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出发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出发点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1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情境教学法;多媒体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中职电子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不断强化他们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1]怎样才能够让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情境教学法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特点把电子技术和相关知识更好地展现在中职学生面前。

一、情境教学概念分析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学习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情境表示具体的景象、境地以及情形,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可感性,能够对人们产生较为直接的刺激。情境教学模式凭借其直观性、趣味性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学生在对二极管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为他们展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认识到二极管的使用、故障识别以及维护方法,保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分析

情境教学法能够综合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职学生提供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把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各种问题融合在一起,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以及直观性的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不受影响。[2]在情境教学中,中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保证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情境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措施

1.做好教学铺垫工作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要能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主动发挥出学习合作、帮助和引导的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利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并将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布置各种探究课题,控制课题的难易程度,让他们通过努力思考解决问题。中职学生在求知欲、好奇心的带动下,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认真思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3]教师还可以引导中职学生独自上讲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练,从而对各种知识进行讲解。利用小组合作等情境教学方法就能够激发学生产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兴趣,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

2.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育和生活属于相辅相成的两个构成,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当中职学生具有和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知识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者相似性越高,其学习积极性就越大。电子技术属于生活性的一门学科,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而高于现实生活。[4]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意识到电子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让中职学生意识到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自发地投入到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中。

3.营造和谐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逐渐被运用到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并且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5]中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烈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屏幕将各种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动态、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扩大中职学生的视野、知识面,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4.营造问题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一般都比较好奇,学生往往喜欢对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探索,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置时,要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控制问题的难度,难度过大可能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难度过小可能会让学生没有成就感。电子技术教师还要更好地将问题和专业知识进行衔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利用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属于中职院校电子专业开设的主要科目之一,教师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作为更高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中职学生能够提升学习主动意识,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汝信,周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42.

[2]滕允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4):27-29.

[3]王宇丽.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及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4):177.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2

关键词:发电厂;化学处理实践;电厂经济;影响分析

在我国各个发电厂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高其应用效率,优化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体系,避免在设备使用之后出现结垢或腐蚀的现象,进而增强发电厂生产效果,提高其安全性。

1.化学水处理技术概括

化学水处理技术较楦丛樱其采用的是DCS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发电厂的水汽进行搜集与处理,主要因为DCS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大型的发电厂设备分散与腐蚀性控制问题,可以有效开展原水预处理工作,进而提高处理效率,实现对凝结水系统运行监控,及时诊断出发电厂各个系统水汽问题,并且自动化对其进行处理,减轻相关工作量,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由于发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流程较为分散,因此,对其进行控制也会存在较大难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在化学水处理技术实际应用期间,其是从海洋与湖泊中的水开始进行处理,然后生产成为工业用水,在此期间,涉及到的技术工艺较多,主要包括:过滤工艺、澄清工艺、杀菌灭藻工艺等,影响着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益。

1.2在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是针对发电厂各个系统用水进行处理,流程较为复杂。

1.3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各个系统设备进行化学除氧、热力除氧与氨防腐处理,可以提高其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质量。

1.4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向炉内添加药物成分,还要全面控制排污、除垢等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率,进而提高技术应用质量。

1.5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析取样处理,其处理流程较为繁琐[1]。

1.6在发电厂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会对凝结水进行精处理,同时,还会重点利用防腐蚀处理技术开展相关工作。由于此类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信号滞后性的问题,一旦在加药的时候出现结冰现象,就很难对其进行控制[2]。

2.化学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在发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主要因为发电厂中的水汽质量直接决定锅炉与各类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一旦水汽处理质量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就会出现腐蚀事故,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目前,部分发电厂中都存在一种现状:发电厂除盐系统的运行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结构较为落后,在设备实际使用期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过高,不利于对成本进行控制。在人工操作期间,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水汽处理质量。因此,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要想提高其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就要利用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生产,进而实现集中控制,提高相关管理工作效率。在此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锅炉出现结垢或是腐蚀的现象,进而提高设备使用质量,减少发电厂的经济损失。

