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的缺点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1

1使产品的生产商和使用客户可以直接交流,提高了产品的反馈效率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计算机信息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生产商和客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产品的交流与反馈,生产商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产品的使用情况,产品的优缺点,针对产品的优点加以发扬扩大,对产品的缺点加以有力的改进,也避免了由于生产商和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交流的误会所产生的种种纠纷。同时,生产商与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话,将会避免很大一部分的资金的浪费,这样的沟通使企业可以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使相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使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的复杂,为了在残酷的市场中继续生存下去,企业之间会更加努力地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努力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这也会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的迅速。

2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度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企业之间的交易契约大多是通过面谈或电话交流形式进行的,而在这种条件下,双方很难凭借第一印象判断对方的信誉,这就加大了商业风险,并且,传统的商业契约大多是通过书面或以实物形态来完成签订的,这种商业交流方式很容易泄露企业的隐私以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容易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各领域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目前所形成的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存在着无法预测的发展潜力。计算机信息技术覆盖下的商业活动与传统的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信息的存储也更为方便和快捷。

3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使企业快速地增加自身的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展开竞争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为对信息掌握速度和数量的竞争,企业要想更好、更快地壮大自身的规模,就必须尽可能地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获取大量的商业信息,并在信息的应用中逐渐研究和探索能够适用于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互相竞争的双方如果在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的地位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来收集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的位置。

计算机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和获取成本大大降低,商家不再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换,由于信息传递和复制的成本很低,信息传播范围又很广,不会产生由于信息传递成本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营销策略。总之,网络可以减少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的优化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

4如何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这些都对当前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并不断地开拓新的营销渠道。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网络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际上是网中之网,既可独立成网,又可连接国际互联网络,优越性极大。

人才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因素,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经济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个层面,网络经济目标的确定、扩展、组织规划的实施都是在相应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确定的。所以,人才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占据领先的地位,就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多以往社会发展中从未出现的法律问题,传统的法律条文在解决新型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所以,必须根据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法律保障力度。

5结语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2

 

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进步。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人类被提升到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又一次促进了人类电信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让人们尽早了解世界大事,时事新闻,在家享受群书,就是“秀才不出门,知无不言”。还有交通的发展,可以让远方的亲戚去不同的地方看望他们的亲人。医学发展治愈了许多重大疾病,器官的丧失也可以克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一、首先,它消耗大量资源,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空气污染,这些都是最直接和最明显的缺点。第二,物种灭绝加速,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死亡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弊端。

二、人身安全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犯罪行为发生,而且他们的大部分犯罪手段都与当前的技术有关,尤其是枪支犯罪,而且还让普通人防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远非可比,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命运。

三、人类的身体素质不如以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燃气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已经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靠自己的两条腿,所以当前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是不可比拟的。过去,项羽“拉山河气盖”,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不可能再重现,而这种情况的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的四肢萎缩,从而使人类出现一种新的形式。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采矿工程;连采工艺;巷道支护技术;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采矿技术也在逐渐提高,逐步的向高效率、高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行。采矿技术和采矿工艺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高效、高产的采矿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的煤矿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采矿作业中,采用连采工艺,有利于提高综掘掘进速度。连采就是在煤矿产业进行连续的机械化采煤,机械化程度能够达到95%以上,是实现综采挖掘技术的前提,连采是掘进、短壁采煤的有效开采方式。连采工艺主要是利用连续采煤机与锚杆钻机进行交替掘进作业和支护作业。

1 连采掘进与综掘掘进的比较

以神东矿区为例,比较连采掘进与综掘掘进技术。神东矿具有煤层稳定,灰分、硫分含量少,镜质组含量低等优点,但沉积环境直接影响了采掘进度,为了加强这类的地质结构的支护质量,必须要缩小作业循环进度。但是,连采工艺限制了作业的进度,造成在掘进施工中调机次数越来越频繁。当遇到软煤、软岩的时候,由于连采机重量较大,对沿底掘进巷道底板破坏极为严重,增加了后期矿务工程的成本和采矿事故发生的风险。这个时候可以采用综掘机,因为综掘机的重量比较轻,既能够在底层挖掘,也可以在煤层的顶板作业。

