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1
【关键词】 卡维地洛;尼可地尔;冠心病心肌缺血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44
卡维地洛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血压患者;尼可地尔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但青光眼肝、肾病患者禁止服用[1]。两种药物联合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缺血[2]。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晕厥等。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收治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抛硬币方式,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59.23±2.18)岁, 经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并伴有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等不良症状。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28±2.19)岁, 经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并伴有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等不良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次, 1次/d;辛伐他汀20 mg/次, 每晚口服;消心痛5 mg/次, 3次/d, 冠心病基础治疗方案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卡维地洛(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021)1次/d, 1片/次;尼可地尔(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国药准字H20060401)3次/d, 1片/次, 连续治疗12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峰、A峰、E/A的指标。E/A是用于评价心脏舒张功能, 比值越大说明心脏舒张功能恢复的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68.29±10.29)、E/A(1.28±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峰(58.28±10.83)、E/A(0.82±0.3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峰(60.27±11.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峰(70.19±12.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缺血, 使得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血压降低、突发的心动过缓、晕厥等症状[3, 4], 猝死风险较高。
有研究发现,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根据结果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E峰、E/A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E峰、E/A;观察组患者A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着显著的疗效, 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迟小青, 钟家蓉, 谢盛慧, 等.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13):1026-1029.
[2] 金英淑, 李一龙.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30):5-7.
[3] 陈宗宁, 卢竞前, 李易, 等.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9(8):870-871.
[4] 李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2):43-44.
[5] 李海洲, 王瑾.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7):66-67.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2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网络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新时期人类科技技术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标志,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交通、建筑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也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前进形式。文章主要是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信息科学是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科学,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出的理念,其主要是指依据信息为基础分析目标,且结合信息运动特点和方案为基础分析内容的一项学科。信息运动特点通常情况下包含了信息监察、传播以及解决的特点,信息的分析目标包含了应用信息达到方案、管理的全面,最后达到系统组织的改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在构成和发展过程中,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工业社会的约束,逐渐来到信息时代,促使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重点内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特点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这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产品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更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网络化。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两者结合的特点就是网络化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自身就具备高效率、便捷式和数字化的特点,同时科学应用网络技术,可以让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以此全面展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可知,因为网络化特点的影响,有助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降低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且依据网络信息资源,促使信息及时传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中心技术
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出现,为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现阶段,我国已经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时期,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有效推广和应用的阶段。光子自身可以成为能源和信息的载体,且逐渐构成信息光子学和电子学,同时依据时代的不断变迁,促使其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
2.2智能化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包含了PC机、服务器以及其他外界设备的开发技术、移动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能等。直到现阶段,计算机的实际性能正在依据每两年增强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有效前进,且并行处理器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六十四位CPU已经逐渐转变为三十二位,在构成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设施也在逐渐渠道计算机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储备期占据的区域逐渐增加,储备技术也在向着大量储存前进、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使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手写判断技能和语言判断技能开始投入到市场当中,数字图像交换技术也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和推广。因此,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全面优化,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向着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如笔记本会因为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手拿电脑也会成为大规模推广的形式。
2.3多元化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样化工作、高性能和大容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IP工作的爆炸式提升、超高速互联网和宽带综合工作数字网的推广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二代互联网开始整理信息、语音、资源,且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现阶段在实际发展中已经替代了第一代互联网。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实际发展中,于光网通信技术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网络传递成本支出,在不断发展中也可以为大量应用者带来无线宽带,促使多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在某一网络中达到整体媒体信息的有效传递,以此有效优化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与以往信息通信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包含了多样化信息影响因素。由于多媒体信息在通讯过程中会形成更多流量,并且连接媒体具备实际效益的规定,这样及时传递信息在多媒体通讯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
2.4ID自主研究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国家之间合作的电子信息科技活动存在约束,不是一切电子信息科技活动都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一般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沟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包含的信息大都是这一国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边缘技术,国家自身是不会将聚集大量社会资源的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与其它国家共享的。由此,为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能力,为我国成为世界地位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强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时展需求,提升我国电子产品的自主研究水平,只有自主研究,才能促使我国自主参与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沟通和交流中,从而促使我国在国际技术和经济沟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对的是一个科技技术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需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此明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正确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97-198.
