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1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前沿研究

金融风险是在参与金融市场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之一,也是该过程的基本属性,相应地金融风险管理的诞生也是为了解决在金融市场中经常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近些年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更深,但是随着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当前的金融市场也变的非常脆弱,并且波动较之以往更加剧烈。例如先前出现的日本股市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等,都给全球的金融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也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控制这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涵义

风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它并无好坏之分,只是预示着参与过程的不可知程度。因此在对风险这个词做定义的时候就可以明确,其主要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暴露。金融风险则是指在参与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对于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人们可以准确判断的,因此在参与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包含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意愿。金融风险可以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二、金融参与者对待金融风险的态度

针对当前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参与者对待金融风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目前主要的应对态度可分为以下部分。

(一)规避风险。有些公司认为如果做好准确的计算工作,就能在风险来临之前完全将其规避掉,这种态度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风险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因素,造成风险的因素非常复杂,无法将其完全规避,而且对于某些公司来说规避风险并不一定会产生理想的结果。

(二)忽略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公司在金融市场完全忽略掉其风险而运作,有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瑞士公司对于金融风险都采取这一态度。

(三)分散风险。简单点来说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的做法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尽最大的可能去减少其产生的后果。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非系统的风险是没有任何降低作用的。

(四)管理风险。当前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风险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因此会采取许多的金融手段去管理这些风险,有效地将目前可能面临的风险予以解决。然而在先前的金融市场中,很多人认为金融风险管理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完美的市场,对其风险进行管理并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金融风险管理也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当前金融市场相关的行业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巨大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两点,即首先很多金融公司的管理者都属于风险厌恶型的,都希望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来提高自身的效率;其次金融市场和现实的经济市场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完美,通过有效的手段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

三、金融风险的管理过程

金融风险可以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分为很多种类,现以其中的市场风险管理为例阐述金融风险管理的大致过程,一般公司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

(一)确认风险。首先要明确当前对于公司影响最大的风险来自何处,然后参照管理经验对于公司的股票等收益指标按照当前风险程度进行回归分析。虽然这个理论可能有效,但是在实施过程还是存在一些缺陷,要解决过程中的不足就需要分析人员根据经验挖掘更多的数据来进行把控。

(二)测度风险。在明确了当前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之后便开始对风险进行测度。当前的很多公司大多都采用两种方法对风险进行测度,也就是市场风险的相对测度法和绝对测度法。在对风险进行测度时利用统计的方法是对风险进行测估时被应用最多风险价值指标。通过对金融风险有效地测度,就可以了解当前公司面临风险的大小,从而为开展下一步活动奠定基础。

(三)管理风险。公司明确了当前的风险后便会采用有效的手段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当然要明确并不可能存在对所有金融公司的风险进行最优把控的手段,不同的公司面临的环境不同,因此也需要做出不同管理方案,尽量将某种风险控制到可承受范围内。

四、当代金融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市场中不断地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这种理论已经获得了很多公司的支持,同时也给当代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主流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则是其理论基础,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该种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相继的10年内为了克服这种不足又出现了新的金融学,即“新金融学”。这种新金融学对于当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管理过程一旦测度出现误差,就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要对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工具中存在的缺陷加以改进,可以在其中的风险测度过程引入非线性科学,以及结合历史数据和经验成果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从而使其更符合参与者的心理和市场的实际运作,这也是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主要趋势。

作者:徐鹏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怡.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伊霞.VaR模型在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2

【关键词】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金融机制

深化金融、财政以及计划经济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与协调各项管理操作办法。需要实行适度从严的财政管理办法以及货币办法。在进行调控时需要注意力度的控制,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操作,维护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能够有效的预防及化解风险因素。

一、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金融管理的特点

金融管理的目的是协调资金的运行,对金融关系进行处理的基本管理形式,其是将货币计量作为基本的操作手段,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全面有效的反映了经济管理当中的主要因素、形成办法以及完成的效果。所以,金融表现形式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的表现形式。金融管理的活动具有操作范围广泛、综合能力突出、稳定可靠、内容多样的基本表现特点。因为这些特点的存在以及与一定的环境进行相应的结合,风险就很容易出现了,当中也存在着资金损失的潜在风险。

