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1
[关键词]“两课”教师;“两课”教学;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任启州,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20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指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近年来,高校“两课”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两课”教学效果低下原因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两课”教学低效的原因有许多,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两课”教学不和谐的“离心力”。然而对于这一问题成因的探讨,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流于面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造成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构成体,而是一个包括教和学两个动因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目的。它是由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与行为主体相联系的起着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因素所构成的、在动静交替转换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师生的互动行为。在其构成上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显,如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板演示范、实验操作、表情姿势等。从现象上看,这种行为有很大成分的无意性(多是有意后行为)和不自主性。这种显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认知和把握。其二是隐,是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态势,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意识性、稳定性和自主性。这种内在的行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显得扎实而专一。在“两课”教学中,教师只有把隐全部投入时才能产生教学效益。因为它具有内在的、强迫的力量,迫使教学行为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对行为进行调整和修正。
一、对“两课”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高校有两类课:一类是使人作为人、成为人;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它是两种学问、两种课。高校开设的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两课”就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高校“两课”的基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既是高校“两课”教学的本质定位,也是确定高校“两课”教学的逻辑前提。依据这一定位,高校“两课”教学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强调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两课”讲授的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专业课讲授是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学问”,两种性质不同的课程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鲜明的政治性是我国高校“两课”教学的根本特点。这一特点要求在“两课”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灌输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要通过知识的传播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对教材内容的生成
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两课”不是一般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公共课,而是思想性、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课程。我们不仅应当尊重理性,而且能够做到以理服人,“两课”教学的特殊效益性,使我们应该始终对“两课”教学有一种忧患意识、阵地意识、历史使命感及责任感。对其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障。
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对现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评价不高,认为它没有成为学生愿意看、愿意学的活教材,使任课教师无从着手,大伤脑筋。教材中的基本理论是大量史实所得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对该时代最高的理论化概括,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具有稳定性。怎样处理基本理论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复杂性的矛盾,是横亘在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面前的难题。教材的编写相对于使用较稳定,因为抽象理论需要使用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去运用,理论是从特定的生活中抽象出来,而大部分教师在讲解时,不能把它回归于生活了,只注重结果的感受,不注重过程的感受。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教师的观念陈旧、思维僵化、知识结构单一,正如在我国时期是适用“城市包围农村”,还是“农村包围城市”一样,在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中,教师的作用可见一斑。“两课”教师要力争系统地讲授理论课,才能在自己讲课中产生更多的发散点和触点,才能优化其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学生所喜欢,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的把握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对“两课”改革前景的估计中,认为“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占85.4%,“前途未卜”的占12.9%,“越改越糟”的仅占1.7%;在对大多数“两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进行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老师语言生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讲解透彻”的占29.5%,认为“教师语言平淡,基本能够把知识点讲解清楚”的占51.2%,“语言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者也为数不少;在对“两课”教学感受的调查中,认为“受益匪浅”者占32.8%,认为感觉一般者占53.6%,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占13.6%。由此看来,在大部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的思维霸权、知识霸权、语言霸权在强烈地挤占学生自身建构的空间,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低效。
新时代的大学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敏捷、节奏快;思维独立、不盲从;思维活跃、信息多。大学生进入了思维逻辑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他对事物、对理论的究根问底,是他的逻辑周延性和知
识完型的需要。而“两课”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部知识体系的不周延,还有知识陈旧、重复、断裂、肤浅问题等等,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缺少震撼学生心灵的逻辑力量。教师在讲授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动力的价值,仍沿袭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点你背”的单向灌输方式,抑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淡化知识记忆,重视情感、价值,要有强烈的找到问题症结并把之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与学生先共情,再共鸣,观察生活找问题,援用理论解决问题,阐释“老问题”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讲述“新问题”更要有深沉的历史感,体现理论的时代价值。
四、教学方式的运用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多元化的思潮,迫切需要我们用理论去阐述、论证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但这正是我们当前的“两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少教师在“两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讲理论多,讲实践少;讲历史多,讲现实少;讲已经定型的多,讲正在发展变化的少,使元理论更显得呆板。“两课”教学方式的单一,影响学生听课兴趣和效果,学生就很难把理论转化为自觉信念。在“学习‘两课’后,你是否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的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经常用以指导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占27%,认为“偶尔运用”的占49.6%,“基本不运用”的占23.4%。因此,从教和学两个方面都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在调查问卷中,学生们认为较好的教学方式居前三位的是“看教学录像”占27.2%,“自由讨论”占21.4%,“演讲”占14.6%,而“组织听报告”的占11.7%,“集中学专题”占9.8%,“写小论文”的占7.6%,“一般讲授”仅占3.7%。因此,“两课”教学应减少教师一般讲授的份量,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讲座、讨论、参观、看录像等辅助教学的结合方式。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是“两课”教学的三项任务。对学生只教知识或结论,不进行能力培养,就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问题,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现实生活总是运动、发展的,人们面临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固定的结论或知识一旦遇到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学生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或知识就会失去其现实作用。因此,“两课”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既进行知识教育,又对他们进行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有作出结论的能力,就可以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融入时展的主流价值观中去。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理论的现实力量和理论魅力,在心目中树立起的理论威信,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对实践的思想指导