从支护角度来说,在进行锚杆支护巷道时,要想提高支护的效果就要及时进行支护。但是由于连采工艺的限制,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加大了安全隐患;从成本角度来讲,连采工艺使用的设备多为进口设备,成本较高,而且极易磨损,加大了维修与管理难度,增加了工程成本;而综掘机是国产的,设备配件购买容易,而且价格便宜,从根本上就降低了工程成本,还便于维修;采用连采工艺在施工中割煤的速度比较快,循环速度也比较快,由于设备过载容易造成工作面临时停电,影响了掘进进度也增加了瓦斯管理难度。而且连采掘进还增加了通风管理难度,因为受梭车运煤路线的限制,每50米建立一个联络巷,造成断面大、支护工程复杂,回采时增加了密闭墙的数量。

2 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对策

2.1 采用连采工艺,实行综掘挖掘

根据矿区的实际地质条件,采用功率比较大的综掘机,例如S150J综掘机,支护可采用自制可行走多臂锚杆机和综掘机进行配套施工,实行双巷掘进,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瓦斯问题,有效的发挥综掘设备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连采工艺,提高掘进速度。为了保证支护的质量,采用连采掘进技术要缩小循环进度,做好支护工作,降低安全隐患。另外要引进先进的设备,采用双港掘进技术,逐渐加大循环进度,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良好性能。采用综掘机实现了双巷掘进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掘进工艺,提高了综掘机和锚杆机的利用率,实现了掘进与支护的平行作业,有效缓解了如寺河矿等另行地区的衔接准备工作,能够有效促进采矿作业各项环节的高效运行。而且实现综掘挖掘技术,采用国内设备,降低了工作成本,而且也有利于对设备的养护与维修。

2.2 提高巷道支护技术

煤矿企业要提高巷道支护技术,掌握钻爆法掘进工艺,利用打眼爆破的方法有效的将矿区岩石破碎,但是在实施这项工作时要注意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在实行装药爆破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做好警戒,而且此项工作必须只能有经验的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巷道支护工作中可以采用木支架、钢筋混凝土支架、金属支架与石材支架,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支架特点来进行支护工作。锚杆支护是近期研发的新支护技术,对周围的岩石有更好的固定与封闭作用,所以在支护工作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可能的采用这种技术。下面对对支护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2.2.1 木支架巷道支护技术

在巷道支护中,木支架通常呈梯形棚子,有重量轻、加工方便、架设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强度不大、防火效果差、服务年限比较短等,而且也不能有效的避免围岩的风化现象。

2.2.2 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架巷道支护技术

这种支护技术的支架通常是利用混凝土制成,再井下进行装配,在梁与柱接口处使用“亲口接头”,这种支护方法有强度大、成本低、消耗小等优势,在煤矿井的巷道支护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重量大、无可缩性等缺点。

2.2.3 金属支架巷道支护技术

在巷道支护中使用金属支架有强度大、经久耐用等特点,而且金属支架还有方便拆装、重复利用等优势,既能够作为永久支架,也可以作为临时支架。常用的有3号、5号工字钢、钢轨、特殊型钢等。背板也要依据服务年限用混凝土预制板或木板制造。

2.2.4 石材支架巷道支护技术

石材支架主要是利用石、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支护支架。石材支架是一个连续体,有封闭岩石,防止岩石风化的作用,这种支架也有坚固、强度大、经久耐用的特点,但是人工费、材料费等都比较高,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所以一般在服务年限要求比较大或者低压大的巷道使用。

2.2.5 锚杆支护

这种支护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与采矿技术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兴技术,优点非常多,而且也便于维护与施工,并且支护效果显著,因此在巷道支护中可以多采用锚杆支护,提高巷道支护技术。

