意图即读者民族的或个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的诠释。这也就是艾柯诠释学中读者意图的中心所在。

那么,如何从读者意图去看在中国的本土化呢?或者说,又如何从在中国的本土化来看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从而为他的“读者意图”辩护呢?

二、从读者意图看在中国的本土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即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是这样,欧洲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如果从一个国家内部来讲,这就像各国国内都有符合其国内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地方法规一样。理论的存在和运用也不例外。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学说以来,这种理论就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理解和形势要求下有着不同的运用。这种不同就如同及其哲学从民族文化的具体语境来看,存在着德语文本、俄语文本与汉语文本一样,它是在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要求而被诠释产生的。也就是说,所有运用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具体的需要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西方有西方,中国有中国的,具体的说,它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在中国,自从传入以来,它在中国的显著存在以及它在上个世纪后半叶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是20世纪的不争事实。然而,它本身在中国大地上以一种开放式、发展型的理论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中国革命初期机械地模仿到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步一个脚印,用血的代价,不断地总结、发展而来的。也可以说我们用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教训逐步使一种理论得以发展并使之本土化。

当我们在的思想指导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时候,我们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用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是因为用哲学取代了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盲目的取代显然是对于本土历史和本土文化的主观忽略,也是一种以僵化的不变的态度对待的非科学态度,也违背了的科学文化史观和哲学史观。那就是说,我们胜利的背后和基础是一直而且仍然在起作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精神及民族精神。有时候,我们的大多数只是看到了的伟大,没有想到我们是把本土化,把它溶进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具体地说,我们用了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去理解阐释,再具体地说,当我们解读的时候,我们用了种族文化的视角,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种族的和种族文化的。更具体地说,在解读和使用理论的时候,我们有意无意地使用了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理论。

虽然理论就像其它很多理论一样会带有不同程度甚至很大程度的普遍性,可是我们忽略了一点,理论的创造者(或称总结者)本身也是具有种族文化特性的(虽然理论者本人在初始概括理论的时候可能已经尽量去除种族文化特征了)。所以,在我们解读和使用理论的时候自然表现出并合理使用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从产生的时间来 看,还在不断发展的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在前,艾柯诠释学在后。我们再次讨论的目的无非是,其一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其二,也为理论在中国本土化的自然性辩护;再者,本来就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恰巧,艾柯诠释学也是一种开放型的理论。而只有开放的,非封闭性的理论才具有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能更具有普遍性的特性。

我们在历史上也有过照抄照搬而惨遭失败的教训。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考虑、没有尊重读者意图并忽略了读者意图的客观存在。虽然读者意图是过度诠释的原因之一,可是,如果在一定层面上没有读者意图,也就没有某些理论的真正运用。我们的发展,或者说,任何一种发展,都像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样,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或其它地区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只能取我所需,把它溶进到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里去,经咀嚼和消化后(即本土化),再指导我们的行为。过去我们是这样,今天和以后我们还应当这样,这是构建我们的或任何民族文化的客观需要。

的中国本土化在中国是个成功的例子,它用足了“读者意图”,中国已经开始的文艺复兴也应当向在中国的本土化学习,用足“读者意图”,复兴中国文艺。

三、用足“读者意图”,复兴中国文艺

我们知道先生曾经使用过“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个词来指代1917年开始的。其实,那能不能叫做“文艺复兴”,它只不过是一场,或新文化的启蒙运动而已。它与文艺复兴的本质相差甚远。哪怕即使我们把它叫做“文艺复兴”的萌芽的话,那么,自从萌芽之后,也没有看到它把文艺复兴或推进到何种程度。因为当时在中国也不具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几十年的战乱,内外忧患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因为后来文学完全转为政治服务了)等等这些都不是文艺复兴的沃土和最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我们现在国泰民安,经过改革开放之后,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中国真正地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大时期。我们可以从文学创作与翻译的繁荣,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昌盛,人民对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等诸方面都可以得到证实。不过,我们的文艺复兴也应当像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样,不可不加改造,一味地拿来。否则,既不能吸收,又伤了胃口,会使我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失去了传统和自我,又造就了一个四不象的文化,成了一个真正的跟屁虫。