在我国高校的两课教育中,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虽然也比较多,也有很多这样的组织,但是实践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收效不大。这到底是因为整个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所致,还是我们的做法本身有问题呢?
综观我们的实践活动,大都缺乏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思想,一般都是高度组织化的,带有明显的强迫性,而且活动的后续教育工作很缺乏。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忽视了通过活动使学生人格结构中形成新的内容。学生只有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才能确保学生将他们的选择、兴趣、价值带人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以,“两课”教师在实践的指导行为上,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正确预测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明确理论来指导。
搞好“两课”教学是党和国家赋予“两课”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是“两课”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两课”教师只有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理论思考和思维创造的空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对理论的正确理解,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陈秉公.“两课”教学的六个基本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4,(1).
[2]吴倬.论“两课’教学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6).
[3]陈占安.对进一步推动“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2)
[4]杨建辉.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1).
[5]李喜蕊,徐英军大学生“两课”学习心态调查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2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52-02
“慕课”教学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在高校教育中,我国高校学生的其中一项必修课程,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是学生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慕课的出现实现了其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进行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将“慕课”引入其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中,笔者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这一话题,展开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一、“慕课”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施行“慕课”教学的时候,没有实际意义的班级编制,只需要通过网络注册过后,便可以接受到开放式的大规模网络课程;接着网络的普遍性优势,一门课程在进行时,在线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有数万人或数十万人。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独角戏式的教课最明显的优势有以下两点:
1.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慕课”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喜欢和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主体进行设计和运行的。从而使得学生不再是单向获取课程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是固定的角色了,可以实现互为师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针对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来制定考试内容;课程的信息量较为精简,以知识点为章节进行学习,利于复习。在“慕课”教学模式中对启发式教学理念较为重视,教师扮演者导师的角色,以小组讨论替代大班授课,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地位能够平等。
2.对学习的时空界限实现了突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校园、课堂、学生和老师甚至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而“慕课”则不一样,其利用互联网将学习的大环境做了新的拓展。因为“慕课”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与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场所、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慕课”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交流问题等方面都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且更加具有开放性。
二、“慕课”与精品课程的区别
众所周知,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重要部分,其本意是希望建设一种集专业师资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示范性课程。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而“慕课”相比较于精品课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1.微观角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重申报、轻建设”是在精品课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点上不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创新程度“慕课”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慕课”教学模式绝不仅仅是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它还包括互联网与教学技术的融合创新。“慕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视频教学,分化为若干微课程,并且在为课程中设置学习问题,类似于闯关游戏,只有完成问题,才可以继续下个微课程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过程中走神的现象就会减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或是疑惑,可以实现在线提问并可以及时得到在线解答,从技术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慕课”教学相比较于精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更精细更加有趣味,令人耳目一新。
2.宏观角度。精品课程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静态的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的提供和建设者不会进行教学组织,只是将各种课程资源展示出来。而“慕课”则不仅仅是将课程资源进行制作和展示,更是通过网络使得教学过程实现全程参与。在“慕课”的平台上,学生的学习、作业、学习进度评估、考试甚至是证书获得等都包括在内,所以“慕课”实现了完整的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简而言之,精品课程仅仅是利用网络将教师的教学视频展现出来,而“慕课”则不仅仅如此,更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精品课程仅仅是一项教学视频的展示,而“慕课”则是以适合学生学习为原则,以个性化学习、互动化学习以及在线反馈等方式,最终使得课程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参与和互动,这便是较之于精品课程来说,“慕课”更加为学生欢迎的因素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慕课”的运用方案
在上文中,重点分析了“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慕课”与精品课程的区别,这其中不难看出相比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和精品课程“慕课”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也就是说,“慕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和运用可以很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了以下几项方案。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实现“慕课”的实际运用,是非常复杂且宏大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是高校所有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和齐心协力。高校中的各部门领导也需要对“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运用工程引起高度重视,将这项宏大工程的航向把好,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思想坚持下来,并对其课程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以及对工作全过程进行管控,为开展“慕课”运用工作开辟前进道路并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教师需要将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不能墨守成规,努力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基础实力在于教师坚定的教学理念、厚实的教学功底、国际化的开阔视野以及娴熟的网络技术,加上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方法等因素的集合,与此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水平、打造优秀师资队伍的必要条件。应该努力将好的形式和好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实现“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这本课程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将高校实际进行有效结合,统筹规划,对其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利用多种不同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实现将思想政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的教师团队打造出来,进一步实现“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效运用。