[2]蔡鑫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7+9.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3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手稿;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一般认识
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马克思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手稿,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概括,也是马克思对经济学问题的第一次探索,其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用哲学的语言和辩证的思维来阐述经济问题的著作。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对科学技术最初的理解和判断,为他后来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始终是同对人的类本质问题探究联系在一起的。从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出发,马克思在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的同时,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创造性地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的劳动。马克思批判了那些将宗教、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类的活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只有工业的历史和它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才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现实的历史关系”[1]85。作为人本质力量公开展示的工业,随着自然科学在其中的不断运用,自然科学不断技术化,科学技术将成为改造人的生活,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力量。从这一角度而言,科学技术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展现。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财产所决定的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以异化的形式存在着,但它仍然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或活动成果,并没有外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它不断改善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为人的全面解放创造条件。不难看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人的类本质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的。在他看来,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应局限在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有用性”上,而应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深入科学对于人的类本质的认识和人的类本质力量的展现具有的本体性意义。这与他之前的康德和之后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是根本不同的。正是基于对人的类本质的分析,马克思形成了他早期的科学技术思想。2.《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被固定资本客体化了的科学技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并对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应用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其秘密在于资本家迫使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作日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受工人的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制约,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逐渐被淘汰,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成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然而,提高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探索整个自然界,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因此,以提高生产力为生产剩余价值主要方法的资本主义必然“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伟大文明作用,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成为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2]390这就是说,正是资本创造出的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成员对自然界以及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但同时马克思也十分清楚地指出,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研究的目的在于使自然界服从人的需要,因而也成为这个“普遍有用体系的体现者”。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种劳动的结合体。它的精神的统一处于自身之外,而它的物质的统一“则从属于机器的,固定资本的物的统一。这种固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把科学思想客体化了”[2]464。在这里,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已经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的哲学思辨,深入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固定资本的变化角度去揭示资本对于科学及其应用的支配性和决定性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衡量的,而固定资本中包括科学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力,资本的力量不仅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也影响和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中详细论述了资本、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他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94科学是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属于潜在的、间接的一般生产力。当被应用于物质生产过程,物化在机器以及其他物质生产资料中,科学就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资本主义机器体系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再取决于工人掌握的直接技巧,而是取决于科学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唤起了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一切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从而使资本主义财富的创造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在这种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着眼点”[3]99。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通过对科学在生产上的直接应用获得了充分发展,而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机并不是来自人们对自然的好奇或现实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而是来自资本增值,增加剩余价值的内在需要。科学一旦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被引入生产过程,就会成为具有资本特性的科学。3.《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力量的科学技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的“历史路标”。[4]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经济学考察主要集中在《相对剩余价值》一章中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部分。马克思立足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情况,从机器的技术史演进出发,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因素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革命性作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目的、前提和后果。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直接后果是机器的产生和应用。“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5]279-280在自然力并入生产过程,变为生产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的同时,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科学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应用机器的目的不在于缩短工人生产商品所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在于缩短工作日,而在于缩短工人为再生产其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表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机器扭曲为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不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因此,资本家不断改变劳动手段的真正动因在于获取巨大限度的利润。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两个一般性前提和一个基本原则。