那么,究竟如何在复兴中国文艺的进程中用足“读者意图”呢?我们先看看文学创作与翻译的繁荣以及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昌盛吧。

首先,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市井文学的繁荣昌盛,传统文学的群起,以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交融,这都说明了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文学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年代,我们正在奔向文学巨浪的潮流上。虽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东西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或者只能叫做低劣的文学,也虽然我们还没有巨著的诞生,但是,哪一个年度没有力作的问世与流行?这难道不是分娩巨著前阵痛的喜悦吗?我们期盼着,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等待着,毕竟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文化贫瘠的大时代。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的文学题材或作品,比如说,当代诗歌的创作吧,过多地纳入了舶来品(甚至有人模仿起了“”并美其名曰为诗歌减负,当然,硬说成行为艺术也可以),其结果是让很多的国人看起来费解;于是,就不再愿意去理解。当代部分汉语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败,就是因为完全套用了西方诗歌的理论来进行汉语诗歌的创作。当然,汉语读者也就难以跨越思维的跨文化跳跃,同时,大多数汉语读者也不具备西方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背景,于是,这种诗歌也就成了“披着‘洋’(羊)皮的狼”,令人怯之、远之。大的理论我们都能改造使之本土化,西方的诗歌理论,我们当然也可以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背景下改造使用,发展我们自己的诗歌理论和传统,毕竟西方的理论产生是以西方文化传统为背景和根基的。看着别人穿着好看的衣服令人羡慕,但套在我们的身上就不一定合适,那是因为人变了,身材也变了;如果拿过来使用,就必须改变它来适应我们的身材。

以上谈的是文学创作。而文学翻译就也是如此繁荣昌盛。近年来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可以在书店的书架得以充分的体现。走进书店,翻译的文学作品仅仅次于,或者说,甚至不次于汉语的原创文学作品。从世界名著到流行小说,从诗歌到散文,从古典文论到当代文学批评,从贺拉斯的诗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法国蒙田的散文到美国金斯柏格的诗歌,无不放满了书架。西方的文艺复兴不也是从挖掘、翻译古典文论和经典作品,引进改造文学理论开始吗?是的,我们的确是开始走向了奔向真正文艺复兴的道路(虽然有时模仿地有点滑稽)。

其次,在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方面,也正做出着杰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文化研究”这个西方的概念也开始在我国文学批评界盛行起来。从专题论文到个案研究,“文化研究”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学术刊物上。《离骚》、《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等中外文学著作都成了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对象。后殖民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也正成为文化、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文化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关注文学经典,大众文化同样也正纳入了理论家的研究考察范围,如复旦大学陆扬先生的《大众文化理论》(台湾扬智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大众文化与传媒》(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合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及《大众文化研究》(与合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由此看出,作为打开我们视域之门的文化研究,正迅速有力地促进着中国文艺的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文化研究上我们仍然缺少建构在我们自己文化传统上的文化研究或文学批评的理论,什么现代主义,什么后现代主义,什么精神分析,都是我们对西方的借鉴。而某一种本土文化并不是一种(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可以取代或完全可以诠释的;同时,某一种(也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或理论,例如,也不是主观上想原封不动地拿来就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一种外国的文化或理论要能够以理论的方式进入中国本土,并从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得到认可的话,它必须要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上发生,同时,它必须具有能够解决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社会问题的功能。也就是说,被引入的异域文化,同我国本土文化中的某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要有共同性或共通性。如果中国本土文化中不具备这种基础,对外国理论的认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或者说,早晚都注定是要失败的。西方的文化研究或文学批评,有的带有世界普遍性,有的也就只能解决表面问题,犹如西药和中药的关系,有的西药只是治标,而许多中药可以治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如此,尽管我们的许多批评家到处使用它,但是此理论的创立是以典型的西方精神思维作为背景和基础的。我认为,把它运用来分析中国的文学作品只能解决共性问题,不能从深处,从根本把中国的文学作品分析透彻、到位。为什么?文化传统不同,思维习惯不同,道德标准不同,从而使得艾柯诠释学里的“读者意图”也不同。

