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伴随工业革命兴起,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飞速跃进,大学的功能,经历了从单一的传授、传播、创造知识到产学研一体全方位服务于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大众化的进程,大大地密切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圣地,学术和人才荟萃的高地,自觉肩负着知识的传播与创造、科研与人才培养、传承文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和职能不断扩大:培养和培训人才,传播和传承文化,探索未知的世界,开拓新研究的领域,引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改变人生,教育成就人生。作为教育金字塔顶部的受教育群体,大学生应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新世界的创造者和新生活的开拓者。努力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学生成就人生的基础;终身学习和终生接受教育的理念应成为大学生成就人生的自我追求,理应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自觉追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发展、大改革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化进程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特别是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迈进,国家对高等教育寄予了极大的厚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等主要功能的要求;总书记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①强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德为立身之本,行为处世之范;做事首先要会做人,修身才能立人;德才兼备,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成为总书记所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是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是社会分工的需要,是工业化的产物。大学的专业设置体现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体现就业的需要。但就人才培养而言,大学不能只培养“专家”,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就大学生学习而言,既要兼顾专业,又不能唯专业,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尤其如此。这也是大学设置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不同板块课教育的根本原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包括道德情情操、情感意志、理想和价值观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无疑包括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也是大学教育和价值的自觉追求。

就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言,大学生要有奋发刻苦的精神,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远大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学习的动力,奋发刻苦是走向成功的基础,科学安排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学习,是知识的获取、传播和运用,也是人生的探索和生活的实践,永无止境。学习方法,既是学习的策略,也是学习提高的有效途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学科的不同,主体的差异,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会有不同。高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基础教育有根本的不同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从中学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创造力的开拓。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一般地传授书本知识。大学生在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知识的运用的同时,要自觉培养探索、质疑批判的思维和精神,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方法可因人而异,因学科而不同,但具体的策略和路径大同小异:无外乎获取、吸收、消化、运用以及发展和传播。大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获取和积累,而要思考、探索和创新,这是一个包括一个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对知识体系质疑和扬弃的过程。

传统的知识分类,按学科门类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人文科学以人的情感、理想、信仰、文化和价值观等为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概念内涵和知识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8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对“知识”作了新的界定:“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它符号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原则,认为这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也就是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教育、学习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过程,终身教育对大学生有特殊的意义。随着知识革命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已转化为一种生产力,一种资源和资本。知识的拥有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知识的方法。而如何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有效地利用和掌握的知识,越高层次的教育越是如此。在知识化和学习型的现代社会中,大量的学习不是靠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学和实践得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社会语境,对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积淀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人的生存、发展以及价值追求不同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了社会的快速进步和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也大步迈入大众化时代。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复合型的人才和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已成为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善于学习,已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最为重要的谋生手段和必备技能。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青少年时期一次完成而一劳永逸,教育的开展必然是继续性的和终身性的。与其相应的是,人才评价标准的改变。知识占有量的多少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人才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人才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对大学生来说,不能只学好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就学习而言,学会什么,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只是学习上的增量;而会学,才是学习上质的突破,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上;这客观上要求大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式方法要合乎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追求,服从于学生的天资和包括就业在内的人生规划的需要,以及老师的正确导引和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引导大学生把专业基础、职业技能和人未来蓝图的规划结合在一起,把服务祖国、成就自我作为奋斗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追求成为现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任何教育的自觉追求,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全面”显然是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个意义上,学习就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问题了。学会学习,知道如何学习,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知道从哪儿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尤为重要。与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而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大学教材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大学生要注意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基础上,尽量阅读老师的指定的参考书。要特别注重课外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前沿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力,从中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途径,更要懂得如何评价知识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日后知识更新、自我提高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对现代大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习惯。知识的海洋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对大学生来说,学习意味着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刻苦努力、只争朝夕,应学会博览全书,学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吸纳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索新方法。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促进知识的有效利用和创新。