由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可能性都是由先行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创造产生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也是在简单协作和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使用机器遵循的一个一般原则就是“进入商品的机器的价值,要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的价值”[5]281。马克思结合当时一些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的具体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结果是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其后果包括刺激技术的不断改进、造成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提高、机器代替劳动甚至成为资本家对付工人的手段等多个方面。此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影响和控制下的科学技术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必然趋势。当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二、《资本论》中对科学技术的系统考察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分析主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力的运动方式展开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53在这里,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了人之后,充分说明人和科学发展在社会生产力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和科学的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中,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是三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协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还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是一种集体力。在工场手工业初期,协作以简单的形态存在,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协作才达到了它更高的发展形式———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不同种的劳动工具和复杂的机械装置的生产,从而为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工具被连接起来,逐渐产生了机器。随着劳动资料从工具向机器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由此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多次论证“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698。在考察机器价值向产品转移规律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6]444在大工业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生产力中的所有要素都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推动劳动资料从工具转化为机器和机器体系,并使之得到不断改良和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者的范围,妇女和儿童加入雇佣工人队伍,并在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现有物质的数量和新用途,开拓新的投资领域。此外,科学技术还教人们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创造新的资本材料。“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6]699第三,马克思从生产力运动方式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分析,马克思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是具有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又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必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瓦解。
三、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
1.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的基本主线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科学技术问题贯穿于马克思经济思想发轫、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总体上看,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遵循着两条基本主线: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主线;二是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线。前者重点研究了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所具有的革命性及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后者主要论述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意义。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生产劳动出发研究科学技术问题,将科学技术与人的类本质、生产劳动、现代工业、资本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的关系纳入对科学技术研究视域中,在批判唯心主义,研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过程上,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思想,并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通过大工业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的展示,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一旦与资本相结合,就成为具有资本形态规定性的科学技术,受资本本质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科学和直接劳动相分离,使科学技术成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加剧了资本对人本身具有的生产力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剥削和掠夺,不可避免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革命力量。正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和新生产关系产生。因此,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不能深刻认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联系。没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就不能科学揭示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更不能深入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资本主义命运变化的关系。从科学技术本身来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更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自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自然界,也变革着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使人类逐渐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并不断为人类的最终解放创造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在积累、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是必需的,但也是暂时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灭亡,人成为自然界和自身社会生存的主人,科学技术将再次回归其本质,成为人类谋求幸福和发展的重要工具。2.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对科学技术的多重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始终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在不同时期,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写作的思路和角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从固定资本变化的角度展开的,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也包括生产力”的思想也是基于分析科学技术对固定资本的控制和影响作用而形成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重要线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功能。《资本论》第一卷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马克思在不同经济学手稿从对科学技术不同角度的考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三种理解,这三种不同的理解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它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马克思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加深资本对工人剥削、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也始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科学技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要素。