(二)外部环境的变化

现在的金融管理操作办法是没有办法完全将实际存在的各种金融问题进行良好有序的解决的。对于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变化因素,传统的金融知识操作办法都没有办法满足现实发展的具体需求,这是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传统的金融分析方法分析的金融环境是静止不变的。人们根据这种操作办法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实际的指导实践,可能会遭遇到困难阻碍。这也就是人们之所以要不断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基本的原因。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发展体制并不合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宏观调控的方式不灵活,呈现的模式是一调控就僵死,一放任就混乱,混乱了又调控的恶性循环形式。并且相关的政府单位对金融发展进行人为的干预,使得金融机构的存在成为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金融机制的残缺,执法力度虚弱、管理监督不强等等。因为我国的金融行业实行的管理办法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各自发展的形式。这样的话造成各个金融主体不按照金融法规肆意按照自身的想法进行发展操作,使得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不断出现。

三、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操作模式组建

为了能够将金融风险良好的化解,需要不断的加强风险管理操作办法,组成建立一个金融风险管理操作模式,让风险的管理工作更加的制度化、规范化。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关的操作工作。

(一)金融法制法规的不断完善

加快发展速度,完善金融市场,是有效推动金融体制变革的重要操作办法。在这些工作当中,包含了建立统一的行业拆借市场,创造真正的利润市场化模式。国家需要继续完善操作政策研究操作体制,推行稳定健全的货币政策,并且维持一定的控制力度,保证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在国际金融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良好的完成金融风险的管理工作。

(二)订立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操作形式

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级、风险管理策略选择以及风险管理效果评析是风险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的实现是通过内部的基本管理体制,通过内部的管理调控实现的。金融风险管理等基本操作思路与其类似,但是也拥有自身的发展特点。风险识别是一项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操作工作,金融风险的管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对其进行相关的辨认操作。将风险找出之后,需要对风险坑造成的损失进行估测,并且制定出最佳的防御办法。完成了风险识别与风险衡量之后,要对其进行序列的排列,将其列入不一样的风险等级当中。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对风险管理的组成策略的实用性以及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操作,当中的决定因素是可否用最低的资金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报告需要相关的部门依据实际存在的风险因素相应的风险报告。报告当中的内容需要包含最近一段时间当中的金融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治理办法。风险管理信息需要在金融管理单位当中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操作,这是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形成因素。

(三)建立金融外部监管操作部门

对于区域性的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管理手段的操作实施,当中包含的具体部门有各个地方政府、各个金融行业以及各个金融社会监管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从基层开始入手,实现金融管理的有效方法操作。一方面地方企业没有自身的约束行为,必须要采取适度从严的财政、货币政策,但是在某些时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操作。

四、结语

金融风险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形式,出现金融风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而且其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想对金融风险进行良好有序的化解和发展,就不能够单单用一种方法进行操作,需要结合多种操作办法共同完成。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新的金融立法发展进程,另外,执法操作也需要严格进行,维护法律的威严。

参考文献:

[1]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3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日

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是指地方政府、央行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等单位为管理金融风险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系统。根据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时期特点,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事前的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金融风险处置的事中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金融风险平息后的事后管理阶段。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地挑战着中央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部分外资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例如香港东亚银行由于财务问题发生挤兑事件,其在上海的同业市场发生融资困难,一度影响到上海的银行间市场稳定。对此,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扩散,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水平,以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阶段。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阶段,主要以央行分支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为主体,央行分支机构主要关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采用现场评估、非现场风险监测评估和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制度等方式对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分析金融稳定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向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预警。金融监管部门主要关注所监管行业或事发机构的微观风险状况,其对微观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一般通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方式进行监管,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从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行为平息在萌芽状态。地方政府则一般通过接收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单位报告的风险监测情况,通过舆情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式对区域金融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金融风险处置阶段。在金融风险爆发时的处置阶段,主要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统筹协调包括央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公安、财政、宣传和消防等单位的力量,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综合协调处置。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因为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社会影响性,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参与风险处置过程,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稳定,因此央行在其中扮演着提供资金救助、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和防范金融风险蔓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此阶段,金融监管部门是金融行业的监管单位,其对金融风险的起源、传导和控制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因此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过程中,可以按照本行业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并提请地方政府部门、央行分支机构等一同采取措施处置金融风险。

