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12-01

曾有一年,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各科组长列出课题供学生自愿选报,结果让人诧异不已,整个年段18个班级、900多个学生,竟极少有人选报政治课题!由此不尽令人反思,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所列的课题,学生都不感兴趣,那老师也太牛了吧?难道我教学无方,其他的政治老师都教学无趣?这应该不是一个因素引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功课有或多或少认识上的不足,或是偏差。例如,认为政治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生活中他们没感受到,或感受不深;或者有人甚至认为政治课就是在“洗脑”,于是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平时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可能也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这样学习的兴趣很少,动力不足,乐趣几乎是零,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当然,原因不会只是学生这方面的,跟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关系的。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

1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思想”

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分为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这些模块统称为“政治”,准确地说叫“思想政治”。然而,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这当中的“思想”二字常常被我们忽略。我们的教学,因为应对高考等因素的影响,眼里往往只有了这四个知识理论体系,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变成了为思考命题角度、设计考试试题、评讲检查督促等机械的事务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学生被迫地强制地学习,再简单的内容也成为学习的负担;老师被机械地灌输和检查、督促所束缚,职业的倦怠也始终困扰他们的心灵,这样的大量机械性的事务占据了老师和学生们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使得“思想政治”课,渐渐地失去其与其他学科相比所具有的最大特色。怎么办?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是政治课堂的灵魂。所以,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能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思想”,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思想的浪花,并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涌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高度和精彩,那学生将学得轻松、快乐,老师也将教得不厌其烦。

2 是否把握好“生活”这个词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都会相配上“生活”二字。可见,教材的呈现方式已经更贴近了生活,说明“生活”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生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最根本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可是,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虽然也曾想讲的“天花乱坠”、幽默风趣,也曾想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材料、交流学习成果、活动探究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获取知识与认识,但这样“活跃的课堂”,其考试的结果往往让任课老师汗颜,结果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积累不足、时政热点没能及时跟进的教师来说,往往没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合适的材料信手拈来,这样的课堂会显得是“知识的填鸭”,也就难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课堂教学的营养,从人类整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让他们可以感受、体验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无限精彩的世界,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乐趣,引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唤醒他们内心成长的渴望。所以,如果你想让学生经过高考之后,还能对曾经的思想政治课堂回味不已,那就得把握好“生活”这个词,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具魅力,让自己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对社会热点有敏锐的洞察力与解析力。

3 是否具备一定的亲和力

亲和力―― 课堂教学的智慧,它体现在有效的课堂驾驭过程和方法中。真正有亲和力的教师,遵循以人为本,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与学生“平起平坐”,参与学习,参与讨论,一起合作,一起进步。有亲和力的教师不会把个人的思想、观点、态度、情感强加于任何一个学生,更不会用讽刺、挖苦、低俗的语言评价、谩骂、伤害学生,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望。记得一次复习课上,有几个男生趴着,那老师看不过去,就把他们叫醒,其中的一个男生,站起来就是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政治死得早”,这还不把老师气坏。可她没发火,也没立马辩解,而是缓缓地说了声“先坐下”,然后继续上课。离下课的前5 min,老师对着班上的同学说:我的课,有些同学是赞许的,这我要感激,因为他们让我充满信心,继续做好工作;而有的同学对我的课不以为然、不满意,这我也要感激,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要不断学习,直到你们会更好。话音刚落,掌声一遍。还有一次,新课教学中,一学生放在前黑板角落充电的手机铃声响起,那老师没有声色并俱地追问谁的,也没有当场批评与训斥班上所有的学生,而是微笑地说“真好,我的课还有这么美的音乐伴奏”。语毕,学生异口同声“老师,您真宽容”。是的,真诚的语言、和谐的微笑、委婉的宽容,这些无形的力量,凝聚了课堂的教学智慧,是亲和力的资源,是实现与学生心灵对话与正面沟通的有效形式。它能克服“听我讲,跟我学”单调式机械型的教学,能点亮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情感、呵护学生的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相信没有一位政治老师不想把课上好,相信每一位政治老师都能把课上好,但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

[2] 崔晓晖.语文教学民主化探索[D].扬州大学,200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11-03

