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1

1、品牌皮具店运营的资讯不能少,充沛把握有关信息,如该项目的商场前景怎样、获利状况怎样、投入资金多少、比赛剧烈程度怎样等;

2、品牌皮具店运营的选择看获利情况;

2、品牌皮具店要注重练习,这个练习课程一般关于创业能够遭受的疑问,此外还会教授一些与项目有关的工作常识;

4、品牌皮具店运营才干最重要。每一个工作都有进入门槛,创业者假设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就贸然进入,失利的能够性较大;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2

上网搜索一下,欧通国首创的ITAT模式被媒体广泛报道,并认为这种模式将使ITAT成为服装业的国美或苏宁。07年到2008年初,欧通国的媒体的曝光率并不亚于李彦宏和牛根生们。

ITAT的商业模式:爱上“三角链”

铁三角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即“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由服装生产厂商(供应商)负责供货;商业地产商 (物业)负责物业场所的服务;而ITAT只负责门店的装修及经营管理,并且拥有收银控制权和人员管理权。

这种轻资产模式对投资人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做到“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即ITAT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代销,而不用提前支付货款;实行浮动场租,根据每月的销售额,按比例跟每个商场结算,而非事先签订租赁合同;由供应商承担库存压力和物流配送费用,不承担库存风险。

ITAT商业模式的软肋

首先,货品缺乏吸引力。在ITAT链式共营模式中,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由厂家完成。而ITAT在货品的选择权上显得非常局限,甚至陷进了“别人给什么,我就卖什么”的困局。服装潮流对于缺乏市场经验的生产厂家来说,未必能及时捕捉到从而转化到产品上,而对于缺乏货品绝对主动权的ITAT来说,产品的销售策略的制定也是困难重重。

其次,非主流地段的卖场。一线地产商未必愿意承担这种风险。ITAT卖场普遍分布在一些非主流的商业地段。这无疑对其产品的销售以及ITAT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影响。

再次,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许多厂家也开始埋怨ITAT的配送效率低, 货品迟迟不能上市。

缺乏对服装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货品缺乏吸引力”还是“非主流地段的卖场”或者是“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都不是根本的原因。“行业本质对于商业模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服装行业本质是什么?

是“时尚”、“潮流”或是“品质”、“资金实力”、“设计水平”吗?表面上是,但实际上却不见得。实际上,服装行业的品质是――缩短前导时间!

什么是前导时间?就是从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销售、回款这个流程,如果谁能尽快的缩短这个前导时间,谁就会在服装这个领域获得胜利。根据数据分析,时装产品每天贬值0.7%左右,只要提前10天卖出,就少贬值7%,毛利率就可以增加13%,谁更快谁就有可能成功。在中国,服装企业们的“前导时间”是180天,李宁也不过如此,在美国,最快的能作到100天,即一件衣服,从设计到销售,需要100天时间。而西班牙的ZARA品牌能把时间作到12天。ZARA是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的?

其一,ZARA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吸收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

其二,ZARA在西班牙总部拥有超过200人的设计团队,他们自己并不独立设计服装,而是迅速消化全球的时尚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其三,ZARA极力缩短服装的前导时间(一件服装由设计到售卖的时间间隔)。一件ZARA时装从酝酿设计到产品上市,平均仅为2周,遥遥领先于GAP的半年到一年。

其四,运输上,ZARA不惜以空运争取时间。

至此,我们不难总结出ZARA的商业逻辑:不去创造时尚潮流,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消化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争取了时间就避免了服装的贬值,提高了毛利率;由于每年推出的款式数量巨大,可以采取款多量少的方式进行“款式限量销售”模式,无需打折即可全部消化,避免了传统款少量多所造成的后期滞销;同时服装款式的迅速更新,加强了客人对ZARA的新鲜感,每年消费者平均光顾其商店17次,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4次。

ITAT怎样走出经营困境?

缩短“前导时间”是服装行业的本质,ITAT作为商业运营品牌不可能去自己生产,如果自己生产,ITAT的商业模式将荡然无存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呢?肯定不是,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解决办法,直接不能解决,也可以迂回解决。或许金融危机下,这是一个机会。

什么因素制约着前导时间?从上面的分析看出,ITAT可以改变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时尚、潮流信息的收集、分析

专门设置一套情报系统,跟踪当下的流行时尚信息,甚至专人跟踪流行前沿的米兰、伦敦、巴黎、东京等潮流信息。

第二:改善、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建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如果前期不到位,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实现快速配送、交货。