(三)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事后管理阶段。在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管理阶段,地方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突发事件平息之后的过程、结果和影响范围等做出综合评估和总结,并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对金融风险处置结果进行善后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可以从财政、宣传和司法等部门职责出发,从行政角度对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各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置安排,进行责任追究、消除负面影响和损失评估补偿等。央行分支机构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出发,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并对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和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做好资产保全和债券的维护工作。金融监管部门从其职责出发,做好金融风险平息后的处置工作,例如成立清算组对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算处置等。

二、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稳定法律体系和协调机制缺位。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管理处于谁负责谁管理的状态,这就削弱了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并可能错失防范风险的最佳时机。例如,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或及早处置,这使得问题机构在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也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虽然有部分法律条款或文件提到央行负责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角色,但由于行政级别、监管套利、交易成本较高和职责范围不同等因素的存在,这些法律规章条款及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实际上多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这也导致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难以有效运行。

(二)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首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在金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一般由当地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但是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监管理念差异和监管套利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其次,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式滞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越来越复杂,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并未能做到及时更新改进,新型的评估工具和方法的开发应用也往往滞后于金融风险的变化发展,因而还难以做到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动态、把握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评估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再次,金融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例如央行分支机构可以按照宏观审慎原则和监管标准,监测评估和判断金融风险情况,但由于央行没有金融业务监管权利,从而没有现场监管的体验,只能依靠非现场监测方式,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预警提示和督办整改效果往往不佳。

(三)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不健全。第一,金融风险处置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处置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处置主体、处置原则、处置模式选择和相应的处置程序缺乏统一、明确的操作依据,各地区在处置金融风险时,存在选择金融风险处置模式错误、程序混乱、责任界定不明晰和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第二,部分规章条款实用性不强。例如,虽然《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金融机构行政撤销的条件、程序等情况做了规定,但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看,该条例的许多内容和规定还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第三,缺乏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平台。例如,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监督机制和处置信息的共享机制,在金融风险处置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托管、接管、撤销(关闭)、破产以及停业整顿等操作程序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金融风险处置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资源,但我国还未建立专业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以应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金融稳定法规体系和协调机制。对于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金融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研究制定《金融稳定法》,修改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同时制定《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条例》、《金融机构接管条例》和《金融机构并购重组条例》等,作为处置金融风险的操作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金融管理机构协调合作制度和实施细则,例如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明确央行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定期召开金融稳定工作联合研讨会,评估分析区域金融风险状况,提高金融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形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合力。

(二)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运行效率。一是要完善区域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结合金融业的实际风险状况,科学制定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范围等,增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设,建立监管协作和重大事项分析会商机制,拓宽重大事项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执行效率,增强对重大事项的风险反应的灵敏性和及时性;三是增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报告制度和数据采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采用有效的金融评估方法,及时判断金融风险的动态情况,根据金融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示事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同时跟踪金融风险提示的后续进展情况,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整改或处置。

(三)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首先,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破产的前置程序、各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债务清偿顺序、金融债权的保护和偿付、职工安置标准等相关规定,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操作性;其次,研究制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管理办法》,对金融风险处置原则,处置主体的权利义务、处置模式选择和适用性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根据金融风险处置实践,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领导小组,修改完善已有的金融风险处置各项条例,增强有关法律条款的操作性,使风险处置的具体操作有法可依;再次,根据金融风险处置经验,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并且培养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从而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兆君.关于完善我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考[J].新金融,2011.5.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4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金融风险 企业运营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正确看待金融风险和挑战,妥善处理有关金融风险的各类问题,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及类型

企业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之一,具体指利率、企业证券价格、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变动之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金融风险涉及三个方面,即政治方面、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一般来说,只有经济类风险才是我们常说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企业金融风险有很多类型,一般概括为七类:第一,市场风险,该类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交易对象的违约行为,不履行法律义务而给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第二,流动性风险,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流动困难、正常支付活动受阻碍等情况;第三,结算风险,该种风险主要表现在所交易的商品或资金没有在预期时间到账的风险。除此之外,企业金融风险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违规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几种类型。

