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1

摘 要:目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微课的艺体类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说课设计 基于微信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现状研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论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微课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的商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基于微课资源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

[4]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收稿日期:2016-09-08

作者简介:赵丹(1978―),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育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境,如教学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课堂互动效果差,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语言沟通和思辨能力较弱,阻碍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高职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丰富,传统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英语教学的需要,而基于多媒体资料库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迎合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新趋势,能够解决当前高职英语中的诸多问题,切实提高公共英语的实效性和教学质量,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结合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笔者试着从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设计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旨在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做一点有益尝试。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基于教学内容,结合课堂实际,制作和搜索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网站或网页,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学视频的教学要求自主完成在线作业和测试,进而对新知识进行梳理和吸收,最后学生带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到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这种互动和探讨,能够达到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完全掌握和消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以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内化知识的环节颠倒了过来,师生之间的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也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将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模式既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空间和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弥补高职英语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一种合理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一个生成与构建的过程,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灌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明白怎样进行知识的获取更为方便快捷,并从技术层面为学生提供帮助,使他们获得充足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

(二)交互有效的原则

翻转课堂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它促进和提升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使互动成为教学的常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在课堂外利用互联网观看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微课视频或PPT课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与学生及时沟通,提供一些建议和反馈,增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在设计微课视频时,要给学生带来一种求知的欲望和与教师交流的意愿,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评价机制有效的原则

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的监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效果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会将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阶段都有着自身不同的任务,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课前阶段制作课件要注重因材施教

课前阶段是一个信息传递的阶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到高职英语的教学来说,教师要结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本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来对英语知识进行筛选。不同院校和专业对于英语课程的制定不用苛责一致,因此,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也要结合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分清英语学习的主次。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视频的形式要丰富多样,短小精悍。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对语境和语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利用趣味浓厚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二是教师制作的视频要能够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以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是视频的定位要准确,难易程度要适中。要努力使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达到A级要求,即词汇量达到3400个,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达到2500个。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进行设计,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课中阶段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由于高职英语的课时较少,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对课前阶段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对一些难点话题进行讨论,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进行协作探究时,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组有3-5名学生。小组之间针对课堂问题进行交流与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监督,对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展实施跟踪,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当问题解决后由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并由教师进行最终的评价与总结。

(三)课后评价阶段要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以卷面考试为主,很难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全面反映出来。在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中要将学生的个人差异考虑在内,将学生在课前、课中的表现纳入评价内容中来。可以将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的反馈情况以及他们在小组学习和讨论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再将学生成果展示的效果综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效,也能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使评价系统的客观性与人文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果。总之,高职英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合理有效教学设计,为个性化教学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促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满足当前高职英语人才培养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加大推广应用。

作者:温莹 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教学设计

近年来在国内掀起一股翻转课堂热,通常来说翻转课堂,就是由教师提供视频,学生利用课外及课上观看视频中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教师的讲解内容,然后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打破了一般的教学模式,由传统课堂上的“先教后学”转变为“边学边教”,它具有独特优点。

目前,在地理教学中遇到两个问题,首先在目前高考模式下地理学科不计入高考分值,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开小差的很多,即使听讲,也缺少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不愿意自主探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受限。地理教师上课提出的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但是因为课时很紧张,往往赶进度、没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往往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就是地理教师一般难以按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开展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分层教学、分类达成也很难真正实施与开展。因此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打造翻转教学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那么,翻转地理课堂究竟如何打造呢?

一、采用多样形式,培养学生习惯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实际是延伸学生预习的时间,在课前及课堂初期由学生观看地理视频,并适时地解决老师提出的相对简单的问题,同时学生发现新问题,然后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学习解决所有生成问题的过程。要完成这一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自觉高效地按老师的要求完成看教学视频、微课的过程,确保教学高效进行。当然,让学生养成良好地理学习兴趣和习惯,仅仅靠地理老师给学生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逐步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在平时备课中尽量将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可以将台风的旋转方向、时差的产生、江心洲与岸的相连等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地球自转知识点有机相连,将这些案例制作成微课视频进行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给学生介绍我们周围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例子,比如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涉及日界线的考点,可以穿插一则姐姐先出生生日却比晚出生的妹妹生日小的故事;另外,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假期适当进行旅游观光活动、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当学生发现地理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后,增强其学好地理的信心和决心,产生学好地理的动力。

(二)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课前做好地理微课视频,让学生按要求看完微课视频,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后及时表扬和鼓励。其次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渗透与地理有关的幽默典故,增加对学生的吸引,运用生动形象、富有韵味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比如在地球自转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讨几百年后,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有可能与南通还是与上海相连?简简单单地探讨,不仅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轻松,乐意学习。