第三:商品规划、组合

根据时尚的信息,可以调正好产品规划和组合,实现快速周转,减低库存率,最终提升投资回报率。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经济危机,作为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我国也深受其害,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深重。而我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改善经济布局、维护市场竞争活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为城镇提供的就业人口就达到75%以上,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中小企业如何化解当前金融危机对自身发展下去抑或能够生存下来的不利影响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严峻课题。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日趋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美元资产投资的损失、国际需求减弱影响我国的出口、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撤资和热钱加速流入的风险并存、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受挫等方面。对于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市场需求量减少引发的矛盾,企业间竞争加剧、商品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继而连锁反应是资金链紧张、断裂;企业裁员;企业倒闭。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集中体现在融资方面。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金融危机下这个问题更加尖锐,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手段进行直接融资十分困难,虽然目前证券市场开设了创业投资板块,但只是针对部分高科技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作为首选和最主要的融资渠道。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还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更加慎重对待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对中小企业“限贷”、“惜贷”、甚至“停贷”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中小企业一方面由于自身营业收入下滑、库存增加和货款回收困难等,再加上融资渠道单一,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其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规模缩减,投资速度减缓,影响了对企业有利项目的推进,制约了企业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依靠政府和外力的协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建设,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突破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分析机制。中小企业应摒弃凭经验管理的落后方法,将财务分析纳入到企业管理的正常轨道中去。首先,用比较分析法对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前后期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以便改进工作;其次,用比率分析法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找出本企业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企业不同年度财务比率的增长变动趋势,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次,用趋势分析法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预防资金链断裂,加速现金周转

1、对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预防资金链断裂。编制现金预算表,确定现金收入,计划现金支出,要时刻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企业每日要将收入和支出及时编制收支日报表,月末形成月报表,及时将现金收支的实际情况与预算数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现金预算,提早做好资金的统筹安排。

2、减少预付款项,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方面,对客户信用度以及经营状态要事前、全面调查。调查不能局限于客户提供的会计报表,还应调查客户的电费单、税单、海关进出口单,这些才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此外,还应调查与客户有往来的企业对其信誉的评价。企业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赊销政策,并尽量要求客户使用银行承兑的应收票据以减少坏账的产生;其次,加强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在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是由财务部门管理,销售部门催讨。部门之间应及时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纷争。财务部门对发生的应收账款应定期与客户对账,要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凭据,并将对账结果实时反馈到销售部门,以便及时追讨以及制定下一步的赊销政策。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做到责权分明;最后,应收账款一旦逾期拖欠,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是自身的产品服务问题还是客户的信用问题。一方面加强催讨,另一方面应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对于恶意拖欠、品质不良的客户,可以联合其他被拖欠的企业诉讼于法律。此外,还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将应收账款质押以盘活企业资金。

3、加强存货管理,努力防止资金沉淀。企业要适时关注分析市场动向,科学制定内部存货数量,坚持以销定产,调整产品结构,以有效平衡与控制存货的风险。比如,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可以由原来的定期采购改为根据生产的安排进行灵活的不定期采购,并积极降低采购成本,以此降低存货的成本,节约资金。

(三)控制成本费用

1、拓宽进货渠道,降低外购成本。降低外购成本不仅体现在减少现金流出方面,更直接地反映在产品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加上。面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市场价格波动,要求业务人员在采购前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了解进货渠道,争取合理价格。对采购价格的审核人员,应该加大询价的密度和力度,通过电话、网络等信息手段货比三家,制定基准价,对采购价格偏离基准价一定限额的进货,要求供货商做出解释或价格折让。对大宗商品要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增加进货的透明度,尽量消除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采购成本。

2、全面预算,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要从小处着手,体现于每一细节中。生产部门编制标准用料设定表、标准人工设定表和标准制造费用设定表时,要依据产品的市场价格、目标利润和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消耗定额等确定目标成本。把目标成本分解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成本指标,严格兑现奖惩。职能部门应采用零基预算,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将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对一些管理费用,如业务招待费,应参照企业全年按销售净额的一定比例实行总额控制办法;如业务人员的办公差旅费,应采取与其业绩相挂钩的方法等。各部门每月应对当月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各种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3、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压缩成本支出,不能因急于削减成本而忽视了某些重要的技术改进机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率,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达到技术成本领先的战略,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一大法宝。还有,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中,实现自动化管理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此外,在筹资管理中,虽然融资环境困难,企业仍应密切关注并利用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主动地与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银企合作关系。在投资方面,此时应该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对增长潜力不大、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要及时退出,增加企业现金资产以用于优势业务,适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四)以对内投资为主,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缺陷,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笔者主张中小企业投资应以对内为主,面向市场,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3、应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注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建荣.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9.

[2]谢荣雄.金融危机考量下的中小企业财务模式创新[J].发展研究,2009.6.

