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1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1];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 IT 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2].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 3 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风险资金的进入。
2、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局限和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工序复杂、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信息管理难度大等,建筑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3],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3)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问题也亟待解决。
(4)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 Internet 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5)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美国的 PC 机的深度使用率为 38%,而中国只有 6%[4].
(6)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3、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我国信息化建设经过 20 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银行、税收等金融管理体制、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等的联网信息化建设。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4、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建筑企业而言,一个准备充分的、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应包括:
(1)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有: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各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等。只有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关系到人员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启动时机和投资力度的选择便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
(4)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标。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方面,如单机操作文档处理、数据计算,未能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整体化管理控制。建筑业在继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信息公司的力量,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金达仁。我国企业信息化渐入佳境[OL].人民网,2003-05-14.
[2] 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3-02-26.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Abstrac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ne, two, three tim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ave driven repeatedly, construction positive information to move forward. With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has entered the essence spread stage.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is financial software, ERP software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A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layman how to skillfully use and produce benefit, this paper provides a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inking, in hope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have a stimulative eff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1年12月26日,住建部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编号为JGJ/T 272-2012,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推广阶段,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操作指南。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生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业务量普遍不足,一个工程多家承包,工期短,施工力量分散,项目人员调迁频繁,施工战线长;高度竞争下多数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不可控成本大幅上升,部分项目出现亏损。这就迫使施工企业不得不进一步改进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势而生,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信息化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的术语解释,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协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有的企业认为是大势所趋,别人都这搞,你不搞就落伍了;有的企业认为这个能与国际接轨,很有国际范;有的企业则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能节省人工和加快事件处理能力,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思考的问题:
1、企业哪些方面有必要进行信息化?我们要思考的是,有哪些问题使用信息技术比人工效率高或更有效,或具有人工难以做到或无法做到的优势,没有价值的信息化坚决不要上,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做有效益的信息化,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信息化。施工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企业内控流程,提高风险防范内力;面向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战略监控能力;面向企业主营业务,提高效率和经营能力;面向企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2、哪些是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共享信息,传承知识;(2) 提高效率和质量;(3) 提高能力和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化,一般包括:① 财务管理一体化;② 预算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③ 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④ 采购集中管理;⑤ 基于业务的企业即时通信与视频会议;⑥ 工程项目质量全过程追踪及监控系统。
二、企业信息化一定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是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管理也存在着针对性。在企业早期阶段,主抓的是业务,因为要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主抓的是管理,对管理进行规范,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等企业上了规模,需要创品牌时,主抓的是文化,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就摆上了工作日程。
1、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企业管理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管理是应用标准进行管理的过程。企业管理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固化企业的那些优秀、可重复利用的流程,以此来管理企业的重复性事物,从而达到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86-02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一系列项目步骤的展开,都需要大量与之配套的相关文件和数据,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就是搜集和整合项目施工所需要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法规类信息以及技术类信息和经济类信息。