(三)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提升大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研究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大学生科学分析方法的运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要求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及讲究科学的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思考、归纳、论证和判断的过程。学习要有有效的途径. 在学术研究中要特别注重科学的思辨,证真和证伪。从学习本身来说,要知道如何获取本学科的知识,知道从哪儿入手研究?就科学思维而言,要善于提出问题,包括某种假设;然后根据你的问题和假设寻找支撑的材料或实验、调查数据等;还要对这些材料和数据本向进行甄别,分析、检验其真伪;最后通过分析,逻辑判断检验结果、做出解释或结论。如果结论与假设相符,那还要问为什么?检查论据和逻辑过程的真实合理性;如果结论与假设相悖,那就质问为什么会错了,错在哪儿?是逻辑论证上的错还是材料、数据的原因或是假设本身就不成立?这个基础上,你才可能科学的评判,写出你的报告研究论文。这是学习和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学习能力集中的体现。

(四)大学生应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成才。大学教育应注重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提高以及适应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大学生大量的知识不是来自课堂,而来自于实验室、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全方位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努力学习的自主意识。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学以致用的体现,更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五)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开拓,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心理素质。这是立人的要求,也是学习的心理动力。自尊才能自信,自强才能自立;自强是奋发之源,自信是立身之本。自尊、自信可增强责任心、荣誉感,自强、自立能使人奋发,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是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思想、成才的重要基础。更是健全人格的标志,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参数。要正确理解成长的概念,成才的概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耶鲁大学的培养理念,一个毕业生如果只是他专业方面的一个专家,会认为是一种失败,因为真正的教育要兼顾到“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联合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毫无疑问,这也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构成。联合国报告强调,“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和满足人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公民”②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应在学会学习中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成就人生。完善自我是学习中的提升,服务社会是公民的责任,成就人生是自我价值的展现和追求,这和高等教育重要的价值体现和自觉追求内涵是一致的,理应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应把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确定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上升到教师考核和教学评估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人才培养作为衡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指标,显然不在于大学培养了多少拿学位的人,而在于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习能力强和善于学习的毕业生不仅是学校也是高等教育给社会交出的答卷。这个意义上,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必然会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使大学、老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观念上的变革。

大学阶段,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当然,这不是否定大学本身教学设施和包括师资力量在内的学术环境、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客观地说,大学自身的信誉和使命感决定其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一种成长成才的氛围,尽管可能会和学生的期待值有差异。应该强调的是,通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科学学习方法的培育为学生提供通向未来的钥匙,必须始终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中。这客观上要求大学教育和老师应“授人以渔”。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批判式思维以及求真务实精神的培育,培养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服务祖国,成就人生价值理念,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注释]

①.《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1-4-25.

②赵中健.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教育发展研究,1998,(12).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2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价值 生活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兴起到取得发展并奠定坚实基础绝不是偶然,其发展具有必然性,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虽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然有其核心内涵,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毋庸置疑。

纵观主流经济学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创建基于一定的假设,他们认为经济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是理性的,不受心理作用的影响。这种认识上的不理性定位使得人的行为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和空壳化。虽然已经对人的行为分析有一定的成果,但全然没有凸显行为经济学内涵。

一、行为经济学要义解读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是指采用心理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来阐释经济现象并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等手段探究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以揭示其中的规律性,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把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客体,人们在限定资源之间进行决策和选择以达到满意利用的决策行为和选择行为就是经济行为,行为经济学最直观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和预见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经济过程,这种特定的具体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具有内在规律性。

