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1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2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向课堂要成绩,我们语文老师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有效高效。
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这一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的认识。
不同的专家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认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我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借鉴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依托教科书(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和自身能力确立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流程。
什么叫"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甚至错误
在网上及一系列的优秀教案上搜索,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案几乎总是把思想教育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在第一位,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得"人文关怀".有的教学目标甚至是错误的,如"重新审视愚公移山精神"等,为了"创新"的"创新"就不是"创新",而是"谬误"了。
2、教学目标定位时大、空、杂、乱
教学目标定位表达的教学意图是很模糊的,有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有很多老师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其实不然,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理念、学情及环境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检测、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有效教学设计的理解: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
(一)、思路清晰的课程管理理念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来分年级段、分单元编写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是否理清了不同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每一课的关键点又是什么。
2、要通过哪些活动来完成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的关键点。
3、学生的素养是否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提高,这些素养的提高与教材预设的价值、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否重合。
(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定位学习目标
1、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我们要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而且要让学习目标落实到位,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有关学习目标的定位;其次是研读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和学生从中所要学习的东西。
2、制定学习目标
①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7—9年级学生要掌握常用字词3500个,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基本的修辞手法,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积累基本的文言词语等。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要围绕这些来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②制定生成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下方面来制定学习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文本的各种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把握作品的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等等
③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后,学生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不应当在语文知识没有很好落实时,去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文以载道","文"的内容还没弄清楚,就去谈"道",那也是"无源之水"的"道".所以要在落实了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在形成能力的帮助下,去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譬如《陋室铭》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名、灵、斯、德馨、鸿儒、白丁、乱、劳".
2.了解"诸葛庐"、"子云亭"的来历。
能力目标:
1.学生分析概括"我"的"陋室"生活。
2、学生推敲开篇四句及"诸葛庐"、"子云亭"、孔子的"何陋之有"的内涵。
3、结合写作背景,学生谈刘禹锡心目中"陋"与"不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结合背景加以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讨刘禹锡心中何为"陋"何为"不陋"后,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高洁傲岸的节操。
(三)、关注教学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省"的意思就是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做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思维活动。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流程、教学检测的反思。教育者可以就一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1、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
2、这节课我最成功地方、最失败的地方。
3、学生获得了哪些语文知识
4、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让大部分同学感到快乐。
5、三维目标落实了没有。
6、课堂评价的语言是否合理兼具激励性
7、教学检测是否紧扣教学内容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反思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新课程改革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张扬个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作为语文教师,我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艺术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以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设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更要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充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小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应用,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为学生补充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重启发,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除此之外,也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题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反思的过程,往往真理的大门会怦然开启。在教学实践中,在吸取同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着重反思三个方面。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4
一、 充分了解学生,力求“以学定教”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求索以及善于迅速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学,准确把握自己任教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究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对话者,也是教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者。教师教学中要做到民主、客观地对待每位学生,更要在备课中把学生放在心上。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由学生学习发展的情况决定的,语文教师备课必须做到“以学定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语文的知识储备,甚至学生的课外生活、课余学习等情况。既要面向包括全体学生,也要关注个体的发展,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现在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在备课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认识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利用学生的思维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 拓展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媒体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能力,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老师的明确要求。可以这样说,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实践者。要实现语文新课标这一要求,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做到学以致用,语文教师就应在备课时充分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就是课本、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等。而新课标界定的课程资源拓展到了课堂外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方面,甚至还包括学生所处的生活社区、家庭等环境。语文教师不能依赖一枝粉笔、一本语文书打天下,需要放眼未来,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大语文”的学习环境,积极拓展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需要的教学空间,创设有利于学生与周围进行多层面交互作用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种信息交流、沟通,是很普遍的。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充满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训练,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备课能用网络资源制作出符合语文教学情境的高效雅美的课件,也是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现代教学技能。语文教师科学地有效地使用课件,恰到好处地改变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在备课中,随时随地把自己收集的课程资源做成课件,让新鲜的生活化的语文素材灵动地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语文课堂生动起来,教师教学灵活起来,学生学习轻松起来。为此,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搜集语文教学资料,假以时日,形成自我教学风格。