最后,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而言,需要实现“慕课”本土化,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所喜欢和接受的终生受益的难忘课程。具体而言,第一点,高校相关教师需要对政治理论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梳理并进行高效提炼,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梳理,并对其中的脉络进行精准把握,将慕课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明确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慕课的运用范围和适用程度,将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慕课构建出来,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更加广泛的理论课教学。第二点,实现“慕课”与理论课课堂的融合,实现更为高效、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慕课视频、小组讨论、测验考试等手段实现多元化课堂,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课堂的乐趣,并进一步实现对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激发。第三点,高校的相关教师需要将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慕课平台搭建起来,并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疑惑向老师进行提问,教师对此进行实时解答,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平台提出该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意见,由相关教师对此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并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进行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与精品课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将“慕课”的优势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笔者在本文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运用方案,另外笔者也希望本文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实践与反思这题话题的研究中起到些许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豪.“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04):70-73.
[2]胡雨.“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与创新[J].宜宾学院学报,2015,(08):120-125.
[3]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A]//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学院,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学院,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院,2013: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3
摘要:社会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对国情、民情、社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明确目标,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大学生。但是,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空洞,仅仅为了上级的检查需要,最后成了简单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说几句空话,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社会实践教学成了应付上级的“例行公事”。
1.2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深度。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刻性、持续发展性明显不足,重复性、模仿性、浅层性的现象大量存在。
1.3社会实践教学功利性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和大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过于注重、追求包装和宣传,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
2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时,片面强调培养专门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摆到可有可无的位置。
2.2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诸多理念还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在机制保证和建设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管理机构的多头领导、多重管理,最终导致管理混乱、无序、效率相对低下。二是缺乏长期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三是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时多时少,从制度上缺乏长期、可靠保障。四是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3模式上乏创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式上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
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进的几点对策
3.1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要切实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新一代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坚持把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各级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既严格又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定期培训、交流制度,保证该支队伍始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3.2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⑴建立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专人负责,专任管理,统一调度、安排人、财、物,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统一协调。⑵制定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长期间建设发展规划,对社会实践教学有序、合理安排。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中相关部门的要求出台具体政策,保证社会实践教学人员和经费的配备。⑷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⑸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个学院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通过派驻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学院,加强与学院、大学生的互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4
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试题库的准备和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调适、考场和场务人员的安排与协调等工作,需要教学单位(一般为思政部或学院)、教务部门、设备处及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面广量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前期充分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的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机考模式的实施在我校尚属首次,但全国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了先期探索。为了充分了解机考这一新的考试模式,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对已经实施机考模式的淮海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两所院校机考模式的机考系统、试题库构成、考试成绩分布、学生成绩构成比例、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经验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的数据资料,摸清了现有机考模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机考模式的实施运行情况及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为我校进行机考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2.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必须取得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此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首先积极与教务处和计算机中心进行协调,取得了教务处的首肯,并得到计算机中心的软硬件支持,为机考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题,成功申请了学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得到首批立项启动经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项目立项后,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立即启动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首先,经过分析综合,制定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对机考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试题库的开发与构成、总评成绩的构成、考试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设计。其次,在比较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与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利弊之后,认为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成本较高,且受制于人。而自主研究机考软件系统灵活自主性强,成本较低,因而选择了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我校选择了一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并与之签订了机考软件系统开发协议,确保按时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机考软件系统。再次,将部里教师按任课情况进行分组,组成了四门公共必修课试题库开发小组,按照试题库开发要求,具体负责试题库开发工作。
