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构建和谐校园

一、引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敏锐的政治修养和较强的法律素质,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事关国家兴衰,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因此,大学校园在进行专业文化课的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加强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文明的校风,共创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能够使生活、学习、工作在其中的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陶冶性情,锤炼品质,塑造精神的效果,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心愿,也是家长和社会的期望。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要自我身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校园。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应该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充满活力、诚信友爱、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环境雅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

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谐校园的构建有赖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与特征

教育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君子所立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为官修官德,为师修师德,做学生就要有良好的品德,有“德”才能明理讲义,知廉耻。古人云:“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当今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在高校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必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准则,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应该外化为德行操守。慎独自律,内化为品德修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培育出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原理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政治素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使当代大学生懂得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有助于他们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要实现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绝非是一件易事,必须借助多种方式来完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理论到现实飞跃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体验教育,环境育人的有效方法。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创设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实现潜移默化的隐形育人,促进德育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只有在践履躬行的活动中,学生才能获得有关道德行为的直接经验和具有感彩的亲身体验,从而促进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品德转化,并实现道德理性认识向道德实践的飞跃。

学校通过升国旗、主题班会、校广播台、宣传栏、各类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召开以“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我做起”的主题研讨会和争当环境卫士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珍爱自然。通过各种文艺活动,观看爱国影片,读书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时代气息,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竞争合作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自信自尊;开展以“感知关爱,回报社会”为主线的“爱”的意识教育,教导学生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关心班级。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善待朋友,热爱工作,善待生活;开展校园诚信文明现象情况的调查活动,并展开讨论,还做了“争当诚信大学生,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增进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诚信做人;通过帮助困难学生,希望工程援助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感受爱、珍惜爱、回报爱、付出爱,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人际情感,从而形成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2

一、信仰的定义与作用

1、信仰的定义

信仰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精神心理现象,对其认定的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坚定不移的信赖与执着的追求,信仰是人类稳定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是人对一种精神文化的信任和依赖。

从信仰的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信仰在人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最旺盛的时代,科学的信仰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肯定,也是个人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信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信仰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活动,能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需求。通过科学的信仰,当代大学生能够将其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结合,说明信仰在大学生树立自身的精神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信仰同时也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科学信仰的大学生,就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加自身的责任心,通过对信仰的追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高校也能通过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来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和行为规范要求,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原因

1、中国大学生存在的信仰问题

(1)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信仰的迷失。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相对“浮躁”的社会氛围。而这一社会氛围同样也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校园生活热情度低,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也从网络虚拟的空间中受到各种诱惑和刺激。这就使得大学生们面对如今的社会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同样的,他们对科学的信仰也失去了追求。

(2)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信仰的边缘化。当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需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原理以及的其他相关理论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我们必须弄清的是,接受过原理课程的教育并不代表学生们都会信奉相关理论,大学生们对信仰的立场也并不是非常坚定。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今天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盲目地根据现今社会的变幻,陷入到不科学的信仰困境中,从而缺乏对的信仰。

2、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原因

(1)外界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信仰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社会大学生信仰问题很大一方面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转型会导致现代科学知识理性和传统权威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物质性价值与传统权威性价值信仰的内在冲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矛盾这三个冲突。然而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则是因为文化跟不上变革的速度而导致的。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致使人自身存在的根本方式受到了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成为独立自主性的个体。经济全球化也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关于自身存在的丰富性、完整性的自我意识,从而使不同信仰内容和信仰形式在同一时空下并存。而人们的精神世界受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封建迷信势力也在不断壮大,不断出现一些新式的迷信与伪科学,甚至一些打着“科学”、“宗教”的旗号迎合人们强身健体的善良愿望肆意泛滥。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情况造成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困境。

(2)当今多元化文化下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当今的社会时期,我国呈现出了一个“多元”的文化格局。它对于中国来说,近代百年的历史是古今中外文化冲撞、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中西多元文化全汇集到了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之中。信仰隶属于文化,而现如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化的文化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从而造就了大学生对信仰的迷茫。首先,中西文化相互之间的融合是交错对接的。但由于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落差,它们互相间是一种错位对接。由于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大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外来文化信息,由于自身个体的发展,对很多外来信息的筛选过滤还存在着模糊,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迷失,过度的崇外。其次,在多元化文化的交融中,外来文化所占据的“地位”要高于本土文化。而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因为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有些落后,导致大学生的内心依旧积淀着“参照模仿西方外来文化”的心理因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本能。

(3)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对信仰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导致很多的学生从小就得到来自家庭成员过多的关爱,甚至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做出牺牲。而在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高校教育理应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现在学校的教育还处在一个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国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过分看重大学生学习成绩或实践能力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宗教文化对中国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及家庭的、民族的还有西方宗教团体的渗透多等方面的原因。

现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讯息传播的高效性等因素,导致如今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接受到宗教的渗透。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大学生受到来自各自民族,或者家庭成员中信奉宗教的影响,也使得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成为了大学生信教群体的重要部分。