正是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和批判的基本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多角度分析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概括起来,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作为人的类本质力量体现出来的科学技术;二是作为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成果,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三是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四是作为社会变革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的科学技术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产物,是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深入考察和分析,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人们研究和考察当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未来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相继进入了国家垄断阶段甚至国际垄断阶段。在这一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关系全球化问题交织融合,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形式、内容、深度和范围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并从中揭示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坚持从批判的角度,将科学技术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马克思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论断,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
作者:李天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路标”———读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5):9-23.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4
科技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
从古人类钻木取火开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核心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科学技术的掌握,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显重要,数据表明,2003年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到达约70%;在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20个国家中,他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R&D占GDP的比重都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小于30%,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因此,世界许多国家把支持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重要战略选择。
宏观上讲,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具体的企业或组织参与经济活动和贸易交易中,科学技术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见图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中,竞争因素已超越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源、资金等显性因素,由于产品更新加快、信息越来越公开、交易手段越来越先进等方面的改变,企业之间竞争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掌握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技术已上升到一个核心竞争力层面,只有技术领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技术已不是比较单一的技术,而是庞大的技术群,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科技能力支持(见图2企业技术同心圆)
科技政策应运而生
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尤其在一些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方面,国家和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对整个社会受益,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企业从利益出发,大都不会积极参与和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同时基础性科学也不能靠市场竞争的方法取得收益和进步。重大科学研究,有些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军事、能源等国家安全;有些收益不明确,反映的是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些需要投入很大,不是一些组织或企业单靠一己或部分力量来单独完成,市场作用有限。
科学技术的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推动,政府除直接参与外,需要制定一些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科技行动、引导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国家围绕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需要制订一些相关科技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科技政策因运而生。科技政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公共财政政策,如经费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金融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政策;政府许可管制政策;国际合作和贸易政策等。
美国科技发展与全球定位
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自二战以来,美国科技水平领先全球,在科学技术领域是世界上第一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很早就将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的战略轨道。20世纪以来,美国对世界科技贡献越来越大,美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对全球的影响有目共睹:美国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加速了日本的覆灭和二战的终结;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主导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拖跨了苏联,改变了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从克林顿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下一代互联网计划(NGI),到布什时代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IT2),带动了全美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而影响了全世界的生活和交流方式。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最发达国家,科技全球领先地位和优势使美国在全球处于“一超”地位。美国称霸全球,在科技上并不是信奉美国人自由主义传统思维――实行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而是在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下,利用了强大的“美国政府之手”。在美国历史上对美国科技政策的贡献,当数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除此二位总统外,美国历任总统都把保持世界科技领先地位作为国际战略目标。克林顿在国会上强调“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科学是发动机的燃料”;小布什总统说:“科学技术对国防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可缺少”;2004年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题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研究报告中强调“在保障国家未来的安全、繁荣,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科学是一项关键因素,而且一直是美国国家工作的重点”。数据表明,2004年美国的R&D投资已达2640亿美元,占世界R&D投资的45%,相当于其他西方六大国R&D投资总和,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投入日益增加有关,科技已转化为美国国家利益。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演变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对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国专家学者都在研究美国的科技政策,黄先智在《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点》一文中,把美国科技政策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美国建国至二战时期为第一阶段,这时期,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仅限于个别领域以及亚当・斯密所限定的方面,对全国科技如何发展,政府并没有形成全面影响的指导政策,基础研究是以民间支持自由发展为主,政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立法上,宪法中规定了保护发明人权益。