2.2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引起锅炉内的水汽共腾,使得锅炉中的水被蒸汽带走,这样,就可以减少泡沫的产生,降低对发电厂设备的影响,提高水汽处理的准确性。同时,蒸汽管中的水汽会被清除,有利于提高发电厂运行安全性,增强发电厂的发展效果,提高水汽处理工作质量[3]。

2.3在发电厂生产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各类工艺的使用系统,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3.发电厂中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发电厂生产运行期间,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化学预处理、一级除盐处理、酸碱再生处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化学预处理。化学预处理就是在发电厂生产之前,对天然水中的杂质进行浮沉处理,保证不会进入到锅炉之内引发结构问题。在预处理期间,发电厂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天然水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保证水质变得清澈,同时,也可以进行水软化处理,进而达到预期的处理目的。在此期间,化学预处理系统的运行较为复杂,包括:原水加药、澄清池排污等,需要技术人员利用升压泵与工业水泵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可以提高化学预处理技术的应用质量,增强发电厂的工业化效果[4]。

3.2一级除盐处理。在一级除盐处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好化学预处理工作,保证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然后再利用交换反应原理处理水中的盐类。期间,技术人员可以将强酸阳离子交换器与强碱阴离子交换器组合成为一个系统,进而形成强酸阳离子与强碱阴离子交换器,增强除盐效果。一般情况下,发电厂在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一级除盐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其一,就是强酸性阳离子,其二,就是强碱性阴离子,其三就是除碳器。

2.3酸碱再生系统。在酸碱再生系统中,技术人员可以对酸进行再生处理,也就是将盐酸放入计量箱中,然后利用除盐水对其进行处理,期间,可以通过喷射器产生的负压实施处理工作,进而稀释计量箱中的高浓度盐酸,然后将其输送到阳床中。碱再生处理也是同样的流程。

3.4废液综合处理。由于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会产生较多的酸碱废液,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到河流中,就会出现污染现象,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废液进行综合处理,将其输入水池中,然后自动中和酸碱水,在达到相关处理标准之后,才能排放到河流中,避免出现难以解决的污染问题。

4.化学水处理技术对发电厂经济的影响分析

发电厂在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4.1降低发电厂成本支出。在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发电厂的生产成本,主要因为化学水处理技术流程较为简单,需要支出的成本较少,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发电厂对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控制发电厂成本支出,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

4.2提高发电厂的节水效益。发电厂应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逐渐提高生产质量,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技术人员也会不断创新化学水处理技术,制定完善的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案,进而提高其节水效益,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4.4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发电厂利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设备中的结垢与腐蚀现象,逐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利用除盐技术对设备进行处理,可以减少设备的损坏几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语:

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发电厂生产经济效益,延长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强发电厂节水效益,不断完善发电厂各类系统使用结构,由此可见,发电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高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效率,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建斌.托电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分析与实践[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3.

[2]黄仔毅.DCS在发电厂四期化学水处理中的改造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5):129.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3

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想到……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简要概括就是“干什么、如何干、为谁干”。其实,这不仅仅是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也是政治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基本命题,同时还是领导者谋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回答并践行这个基本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从反腐倡廉工作来说,已经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也就从党内法规上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干什么”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干”的问题,这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明确了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拓展惩治和预防腐败领域,这是“如何干”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开展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方法;第三是“为谁干”的问题,纪检机关是党的机关,一要为民,二要为党。为民是党的宗旨决定的,为党是纪检机关性质决定的,做到这二点,是职责使然,使命所在。

经济学的这个基本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也。它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又是思考问题的立足点。这个基本问题看似静态的,其实又是动态的。问题不变,但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认识的深化而深化。职能不是僵化的、教条的,职能只有放在党的中心工作去履行,放在全局去把握,才能显现出职能的生机与活力。比如,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是纪检机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如何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是为提高效率、增强效果而提出的,是保证“为谁干”目标的实现而提出的。因此,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时时思考“干什么、如何干、为谁干”的基本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从经济学的基本要义想到……