自然,我们又回到了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理论的核心上去了。文化研究理论也好,文学批评理论也好,假如我们没有这些理论,我们也需要像的本土化一样的文化或批评理论,但是,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在文化的源与流的关系中,必须正确处理源与流的关系,源永远是根本,它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根本和基础。诠释使用这些理论,我们必须用好“读者意图”。既然读者是种族的和种族文化的,“读者意图”也必然是种族文化的,中国化就是“读者意图”的结果。我们复兴中国文艺的时候,既然中国文艺是种族文化的,我们就应当用足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使外来理论本土化――种族文化化,充分为读者意图服务,为读者服务,为诠释者服务,为使用者服务,哪怕是对原文本的过度诠释(读者意图是过度诠释原文的根源),只要对我们是有利的,只要能使我们充分使用它,就要用好“读者意图”为我们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贡献力量。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4

关键词:翻译活动 理解 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83-0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翻译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的翻译,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上,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作为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先导力量和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翻译的作用愈发突出。那么什么样的翻译可称之为好的翻译呢?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将从如何正确理解翻译活动,翻译的是什么,以及翻译有何作用三个方面阐述理解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1 如何正确理解翻译活动

许钧的《论翻译的层次》一文中指出翻译具有思维、语义和美学这三个层次。但是,翻译活动不是一种置身于时空之外的静态的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如果说半个世纪之前,人们还普遍认为翻译研究应该属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那么今日人们已经摆脱了这样的观念,不再将翻译活动视作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也认识到只有将翻译活动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通过考察影响、制约它的种种内外部因素,才能更好的界定、理解这一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活动。例如:

(1)This is the opinion of some Rip Van Winkle.

译文:这是些落伍的观点。

注释:Rip Van Winkle指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的人。

(2)Instrumental music had for too long been the Cinderella of Welsh music.

译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器乐在威尔士音乐中一直受冷落,只能充当灰姑娘的角色。

注释:Cinderella辛德瑞拉(灰姑娘),指价值被埋没的人或物。

(3)I’m Peter Darwin.Everyone asks, so I may as wel say at once that no,I’m not related to Charles.

译文:我叫皮特,达尔文。人们对我的名字感到好奇,因此,我不妨现在解释清楚,我与《进化论》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没有血缘关系。

从上面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决不应该是字面层次的语言转换,而应是思想的转渡,是文化的移植。翻译所固有的“求真”本质,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通过正确的理解,不断接近文字所要道说的东西。

2 翻译的是什么

翻译就其具体形式来看,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而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无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符号是意义的载体,而语言符号更被视为意义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载体,意义之于符号是根本的。因此,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也就是翻译活动之中,人们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符号意义的再生。换言之,翻译就其根本是翻译意义。例如:

(1)red ruin,火灾;a red battle,血战; red sky,彩霞;red tape,官僚作风。

(2)红糖,brown sugar;红茶,black tea;红榜,honour roll;红运,good luck;红豆,love pea;红利,dividend。

因此,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的译文。

3 翻译有何作用

关于翻译活动,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雅各布森认为有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而我们通常所指的翻译,就是语际翻译。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时一种需要。任何一个民族想发展,必须走出封闭的自我,不管你的文化有多么辉煌、多么伟大,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甚至冲突中渐渐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著名的人文主义者都非常重视翻译,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翻译家。没有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献新的理解、新的阐释、新的翻译,恐怕就没有文艺复兴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语际翻译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经拿河流来作比喻,认为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从未枯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例如:

(1)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

译文:Red sky at night,the shepherd’s delight;red sky in the morning,the shepherd’s warning.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译文: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

(3)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译文: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当这些古老的名言警句流传出去,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也为世人所了解,而且也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也正是翻译活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1991.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5