2.2.6砂浆支护

砂浆支护也就是喷射混凝土支护,这种支护技术就是将水泥、砂、石、混凝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装入喷射机,将压气作为动力,让混合料沿着管路被押送至喷嘴处,然后与水进行混合,高速喷射在岩石表面上,经过凝固、硬化形成支架。锚喷支护就是将砂浆支护与锚杆支护结合起来,共同作用,能够对岩石起到很到的封闭与固定的作用。

2.3 优化生产系统

通过优化采场结构参数、设备配置、生产工艺流程、集中化开采技术等方面全面优化煤矿采矿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掘进的运输方式,对资源优化配置,实行一井一策实施方案,提高掘进技术,改进生产系统,降低采矿成本,加快工作进度,提高采矿效益。并且采矿企业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矿山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 结语

由于煤炭资源属于有限的资源,所以在开采中要积极引进新的开采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挥科学技术在煤炭开采中的作用,重视煤炭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虽然我国开采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提高,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采用连采工艺,实现综掘快速掘进,加强巷道支护,优化生产系统,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上提高采矿事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煤矿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詹明忠.探讨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文化,2013 (10).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4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技术统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32 — 02

科学一直被看做是一种人类生产,并且具有其他生产所没有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科学可以成为生产力,为创造剩余价值提供服务。而哈贝马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应该被放在最高的位置,哈贝马斯更重要的成就是,他将所认识的科学技术与哲学的意识形态联系到了一起,他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如何理解“意识形态”

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虽然不是哈贝马斯的首创但却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要对哈贝马斯理论进行探究,掌握哈贝马斯理论,首先就是要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以及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追溯“意识形态”的根源我们可以知道,它最开始是来自于法国,被一位叫做特拉西的哲学家首先提出,并且试图用意识形态来描述一门关于观念与感知的分析的新学科。马克思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代表着法律、政治以及统治阶级利益,是情感表象与观念的总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体现了在具体社会中人们通过实践对于社会物质形态的理解,以及把握社会物质的程度,而这种对物质形态的理解不是真实的,它是虚幻的,它反映现实的方式是依赖主观幻觉以及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使得统治阶级的一切统治都变得合法起来,从而让民众服从于统治阶级,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来了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这种满足程度使人们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满意度逐渐增加,导致人们对社会基本职能的思考减少,对社会基本职能的议论程度也逐渐降低。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的晚期统治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来得到完善,因此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起着辩护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一旦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也将履行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哈贝马斯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分析了社会不断合理化的原因,以及它与资本主义逐步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合理化与制度化的结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阶级统治的结论。而如果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将有利于高度丰富社会财富,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如何理解技术对意识具有统治功能的思想

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只是哈贝马斯的观点,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热衷关注的理论之一,他们在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得出了很多能够促进后来的人们继续深入研究的结论,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法兰克福派的思想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倡导合理性,并且将之作为社会的本体,通过科学技术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这一意识形态实现对人们的控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服从统治阶级的领导,以巩固他们统治的长久治安,使整个社会实现形式意义上的一体化。

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意识形态会对人们真正认清社会矛盾与冲突造成阻碍,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模糊人们视线,阻碍人们看清现实的功用。将科学技术当做意识形态,通常会让人们丧失他们本应该具有的对于社会整体性把握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失去他们自己的认知,而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识到的社会完全就是统治阶级通过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的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不是人们真正通过理智认识到的社会。科学就像政治、法律及哲学一样,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下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会掩饰社会的本质,而且还会导致人们无法发现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具有欺骗性,这也符合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识。

德裔美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的赫伯特.马尔库塞更深入地对霍克海默的观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并且逐渐取代意识形态的传统意义,成为统治者辩护的工具,它的奴役性和工具性体现的日益明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对人进行“奴役”和统治。科学技术让人们认为它所带来的一切改变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试图让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从而不断巩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高技术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于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哈贝马斯与前面两位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持有不同的意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附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一功能在资本主义初期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而是到了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才体现出日益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科学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政治教育和知识的灌输,就能自然地进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让人们自觉地承认科学技术统治的合理与合法性,从而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的统治方式。