三、信仰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的信仰对大学生的精神层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信仰通过观念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科学信仰对于大学生也是一种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人们的感情存在于人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发展中,同样存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中。大学生人生成长中从家庭依赖过度到自我独立的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依赖感出现了断层,他们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科学而合理的信仰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需要,它促使大学生在精神上的独立性,使他们的情感找到了可靠的精神寄托。

再次,信仰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全的人格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从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的环境能够正确的适应,而健全人格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则是信仰。

四、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采取的对策

1、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力度

当代的大学生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对现在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第一,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高校应该确立信仰教育独立地位,使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概念相整合,优化大学生对科学信仰的认知。第二,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一个最主要的渠道。高校要开展信仰教育,也从侧面要求高校应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同时改变教育者对信仰教育的认识,与时俱进积极通过创新的理念开展信仰教育,同时将科学的信仰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这些内容纳入到信仰教育的范围当中去。

2、要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在儒家的思想中,追求的“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天下为公”也正是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观点。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人生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很大影响。在进行信仰教育时,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而简单地谈信仰教育,更不能忽视现实生活的影响而单一地谈信仰教育。

3、加强信仰教育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生长点 交叉点 聚合点

高等院校的学科培育和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知识创新、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服务社会这五个基点来进行。它不仅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的意识和理念,更需要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进行战略性谋划,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凝练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学科建设方向和路径。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设立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或相近专业,但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思路上出现了同质化趋向。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学科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就业,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学科建设在“走正道、入主流”的同时,更要体现出特色。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信息化、信息媒介化、媒介融合化、传播全球化趋势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应用研究的广度、深度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学科培育和建设更应着眼于未来,在未来发展的大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学科建设思路,在体现“主流”和“特色”的同时,还要具有“前沿性”、“前瞻性”,要使本学科在即将到来的专业竞争、学科竞争、人才竞争中,依然保持“可持续发展”。而要落实这些思路,关键是要尽早地选好、培育好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

学科培育的生长点是指学科建设起步阶段或学科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选定的一批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具有生长潜力和带动效应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生长点具有基础性、成长性、衔接性特征。生长点也是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能够发挥支撑作用。立足现有的学科基础和专业优势,适时地选好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并加以培育,这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空间是否广阔。

学科培育的交叉点是指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好的交叉点可以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也是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平台。选择、培育交叉点是学科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学科建设首先要确定本学科的定位,其次要确定本学科的发展路径,这必然涉及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选好交叉点,就是根据“主流、特色、前沿、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尊重学科之间的自然联系和融合规律,在主要条件基本成熟时,从现有的研究资源和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确定若干个学科结合点并加以培育。

学科培育的聚合点是指参与学科建设和学科培育项目的团队成员之间,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层面上形成的内部交叉与融合点。选好聚合点,需要在尊重、支持每位创新团队成员的研究兴趣、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适时、合理地引导团队成员围绕交叉领域、共同课题、共同难点,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学术创新的合力,从而在重要领域、重要方向、重要课题上实现突破。

选好、培育好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的学科培育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确立和培育研究方向、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学科培育与学科建设给以进一步思考。

一、从单一的新闻学研究,向主流的、有特色的当代新闻学研究转变

当代新闻学研究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新技术革命挑战和社会整体转型挑战,也为新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全球化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跨文化新闻传播等一批新的研究领域;新技术革命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全媒体新闻传播、网络新闻实务等一批新研究领域;社会整体转型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新闻社会学、新闻法与新闻伦理、新闻文化学、专业新闻报道等新研究领域。

上述新领域对于培育新闻学研究的生长点、交叉点、聚合点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学科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我们认为应从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全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新闻法与新闻伦理研究、专业新闻报道研究等领域,确立学科培育的生长点、交叉点,带动新闻学的整体研究。

二、从新闻传播学本体研究,向以新闻传播学为中心、辐射信息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转变

众所周知,信息革命推动了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当今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在信息泛在化、媒体平台化的今天,新闻的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传播路径以及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解读方式都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另一方面,专业新闻媒体与社会性媒体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新闻传播在融入信息传播洪流过程中也使自身的内涵、外延和价值发生改变。当今的新闻价值只有在信息传播中才能完整地得到体现,当代新闻传播的规律也只有在信息传播研究中才能完整地被揭示出来。因此,在信息传播研究中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是深化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传播研究可立足现有基础,培育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

三、将社会信息传播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的延伸和拓展,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