二、企业金融风险的特征

目前,在风险交易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有关合同的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等,因此,在分析企业金融风险的特征时需要将其与可保风险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损失原因

一般来说,可保风险的产生原因是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企业金融风险一般是由经济性因素导致的,如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等可变量的变动。这里的原因也可以有正负之分,正向原因指的是变量的变动对企业经营产生有利影响,而负向原因则指变化给企业带来亏损或其他不利影响。

(二)规避途径

可保风险的规避途径一般是保险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投保和保险公司承保等方式规避风险;而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是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从而规避风险,在这里用到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较为复杂多样,充满可变性和投机性。目前,个别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发展,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中同时出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金融风险,实现了跨市场金融风险管理。

(三)货币偿付

可保风险又被称为纯粹风险,原因是该种风险在实际发生以后不管是否给投保人造成了货币化损失,投保人都不能再从中获得额外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种风险一旦发生,投保人所能获得的补偿最多也不会超过其实际货币化损失;企业金融风险属于投机性风险,对该类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货币偿付既有可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如果企业的基础资产与衍生金融工具的时间匹配,或非完全价值得以实现,行情的有利变动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四)降低机制

可保风险是通过保险人支付投保费用的方式转移到保险公司的,如果整个投保过程没有任何漏保问题,那么当风险发生且给投保人带来经济损失的时候,保险公司将会对投保人进行全额赔偿。当企业对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时候,投保人是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或建立交易合同的方式来弥补企业损失的,这时赔偿的程度将取决于衍生金融工具与被保值风险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两只之间关联较差,即不完全匹配,则风险赔偿的完全程度较低,但是也可能会有额外收益。企业在面临不同金融风险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分解,例如固定利率的债券风险可以被分解为利率风险、信誉风险、商业风险等,企业在将这些风险分解后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分配,由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将各类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降低本企业的金融风险。

三、企业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形成金融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与金融风险自身相关的因素,金融风险归根到底是由各种不稳定的经济因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市场因素,包括汇率、利率、证券价格等。然而,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预测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很多调查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差很多,这导致人们在金融风险面前更加无力,如果企业根据这些不确定结论进行风险预测,很容易进入错误的交易方向,使得企业面对更严重的金融风险。由此可见,企业本身的金融风险和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预测系统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风险规避。第二,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与政策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因素开始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同时,不完善的金融风险预测体系和管理体制也给某些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制造金融风险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种金融政策也会给金融风险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

(二)内部原因

企业金融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不到位、理财能力低下,则很多金融管理条例都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导致企业不能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虚假的企业财务信息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估计或预测企业将面临的金融风险,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当企业真的面临金融风险时,整个企业将呈现链条式的瘫痪状态,这是十分致命的,有可能使企业完全陷入经济危机。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人员直接带来的金融风险,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过低或责任感低下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自身财务状况都会给金融风险的形成带来直接

影响。

四、企业金融风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自我评估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切实加强自我评估,时刻观察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周边风险,不仅是在为金融风险进行时刻的准备,也是在为企业将迎来的机遇做准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金融市场的多面性,及时发现市场中潜在的金融风险并对其做出敏锐果断的反应。企业的自身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准确看待自身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在面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时,要充分结合政府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解决措施,保证企业进行正确的投资,顺应时展潮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金融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或者将风险降至最小损害范围,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在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确定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种类和风险严重程度。首先,应该尽量控制风险管理的成本,选择最为经济节约的方法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准备。尽量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对管理项目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精确核算,最大限度地促进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企业如果长期面临金融风险带来的压力,就很容易导致员工劳动效率的降低,出现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此,企业在面对损失时,必须先缓解企业员工的焦虑情绪,给员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最后,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同样要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这表现在企业应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上。