随着建筑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化生产日趋精细,企业的管理信息也急剧增加,企业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经验表明:正确反映建筑行业要求的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各项定额、数据、报表以及社会经济动态、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信息,是组织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因此,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组织模式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体系
“以信息化为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是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之所以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点发展战略,这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必然趋势。
首先,建筑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有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特别是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新市场时,由于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手段对远程管理已无能为力。其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尽管企业信息化在国内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信息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实行集中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在对信息化的认识上,不能步入信息化的误区。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
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本质是要解决总公司、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以及每个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控制。传统建筑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但是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管理层与生产层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项目部的管理职能,使项目部成为执行机构,类似于职能行使部门。
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缺少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基层直接管理模式,即分散式管理。而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化管理,即通过总部设立专职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由这类专业性机构辅助高层管理者进行整个企业范围决策管理,这就是集中管理模式,但是这种集中不是绝对的集中,而是分散与集中的统一。三层管理模式按照职能性质可以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它对应与管理组织模式中的公司总部、分公司和项目部。
1.总公司的职能:建立公用信息平台,制定各种信息规范,信息系统的维护、公用信息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建立企业内部基础数据库,比如企业内部定额、材料库编码、劳务信息、人力资源库等。
2.分公司职能:分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总公司对项目部进行管理,比如信息的初加工,然后传送到总公司。
3.项目部职能:项目部是信息的终端,也是信息的来源。很多数据和信息都来自于项目部,比如生产数据、实际成本数据、材料耗费等,因此项目部的信息最终通过分公司或者是直接上报到总公司,为总公司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提供依据。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这种信息化管理组织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传送、加工、处理为导向的”,不再单纯的以职能划分为组织模式,这也是它区别于以前组织模式的地方。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总体规划
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建筑业管理条块分割,如项目审批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建设管理归其他有关部委管理;而且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所以,为尽快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集成管理的发展目标,建筑生命周期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协调起来共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业务整合、流程优化、组织业务功能合理、管理目标统一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统一协调,建立起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二)统一完善建筑业基础信息编码,规范业务流程
建筑业管理的基础信息编码和业务流程统一是管理信息共享、交换的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总承包、施工、装饰等基础信息规范编码系统,统一行业业务流程是建筑业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基本工作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统一规范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流程。如用友财务管理软件、北京今驰公司开发的“建筑材料管理工程系统”软件、北京光环和税公司开发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等。
(三)拓宽渠道、增大投入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投入。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专业公司)、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创造一个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每年用于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应该逐渐增加,并且集中安排重大基础工程和骨干项目;采取增加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价格补偿等办法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实行市场准入和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多渠道吸引外商投资。
2.根据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实行不同的筹资方式。对适于实行股份制经营的项目,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对适于在市内或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项目,可采取共同投资、合作建设的方式;对适于在国际上招商引资的项目,则应积极吸引外资。
(四)加快信息资源分类与整合,建立数据生产、维护与共享机制
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之一是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的前提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数据的有序生产、维护与管理。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清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建立数据生产、维护和利用机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崔惠钦.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应用[J].施工技术,2008,(11).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4
关 键 词: 建筑企业信息化 数据 门户网站
一、信息化发展
信息管理就是指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建筑企业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
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2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 3 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框架
1 框架总体结构
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它应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 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已有软件的利用以及系统评估准则, 如图1所示。在上述4个方面的内容中, 前3个方面对应于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时所需考虑的不同侧面, 最后一个方面即系统评估准则代表前3个方面所需达到的目标。
2 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
为了使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以便适应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有必要分析、总结目前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方面及其主要形式。