二、紧抓教学六环节,进行知识生成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翻转课堂效率如何,是否实现老师预设目标,必须抓实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点明要求――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相应的微视频,并对学生开展微课预习情况进行评价,既让学生明白微课预习对本节课的重要性,又激发学生微课预习的积极性。通过点评学生预习,从而了解对本节课知识点的预习情况,同理,观看视频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

第二环节:一试身手――挑选几名学生,上讲台进行微课布置的任务展示,让学生回答问题,在完成要求中逐渐提升课堂的预习质量,同时培养学生上台的胆量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教师点拨――教师针对课堂出现的难点重点进行答疑解惑,例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应该着重讲透。学生则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参与思考讨论。

第四环节:现学现做――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习题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效率。

第五环节:分层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个别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另外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同桌之间可互相交流。

第六环节:知识梳理――本节课的最后由学生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堂任务总结,让学生在回顾中掌握地球自转的知识点。

三、精编课后习题,检测课堂知识点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逆向设计;翻转课堂;理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15-03

引言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他们为解决学校学生因学校所处地理条件特殊而导致的缺课、学习跟不上的现象,开始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在课堂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辅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后被广泛地关注,并被称之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新知的学习,而在课堂中完成对新知的探讨与巩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然而,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对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缺乏有效的了解,从而导致无法发掘学习者的学习疑问。本文尝试在逆向设计基础上,提出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指导。

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所提出的。所谓的“逆向”并不是指其逻辑逆向,而是指与我们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习惯性操作相比较,是逆向的。在习惯性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总是按照活动设计、安排结束之后,再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标准,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未明确指出评价标准。然而,逆向设计强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然后依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安排。逆向设计,它可以被看作是有目的的任务分析或有计划的指导,即先期确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评价实施和教学设计的参照。[1]逆向设计遵循以下程序,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步,如图1所示。

1.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

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结束时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强调围绕知识与技能进行重点教学。威金斯和麦克泰强调在这个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以确定哪些内容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是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他们提出对教学内容的三种类型,以一个套环结构表示(如下页图2)。图中最外层的圆圈是指学习者值得熟悉的内容,即是相对来说并不是教学重点的内容;中间层的圆圈是表示学习者应当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是保证学习者掌握重点内容所必需的;最里面的小圆圈是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学习者必须实现对其的深入理解,领会其内在的重要观点。

2.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

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多种评价方式测试、考查学习者是否达到标准,以判断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预期的学习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基于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的评价方式(如下页图2)。他们认为,对于需要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或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应考虑通过实践的评价方式进行评定;对于评价值得熟悉的内容或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可采用传统的考试和考查的方式。

3.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当确定持久性理解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方式、标准后,逆向设计的第三个阶段是考虑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确定持久性理解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内容上;确定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加清醒地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评价方式布置实践性、操作性的任务;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基于逆向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本文尝试从逆向设计的理念中寻找能够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设计策略。

1.选择核心教学内容是首要任务

翻转课堂中的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强调短小精悍,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负荷,如教学视频以微课件为最佳,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此外,如果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中含有过多的内容,教师也无法保证对所有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的讲解。因此,在翻转课堂课前教学资源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确定哪些是最为关键的观点、内容,才能够有效确保核心知识和技能被学生所吸收、理解。

选择核心的教学内容有四条筛选标准:①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具有应用价值;②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位于学科中心的重要观点和核心过程;③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那些抽象的、非直观性的、容易被误解的,需要我们去揭示的重要观点;④需要学习者深入持久地理解的内容是融入了重要观点的事实、技能和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4]

2.评价方式、标准的确定先于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前应先明确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即通过何种形式评价学习者以及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标准的确定先于教学活动设计的效果有三个方面。第一,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帮助教师思考采取怎样的学习指导策略,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第二,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后,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快速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于调整翻转课堂的课前和课中这两个方面的实施。一方面,教师要审视课前自主学习设计过程中目标的设计是否有超越学生理解的范畴、评价理解的标准,以及与之相应的课前活动设计是否需要调整,最后还应思考教学视频资源设计是否要进行更有效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发现问题的所在,调整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理解。第三,明确的评价标准使得学习者在翻转课堂的学习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方向性也更明确。

3.制定基于理解的评价标准

正如威金斯和麦克泰所说,“如果我们不清楚如何证明理解的实现,实现理解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翻转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为目标的。因此,制定学习者“理解”的评价标准,证明学习者理解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威金斯和麦克泰认为理解具有六个维度,维度一到六分别代表了从低到高实现理解的程度,并且每一个维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表现(如下页表)。具体阐述如下:①解释,能对现象、实施和数据进行全面、可靠和合理的解释说明;②释译,能够揭示故事的意义,进行恰当的翻译,对所涉及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想象、轶事、例证和模型使以上观点个性化并易于为人所接受;③运用,能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④洞察,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并顾全大局;⑤移情,能从别人可能认为陌生、悖于情理的东西中体会到其价值所在,具备敏锐的直观性洞察力;⑥自我认识,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如个人风格、偏见、构想及思维习惯等,它们对理解的实现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对此,个人应该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在哪些方面自己还未能理解并知道原因之所在。[5]在确定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标准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理解”的六个维度,判断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例如,对于理解中“解释”程度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其回答是能够精确、连贯的表达程度,还是合理、系统的表达程度,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结语