在行为经济学家们看来,虽然李嘉图、凯恩斯等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曾将心理因素归到经济思维范畴。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决策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很多时候情况复杂、程序混乱、不易辨别或来自他方的压力等,让渡充分的时间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很难做到。换言之,并非所有人自身思维和行为都时刻处于理性状态中,人类经济行为也绝非是理性活动。往往经济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错觉性,抑或是假象。比如人们的消费购买行为,从动机上说通常是无意识的,诸多和冲动有关联的繁杂因素都会产生作用。换言之,很多情况下很多时候行为决策的做出具有偶然性,受到其情其景的外部环境影响。可见,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将其合理归因是其生命力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是名副其实的正统的经世之学,其与人们的实际经济生活有密切联系。比如理财投资、消费购物、行为决策,乃至人生规划、政策制定等等都有行为经济学的影子和用武之地。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影响甚远,对其有效认知和合理把握必将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裨益。

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必然与生活产生不可或缺的关联,摒弃传统经济学中对人的理性、自利意识、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和偏好一致的基本假设,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均有行为经济学基础,如生活消费、促销广告、投资储蓄等。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是消费支出一方面受到收入多少的影响,另外还受到消费意愿的制约,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都是其中的影响因子。人们在心情愉悦时,其行为活动更有积极性,能动性也会有更强的体现,导致消费动机提升。这种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的正向影响和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的负向影响是常见的。

生活中各种广告宣传的基本意图在于刺激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激发消费意向进而促进消费行为的产生。行为经济学认为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风险性的投资行为,如何规避风险和保持稳定是重要导向,在行为经济学家观点中,投资不仅和利润有关,也和经济心理有必然联系,冒险行为的发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即只有在投资行为获取的回报期望值高于风险代价时或者其结局给企业或个人利益带来必然的直接损害时才会发生。同样,储蓄、税收、通货膨胀等也是符合行为经济学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用行为经济学去指导这些行为是有实际价值的。

三、行为经济学的普适价值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3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经济学以逻辑繁复严谨,充满大量数学推导著称。但繁冗的经济学似乎已经成为书斋里的纯粹学问,既无法应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又不能真正使人们获得人生幸福。追求幸福,这本是萧伯纳对经济学的定义,也是加里・贝克尔在诺贝尔受奖演说里的承诺。然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并未兑现这一承诺,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增长停滞,经济学家们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即使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传统经济学也遗留了不少缺憾。

结合心理学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正如行为经济学学者卡默勒所说,“20年前,经济学家普遍怀疑乃至反对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而今这一趋势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从预测芸芸众生的消费行为,到确定最优的组织激励方式,上至预测和应对金融危机,下至描绘黑猩猩的争食夺偶,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魅力。20多年的时间,行为经济学从稀疏的零散研究,扩展成一片广袤的理论丛林,既包括了一般的理论与实证方法,又包括了田野调查、电脑仿真、脑科学实验等新领域。由于议题的广泛与发展的迅速,任何“趋时”的教科书都有迅速“过时”的危险,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教科书。

《行为经济学讲义》的副标题是“演化论的视角”。读者在读这本大书时,也许会被它讨论问题的广泛性震撼,仿佛进入了一条道路纵横交叉的园林――脑神经元仿真、企业家精神、拉美模式、中国的家庭伦理、加来义民、维基百科。这还仅仅是本书第一讲所讨论话题的一小部分。然而,以上话题不是凌乱的堆砌,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可以说,“演化论的视角”是解开作者论述的钥匙,是内隐在全书中的伏线。

总体而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可称为“社会经济学前沿”,它的关键词是“网络”,上述所有看似散漫而随意的话题,可以无一例外地落入这一关键词的涵摄。人类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展开合作,而合作秩序既取决于社会网络的整体性质,又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智力与品性,两者之间通过制度下的交往行为,不断地相互塑型;于是,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二部分,可称之为“个体行为的经济学”,这一部分介绍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经济学应用,引述大量核磁共振脑扫描和神经心理学的实验成果,而其关键词,大致可以用“幸福”来涵括。

追寻幸福感,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真正的人生幸福,不能不与“自由”和“道德”等核心价值相连结。本书的第三部分可称为“演化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从人的社会情感的心理基础出发,逐步过渡到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在讨论“合作秩序的演化”。