(三)建立金融风险预测预警机制

企业在建立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的时候不仅要从政府和国家的政策角度入手,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保证企业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时候能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最终制定的机制因不符合自身实际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企业在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应该首先对该投资项目所隐藏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结合市场情况和国家政策估计该投资项目的收益范围,在充分了解风险和获益范围之后制定合适的风险预防措施,尽量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快速且准确的信息分析和结果反馈机制,使企业的经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相关管理者在评估市场环境的时候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客观的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特点处理各类事项,在每个经济项目中安排负责人,对经济交易的每一步进行实时关注和信息反馈,及时与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四)强化金融风险监管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措施:第一,确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应控制管理成本,要求风险管理人员采用最有效的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严格核算管理成本和费用支出,及时分析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还应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后期顾虑,这要求企业在规避风险时必须严格遵守政府和国家的相关条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尽可能消除风险隐患。第二,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与实际风险状况进行对比,将这两者进行对比的主要方式是调查,在分析宏观因素的时候加强理论研究,论证各项机制和风险管理行为对风险形成与控制的影响,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评价。为此,企业可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风险量化和评价体制,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规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构,及时对风险管理目标进行调整和改正,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控。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是独立于企业经营之外的,应由企业高层授权对各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企业的交易情况,对风险隐患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风险采取有效的衡量方法和控制方案,对不同风险的控制额度、相关人员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最重要手段是健全企业内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调整金融风险管理目标,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对各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另外,金融风险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责任感也很重要,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企业的金融风险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和政策,还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具体概念进行客观了解和认识,遵守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一般规律和程序,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把握金融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韩国LG商事)

参考文献

[1] 张兰,王文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跨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手段改进[J].中国商贸,2015(02).

[2] 李立新.企业管理创新与金融风险应对策略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5(06).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金融体系得以扩大开放,外部扰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愈加强烈。目前中国电网负责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工作,以保持用电和发电的平衡。因此,为了在严峻的金融环境下促进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需要对该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概述企业金融风险入手,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1企业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是会对经济主体的资产和收入产生不确定性影响的一种风险。从风险构成要素上分析,企业金融风险是由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引起的,而这种变动包括以下经济、政治、社会三类事件,代表着在发生相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之前不能预先知道的变化。其中,经济风险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面临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等汇率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可能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组成。折算风险代表的是功能货币在转换成记账货币时的账面损失,分为损益的折算风险和资产负债的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汇率变动影响到企业的产销量、价格、成本等,从而使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收到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1.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参与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使经济实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产生背离。利率风险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四类。其中,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它是由对浮动利率而言的重新定价时间与对固定利率而言的到期日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只要存在重新定价缺口,就会带来利率风险;而基差风险,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相应增加;当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时,不存在收益率曲线风险,反之则存在;期权风险是由银行客户行使隐含期权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

2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

2.1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电力行业的风险分析工具种类匮乏,尚未引进注入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分析工具,因此总的来说,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对当前风险状况判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内控制度也亟待健全,如在诊断核心内控流程、优化相关内控方案方面经验不足。事实上,企业应格外关注风险管理,在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引用风险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2.2企业风险管理应用存在局限性

电力企业的金融风险,涉及生产、财务、市场、法律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也要关注到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合理规划。然而这种观点,并未被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他们认为只有占据资源最多的生产领域的风险管理才是必要的,在其他领域实行风险控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由此各级电力部门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知道安全生产,实行电力部门生产区域的风险回避和善后处置,而忽略了其他领域风险的规范化管理。

2.3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秩序混乱

风险与风险之间能够互相影响,在工作中同时出现不同风险时,风险可能可以互相抵消,对工作不产生影响也有可能叠加在一起,加剧对工作的影响。对电力企业的部门而言,由于每个部门在风险管理上重视的东西各不相同,不同部门在共同管理上便存在漏洞,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工作产生风险。另外,很多部门希望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本部门上,向管理层描述时有意放大本部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管理层错误估计该部门风险后果,分不清不同部门的不同风险的轻重缓急。

3改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

3.1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以全面的风险统筹规划为开端,将所有风险纳入管理体系的范畴。首先,依据企业的环境需求和发展战略,建立综合的风险管理领导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框架,在框架之下寻找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管理方法。另外,企业应根据各部门职能责任分配对应的风险管理任务,在各部门之间构建起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责任分配和监控体系工作的职责关系,促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规范化,以切实地推进企业开展科学的风险管理。