三、 全方位驾驭教材,设计好教学思路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多采用模块式的编写结构,常常是某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编写意图。如人民教育出版九年级的上册第二单元,编者选编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的《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5篇文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选择的专题是演讲:微笑面对生活。细读这5篇课文,教师不难发现: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无数先哲呼唤自由与正义,倾诉对艺术的深切感悟,诠释亲情、爱情的本质……虽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里分别述说着各自的事件,言辞或激烈,或平和,但是对人类的关注却是相同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这一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路、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的口语运用技巧。写作•口语交流•综合性学习中的演讲活动,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只有在备课时,充分领悟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教材,而不为教材所左右。
首先要理清教材结构,设计教学思路,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每位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甚至教学方法也千差万别,但基本教学思路应是相同的。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28-01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强调培养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学习方法、习惯融合的综合语文素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吸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的创设下自己再创设并完成任务。
一、教学设计,它有精心的必要吗
看一看专业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这一定义具有相当说服力,但对于我们这样的教师还是不大理解。我们理解的教学设计就是教案,或者是备课,反正是一种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计划,我们没有必要弄得太清楚。但在专业上,主流教学设计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是经典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其特征是系统化和科学化。这种“科学化”导致教学设计只求“事理”,忽视“人理”和“人情”。
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建立以学生本的思想
教师以学生本,是天经地义的。强调这―点,是为了让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现状,对课程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从而在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时,能够更多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能够更客观、更冷静地分析学生已有的八种智能,使教学、教学计划立足于一个比较真实的基础上,激起的兴趣尽可能指向教与学的主体:学生。
2、知道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通过经历或练习而得到的比较持久的身心变化,就是说,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过的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所以,一切学习,都是情境性的。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活动的设计,正是从学习活动的这一特点出发的。
3、要强迫自己学会从实践中总结与反思
设计是一种梦想,梦想变为现实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我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想象中,经过精心准备的学生会慷慨陈辞,能够将用“语言”“图片”“声响”等呈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作精彩展示,把学习指向学生的比较能力、连接能力;也指向这个单元的主题:科学;更要指向这个单元的培训重点:培养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特别是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然而,此课结束之后,我所感受到的是失落,梦想并没有变成现实。教学实践严重偏离了设计,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经过反思找到了一些答案: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假设不够好。未能很好地把学情假设中学生的“知行兴趣”“认知基础”“认知能力”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连接,造成学习情境营造不够,“楼梯”搭得不好。学生能力为什么得不到展示呢?完全把学生想像成富有表现欲望的对象,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不可能进行激烈的探究碰撞。总体来看,是多种智能调动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好。
三、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1、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图
2、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注解
【从目标设计出发】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维目标体现了对学生个性智能的尊重。因此,在目标设计中要从传统的单纯的以知识掌握为核心的一维目标转为三维目标。
【到学情假设】
学生的知行兴趣、认知基础、认知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在分析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并设计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假设学习步骤,指向学习者的已有生活经验。这当然是很好的,也是必要的,确实是提高学习者主动性、自主性的重要方法。
【再到选择学习主体方式假设】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认识学生和认识学生的学习倾向,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理论框架。不论你是否完全同意他对人的智能的分类,要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要启动多种智能的方法来强化学习效果,都已成为新课改下教师的共识。“能听中学、能看中学、能做中学、能想中学、能读中学”这样的学习方式假设真正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效果与学习主体方式选择就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此,要努力给学生自由,要让他们有机会选择方法,因为这是求得教学实效并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完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6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细化解读,研究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代诗歌散文不同部分的要求及预计目标的设定,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高中语文新课标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结合点,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高中学业目标及适应高考的需求。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推行三三制教学模式下的学案教学自主学习的“摸、探、展、测”四步教学法。
摸:学案教学,自主摸索 探: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展: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测: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从这几点将教材、目标和学习融合起来。
(一)瞻前顾后,融会贯通;充分预设,加强学习
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我们将教材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将同一体裁三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这一部分的“摸”,既需要教师的实践,更需要学生的参与。
(二)注意与必修课的衔接与区别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我们可有意识地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将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保留并迁移到选修课中。在学案中的“探”、“展”环节,我们安排学习诗文作品,学习欣赏方法,甚至进行作家诗人的个案研究、各种比较阅读和比较探究。
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第三、四题,我们可以借助“探究讨论”的有关课题和材料,开展小课题诗词研究性学习尝试,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还可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提供常见的意象、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结合当地有关的名篇或著名作家,展开实地考察和讨论研究,形成探究成果展评:小论文、读后感、书评等,可展览,出墙报、向外投稿,或者在读书报告会上宣读。
(三)注重探究重组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所以,我们将“展”、“测”部分重点安排在这一环节,以形成宽广的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菩萨蛮》中,“未老莫还乡”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重组问题:“莫”换成“不”合适吗?“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作者写得很旷达,但却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这样一来,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从而委婉地流露了有乡不能还的苦衷,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如果这样切入,学生自然就理解了韦庄全词“似达而郁”的特点。
另外,学习《项羽之死》可以让学生分析课后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探究这些诗人是从哪些角度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庖丁解牛》,引导学生整理庄子写过哪些技术高超的匠人,他们的技艺达到何种地步?
具体学习中,我们甚至还可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原来单元或专题的安排,选择相关篇目自组单元或主题,或根据需要补充进自己喜爱及更为经典的名篇。如按照“文学史线索”把教材重组成“先秦诗文”、“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文”“唐宋诗文”、“元明清时文”;按“写作要素”安排成“立意篇”、“形象篇”、“意境篇”、“手法篇”、“语言篇”。
(四)解读时注意文本含义的确定性
新课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者要适当肯定,尊重学生主动参与、重建古诗文意义的同时,又要避免盲目。所以研读古代诗歌散文时,教师要把握住客观原则加以引导,要求学生解释必须以古诗文的客观内涵为依据。
(五)运用好课本的“助学系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选修教材,本身就提供了很多学习素材,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并作为“展”、“测”的补充;可利用“赏析指导”,丰富欣赏知识,借鉴鉴赏方法;利用注释,准确理解作品词语,丰富文学常识。利用“赏析示例”把握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学习欣赏方法。“探究讨论”的对象有词语含义、语言艺术、诗篇结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诗人感情、对比阅读等,我们可以利用“探究讨论”,深入理解作品,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相关链接”接触前人诗论词论,丰富欣赏体验,拓展阅读视野,加强比较阅读。
总之,对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当师生在合作探究中,选择经典或具有学习价值的问题重组安排,本身就已经潜移默化补充进自己对古代诗文经典的喜好和理解里了,也间接地体现了该教材选修的目的。课程改革中,这种潜意识的渗透,应该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