在作者看来,合作秩序的演化漫长绵远而又日进日新:合作,源于有机大分子基于互补性而形成原始生命的时期,经过了数十亿年的演化,到今天为止,人类的合作行为已经至为精密和复杂多样。原始人的合作,培育了宝贵的情感能力,从中演化出的“社会脑”不但延续了种群的繁衍,还发展出独特而深刻的价值理性。

今天,人类不再是仅仅为了合作而合作,“德性的首要维度不是合作秩序,而是心性自由”,于是,对合作秩序的演化所做的讨论,使得我们又回到了“幸福”这一经济学的原初承诺。作者在全书结尾处指出:幸福,是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合宜状态,以东方传统的语言说:幸福是一种君子之道。

在这个社会充满危机、心灵饱含冲突的时代,对于那些足够敏感的学者而言,经济学已经处在一场“范式变革”的前夕。经济学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的确切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的“问题意识”能否贴近真实,能否由外在的机械的“解释”,转入内在的深入“理解”。经济学需要发展出一套直指人心、深入剖析决策心理的理论,同时也需要一系列描绘社会生活的方法。

本书引用的资料是全新的,基本是2010年发表在前沿经济学与科学期刊上的文献,但讲解深入浅出,多有来自现实的例证,以及来自思想史和哲学著作的印证。作为一部行为经济学的读本,此书更像是一张心智地图,引导着爱智者在“行为经济学”的密林小路中寻道前行。尽管已经是600页的大书,但它仍然是一部“导论”,一部值得与之对话和反复深思的导论。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指定的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在全国各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中普遍开设,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打好坚实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掌握该课程独有的逻辑分析方法,才会更有效地学习本科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学习的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课程。

1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通过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握宏微观经济理论精髓,达到运用供求、边际效用、生产和成本、厂商与博弈、分配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等分析简单的微观经济现象;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失业理论、总供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有规范的经济分析框架: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

西方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比如:“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等,并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数学分析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论题。西方经济学在生产发展、资源配置、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

2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同专业学生一刀切式的教学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在我校不仅为经济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还为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开设,培养计划统一安排为微观48学时,宏观32学时。教学不分专业、不分学时,各专业一起授课。因为不同专业对经济学的要求不同,所以统一学时、统一授课的效果不很理想。这样的教学安排会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对该专业后续一些相关课程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觉得该课理论性过强,与后续课程联系不紧,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无法获得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

2.2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来源于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教科书的编写多以概念、模型、图表、原理为主,应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案例涉及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未能在教材中得到及时反映,另外国内教材也缺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的案例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经济模型、大量复杂的图形和数学论证感觉很不适应,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甚至存在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以至于学生普遍感觉西方经济学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即便能够应付考试,也不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相对于宏观经济学,大家觉得微观经济学更容易学,但是学好宏观经济学,并将相关理论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实践指导意义更大。

2.3 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差

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在前面讲授,学生在下面拼命记笔记。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互动环节少,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的轻松性不够,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而国外的经济学授课则以教师精讲和学生课后大量阅读,然后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为主,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好。

3 西方经济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外,还应着重实现下述目标:

3.1 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理出一条主线,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决定”,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通过这条主线把各部分内容串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并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只有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才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例如,均衡分析,它是经济学中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通过均衡模型研究一个经济单位及其所有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与资源配置决定问题,这对于理解市场机制的效率与稳定性,并进行宏观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关键的基础理论支撑。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16个字: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3.2 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经济学,是对客观经济现象的总结,反过来再用经济学理论去指导经济实践。所以经济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之余,对经济学做到活学活用,比如通过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放弃读大学直接进入NBA打球的例子,来理解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要求教师自己要养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让学生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经济前沿、热点问题,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看待周围经济问题。使学生在生活中日积月累中,最终学会用专业思维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3 帮助学生实现专业课间的融会贯通