4.分步骤实施。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一年多,机考软件系统和试题库开发完成,机考模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机考模式顺利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采取了分三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组织部分学生模拟。为了测试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了解试题库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首先选择了试题库比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用400名学生进行现场上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证明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稳定,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区分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步,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部分学生模拟之后,针对模拟过程中试题库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完善。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做好预案的基础上,于1011年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中正式进行机考试点,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第三步,全面推行。在前两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1013年6月在所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全面推行机考模式。由于参考学生量大(8000人左右)、时间长(历时四天)、计算机中心条件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对考试的监考教师安排、考场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具体教务工作与教务处、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做好预案,确保本次全校机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优点
在实施机考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与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机考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传统的书面考试印制试卷需要大量的纸张,特别是对于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以我校为例,每年校本部和南方学院每门课就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共四门必修课,以每门课试卷最少需要6张16开纸计算,就需要144000张16开纸,这对森林资源将是一个不小的破坏。机考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中心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做到低碳环保。
2.减化组织协调程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原有的考试模式中,每次考试前首先需要教务部门安排考场,由于每次每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且考试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半天时间只能进行一场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教室资源。其次需要安排大量的监考人员。以每个教室两名监考人员计算,每门课程需要大约100位监考人员。由于本部门无法满足监考要求,需要经过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协商确定监考人员,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疏漏。采用机考模式以后,可以大大减化程序,减少监考人员。由于考试全部在学校计算机中心进行,毎场考试只需要1小时,一天可以安排6场考试,本部门的教师完全可以满足监考需要,本部门完全负责安排考场和考务人员,只需要考试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中心电脑维护人员即可,大大减化了程序,减少了监考人员。
3.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工作。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由于是大班教学,所以阅卷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实行机考模式后,学生完成答卷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完成分数统计和考试结果分析等工作,既增加了评卷过程的公平性,也省却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
4.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原有的书面考试模式,虽然也制定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难免没有人情分,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显然很不公平。此外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也不少见,机考模式现场由计算机随机从已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生成试卷,考生一人一机进行闭卷考试,每位考生的考题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同、难度系数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作弊,另一方面由于每份试卷不同,学生也无法作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考试结束后机考成绩立即生成,避免了很多人情关系,学生十分认可。平时成绩的获得也是有据可查,主要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课程论文来进行评价。所以学生普遍反映机考模式更加公平公正。
三、机考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践证明,机考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示出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机考模式主要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近现史、原理和中国化理论,但这些客观题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建议在采取机考模式的同时,增加一部分材料分析题,任课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利用上课时间通过PPT展示,学生当场做题,不需要另外安排考场,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现有的机考分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过大。考试是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过程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多数实行机考的学校来看,机考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只占30-40%,从而容易使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前把书本好好啃一遍,平时按时上课、做作业,总评成绩不会差,从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活动,既不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建议在采用机考模式时,降低机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对学生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5
为准确把握网络背景下思政课实效性的现状,笔者对三亚学院的师生进行了问卷式和访谈式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网络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1.1 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机遇
1.1.1 网络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侧重于讲授知识性较强的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另一方面大学生注重现实和实用,对抽象枯燥的思政课兴趣较低.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网络中即时、丰富的信息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避免课堂案例过于陈旧和理想化的同时,使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 网络变革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死板,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静态、平面的课程内容以声、色、貌等学生容易接受的三维立体、动态的直观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站和网络平台(如论坛、E-mail 和各种沟通软件),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并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1.2 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2.1 网络大环境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传统的“灌输”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师生间互动性较差,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当大学生可以按照自我兴趣和需求在网络中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时,传统教学的缺陷就会被放,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就会降低.这不利于大学生发展,也不符合思政课顺应时展的要求.