三、“技术统治的意识”具有怎样的特征

第一,技术统治意识已上升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表现在减少了意识形态性,那种使人们感到迷惑的力量已消失,从而使得它对人们的欺骗性减少,变得更为客观,合理,技术统治下的意识比以往的意识形态更为广泛。技术统治的意识比旧的意识形态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在资本主义晚期才出现的。在资本主义晚期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国家干预,使得影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成为了政治问题,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已经被当成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使得原本政治上的问题演变成为了技术上的问题。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它的社会制度得到改进与完善,从这方面看来,科学技术充当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角色,它也不自觉地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并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并且这种渗透是无法抗拒的,它在人还未作出反应时便迅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强大的控制性是它的双重职能带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控制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一)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促进了社会整合的实现

科学技术不断向生产领域发展,并逐渐渗透其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促进改革生产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还能够直接影响上层建筑,促进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迁,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日益渗透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现行制度,它并不会使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被颠覆,反而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可以看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晚期社会,有两种新趋势:一是国家越来越频繁对社会各项活动进行干预,国家的职能体现的日益明显;二是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依赖程度加深。有了这两种新趋势,之前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各种体系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控制和领导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发展过程的目的,从而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所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对实现社会整合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存在,而且还以意识形态的状态存在,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二)科学技术通过整合文化和人心,加强社会整合

科学技术通过自身的社会职能对人心与文化都进行了整合。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将自身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对创造“利益一致”这一幻影深深着迷,丧失了自觉意识,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科学技术就这样实现了对人心的整合,使得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

哈贝马斯更加注重对资本主义文化这一板块进行剖析,在科学技术的论述上具体地体现。他更强调科学技术对于人心和文化的控制因为他觉得文化领域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笼络民心,淡化阶级观念,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更大程度的整合。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从中获取了利益,丰富了他们的物质财富,人们关注的视线逐渐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上来,淡化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关注,科学技术在这一点上很好地做到了对人的统治。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自身极强的控制力来改变人们的观念,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重视。科学技术通过对文化系统的强大影响力,达到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社会的整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是有它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它的优点的认识。哈贝马斯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通过科学技术的双重职能得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整合作出的贡献,这是哈贝马斯的不可忽视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倪伟波,任雪萍.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J〕.江淮论坛, 2007,(01).

〔2〕 刘京.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思想探源〔J〕.求索, 2006,(02).

〔3〕(德)哈贝马斯原著.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5

首先来谈一谈分配、使用高等毕业生工作中的缺点。

我们在分配工作中的缺点是,在有制分配计划时,特别是对于某些新的专业的毕业生的分配,由于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用途缺乏系统的、认真的研究,对用人部门的业务缺乏必要的了解。曾经有过将个别专业的毕业生分配错了的事件。例如,一九五三年暑期由于不了解东北工学院电机制造专业部分毕业生是专为开关制造厂培养的,而当作一般电机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分配了工作。在分配工作中,也没有很好地向用人部门介绍毕业生专业的用途,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考虑分配毕业生的工作。工作中也还有疏忽大意、粗枝大叶的现象。例如曾把专业名称弄错了因而造成某些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在对于分配、使用不合理的毕业生的工作调整方面,也有不少缺点。对某些毕业生工作的调整,态度不够坚决;也没有很好地将我们所了解到的浪费人材的现象及时反映到有关方面,以促使各方面的重视。