[关键词]中华文化 本土化 产品设计

设计艺术始终与前进着的社会生活、生活条件、科学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制度、时代风貌等当代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所以,设计艺术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条件。而这些历史条件正是文化的内涵。所以说一个产品它包含设计艺术的同时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产品就成了物化的文化。

一、什么是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简单的说,就是具有民族特色化。而传统的理解是指有一定地域限制的民俗形象,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方式。其形成过程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们的身份阶层等方面的影响。本土化设计是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开发自然物质的设计,是在历代设计传承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料所组成的设计形式。

本土化设计形式,应从不同的层面和意义上进行思考其相应的实践对策,从而体现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消费的价值。首先,把“本土化”的“土”提升到概念层面,立足本土,突出本土,把“土”的形象做到位。其次,把“本土化”上升为传统的设计形态,使其孕育于传统的营养之中,更加趋于完美。然后,把“本土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及审美方式相结合。在一个完整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生产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互补关系,尤其在精神领域中,地域文化的基因总是与现代文化紧密地融合着,并且在融合过程中衍生新的形式。

二、本土化的设计观念

本土化设计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呼吁国际化、全球化设计的今天,如果把这种方法视为振兴设计的唯一途径,很可能会偏狭于一隅,使我们的路子越来越窄,使我们的思路也更加局限。本土化设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而继承只是取决于物质内容的承接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要面对时代的新内容,面对各个领域的变革,从而指导设计的新发展。

(一)本土化设计应突出本土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的风俗人情,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民间美术其质朴实,其情真切,不仅体现着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也体现着民族的喜闻乐见和审美情趣。因此吸收民族特色,表现乡土风情,反映出中国特色是设计发展的必然。

在设计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风格在本土艺术和本土材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对设计的指导作用。“阴阳和谐”, “情理兼顾”,“真、善、美的统一”等等,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是土生土长的民族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想已经渗入,贯穿于我国设计的整个过程。如战国的神奇和浪漫;秦朝的厚实和庄重;汉代的简历、仙风拙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其产品风格“清瘦”和“宽怀”并举;“仙气”和“佛光”互映;隋唐时期的“雍容华丽”、“大度丰满”;宋代的自由、理性、淡雅;明代的简洁、大气;清代的精、繁、丰富、艳、俗;所有这些理念,都是我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以和为贵”的顾整体、求中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崇尚个性、竞争、自由,它注重在人类征服自然中实现人的利益,体现人的价值。直至今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达,自然的平衡却已经打破,此时人们才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倡环保、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等。今天看来相比较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更加符合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因而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华文化的这一深厚底蕴深刻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如何将先人千年来总结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今天的设计,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话题。

例如,中国的园林,体现了中华文化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而西方的园林,则体现了西方文化驾驭自然,强迫自然接受人指定的法则而形成的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人工美。又如,汉代的长信宫灯,结合功能性与外观美于一身,并且创造性的进行了无烟设计,烟灰可以从跪坐的宫女身后取出,灯的照明方向可以调节。体现了古人的环保和健康意识。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内层的设计文化理念到外层的物质设计形式,都表现了设计应有的物质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在设计中,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才能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设计思想和语言形式。也才能增强我们本民族的设计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衍射力。

(二)本土化设计是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基础

市场永远是衡量设计成败的度量衡,没有市场的设计永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设计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以满足不同消费特征为设计目标。由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的需求,为了能满足国际沟通的需求,设计中必然要求寻求国际共通的表述语言,对商品信息的认知和形成共识性,这就使民族图形的国际化成为必然。

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设计是产品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自然要求寻找国际共通的视觉语言。其次,是现代设计多元化的需求。现代设计国际化的格局是以国际主义设计为主导,多元化、多样性并存的局面。在设计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下,本土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性形象的国际化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国际化的内容除了在传播功能上追求共识性、表现形式、追求国际特色,还包括审美功能的国际化,也就是图形设计要符合国际审美标准,能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和接受。地方民族图形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形式美感的技术表现很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使用现代的审美标准重新演绎新的民俗图形,也是国际发展趋势的要求之一。在现代设计中,真正本土化的作品,应该是既蕴涵民族特点,又融合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是本土风格与现代意识的统一体。