经济学基本要义,在于研究稀缺的资源如何配置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权力作为一种资源,同样有一个如何配置的问题,同样面临效益最大化的问题。但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什么心态配置“权力”资源,追求的是权力私用效益的最大化,还是公权效益的最大化。

无论从广义或狭义两个方面的定义说,腐败因权力的滥用而产生,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一方面,权力的拥有者利用权力寻租,另一方面,有求于权力的人则希望通过贿赂赎买权力。这也就形成了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在这一对关系中,权力资源的稀缺是永恒的。正因为权力资源稀缺的永恒性,造成了权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益最大化。

一种是以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效益最大化。有的人把权力视为私有,用“效益最大化”心态,利用手中职便开发掌控的“权力”资源,加之有的人深知,权力是赋予的,而不是固有的,不可能长期拥有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催发了某些人以私心开发“权力”资源的紧迫感,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期望。因而,“权力”寻租应运而生,“权力”资源成为交换的商品,成为谋钱、谋色的工具。这种以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效益最大化,只能使腐败愈演愈烈。社会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以遏制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效益最大化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4

 

一、我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用。我校多年以来一直选用的是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该版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首选教材,但是为了我校2017年合格评估对教材的使用,我校教材统一换成了(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这版教材的结构分明和合理,但是许多知识提出并没有细讲,对于我校的三本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教师的构成。我校并没有专业的经济教研室,我校的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均有教授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教师的分散不利于经济类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沟通,教研室活动也不方便开展。对科研的申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再次,课时的安排。我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数是48个课时,并且是周三的课时,这样对于宏观经济学整本书的通透讲解在时间上存在着限制,不易于老师详细讲解。

 

最后,对我校宏观经济学期末闭卷摸底考察结果的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15名14级财务管理专业闭卷考察摸底中学生的成绩如下图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0-59这一分数段,可以看出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适应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

 

(一)宏观经济学内容体系分解

 

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宏观经济学开课的时间是大二的上半学期,课时量是48个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经济理论。学习宏观经济学,首先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学科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内容分七个专题讲解,七个专题中核心是 IS-LM模型。

 

第一个专题是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概述。在这个专题中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以及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进行讲解;第二个专题是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说明,并引出第三个专题凯恩斯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第四个专题IS-LM模型,分别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并通过该模型教会学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采用,理解历史上我国以及国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并会分析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第五个专题是AD-AS模型。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IS-LM模型以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IS-LM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引入AD-AS模型。因此,在讲解AD-AS模型时,一定要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缺陷,即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动问题,而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价格的变动,因此,IS-LM模型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通货膨胀问题,AD-AS模型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通货膨胀问题。第六个专题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由于这个部分一般排在教材的较后章节,老师们在讲课过程中普遍反映这一部分的内容多,且不好理解,在讲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基本理论的讲解外,建议经济增长部分只讲解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一个是凯恩斯主义经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最后,可以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二)成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

 

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我认为应由16个教师来教授我校各二级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一个老师上课,多个老师随堂听课,寻找问题,并让各个老师各学期轮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专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老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体把握,还可以对各个专题有所研究。每学期,给老师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来备课。

 

三、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专题教学的方法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所提出的一些设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仍需要老师们的不断摸索。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5

    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对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也不可能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出量的计算。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的日益重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等人,对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不少论述。例如,斯密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但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美国贝克尔等西方经济学家的着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这一论点成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着作的理论出发点。

    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估算个人的教育投资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教育同劳动力市场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便尽可能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在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并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6

关键词:经济人假定;斯密之谜;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6日

在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模型和假设。但要说重要的或者说是影响最大的假设?笔者认为应该是“经济人”假设。如同其他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一样,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石。准确理解“经济人”假设的含义是我们学好经济学的重要前提。