用人部门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使用,也是有缺点的。这种缺点虽然不是大量的,但是相当严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关于提高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分配的计划性问题。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使用不合理和浪费人材的现象,常常是由于有些部门所提毕业生需要计划和配备计划不准确而产生的。不少的用人单位提出的毕业生需要计划,往往不能反映实际的需要情况。有的是由于对实际情况还不了解,有的是认为反正在实际分配时要削减,不如多提一些。有的用人部门对于所属各单位的实际需要情况了解不够,在配备毕业生时,对需要少的配备多了,而对需要多的却配备少了;迫切需要某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单位,没有分配人去,而对目前不需要人的,反而分配去了(或分配的比例太不切实际)。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两个工程公司,同在一个城市,又属于同一个中央部门的专业局。一个公司分配学暖气通风的毕业生改行作了别的工作;另一个公司由于没有学暖气通风的毕业生,却分配了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改行作暖气通风工作。高等学校助教的配备,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某个学校测量专修科已经抵消,还为这个专修科配备助教。也有些用人部门对于重点建设的厂矿的实际需要情况了解不够,过多地配备毕业生给这些厂矿,或过早地配备生产准备人员,都曾经造成相当严重的积压人材的现象。

不可否认,我们在计划工作方面经验不足,困难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实际需要情况注意进行认真的了解,前述的那些不合理现象不是不可能减少和避免的。各用人单位今后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应该切实改进需要计划和配备计划的拟订工作。计划性提高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仅可以减少浪费人材的现象,还可以适当地减轻缺乏专业人材的紧张情况。

有的用人单位对于本单位需要的人数心中无底。首长地提出需要计划。有的

用人单位唯恐要不到干部,把目前不需要而其他单位迫切需耍的毕业生“储备”起来。有的用人单位不必要地多用人,如用一个人就可以的,要用两个人。自然,这就谈不到甚么计划性了。很自然,不合理使用和浪费人材的现象便随之而产生了。

第二,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用途同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的问题。我认为,只要能认真地研究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用途和本单位业务所需的工科,并注意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分配、使用不合理和浪费人材的现象。过去,有的单位往往对毕业生专业用途研究不但或仅从专业名称顾名思义地来分配毕业生的工作;有的单位对于本单位业务所需的工种缺乏细致的研究。仅仅罢统地考虑要配备多少学机械或学土木的毕业生。这样分配的结果,有的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就结合不上,因而浪费了人材。

不能认为这些缺点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验、业务不熟悉”。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好好学习、不认真调查研究的作风。用人的单位一般都有许多有经验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吸收他们参加分配工作。或者虚心地徵询一下他们的意见,就完全有可能比较深入地了解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用途,并根据业务的需要来分配毕业生的工作。有的同志认为,高等学校毕业生是“通材”,只须按照机械、电机等大类分配工作就可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他们没有认识到,在现代化的工业建设中,科学技术的分工是十分复杂的,只有根据科学技术的分工来考虑专业人材的使用,才有可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今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日益细致和完善,工业建设的技术工科越来越复杂。因此,只有深入研究专业用途,了解业务的需要,慎重、细微地考虑分配毕业生的工作,才能避免或减少浪费人材的现象。

根本不考虑毕业生的专业,随便分配毕业生的工作,对人材采取毫不爱惜的态度的事实是存在的。有的作分配工作的同志。根据某些干部过去曾经打过仗、搞过,现在又做工业管理工作的事实,认为可以要求某些毕业生作不必要的改行,并且认为是合理的。这样的比拟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特别是工科毕业生的合理使用的方向问题。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6

[关键词]精密加工;精密测量;技术研讨

中图分类号:TH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68-01

一、前言

精密加工和精密测量技术,是代表着先进制造业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是先进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大型复杂技术系统走向简单便捷化操作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前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不断的得到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在精密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得精密加工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精密加工技术和微纳米工程代表着科学技术的最前方,同时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精密技工测量技术在当前的科学领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得以运用和发展,在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关精密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精密加工和精密测量技术会体现出不同的含义。

二、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和范围

通过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发展结果来看,精密加工技术一直伴随着每一次重大科技成果得到突破,人类取得的相关技术成绩,都或多或少的与精密技术相关联。可以说精密加工测量技术是支持科学技术不断向前的力量。