二战至冷战中前期的20世纪60年代末为第二个阶段,二战美国依赖科技优势,经济纳入战时经济,科技活动以军事为目的,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和民间企业密切合作的研究生产体系,确立了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体系。一个以军事为目的,略带军事计划色彩的研究生产体系,其政策是临时性、问题性的。二战后的冷战使美国的科技政策在正常状态(相对于二战)下进入一个新时代。政府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急剧扩大,立足于白热化的冷战竞赛,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时代。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的深刻变革为第三阶段,过去强调国防、空间研究的科技政策,把整个国家科技几乎全部纳入了美苏争霸的外层空间轨道,忽视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这一时期,美国抓住新技术革命和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新一轮科技政策,引导了整个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鼓励私人部门的研究开发活动:政府通过营造更有利于私人部门创新的环境来促进民间研究开发的活动,在科技政策方面,开辟了从“总量支持”到“边际支持”的时代;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美国政府加强相关学科研究,减少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障碍,强化联邦技术向私人部门的转移;联邦技术转移把由政府主导或拥有的技术成果,通过适当的途径转移到民间部门,主要是企业、大学与联邦实验室体系的合作。政府在大学有计划地建立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帮助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新型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新形式,体现美国科技政策新特点。政府加强R&D活动支持,鼓励私人部门R&D活动,为私人部门提供良好环境,简化联邦政府的决策机构和机制,鼓励科技方面国际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第四阶段,美国科技领先地位受到日本和西欧等国强有力挑战,逐步丧失工业技术创新带头作用:高科技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动摇,美国作为科技专利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科技教育呈落后趋势。加强科学顾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重视长远考虑,加强基础研究、普及科学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确保美国的科技发展后继有人的同时,加强了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迅速商品化,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克林顿政府第一次通过正式文件,对其科学政策和技术政策进行了系统说明,明确科学的国家目标和技术的国家目标,把科学国家目标和技术国家目标具体化。
不难发现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在市场化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已逐渐把科技发展演变为国家利益,美国1994年《科学与国家利益》和1996年《技术与国家利益》已清楚地表明:美国科技目标是“保护美国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
美国科技管理没像其他国家那样,有专门的科技政府部门负责全国科技活动,例中国的科技部。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政体下,属于“分散”性的科技管理体制,由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工作的管理围绕的核心是企业研发。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美国科技政策在不断地健全国家的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企业创新两个体系。其二,科技发展在分工上明确,政府主要是政策引导,在基础性研究和支持研发经费方面投入巨大,在创新执行机构功能上分工体系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主力,国立科研机构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补充力量;联邦与州政府各自对科技投入职权上分工清楚。其三,明确的产权制度,具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机制:专利制度批准领域广、涵盖领域宽,在美国“凡是太阳底下的新东西都可以申请专利”,让创造发明的个人和企业得到了好处,更愿意以最大的投入从事科技创新。其四,技术转移市场运作成熟,1980年了“贝多法”或“拜杜法案”,是美国很有启发性的法案。其五,投资市场和金融管理成熟,使科技财富能够快速兑现,激发了人对科学的研究热情。其六,科技管理“去行政化”,完全引入市场机制。
美国科技政策经典案例―“拜杜法案”和“风险投资结构”
美国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政府适时的和积极的科技政策转变,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出现“一高两低”(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增长特征,美国进入了“新经济”增长范式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政府推行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拜杜法案和独特的创新投资体制“风险投资结构”。
《拜杜法案》鼓励将政府资助的大学和小企业的研究成果商品化,使研究者更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方向。这是过去50年美国颁布的最具启发性法案,它规定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完成的研究成果和发明属于研究单位所有,联邦政府保留对科技成果优先使用权,研究成果由联邦所有转为单位所有;整个法案实施监督机构美国商务部于1987年3月18日又公布了具体的实施规则。在《拜杜法案》的支持下,美国的经济大大受益,出现了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新产品,最典型是闻名全球的以MIT(麻省理工学院)为依托的128公路波士顿地区和以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中心的硅谷。《拜杜法案》成功实施,导致了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更进一步的许多科技转让法案:1986年《联邦技术转让法》允许专利使用费归研究单位所有,并要求研究单位支付给发明人一定数额的专利使用费,剩余双方按一定比例分享;1998年《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9年《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以及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进一步简化归属联邦政府的科技成果运用程序,增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美国一方面通过综合贸易法案的“特殊301条款”对竞争对手予以打压,另一方面积极推动WTO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达成,强化对国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裁,谋求美国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更有力的保护。
在风险投资方面,美国是风险投资发展最早,也是当前世界上风险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这得益于美国政府完善的风险投资政策。在风险投资上,美国政府没有扮演主要角色,只是提供行业发展环境和政策引导,采用分权型的法律法规以及证券、税收、会计、公司研发治理等规范,重点支持科技型风险企业的开拓与成长,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或《中小企业法案》,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授权中小企业管理局(SBC)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BIC);1978年修订《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允许机构投资者为风险资本家提供资金,资本收益税从49%到28%;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使资本收益税下降到20%……这些政策形成了美国独特的风险投资体制,充分发挥了美国风险投资的作用,风险投资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创造了许多新的市场和企业,尤其给高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科学技术发展中制度与技术的关系
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除重大项目和基础研究外,美国政府对科技管理的手段,主要采用市场竞争机制进行管理和调节,科技创新依赖于私人部门。但是在国际上,一些国家特别是科技后进国家,在赶超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运用政府的力量加快科技攻关,采用跟进模仿,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在科技与高科技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最著名的是依靠政府主导型的韩日“亚太模式”;在中国,多年的计划经济,政府更习惯使用行政命令动员资源,指挥科研力量“攻关”,由政府直接组织主导科学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商品化转化,国家意志分配资源方面的优势使中国在航天领域、核技术领域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向国防科技大国靠拢。这些国家与典型的美国科技市场化主导方向不一致,已引起国际科技管理方向上的广泛争议。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5
【关键词】对话;科技;意识形态;批判;伦理
哈贝马斯首先对于科技理性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理性的问题,因此他通过对于思辨理性的批判转向了实践理性,通过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过渡到了交往理性,从而对于理性进行了一种新的定位,试图实现“被扭曲为工具理性的理性”之本真含义上的复归。而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来是应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实证主义之认识方式以及机械论之自由观也就开始深入到精神和文化的领域之中,这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所产生出来的制度框架结构的一系列改变。韦伯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提高,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也就渗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并且会在整体上来推动现代的工业社会在结构上的合理化。