3.2完善金融风管组织机构,实行动态风险监控

要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设,明确和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在职责范围内各部门要在日常中实行风险动态监控,并通过分析机制运行效果的好坏及成本调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不断完善风管体系和实施策略。此外,还要注重培育风险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丰富企业风管文化,实现更高层次的风管目标。要特别注意的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保持所有细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顺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各方面协调解决。

3.3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增强金融风险管控意识

只有转变偏重生产领域风险管理的传统观念,给予金融风险同等甚至更大的关注度,才能为加强我国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扫清障碍。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从长远的、全局的角度思考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人员应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做好统帅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深度的沟通来逐步增强每一层级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不断地从实践经验中吸取教训。在宏观环境下,电力企业还要加强金融风管大文化的宣传,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员工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转变风控观念。

4结语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日益迅速,金融风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前瞻性,密切配合我国市场改革的步伐。总之,增强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基础也是根本,随后要建立完备的风管组织机构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要配合相关制度建设为风控保驾护航,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玲.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动因、影响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常雪峰.谈如何健全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3).

[3]陈喜生.浅谈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对策百科论丛,2010(01).[4]郭祥梅.浅谈我国电力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J].低碳世界,2013,30(13):32-36.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6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级财务人才。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多样,特别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所以本课程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技巧,提高对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比较和选择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化解企业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目前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是感觉这门课很抽象,尤其对一些技术、方法性的问题掌握不好,另外由于这门课相对比较复杂,学生也缺少兴趣,结合这们课的特点,我们考虑将其建设成网络创新课程,具体的建设思路如下文。

二、金融风险管理创新课程建设措施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的建设,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成同类课程中优秀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上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网站上开设学习沙龙板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力争建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团队,力争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都达到优秀。

2.1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要有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计划,并取得优秀实际效果。团队之间要定期交流教学心得与经验,汇总发表教研论文,联合申报教研项目。另外团队之间也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发表科研论文,围绕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展开科学研究。同时,我们考虑聘请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邀请他们定期做报告,与学生分享金融、证券、保险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发展趋势,另外也邀请他们定期在网上与学生交流。

2.2课程内容及载体

课程内容及载体中包括大纲、自编讲义、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案例库和第二课堂。制定符合培养计划、内容完整的教学大纲,并邀请国内其他高校老师以及金融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论证。根据教学大纲自编讲义,要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方法,规避现有教材中出现的过难或者是不专业的现象,一轮讲授完毕后,要根据讲授结果进行反复修改,最后达到出版水平。为学生推荐丰富的参考书目,以及国内外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网站以及其他院校的精品课网站。根据教学大纲和讲义,充分吸收国内外高水平的成果,建立多媒体课件,课件要来源于讲义,但不囿于讲义,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搜集国内外关于金融风险的各种案例,附加该案例的分析及经验教训,分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专题建立案例库。我们每月开展一次第二课堂,邀请金融企业的专家来做讲座,每次讲座中拿出半个小时,让专家与学生交流,也为学生答疑解惑。

2.3教学条件

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网站。上传教学讲义和课件,设置文献库和案例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料,让学生及时掌握本课程最前沿的理论发展。在网站上开设学习沙龙板块,随时更新相关的金融新闻和评论,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讨论答疑的互动平台,实现师生的即时互动;建立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通过引进金融风险管理软件,使学生在实验室更直观地学习接触各类金融风险,并自己动手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建立1-2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机会走进各大金融企业,亲身感受学习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存在的金融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措施。

2.4学生管理

通过网络创新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把握各类金融风险,能够形象掌握各类具体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点,拓宽学生金融理论的相关知识面。并且我们考虑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网络互动,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学生学习的奖惩机制,使学生通过适当的课内理论和课外实务作业的训练,充分理解并牢固掌握课程知识点。建立风险沙龙,在网站上建立一个“风险沙龙”版块,给出具体的情景模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学生的排名,并且这一排名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因素。建立风险学苑,在网站上设置“风险学苑”的版块,将关于金融风险的热点问题和相关的作业训练题目,分专题列示,并实现师生学习答疑的互动讨论。

2.5课程管理

确保有高质量、规范齐全的大纲、讲义、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等课程建设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特别是在学习资源、答疑讨论、课程问卷、在线测试、课程作业及研究性教学等方面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在网站上实现在线考试,并且发放课程问卷,在问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