西方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鉴于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在教学中实现经济学内容向其他课程的渗透很重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穿插引入其他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西方经济学的衔接部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用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去解释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的市场策略行为,也可以用其它课程的知识点带出经济学课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国际经济学中提到美国很多纺织品和服装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际贸易如何影响经济福利?各国间的自由贸易中谁受益,谁受损?如何比较利益和损失?这些都是经济学的应用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其他课程,做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4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进措施

4.1 增强教学中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发展的贴合度

在教材使用方面,应尽量选择精练易懂、所举案例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教材,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自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凯恩斯反对用削减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但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却采用了低工资政策,实现了高就业,带来美国经济的增长,对此应如何理解?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如对管理专业学生授课时,可以以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为基础,加入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之间联系的桥梁。

4.2 引入开放式教学,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集合优势

引入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关注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课后广泛阅读,汲取外界对经济现象的多角度剖析和点评,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相关理论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用实际案例引出相关理论,把枯燥和抽象的经济理论转化为贴近现实的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演唱会门票定价来解释一级价格歧视,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解释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宏观经济理论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问题进行解析,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适当安排课程小论文和社会调查,如:通过对某地区的基尼系数的调查,了解该地的收入分配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使学生关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问题。在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调动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集合优势。

4.3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并与板书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图文、声像等高度集成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加课堂教学表现力,提高知识传授效率。多媒体教学在视频资料和案例演示上具有板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多媒体,而是要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让学生听懂的目的。特别是在公式推导、曲线生成等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板书是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思路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充分消化理解复杂的图形变换和数学公式的推导。

4.4 强化授课效果检验,实行考试方法改革

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情况,可以将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习题课相结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课堂提问及时点评,用辅导答疑、习题课和考前集中辅导等手段强化教学。改革传统期末笔试决定学习成绩的办法,将平时考核的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与期末考核笔试成绩相结合。建立笔试的规范化考核程序,首先是试卷题型标准化,设置如名词解释、单选、判断、简答、计算和案例分析等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题和客观题比例,注重试卷包含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做到出题的科学性;其次是命题组命题规范化,由命题组统一命题,避免由单个任课教师命题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第三是试卷内容标准化,客观题多为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建立试题库,主观题一般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可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命题,适当加大主观题的分值。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高离不开教学经验的积累,授课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知识的更新速度,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好。

参考文献:

[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范文6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非理性;偏好

一、引言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基本假设规定了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致力于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在经济生活中,每一个经济行为人的经济行为都是利己的,这就是所谓的“合乎理性的人”。主流经济学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建立在假设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追求效用最大化之上的,以此为基础就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效用论、偏好的一致性和有序性等经典经济学理论。但是,由于人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理性人”是不存在的,人的行为是要受到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他人和社会环境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人的经济行为更多的是“非理性的”。由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现实中一些“非理性”的经济现象无法做出充分的解释,一些经济学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致力于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