[3]蔡荣芝.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应对财务困境的几点建议[J].消费导刊,2008.9.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困境,解决办法

一、面临困境

中小企业之所以遇到如此的困境,既有外部经营环境的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

1、外部环境的影响

1.1国际大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国际经济领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很快影响到国内。随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订单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盛起,让大批依靠外贸经济中小企业处境艰难。

1.2集约化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巨大。随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也从粗放型经济发展逐步转向以环保、节能、绿色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1.3历史原因形成的对中小企业存在事实上的歧视。中小企业出身贫寒,多来自于“草根”的民间,在某些经营领域存在了事实上的不平等:80多个经营领域中,外资可以进入60个,而中小企业只能进入其中的40多个;某些地方因为政绩表现等原因人为设置“门槛”,限制中小企业进入。

1.4融资难是现实面临难题。大型企业也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但他们的融资环境要优越得多,融资渠道也远远多,融资成本更是远远小于中小企业。当前国家经济增长迅猛,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大环境下,但中小企业依然难于得到资金。

1.5综合成本持续上升是最直面的问题。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给大多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2、中小企业自身的不利因素也会使其面临困境。

2.1缺乏竞争核心。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力弱,缺乏能够真正提高企业额外附加值的核心,其产品、服务大量同质,难于区别同行,因而难于形成其独有的、稳定的客户群。

2.2规模小、资产少、融资能力差,抵御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因收益不稳定,又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很难被金融机构看好,资金的匮乏导致其发展受限,经常处于困境中。

2.3经营机制是其天然的弱点。老板们自己精力往往有限,但仍很难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老板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管理企业,很难做到,按规章制度行事,这是中小企业的通病,这使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2.4人才问题是困扰的又一个难题。企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了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家长式的管理,外来人才很难适应,内部也因人才培养投入巨大,造成人才的空缺。

二、解决方案

1、国家宏观政策

1.1扩展中小企业投资领域、取消事实上的歧视政策。目前,还有近40个领域存在着事实上或隐性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通讯等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应逐步放开这些领域,取消隐形的限制条件,允许中小企业进入。

1.2建立相应的融资机制,逐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引导资金向中小企业流动,保障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1.3加大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小企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的新动力,为中小企业建造核心竞争力,赢得更好发展空间。

1.4扩大消费,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

国家应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让老百姓消除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1.5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人才提供健全的保障条件,让人才安心于中小企业,不再留不住。

1.6坚决取消一些不合理税、费,简化办事环节,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确实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自身突破: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应做到扬长避短,寻求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2.1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恰当的切入点”并非是条件最好,利润最高,而是与自身条件相匹配,能够最大发挥自身的潜力,把企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比例。因为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不可控因素太多,这种全新的“切入点”投资高、风险大,甚至说根本就找不到,因此可以选择那些简单可行、成熟的经营方式。

2.2建立稳定的高效的权力执行核心。如何建立稳定、高效的执行核心,首先考虑是人才引进,尤其是在创业期,企业临时从外面招聘各种人 “搭台子”。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5

年纪轻轻却性格温和,勤奋踏实的他很快就得到了剧组上下的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电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渐渐到了痴迷的程度。

转眼之间,暑假就要过去了。正当剧组里的人恋恋不舍地要送走他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少年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准备放弃学业,以便能用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喜爱的电影事业中。

于是,他的父亲和他进行了长谈。儿子说服了父亲,成绩优异的他忍痛放弃了学业,开始起早贪黑地在片场奔波起来。他先后换了许多剧组,毫无社会经验的他吃尽了苦头,受够了嘲弄。不过,即使如此,他仍旧坚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终于,他的努力和才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些导演先后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他在入行几年后就成功地执导了《双城故事》等数部文艺片,开始有了名气。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香港的电影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穷则思变,他带着全部家当到好莱坞寻求发展。然而,他在美国拍摄的文艺片反应比较冷淡,面临挫折的他并未泄气,不久之后便重新回到了香港。

那时候,许多香港电影人纷纷退出电影行业,另寻出路。就在这时,沉寂了多年的他突然复出,而且顶着巨大压力拍摄了他从未涉足却很有市场的商业电影。

这一次,他的选择又获得了成功。他的电影迎合了当时影迷的口味,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那之后,在香港电影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他每次都根据市场的需要尝试全新的风格,从《金鸡2》到《见鬼》,再到《如果·爱》,不管是爱情、惊悚还是其他题材,他的每次转型都顺应了当下的潮流,接连取得了成功。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谈到了一个认识的出租车司机。他告诉主持人:“那个司机曾经是一名律师,在金融危机中破产之后,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微笑着说道:“谁见过笔直流进大海的河流?每个人要到达自己成功的海洋,就必须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会变通,懂得转弯。放弃学业,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目标;电影转型,是因为能赢得更好的票房,没有这些变通,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6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金融消费者 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安全问题的担忧和讨论。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消散,而“后危机时代”下,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迫切性,已经成为萦绕在市场参与者心头的大事。金融危机在暴露大量风险问题时,也越发刺激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高涨。目前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调积极构建并完善成熟的保护制度,而针对当前所出现的现状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立法工作,加大行政监督,辅之以必要的权利救济,才能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有其必要的理论依据