1.2.2 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淡化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领域,但这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份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的现象.过分依赖网络不但会冲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使大学生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甚至产生极度不自信的后果.
1.2.3 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抑制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也才初步形成,还不够稳定.当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特别是一些伪装过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出现时,他们的视线就会模糊,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被侵蚀和动摇,甚至放弃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思政课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1.2.4 网络的大环境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当前,大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从网络中直接获取,有时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要全面.这既不利于教师学术权威的树立,也不利于思政课感召力的发挥.网络知识较庞杂,更新速度较快,大学生在紧跟时代和网络变化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却因时间、精力或知识结构的限制,很难紧跟网络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中的种种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2.1 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所必须把握的原则网络背景下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要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坚持思政课教的主导性、导向性不动摇的前提下,注重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性的原则.
2.1.1 坚持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政课必须紧跟时代特点,把理论课与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多种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原则.
2.1.2 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当前师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尤为重要,所以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良性、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总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的原则,这也是高校思政课依据课程理论的特征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所做出的必然要求.
2.2 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2.2.1 变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论坛、邮箱、微信、QQ 等)直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在师生间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互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线教学、课堂在线搜索、课后在线学习、练习与考核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既可生动、直观地吸引学生,又可较快地调整教学内容;既可最大限度的使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又可促使学生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境界.总之,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2.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导多元文化和价值趋向网络信息中的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那些非主流的、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整合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思想和道德上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增强正确鉴
别网络中的信息,防范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的侵蚀的能力,选择积极的信息,自觉吸收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观念,不断地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2.2.3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一般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在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技能上还有一定欠缺,特别在网络信息庞杂、技术更新速度飞快的条件下,这一欠缺越发突出.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使他们及时地学习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网络信息,更好地驾驭网络和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范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机制;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9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实现,使其内在要素自身及与外在社会、环境和技术等要素相协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效运行,达到促进教育内容的接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接受机制作为隐藏于各种教育现象之后的运行机理和内在逻辑,本身是抽象的,但因教育的实践性,其表现却是实在的。决定高校思政课效果最根本的、最基本的两种机制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笔者将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平衡和评价机理,以期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教学环境与教学主体: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源
高校思政课接受需要动力,而动力最重要的表现是活力,其活力的衡量尺度是效果或发展。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动力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赖以运动、发展和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社会发展加速与个体素质提升困难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政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其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这一矛盾既是高校思政课的源泉与动力,又规定着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与方向。以下将从多样化教学环境与多元性教学主体两个维度,建构知情互补的高校思政课动力系统,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的整合,以提高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一)以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强化高校思政课的主导性
教学环境的多样性特征,源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教育现代化促进了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时代性的课题。在这种特定境遇下,主体接受各种现代化的价值与观念,产生了特殊的心理期待与困扰,对高校思政课环境提出新的要求,急需强化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由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本质特征,如果能积极地发挥人类的意识性、自觉性、可选择性的能力,顺应教育的社会性、物质性和对话性的特性,那么就可以从环境中获取高校思政课的动力,增加接受的可能性。