1 课前准备阶段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体,具有可达成性和可评价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杰提出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1]。

A即教学对象(Audience)。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象即为学习者,即学生能够达到或实现的目标,如“学生能……”,而不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

B即行为(Behavior),用以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达到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熟记”“辨别”“列举”等,宾语用以说明学习的内容。

C即条件(Condition),是指完成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人的因素、信息因素等。

D即标准(Degree),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标准,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界定。

导学案设计 翻转课堂的导学案与传统课堂的导学案不同的是结构和使用方式。首先,由于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导学案的设计要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更加注重学习知识与掌握方法的统一,将知识、方法与情感贯穿于导学案编写、使用的全过程。最后,要注重时空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所谓时空开放,就是要在学案设计时留有师生S富完善的“留白处”,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

教学微视频设计

1)教师要独立录制微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别的班级的任课教师来上课,学生会由于对新任教师的不熟悉、不了解而对其不信任,所以很难对其所传授的知识给予信任。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独立录制微课的经历,但是大部分教师独立录制微课的频率并不高。而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接近40%的学生表示微课若不是自己科任教师录制,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2]。因此还是鼓励提倡教师能够独立录制微课,并应用于自己班级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处理好微课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问题。微课学习和课堂的疑难突破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些问题在视频中已经讲过,课堂的疑难突破设计还需不需要再讲解?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视频知识点的设置与疑难突破知识点的设置经常会重复。这样的重复讲解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处理好微视频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学生的认知目标要求分为六个类别。要求学生低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识记、领会和运用类的知识,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而要求学生高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分析、综合和评价类的知识,可以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再如,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重点而易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教学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需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劳动和就业的部分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包括就业的意义及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等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部分,由于对法律的茫然无知以及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运用法律途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效果会比较好[3]。

3)创设多样的微课类型。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录制的微课类型是单一的PPT录屏式,且以讲授类为主,单一的微课类型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王爱平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总结,将微课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种类型,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分为课程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五种类型。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将上述的微课类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微课类型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避免微课类型的多用、滥用,而弱化微课本身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2 课中学习阶段的设计

教材自学设计 教材自学的过程是学生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独立完成学案两个部分。在新学期的开学尤其是高一学生刚接触翻转课堂的开始一段时间,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学法指导以及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方式方法。

1)要分层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对于知识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又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先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同时在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尽量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差,同时知识基础又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完成学案,暂时完不成的部分可以观看微课后再完成。

2)阅读教材,做到读书、思考相结合。阅读教材不能不思考地从头读到尾,那样只能是走马观花,并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阅读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一般一课时的内容以一框题为主,学生先把握在这一框题下有几目,各目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然后逐段阅读。阅读完一段文字后,要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学案所设置的问题对课本内容进行勾画,归纳总结相应的问题及核心概念。同时,阅读时要注意联想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以帮助理解现在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应默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教材自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能够整理出一框题的知识框架,做到了然于心。

合作学习设计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基于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即拥有相似的心理发展机制、相似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甚至是相似的爱好、兴趣等。基于这些相似性,同伴之间的学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将全班学生依据成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每六人一个小组,A、B、C三个等级的学生各有两个。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搭配方式,便于组间的相互竞争以及实现组内的“传帮带”。同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职务,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1)小组长组织讨论。小组讨论的环节在自学质疑课及训练展示课中都有涉及,学生在完成自学质疑案和训练展示案及观看完微课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根据学习进度先两两进行讨论,即AA、BB、CC先进行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难困惑;然后分两组“A1-B1-C1”及“A2-B2-

C2”分别依次讲解学案,互相提问记忆相关基础知识;最后,小组讨论,整理出小组疑难问题。

2)自由发问的小组讨论。小组长讨论后,个人如仍有疑问(教材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及学案上的疑问),小组成员可以主动提出供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以便问题得到解决。讨论时,如果没有疑难问题,可以根据政治课本身的特点结合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理解记忆与知识的重构。