一、“经济人”假设的起源与含义

在回答什么是“经济人”时,经济学都是回避了对其进行直接定义,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对“经济人”的定义存在争议之处。

(一)“经济人”假设的起源。一般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完整地表述了“经济人”思想,《国富论》中有一段大家所熟知的名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在斯密看来,人本身有一种“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是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这种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想改良。怎样改良呢?一般人都觉得,增加财产是必要的手段。”由此,人们把斯密视为“经济人”假设的倡导者。依据亚当・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明确地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正如在《经济学方法论》一书中,马克・布劳格指出的,真正作出“经济人”假设并加以严格界定的是约翰・穆勒。

大部分学者接受了经济人的总结始于斯密这个说法,尽管“经济人”这一名词并不真正为斯密所首倡。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帕累托把“经济人”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而在此前,B・弗里赫里奥在《精明的管家》(1629)一书中的“管家”这一概念被当作是“经济人”概念的先驱。“管家”被定义为:“会计算、有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春学的研究,国外以“经济人”为名的著作有四本,它们是马丁・霍利斯和爱德华・内尔的《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1975),莱本斯坦因的《超越经济人》(Beyond Economic Man:A New Foundation for Microeconomics,1976),米兹所编的《有思想的经济人》(Thoughtful Economic Man,1991),以及梅尔斯的《近代经济人的灵魂》(The Soul of Modern Economic Man:Ideas of Self-Interest,Thomas Hobbes to Adam Smith,1983)。如马丁・霍利斯和爱德华・内尔所指出的那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没有直接刻画理性经济人的形象。经济人是稍稍地和支离破碎地被引入的……他潜伏于暗示着投入与产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明显关系的诸假定中……。”

(二)“经济人”假设的含义。经济人这一概念的大致内容:这一概念离不开自利最大化,也离不开工具性的理性。仇恒喜、骆克龙(2000年)认为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利己心(或称功利主义)驱使下的经济主体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条使自己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学者黄卫华(2003年)认为,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性具有四个特征:工具理性、愿望目标、性态良好的偏好和最优化。当将经济人概念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时,经济人概念经常被替换成经济人假设或经济人假定等名词。因为从根本上来看,经济人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种对复杂事物的简单化抽象。

杨春学(1998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全面的总结,在将经济人假设模式划分为古典模式、新古典模式、广义模式的基础上,把经济人假设归纳为下面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据。

第二个命题是“理”。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第三个是经济人假设(假说)的核心命题,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在经济人假设中是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这一经济人假设的重要命题,在学者们的讨论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理由也许是,大部分讨论经济人假设的学者,都假定存在着一个既定前提,即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市场制度是最优的制度,也是天然合理的制度。

杨春学的研究是目前国内类似研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探讨经济人假设的第一人,区分了一些相近的概念,为后来的学者进一步研究“经济人”假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经济人”假设与“斯密”之谜

(一)“斯密”之迷。亚当・斯密的两部伟大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第一部从物质利益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的经济观;第二部从同情心出发,论述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两部著作是同样伟大而又分裂的重要著作,它们都同样揭示了人性中“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国富论》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那么《道德情操论》的出发点是“利他主义”,如何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上利己”与“道德上利他”间的矛盾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两个斯密”之谜。