项目管理要求管理者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 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 以实现项目的总目标。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由项目的管理组织、管理活动及管理对象3个方面决定, 如图2所示。这3个方面相对独立, 相当于一个3 2 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
为了使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以便适应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有必要分析、总结目前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方面及其主要形式。
2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要求管理者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 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 以实现项目的总目标。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由项目的管理组织、管理活动及管理对象3个方面决定, 如图2所示。这3个方面相对独立, 相当于一个3维管理空间的3个不同的维度, 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在该空间进行。
图2.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结构
2.1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活动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活动可分为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机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如图2所示。按其执行者来划分,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活动可分为企业层管理活动和项目层管理活动两种。根据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活动的内容及执行者建立的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每个模块用于处置一类相关的管理活动, 以下分析将深入到模块内进行。
图3.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组成
3 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
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以下将简述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用到的关键技术。
(1)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工作流等方式实现远程用户的协同工作。它不仅可以便于项目层的管理人员之间共享信息, 也可以便于企业层和项目层之间的协同工作。例如, 当项目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向企业层管理人员报告信息时, 企业层管理人员只要在线, 就可以及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回复。特别是因特网使网络的连接日益方便经济, 网络技术可以应用于项目管理之中。
(2)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技术支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流进行定义和管理。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很多较为固定的工作流程, 在系统中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 可以加强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3)工程数据库技术。工程数据库包含了几何的、物理的、技术的(或工艺的) 以及其他技术实体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涉及大量的文档、图形等数据, 因此有必要采用工程数据库系统。
(4)XML文档标准。在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将存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交换, 为保证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可读性, 信息数据必须符合一定的数据交换标准。XML通过标记的内容和标记的相互包含来表现文档结构和内容, 可以支持对XML文档进行类似数据库进行的操作, 从而大大地方便了对文档信息的管理, 并适合用于建立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系统的文档数据交换标准。
除此之外,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 管理工作项可以分为程序化工作和非程序化工作。其中, 程序化工作需要进行信息输入, 如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这种工作一般具有较为固定的信息处理流程, 如提交、审核、审批; 而非程序化工作不需要信息输入, 例如项目监控。但是, 非程序化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程序化工作, 例如, 在监控中发现了问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
(5)电脑技术。手提电脑体积小, 重量轻,便于携带, 适合作为施工现场信息终端, 除用于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外, 它还可以利用无线联网技术, 使管理人员在现场及时地访问项目数据库信息, 前提是将其集成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
4 已有软件的利用
尽管现实中存在开发“大而全”的集成化施工项目信息化软件, 但是,没有必要那样去做, 因为有一些软件已相当成熟也很便宜, 可以拿来直接利用。目前较为成熟并广为应用的已有软件可以分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
(1)日常办公业务软件。主要是Microsoft Office系列这样的办公应用软件, 可进行文字和一般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如公文、信件、表格的打印, 月、季工程结算报表的编制等。
(2)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和资源管理软件。主要有Microsoft Project,具有进度计划的动态管理功能以及资源管理及优化功能。
(3)通用图形软件, AutoCAD,用于绘制施工详图、施工设施布置图等。
系统与已有软件的集成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数据的集成, 例如, 直接对Microsoft Project的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另外一种是基于程序调用的集成, 例如在系统中直接调用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
5 系统评估准则
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指标有多种, 如系统的实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同样, 也有必要建立一些准则来评估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适用性。基于上述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的3个方面,列出如下9个主要的功能测度,用来代表建筑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特征。
(1)考虑主要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2)考虑项目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式中主要类型。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变化。
(3)允许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设置。系统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工作, 设定该工作的开展包含哪些步骤, 每一步由哪个部门(组) 的哪个人来负责,以及每一步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目的是确保系统能适应工作流程的变化。
(4)可以集成已有的成熟软件。如办公自动化(Microsoft Office)软件等,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已有的成熟软件能得到应用。
(5)能通过集成已有的软件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屋子管理、机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目的是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包含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方面。
(6)能够设置信息交流文档的内容和格式。例如, 各地方规范中关于文档格式的规定可能不一, 目的是便于对文档格式的修改。
(7)包含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目的是确保主要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应用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 以便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8)提供必要的外部接口。目的是适应外部信息化环境。例如, 工程参建各方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数据的来源仍是基于纸介质, 或者仍需按照特定格式提交纸介质的文档。
(9)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的管理。目的是便于信息的再利用。系统可以使项目管理信息沉淀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 可以根据信息重用的需求, 正确地输出信息。