首先,要整合高校思政课的技术环境,促使学生接受特定的思想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的同一性,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虚拟技术负荷着人文价值,支撑着人文维度[2]。技术变迁中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运用,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对现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主体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趋于多样化。虽然教育教学环境的新特性挑战了国家的主导性与统一性,但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精神环境的创设,创设精神环境,需要依据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促发积极心理,避免消极精神,积极开发高校思政课的激励与引导功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性图景化生活与现实判断中建构理想信念的思想冲突。关于利益环境的设计,需要从利益诉求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联合学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部门多方协作,满足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格完善的利益,这种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发展的持续力。因为利益需求是社会的唯一推动力。
(二)以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体验性
人作为最有灵性的生命体,既是主体性的存在,又是价值性的存在。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来理解,其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若干因素构成。其中,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主体平等对话是其相互关系的核心。高校思政课是双边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要从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心理层面着手,旨在体现教育的体验性,开展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实践的针对性的教学。
1.主体认知对高校思政课接受的促进作用。虚拟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主体的感知能力,高校思政课主体认知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3]。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情况,甄别和筛选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在这个设计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研究,可以理解为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情况下进行渐进性和累积性的自我建构过程,认知过程的表征有同化、顺化和调节几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认知图式是一种知识的组织体,它能控制感知思维与行动策略,并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中。要根据学生认知状况的阶段性、层次性、个体性地确定知识框架,确认教学重点,建构系统化的整合知识块,形成体系化的教学结构。在教学流程上,通过概念和现实图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在教学目标上,从认知的个体性出发,满足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模块化及自主选课。
2.主体情感对有效传递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观的持续作用。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情感。教师用情感共鸣和互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设立情感教育课程,建立情感教育导师制,拓展尽可能的校园内的情感教育途径[4]。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时正是成就成熟公民,强化对社会的责任的过程。因爱国除了源于认知外,还有情感因素的作用。不管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还是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归因,都与学生情感的作用分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并对其进行启发与引导,那么将会形成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增强其政治认知学习的效果。双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都有各自的信念形成路径。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的确认,他们的信念对教师的知识及判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的对话交流中,逐渐产生了对真、善、美的确信与追求,这种信念有助于增强对理论与观念的接受度。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平衡源
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高校思政课的平衡机制是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多个要素的协调而保持和谐有序稳定状态的运行机理与方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起着平衡作用。课程本身是一个关注实践的领域,包括课程编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高校思政课课程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被社会教育体制所认可的思想体系,上升为集体意识。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要将设计好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整合不同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把握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平衡。
(一)中华文化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的预制性
中国思想文化从以德性自觉的人性论为侧重点到的社会性自觉的人性假设,都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取向产生根本影响。
1.中华文化传统对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接受提供了内在依据。当下科学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人解放思潮都对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文化之根产生冲击。在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下,高校思政课经历了圣化、去圣化到再圣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受到了,以追求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教育为旨趣的思想文化的直接影响。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提出了人都是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的观点。《论语·述而》中提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型的德性传统具有社会感召力,现代的社会性传统具有社会民主性,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在课程设计上认为,传统圣贤特质并不是神授的,而是文化传承的结果,体现在传统道德教化中树立典型和权威。西方学者也认为,“不仅权威及其血统,而且社会中的一系列行动模式、角色、制度、象征符号、思想观念和客观物质能够产生神圣的感召力。” [5]
2.中国化为高校思政课的持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经验。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中国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增强,社会与国家的同质性增强,从而使教育的社会性自觉和德性自觉走向规范和整合。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性人格形成有特殊文化传统和制度的渊源。因而,中国文化的预制性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提供了内在依据与现实路径。网络社会的发展下,高校思政课接受度提高要通过网络参与方式使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获得利益表达渠道。现代型人格的形成因条件的特殊性,只能通过一定的契约关系使新社会实现有机整合。价值教育国际化是一种传统,高校思政课课程设计不仅关注大学生德性自觉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社会性自觉素养的提升,更关注其理性自觉意识的培养,这是对人类对文明与秩序的一种尊重。大学生中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需要依赖于法治化的教育制度安排,即高校思政课要依赖于大学生的自觉协商意识,形成和平解决争端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价值观教育特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综合诉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接受度受到传统文化、制度安排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外,根本上受制于价值教育的价值判断的主体性与历时性。