训练展示设计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文科中的大类,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如果把宝贵的课上时间都用来浪费在“爬黑板”上,这未免有点儿得不偿失。对于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字比较少,采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但对于材料分析题这类的大题,由于字数比较多,逐字记录在黑板上未免太浪费时间。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可以选择黑板展示或者是口头展示的方式,判断题在展示时不仅要写明或说出对或者错,还要写出或说出错的原因及解题思路。选择题不仅要写出或说出选择哪个选项,还要写明或说出其他选项不选的原因。对于材料分析这类的题目,要求学生口头展示就好,但必须是背诵的形式,同时还要说出自己的答题理由和解}思路,以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3 教学反馈与教学反思的设计

在线测学设计 在线测学是自学质疑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在线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在线测学的题目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题量要适中,尽量控制在10个左右。同时,题目难度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题目都要有所涉及。教师课下要及时做好错题统计,最好能够具体到每一位学生,为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才能够因材施教、查缺补漏,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评价点拨设计 在学生训练展示完自己的学习成果后,教师指定其他组的成员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积极的反馈。所以,评价点拨不仅是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点评,还包括教师对训练展示学生及点拨学生的评价与点评。

点评的学生要落落大方、说话清晰、声音洪亮,能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给出正确的评析,并能够结合其他学生的疑惑给出解答,与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发问引导学生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对于训练展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题技巧上的评价与点拨。对于点拨的学生,则更多地要对其语言形态进行点评,但措辞一定要中肯、积极,同时也可以表达自身对于学生的期望。

总结反思设计 教师在上完自学质疑和训练展示课后,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差,自己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到不到位,对学生的知识引导时机是不是合适,课堂节奏的把握准不准确,哪些是自己教学的不足,哪些是自己教学的长处,等等。如果教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能够对自己和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及时、客观的评价,那么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6):157-159.

[2]刘艳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5(2):61-66.

[3]张文,马秀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3):3-9.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对策

“逆反心理”是复杂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存在或者说是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接受某种客观刺激后没有按一般规律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而是产生了与一般应产生的心理反应相反的异常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思维、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自流,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1.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总会以一定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大致是:首先是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受到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相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于是就产生了抵制,进而形成了逆反心理。一是对教育价值的怀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要求是停留在原有的社会形态层面上的,与当今社会实际和改革开放格格不入,因而没必要遵从思想政治的教育。二是对教育内容的反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太枯燥、太教条,因此想方设法地逃避思想政治教育,就高校的“两课”课堂上不少学生做自己的事情,不听讲,睡觉玩手机等等消极行为。采取敷衍了事、消极对抗的态度。三是对教育人员持对立态度,认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都思路僵化,教条主义严重,是“马列主义老太太”或“马列主义老头子”,要敬而远之。

2.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面临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同时普遍高校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这些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比较突出明显。要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就要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惟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真正从根本上克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2.1学生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迅速的青春期,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发展到。一且发现外界对他们的“自我”并不承认,便会产生逆反心理,用各种办法与阻碍其确立“自我”的外部环境相对抗。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利或不被理解的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大学生由于受知识等的局限,看问题常常带有片面性,加之自尊心又强,容易固执己见,带着这种思维倾向去观察、分析外界事物,就会以情感代替理智,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产生。

2.2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改革进展缓慢,教育内容空洞、陈旧,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工作形式单调、呆板,缺乏灵活性,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人格教育培养紧密结合,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2.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因素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修养不高,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老化,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常感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教育者的形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渐产生不信任情绪,并最终发展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信任,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

2.4社会环境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大量涌入。大学生在把一些非主流思想同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正面信息对比中出现了思想上的迷茫。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既痛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又对不良现象充满疑惑,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如果这种怀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他们的思想就会产生自我矛盾,如果思想矛盾斗争的结果得出了错误结论,那逆反心理也就产生了。

3.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逆反心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去更好地矫正和克服所出现的逆反心理。