金融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时,其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当有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金融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当对其权益予以合法保护。因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本身有其必要的理论依据。

消费者理论。消费者理论最早由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亚当・斯密认为,生产源于消费行为,因此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实际上是处于主体性地位。此后,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奇・哈耶克进一步诠释,认为消费者直接对商品的类型和数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金融活动中,消费者应当处于主导作用,而现实状况往往是经营者对金融市场予以操纵,这就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交易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充分与贫乏的区别。美国经济学家乔治・亚瑟・阿克洛夫提出,信息不对称,会对商品的质量造成消极影响。由于当下的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随之引发的交易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则进一步影响市场资源配置,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重视信息的地位和重要性。在金融活动中,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损伤,往往是由于自身所获得的信息与企业拥有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企业对于金融信息的垄断性直接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活动风险,并暴露出一系列的金融欺诈问题。

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针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我国历来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金融活动的复杂性,权益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一是立法亟需改善。当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直接法律法规较为缺乏,相关的高层立法也有待改进。且由于金融消费活动具有风险性、专业性等问题,目前已有的规章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充分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行政监管亟需强化。市场经济中政府本应积极予以有效引导,然而由于当前金融机构的繁复、庞大,现有的分业“机构型”监督模式开始显露出疲态,监管力度无法涉及到每一家金融机构。此外,监管机构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职责的定位不明,各部门间协调不到位,也直接削弱了行政监管的时效性、协调性。

三是权利救济问题。当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出现一个专业性的金融消费者组织来解决金融纠纷,而权利救济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完善、救济理念不到位,金融救济也就只能流于表面,无法触及到更深入的社会群体当中。

要真正从立法上做好权益保障制度的构建

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具体表现,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必须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才能真正构建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

加强立法工作。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善、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十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的指引下,只有真正制定一部针对性强的法律,才能够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全面保障。具体制定过程中,立法部门可参照以往的法律法规,例如《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不断完善并细化相应的权益保障举措,制定配套制度。而针对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性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于投资风险的经验,单行法的制定与执行并非不可之事。在能力范围内,既要着力制定单独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又要在已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相应地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规定;其次,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予以确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要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具体范围,要求金融消费者应仅限于自然人,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于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同时还应当对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中的各项权利予以确定,例如基础金融投资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等。此外,依据西方世界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可以考虑尝试构建存款保险制度,进而在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下,有效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强制性保障路径。

强化行政监管职能。强化行政监管职能,就是要求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首先,应当对现有的分业“机构型”监督模式予以有效改革,充分构建政府主导下的能够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作用的金融监管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将单一的分业监管与综合监管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系统性协调监管。理论上可以逐步开放和拓展混合监管模式,同时在宏观上对于监管和防范职能予以全面强化,进而提高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抵御;其次,积极设立专业化、统一化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目前已有的行政监管资源,强化监管职能,针对消费者被侵权问题予以集中解决。考虑到我国国情,可以从大部门体制的角度出发,在金融领域设立相应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再次,强化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治理监管,不仅要对国有大型金融服务机构予以有效管控,还要对国有控股企业的持股比例予以明确,强化金融服务机构治理,提高金融结构防御风险的能力。

保障权利救济制度。保障权利救济制度,首要问题在于着力构建及时、有效、全面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内部解决机制的方式,强调内部问题内部处理,一旦出现金融纠纷,向金融服务机构投诉后,应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产生,强化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仲裁、诉讼等外部解决途径,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有必要,应当实现内、外相结合的综合解决办法,更加快捷、高效地处理金融纠纷。其次,通过构建完善的民事责任体系,能够使得金融消费者直接获益成为可能。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在处理金融违法行为时效果明显,但金融消费者无法从中直接获利,而民事责任体系尤其是民事赔偿责任的完善,则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消费者的损失并获得合法赔偿。因此,不断强化民事赔偿责任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发展与应用,是保证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金融危机对金融消费者群体产生了极大影响,“后危机时代”这一影响依然存在。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中消费信心受到了明显抑制和削弱,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依然存在着紧张、不安等心理问题。一方面,遭受损失的消费者希望通过金融投资活动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对市场交易表现出不信任感,因而往往容易引发消费者权益问题。面对当前的背景,只有真正从立法上做好权益保障制度构建工作,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安心,引导金融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