1.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智力教学多为掌握知识,以目标实现与内容传递为旨趣,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的。运用智力学习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服务,确实可发挥教学方法和知识传输的效率上的优势。但这只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却不能代表学生的自主性能自然生成,个人素质会自觉产生与发展。价值学习具有事实知识学习的特征,更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主体体验性、效果长期性、信念持久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依托于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大学生知行能否统一,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任务。从学生视角来看,价值教育的效果与其生活经历、学习环境、生活情境和自我启蒙意识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考虑网络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着眼于大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养成主体的习惯,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2.价值观教育与智育的共同性。教学论认为从教学目标出发,学习是事实、技能和规范的传授与习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工作者应掌握知识学习的直接作用方式,平衡操作性与监控性,发挥外显性与内隐性,挖掘普遍性与迁移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高校思政课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趋向目的性、生活性和实用性[6]。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得当,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针对性。而针对性则在于能否解决问题。高校思政课采用问题式教学时要充分把握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历的起始、中间和目标三个状态,将任务领域转化为人的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表征,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7]。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心理机制、策略选择和技能形成等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上,克服教学方法的单一认知取向,完成教学的整合。在个人品行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上,要用整合模式培养一贯性的品质。教学方法也需要整合,即从主导到主体,从单一到多元,从灌输到渗透,从环境到情境的转变。
三、教学评价:高校思政课接受的动力平衡源
高校思政课评价作为对教育教学绩效考评的重要方面,主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测量,使得教学系统趋于合理,并用于修正下次教学行为。高校思政课评价是以人的素质为对象的一种观察、测量活动,应遵守未来导向原则、整体推进原则、渐进累积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和多元化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测评的蓬勃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新时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在目的上从分类功能发展到培养功能,在内容上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机构上从管理本位转向服务本位转向。评价具有引导和整合的作用和功效。社会评价趋于多样化,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也需建立自己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设置多重性评价指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综观泰勒、斯塔弗尔比姆再到斯坦克等美国学者提出的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高校思政课评价要明确教学目的与任务,关注接受效果,关注学习活动中相关人员的多种意见,关注教育效果的长远性,重视师生的应答情况以及量表的科学性。高校思政课评价在取向上要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态度,给学生创设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学决策人性化。评价者应考虑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应考虑教师、家长和相关人员对教学的参与能力。高校思政课评价的科学化要充分整合与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
高校思政课评价的内容要与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效果的时代性使得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标准与指标应向多样化转变。高校思政课评价机制应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应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公平和权威的评价要给人选择权、机会均等和程序正义,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个体的全面评价。高质量的教育观推进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标准由单一性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因此,高校思政课评价应从目标导向发展为人本导向,从把学生作为传承工具到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从社会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向,引导其逐步得到全面发展。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反馈手段巩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为高校思政课评价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空间,所谓反馈即将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与再输出施加影响。教学评价作为对高校思政课各种功能的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权力制衡和诊断性作用,其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育创新及其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反馈形式,多样性的反馈工具与手段,快速和及时的反馈可发挥多元性评价的积极功能。结合控制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高校思政课评价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其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事实上,任何一种评价机制,失去反馈都是大打折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要借鉴国外教育评估经验,“加强单位评估和学程评估”[8]。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的现实课题。高校思政课大系统中动力—平衡—评价机理三个维度反思高校思政课的接受机制,对于解决教育质量困境,探索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效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课体系具有深层次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慧,黄红生.虚拟技术的人学审视[J].求索,2010(10):7578.
[2]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6265.
[3]褚惠萍.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19120.
[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5]刘儒德.论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