3.1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1.1坚持“对症下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全面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及思想上的疑惑和问题,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和指导功能。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教育界近年来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教学主要强调的是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一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从而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因此,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和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要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就要先对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优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这里所指的教学效果不单指课堂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乃至学习方法的诸多层面。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尽可能用少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及学生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是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结合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内涵,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只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高中的思想政治知识是由一定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的,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理论性和抽象性。如果教师只是就教材本身的知识点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更加不愿意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要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摆脱枯燥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适时引入生活实例、影视作品、名人轶事、小品笑话等,增添内容的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使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和互动,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体会到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进而主动参与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由机械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启发者。教师要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对课程相关知识的自主探究,增强实践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特别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强化合作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合作性学习是一种以合作互动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以课堂讨论的形式作为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在课堂上讨论,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合作讨论的机会,在合作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讨论中分享收获,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应该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为基础而展开,教师对每位同学应当做到“因材施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亦当如此。在小班教学或者个别化教学中,因材施教不但重要而且必要,最关键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但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开展,教师同时面对四五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虽然“因材施教”仍然是重要的,但因为不具有可操作性而显得不再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一种独特的学习风格,并期待得到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们面对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学生的组织性和群体性会慢慢展现出来。虽然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个性,但在特定群体中有着相近与相似的学习个性。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学习潜力、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教师课堂的“因材施教”就从适应个别学生转向适应特定层次的学生群体,而我们所希望的“因材施教”就会因为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被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当然,在对不同学生群体“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尽可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吸纳新知识,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发展新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成为具有“反思性的实践者”,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如:反思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等等,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还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能否理解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和目标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只有注重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有效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培君.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52-5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2001年6月8日教基(2001)17号

[3]江万平.“研究型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探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9):1-2.

[4]李焕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与行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9-111.

[5]王彩华.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0,(5):232-23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5

一、改进教学设计的不足

(一)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教学设计能力。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理解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的、选择教育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明确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育意义,具有能够把握政治教材,最终形成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无疑是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巧妙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政治教师仍然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很多教学设计不正确,不规范,不科学,不是盲目守旧,整个课堂都以教师自己为中心,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越来越小;就是盲目“开放课堂”,过度活跃课堂,没有保证中学政治课堂的严谨性,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力度不够;再有就是教案编写只谈一点,不及其余或者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堂导入不恰当,教学过程设计缺乏关联逻辑性等等。那么,正确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教学相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质上并不是一堆矛盾,中学政治教师应该以教师“启发性的教”引发学生“自主性的学”,寓教与学,教学相长。

2. 以人为本。在当前课改环境下,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的人文关怀,真正把重心专注于学生身上,时时处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而不是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

3. 深入浅出。所谓的深入,就是深入剖析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资源,提前整合归纳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话里有据,内容充实,语句凝练;所谓浅出,就是在宏观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简洁流畅的话语向学生阐述较为深奥的理论观点。

二、增强教学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就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具体数来就是指政治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转化,有效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教学实践行为。教学实施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能否有效地利用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贺永旺先生主编的《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一书中指出,影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有: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经验以及其他外界环境因素。教师的基本功既包括传统所有学科所应掌握的板书、口头语言等,还应有解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学生灵活沟通,与同行合作共处的能力。而政治教师的教学经验毫无疑问需要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和完善。

那么,如何有效提升教学实施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课堂调控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加强教师课堂秩序的掌控力;提高政治教师观察分析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第二,语言沟通能力。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交换反馈教学信息,这就要求政治教师的语言不能够过于死板空洞,应该富有激情、善于启发、抑扬顿挫,从而有效带动课堂氛围;第三,课堂创新能力。一尘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困倦,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多多联系国内国际时事,与学生分享名家和自己的见解,创新教学和授课方式,让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改变传统政治课堂一本正经,死气沉沉的状况。

三、教学评价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对中学政治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的价值评判。

教学评价换一种说法也可以叫做教学反思,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时常反思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学设计落实得怎么样?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如何处理这些差距? 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了吗?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有所提升?除了加强个人反思之外,还应该积极参与本学科老师的公开课评价甚至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接触积累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政治教师课后能够针对课堂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误之处,记录专家或同行的评价,日积月累,教学经验也自然形成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范文6

一、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它既有学科特点,也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因此,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德育功能,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在学生培养方向方面,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新课程十分强调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我探索及学习能力。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二、政治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1、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贴近生活,走进社会。新课改也要求思想政治课应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体验。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应当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大课堂,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基本观点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思维的意义,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课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社会生活情景开展教学。这种形式使原本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很受学生欢迎。

2、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3、以人为本,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新课改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民主、平等思想的话,是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的。

三、政治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