哈贝马斯继承了韦伯的合理化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的理论。意识形态也就是通过一种合理性而实现进行统治的目标。在哈贝马斯看来,合理性具有两个方面的概念,对于生产力来讲,合理性是一种批判性的标准,同时它也是一个辩护的标准。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合理性的批判标准逐渐地被其辩护功能所取代。因此科学技术现在已经不是对于统治的合法性进行批判,反而成为维护统治合法性之基础了。因此哈贝马斯提出要恢复合理性的双向之维度,并提出“劳动”和“交往”的新范式。劳动就是一种目的理性活动,也可以称之为是工具活动,它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而对于交往哈贝马斯是这样解释的:“另一方面,我把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交往活动。相互作用是按照必须遵守的规范进行的,而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定着相互的行为期待,并且必须得到至少两个行动的主体所理解和承认。社会的规范是通过制裁得到加强的;它的意义在日常语言的交往中得到体现。”目的工具理性的活动遵循的基础是技术性的规则,而交往理性的活动所遵循的规则是社会规范,因此这两种合理性的根基是不一样的。以规范为基础的交往理性构建起来的是社会的制度性框架,这些规范指导着人们通过语言中介而进行的相互沟通和作用。而以目的工具为理性的人们的活动所遵循的就是工具性的活动模式。前者之理性化带来的是自由和解放以及每个人个体性的实现,而后者理性化所带来的就是生产力之提高和科技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的扩大。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作用和地位的变化,也就反映着社会生活之中这两中理性的力量的此消彼长。
哈贝马斯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并且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在工业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不仅成了创造用来安抚和满足目前存在的潜力的主要生产力,而且成了与群众脱离的、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意识形态的新形式。”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之后,也就改变了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科技从而构成了社会劳动基础之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作为生产力之中最主要影响因素之科技已经成为了独立性的剩余价值的源泉,也就是说,科学技术能够自己进行价值的创造,价值也就主要地来源于机器生产,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生产力中也就沦为次要的位置。而这种来自根基的合理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上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变化。也就是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随着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批判。
“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是来自于希腊语中“观念”和“学说”这两个词语的组合的,指的是“研究人的心灵、意识和认识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及其普遍原则的学说”,台湾学者也翻译成为“意底牢结”,也就是在人们内心中占据主要位置的意识。哈贝马斯指出,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且开始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后,技术统治论之思想在社会上也就开始成为主要的趋势。技术统治论不再是一种批判性的理性,而成为对于晚期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合法性辩护的工具,这样对于科技发展的谨慎和担忧也就被盲目性的技术乐观主义所替代,也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当今那种占统治地位的、相当呆滞的、在幕后起作用的、把科学变成偶像的意识形态,较之旧式的意识形态更加不可抗拒和无孔不入,因为随着对实践问题的掩盖,它不仅仅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特殊的阶级利益作为辩护和压抑另一个阶级的局部的解放需求,而且又侵袭了人类要求解放的旨趣本身。”这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人和领域都无法逃脱它的控制。
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占据意识形态的担忧是深刻的,他看到了科技的滥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哈贝马斯认为要对科技进行合理化的转变,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民众的民主对话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造起一个开放的和信息交流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科技与政治以及社会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对话的机制,而这种对话性的机制是在一个公共性领域之内进行的,这个公共领域所依靠的基础就是公众舆论。通过这种“交往对话”的方式,科技专家、政治家以及民众之间能够达到一种话语上的共识,从而校正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使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能够真正地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6
关键词: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生产关系;生产力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人类反思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文明的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作为现展观,它不仅是发展观上的一次革命,而且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到实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使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处于一种矛盾的关系中。因此,如何规范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协调人与科学技术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科学被认为是高尚的,而技术则被认为是“工匠”的活动,是低贱的。科学是社会上一群特殊的人游离于社会活动之外的一种行为。欧几里德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是纯理论的东西,不依赖于技术而存在。这种观点,在18世纪以来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否定。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其主要技术――纺织机和蒸汽机所依赖的基本力学原理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了;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主要技术――电动机所依赖的科学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在法拉第发明电动机57年前发现的;无线电的发明距麦克斯韦建立电磁波理论只有35年,这种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应用时间间隔的迅速缩短现象,在20世纪更加显著。原子弹、激光器等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其理论发现年代的时间间隔已经只有短短几年乃至一、两年。在今天的高科技领域中,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发明有时已很难说出时间间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线也已模糊不清。今天,科学技术已经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很难加以区别;同时,科学技术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观一直占主导地位。传统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财富的无限增长。这种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不仅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使不少国家出现了“高增长,低发展”或“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和矛盾。这一切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产生于自然科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外林业等学科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意思是说,由于砍伐、火灾、虫害等因素产生的森林蓄积量的减少不能超过森林的自然生长量,否则,林业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延伸为:“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能力,同时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可持续性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对发展本质的限定。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以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全面认识为基础的。正是在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浪费、资源损耗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中,人们开始认真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机制、发展模式,使得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明确化、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内在地包含着现代科技观。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以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来看,也只有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子系统之一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的、根本的和现实的。