媒介化社会崛起后,信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性渗透日益显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与信息传播的交融性都日益增强,各类媒体的社会功能只有在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中、在多元的社会语境下才能准确定位、客观评估。其次,新闻传播融入信息传播洪流后,使其更加广泛、深度地融入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演变中,在其中发挥着新功能,扮演着新角色。社会信息传播研究更重视新闻媒体、社会性媒体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视新闻媒体、社会性媒体在主流社会、民族区域社会的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公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多元文化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中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开辟社会信息传播研究,可以拓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第三,随着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崛起,作为社会传播的雏形,社会成员对信息传播的参与更加广泛,围绕社会热点、公共议题而展开的社会互动日益频繁,并且进一步影响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演变。新闻生产的公众参与、新闻文本的社会化建构不断涌现,并与专业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形成复杂互动,预示着真正的社会传播时代已经到来,需要对其展开专门研究。第四,社会性媒体出现以前,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政策信息、生活信息、环境信息等专门信息的生产、流通,大多依附于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特定媒体,公众对社会信息的共享大多限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舆论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巨大。社会性媒体崛起后,信息生产、流通的固有空间被打破,社会成员对各类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各类信息在碰撞、交汇、融合中形成巨大的社会信息空间,其内在的传播规律也不同于以往,社会信息传播作为新兴的独立研究范畴即将得到确立。为此,应有意识地为社会信息传播研究选好生长点,以便为今后的学科交叉研究、聚合研究打好基础。

四、从媒体本位的研究取向向媒体与人并重的研究取向转变,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交叉点

当今社会,人类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人与媒介环境、信息环境之间的能动性互动日益频繁,人对媒体和信息的选择权日益扩大。其次,人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意义上的多维度复合主体,面对不同的媒介环境,其信息行为既有差异性、多样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可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展开研究。第三,人体及人的行为本身是一个由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系统,这使得人类信息传播区别于社会信息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有必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需要特殊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第四,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人的发展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瓶颈,人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在人的公民素养培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的信息行为与人的社会生存、全面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加强对人类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重建。第五,人类信息传播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点,存在着形成重大理论创新的潜力和可能。综上,人类信息传播研究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个学术分支,已到了培育生长点的机遇期。

五、重新认识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复杂关系,培育生长点、交叉点

从表层上看,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传播载体与传播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信息环境(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制、信息文化等环境)的制约;而社会信息环境的改进和优化,也会提升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广度、深度和效率。从深层看,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而传播则是实现这种建构和被建构的前提。民族文化在通过媒体实现传播之前,需要在信息编码基础上实现文本化,而文本化就是一个建构(编码)的过程,其中既有媒体的作用,也有文本生产者的作用。当媒介文本经过传输网络抵达受众或用户面前时,受众或用户还会参照特定的语境和其他文本,对文本的意义进行解读(解码),这种解读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建构。当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媒介文本抵达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受众或用户面前时,后者对文本的解读就具有了跨文化建构的作用。第三,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还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建构关系。一种是纪实性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这种建构旨在客观、真实、完整地反映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和本来面貌,基于这种建构的传播过程是一种文化扩散、文化流传过程。另一种是创造性建构或创意性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这种建构是将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新的文本框架,实现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基于这种建构的传播过程是一种文化创新、文化创意的传播过程。二者对于民族文化传播都具有意义,应选好生长点、交叉点,并给予培育。第四,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丰富这一文化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丰富媒体文化自身的形态和结构,促进媒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第五,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是价值生成、价值转换的过程。由此生成的文化艺术价值、产业经济价值既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使大众获得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六、重视当代大众传播研究,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交叉点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4

论文摘要: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而语文教育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这门学科的内涵.本文从环境教育这一切入点入手,分析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这一学科的外延.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

当今社会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环境保护也是一大热点问题。如2001年申论试题所给资料即是一名居民状告毗邻印刷公司噪音污染的事实,以及法院无法裁定的尴尬。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问题。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5

在当今社会,新的形势下,我们教师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在素质教育的队伍中不落伍。

一、存在问题:

1、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3、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5、由于个性使然,往往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有时较情绪化,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

6、后进生有时态度不冷静,说话有伤学生的自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

8、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也懒得跟家长联系,总是想,自己能解决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9、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

二、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精。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且坚持订阅

业务杂志,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二)、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6

在当今社会,新的形势下,我们妇产科面临分科的艰巨任务,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针对当前我科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正规化管理。

一、目前我科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

表现为上班有迟到早退现象,有各种文件书写马虎的不良习惯,十三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现象。

2、思想不解放,创新不够

表现为对宗旨要求理解不深不透,意识观念不强。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不足,创新精神欠缺,科室发展缓慢。

3、学习科学发展观不够深刻,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表现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抓的不紧,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兴趣不浓,缺乏自主性,不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

4、工作不够扎实

表现为工作干劲不足,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创新精神不够,对问题未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等。

二、主要措施:

1、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抓好各种文件书写,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科室的发展

2、树立新理念,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大胆改革,增强效益。

3、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主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培养学习的氛围,增强学习的兴趣,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做出榜样,带领全科人员,做合格的白衣战士,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献身事业,不畏压力,勇挑重担,切实肩负起神圣使命。在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用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一流。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一流的业绩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