二、发展历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人类心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就涉及到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诸如利他主义、公平、损失厌恶、过度自信、自我控制等都在其著作中有所阐述,特别是利他主义。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试图说明,天性就是自私的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控制自己自私的感情和行为,要发扬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这样才能保证和维持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除此之外,边沁等人也注意到了心理活动在人的经济行为中产生的作用。他认为,面对选择,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也就是心理满足的程度,心理满足程度的大小决定着选择的绩效。当经济学说发展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为数不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了心理因素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思想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尤其得到了发展。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概念就包含着主观因素对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时凯恩斯的投资行为会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的理论对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市场的波动会受到群体的乐观或悲观情绪的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经济学的萌芽开始产生。经济学家开始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到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当中去。在这期间,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认为是早期行为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由于客观条件及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非完全的,因而,人做出的往往是最满意的决策而非最优的决策。这一理论已经向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乔治卡托纳甚至对“理性人”这一公理化假设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他强调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研究人的心理因素之上,因为人的内在动机决定了人的行为。此后,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开始兴起。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着手联合起来研究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贝克尔在其《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提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的阶段。他结合了心理学和经济学对少数民族歧视、竞争与民主、犯罪与惩罚、家庭和婚姻等看似与经济学无关的社会现象做出了解释,他的成就也正是在于此。他运用经济学及心理学的理论通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理查德•泰勒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人,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泰勒是“第一个提出将心理学纳入经济学讨论中并发展出行为经济学的学者”。主流经济学强调人是纯理性的“理性人”,“理性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形成了有效市场;而以泰勒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者则认为人根本就不是“理性人”,而是“社会人”,面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选择,人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作为选择设计者在现实中建立一个选择的框架体系以便促进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投身到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诸如戴维•莱布森和马修•拉宾描述了有关人和金钱之间存在的一种“反常现象”,即在储蓄行为中出现的“夸张贴现”现象。威廉•庞德斯通指出人们并非总有明确的偏好,提出选项的方式方法会影响人们做出的决定等理论。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定义众说纷纭,概括起来,行为经济学就是将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来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学科。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不是试图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而是试图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中是存在着“非理性”的。

三、理论成果

1.有限理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成为了行为经济学者理论研究的前提之一。与“理性人”假设所强调的经济行为人都是“完全理性”、“完全利己”和“有完全意志力”不同,“有限理性”认为现实生活中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不仅要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同时还要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影响。因此,经济行为人是“有限理性”、“有限利己”和“有限意志力”的,经济行为人的决策标准是追求令人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西蒙等人尤其提到了信息不完全对于人们决策的影响。由于获得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且通常情况下无论花费多大的成本都无法获得全部所有的信息。信息的残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决策,从而也可以在经济行为分析中用于解释那些非理、随意甚至于“不明智”行为。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行为经济学者甚至其他经济流派的学者在一些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如公共物品、社会福利和社会准则等问题上有所突破。主流经济学为了保证个人选择的理,提出完全性、传递性和反身性等“公理”,然而这些对于“理性”的判断标准本身是理性的吗?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直接取自日常用语,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不精确性和弹性。在现实研究中,诸如凯恩斯、赫西曼等那些不那么看重形式化的演绎推理的经济学家更多地是在“常识”的意义上使用“理性人”这一概念,他们往往是根据语境的不同对于个体的行为做出“经验上可信”的假设,就连弗里德曼在方法论层面上也提到我们无法逐一对理论的假设做出“经验上的检验”。而所谓“经验检验”依然是根据人们长期以往对于现实社会的普遍性的认识甚至是道德层面的普遍性认同为依据的。而对于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些“普遍的认识和认同”或者“社会准则”或者说“常识”反应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甚至是不同的个人的行为上都是有差异的,继而对于“理性”的定义以及判断“理性”的标准也存在偏差,在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无法做到完全统一的。因此,“有限理性”显然要比“完全理性”更加贴近现实。当然,这里并不是要把“理性人”假设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围绕着可形式化展示的模型进行的。对这类研究,通常个体的认知和动机等经验事实并不进入分析而与分析的结果无关,从而,“理性人”的前提更多的是帮助演绎推理。