(二)“经济上利己”与“道德上利他”的一致性

1、从两本巨著的创作过程和斯密的思想体系角度来看。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修订和整个写作计划来看,斯密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本质是一致的。斯密1752~1764年间在格拉斯哥大学主持道德哲学讲座,期间他曾充分利用在爱丁堡大学讲授经济学时所编写的讲义,以及参加格拉斯哥经济学俱乐部等学术活动中所得到的启发与资料;同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都是在他的道德哲学讲稿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1759年4月,他对道德哲学讲稿第二部分进行加工整理,以《道德情操论》为书名首次出版了这部伟大的著作。这部杰出著作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相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1759~1774年间,《道德情操论》出了四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版1759年,第二版1761年,第三版1767年,第四版1774年)。在对这四个不同版本进行修订中,斯密又在道德哲学讲稿第四部分以及他1763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所作的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的基础上,创作了《国富论》。《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与世人见面。1778年,斯密又修订出版了《国富论》第二版。《国富论》出版之后,斯密并没有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工作,1781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第五版。1784年和1786年出版《国富论》第三、第四版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即1790年,斯密又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重大修改和出版工作。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过程、修订和再版过程,可以看出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不能任意把他们割裂开,以至对立起来。在《道德情操论》第六版中吸取了《国富论》的一些内容,这是很明显的。

这两部伟大的著作不仅是斯密进行交替创作、修订再版的著作,而且是其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情操论》主要阐述的是伦理道德问题,《国富论》主要阐述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伦理学范畴,后者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按当时苏格兰大学中的学科分类法,以及在斯密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它们则同属于“道德哲学”,而且不是这门学科的全部,只是该学科的两个组成部分。当时苏格兰“道德哲学”这门学科,实际上包括了后来许多门社会科学的学科。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这门课程的内容就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大部分,而政治学这一部分,就包括了当时所称的政治经济学。不难看出,这部由四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所组成的庞大讲稿,构成了斯密学术思想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不能认为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什么基本矛盾。

2、从自利行为动机的角度看。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证“经济人”的出发点和《国富论》是一致的,都是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出发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在论述的语气、论及范围、细目制定和着重点上虽有差别,比如在对利己主义行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论》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而在《国富论》中则寄希望于竞争机制;但对自利行为动机的论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是把“同情”作为道德判断核心的,而其作为行为的动机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承认有种行为动机,不仅有一般的行为动机,而且有善良的行为动机。这些动机包括自爱,也就是《国富论》开头所说的自利,而不是“自私”。斯密轻蔑地使用“自私”这个词,把“贪婪”和“自私”相提并论,而赞扬“对我们自己个人幸福和利益的关心”。

在斯密时期,“道德情操”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斯密尽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指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而为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地活动。在《国富论》中斯密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基石的。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证“经济人”的出发点,和《国富论》是相同的,都是从人的利己主义的本性出发。

三、“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首先,忽视了人需求的多样性。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物质利益之外,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的需要,人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社会经验、不断学习过程以及构成人类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人的行为直接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要从人的现实存在和同周围人的关系上去理解和解释人。

其次,现实的人所追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大解”。由于自身能力和历史条件,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时间的有限性等的限制,人所能追求的是可以实现的“满意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再次,随着认识的进步和经济学发展,“经济人”假定在一些领域被部分或是全部的抛弃。在经济分配、经济体制、福利有效性、区域合作等领都不适合运用“经济人”的假设,假设只是主要适用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该思想的经济学领域,适用于探索价格机制、资源配置与优化、经济增长等问题。在“经济人”假设提出时,可以说没有人考虑经济产品的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但随着认识的进步和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产品都存在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只是程度差别,这样,“经济人”假设的运用就更受局限。现代经济学研究发现,有形的产品,无形的服务,随着它们本身的公益性和私利性的差异,“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公益性”程度越高的产品,如教育、国防,其“经济人”假设的适用度就越低,这是由于人们在消费和购买这些产品时,无法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决策。所以,在对不同产品的消费者选择进行研究时,原来的“经济人”假设就要做出修正,这时就必须还原为具体的人。从适用的时间上来看,在市场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经济发展初期,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水平较低,市场主体受价格约束大,市场主体的选择有限,“经济人”假设较为试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阶段的变化,知识水平和需求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行为越来越脱离了“经济人”假设的条件,特别是目前随着“绿色、低碳”等运动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经济人”假设的适用范围越来越窄。

主要参考文献:

[1]M.Hollis and E.J.Nell,Rational Economic M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