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教育应用价值。因此,如何使翻转课堂有效实施,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课题,只有深入研究并真正实施,才能促进翻转课堂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11-03

1 课前准备阶段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体,具有可达成性和可评价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杰提出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1]。

A即教学对象(Audience)。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象即为学习者,即学生能够达到或实现的目标,如“学生能……”,而不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

B即行为(Behavior),用以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达到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熟记”“辨别”“列举”等,宾语用以说明学习的内容。

C即条件(Condition),是指完成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人的因素、信息因素等。

D即标准(Degree),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标准,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界定。

导学案设计 翻转课堂的导学案与传统课堂的导学案不同的是结构和使用方式。首先,由于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导学案的设计要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更加注重学习知识与掌握方法的统一,将知识、方法与情感贯穿于导学案编写、使用的全过程。最后,要注重时空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所谓时空开放,就是要在学案设计时留有师生S富完善的“留白处”,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

教学微视频设计

1)教师要独立录制微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别的班级的任课教师来上课,学生会由于对新任教师的不熟悉、不了解而对其不信任,所以很难对其所传授的知识给予信任。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独立录制微课的经历,但是大部分教师独立录制微课的频率并不高。而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接近40%的学生表示微课若不是自己科任教师录制,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2]。因此还是鼓励提倡教师能够独立录制微课,并应用于自己班级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处理好微课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问题。微课学习和课堂的疑难突破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些问题在视频中已经讲过,课堂的疑难突破设计还需不需要再讲解?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视频知识点的设置与疑难突破知识点的设置经常会重复。这样的重复讲解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处理好微视频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学生的认知目标要求分为六个类别。要求学生低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识记、领会和运用类的知识,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而要求学生高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分析、综合和评价类的知识,可以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再如,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重点而易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教学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需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劳动和就业的部分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包括就业的意义及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等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部分,由于对法律的茫然无知以及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运用法律途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效果会比较好[3]。

3)创设多样的微课类型。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录制的微课类型是单一的PPT录屏式,且以讲授类为主,单一的微课类型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王爱平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总结,将微课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种类型,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分为课程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五种类型。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将上述的微课类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微课类型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避免微课类型的多用、滥用,而弱化微课本身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2 课中学习阶段的设计

教材自学设计 教材自学的过程是学生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独立完成学案两个部分。在新学期的开学尤其是高一学生刚接触翻转课堂的开始一段时间,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学法指导以及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方式方法。

1)要分层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对于知识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又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先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同时在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尽量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差,同时知识基础又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完成学案,暂时完不成的部分可以观看微课后再完成。

2)阅读教材,做到读书、思考相结合。阅读教材不能不思考地从头读到尾,那样只能是走马观花,并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阅读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一般一课时的内容以一框题为主,学生先把握在这一框题下有几目,各目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然后逐段阅读。阅读完一段文字后,要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学案所设置的问题对课本内容进行勾画,归纳总结相应的问题及核心概念。同时,阅读时要注意联想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以帮助理解现在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应默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教材自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能够整理出一框题的知识框架,做到了然于心。

合作学习设计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基于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即拥有相似的心理发展机制、相似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甚至是相似的爱好、兴趣等。基于这些相似性,同伴之间的学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将全班学生依据成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每六人一个小组,A、B、C三个等级的学生各有两个。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搭配方式,便于组间的相互竞争以及实现组内的“传帮带”。同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职务,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1)小组长组织讨论。小组讨论的环节在自学质疑课及训练展示课中都有涉及,学生在完成自学质疑案和训练展示案及观看完微课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根据学习进度先两两进行讨论,即AA、BB、CC先进行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难困惑;然后分两组“A1-B1-C1”及“A2-B2-

C2”分别依次讲解学案,互相提问记忆相关基础知识;最后,小组讨论,整理出小组疑难问题。

2)自由发问的小组讨论。小组长讨论后,个人如仍有疑问(教材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及学案上的疑问),小组成员可以主动提出供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以便问题得到解决。讨论时,如果没有疑难问题,可以根据政治课本身的特点结合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理解记忆与知识的重构。