2.选择框架

选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同样也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学者们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审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机制。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在涉及到具有不确定性的选择中框架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坎尼曼和特沃尔斯基设计的“疾病治疗困境”实验就是其中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事实上,在正面框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A,而在负面框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B’,即便同一种治疗方案在不同的描述中实际上治疗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显然积极描述要比消极描述更具有吸引力。人们往往在面对过多选择时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有这样一个实验,两名市场营销专家在超市布置了两处果酱展示台,一处只展示了6种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果酱,而另一处展示了多达24种果酱。实验发现,24种果酱的展示台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围观,但是最终还是6种果酱的展示台的购买率更高。这就表明,可提供的选择越多,人们反而越难以决策,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放弃选择或者另寻它法。锚定效应是指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从而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该信息所限定的某种模式之下。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人们的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或者是虚假的,那么估测的结果就会产生偏差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歪曲。以上提到的现象表明,人们在面对选择时,提出选择的方式和方法,外部环境因素等对于人们的决策行为影响是很关键的。积极的因素会帮助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而消极的因素会使人做出错误的决定。理查德泰勒强调,为了使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政府、企业等应该构建一个有效的选择框架来引导人们进行决策。有时只需要一个“温柔的推动”(Nudge),与强势的命令相比,这种非强制的方式人们更乐于接受,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得他们做出选择设计者所期望的决策。

3.不确定性(系统偏差)

正常情况的选择已经足够复杂,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就更加难以做出决策。坎尼曼和特沃尔斯基发现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行为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偏离经济学理性状态下的标准范式,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主流经济学对理性的假定存在着系统偏差。小数定律就是系统偏差的典型。大数定律是统计学中的概念,相较于小数定律,大数定理更加被人们所熟知。该定律的前提条件是样本规模足够大。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面对的都是小样本,小样本的均值不会遵循大数定律接近于总体的均值,而是出现了偏差。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更容易受到小样本的过度影响,尤其是对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4.偏好常规理论认为偏好是预先存在并且稳定的,而心理学家则认为偏好是构造出来的。行为经济学家如坎内曼、特沃尔斯基、拉宾等对偏好的一些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偏好是在做出判断的选择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设置和外部因素会影响偏好的形成,人们在挑选苹果的时候才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苹果。人对于事物的敏感性也是呈递减趋势的,也就是说收益或损失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是,损失获得的关注度要更高,人们对于损失的估价通常高于等量的收益。另外,如果存在一个参照点,人们常常对于某个行动的后果与这个参照点的相对差异比较敏感,反而对于行动后果本身不敏感。

四、发展趋势

经济学本身就是研究选择的一门学科,正统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理性条件下人们的决策行为,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式。由于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行为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不是要颠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式,而是试图解释人们非理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而帮助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势必要成为一种潮流,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成功结合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仍然相对分散还需要全面系统的检验、完善和稳固。如何使得理论更加合理、系统和科学更加贴近实际与现实相符是今后行为经济学所要发展的目标。行为经济学兴起于西方,在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对西方经济学家理论及研究成果的概括、评述和总结,而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贫乏。尽管有黄祖辉、胡豹、汪丁丁、奚恺元等相当一批专家学者在学结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国学者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开拓眼界、转变思维方式、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最终推进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莫志宏,申良平.从理性人到行为人:评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正统理论的挑战[J].南方经济,2014(7):73-87

[3]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J].经济学家,2006(5):12-18

[4]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经济研究,2001(4):82-90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6]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陈柳钦.行为经济学的起源、萌芽、成长、繁荣及其发展趋势[J].创新,2012,6(39):51-59

[8]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4(7):18-26

[9]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32-38

[10]黄祖辉,胡豹.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3(2):72-79

[11]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1996,(5):28-31

[12]林彩云.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综述[J].思想战线,2009,(人文社会科学专辑):104-106

[13]李树.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23-26

[14]刘兵军,欧阳令南.行为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发展趋势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5(3):7-11

[15]杨艳艳.行为经济学评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8):128

[16]袁敏,鲁文丽.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12,(13):99-100

[17]汪丁丁.行为经济学与广义选择算子——《行为经济学讲义》导读[J].社会科学战线,2012,(2):67-74

[18]李锐.人类决策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分析—行为经济学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86-92

[19]周业安,李新月.历史视角的行为经济学[J].教学与研究,2007,(8):25-31

[20]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1]刘骏民,王国忠.行为经济学的发展[J].东岳论丛,2004,25(1):50-55

[22]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J].探索,2003,(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