五、结束语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 信息化 网络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即信息技术革命,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信息化是时展的潮流,是先进生产力,“信息化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概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实际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先驱者依照工业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管理概念。至90年代,世界各国便相继开始了信息基础建设。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地进入信息时代,世界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拥有信息和知识的国家将走在世界的前端。在中国,信息化早已定义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2011年5月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纲要》提出全国的施工企业应在 “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普及。2012年5月又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作为行业标准。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并引导这一发展趋势并之做好了准备。建设施工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变得越来越知识密集型,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竞争力,在市场中占取成本、技术优势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研究课题。下文就如何推动信息化应用和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的采用过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企业内部外部相结合,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及时把握机会事项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从而到达提高企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一)快速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的决策可通过信息化交流的平台,高效的发送至各部门的基层单位,使决策者通过网络实时有效的掌握一线的工程进度和质量等信息。在管理过程中灵活的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对所有需要处理的信息进行高效的传递和共享,降低办公的时间成本,最大限度的满足项目运作的需求,增强企业管理自动化。
(二)组织结构优化,树立品牌形象
传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复杂臃肿,信息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需求的反应缓慢。而信息化的建设及发展,根本地解决了这些弊端。决策者可在信息化构建的网络平台上,了解第一手的工程进度资料,实现企业的人、物、机械、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试用,实现向网络管理的结构转换,推动了企业结构的再造。成套合理的企业运作,公开明朗的网络流程,工程项目参与方共享共监督,使企业充分发挥其品牌效益,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姿态。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应用
(一)信息化战略应用的基础在于软件建设,企业管理部门和个项目部之间进行稳定的网络连接并建立向工总信息宣传形象的企业网站。并由领导督导推行,保证各部门步调一致的理解信息化,利用信息化。
(二)在制定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计划时,对项目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各部门针对管理内容和相关制度,总结出可操作并贴近企业管理的需求计划。根据计划的内容,在进行具体的精细化处理,尽量考虑充分,避免日后对流程系统的修改。以文字、图像等多维表现方式进行企业数据的统计,建立完善全面的系统,以便在工作中即使准确的寻找到所需信息。其中应包括物资、设备、人员技术档案等各种静态数据的准备。
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企业领导及员工信息化水平较低、对信息化的认识偏差较大,从基础知识的意识上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并不了解信息系统的真正作用,简单认为信息化就是网络远程办公、计算机辅助,将信息化当成一种工具。
2.由于对信息化认识的误读,企业管理者往往会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在并不详细了解管理方式和流程的基础上,整理一个新的流程建立一个详尽的设计。事实上,这样开发出的程序很难有失效性,难以达到一套符合企业需求的构架。
(二)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各项问题的解决策略
1.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意识。在观念上让使用者将信息化区别于传统的模式,避免系统的闲置。深入培养管理体系理论、并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普及项目级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对信息化的认知及操作技能。
2.选择对建筑行业有过深入研究,对施工的管理和现状了解深刻的软件供应商。要有专注的行业解决方案,以及提供成功的实施案例,并具备较强的研发及持续研发的实力。企业可选择与之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发,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或自行梳理企业的各项流程,选择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雇佣信息化复合型人才进行后期的维护与研发。
五、结语
信息化是企业思想、管理技术、实际操作能多方面的集合,是各个部门共同肩负的还需要成熟化的体制。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参考国际标准及成功案例,针对个体特征,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建立起信息化发展的标准构架。以让企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目标,不断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结合实践与探索,担负起建立自身特色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智亮, 吴炜煜, 彭明. 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杨成祥.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 36(13):200-201.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范文6
中建创业致力于向行业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信息化建设不同需求,并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高效、创新性的渠道增值服务,协助合作伙伴巩固核心竞争力,快速开拓市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技术与资金优势
中建创业致力于成为领先的IT产品和增值服务的供应商,并拥有一支精通产品增值分销业务的团队。通过六年来对渠道的精心耕耘,中建创业的增值分销业务已经形成了产品增值营销、渠道通路、服务支持三合一的核心竞争力。中建创业将持续以服务渠道、支持渠道、发展渠道为己任,为中国信息产品流通渠道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建创业与多家厂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多年渠道服务经验,并且一直坚持学习和总结行业其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己为渠道伙伴提供服务的能力,并衷心期望能与合作伙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中建创业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不但可以进行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各种技术支持,还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业务扩展和提高销售。通过服务套件产品化、价格标准化,中建创业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在最短时间内轻松地把相关服务套件纳入到销售行列内。
中建创业专业的技术队伍,可以为客户提供长期的软硬件产品的售后保修维护服务,包括服务计划的制定、热线支持、现场检测及维修、远程监测、定期客户服务总结、定期系统正常性检查、设备保修、代管服务以及为客户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最终使厂商、中建创业、合作伙伴和用户实现四方共赢。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强大的资金信用支持是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之一,中建创业不但自身具有强大的资金后盾、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中建创业还愿意与合作伙伴共同分享这一优势。
凭借母公司几十年的物流运作平台和服务体系,中建创业有能力为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
荣誉与使命
近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建创业取得的业绩有目共睹,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和各界的高度认可。中建创业获得的以下奖项即是有力的证明:
2010荣获中国信息产业年度高成长性企业10强,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于2010年12月颁发。
2011年荣获华为公司最佳销售总经销商,由华为公司于2011年5月颁发。
2011年荣获中国电脑商500强之分销商100强第28名、中国电脑商500强之方案商200强第186名,由《电脑商报》于2011年7月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