训练展示设计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文科中的大类,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如果把宝贵的课上时间都用来浪费在“爬黑板”上,这未免有点儿得不偿失。对于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字比较少,采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但对于材料分析题这类的大题,由于字数比较多,逐字记录在黑板上未免太浪费时间。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可以选择黑板展示或者是口头展示的方式,判断题在展示时不仅要写明或说出对或者错,还要写出或说出错的原因及解题思路。选择题不仅要写出或说出选择哪个选项,还要写明或说出其他选项不选的原因。对于材料分析这类的题目,要求学生口头展示就好,但必须是背诵的形式,同时还要说出自己的答题理由和解}思路,以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3 教学反馈与教学反思的设计

在线测学设计 在线测学是自学质疑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在线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在线测学的题目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题量要适中,尽量控制在10个左右。同时,题目难度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题目都要有所涉及。教师课下要及时做好错题统计,最好能够具体到每一位学生,为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才能够因材施教、查缺补漏,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评价点拨设计 在学生训练展示完自己的学习成果后,教师指定其他组的成员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积极的反馈。所以,评价点拨不仅是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点评,还包括教师对训练展示学生及点拨学生的评价与点评。

点评的学生要落落大方、说话清晰、声音洪亮,能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给出正确的评析,并能够结合其他学生的疑惑给出解答,与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发问引导学生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对于训练展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题技巧上的评价与点拨。对于点拨的学生,则更多地要对其语言形态进行点评,但措辞一定要中肯、积极,同时也可以表达自身对于学生的期望。

总结反思设计 教师在上完自学质疑和训练展示课后,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差,自己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到不到位,对学生的知识引导时机是不是合适,课堂节奏的把握准不准确,哪些是自己教学的不足,哪些是自己教学的长处,等等。如果教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能够对自己和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及时、客观的评价,那么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6):157-159.

[2]刘艳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5(2):61-66.

[3]张文,马秀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3):3-9.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范文6

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很多特征契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如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丰富性的特点。若我们利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实现具象的、多视角的解读与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历史人物间产生思维共鸣,而且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渗透历史思维能力。  

一、翻转课堂设计思路  

总体上,我们可以借鉴乐昌一中的做法:实行“AB型微课教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班级、学生和教学需要来确定B课(研讨理解课),还是A课(自学质 疑课)。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A课型逐步增加,B课型逐步减少。这是一个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程。[1]  

(一)翻转课流程  

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流程,变为学生课前自习,在正式上课时间里教师专门负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因其强调师生互动性,故在课堂流程上应注意师生的分工与合作,课堂环节的紧密性。流程设计如下:  

 

(二)微课程要素  

优质的微课资源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坚实基础。第一步应是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统一设计:将每个专题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围绕核心知识点创作关联化和体系化微课,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微课程”。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历史“微课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要素:  

总体、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指导;个性化课程计划;可供选择的微课实例;梯度式的匹配练习;可测量的评价体系;课程的总结、反思与建议。  

二、历史翻转课堂设计  

(一)制定个性学习计划  

第一节课教师为学生介绍学习软件,告知整体目标。学生通过软件自测知识缺漏,利用系统制订学习计划,借助软件制定每一节课的任务单,以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二)课前阶段  

1.微课设计  

“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的视频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前提和保障。”[2]  

首先,科组、备课组先做好规划、细化课程知识,形成精细的课程“知识点组”体系。  

其次,教师要提供“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索,主动去构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任何历史的观点和结论,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做出一个价值判断。”[3]  

最后,微课视频要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生动形象,有较强的可视性、互动性。教师的表述尽可能使用“生命型教学对话”,[4]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碰撞、生命相遇的场域。  

本文微课设计主要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史料论证”的学史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如表1所示)。  

2.学习单  

学习目标达成的手段——学习单,学习单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类与主题项目类。[5]基础知识类的学习单主要用于对史实的掌握和对问题的分析。主题项目类学习单培养学生史学的基本技能,如史料证伪、口述史采访技巧等。  

本课糅合两种学习任务,学习单设计如下页表2。  

(三)课中阶段  

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突破疑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组间竞赛、辩论赛、头脑风暴、读书报告、口述史分享、博物馆讲解员等形式来“增加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待解决问题的发散性,让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6]。  

 

 

根据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四)课后阶段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最后完成课程平台上的“在线检测”,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构建本课的思维导图,记录对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何具体的收获。如本课的框架可绘画如右图:  

 

三、历史课堂评价体系  

翻转课堂评价体系也应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历史翻转课堂实践反思  

翻转课堂通过“探究+展示”的过程来更多关注“人”的活动。学生在互动分享中,感悟历史中人的魅力,在兴趣的催化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成为翻转课堂学习的主人。  

随着翻转课堂的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得到提升,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对话者,还是教学视频研发和建构者,而在课后则隐退为学生学习反思的促进者。  

为减轻学生负担,翻转课堂也可根据学情调整,如一周2节课中,一节自学,一节研讨深化。或者一节课分为两个时段,先自学再研讨。教师需根据学情充分准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