从机械加工误差的角度来说,通常划分为简要加工、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几中类型。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划分的类型的界限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过去看来是遥不可及的精密加工,随着技术的提高,对现在来说是变得比较普通的加工技术。所以说在一定的技术层面上,划分种类是相对而言的,往往具体的数值上是没有固定的界限。

目前,众多的机械加工行业在不断的开发新技术,目的就是要把加工的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在使用过程当中具有更高层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精密加工技术的范畴

从目前工厂加工误差来看,多数发达国家工厂的加工误差能够比较稳定的掌握在1?m左右的限度,在此基础上面,如果加工误差增大,相应的加工表面的粗糙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加工误差越小,其所体现出来的粗糙程度也越小。从精密加工的范畴来说,精密加工技术包括微细加工、超微细加工,光整加工和精整加工等加工技术[2]。

1.1 微细加工技术,是指制造比较细微尺寸零件的加工技术,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超细微加工技术是制造加工超微小的尺寸的部件。这些微小的加工部件主要是运用于集成电路。这些部件的大小一般用尺寸的绝对值来表示。

光整加工主要是偏向于加工表面的光滑度,减小粗糙系数。光整加工不是特别的注重加工误差,其经常采用的是研磨、超精加工和无屑加工等加工办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光整加工在最大限度减小加工表面粗糙程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减小了加工误差。精整加工的出现是在最近几年被提出来的,主要的加工目标是,提高加工表面的光滑度和增强加工表面层的力学性质,同时也要降低加工误差,以此来弥补光整加工的不足之处。

1.2精密加工的方法和特点。依据加工的步骤和特点,精密加工包括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三个部分。去除加工是在加工的原件上面切除一部分材料,来达到所需材料的大小,经常用到的办法是电解加工,砂带磨削、布伦抛光等技术方法,砂带磨削主要是用带有磨削材料的纱布,对加工材料进行打磨加工,这种加工方式比较简单便捷,而且加工质量好,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加工缺点是比较费时费力。精密磨削加工主要是依靠机床和相关的金刚石刀具,进行对加工材料的切割,。此种加工技术可以把误差降低到最小的数值,但是在加工过程当中,加工原件经过高温的切割和打磨,加工材质会发生变化,在加工完成使用当中,材质会有一定的缺陷。

结合加工是将几种不同材质的的材料加工在一起,一般分为附着、注入和拼接三种形式,附着加工是将一种材料附加在另一种材料上面,主要的方法是镀,注入加工是在加工原件上面注入某些与原件不相同的其他材质,使之一起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物质。

三、从精密加工的水平展望精密测量技术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加工水平的精确数值也在不断的提高,普通机械的加工误差由厘米向毫米发展,精密加工更是精确到了纳米层面,制作业这个大的加工系统也引领了精密加工仪器的发展,对精密测量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精密加工的数值依然是依靠精密测量仪器来检验加工误差。

目前精密测量技术是一门包含光学。电子技术、影音图像等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和精密加工技术相辅相成,精密测量技术为精密加工技术提供数据和检测的手段,保证了加工数据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来说,精密加工技术也促使了精密测量仪器的发展,当精密加工的数据要求越来越精整,越来越详细的时候,这就为精密测量仪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3]。

四、结束语

从精密加工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精密加工技术要不断的研究和加强,要把科研机构和工厂结合起来,针对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现实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加强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性研究,进一步加强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精密加工技术也要和市场的发展相匹配,要针对市场的 不同需求进项相关技术的转变,把精密加工技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当中。当前,我国机械测量技术和精确加工相关方面的技术还很薄弱,尤其是精密检测仪器方面,自主研发的技术还不完善,在竞争当中仍然处于劣势。精密测量一起的开发和生产是一项高投入,见效慢的研究型技术项目,需要社会各研究领域通力合作,逐步解决好现实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加以技术的创新和引进外国先进经验。相信我国在精密技术方面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红磊.精密加工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J].宇航计测技术,2008,28(6):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