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是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其次是这种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的,前者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从内部来看,发展所需的要素供给能得到保证,即突破生产资料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从外部来看,发展所需的条件能得到满足,即为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人类改造世界,解决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两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主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可以突破劳动者自身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经济作为生产关系的范畴,它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主要受生产力的约束。这种约束来源于生产力的两个方面,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由于受人类自身物质条件限制,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对其进行的开发也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而人类的脑力却有很大的开发余地。所以就劳动者本身而言,对经济发展构成的约束基本上来自劳动者的脑力方面。劳动者的脑力包括知识和各种技能,脑力的功能是使人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务。而从根本上说,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关于如何运用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手段的总和。因此人类脑力的发展,突破其对经济的约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可以突破生产资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它是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工具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手推磨和蒸汽磨都是劳动工具,前者的出现决定了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后者则宣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诞生。受手推磨这一劳动工具的限制,封建社会的经济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而蒸汽磨的出现突破了原有劳动工具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生了飞跃。
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指人类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事实上在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的人类目前还未能认识,或是无法利用的资源,这使得劳动对象的扩大成为可能。人类的生产过程,或者说是经济活动,是一个转化、消耗劳动对象的过程。然而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可被人类利用的劳动对象是有限的,这便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一是自然环境的容量。人类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系统行为要从外界吸取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同时向外界释放物质和能量,也即消耗资源同时排出废弃物。自然界能提供的并且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对废弃物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这二者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可被人类利用的新的自然资源,扩大劳动对象;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需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这两方面的实现都要依靠科学技术。
以人类的能源使用为例,在工业化以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以人力、畜力为主,技术含量低,消耗自然资源较少。随着蒸汽机的发明,煤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但煤的燃烧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1952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下决心减少煤的消耗,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煤燃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技术,来避免超越环境容量的限度。伴随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作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的阿拉伯国家为了抗议英美对以色列的支持,宣布停止向英美出售石油,同时将石油价格提升数倍,从而造成英美等国经济界的一片恐慌,股市大幅下挫,经济面临崩溃。在经济的发展面临受石油数量制约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在两个方面做出贡献。一是在开发新资源上,采油技术的发展,使英国北海石油的开采成为可行,在短期内缓解了石油的短缺危机;二是在减少消耗和开发替代品上,大力开发内燃机节能技术,电动汽车和燃氢汽车也开始问世。虽然这些科学技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石油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然继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依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利用核能。然而即使人类获得了利用核聚变能的科学技术,不必再为能源的短缺而发愁,也会有其他的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例如土地、大气……人类还需要不断利用科学技术来突破约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社会化的进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之中,在当今世界尤为显现。但是,在这样一个科技与社会一体化日益凸现的时代,无庸讳言,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网络技术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计算机病毒、恶意网络攻击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社会经济;能源的开发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生存空间的明显恶化;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核危机;克隆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虽能为人类医学带来新的希望,却也带来了更多关于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问题……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
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认识根源来看,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归咎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对自然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原因,即人们在选择、运用科学技术时的某些短视行为,只顾眼前的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忽视了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就社会因素而言,科技所追求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后果,都要受科技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当今大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已不再是个人行为,需要各方面的协作。这迫使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为他们提供科研条件的集团的价值取向。而某一社会集团在做出决策时总是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使得科技成果在价值取向上很难顾及其它社会团体,从而很容易产生对集团外的不良影响。
三、小结
综合以上论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即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无法估量的价值,但同时也包含带来某种消极后果的可能性。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这样一个相互关系: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极作用损害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一切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的。科学消极影响引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会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社会化过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并综合利用各种科技知识的进步加以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毅.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2、张汉萍,周世平.科学技术发展走向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3、李建华,辛勇飞,许正良.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技术经济,2000(8).
4、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尚勇.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1.
6、路甬祥.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N].中国教育报,2005.
7、张春霞,金浩,赵国栋.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