将中华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在产品表面绘制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就可以了事的,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入应该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并且以产品本身为载体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传达出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产品在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之上的第三种价值精神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此时的产品已经成为了架在不同文化领域之间,沟通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

学习中华文化,领悟前人的精神,抓住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海纳百川,和而不同,运用中华文化中适应现代的先进理念,最后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三)本土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国际化

国际化是本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同地域性文化的共同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了,诸如赛龙舟、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节日艺术,它们带来的那份喜庆与欢乐是不能用其他形式所取代的,它们凝结着富有民族情结的审美情趣。设计者采撷这种种艺术之花,运用到商品的设计中去,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亲切感。在自己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挖掘设计素材,通过不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使本土的设计特色让世界了解、认识、接受。从而,将本土特色转变成世界特色,将本土化设计转变为国际上均能接受的设计风格。

例如,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威尼斯派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的乔凡尼·贝利尼的名画《众神聚宴》,画中表现了西方诸神欢宴的场面,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的写照。值得一提的是,诸神所用的器皿均是中华宋代的青花瓷,可见中华文化的声明远播以及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拜和神往。

中国商品的设计应有中国本土特色、中国本土气质,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引起重视。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和借鉴,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设计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也不能走向国际化。

三、结语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不仅是特定文化符号的装置,而且体现了设计师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文化产生的认识和体验。本土化设计的目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将本土化和现代化相统一,希望通过设计向世界传递我们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同时,结合地域和民族共通意识,达到国际间的交流。使我们的设计在研究传统中融合时代和国际特色,以本土的特性和风格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伴随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潜力也是难以估量的,如果我们能够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结合中华文化中先进的设计理念,将中华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则必将把中国的设计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将中华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不单单是提升产品价值促进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催化剂,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席跃良,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2]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3]刘经纬,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2001,8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6

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1]。

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对提高我国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知识背景,还具有能在社会上良好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思想品德。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概念,而是由几个方面共同组成的概念。核心素养是一种对于新时代高中生的具体要求,也是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

二.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指向核心素养

设定科学的历史教学目标是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分不开的[2]。高中历史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作为指导原则,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具体教学要求与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衡量老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与核心素养的内容相一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首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实现性,是否能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第三,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结构相适应。

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这二项核心素养,我们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应该将其设计为:“通过比较西周疆域图和秦朝疆域图,知道秦朝疆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明确掌握秦朝疆域的四至; 在梳理和概括秦始 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承秦制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培育核心素养

“教有常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这其中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历史情境教学法是老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深刻记在头脑中[3]。老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题情境应该与历史知识相一致,不能脱离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另一个方面是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世界中,从而产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神权下的自我”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的情境,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非常多的艺术家,包括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老师可以事先布置,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当时闻名于世的艺术品的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了解,然后在历史课上将自己的理解和同学分享,每个学生介绍完自己选择的作品之后还要谈一谈自己从文艺复兴这段历史中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对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无疑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素养。

(三)合作探究的开展提升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老师转移到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前提是老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在小组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时能从其他成员的想法中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知识点,合作学习还能起到对于知识查缺补漏的作用。

例如, 老师在讲解到“百家争鸣”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学习课题“百家争鸣对儒家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这个研究课题在小组中分配任务,有的学生查找“百家争鸣”的历史资料,有的学生查找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有的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有的学生将所有成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一个结论在课堂上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在这过程中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了培育和提升。

又如,我们在学习《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任务,一部分找对拿破仑正面评价的史料,一部分找对拿破仑反面评价的史料,还有一部分找拿破仑的名言。讲完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后,用多媒体展示同学所找的材料来对拿破仑进行评价。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史料有第一和第二手之分,它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把特定人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的方法。

(四)爱国情感的体验内化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要求当代高中生不仅要将理论知识深刻记在头脑之中,还应该对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悟和情感方面的体验,这些都能转化为优秀的品格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能将知识与情感体验完美结合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历史背景得到一定程度的感悟[4]。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情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结合到历史讲解中,使学生的精神得到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